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因生前做功德而脱离恶道升入天界的高层,发人深省!
陈晓旭墓碑上的诗

陈晓旭墓碑上的诗
1. 那墓碑上的诗啊,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陈晓旭的一生。
你看“质本洁来还洁去”,这不就是她纯净一生的写照吗?就如同那洁白的雪花,飘落却不染尘埃。
2. 陈晓旭墓碑上的诗,是她灵魂的倾诉啊!“一朝春尽红颜老”,多像我们人生中那些无奈的时刻呀,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3. 哎呀呀,那诗仿佛在诉说着陈晓旭的故事呢!“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多么悲哀的一种情境呀,就好像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
4. 陈晓旭墓碑上的诗呀,真的太让人动容啦!“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不恰似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吗,可她依然坚定地前行。
5. 那墓碑上的诗,真的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陈晓旭的了解之门。
“明媚鲜妍能几时”,不正像那绚烂却短暂的烟花吗?
6. 哇塞,陈晓旭墓碑上的诗有着无穷的魅力呀!“随花飞到天尽头”,这是多么浪漫而又缥缈的意境,好像她已化身为自由的精灵。
7. 陈晓旭墓碑上的诗,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千呐!“试看春残花渐落”,就如同看着美好一点点消逝,怎能不让人伤心呢?
8. 嘿,你知道吗,那墓碑上的诗就是陈晓旭的印记呀!“便是红颜老死时”,这多像生命的必然旅程,让人唏嘘不已。
9. 陈晓旭墓碑上的诗,简直就是她的精神象征呢!“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难道不是对归宿的一种追寻吗,就像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
10. 哇哦,看看那陈晓旭墓碑上的诗吧!“未若锦囊收艳骨”,多像是对自己一生的一种整理和告别,让人感动不已。
我觉得陈晓旭墓碑上的诗非常有意义和价值,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她,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陈晓旭:走不出太虚幻境的“林妹妹”

陈晓旭:走不出太虚幻境的“林妹妹”2007年5月17日,陈晓旭慈善基金会在网络上发表声明,透露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尊敬的各界朋友:我们沉痛地宣告,2007年5月13日18时57分,陈晓旭女士(妙真法师)因患乳腺癌安详示寂。
亲属、友人万分悲恸。
遵其遗愿,即日起成立陈晓旭慈善基金会,始创基金5000万人民币……”此消息一出,热爱“林妹妹”的人们悲痛不已,雪片般的纪念文章更是在网络上潮涌。
而此时,正在山东临沂拍摄一部名叫《纯真岁月》的电视连续剧的“宝哥哥”欧阳奋强,接到“林妹妹”病逝的消息时,从椅子上惊痛地站了起来,继而又颓然地坐下,一语不发地沉默了好长时间――往事历历在目,然斯人已逝。
他的眼眶里有泪花在颤动。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是一对生死恋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现实生活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与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之间又有怎样的情缘呢?“宝”“黛”缘聚《红楼梦》陈晓旭1965年10月29日生于辽宁省鞍山市,15岁成为鞍山市话剧团演员。
1983年5月,18岁的她听说王扶林导演要拍摄《红楼梦》,便兴冲冲地给王导写了一封长长的自荐信,希望能够出演林黛玉一角。
信写好后,她又随信装进了一张自己的照片、一张有自己肖像的挂历,并在照片背面题写了自己曾经发表的一首名叫《柳絮》的小诗。
