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佐治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观察与评估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观察与评估

2023《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观察与评估》•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对象•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目录01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背景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两种常用的降糖药物,但关于两者联合使用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

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单药治疗效果,对于联合用药的研究较少。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上升。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联合用药对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影响。

评估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研究目的02研究方法与对象试验流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仅接受阿卡波糖治疗。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血压等生化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临床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设计方法,旨在评估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病程在1-10年之间。

排除标准具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以及近3个月内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

03研究结果与分析血糖控制情况联合用药方案使血糖控制更稳定,减少血糖波动。

相较于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方案能更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联合用药方案能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长期血糖控制。

010203胰岛素抵抗情况联合用药方案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与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方案能更有效地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联合用药方案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血脂水平变化联合用药方案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与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方案能更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

联合用药方案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没有明显影响。

安全性评价联合用药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用药相似,没有明显增加。

基层医院中西药联合佐治重症肺炎临床分析

基层医院中西药联合佐治重症肺炎临床分析

基层 医院 中西药联合佐 治重症肺炎 临床分 析
王 绍萍
( 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职工 医院呼吸 内科 , 黑龙江
宝清 ,5 6 0 15 3 )
【 摘要 】 目的 : 运用中西药联合方法联合佐治重症肺炎 , 探讨临床疗效 。方法 : 收集 自 2 0 年 6 - 0 9 l 月期间运 06 月 20 年 2
1 临床症状和体征 . 2
血压下降 1 例 ,冷 汗 、四肢 冰冷 3
炎可以并发休克 , 发生率极 高 , 8 %。合 并呼吸衰竭 , 达 7 可
达 6 %, 胃功能 紊乱发 生率 4 %, 并神经 系统病 变发 0 肠 7 合 生 率 1% ,其 中合 并 有 2个 脏 器 功 能 障 碍 占 总 数 的 3 3~5 5 4 %,而发生 3个脏器功能障碍 的 2例经治疗后无效 , 其中 1 例死于 MO , 明 3个以上脏器功能 衰竭 病死率极 F说 高。 因此 , 危重病救治策略 , 在西 医常规治疗上 , 联合 中医中 药治疗 , 能降低死亡率 。 中医认 为 , 重症肺 炎与风温重症 相似 , 温邪甚 者 , 直接 侵 入营血 , 即出现逆证 , 迅 毒邪是风温 之因 , 因此 清热解毒 是诊 治本病 的基础 , 故我们选用解毒承气汤加减 , 基本方是 鱼腥草 , 金银花 , 蒲公英 , 鸭拓草 , 石莲, 茶菜, 抱 香 等配伍 , 以加强清热解 毒 , 菌消炎之功效 , 以桃 仁 , 抗 佐 虎杖活血化 瘀 , 善 微 循 环 , 有 抗 过 敏 之 功 效 。又 因肺 与 大 肠 互 为 表 改 兼 里, 肠道 内细菌是危重病人在体质极差 , 免疫功能低下 的情 况下引起 非条件致病 菌感染 , 因此选用 大黄 、 厚朴 、 实 、 枳 芒 硝, 有祛邪 , 通里攻下 之功效 。神 昏者伍以醒脑静 , 阴虚 气 脱 者伍 以生脉针 。由上可 以看 出, 中医组方甚 为严谨 , 面面 俱 到。 急危重症治疗上 , 在 应从全局出发 , 结合中医中药 , 为 危重急症的救治 开创新 的局 面。

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即糖尿病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后分析了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的药理作用以及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并详细描述了研究方法。

通过对临床疗效结果的分析,发现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

对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均表现良好。

结论部分对该疗法的疗效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利格列汀、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初发2型糖尿病、联合治疗、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安全性分析、疗效评估、研究方法、结论、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增长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32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约90%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在我国亦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两大方面。

药物治疗中,口服降糖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利格列汀和格列美脲是两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和降低血糖水平。

而二甲双胍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合成和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药物组合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利格列汀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通过比较联合应用和独立应用的效果,评估联合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的影响。

