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用飞机机身编号解读

合集下载

日本二战飞机资料

日本二战飞机资料

97式舰载鱼雷攻击机:1935年日本海军命令中岛公司与三菱公司分别研制新式舰上鱼雷攻击机,称做10试舰上攻击机,海军将从中间挑选竞争获胜者投产,中岛公司与三菱公司都在1937年拿出了自己的10试舰上攻击机,这2个公司的飞机外观近似,性能差不多,中岛公司采取了起落架可折叠收放的设计,而三菱公司的则采取固定起落架设计,三菱的鱼雷机虽然采取固定起落架设计,但由于发动功率更大,反而飞行速度比中岛公司的鱼雷机还快,最后日本海军难以取舍,决定干脆中岛公司与三菱公司的试制鱼雷机全部投产,每种都要一些,于是中岛公司的B5N就被命名为海军97式1号舰攻,而三菱的B5M则被称做97式2号舰攻,97式1号舰攻装备部队后,因为重量轻而且低速飞行时安定性好,有利于在航母上起降,所以比97式2号舰攻更受欢迎,军方不停的追加订单,产量大大的超过了97式2号舰攻,97式1号舰攻的改良型称做97式3号舰攻,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战争期间多数B5N实际都是97式3号舰攻也称做97式舰攻12型,至于97式1号舰攻也称97式舰攻11型97式舰攻服役后立即就投入了中国战场,由于载弹量大,机动性好,飞行速度也比早先海军的双翼鱼雷机快的多,因此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日军海军对此很满意。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战争初期97式舰攻参与了日军航母战队几乎所有的作战行动,并取得了重大战果,直到1944年才被天山舰攻完全取代,不过到1945年已经转入预备役训练机的97舰攻再度复出充当自杀特攻机,又活跃在了第一线,到战争结束时97式1/3号舰攻还残存134架飞机资料(97式1号舰攻)翼面积37.70m2自重2,107kg最大重量3,650kg最大航速370km/h续航距离1,090~2,260km上升限度7,400m螺旋桨3叶变速螺旋桨发动机标称710马力中岛3型星型气冷9缸发动机乘员3名武装7.7MM机枪,航空鱼雷或航空炸弹800kg总生产数1250架主要型号1号(B5N1):安装3型(标称710马力)发动机,后来改称97舰攻11型1号练习用攻击机(B5N1-K):1号舰攻的教练型3号(B5N2):安装11型(标称970马力)发动机,后来改称97舰攻12型B6N天山式舰载攻击机中岛公司97舰攻的高性能后续机,1939年海军命令中岛公司以14试舰攻的名义开发,1941年春原型机完成,B6N安装大型的大功率发动机,并且使用了层流翼设计,飞行速度比97舰攻快的多,而且运动性能优良,堪称当时最佳舰上鱼雷机,B6N天山舰攻没有采取封闭弹舱携弹设计,减轻了重量,提高运动性能,由于采用了大型的大功率发动机,飞机尺寸与重量都较大,因此设计中主翼与垂尾均可折叠,以节约舰上空间不过B6N天山舰攻的性能虽然高,但却长时间无法派驻航母上使用,因此让日军伤透了脑筋,主要原因是安装了发动机与4叶螺旋桨后,经常会造成过热与震动问题,等好不容易解决了散热与震动问题以后,又出现了因B6N重量较大,挂载了鱼雷以后无法从航空母舰上安全起飞的问题,这样B6N天山舰攻上舰服役的时间不断的向后推迟,日军航母战队只得继续订购使用老旧的97舰攻,等到所以问题解决以后,竟然已经是1943年下半年的事情了,到1944年6月才大量部署在航空母舰上投入了战斗,而此时日本有经验的鱼雷机驾驶员已经极度缺乏,新手驾驶着天山舰攻并不能发挥雷击威力,在历次出击中都没有取得重大战果,投雷命中敌舰的记录罕见,战争后期随着日军航母力量的瓦解,B6N天山舰攻被部署在地面基地里,一部分安装了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携带鱼雷偷袭美军舰艇,另外一些干脆充当自杀飞机,反正那些新飞行员无法靠投雷击沉敌舰,索性利用B6N天山舰攻超低空飞行性能好,容易躲避雷达追踪的特点,对美军舰艇实施自杀攻击B6N的后期型号使用的发动机,功率比稍小,不过重量更轻而且有推力排气装置,所以反倒单位功率更高,飞行速度更快,航程更远,各项性能指标都有所加强。

