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QC成果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

QC成果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
缺点
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方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实 施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爆破参数和装药量,对施工人员的技 术要求较高。同时,该方法也需要投入较多的设备和人力成 本。
05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 措施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措施概述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隧道开挖过程中的 光面爆破质量,确保隧道洞壁平整、轮廓清晰,减少超挖和 欠挖现象,提高施工效率。
光面爆破技术的核心是在炮眼布置、 装药结构、起爆方式等方面采取一系 列措施,使爆破后岩面光滑平整,轮 廓线符合设计要求。
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范围
01
光面爆破技术广泛应用于隧道、 地下厂房、大型露天采石场等岩 石工程中。
02
在隧道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可 以有效控制超挖和欠挖,提高隧 道开挖质量和效率,减少对围岩 的扰动和破坏。
05
04
03
02
01
爆破后进行安全处理,检查爆堆 是否稳定,及时清理危石、浮石 ,确保作业安全。
选用合格的炸药、雷管等起爆器 材,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
确定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和爆破方 案,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施工条 件,制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和钻孔 方案。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措施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标准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隧道开挖面的平整度 和轮廓符合设计要求,对爆破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系列标准。
该标准主要涉及爆破孔的布置、孔深、孔径、装药量、堵塞长度、起爆方式等参 数,以及爆破后的检查与评估。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标准的重要性
提高隧道施工安全
通过控制爆破施工的质量,可以减少对围岩的破坏,降低隧 道塌方的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

隧道平整度控制光面爆破及“刮刀+三刮两平”工艺优化施工技术研究

隧道平整度控制光面爆破及“刮刀+三刮两平”工艺优化施工技术研究

1工程概况研究依托于某设计时速160km 铁路的六绵山隧道,隧道全长2865m ,进口里程DK11+010,出口里程DK13+875,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2865m 。

隧道进口段位于半径R-2800m 的左偏曲线上,出口段位于半径R-2800m 右偏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

隧道纵坡为单面下坡,坡度为5.6%。

隧道进口海拔约149m ,出口海拔约133m 。

2平整度控制技术及措施对于本隧道平整度的控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即开挖轮廓的平整度和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两方面。

钻爆施工作业中,为了有效控制开挖轮廓的平整,我们研究采用聚能光爆技术;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我们创新“刮刀工艺”,进行初喷质量控制。

两道工序控制措施如下:2.1第一工序措施:聚能光爆2.1.1聚能光爆技术“聚能光面爆破技术”就是在周边孔的爆破炸药中加入聚能管装置,插入聚能管的炸药在爆炸中沿聚能槽方向产生射流将岩石“割缝”,随后炸药爆炸和膨胀气体顺缝将岩石爆破,留下光滑圆顺的光爆效果,从而可以起到放大周边孔孔距,少打孔装药节省雷管的作用。

(图1)2.1.1.1聚能管聚能管包括金属的聚能罩和黑色的套筒(起固定作用),炸药爆炸时金属聚能罩会变为高速射流,能将间隔放置的临近炸药引爆,替代导爆索。

(图2)2.1.1.2孔内炸药安装孔内炸药安装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将做好的聚能炸药放入周边孔内,可用35cm 长的气袋间隔。

第二种是不用气袋间隔的情况可在炮杆上做标记,使炸药在孔内呈40cm 左右的间隔。

(图3、图4)2.1.2优化周边眼间距通过不断试验总结周边眼间距,根据轮廓面超欠挖、炮眼痕迹保存率效果,确定聚能光爆周边眼间距50cm 。

———————————————————————作者简介:齐志(1991-),男,湖南株洲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隧道和桥梁工程。

隧道平整度控制光面爆破及刮刀三刮两平工艺优化施工技术研究Research on Smooth Blasting and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craper+Three Scraping andTwo Leveling"Process for Controlling Tunnel Flatness齐志QI Zhi(广西柳梧铁路有限公司,南宁530022)(Guangxi Liuwu Railway Co.,Ltd.,Nanning 530022,China )摘要: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隧道初支平整度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隧道初支平整度与隧道二次衬砌的质量密切相关,例如二次衬砌厚度不足、背后脱空等严重的质量缺陷,为确保隧道初支平整度,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聚能光爆和“三喷两刮一扫面”工艺进行施作,初支平整度效果良好。

