瓜类枯萎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合集下载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病虫害介绍及防治

瓜类结瓜初期病害
瓜类枯萎病:
发病特征:
1、初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 ,早晚可以恢复, 2、主蔓基部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茎基部、节 和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常有黄色胶状物流出; 3、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病株易被拔起。
瓜类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
1、上年发病田, 整地时每亩施生 石灰100公斤。
瓜类苗期病害
防治方法:
1、苗床处理:噁霉灵苗床消毒 2、出苗后管理: 可选捷宝750倍、壮苗1500倍、保地宁3000倍,并配合 好鲜收使用; 或者跟爽1000倍、金发利750倍,并配合优比乐使用。
沤根
幼苗根部呈褐色腐烂,不发新根,幼苗或成株根部不发新根 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容易拔起,一捋皮层就脱落, 引起地上部萎蔫,地上部叶缘枯焦。 土温过低、高湿和光照不足所致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后不宜大量追肥,宜薄施,宜控水。 防治方案:喷施跟爽1000倍,或者好鲜收1000倍, 可有效促发新根。
适宜温度:20-25℃ 适宜湿度:45%-75%,湿度低于25%也能发病。大于95%抑制发病。 氮肥使用过多,营养生长过旺。
防治方案: 可选用康泽3000、秀泽2000倍(蔓长大于1米以后)、胜星5000倍、 金爽1500倍或者天盾1500倍、开富5000倍、冠信1500倍。
瓜类伸蔓期虫害
白粉虱:
瓜类伸蔓期病害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叶片为主,影响光和作用 。
白粉病主要为害瓜类的叶片,也为害叶柄、茎蔓,而瓜果则较 少染病。幼苗期即可受侵染。 感病部位表面复盖一层白色粉状物,这是 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春末秋初是发病高峰。
黄瓜白粉病

瓜类枯萎病

瓜类枯萎病

山寨版
• 蔓枯病:1症状:主要侵染茎蔓,也侵染叶 片和果实。叶片染病,出现圆形或不规则 形黑褐色病斑,病斑上生小黑点;瓜蔓染 病,节附近产生灰白色椭圆形至不整齐形 病斑,斑上密生小黑点,发病严重的,病 斑环绕茎及分权处。果实染病,初期产生 水渍状病斑,后中央变为褐色枯死斑,呈 星状开裂,内部呈木栓状干腐,稍发黑后 腐烂。
此法已成功用于黄瓜枯萎病的防 治。以中农3号等作接穗嫁接在 云南黑子南瓜砧木上,如采用嫁 接方法防治西瓜枯萎病,可选用 瓠瓜等为砧木。
科学用药:根据 不同的情况合理 的施药,因地制 宜。
瓜类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抗性机理研究
导管分布 中央导管 管腔 细胞壁 管壁
形态学抗性 生理生化抗性
高抗品种 分散 少 小 厚 加厚 感病品种 集中 多 大 薄 薄
固定温室或塑
从不同地区比较来
料大棚黄瓜由
于多年连作, 一般比露地黄 瓜发病重些。
看,黄瓜栽培
历史长久的老 菜区一般比新 开发的菜区发 病严重很多。
土壤、地势、耕作、施肥
瓜类是浅根系喜温的作物,土质疏松肥沃,有良 好的保肥、保水及通气性,既利于丰产又可以提高 对枯萎病的抵抗性。 地势低洼、积水、土壤冷湿及土层脊薄、耕作粗 放、整地不平等对黄瓜的根系发育不利,均利于枯 萎病的发生。 土壤施肥不足尤其是缺乏有机肥及过多偏施速效 氮肥的发病亦重、中氮中磷及低钾病轻 作畦方式? 灌溉、土壤含水量?
我国对瓜类种质资源的抗病鉴定和利用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在西瓜枯萎病菌小种分化、西 瓜枯萎病的种质筛选及抗病育种等方面集中开展过较 系统的研究。 国内缺乏抗病种质而且栽培品种绝大部分是感病
品种。
用常规育种方法,将野生西瓜的抗枯萎病性状转