参芪降糖颗粒与降血糖西药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52例

参芪降糖颗粒与降血糖西药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52例

参芪 降糖颗 粒是 中药复方 制剂 ,由人参 ( 茎叶) 皂苷 、五 味子、黄芪 、山药 、 地黄 、覆盆子 、麦冬 、茯苓 、天花粉 、泽 泻 、枸杞子组成 。具 有益气养阴 、滋脾补 肾的功效 。有文献 报道f,参芪降糖颗粒能使链佐 星诱导 的高 血糖大 鼠的血糖 2 ]
水平 明显降低 ,胰腺 p细胞的形态和数 目有所改善 , 具有对 抗胰 岛素抵抗 、促进 p细胞 的修 复、促进胰 岛素分 泌、增强
的作用下 ,可使之再 激活 、 长繁殖 , 生 使受累 的神 经节 发炎 及坏死 , 生神经痛。同时 , 产 再激活 的病毒可沿着 周围神 经
散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具有原料易得、 方法简便且有实效
等 优点 。
( : 01 0— 收稿 21— 2 1) 5
( 发稿编辑:杨海陆)
2 2 观 察指标 . 每周测 F G、P P BG,每 4周测 Hb C A1 、
在 p细胞功 能减退 和胰 岛素抵抗 。多数糖 尿病 患者最 终都
需要联合 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来控制血糖 ,即使如此 ,临床
中 国 乡村 医药 杂 志
上也常 出现 降糖药 的继 发或原 发失效 。
糖作用 ;泽泻 、茯苓调 节血脂 ;麦冬 、枸杞 子 、天花粉 、地 黄、覆盆 子、五 味子 等滋 阴药 物能使肝糖原 输出减少 ,从 而 降低 空腹 、餐 后血糖及糖 化血 红蛋 白水平 。 老年人体质减弱 , 脏器功能减退 ,盲 目加大西药 剂量容
制高胆 固醇血症之功效。它通过刺激葡萄糖 的氧化 ,促进糖
( 收稿: 01 0- 2 1— 2 1) 5
原分解或抑制乳酸台成肝糖原 ;黄芪 、山药益气健脾 ,有降
( 发稿编辑 :白兰芳)

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60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60例临床分析
痛 方法 。
12 术 后 镇 痛方 法 :将 这 6 例患 者 根 据术 后 镇 痛 方 法 的不 同分 . 2
成 两组 ,分 别 是 :芬 太 尼 复 合 罗 哌卡 因组 ( R ,3 例 )和 吗 F组 l
4 参 考文 献
[] 1 焦春 艳, 强, 建平 , 芬 太尼 复合 罗哌 卡 因硬 膜外 腔术后 镇 彭 杨 等.
两 组 镇 痛 满 意 率 比较 :从 两 组镇 痛满 意率 比较 方 面来 看 : F 组 ( 6 7 )明显 优 于MB ( 03%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R 9. % 7 组 9. 2
( 00 )。详 见表 2 P< . 5 。
[] 燕 , 良志 , 峰 , . 哌卡 因分 别复 合布 托 啡诺 、芬太 尼 5王 熊 肖 等罗
脊 髓 相 应 节段 具 有 高 度 亲 和 力 ,并 选 择 性 作用 于脊 髓后 角 阿片 受 体 ,镇 痛 效 果 更好 。结 合 国 内外 的相 关研 究结 果 以及 本 文 ] 的研 究 结 论 ,我 们 认 为 :芬 太尼 复 合 罗 哌 卡 因硬 膜 外 腔术 后 镇 痛 ,其 镇 痛效 果 好 ,不 良反 应发 生 率 低 ,是 一 种 较 好 的术 后 镇
静脉 自控 镇痛 的临 床效 果观 察 [. J 医学信 息, 1, (0: 0 . ] 2 1 41) 8 8 0 2 6
[】 h h uYX ad n , n .p u a f s i t n a e 4 Z i o , i o g Mi L E i r t i r ui  ̄ msn z o Z g d l a d tb o p i
pai ntc n r ld e du a n l sa d i g lbora r nd m ie te — o tole pi r la a ge i urn a : a o z d

