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经济全球化(PPT48页)
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

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进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经济中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世界经济结构。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取决于国际经济政治力量的对比改变。
20世纪前,世界经济格局英国称霸世界,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二战后,世界经济经历了美国称霸到美苏两极,再到世界多极化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加速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呈现新的格局变化。
1、19世纪后期至1917年单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少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的民族国家经济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少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占领和控制广大殖民地和附属国,把它们变成自己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商品市场。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明显加强。
英国一直在世界经济居领先地位,德国居第二位,1870年后美国超过德国占第二位,19世纪90年代美国又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
2、191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同时并存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少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民族国家经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虽已出现,但仍限于一国范围,而绝大多数国家依然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3、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同时并存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民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成为跨越几大洲10多个国家,并发展为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二、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1、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具有明显的军事政治特征两种经济制度并存的世界经济是由军事分界线变为政治分界线划定——东、西欧,东、西德,南、北韩,南、北越等国际组织阵营化,各国战后经济恢复服从意识形态的不同价值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互助组织;——苏、中等退出IMF和世界银行,也不参加GATT;西方国家还设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商品技术禁运清单。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背景 ①二战后,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减,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必要性)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美国着手建立国际贸易 体系(可能性) (2)建立:1947年,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应 协定书》,1948年开始实施。
(3)宗旨:削减…消除…取消…促进
B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3、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
币围绕着美元转。”导致这一现象瓦解的原因包括
D ①美苏争霸 ②日本西欧崛起 ③中国的振兴 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二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
(二)贸易全球化——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建立和发展
则基本相同,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 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发展:1.GATT是临时性的,世贸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
WTO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
2.从内容上看,GATT只处理货物贸易,而WTO还涉及服务 贸易和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三个新议题。
3.从解决争端的机制上看,WTO速度更快,更高效。
点拨2:中国加入WTO 2001年,多哈会议
1.中国加WTO的过程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2)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漫长 的复关过程; (3)世贸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贸组织所有成员国的艰苦谈判, 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能成功的”。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收益和风险上并不均 等,但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 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 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 伐,增强国力。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西方国家民众反对经济全球化
美国与欧洲是全球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反全 球化的中心。
——庞中英《“反全球化”:另一种全球化》
5.全球化的利弊共存
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漠视反全 球化现象对全球化未来发展也不利。 人类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 个真正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
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世界银 行和关税总协 定,进一步促 进了经济全球 化进程
以信息技术为 代表的新的科 学技术的发展 成为经济全球 化的主要推动 力量
各国密切 联系,经 济全球化 提高到新 水平
经济全球 化成为强 劲的时代 潮流
1.经济全球化 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因素有哪些?
(1)物质基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广阔
力的提高
的范围内被普遍地接受,促进了世界统一的市场 经济的最后形成,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2)制度保障:绝大多数国家实行 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通过所有权、经营
市场经济体制
管理、技术转移以及利润分配等方式建立起各种 联系,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国际贸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五大巨头左起:印度总理尼赫鲁、加纳总统恩克鲁玛、 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南斯拉夫总统铁托。 深蓝成员国;浅蓝观察国
背景:维护民族独 立,摆脱美苏控制 ,发展民族经济;
标志:1961,第一 次不结盟国家和政 府首脑会议
至今共有120个成员国、 17个观察员国,全球 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 结盟运动国家。
本课小结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28张)