飞机编 和有效性概述

飞机编 和有效性概述

飞机有效性概述1、一架飞机从设计、试验、成批的生产到投入运行,每一个过程都会有一些代表该过程的编号,用以对机型进行识别,同时也用来确定各类手册、服务通告、适航指令等的有效性问题。

以波音飞机为例:——MODEL NUMBER型号——LINE NUMBER生产线号——AIRFRAME NUMBER结构号/机身号——SERIAR NUMBER序列号——BLOCK NUMBER批次号——REGISTRY NUMBER注册号——CUSTOMER EFFECTIVITY CODE客户有效性代码2、MODEL NUMBER型号※型号的最后两位为客户代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表示特定的航空公司,代码从00-99、A0-Z9、0A-9Z,如B737-75C,B表示波音公司,737表示基本型号,7表示改型,5C表示厦门航空公司购买的飞机。

※下面列出部分用户代码表示的航空公司或企业:09:台湾中华航空公司1B:中国民航/中国南方航空公司1L:中国新疆航空公司4N:中国联合航空公司4P:海南航空公司5C:厦门航空公司5E:台湾长荣航空5N:山东航空公司67:香港国泰航空公司6D:上海航空公司6R:武汉航空公司7L:深圳航空公司7K:中原航空公司Z0:中国西南航空公司8S:深圳航空公司9K:中国新华航空公司9L:中国国际航空公司9P:中国东方航空公司AR:台湾空军J6:中国民航/中国国际航空公司W0:中国云南航空公司20:波音公司61:(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6N:GE Capital Aviation(GECAS)GE金融航空服务公司(爱尔兰)Q8:ILFC International Lease Finance Corporation国际金融租赁公司(美国)※某架飞机一经指定用户代码后,将不再变更此代码,即使飞机转卖、改装。

通过此代码可以了解这架飞机最初的拥有者是谁。

※在型号后面还可以带某些字母,如:F-Freighter全货,ER-Extended Range延程,QC-Quick Conversion快速转换(客货运快速转换),SCD-Side Cargo Door侧货舱门等。

二战末期日本天空最后的救命稻草紫电战斗机

二战末期日本天空最后的救命稻草紫电战斗机

二战末期日本天空最后的救命稻草紫电战斗机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作战飞机品种繁多,性能各异,著名的飞机包括“疾风”、“飞燕”、“零”式和“紫电”等。

而这其中川西飞机公司研制生产的“紫电”战斗机以及后来的改进型“紫电改”战机成为日军二战晚期的重要武器。

“紫电”属单座单发轻型战斗机,设计中大胆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尚未完全推广的层流翼型和自动收放空战襟翼。