隧道光面爆破及微振动爆破技术(21页)

隧道光面爆破及微振动爆破技术(21页)

隧道光面爆破及微振动爆破技术一、隧道光面爆破技术1、光面爆破技术概述从上个世纪末,西安安康铁路工程建设开始,光面爆破就成为一项强制性考核指标,被写进各条新线铁路工程的招标文件中,成为隧道工程诸多技术要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到目前为止,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用不同方法施工建成的新线隧道工程,绝大多数施工单位都能较好地应用光面爆破技术施工。

但是光面爆破技术的发展却是十分缓慢的。

通常所说的光面爆破,从技术上说也包括了预裂爆破技术。

光面爆破技术的在1950年发源于瑞典,1952年在加拿大首次应用。

1965年起在我国包括铁路工程中获得推广。

预裂爆破是由光面爆破演变而来的。

1958年加拿大工业有限公司在11月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里,介绍了一项水利工程取得光面岩壁的“光面爆破”一书。

在这本书里第一次记载有由缓冲爆破演变出的预裂爆破技术。

半个世纪以来,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

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开挖的各种用途的、露天和地下建筑施工中,都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外对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有过繁多而不一致的名称和分类。

如控制爆破、周边爆破、缓冲爆破等等。

但就其技术内容的实质来看,都是防止开挖边界以外围岩超挖和控制爆破对保留岩体破坏程度的爆破技术。

直到1970年前后,人们才比较趋于一致地认为可以用“光面爆破”一词,作为以前所说的所有这类方法及其变化的总称。

我国一度曾将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列入控制爆破技术。

但由于“控制爆破”含义甚广,如爆破振动控制,光面爆破块度和抛掷方向的控制等等。

而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无论其原理,应用范围、技术内容等都和一般的控制爆破有明显区别。

最终,我国在工程实践中,包括相关的规范,规则中均把所有这类有实用价值的技术统称为光面爆破。

传统的爆破方法,爆破轮廓不平整,产生许多一直伸入岩体内部的裂隙,有时还会造成相当大的超挖。

而这样不合理的状况,长期以来在岩石爆破技术中,却理所当然地为人们所默许。

王院士:隧道、地下工程钻爆法施工资料

王院士:隧道、地下工程钻爆法施工资料

大断面硬岩隧道宜采用小导洞超 前爆破,可减震30%,也可采用 小TBM超前,钻爆法扩大。 隧道及路堑边坡采用光面爆破, 不准预裂爆破。
导洞超前全断面示意图(单位:cm)
4、 1000多公里/年隧
道洞室控制爆破
双向客运专线
首次修建的三线大跨、)裂 缝爆破
4 、及时进行初喷是改善围岩受力的重 要措施,然后复喷。 5、从安全出发,必须先喷后锚。 6、及时喷锚是防止岩爆的重要手段 7、喷射混凝土工艺有潮喷和湿喷两种, 各有各的适用范围。 8、防水塑料板(LDPE)是起防水 和防裂作用,两层之间剪力必须等于零。 防水板铺设到边墙,采用无钉铺设。先铺 无纺布,用热焊机将塑料板粘结在无钉的 塑料垫圈上。
施工工序示意图
2、装碴运输作业线:共有三种类型 (1)有轨装碴、有轨运输,适用小 断面软弱地层隧道 (2)无轨装碴、有轨运输,比上边 方式管理简单 (3)无轨装碴、无轨运输,适用大 断面硬地层 为不破坏地层,铺底混凝土超前, 是最影响进度的工序。
3、喷锚网支护作业线 ( 1 )不找顶,及时在碴堆上 初喷混凝土(潮喷) (2)复喷挂网打系统锚杆 (3)必要时架设网构钢拱架
二、钻爆法施工必备的条件
1 、机械设备必须配套形成作业 线,隧道的安全、优质、快速施工 的关键在于机械设备的投入,投入 量起码是工程造价的25%左右,机 械投入量所产生的产值一般为5~10 倍机械的投入造价。
2、工地试验室必须建立,对所 用的材料砂、石、水泥、添加剂、 钢材、防水卷材、爆破器材、各 类油质、混凝土级配等必须进行 检测,决不允许不合规格的材料 用在工地上。 3、施工管理必须做到三严:严 格工艺、严格纪律、严格管理。
4、二次模筑衬砌作业线 (1)边顶拱模板台车,一般10m左右 (2)塑料板铺设架进行防水板铺设 (3)量测数据已趋稳定 (4)先做抑拱边墙基础超前 (5)高性能泵送混凝土,必须掺粉煤灰, 防止碱骨料