“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海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收到这封颇有心思的信之后,王扶林一边读着这首小诗,一边端详着照片上那个有着一双纯真而略显忧郁的眼睛、且看上去有一种天生的孤傲与敏感、有几分诗人气质的小姑娘,他有些动心了,亲笔给陈晓旭回了一封信:我们非常欢迎你来我们剧组,如果你真有这个理想,最好来北京一见……就这样,陈晓旭最终咸了林黛玉的扮演者。
而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的经历也比较曲折。
散文:永远飞翔的陈晓旭

下午还在看87版的,看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初进大观园。
而刚刚在网上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陈晓旭去世了。
生命,多么的脆弱。
红颜自古多薄命。
那么年轻,那么悲凉,世界多么需要这样的人,多么需要用这样的美好去浇灌,可是世事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常,不该走的,竟然匆匆走了。
在昨夜写过的文章中我还说过,美丽容易破碎,而十几个小时之后,我再次感受到美丽的破碎,老天!也许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完美的,所以陈晓旭去往了那美好的天堂,我只能这样去理解,这样去祝愿。
三毛、徐志摩、张国荣、邓丽君,一个个美好的生命,在人生中短暂的放射出光亮之后,匆匆的走了。
美丽烟花,瞬间消失。
留下心中的绚烂,空中的余香。
前些日子,红楼梦剧组相聚在《艺术人生》节目里,陈晓旭讲述了这些年的经历,感觉她受了很多的苦,可是,岁月的流逝,苦难的经历,并没有使她变得流俗,她依然是那么的纯美、善良、娴静。
是的,有一种人,其骨子里的美好是任何外在的事物改变不了的。
在陈晓旭出家的这段日子里,满城风雨,个别用心不良的人说她偷税漏税,感觉那些人就象是耍猴,还不如耍猴,陈晓旭无需还击,高贵的生命不屑还击,只是在真相大白后,那无法篡改的真相会给那些跳梁小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美丽飞翔的道路上,有一些障碍,这也是美丽容易破碎的原因之一吧。
太纯粹的东西,会比较容易受伤。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许多人把自己保护的严严实实的,不让自己受一点伤,象圆滑的鹅卵石。
而有的人正好相反,会受到很深很深的心伤,因为他的飞翔。
但是没有理由因为受伤就不去飞翔。
陈晓旭正是这样。
因此她的人生尽管坎坷,但充满精彩。
今天白天的天气雨了又晴,晴了又雨,但最后还是一片晴朗。
是的,一切都在变的越来越美好,世界会成为美好的天堂后花园。
感觉今年的人们更加喜欢回归大自然了,自然是心灵的。
※本文作者:蓝逸月河※。
千千梦

逝者已矣!生者何痛!我想只要是喜欢《红楼梦》的都会永远追思陈晓旭的! 她永远活在观众们的心里!
到:
最后修改于 2007-06-03 17:39
阅读(?)(0)编辑删除
昨天在上又看到了好多人在追思她。(6 月 1 日晚,“陈晓旭追思会”在北京 大观园内举行。87 版《红楼梦》主创人员约四百余人冒雨赶来追忆逝去的“林 妹妹”。)
87 年,刚好是我上高中的那一年,那时候看电视剧的热情可以说是盛况空 前的,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在乡下更是没什么夜生活,所以最大的热情就是 吃好晚饭男女老少搬个凳子看电视。《红楼梦》这部电视剧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看 的,那时侯最喜欢的就是邓婕演的“王熙凤”。至于林妹妹,我的性格是不喜欢 那样的人物的,但是陈晓旭演的林妹妹还是令我流了不少泪。
球赛 下一篇:黄金周在家养身体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 内容: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千千梦பைடு நூலகம்
红颜薄命
标签:
陈晓旭
电视剧
林妹妹
2007-05-29 10:32
阅读(?)(0)编辑删除
最近看得最多的娱乐新闻就是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死了。真是令我深感惊奇 和悲痛!红颜薄命!前一阵子还看了她的很多新闻,说她出家了,并且和他的老 公一起出家的。怎么一下子就已经不在了呢?现在想想,那时侯她可能已经知道 自己病入膏肓,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才会选择出家的!