自动收放空战襟翼能借助于不太复杂的机构使飞机在各种速度状态下都能获得相应的最佳襟翼偏转角和升阻比。

紫电还采用了杆力调节器,使各种速度下均有较好的操舵力舵效。

作为计划中“零”式飞机之后继,“紫电”摒弃了前者片面追求轻捷的设计思想,实施了重装甲、重火力的改造方针。

全金属结构的“紫电”拥有一个粗短的机身和多隔框的水泡形座舱盖,全机给人一种紧凑和圆滑的感觉。

早期试制型为“紫电”11型(NlK1-J),机头上方装7.7毫米机枪2挺,机翼下凸出的蒙皮内装有20毫米机炮2门。

大量投产后的“紫电”11甲型(N1K1-Ja)于1944年11月定型,放大了的滑油散热器被移到机头下方,机枪撤去,但机翼内部安装了2门20毫米机炮。

此外,翼下还能外挂60公斤炸弹2颗、机身下可挂副油箱一只。

而“紫电”11乙型(N1K1-Jb)在机翼内部安装了4门“99式2号4型”机炮,机腹可挂250公斤炸弹一颗。

平尾也改为矩形,是一种打击力较强的战斗轰炸机。

由于时速低于555公里的任何战术飞机在穿透美国舰队强大的对空火力网进行突防时,通常只有5%的架次可获得投弹机会,所以挂弹飞行的“紫电”也不能指望取得多大的海上攻击效果。

后来又成功试飞了“紫电”11丙型(N1K1-Jc),它能挂4颗小炸弹,并有火箭助推器帮助加速,这种改型在战争末期为用来拦截B-24和B-29,还在翼下改装了火箭发射器。

由于日本海军自下而上从一开始就期望着能对“紫电”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改进,这就导致川西飞机厂进一步研制了新的大改型号,代号NIK2J,泛称“紫电改”。

国际机舱设备编号规则

国际机舱设备编号规则

国际机舱设备编号规则
一个是飞过去的航班号ca9612,一个是回来的航班号9622,9602应该是新增航班。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航班号采用两位英文字母(或数字加英文字母组合)航空公司代码加上三到四位数航班号的方式,其中国内航班统一为四位数,国际航班为三位数;国内航空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客运航空公司代码就剩下这些了:
CA-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CZ-中国南方航空集团 MU-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HU-海南航空公司 ZH-深圳航空公司 FM-上海航空公司 MF-厦门航空公司 SC-山东航空公司 3U-四川航空公司新开办民营航空公司:
EU-鹰联航空公司 BK-奥凯航空公司 8C-东星航空公司 9C-春秋航空公司后面的三或四位数号码,以前国内航班编号还有规律,现在已经打乱了原规则,唯一保持的是去程为奇数,回程为偶数,比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基地在北京,国航北京飞广州的航班号是
CA1301的话,那么从广州飞回北京时航班号就是CA1302,而南方航空公司基地在广州,南航广州飞北京的航班号是CZ3101的话,回程就变更为CZ3102。

国际航班号的编排,是由航空公司代码加3位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字表示航空公司,后两位为航班序号,与国内航班号相同的是单数为去程,双数为回程。

例如MU508,由东京飞往北京,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承运的回程航班。

中国军用飞机命名规则知识科普

中国军用飞机命名规则知识科普

中国军用飞机命名规则知识科普中国军用飞机命名规则知识科普中国军用飞机命名规则基本是按用途加序号1.歼击机,“歼”加序号,代号为汉语拼音字母加序号,如歼5(J5)、歼6(J6)、歼7(J7)、歼8-2(J8-2)、歼8-2M(J8-2M)、歼10(J10)、歼10B、歼11(J11)、歼11B、歼11BS双座型号2.强击机,“强”加序号,代号为汉语拼音字母加序号,如强5(Q5)3.轰炸机,“轰”加序号,代号为汉语拼音字母加序号,如轰5(H5)、轰6(H6)、轰6丁(H6D)4.运输机,“运”加序号,代号为汉语拼音字母加序号,如运7(Y7)、运8(Y8)5.直升机,“直”加序号,代号为汉语拼音字母加序号,如直8(Z8)、直9(Z9)、直10(Z10),武装直升机,“直”前加“武”,如武直9(WZ9)、武直10(WZ10)6.加油机,未知(现在我军所拥有的加油机为轰6(H6)改装型,定名为轰油6,在未有新型加油机面市的情况下只能推测为“原机型代号”(多为轰炸机或运输机)加“油”加序号,代号为汉语拼音字母加序号。