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方法

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方法

光面爆破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 智能监控与数据分析平台
1.实时监测系统:部署各种监测设备,收集爆破过程中的多种 参数数据,实现爆破现场的全面、实时监控。 2.数据集成与挖掘:将收集到的数据整合到统一平台上,运用 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揭示爆破效果与工艺参数 之间的关系。 3.反馈与决策支持: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爆破方案 ,指导现场操作,提升光面爆破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 光面爆破的实施步骤
1.工程地质调查: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隧道穿越的地层条件和潜在风 险,为制定光面爆破方案提供依据。 2.炮孔布置: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确定周边眼的间距、深度和倾斜角度 等参数,并确保各炮孔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3.爆破参数设定:结合岩石特性、炸药性能等因素,合理选择炸药类型、用量以及 填塞长度等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光面爆破设计参数的优化方法
▪ 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
1.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将 成为未来爆破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够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设 计和控制。 2.环保与可持续性:环保和可持续性将是未来爆破技术发展的 重要考虑因素,需要开发和应用更为绿色和环保的技术。 3.国际化与标准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和标准化 也将成为爆破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方法
光面爆破设计参数的优化方法
光面爆破设计参数的优化方法
▪ 爆破设计参数的优化
1.爆破参数的选择和调整:根据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如炸药类型、装 药量、孔径、深度等,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2.参数组合的优化:通过对不同参数组合的试验和分析,找出最佳的参数组合,以提高爆破效 果和施工效率。 3.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利用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对爆破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以 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高铁隧道可溶岩地层聚能光面爆破开挖技术

高铁隧道可溶岩地层聚能光面爆破开挖技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2024年第02期DOI:10.15913/ki.kjycx.2024.02.034高铁隧道可溶岩地层聚能光面爆破开挖技术杨学营(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93)摘要:某高铁隧道洞身穿越可溶岩、岩堆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面临缓倾软质岩隧底变形、拱部塌方、岩溶段突水突泥等风险源。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减少和控制隧道超欠挖量,利用聚能爆破爆破能集中、方向相对准确等特点,提高了隧道周边轮廓成型效果,优化增大隧道周边眼间距,减少钻孔量和火工品消耗量,同时减少周边眼装药量,降低爆破对周边围岩的振动影响。

现场实际数据显示,采用聚能爆破在隧道超欠挖量、喷射混凝土用量分别是采用光面爆破方法相同指标的28.6%、45.3%,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铁隧道;聚能爆破;超欠挖;消耗量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2-0117-03目前在基础设施隧道及地下工程特殊工况下的爆破案例越来越多,爆破施工减振消声及光面爆破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内外学者和技术人员关于爆破振动减少爆破噪声等有害效应的研究成果不断见诸报道。

陈庆等(2005)[1]从雷管段间延时时间控制、单段起爆药量控制、循环进尺控制及周边预裂爆破等几个方面开展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采用数码电子与塑料导爆管雷管的混合起爆网路可以达到很好的减振效果,同时能节省电子雷管50%~80%,成本优势明显[2]。

城市硬岩隧道爆破中采用大直径单中空直孔掏槽在炮眼利用率、减振效果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且振动速度控制在2 cm/s内,并在青岛地铁一期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在隔振方法及新型隔振器材的研究方面,在招宝山隧道的控制爆破施工过程中,研究采用先掏槽区拉槽+周边光面爆破的控制爆破技术,确保了近距离(4 m间隔)双管隧道等结构安全[3]。