人生CEO陈晓旭

人生CEO陈晓旭2007年,淡出大众视野20年的陈晓旭再度走向前台,从抛下亿万家产和美满婚姻而皈依佛门,到最后去世,这个如同天使般的纤弱女人,以惊人的力量撼动着人们的唏嘘叹惋,为一场精彩的人生成就了一次光辉而悲壮的谢幕。
她是一个天才的CEO,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如此的美丽而引人关注。
激越的人生三部曲1985年,18岁毛遂自荐饰演林黛玉一举成名,而后在《家春秋》的出演让很多人都无法记起,平生只演2部戏,但当年她的名气却大过很多演了一辈子戏的演员。
在演艺界见好就收,抓住中国股市早期机会,拿演出积攒的两三万块钱买原始股,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1996年,凭借第一桶金,29岁的她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世邦广告公司,经过15年的发展,她所领导的北京世邦,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近2亿元的4A广告公司。
在淡出视野的20年中,她悄无声息地创造了万贯家产,享受着财富带来的一切,同时又将自己置身是非之外。
2007年2月23日,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把财产分为三份。
一部分交给家人,一部分用于佛教,另有一部分将用于慈善事业,3个月不到就美丽谢世,清苦寡淡的僧侣生活仅有几个月,但她已将人生的意义升华到了极致。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陈晓旭都走在别人的前面,一步先,步步先,而更难得的是,她的每一步都富有计划性,并且从容不迫。
表现出一个天才CEO的过人禀赋。
毛遂自荐当演员,是其自信、勇于善于抓住时机;告别演艺界,在于她看到林妹妹的角色注定是无法超越,达到顶峰后需要另外开辟人生,这是其明智与自知,早期炒股并且成为先富起来的人,是其善于追赶潮流,当时炒股不比今日1亿人炒股的大众时代,那时候只有少数人敢于进入股市,创立世邦广告,则是其善于规划人生战略,商人的天分使其明白林妹妹的价值,而投资实业更比股市长远,知道生命无法挽回后,毅然出家,使自己的宿愿得偿,是其执着、超然与洒脱。
去后分香,更是使自己人生得到升华,是其智慧与美德。
洞察人生的舍得财富地位、艺术成就、口碑记忆、扼腕怀念等所有的东西都被她温柔地占有,并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的功利,也感觉不到一点的霸道,更感觉不到一点的贪婪,竟然都认为这是她理所当然所拥有的。
何裕民:陈晓旭的死与中医何干

陈晓旭的死与中医何干笔者最近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的时候,已经阐述了陈晓旭的死与中医无关的观点,一些反中医人士借此攻击中医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事情,本不欲做更多的理会,没料到的是“大名鼎鼎”的何祚庥院士竟然也口不择言地炮轰中医,说出“陈晓旭就是被中医害死的”这样极不严肃的话,这不是一个科学家的态度,也没有遵守一个公众人物应有的道德底线。
恰好,笔者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对何祚庥的思想做过研究,也想就此说上两句。
何祚庥先生和告别中医论者步调保持一致,前面张功耀把陈晓旭的死硬算在了中医头上,但总还有商榷的余地,他倒好,一句“陈晓旭就是被中医害死的”,根本没有转圜的空间。
凭何祚庥先生这样的一句话,是不是就可以定那位给陈晓旭看病的中医的罪?两年之前,国内某著名演员患肝癌一事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半年里面进行了两次肝移植手术,费用不菲,但还是在第二次手术之后四个月离开了人世,去世时体重不到一百斤。
