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尺蠖的发生与防治
春尺蠖的发生与防治

树 冠投 影 内 1 0~3 0 c r y ! 上层
存尺 蠖 防治 戍 该 多措 并举 ,针时
-
虫 态采 取
乳 汕 、2 . 5 %溴氰 菊 酯 、3 %高渗 苯氧 威 进 行 喷烟 防
的 耐 饥 能 力 。幼 虫 发 育快 、 【 } 、 『 导致树 小 { _ 『 i j 或 化 ,给
食; 矗人 ,征 短 时 l ’ l = J J I 太 J 能 将人 断 积树 术 的嫩 芽、嫩 I I 吃 光 ,削弱 树 辨 ,
频 振式 杀虫 灯 :利 川春 尺蠖 的趋 光性 , 诱杀成
1 危 害 特 点
分 树 皮后 涂抹 “ 粘虫胶 ”环 , 以卡 ^ 佳雌 成 虫 ,再
及时 收集 处理 。这 种 法环 保 、经济 、省 。在树 _ _ 卜 涂 约环 或 绑 扎 毒绳 防 治 。在 成 虫 卜 树 胁 ,使 用
奋 尺蠖 属 鳞巡 ¨、』 蛾 科 。义 存 蛾 、杨 尺 蠖 等 :俗称 弯 腰虫 、f l 5 鬼等 。备 蠖 是 我 围北 部
春 尺 鳕 的 发 生 与 防 治
随着 生态 建 发的人 发展 ,威 县 订 林地 f f f i 积 迅速 增 加 , 已达 到 9 _ 3 7万 。 I 1 f ,而 R . 杨 树 纯 林 较 多 ,抵
的蛹挖 喂家 禽 家奇 ,最 好将蛹 放 入弈 器 内 让寄 生 蝇 、寄生蜂 1 { - 出:或 结 合 垦复措 施捡 ¨ j 虫蛹。
认识:
பைடு நூலகம்
治: 距地【 3 0 c m树: 1 : 上 绑扎 1 5 c m 宽 的 料 薄
膜, 隔 雌成 虫 } : 树J 卵,第 一 天 早起 集 f 消灭 成 虫。 疆巨 地I f Ⅱ3 0 o m 树 } 刮 去 6~1 0 c r n宽 的部
春尺蠖在北京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

春尺蠖发生期早且具有暴食性,以幼虫食害芽、叶,繁殖快,严重时把芽、叶吃光,幼虫暴食期可以迅速吃光树叶。
本文采取田间调查的方式,对春尺蠖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开展阻隔、地面喷雾防治试验。
结果表明:春尺蠖在北京地区1年发生1代,幼虫集中危害时期为4月中旬,多以蛹在土中越冬。
阻隔法对春尺蠖雌成虫拦截率达100%;地面喷雾防治选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0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均可使虫口减退率达99%以上。
飞机防治取得效果较明显,春尺蠖虫口减退率为85.46%。
春尺蠖是一种有害昆虫,为鳞翅目,尺蛾科。
危害沙枣、杨、柳、榆、槐、苹果、梨、沙柳等多种林、果。
春尺蠖以幼虫危害树木幼芽、幼叶、花蕾,严重时将树叶全部吃光,除危害杨树、榆树、胡杨外,还大量危害杏、枣、苹果、梨、核桃等经济林。
此虫发生期早,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
轻则影响寄主生长,严重时则枝梢干枯,树势衰弱,导致蛀干害虫猖獗发生,引起林木大面积死亡。
国外分布于中亚细亚地区。
我国最早报道春尺蠖发生于新疆,此后在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南以至山东,均有发生,分布地区相当广泛。
除为害苹果、沙果、梨等果树外,为害裳、榆、沙枣、胡杨、杨、柳等更为严重。
在大发生年份,靠近果木附近的小麦,玉米、苜蓿、葡萄及核桃叶片上也被取食。
近几年随着平原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柳树、西府海棠、紫叶李等绿化树种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春尺蠖发生范围、危害程度也逐年呈上升趋势。
春尺蠖主要发生地有窦店、琉璃河、良乡、长沟等10余乡镇,发生面积约达2500hm2,每年个别地块经常发生吃光吃花的现象,为有效防治春尺蠖,减轻其对林木的危害程度,2013年以来对春尺蠖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掌握该虫在我区的生活史,发生规律,生活习性等,并开展各种防治试验,为春尺蠖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成虫:雄春尺蠖成虫翅展28~37mm,体灰褐色,触角羽状。
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常不明显。
春尺蠖的防治方法

在南方,春尺蠖的幼虫在寄主植 物上越冬,春季气温适宜时化蛹
,成虫羽化后进行交配产卵。
02
春尺蠖的危害
春尺蠖对林业的危害
林业生产受阻
春尺蠖大量繁殖,导致森林植物叶片被大量啃食,林木生长受损,甚至出现枯 死现象,给林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生态平衡失调
春尺蠖过度繁殖,会破坏森林生态平衡,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对生态系统的 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与资料