世界贸易组织(WTO)
1995年正式运行。 时间
宗旨
促进各国市场开放 ,调解贸易纠纷, 实现全球贸易自由 化。
前身是1947年成立 的关贸总协定。
前身
意义
世界贸易组织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 济联合国”之称,它的出现真正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 、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 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 深的趋势。
其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 全球化。
生
产
法国
的
全
球
化
英国
德 国
荷兰、比利时
西班牙
贸易全球化
(1)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以后,资本 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 (2)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 际投资迅速发展。 (3)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 贸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4)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 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5)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世贸组织诞生,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6)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 新一轮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一、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999年, 美国、英 国、俄罗 斯、中国 等世界上 最重要的 经济体组 成了二十 国集团 (G20)。
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 也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 (一)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 (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变得越来越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也日益加深。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以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世界多极化的概念及其特点1.1 世界多极化的定义所谓世界多极化,是指世界上出现了多个中心,各个中心之间平衡相对稳定、相互制约。
不同国家的实力逐渐转移和转化,能够全面提升全球治理的水平和质量。
1.2 世界多极化的特点世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世界上出现了很多重要中心,各个中心之间形成平衡。
这些中心各自都有自己的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实力和特色,共同维护着全球的秩序和和平。
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特点2.1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牢固,国际间的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不断流动。
2.2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过程。
随着科技发展和交通运输的进步,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深入、经济活动和产业的流动也日益频繁。
三、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3.1 世界多极化给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世界多极化可以带来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
在世界多极化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更好地利用和分配国际产品和服务市场,更好地把握创新、技术和全球资源的发展机遇,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3.2 世界多极化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世界多极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经济合作的不平衡发展。
由于在世界多极化时代,世界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实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这使得全球经济合作缺乏公平性和平等性,与此同时,也会在全球格局中引起压力和冲突。
四、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4.1 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世界全球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内外联系,增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
4.2 对全球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尽管全球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交流,但全球化对当地社会和文化环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包括损害地方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共23张ppt)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源自合组织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
因特网的国际管理应是多边的、透明的和民主的…… 呼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发展和落实一种全球性的网络
安全文化…… ——《建设信息社会: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战》(联合国)
一部手机走天下
漫画:“隐”忧 (作者:徐骏)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特点以及出
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 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半导体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开拓了很多新的业务模式和产业,对美国
的国防系统和军队实力也是重要的保证。……本报告精心制定并推荐了三个重点策略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保持美国半导体的全球领先地位。
——《确保美国半导体的领导地位》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阿富汗战争使美军损失5000多名士兵,更有上万名美军士兵受伤……巨大的人员 伤亡和军费开支,迫使美军不得不与塔利班谈判。
20美01方“最9·1终1”没2事有00件找1年到1所0月谓美的国大发规动模阿杀伤性武器2,00…3年…3在月历20时日近凌8晨年,的美伊英拉对克伊战拉争中, 有9000多名美国富士汗兵战死争亡,56000人受伤。截至克20开13始年实,施美军国事为打伊击拉克战争花费2.2万 亿美元。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
推动多极化的其他力量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大学者们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 资金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 联系的趋势。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8-2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ppt课件

A.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B.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贷款等资金援助 C.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的贸 易自由化 D.加强经济合作和交流,使各国适应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 化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冷战后,局部冲突逐渐增多, 并且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 ③④不符合史实, ①②正确, 选 A。
答案:A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占主导地位,是最大受益者。
答案:C
9. 关贸总协定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 从根本上看是由于( A.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决定 B.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 C.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的需要 D.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
)
答案:C
反馈点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是 2000 年出 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 。该漫画反映了( )
(Ⅰ)基础自测——第一时间反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反馈点1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 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③冷
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 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 A.①② C.②③
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①④ D.③④
《世界经济史》第17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新格局

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 其三,产业结构得到改善。 • 其四,对外收支状况明显好转。 • 其五,高科技产业迅速成长。
自1991年以来,印度改革的红利依然在 持续,经济增长率基本上保持在5%以上。
2.2 印度经济的改革与快速增长
• 黑人的经济地位和收入的到了 明显的提升。
• 在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南非经 济受到很多制约,主要包括:
• 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和矿业增长缓 慢,轻纺工业落后;
• 第四,提出国家创新战略,注重发展国民 教育、发展基础应用科学、解决民生问题 及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经济发展后劲。
• 第五,深化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俄罗斯总统普京
2.3 俄罗斯经济的转轨和增长
通过上述措施,俄罗斯经济逐步恢复发展:
第一,GDP保持较快增长; 第二,国际收支状况明显好转; 第三,生产状况有所改善。
1.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其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西方国家在向 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技术的同时,往往兜售其价值观和体制,甚至用带有苛刻政治 条件的经济援助胁迫发展中国家就范。
• 其五,经济全球化在带来国际货物、资本和人员频繁和大规模流动的同时,为金融投 机、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恐怖活动等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家的生产资料、人力资源,而且以昂贵的价格出售技术和知识产品。与 此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不断争夺市场,实施双重标准,并以 经济手段威胁和干涉别国的内政。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甚至 国家主权都会遭受巨大的挑战。 • 其三,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是极不均衡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 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效率,同时使财富越来越向 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