光面与预裂爆破对隧道围岩损伤的试验研究

光面与预裂爆破对隧道围岩损伤的试验研究
第 1 7卷 第 4期
20 11年 12月
工 程 爆 破
ENGI NEERI NG LAS NG B TI
Vo . 7,NO 4 11 . De e c mbe 2 1 r 0 1
文 章 编 号 :1 0 ~ 7 5 ( 0 1 0 — 0 3 — 0 0 6 0 12 1 )4 0 1 5
ton,t fe tsz ft s t a tn t dso u r nd ng r c s a a y e i g t e t c o o— i hee f c ie o hi wo bl s i g me ho n s r ou i o ks wa n l z d by usn h e hn l gy o fmon t rng bl s i i a i io i a tng v br ton,s c r pe t um n l i nd ulr s i e s r m e nd a l zn a a fo a a yssa t a on cm a u e nta na y i g d t r m t il e t he fe d t s .The r s t nd c t d pr s i l s i d vi a i n io a i n e f c b a g fs r un e uls i i a e e pltb a tng ha br to s l to f e t, utd ma e o ur o d— i o ks b i t wa o e t n u i g s o h bl s i . Th o s d t s t od n t c i r ng r c y usng i s m r ha s n mo t a tng e pr po e e tme h s a d de e ton p o—

光面爆破_??????

光面爆破_??????

光面爆破光面爆破,就是控制爆破的作用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岩面光滑平整,防止岩石开裂,减少超、欠挖和支护工作量,增加岩壁的稳定性,减少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作用,进而达到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一种技术。

一、应用范围及其特点和优缺点1.应用范围光面爆破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如巷道开挖,大型隧道、公路、铁路隧道及构筑地下工事等,为确保岩壁平整,岩体完整,坚持其稳固性。

另外,露天矿边坡,公路、铁路边坡等,均常采纳光面爆破技术。

2.特点它与预裂爆破的不同之处是:它在主炮孔爆破之后进行,有两个自由面。

3.优缺点主要优点是:对围岩的破坏稍微,只有一般爆破的1/2~1/3,从而提升了围岩的稳定性;可以大大地减少巷道及边坡的超、欠挖,提升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大量的支护材料和支护工作量;围岩壁平整,危石少,撬顶工作或边坡危石处理简单,可避免局部冒顶或局部滑坡的危险。

其主要缺点是:钻孔工作量大量增加,使用的起爆器材增加,装药工作量增加,因此爆破费用大大增加。

二、光面爆破参数为获得优良的光面效果,一般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体积的炸药,以减少炸药爆轰波的击碎作用和延长爆轰气体的膨胀作用时间。

最好是选用光面爆破专用药卷,以提升装药速度并能获得预期光面效果。

1.孔径与孔距光面爆破的炮孔直径可与主炮孔的直径相同,假设为浅孔爆破,其孔径一般为38~42mm,假设为中深孔爆破,一般为80~160mm。

孔间距为主炮孔孔距的1/2~1/3.2.与邻近主炮孔的排距一般为正常炮孔排距的1/2.3.光爆孔深度比主爆破超深,h=(0.1~0.2)L,L为主爆孔深度。

4.最小抵抗线光爆炮孔中心到邻近主爆孔中心的距离为最小抵抗线,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光爆孔间距。

5.炮孔临近系数也叫密集系数m,即孔间距与抵抗线之比:m=a/ω,当m过大时,爆破后,可能在光爆眼间留下岩埂,造成欠挖。

当m过小时,则会在新壁面造成超挖凹坑。

施行说明,当m=0.8~1.0时,爆后的光面效果最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研究
作者:王燕芬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5年第08期
摘要: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主要是利用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对进行发展规划的,在实施工程过程中要制定光爆质量评定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定量分析光爆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开发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光面爆破智能优化控制管理决策系统,这样才能实现实时数据和信息的交流,使其朝着标准化、定量化、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面爆破技术;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趋势
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得到了不断地推进和深入,伴随着这种发展现状,城市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尤其是隧道及地下工程。

近些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建设了公路、铁路、地铁和轻轨等道路工程,这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腾飞,在这些工程中都伴随着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而其隧道或地下工程在开挖施工中必须运用到爆破技术。

一、光面爆破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光面爆破一直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有关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关键技术的研究在于三个方面:光面爆破机制、光面爆破参数、光面爆破控制管理。