)7.FC-1歼击机,FBC-1歼击轰炸机,则按西方国家方法命名中国空军歼击机盘点歼-51951年12月,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要在3到5年的时间里试制成功苏制雅克-18初级教练机,以及米格-15。

后歼击机项目改为试制更加先进的米格-17喷气式歼击机。

1954年中国第一批飞机及其发动机试制成功,两年以后,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歼击机歼-5--喷气式,即米格-17Ф型,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

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歼击机的国家之一。

歼-5战斗机一亮相,就在东南沿海击落美制台湾来犯战机八架,其后更为中国的国土防空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歼-61964年1月,沈阳飞机厂成功地仿制出前苏联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机,命名为歼-6,该歼击机于1959年9月23日首飞成功,它的制造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超音速时代。

hjb海军标准-装备编号

hjb海军标准-装备编号

hjb海军标准装备编号
海军标准装备编号(HJB)是一种用于标识海军舰艇、武器装备和设施的唯一编码系统。

HJB 由一系列字母和数字组成,其中字母代表装备类型,数字代表具体编号。

HJB的编号规则如下:
1. 字母部分:H代表舰艇,J代表舰载机,B代表武器装备,C代表作战系统,F代表辅助设备。

2. 数字部分: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代表装备的类别,中间两位数字代表具体装备的编号,最后两位数字代表该装备的版本或序列号。

例如,一个典型的HJB编号可能如下所示:H012345-02。

其中,“H”表示这是一艘舰艇,“01”表示舰艇的类型(例如驱逐舰),“2345”表示该舰艇的具体编号,“-02”表示这是该舰艇的第二版或序列号。

HJB编号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海军内部和与其他国家海军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作战。

通过使用统一的编号系统,各国海军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定位对方的装备,从而提高作战效率和协同效果。

同时,HJB编号也是海军装备采购、维护和升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飞机注册号和国籍代码(全)

飞机注册号和国籍代码(全)

飞机注册号和国籍代码(全)目前,国内各航线的航班号均由两个英文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其中两个英文字母是各航空公司的简称。

例如CA代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Z代表“中国南方航空公司”、MU代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3U代表“四川航空公司”、FM代表“上海航空公司”、HU代表“海南航空公司”、MF代表“厦门航空公司”、ZH代表“深圳航空公司”、SC代表“山东航空公司”。

四位阿拉伯数字,第一位是飞机起飞地区管理局的代号,如北京局“1”,第二位是飞机将要飞往地区所属管理局的代号,如中南(广州)局为“3”,另外几个管理局分别是:西安局“2”、成都局“4”、上海局(东航)“5”、东北(沈阳)局为“6”、太原局“7”、厦门局“8”、新疆局“9”。

第三、四位数字表示班次,即该航班的具体编号,其中第四位数字若为奇数,则表示该航班为去程航班,若为偶数,则为回程航班。

例如CA1201,表示由国航担任的由北京至西安的去程航班。

1、每一架飞机都有一个唯一的注册号(就好象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由一个字母和四位数字组成。

字母是表示飞机的国籍的,中国的飞机是用字母B表示,所以,不论你在世界的任何机场看到机身上以B开头的飞机号,这架飞机一定是属于中国的。

2、后面的四位数字能看出飞机的机型。

最早先中国民航的排法是:B20XX开头的是B777,B21XX开头的是MD80/82,B22XX开头的是MD90,B23XX开头的是A300,B24XX开头的是B707/747,B25XX是B737,B255X是B767,B26XX是TU154,B27XX是BAE146和YK42,B28XX是B757,B345X是Y7,B34XX是AN24。