瓜类枯萎病的识别与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初报

瓜类枯萎病的识别与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初报
发病 相对 较轻 。
33 瓜 类生 育期 .
病 原 F sf m o ypmm( e 1 属 真 菌界 半 ua u m so Sh ) 知 菌类 。为 害瓜类 的有 4个专 化 型 :
21 黄瓜 专化 型 FO . .X
通 常情况 下 , 枯萎 病发病 盛期 都 在现 蕾前 后 , 即营 养生 长 转 为 营 养 和生殖 生 长 并进 的时 期 , 需
3 枝 干涂 白 , 刮治病 斑
可摧毁整园。 目前果农防治腐烂病 , 都是在发现病 斑、 形成危 害后 选用福 美砷 防治 。 美砷虽然 对腐 福
烂病 防效很 好 , 但属 于高残 留 的有 机砷杀 菌剂 , 不
用刀 片在病皮 上轻轻 划痕 , 也可 以刮除病 斑 , 注意不要伤及韧皮部。然后用毛刷均匀细致涂抹 “ 护树将军 ”, 使病皮 迅速干枯 死亡 。
深施 ; 幼盛果树的密植园, 根系已布满全园时在轻 耕带 内撒施 。 2 适 时追肥 , 均衡营 养
在果 实膨大期 ,叶 面喷硝酸 钙或 氨基 酸 以补
充钙 肥 , 配合 “ 瓜果 壮蒂灵 ” 用 , 使 增强药 效 , 而 从 均衡 树体营养 。另外 , 防止 果树 大小年 现象 , 要 可 以对 树体 进行 环 割 , 环割 后 涂抹 “ 花王 I ”, 促 号
王 萍 , 肖 艳 - 曾敬富 t 桂 良 杰 宋卫平
330 ; 吉 安市吉 州 区禾埠农 技站 ) 4 00 2 ( 江西 省吉安 市吉 州区农业 局 1
瓜类枯萎病又称蔓割病、 萎蔫病 , 是瓜类作物
上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 ,以黄瓜、西瓜发病最 重, 冬瓜 、 甜瓜 次之 , 瓜上发 生较 少 。在黄瓜 、 南 西 茎部较近叶片开始 , 发病初病株叶片 自下而上逐 瓜上 ,一般病 株率在 1% 3 %,重病地 6% 0 0 0 渐萎蔫 , 似缺水状 , 植株 白天萎蔫 , 早晚尚能恢复,

瓜类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瓜类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熟, 反复翻捣 。 减少病菌的存 活数量 。
四 、 剂 防 治 药
1 合理 轮作 。 . 瓜类 种植 田 , 可与谷物 轮作 , 经过3 5 的 轮作 后 , 壤 中的病 ~年 土 菌大量 减少 , 结合 深翻冻融 和晒垡 , 能大 大降低病情指数 。 2 高垄 栽培 。 . 选择 地势 高燥 平坦 , 排
3 合理灌 水 。瓜类 生产无论 是温室 际 周 围开 沟 埋 入 。 . 栽培 , 或是 露地栽 培 , 要看 天 、 都 看苗 , 合 3药 糊 涂 茎 。 发 病 初 期 , 7 %敌 克 . 用 0
瓜 类 枯 萎 病 菌 丝 和 菌 核 , 在 土 壤 理灌水 。以小水 沟灌 , 能 份 对 0 加 洇透垄 面为宜 , 不 松 原 粉 l , 面 粉 2 份 , 水 调 成 糊 状 , 中越冬 , 并存 活1 ~ 5 。 菌从 根毛侵 可 大 水 漫 灌 , 不 能 大 面 积 积 水 , 强 植 用 毛 刷 均 匀 地 涂 于 病 株 茎 基 部 ,效 果 也 O 1年 病 更 增 入 , 由细 根及 主根 的伤 口侵 入 , 菌 株 抗 逆 能 力 。 或 病 很 理 想 。■ ( 编 永新) 责
能随肥 料 、 工具及 灌溉 传播 。高 温 、 高湿
2 ~ 2 时 极 易 发 病 ; 水 漫 灌 后 , 表 4 3 大 地

发 病 症 状
4 施用 腐熟有 机肥 。有些 地方将瓜 .
田,由于 病 菌在 潮 湿 的环境 中大 量滋 生 繁
瓜类在生 长期 内均 可发病 。不同瓜
类 表 现 症 状 不 一 样 . 此 正 确 判 断 , 症 因 对
有利 于 发病 ;瓜苗 在 1 ~ 8 、成 株 在 类 残体 与人粪尿稍 稍堆沤 后 ,就施入瓜 6 1℃ 积水较 多 , 病 较重 ; 发 地下 害虫 多 , 类 衍 , 瓜 施用后引起疫病 的发生 。因此瓜类病 根系咬伤 多 。 也容易发 病 : 连作种植 比轮 残体要远离堆肥 , 沤制 的有机肥要充分腐 作种植发病更为严重 。