• 《春尺蠖的发生与防治》 - 张清源, 王艳丽 • 《春尺蠖在林业上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 王志强, 马翠杰 • 《春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 徐明, 王慧晶 • 《春尺蠖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 王志勇, 王丽华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与资料
• 《春尺蠖的生态学特征及防治策略》 - 刘丽, 王大鹏 • 《春尺蠖的生物防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 赵丽, 王建强 • 《春尺蠖的化学防治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 王大鹏, 刘丽 • 《春尺蠖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比较研究》 - 王建强, 赵丽
防治效果的时间序列分析
对连续多年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防治效果是否逐年提升或稳定。这有助于评估防治措施的可持续性和 长期效果。
防治效果的改进建议
优化防治策略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防治措施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例如,调整化学药剂的种类、使用量和使用 频率,改进生物防治的释放量和释放周期等。
提高防治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春尺蠖的认识和防治意识。通过培训和讲座等形式,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 和理念,促进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
05
结论与展望
对春尺蠖防治工作的总结
春尺蠖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对林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 重威胁。
春尺蠖的防治措施

春尺蠖的防治措施春尺蠖,又名杨尺蠖、柳尺蠖、沙枣尺蠖等。
危害树种有杨、柳、苹果、梨、榆、沙枣、毛条、花棒等,此害虫繁殖快,危害严重,是我国广大北方地区阔叶树种主要食叶害虫之一。
春尺蠖在我省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干周围10~30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夏、越冬,翌年3月上旬地表解冻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并交尾产卵。
3月中下旬见卵,4月上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危害高峰期。
先期成熟的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陆续下树入土越夏并化蛹越冬。
预蛹期6天左右,蛹期长达10个月之久。
成虫一般在傍晚羽化,早期羽化的雄成虫无飞翔能力,羽化后即在树干周围寻找枯枝落叶或树干裂缝疤痕处隐蔽。
进入正常羽化期后,成虫飞翔活动能力增强。
根据春尺蠖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生产中可用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加强中耕或翻耕,可杀死大量长期在地下越夏和越冬的虫蛹。
2.粘虫胶防治。
于成虫羽化前在树干1.5米左右的地方涂刷两道粘虫胶,胶环宽度为5~10厘米,两胶环之间的距离宜为20~40厘米,可有效粘杀上树的雌成虫和幼虫3.塑料环阻隔防治。
于成虫羽化前在树干1米左右的地方缠绕一圈宽度为8~10厘米的塑料环或胶带,胶带上缘紧贴树干,下缘留有一定的空隙,即形成喇叭口,可有效阻隔上树的雌成虫和幼虫。
4.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
采用含量为每毫升1.25×1010的聚异丁烯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每亩用量为2毫升,加入0.1%的洗衣粉,在春尺蠖1~2龄幼虫达到80%时进行喷雾防治。
采用病毒防治,当年防治率达80%以上,第二年、第三年自然感病率仍在60%以上,可持续有效地控制害虫危害。
5.保护和利用天敌。
在虫口密度较小、危害较轻的地方,应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寄生姬蜂、蚂蚁、鸟类等害虫天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理想状态。
春尺蠖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果农之友2017.8绿色植保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又称春尺蛾、沙枣尺蠖、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是一种发生期早、食性杂、食量大、发育快、暴食暴发性强、危害严重的林业食叶害虫,也是近年来濮阳地区重点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能危害苹果、梨、枣、杏、核桃、葡萄、杨、柳、榆、槐、桑、沙枣等多种林果树木。