灯盏细辛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灯盏细辛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改善, 中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 其 灯盏细辛结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 关键词 : 灯盏细辛注射液 ; 糖尿病肾病; 临床观察
糖 尿病 肾病 ( DN) 是糖 尿病 ( M) 常见 的并 发症 , D 最 也是
D 主 要 死 亡 原 因 之 一 L 。近 年 来 , 着 D 患 者 人 数 的 增 M 】 ] 随 M
红 蛋 白 、 脂 、 白蛋 白排 泄 率 的 变化 。 血 尿
1 1 一般资料 .
选 择 13例 确诊 为 D 的 患 者 , 性 9 例 , 性 6 例 , 6 N 男 7 女 6 年
1 6 疗效评判标准 . 参照《 中药新 药治疗 消渴 病 ( 尿病 ) 糖 的临床研 究指 导原
龄 4  ̄7 岁 , 5 1 平均 年龄 ( 7 9 ± 9 1 ) , 5 . 6 . 7 岁 平均病 程 ( . 5 7 6 ±
3 6) 。所有患 者均无 急慢性 肾 炎、 . 4年 尿路结 石 、 感染 、 热、 发
则 》《 、中药新 药治疗慢性 肾小球 肾炎的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 》 有
关 内容制定 。显效 : 临床症状 消失 , 白蛋 白排泄率 降至正常 尿 或下 降 1 2以上 , / 血糖 、 化血 红蛋 白下 降 13或 降至 正常 ; 糖 / 有效 : 临床症状较疗前好转 , 白蛋 白排泄率 、 尿 血糖 、 糖化血红 蛋 白有所 下降 , 但不 足显效 标准 ; 无效 : 床症状 无 改善或恶 临
剂量 , 可联合用药 。观察组 除选用 适合 的西药 外给 予灯 盏细 辛注射液 3 ml O 加入生理盐水 5 0 , 天 1次静脉滴注 , 3 0 ml每 共
周。
D 的临床疗效 , N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演示稿件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演示稿件
气阴两虚型是糖尿病肾病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口 干、腰膝酸软等。
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仍以控制血糖、血压、减少蛋白尿等对症治疗 为主,但治疗效果有限。
研究目的
探讨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 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 及安全性。
比较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与常规西药 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指 标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02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 疗的理论依据
中药药理作用
糖肾煎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 养阴、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功效, 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的症状和体征。
中药药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机体 免疫功能、抗氧化应激、抗炎、抗纤 维化等,有助于减轻肾脏损伤,延缓 病情进展。
达格列净的药理作用
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06
结论与讨论
结论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该治疗方法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讨论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疗效机制可能与调节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 抗、糖、餐后2小 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得到有效控 制,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同时,血脂谱中 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 等指标也有所改善,表明糖肾煎联合达格列 净治疗能够调节患者的糖脂代谢。
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总结词
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有明显改 善作用。
详细描述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得到显著降低,尿蛋白排泄量也有 所减少,表明糖肾煎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能够保护肾脏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中药降糖复方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观察

中药降糖复方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观察

中药降糖复方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06-05T01:56:28.2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月24期作者:王丽许云生蒋玉仙李建东[导读]中药降糖复方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观察王丽许云生蒋玉仙李建东(师宗县中医院中医内科;云南曲靖 655700)【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降糖复方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其中参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降糖复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糖代谢指标。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FPG、2hPG、HbA1c更低(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中药降糖复方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治疗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调节糖代谢,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降糖复方;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2型糖尿病是因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化学毒物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及应激等因素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的代谢性疾病。

临床治疗该病原则是控制血糖并指导患者健康生活以维持降糖效果,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均为常用降糖药,其中二甲双胍可增强器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提高葡萄糖利用效率,同时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肝糖原分解[1]。

格列美脲片则是可与胰岛β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刺激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药物[2]。