西瓜枯萎病的表现特征是什么

西瓜枯萎病的表现特征是什么

西瓜枯萎病的表现特征是什么
西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死秧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危害瓜类作物主要病害之一。

在西瓜的全生育期中均可感染此病,以结果初期为发病盛期,果实进入成熟后,病害发展趋于稳定。

除西瓜外,还危害甜瓜、黄瓜、冬瓜等。

(1)症状。

西瓜枯萎病从出苗到西瓜成熟均可发生,以开花、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重。

幼苗期发病,根部变成黄白色,须根少,子叶枯萎,真叶呈现皱缩,枯萎发黄,茎基部变成淡黄色倒伏枯死。

成株发病时,植株生长缓慢,茎基部变软,呈黄绿色水浸状,以后逐渐于枯,表皮粗糙,根茎部纵裂,像刀割一样。

发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早晚恢复,经4-5天后枯死。

l株中也常有一部分枝蔓萎蔫,另一部分枝蔓仍正常生长,以后逐渐蔓延至全株。

也有的主蔓枯萎,而在茎基部长出不定根,生长出新侧枝;也有的同一枝蔓半边发病,半边健全。

但在病势急剧时,茎蔓3-4天即枯死。

空气潮湿时,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后期病斑上流出黄色至褐色黏稠的树脂状分泌物,纵向撕开病株的根或茎蔓,可见到导管变褐,在变褐的维管束内常可检验出大量菌丝体和小型分生孢子。

(2)病原体。

西瓜枯萎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在我国有以下两种:
1)西瓜尖镰刀菌。

主要侵染西瓜,也可侵染其他瓜类。

病菌大型分生孢子无色,纺锤形或镰刀形,分隔一般I-5个,多为3个,顶端细胞
1。

西葫芦、西瓜病害

西葫芦、西瓜病害

二、灰霉病
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瓜条,有时 也危害叶及花。最初是从 凋谢的花侵入,使花腐烂, 长出灰色霉层后再侵入瓜 条,造成脐部腐烂。被害 幼瓜迅速变软腐烂,并长 出灰色霉层。病花落在叶 上引起发病,产生近圆形 的大型病斑,并生有少量 的霉层。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同黄瓜灰霉病的病菌及传播途径。 该病菌的发病温度范围为4~32℃, 最适温度为18~25℃,棚内相对湿度 达到90%以上时,植株表面培管理,增强光照,加强通风,膜下 浇水,切忌阴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
•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并带 出田外集中销毁。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10%的速克灵烟 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亩250克,熏3~ 4小时。也可用粉尘剂于傍晚喷洒,5%百菌清 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每次每亩1公斤。
西瓜病害
一、枯萎病
1.病症 发病初期,植株 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感 染,中午萎蔫、早晚 恢复,几次反复后病 株枯死,叶片呈褐色, 叶片不脱落。

1.病症 •病 株 茎 基 部 有 锈 色 , 横切茎部,维管束黄 褐色,断面上黄褐色 圆点排成环状,湿润 时病株基部出现粉红 色霉状物。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西葫芦病害
一、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 发病初期主要是下部叶片 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 逐渐扩展成较大的粉斑, 发病严重的病斑可布满整 个叶面。病斑逐渐褪色变 黄,后期呈黄褐色坏死, 病斑上的霉层变成褐色。 发病严重时茎、叶柄也可 同时发病。
1.病症
2.发病条件土传播途径
白粉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超过 30℃或低于10℃时病菌受到抑制。白粉病 菌对湿度的适应性较广,湿度越大越利于 病菌孢子的萌发,但是相对湿度低于25%时, 病菌仍能萌发。在栽培管理中,如密度过 大,氮肥过多,通风透光不好,土壤缺水 或灌水过量,湿度过大的地块,均容易发 生该病。病菌靠气流和雨水传播.