国内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河北、青海、四川等省,濮阳地区主要分布在台前、范县、南乐等县区,低龄幼虫取食幼芽和花蕾,严重影响寄主正常生长,大龄幼虫取食叶片,食量大,常常暴食成灾,短期内将树叶吃光,导致枝梢干枯、树势衰弱。
1识别特征雌成虫(图1)体长7~9毫米,无翅,淡黄、灰黑或灰褐色(寄主不同体色也不同),触角丝状,腹部背面有黑刺排列成排,刺尖端圆钝,臀板上有突起和黑刺列。
雄成虫(图2)体长10~15毫米,翅展28~37毫米,触角羽状,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常不明显。
卵(图3)长圆或椭圆形,长0.8~l.0毫米,有光泽,壳上有整齐刻纹,初产时灰白,后深紫色,孵化前变为黑紫或蓝紫色。
大龄幼虫体长22~24毫米,灰褐或棕褐色,腹部第二节两侧各有1瘤状突起,腹线白色,气门线淡黄色。
蛹体长12~20毫米,灰黄褐色或棕褐色,臀棘刺状,末端分叉,雌蛹有翅的痕迹。
2发生规律春尺蠖在濮阳地区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干基部周围土壤中越夏、越冬。
翌年2月中旬当地表下3~10厘米处地温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羽化高峰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有些年份(如2016年),冬季气温较高,翌年2月初就有成虫羽化。
成虫多在下午或夜间羽化出土,雄成虫有趋光性,白天多潜伏于树干缝隙及枝杈处,夜间交尾。
卵始见期在2月下旬,产卵盛期在3月上中旬,卵多产于树干1.5米以下的树皮缝隙、枯枝、枝杈断裂等处,十余粒至数十粒聚产成块状或条状。
每雌虫产卵量约100粒,卵期15~30天。
防春尺蠖实施方案

防春尺蠖实施方案
春尺蠖是一种常见的农田害虫,它们以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为食,严重危
害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有效防止春尺蠖对作物的危害,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防治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天敌来控制春尺蠖的数量。
一些昆
虫和鸟类,比如瓢虫、蚂蚁、喜鹊等,都是春尺蠖的天敌,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春尺蠖的数量,减少对作物的危害。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根据春尺蠖的生
长周期和危害程度,进行定期的喷洒,以减少春尺蠖对作物的危害。
但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和方法进行,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除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我们还可以采取农业防治的方法。
比如合理的轮作
制度、间作种植、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减少春尺蠖的危害。
此外,定期的田间管理也是防治春尺蠖的重要措施。
比如及时清理田间杂草,
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减少春尺蠖的滋生地;定期清理田间残留物,减少春尺蠖的栖息地。
最后,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也是防治春尺蠖的关键。
定期对田间作物进行检查,发现春尺蠖的危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建立春尺蠖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做好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防治春尺蠖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
业防治、田间管理和监测预警等方面。
只有全面做好防治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春尺蠖对作物的危害,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春尺蠖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利用昆虫对光 的趋性 ,充分利用农村交通便利及 电网 目益完 善的有利 布局,在春尺蠖成虫 的羽化初期开始 ,进行频振式杀虫
灯、 黑光灯及其他灯光的 田间摆 放 , 通过对 雄成蛾 的有效 诱杀 , 切 实减 少落卵量 。
32 生 物 防治 - 321 天 敌 控 制 _.