香港某一女星患宫颈癌,只接受了西医的化放疗,不愿意接受中医治疗,最后香消玉陨。
何祚庥先生那时去哪里了,也不见他炮轰西医嘛,这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何两样?何祚庥院士的逻辑相当混乱,在中西医的态度上表现十分明显,仔细研究一下他的其他思想,也多有体现。
在笔者所著的《爱上中医》一书中,对何祚庥批判中医的观点曾做过详细剖析,这里再做一个简要回顾。
何祚庥认为中医的理论是伪科学,甚至“连伪科学都不是”。
众所周知,阴阳五行和元气论都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何却对阴阳学说和元气论另眼相看,前后判若两人,自己打自己的耳光,陷入了思维的“分裂”。
★阴阳五行与元气论:截然不同的待遇何祚庥认为元气论“是一种天才的猜测,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如果说古希腊的原子论曾经预示着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出现的话,那么元气学说就是现代量子场论的滥觞。
特别是元气学说中的物质和运动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的观点,气和形的相互转化观念,和阴阳二气的絪藴、隐现、屈伸、消长、激荡、阖辟等等辩证观念就又比古希腊原子论在观点上高出许多了。
87版《红楼梦》中8位已经离世的演员

87版《红楼梦》中8位已经离世的演员1、陈晓旭陈晓旭在⾥⾯饰演的是林黛⽟,她并没有在娱乐圈⾥发展,⽽是做起了商⼈,后⾯却因为查出了乳腺癌⽽选择出家,出家不久后就出世了,永远留在了42岁那⼀年。
2、李婷李婷饰演的是贾母,⼀开始她只是忙于幕后⼯作,阴差阳错地饰演了这个雍容华贵的⽼夫⼈,后⾯因为脑溢⾎⽽去世,享年73岁,这个年龄也算是⾼寿了。
3、李玥李玥饰演的是⼩板⼉,当时他都只有四五岁,⽽且在红楼梦⾥⾯的戏份也不多,但是却让⼈印象深刻,⽽李玥后来还成为英国剑桥的硕⼠,回国经商后不慎出车祸去世,才29岁,真的太可惜了。
4、马⼴儒贾瑞的扮演者马⼴儒是⼀个多情的⼈,后来因为婚姻问题⽽养成了酗酒的习惯,因为过量饮酒⽽⾝亡,短暂的⼈⽣只有32岁,和戏中的贾瑞惊⼈的相似。
5、郑乾龙郑乾龙在剧中扮演的是林黛⽟的⽗亲林如海,戏份不多,拍完戏之后他还演了不少⾓⾊。
后⾯因为患病⽽去世,享年65岁,⽽且他和林黛⽟还是同⼀年去世的。
6、李颉李颉⽼爷⼦在剧中扮演的是贾母的⼤⼉⼦贾赦,原著⾥,这个⾓⾊是个不讨好的⾓⾊。
但是他私底下抽中指导年轻演员如何演戏,剧中很多⼈都跟他感情深厚,去世的时候李颉92岁,也算⼗分⾼寿了。
7、陈祖荣陈祖荣饰演是的尤⽒,后来还因为在中国第⼀代⼥飞⾏员故事的电影《⼥飞⾏员》中出演⼥主⾓“项菲”,⼀举成名,成为上世纪60年代国内影坛⼀颗新星,并和刘晓庆成为好朋友,去世时69岁。
8、⾦雅琴⾦雅琴在《红楼梦》中饰演的是赵嬷嬷,后⾯还饰演过《我爱我家》的于⼤妈,虽然不是主⾓,但是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数⼗年来⾦雅琴⼀直活跃于话剧舞台,去世时91岁,也算是⾼寿了。
清凉寺的钟声

清涼寺的鐘聲
陳曉旭皈依佛門絕非消極避世,恰巧這正是其質本潔來還潔去的表現。
今天的中國環境太污濁。
物欲橫流,曉旭蕩卻心頭的塵土,決然來到佛門。
這清涼卻乾淨、清寂卻真誠的世界,阿彌陀佛!這樣塵世上邊再也沒有了陳曉旭這個人,有的只是曾經的陳曉旭和現在的妙真法師。
而現在,誰也不存在了。
妙真去了真正的佛門世界,曉旭已經入土為安。
存在的也許只有那清高孤傲的林妹妹吧!
曉旭,黛玉,妙真……這三個角色,這三個人生,這三個女人。
當這一切交融在一起了,誰又是誰?誰有可能是誰?誰又不是誰?誰有就是誰?亂了,不,我說不準,也說不清。
因為我于塵世不是一個健全之人,於佛門又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我沒有能力去說清楚自己,又何來能力去說她?