1.光面爆破机制
长期以来,光面爆破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爆破理论的发展,其经历了弹性理论、断裂理论、损伤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随着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先进测试技术的发展,光面爆破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逐渐形成了应力波叠加、爆生气体准静压力作用、应力波与爆生气体共同作用理论,促进了爆破机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借助于高速摄影、动光弹等先进手段的爆破机制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大多数学者认为爆破成缝机理主要是应力波与爆生气体的共同作用,并把损伤力学理论、断裂力学理论引入到岩石力学的研究中,从宏观和细观方面研究工程爆破时岩石动态损伤机制,为光面爆破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光面爆破参数
目前,光面爆破参数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公式计算法、工程经验类比法、试验模拟法以及现场试验等,国内外关于光面爆破参数的研究成果较多。

Fokin对爆破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优
化改进; 宗琦等依据光面爆破成缝理论,对装药不偶合系数、空气柱长度、装药集中度、炮孔间距和光爆层最小抵抗线等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 张志呈等从光面爆破的偏心不耦合、中心不耦合和护壁不耦合等 3种不同装药结构出发,研究了不同装药结构光面爆破对岩石的损伤情况Park D 等利用炮眼底部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研究了爆破振动对隧道的影响;外国有些科学家等在考虑隧道及爆破参数设置的基础上,对隧道内部爆破振动波进行了分析预测,指出荷载-距离曲线能较好的预测爆破振动波的分布。

由此可知,目前国内外关于光面爆破参数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爆破各相关参数如周边眼间距、周边眼最小抵抗线、周边眼密集系数、不耦合系数、装药集中度、装药结构、装药形式、装药量、药卷直径、起爆方式、掏槽方式以及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爆破器材等,并从不同角度与不同程度地对其作用原理、适用条件、预测效果等方方面面的分析比较与检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但并没有从理论上给出一套较合理且全面的光面爆破各参数的的计算公式。

3.光面爆破控制管理
光面爆破控制管理技术是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也是工程安全、科学、合理与快速施工的关键,是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深埋长大隧道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研究。

二、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的发展展望
目前,国内外虽然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但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发展需求,光面爆破技术应该向着标准化、定量化、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质量评定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研究
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爆破面的平整度、爆破轮廓线的规则性与光滑度、超欠挖情况等具体爆破效果进行分级与定量化处理,分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并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建立全新的综合围岩分级技术标准,建立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质量评定指标体系。

2.光面爆破机制、光面爆破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模型试验结合现场试验,从理论上探讨围岩与光面爆破参数等因素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规律,理论结合现场试验数据总结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爆破效果的影响,基于试验总结经验规律,深入探索光面爆破机制,提出光面爆破参数优化方法。

3.光面爆破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技术标准关键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地下工程爆破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普遍超标,借鉴相关规范以及铁道部对不同围岩级别的隧道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做出强制性规定的方法与成果,结合现行实验试验与实践成果,综合分析光面爆破施工的各相关参数、爆破起爆方式、爆破掏槽方式与爆破的地质构造环
境、岩石性质、爆破器材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与优缺点,大力推动隧道及地下工程爆破开挖进尺与安全步距技术标准关键技术研究。

4.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光面爆破智能优化
控制管理决策系统研究。

基于无线网络技术,开发手持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智能优化控制管理决策系统,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地质构造环境、岩石性质等地质信息进行准确快速采集与分析,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实时数据和信息的交流,对光面爆破过程中各参数与岩体是否匹配进行智能分析,在综合判断前期现场试验爆破过程是否合理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分析并修正优化各爆破参数,以预测后续工程爆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行为、新动态,指导爆破的安全施工,进一步排除工程爆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超欠挖情况,排除各种险情,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光面爆破技术也有了逐步的发展,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的现状可以从光面爆破机制、光面爆破参数、光面爆破控制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随后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展望,总而实现光面爆破的标准化、定量化、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天胜.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及任务[J].山西建筑,2008, 34 (19): 303—304.
[2]周春锋.城市浅埋隧道开挖减震控制爆破技术[J].工程爆破,2010,7(1).
[3]李博马,明瑜王,兴杰.光面爆破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