虫大量取食期 , 幼虫历期一个月的时间。 月上旬老熟幼虫陆续 入 5 土化蛹 , 进入越夏 、 越冬时期。
暴发成灾 , 造成极大损失。 除危害苹果 、 、 葡 萄、 沙果 梨、 核桃等 果木
树种外 , 对桑 、 沙枣 、 、 榆、 胡杨 新疆杨 、 柳等防护林树种等亦构成较
为严重的危害。在 大发生年份 , 靠近林果及其他树木附近的小麦 、 玉米等农作物品种以及苜蓿 、 豆子等牧草 、 苦 杂草叶片也被取食。
10  ̄ 50倍液 ;0 0 0 10 2%菊马乳 油 10 倍 液喷雾 防治 。第 一次喷药 50
做 好果 园、 桑园及林带的翻耕和铲埂除蛹工作 , 以杀伤长期 可 在树 冠下越夏 、 越冬 的虫蛹 1 天再喷药 l2 。  ̄0  ̄次
月初 , 当地表 51 m 土壤温度高于 0ot ,  ̄0c , 成虫开始羽化出土 , c- ) 3 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 。成虫羽化初期 , 雄蛾多于雌蛾 , 以后雌 蛾逐
渐增多。雌 虫无翅 , 成虫出土后稍息即迅速爬行 , 不觅食 具有向上
若发现已有成虫羽化 , 即在树根培 土 , 压成高 3 ̄0c 的圆 04 m 锥形, 然后再撒上一层细沙 。晚间雌虫爬上 5 6 Cl  ̄ r 就滚下来 , l 经 过一夜集结, 清晨收捕 , 留作 诱集雄蛾之用 , 或 或集 中灭杀 。
田, 磷、 , 增施 钾肥 能减轻 锈病危 害。
春尺蠖的发生与防治

山楂叶螨的发生及防治
பைடு நூலகம்
齐长友 渊平山县林政综合执法大队 河北 平山 050400冤
1 发生规律 山楂叶螨分布广,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樱
桃、山楂、李等多种果树。吸食叶片及幼嫩芽的汁 液。叶片严重受害后,先是出现很多失绿小斑点,随 后扩大连成片,严重时全叶变为焦黄而脱落,严重抑 制了果树生长,甚至造成二次开花,影响当年花芽的 形成和次年的产量。分为成螨、卵、幼螨三种形态。 前期若螨体背开始出现刚毛,两侧有明显墨绿色斑, 后期若螨体较大,体形似成螨。1 年发生 6 ~ 9 代,果 树落花后 7 ~ 10 d 是产卵高峰期。随后出现第 1 代幼 螨和若螨。从第 2 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夏季数 量迅速增加,容易造成为害。 2 生物防治 2.1 用 1.8%阿维菌素乳油喷雾防治。可在山楂落花 后 7 ~ 10 d 该害螨集中发生期喷施 1.8%乳油 5 000 倍 液,防效很高,有效控制期可达 30 d。 2.2 用 10%浏阳霉素乳油兑水稀释成 1 000 ~ 2 000 倍 液均匀喷雾,可有效控制为害,持效期达 20 d。
2 防治方法 2.1 在秋季落叶后清扫枯枝及落叶,土壤上冻前,在 树干 2 m 范围内对土壤进行深翻,这样可以利用冬季 低温冻死越冬蛹。 2.2 在 2 月中下旬成虫发生期,利用雄成虫的趋光 性,在林间悬挂诱虫灯来诱杀成虫。 2.3 在 2 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出土上树前,利用雌虫无 翅只能爬行上树进行交尾产卵的特性,在树干 1 ~ 1.2 m 处人工涂抹 15 ~ 20 cm 的闭合药环,阻杀雌虫。农药 环所用药液为高效氯氰菊酯 + 废机油,按 1∶15 ~ 20 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液,废机油中不得含柴油、煤油、 水等杂质。 2.4 在 3 月中旬 ~ 3 月底,用 25%灭幼脲 3 号 500 倍 液或杀铃脲 1 000 倍液喷施树干,可以杀死树皮缝隙 中的虫卵。 2.5 在 4 月中下旬幼虫发生期,用 80%敌敌畏乳油 800 ~ 1 000 倍液,或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500 倍液,或 25%灭幼脲 3 号 1 500 倍液对树冠进行喷雾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尺蠖的发生与防治
春尺蠖,俗称吊死鬼。
主要危害杨、柳、榆、桑、槐、苹果等树种。