冬瓜受病害侵染怎么办?冬瓜主要病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冬瓜受病害侵染怎么办?冬瓜主要病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冬瓜受病害侵染怎么办?冬瓜主要病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常见问题】冬瓜受病害侵染怎么办?【专家解答】冬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果蔬,具有很好的消热消肿功效,对动脉硬化症、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压等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

但是,在冬瓜的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主要有炭疽病、疫病、枯萎病、病毒病和软腐病,严重危害冬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需及时防治。

现将冬瓜主要病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冬瓜炭疽病危害症状:冬瓜炭疽病可为害子叶、真叶、叶柄、主蔓及果实等部位,以果实症状最明显,为害也最大。

冬瓜果实感染炭疽病多发生在顶部,病状初呈水浸状小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褐色凹陷斑,湿度大时病斑中长出粉红色粒状物,是该病最明显病征之一。

病重时皮下瓜肉变褐腐烂,造成冬瓜失去商品价值。

叶片上病斑圆形、褐色或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中央色淡。

病斑大小差异较大,以直径8-10厘米病斑较多。

病斑多时造成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一般选用果皮厚、蜡粉多的品种;(2)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3)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避免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种瓜。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根外追肥;雨季注意排水,果实下最好铺草垫瓜,以防止瓜果直接接触地面。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蔓、病叶和病果;(4)种子处理。

从无病株、无病果中采收种子,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

可用55℃温水浸种15-20分钟,或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后清水洗净,催芽播种;(5)药剂防治。

苗床土消毒或无病土育苗。

每m2苗床土用70%五氯硝基苯10g加65%代森锌20g,再加15kg细土混匀,用l/3药土垫底,2/3药土播种后覆在种子上。

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二、冬瓜疫病危害症状:主要侵害茎、叶、果各部位,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香蕉枯萎病发生与防治

香蕉枯萎病发生与防治

香蕉枯萎病发生与防治
香蕉枯萎病在拉丁美洲许多地区早有发生,目前已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部分地区发生,主要危害西贡蕉和粉蕉。

现将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症状及病原:
成株期病株先在下部叶片及靠外的叶鞘呈现特异的黄色,初在叶片边缘发生,然后逐渐向中脉扩展,感病叶片迅速凋萎、倒垂,由黄褐变干枯;但也有个别病株叶发黄后并不倒垂,其最后一片顶叶往往很迟伸出或不能抽出,最后病株枯死。

在枯死的株干上倒挂着干枯叶片。

病株多数未现蕾结实即已枯死,少数现蕾结实后也随即枯死,个别虽然不随即枯死,但果实发育不良,质量低劣。

母株发病,通常不立即死亡,仍能发出新芽,要到生长中期才显现病状。

本病属维管束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年至20年之久。

病菌通过受伤或无伤的幼根以及受伤的根茎和假茎及叶部蔓延。

2.防治方法:
(1)甘蔗生长期分泌的物质对该病原菌有拮抗作用,所以与甘蔗轮作能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为害。

(2)蕉园发现病株后,以病株为中心,将四周的病株和可能已染病的健株(约3-5米)掘起,连同粘附的土壤就地晒干烧毁。

(3)每平方米用绿亨一号或绿亨恶霉灵1-2克兑水3000倍或绿亨8号1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能有效地控制该病
的传播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类枯萎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瓜类枯萎病病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钢、丛梗孢目、镰刀菌属的
黄瓜尖镰孢菌。菌丝白色,棉絮状,有隔膜和分枝,培养基底部呈浅
紫红色,或淡黄色。小型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单胞或偶有1个
分隔,量多;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或纺缍形,1-5个分隔,多
数3个分隔,顶端细胞长且尖,足胞不明显,量少。厚垣孢子淡黄色,
圆形,那枯萎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
常发期前,将41%聚砹·嘧霉胺按8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
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将41%聚砹·嘧霉胺按600~800倍液
稀释,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早十点前或下午五点后苗床浇灌;对
病株稀释600~800倍进行灌根,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应在
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每7天左右用药1次,大
家知道瓜类枯萎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植株开花结果后症状即陆续出现,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
逐渐发黄、萎蔫、似缺水状,晚间萎蔫尚能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枯
萎死亡。有时同一病枯上还会出现半边发病,半边不发病的现象。病
株的茎基部稍有缢缩,茎节部出现褐色条斑,常流出松香状胶质物,
茎基部表皮多纵裂。潮湿进,病部表生白或粉红色霉层。纵部病茎检
视,维管束呈褐色。幼苗发病呈失水萎垂状,茎基变褐缢缩而猝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