现在随着老旧机型的退役和新飞机的引进,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动。

3、飞机编号无B1开头,B3开头的为支线小飞机,B4开头的为军航飞机编号,B7开头的为直升机,所以当民航飞机编号排满B2后,就开始使用B5和B6的排号,如第一架B5编号的B5001为东航云南公司的B767,B5、B6按飞机引进注册顺序编排,无空客波音的区分,也无机型的区分,B50排满后,开始排B60,目前尚未见到B51-B59或B61-B69编号的民航客机飞机的APU意思是Asist Power Unit(辅助动力装置),他的实质是一台离心涡轮发动机和有关发电机设备.APU的作用是向飞机独立地提供电力和压缩空气,也有少量的APU可以向飞机提供附加推力。

侵华战争期间的日军轰炸机

侵华战争期间的日军轰炸机

【资料整理】侵华战争期间的日军轰炸机一、Ki-1九三式重型轰炸机研发背景:九三式重型轰炸机是三菱公司在日本从德国引进的容克K37双发轻型轰炸机大型化后的产物,日本人终于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仿制了,要求采用全金属下单翼飞机。

性能简介:九三式重型轰炸机在侵华战争初期是日本轰炸机的主力机型,但是由于速度低,加上本身出动率低,陆军对九三式重型轰炸机非常不满意,于是提出了新轰炸机的招标计划,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

技术参数:最大速度:220千米/时;重量:8100千克;航程:1100千米;乘员:4人;输出功率:2×691千瓦;载弹量/对地攻击武器:1000千克炸弹,3×7.7毫米MG机枪。

- . -考试文档---------------------------------------------------------------------------------------------------- - . -考试文档-二、Ki-2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机研发背景: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是三菱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应日本陆军的要求开发的一种轻型轰炸机,盟军方面代号“路易斯”。

Ki-2的原型机K37于1933年首飞,首飞后三菱方面修改了机身外形,大型机翼保持不变,但增设了副翼投入生产。

三菱总共生产了113架本机,川崎方面生产了13架本机。

性能简介: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机是三菱公司按许可证生产的容克S36双发轻型轰炸机日本版本。

机身采用波纹铝结构,下单翼结构。

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机是日本侵华战争早期的主力轻型轰炸机。

但是1937年新的九七式服役后,马上就被新的轰炸机取代,被打发去滨松陆军飞行学校做轰炸教练机使用。

总产量174架。

技术参数:最大速度:255千米/时;重量:4550千克;航程:900千米;乘员:3人;输出功率:2×441千瓦;载弹量:500千克。

- . -考试文档-- . -考试文档----------------------------------------------------------------------------------------------------三、Ki-3九三式单发轻型轰炸机研发背景:该机由川崎公司开发,由于和三菱的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机同年被陆军采用,所以为了区别,就在名称里加了双发和单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军用飞机机身编号解读
说明:本文为本人原创搜集整理,如需转载,请尊重作者劳动,需注明原作者。

与机动车号牌一样,飞机也有自己唯一的“号牌”,即机身编号。目前,世界各
国的民用飞机是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统一的注册号规则来编排的。而军用飞机由于
自身的军事用途属性,各国在编排规则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则,而是按照各国自己
的编号规则进行排列,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规则信息都是公开发布的。下面,根据
本人近几年所收集的公开信息,让我们来浅析一下日本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
所属军用飞机的编号规则及解读方法。
(一)、航空自卫队军机编号
航空自卫队的机身编号是涂在垂直尾翼两面的一组编号,由第一组两位和第二组
四位,共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最后三位数还会涂在机头上。利用这组编号,
可以解读出该机的交付年份和制造顺序号等信息,但无法直接解读出该机的所属
部队。具体的解读方法如下:
编号格式例:【①②—③④⑤⑥】
各数字含义
① :交付给防卫省的西历年份的最后一位数。 例如:8-1988、1998、
2008年
② :在航空自卫队登录的机型代码(表中所列机型包括曾经使用过该代
码、但已退役的老旧机型)
③ :机种分类代码,表示该机的用途和属性。
④⑤⑥为 制造顺序号,空自各型飞机的制造顺序号如下表:
解读实例:
如图这架F-15J,机身编号52-8956,其中涂在机头上的后三位数——956,
表示的是该机的制造顺序号。5代表该机服役年份的最后一位数,2代表它在空
自登录的机型,8代表它是一架战斗机,956是制造顺序号。我们知道,F-15J
是从1980年开始在空自服役的,首架编号801;最后一架于1998年服役,编
号965,因此可以知道这架956号飞机是1995年服役的,属于F-15J机队中
的第156架。因此,即使我们没有见到这架飞机,单纯通过机身编号,也可解
读出这架飞机的型号、制造顺序号、服役年份等信息。
又比如这架62-8089,根据各位数字的含义可知,这是1996年服役的第39架
F-15DJ双座教练型。
这张图需要注意一下,一架57-6912,一架57-6374,第一位数5说明两架都