本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土中越夏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当地表5-10厘米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3月上、中旬见卵,4月初幼虫孵化,幼虫孵化后,取食幼芽,较大龄幼虫取食叶片,被害叶片轻者残缺不全,重者整枝叶片全部食光,这时幼虫再吐丝借风力转移到附近树木上危害。
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蛹期达9个多月。
防治方法:
1、用塑料条围环防治成虫:3月初将30厘米的塑料剪成梯形,在树干基部围绕一周,上紧下松,成倒喇叭口型,可阻止雌成虫上树,再集中喷药杀死。
2、系毒绳防治成虫:3月初将高效氯氢与柴油按1:10的比例进行混合,把草绳浸入药液中1-2小时,取出后系在树干下部距地面30-40厘米左右,可阻杀雌成虫上树。
3、利用粘虫胶阻止成虫上树:3月初在树干基部涂粘虫胶,宽度约在15厘米左右,可阻杀雌成虫上树。
4、树冠喷药防治幼虫:4月上旬选用灭幼脲2000倍、敌敌畏800倍、氧化乐果1 500倍、高效氯氰1500倍等药剂进行防治。
5、4月上中旬采用打孔注药防治,药剂选用吡虫啉、氧化乐果、敌敌畏等(每1厘米胸径注原药0.8-1毫升)。
春尺蠖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春尺蠖又称杨尺蠖,沙枣尺蠖。
属鳞翅目尺蛾科,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
危害杨柳、榆、槐、桑、苹果、梨等。
一、发生特点
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杆基部周围土壤越夏越冬,每年2月中旬,当地地表3~5cm处地温达0°C左右时开始羽化产卵, 3月下旬开始孵化,到4月上旬树展叶时开始危害。
危害至5月上旬至月底时开始下树越夏越冬。
以幼虫取食叶片。
该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速度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
初孵幼虫活动力弱,取食幼芽,较大后随着树叶展开,开始危害叶片,幼虫耐饥能力强,可吐丝飘移到附近林木危害,受惊后吐丝下坠。
二、防治措施
(一)防治策略
一是群防群治。
春尺蠖发生大面积,且最佳防治期仅为有限的半个月时间(早防治树叶小,晚防治树叶被吃光)。
因此,防治任务大,时间紧,要开展群防群治,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效防治。
二是联防联治。
春尺蠖幼虫具有随风传播的特点,会随着风从一片树林传到另一片树林。
如一个地段的春尺蠖进行了防治,而相邻地段发生的春尺蠖没有防治。
没有防治片林中的春尺蠖会在吃光最初发生地的树叶后,随风转移到防治过的树林中继续危害。
因此,在防治上要坚持联防联治,才能实现真正的防治效果。
三是综合措施。
春尺蠖的防治不但要做好幼虫期的防治,还要做好蛹、成虫、卵等虫态的防治;在防治措施上要采取人工挖蛹、灯光诱杀成虫、药剂和天敌防治幼虫等综合措施。
(二)防治技术
1、人工挖蛹。
春尺蠖从树干爬入土化蛹越冬,至次年2月下旬,历时9个月。
早春或晚秋结合翻地在距树干1~1.5 m范围内进行人工挖蛹,深度大约为30~40cm。
挖蛹力求全面彻底,使越冬蛹暴露受冻而死,或因环境干燥降低存活率。
挖蛹后在树根四周培土10~15cm深,稍加压实效果更好。
2、灯光诱杀:利用成虫趋光的习性,在成虫盛发期的3月上旬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以控制虫源,降低虫口密度。
灯诱方式可分为固定灯源和活动灯源两种。
3、糖醋诱杀:雌蛾无翅,雄蛾有翅,雄虫白天隐蔽,夜晚活动,寻找雌虫在树下交尾。
为杀灭成虫,在每年春初,用糖醋盘方式诱杀春尺蠖效果很好。
配方是:糖∶醋∶酒∶水=3∶4∶1∶3。
将配好的糖醋液盛入盘中放在成虫发生量较大的林分内诱集成虫。
此法在公园片林中诱集效果非常理想。
及时清理盘中杂物,添加糖醋液。
4、捕杀幼虫:对于危害绿篱的春尺蠖幼虫可发动群众直接捕杀,能在短期内迅速降低虫口密度。