得益于近年中医理念的推广与完善,临床逐渐西医治疗基础上开始引入中医治疗手段[3]。

由北沙参、麦冬、葛根、黄连等组成的中药降糖复方,是我院使用10余年的经验方,方中药物均有降血糖效果。

为评估中药降糖复方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的疗效,现实际以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开展实验,有汇报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其中参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37~70岁,平均(52.21±3.35)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6.71±0.6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治 疗结 果 见表 1 . 2
要 意 义。
尿定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 . )具有可 比性。 P 00 , 5
2 治疗 方 法
两组患者均 常规进行饮食控 制, 当活动及体育锻炼 , 适 胰 岛 素 或 口 服 降 糖 药 治 疗 ,维 持 空 腹 血 糖 ( B < . F G)7
O m l, 后 血 糖 ( B < 1 mol合 并 高 血 压 者 予 A m o l餐 / P G) l. 1 m ],  ̄ —
糖 、 压 、 白尿 定 性 和定 量 , 血 蛋 肾功 血 脂 等 , 持 血 压 、 糖 保 血
[] 2 叶任 高. 中西 医结 合 肾脏病学 【 . 京: 民卫生 出版社 , 0 : M] 北 人 2 3 0
3 5 3 7 0 - 0 .
[] 3 曾庆祥 . 糖尿病 肾病从瘀论治. 中医药, 0 , ( : . 吉林 2 1 l )4 0 2 3 1
[ 叶任高. 4] 陆再英. 内科学, 第六版.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061 1 20 , . 2
[ ] 毅, 5 余 陈杭军, 林宏初, 益气补 肾活血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 肾 等. 病的临床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0 , 7 39 3 2 】 2 5 ( : —9 . 0 6 )8 [ ] 磊, 6计 潘美妍, 王璐 .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 肾病 的疗 效叨. 实用
节 、 欲 过度 、 志 失 调 为 本 病 的基 本 病 因 , 病 机 关 键 是 劳 情 其
4 讨 论
糖尿病 肾病为糖尿病特有的 肾脏并发症 。现代医学认
为糖尿病 肾病是在代谢紊乱 、蛋 白质的非酶糖基化 、高血 压、 血管活性物质 的变化等多种 因素参与下发生的 , 致使 肾
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 系膜基质增生 , 肾小球硬 化 , 最 终肾功能衰竭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肾病显示出了一定优势。 中医辨证 、 分期 、 分型论治 , 加减灵活 , 不似西医治疗方法单

中西药联合佐治治疗糖尿病 临床疗效观察
宋丹
( 丹 江博 爱 老 年 医 院 , 龙 江 牡 黑
【 关键词 】 中西药联合 ; 糖尿病 ; 临床疗效
牡 丹 江 ,50 ) 17 1 1
糖 尿 病 肾病 ( i ecN p r a y N) 糖 尿 病 严 重 D a t eho t , 是 bi p hD
年 , 均 1 ±05 。两 组 在 性 别 、 龄 、 尿 病 病 程 , 白 平 6 .年 年 糖 蛋
于对照组 ,且 2h尿蛋 白定量 、c 等指标及 临床症状均有 4 Sr
明显改善。 计磊等1 6 1 等认为黄芪 、 川芎能降低蛋 白尿 , 早期使 用该药 , 可延缓微 量 白蛋 白尿转化为显性 D 进 而演化为 N,
肾功能不 全的进程。从大量临床资料研究证实 , 祁忠华等1 7 1 用黄芪可升高 的 R F G R部分 降低 。同时发现 D P 、F M早期 肾皮质 、 髓质 ID N S表达升 高 , 由此认为 , 黄芪 可部分纠正 D M早期的肾脏 高灌 注、 高滤过 , 该作用可能与抑制 肾脏一 氧化氮合成有关。因此 中医中药疗法对于糖尿病 肾病有重