我想淨心,卻總是做得不是那麼的盡如我意。
我喜歡那個莫大卻空空如也的世界,雲空未必空。
江南的自然環境,江南的佛學,江南的戲曲,這一切讓我成長為一個典型的江南女子。
然我的骨子裏卻充滿了北方的豪情。
所以,我是一個貌似矛盾的結合體。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會成為一個佛界與塵界的中間人了吧。
希望自己能擁有北方人豁達的豪情與南方人婉約的溫柔。
這兩種風格看似矛盾,實則相契相合。
所以我想我會成為佛界一清徒,謝謝陳曉旭給我的塵世啟迪,也要感謝黛玉給我的文學的幻想。
當然,更要感謝妙真法師給我的佛學的指引。
遠離名與利的浮躁世界,我心尤靜,我心尤淨。
阿彌陀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晓旭因生前做功德而脱离恶道升入天界的高层,发人深省!老法师说前著名影星陈晓旭因20余年向全国人民做广告卖酒和宣传执着的情爱(陈晓旭版《红楼梦》的影响至今经久不衰)积累了巨大的业障,致使她英年早逝;又因她无法做到老法师为她提出的四点要求而往生失败堕入恶道(真信、发愿、忏悔、感恩)。
据大德居士陈大惠讲,陈晓旭逝世后给很多与她生前一起学佛的莲友托梦表达她的处境不好,一位莲友看到陈晓旭被关在在铁栏后面,表情非常忧郁和痛苦。
万幸的是,陈晓旭生前出资并参与策划和摄制了多集佛教视频《和谐拯救危机》,在她去世1-2年后在大陆广为流传,度无数人入佛门。
据陈大惠的视频中讲,通灵居士看到,陈晓旭籍此功德,脱离了恶道,进入天界,并随着《和谐拯救危机》所度的人越来越多,功德越来越大,陈晓旭在天界的位置也随之直线上升,据说已经上升到28层天的最高的那几层中。
据陈大惠讲,陈晓旭在去世时,《和谐拯救危机》视频正在后期制作之中,其度人的功德还没有开始显现,后来此视频风靡大陆开始度人后,陈晓旭的状况也随其功德离苦得乐,直线上升。
我们若没有功德和福报,无法往生极乐世界或天人等善道,只能堕入三恶道,生前积累过功德福报的众生即便堕入恶道,也能籍此功德福报较容易地被超拔出来;若没有任何功德和福报,不仅无法往生善道,堕入三恶道后,如同一无所有的穷光蛋,除了深重的业障,身无分文,若无人以其功德超拔,牠只能在恶道中长期受苦,真是很惨很惨啊!因此我们要趁着我们还有肉身,容易做功德,尽量多做功德,多修福报,以免像大悲古寺视频中的一位父亲的亡灵那样悔恨,这位鬼道亡灵附体述说他是多么渴望积累功德,以利于超拔离苦,只是因为没有肉身找不到做功德的方法,例如他很想修寺院门口泥泞的道路而因没有肉身无法实现。
因此他逼着阳间的女儿代替他做功德。
我们现在既有肉身,又有学佛和做功德修福报的种种条件,要珍惜、珍惜、再珍惜呀!老法师开示:陈晓旭的因果主持人(陈大惠):这套节目(和谐拯救危机)的出资人是陈晓旭,非常遗憾她没有能够看到后来的节目,包括今天的节目。
我过去跟她也认识,她的葬礼是我主持的。
现在我很想替那些对佛法有些疑问这样的人来提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她学佛十年,而且心地善良,和一般人比起来她捐的钱已经很多了,还捐过寺庙,印过法宝,她为什么四十二岁就有这样的一个果报?老和尚:她是信心不足,我一直帮助她。
她如果有“山西小院”那些人的信心,她什么事都没有了。
主持人:信心,学了十年信心不足?老和尚:信心不足。
你看那时候我们大家都念佛帮助她,她不念佛,她天天想着我这个病能好吗?这个就问题严重了,让我们帮不上忙。
如果她坚定的信心,你的病决定会好,意念能够转变。
她的意念就是常常念着,我这个病还会好吗?这怎么劝她都回不转来,劝她的时候,点头,但是我们离开她的病房的时候,她的念头又起来了,又问别人,我还能好吗?主持人:那出了家都不行,也转不过来?老和尚:转不过来。
所以这个意念很重要。
她还是什么?佛法底子不深,听经太少。
主持人:她曾经亲口对我们讲过这样的话,就是说您老人家曾经在电话里劝告过她,要放下贪嗔痴慢,说看得她还有救。
陈晓旭就跟我们讲,她说她就哇哇大哭说,我如果不去挣钱,我怎么生活?老和尚:是!这个钱不需要去挣,你真的能够依照佛法。