5、化学防治:喷药防治采用灭幼脲、阿维菌素、苦.烟乳油等药剂,进行喷药防治。
时间为4月中旬。
另外,对林分密度比较大的树林中发生的春尺蠖可采用喷烟机或释放烟雾剂方法防治。
一般选择在无风的清晨和傍晚进行。
春尺蠖发生及防治时期预报
春尺蠖是阿克苏地区林果主要害虫之一,在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5—50cm深土壤中越夏、越冬。
该害虫食性杂、适应性强、分布广,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除危害苹果、沙果、梨、葡萄、核桃等果树外,对桑、榆、沙枣、胡杨、新疆杨、柳等防护林树亦构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在大发生年份,靠近林果树木附近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及苜蓿、苦豆子等牧草(杂草)叶片也被取食,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早春监测情况
近期,地区各县(市)植保站利用测报灯对春尺蠖的羽化情况进行连续监测,阿瓦提县3月3日始见成虫,自3月1日—10日共诱到成虫71头,平均诱集成虫7.1头/天,从7日开始诱蛾数量逐日大幅度增加,平均诱集数量15头以上/天;阿克苏市3月6日诱到成虫1头,始见期比2009年晚2天;库车县2月23日对春尺蠖发育进度进行调查,累计挖蛹面积7㎡,得蛹65头末发现羽化。
从灯下监测情况看,自3月中旬春尺蠖已开始进入羽化高峰期,其中3月16日—20日灯下诱集成虫数量分别为81头、175头、269头、158头、147头,18日达到羽化盛期。
二、发生期预测
据近期各地的监测情况看,目前春尺蠖已进入羽化末期及产卵盛期,结合该害虫历年在地区的发生特点,预计3月底—4月上旬卵开始孵化,4月上旬大量幼虫开始危害,4月中旬至5月初幼虫大量取食进入危害高峰期。
望各地加强监测,尤其对重点区域及重点路段进行严密监测,发现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面防控。
三、防治技术措施
1、束膜阻截法:利用春尺蠖成虫在光滑物体表面不能附着爬行的特点,在树干基部绑塑料袋,阻止雌蛾上树产卵。
即在树干上用塑料膜(8-10厘米宽)包裹,阻止春尺蠖的雌虫上树产卵,为提高阻截效果,可在束膜内配夹氯氰菊脂等化学农药,进行毒杀。
2、利用堆沙诱杀:在成虫羽化期,可在树根培土,压成高约30-40厘米的圆锥形,然后再撒上一层细沙。
晚间雌虫爬上5-6cm就滚下来,经过一夜集结,清晨收捕,或留作诱集雄蛾之用、或集中灭杀。
3、粘虫胶诱杀:在树干下部采取涂抹松脂涂胶的形式,对大量雌成虫进行粘杀。
松脂涂胶乃由松香10份、蓖麻油10份、黄油1份、白蜡1份熬制而成。
涂用1次,可保持粘性20天。
4、灯光诱杀:利用昆虫对光的趋性,继续做好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工作,通过对雄成蛾的集中诱杀,以减少落卵量。
5、生物防治
(1)天敌控制:充分利用农区昆虫及鸟类数量相对较多的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进行保护或规模化繁殖,利用捕食或寄生功能对春尺蠖进行有效控制。
(2)生物药剂防治:卵孵化初期或幼虫三龄以前(4月上中旬),可用5%氟虫脲乳油、灭幼脲1000倍液、苏云金杆菌(Bt)、核形多角体病毒(NPV)、杀螟杆菌、青虫菌等300—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6、化学防治:当卵孵化率达50%以上或幼虫三龄以前进行药剂防治。
所用的药剂有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4.5%的氯氰菊脂乳油2000-2500倍液;20%菊.马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第一次喷药后,根据虫情间隔7—10天再喷药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