本虚标 实, 本虚为气血 、 阴阳、 五脏之虚 , 标实为水湿 、 瘀血 、
痰浊等病理产物。如 《 圣济总录》 :消渴 日久 , 日 “ 肾气受伤 , 肾主水 。 肾气虚衰 , 气化失常 , 开阖不利 , 水液聚于体 内而 出
现水肿 ” 。现将 2 0 年我院收治 10例糖尿病肾病 的中西 09 2 医结合治疗疗效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尿 微 量 蛋 白是 目前 被 国 内外 公 认 的 糖 尿病 肾病 早 期 最 有 诊断价值的指标之一 ,2 10例糖尿病 肾病按 早期持续 性
CI E 制剂维持血压 < 3/5 m g 107 m H ,有血脂异常者积极调整 血脂并处理其他并发症。 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 , 根据叶任高
教 授 出 4型 进行 辨 证 论 治 : 阴 虚 型 , 用 六 味 地 黄 汤 提 肾 方
参 考文 献
[ ] 王 海 燕 .肾 脏 病 学 [ .第 二 版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1 M】
表 1 两 组 治 疗 前 后蛋 白尿 定 量 比较 mm l) o1 /
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 据报道 , 尿病病史 1 ~2 糖 0年 0年的 患者 D N发病率可达 4 .6 I 7 %【 6 】 ,且病 变呈进行 性发展 , 5~ 1 0年后 即可 出现终末期 肾功能衰竭 。因此 , 如何有效地 防 治糖尿病肾病 的发展 ,降低或减少糖尿病 肾病的致残与致 死率是临床 医学 的一个重要课题。 综观 中医古籍 , 虽未见糖 尿病肾病这一病名 , 但从其临床表现及发展机理来看 , 当属 “ 消渴” “ 、水肿” 等范畴。祖 国医学认为 , 赋不 足 、 禀 饮食不
用益气补 肾活血汤f 黄芪 、 草、 益母 延胡索 、 赤芍等) 治疗早期
D 0 N18例 , 8周 治 疗 后 , 现 患 者 的血 流 变 指 标 明 显优 经 发
为诊断标准。 住院后 随机分为 2组 , 治疗组 7 , 4 例 , 0例 男 2 女 2 例; 8 年龄 4 ~7 , 3 6岁 平均 5 ±25 ; 6 .岁 糖尿病病程 5~ 2 9年 , 平均 1. . 55±1 5年。 对照组 5 , 2 O例 男 7例 , 2 例 ; 女 3 年 龄 4 7 岁 ,平 均 年 龄 5 o~ 5 4±1 . ;糖 尿 病 病 程 4 . 5岁 3~3
中 国 中 医 药 咨讯
J un l f iaT a to a hn s dcn nomain o ra n rdi n lC ie eMe iieI fr t o Ch i o
21 0 0年 5月 上 第 2 卷 第9 期
Ma v 2 0 01
V0 . 1 2
No9 .
医 药杂 志 ,0 62 () 3 . 2 0 ,34: 9 4
稳定 。治疗观察共 6周。
3 疗 效观 察
[] 7 祁忠华, 林善琰. 黄芪改善糖尿病早期 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研究
31 疗效评价 .
按【 4 J 亚太地 区 2 0 0 2年控制 目标评估 。

中国糖尿病杂志, 9,() 4 — 4 1 973: 7 19 9 1
微 量 白 蛋 白 尿 (0—3 0 /4 ) 综 合 血 糖 、 压 、 3 0mg h 并 2 血 。 等 肾功

且安全性 高, 副作用小 , 适合长期应用。 目前临床上在常
规控制饮食 、 降糖 、 降压 、 降脂 的基础上 , 以中医药 为主治疗 糖尿病 肾病取得了较好 的疗效 ,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 为著 , 可以明显延缓和减轻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余毅等
1 9 ,46 9 2 9 69 — 9 .
加减 ; 气阴两虚 型, 方用生脉散加味 ; 阴阳两虚 型, 方用金 匮 肾气 汤加减 ;阳虚水泛 型,方用真武 汤加减等进行 辨证用 药; 同时根据 曾庆祥D 为瘀血征是血液理化 改变 的基 础 , 认 与血粘度升高 、 高脂血症 、 血小板 聚集增高有一定内在联 系 的观点 , 均伍 以活血化瘀法 , 如静滴舒血灵 、 川芎嗪注射液 或丹参注射液等制剂 。在治疗期 间,所有病例定期检测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