所以佛法讲钱从哪里来的?布施来的。
你多做好事,多帮助别人,你的钱财源源不断而来,不是赚来的。
要赚来,佛都下海去赚钱了,没有这个道理!主持人:那能不能说一边赚钱又一边学佛的人,还是半信半疑的人?老和尚:对!不需要,你要坚定你的信心。
主持人:这样学佛好像,这样学佛是不是意义不大?老和尚:不是意义不大,她力量达不到。
主持人:力量达不到?老和尚:对,力量达不到。
主持人:就是信心、信念……老和尚:没错,她信念达不到。
主持人:尊敬的老教授,我们还有最后的问题向您老请教,就是刚才讲过的,说到故去的人,我们就想到了一个学佛的人,刚才我把这个问题问过了,就是晓旭来出资做这个“和谐”。
但是非常遗憾,后来她没有能看到。
很多人就提这个问题,她那么善良,又出钱修寺庙、印法宝,她为什么四十二岁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老和尚:这个要是往深处讲是有宿业,宿世的业力。
在这一生当中,她从事的行业不是纯善的。
譬如说做五粮液,这是佛家是戒酒的,这是她宣传劝人喝酒,这你看看《戒经》里面你就晓得。
主持人:五重戒。
老和尚:对,你看看这个东西就晓得。
另外她演这个戏也有问题。
主持人:《红楼梦》?老和尚:对,不错。
所以这都有问题。
主持人:林黛玉,那您说有什么问题?老和尚:它就是属于色情,因为表演的时候,人家看到,他会动这个淫欲的念头。
主持人:看到这个形象,很多人会起这个男女之心?老和尚:对!它会激发这种,这都不是好事情。
所以这是在历史上,你细心去观察,凡是做色情这些东西,好像几乎都没有好下场。
主持人:但是在中国观众看起来那是名著。
老和尚:是名著。
名著的东西很多,但是名著东西危害社会的东西也很多,影响社会,影响的时间愈长,影响的面愈大,那他的罪业就愈重。
主持人:《红楼梦》电视剧播过七百多遍了。
老和尚:对,是!所以你念《了凡四训》你就知道,你看《俞净意遇灶神记》,里面就讲得很清楚。
俞净意先生,你看灶神特别指定他,虽然你没有淫,你有意淫,你有念头,你的念头没断。
虽然是没有这个缘分,在形式上没有,你念头有。
主持人:就是看到这些画面,或者看到这些人,动了男女的心,也是造恶业?老和尚:不错,不错。
主持人:那这样的节目,或者是这样的电影、电视,流通出去之后,那造的业就太大了。
老和尚:是!所以这是一般人不晓得。
主持人:一般人觉得那是爱情。
老和尚:对,不错,是爱情,不错!爱情不是个好事情,“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主持人:这个“爱不重不生娑婆”就是男女之心?老和尚: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是男女之爱,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
主持人:那我表演这些节目是增加你的六道心?老和尚:没错,是的,就是增长你的轮回心,障碍你出轮回。
主持人:那现在我们看看很多企业家,他们做的这些产品,做的这些生意?老和尚:没错,所以今天这个世界有这么混乱,灾难这么多,你要晓得,原因在哪里?你看这个媒体传播的,总的来说,就是暴力、色情、杀盗淫妄,天天宣传这个。
主持人:那看来佛家的这些衣服也是一种教学的工具。
老和尚:是教学。
主持人:让人看了之后,心生觉悟的心、清净的心。
老和尚:不错,饮食起居他都是清心寡欲。
主持人:那像我们很多记者、主持人穿的这些西装,让人看了之后生贪爱心,那造这些名牌的,来做这些表演的,都有恶业?老和尚:没错,都有恶业,都在造恶业,所以这个社会它怎么能会好?你说问题多严重。
主持人:那我们这些都需要忏悔。
老和尚:是,是应该要求忏悔。
主持人:我们在过去曾经有一个愿望,很希望陈晓旭能够不再帮助卖酒。
假如说她是学佛的,她依照佛陀的教育,她依照佛法的教导,她能够在社会大众之前做一个忏悔,就是我错了,佛劝大家不要喝酒,我劝大家喝酒,那我错了,我向社会大众全天下的人都忏悔。