是1975年服役的。根据机种分类代码,这两架都是RF-4E侦察机(第三位数
6),但根据制造顺序编号表,RF-4E应该是从901号开始的,那为什么会出
现374的号呢?原因很简单,其实那架374是F-4EJ的制造顺序号,空自曾
将15架F-4EJ战斗机改装为侦察型RF-4EJ,虽然机种分类代码会由8改为6,
但F-4EJ的制造顺序号不会发生变化,仍然保持374的编号。也就是说,某架
飞机在服役期间,如果经过改装,机种分类发生了变化,机种分类代码会随之改
变,但制造顺序号却不会变化。
日本政府专机B-747-400(也就是安倍和天皇等政府及皇室要人的专机),这
是其中一架。1992年,该机由运输省移交给航空自卫队,移交时注销了原在运
输省的民机编号,赋予相应的军机识别编号:20-1102。
根据以上规则,我们再看到空自飞机照片时,就可以根据其机身编号,很容易的
解读出它的相应信息了
(二)、海上自卫队军机编号
根据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相关规定,海自飞机编号由4位数组成。按其所拥有的
飞机数量和型号,海自分为了若干个不同号段,分配给所属各种机型,具体见下
图。简单说,第一位数字代表是固定翼飞机还是直升机(5、6、9为固定翼,8
为直升机),第二位与第一位合起来解读,可以大致判断该机的型号。但机身编
号并不能直接解读出制造顺序(当然,通过间接方法也可以查出来)。
在涂装时,在垂尾上除了这四位数编号外,在机身编号上边,还会涂有所属航空
队的编号,比如1代表第1航空队,51代表第51航空队。另外,在机头下方
或机身上,也会涂有这四位数中的后两位数字,表示该机在海自所属这种机型中
的注册编号。
海自军用飞机机身编号号段分配表
解读实例:

这是一架第3航空队的P-1反潜巡逻机,5509代表它是P-1系列的第9架。
垂尾上的21表明这是一架21航空队的SH-60K,属于该机型的第49架。
因此,通过以上规则我们也可以发现,即使只知道编号而没见到飞机,也能判断
出该机的型号。
相比于空自和海自,日本陆自军用飞机的机身编号要复杂一些。简单说,陆自飞
机在垂尾上会涂有JG——XXXX的编号。JG代表陆上自卫队航空兵,XXXX
是它在陆自的编号,该编号也是根据不同机型来分配相应号段。同时,在机头,
还会涂有机种代码+垂尾四位数的编号,机种代码根据该机的用途,由不同数字
表示,见下表。如:攻击直升机—7、运输直升机—5、通用直升机—4等。另
外,在机身上还涂有不同的罗马字母,通过这些罗马字母,可以判断该机的所属
部队(由于陆自作战飞机采用低可视度涂装,这些罗马字母很难识别)。如:I
表示第一师团飞行队,XIIH表示第12旅团飞行队,NAH表示陆自北方航空队,
HGPⅢ表示第一直升机团第103飞行队,S表示陆自航空学校等。由于本人
对陆自没有多大关注,在此就不展开了。欢迎各位补充。
陆自飞机编号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