卖酒的人、喝酒的人你们都应该听佛法的,因为那是自然的规律,你们就不会有灾难了。
如果她做这么一个忏悔?老和尚:那她的功德就不得了,她就做了天大的好事了。
主持人:因为大家都相信她讲的话,她是名人。
老和尚:没错,那灾难就会化解了。
这个一回头还得了,你能够叫多少天下人能够觉悟,能够回头,这个功德就大了。
我们原先帮助她,也就是要帮助她这一点,希望她忏悔,希望她回头,希望她讲经说法。
但是她不念着这个东西,她天天去念她的病,天天提心吊胆,这个病能不能好?念病,病就重了。
如果她要念佛、念经,病不要去理它,那病就复原。
意念!“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念头转过来。
她的念头转不过来,我们感到非常遗憾。
主持人:那佛法教人是知恩报恩,这些节目都是她出资的,“和谐拯救危机”都是她来出资。
老和尚:所以她以这个功德的话,她就能往上升了,你这个影响力愈大,效果愈大,她的福分就愈高,这个不是功德,是福德。
这福德,人间没有这么大的福报,她就生天了,天人的福报比人大。
主持人:她能够在天道全都是因为这些。
老和尚:没错,到天道慢慢再修,再向上提升。
主持人:佛法教人知恩报恩,那我们知道有很多人他是受法宝的益处,受这些教育的益处,他们很想来感恩陈晓旭,很想来报答她。
老和尚:报答是你能够依教修行就是报答,其他的报答是假的。
主持人:就是受这套节目的影响,你做得愈好……老和尚:不错,你这里一回头的时候,这个功德她就是沾一分光。
主持人:这是对亡人最好的纪念。
老和尚:这最好最好的,不在其他的形式,其他形式是假的。
主持人:真的是完全可以到好道?在那个地方去?老和尚:没错,没错。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企业家非常的发达,他做的很多产业可以说遍布全球,这里面有一些产品似乎和佛法的教导是相矛盾的,譬如说卖酒,帮助别人卖酒,这个有什么问题没有?老和尚:有问题。
主持人:有问题?老和尚:有问题。
中国在古时候,好像是禹王,大禹王,仪狄造酒的时候,他尝了一口之后,他就很感叹,这个东西会叫人家丧家破产,家破人亡,于是他就拒绝了。
主持人:治水的大禹。
老和尚:对,对,不错,好像是禹王。
酒容易乱性,酒醉了之后就会造出杀盗淫妄。
所以酒本身没有过失,佛家五戒里头有酒戒,酒叫遮罪,不是性罪。
杀盗淫妄,你不持戒,你造也是罪,也犯罪;酒不是的,酒醉之后,犯杀盗淫,它是媒介,让你杀盗淫。
所以酒也列入重戒之一,道理在此地。
主持人:它是个导火索?老和尚:没错,没错,你看看你只要稍微留意,现在社会上这些重大的案件,刑事案件,你细心去观察,都是喝酒之后干的。
主持人:那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国家,他们这些做领导的是天天都要喝酒,都有应酬,那不是天天都在危险中吗?老和尚:对,这种喝酒的应酬是反常的。
古时候酒是礼,礼节,但是那个酒里头掺水,它冲淡了。
主持人:没有现在这么猛烈。
老和尚:没有,没有,他一定要把你度数降低。
而且酒不能过度。
你看从前这个酒杯叫“爵”,它不是两根柱子一样吗?他喝的时候这就挡住了,决定没有办法说干杯,你只能尝一点点,它就把你挡住。
这做酒杯的时候就用意很深。
主持人:老祖宗的智慧。
老和尚:智慧。
所以这是一种礼节,但是决定不能够过量。
主持人:如果那些领导们他们经常喝酒,天天喝酒的话。
老和尚:对身体健康决定有损耗。
主持人:那后面那几种杀盗淫妄也很容易去造?老和尚:很容易去造。
主持人:那地方老百姓就倒楣了。
老和尚:对,很容易去造。
所以佛家对酒是严格的禁止。
但是它开缘也很多。
你譬如在中国医药,中药里面,用酒做药引,用酒做配方,那都是许可的。
还有在饮食里面,用酒做佐料、做配料,都是许可的。
酒烧在菜里面,取它的味道,那个不会喝醉的,吃不醉的。
总而言之,是老祖宗想得很圆满,想得很周到。
主持人:我们看到佛经上有这样的话,造酒的、帮助卖酒的、酗酒的,将来堕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