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药理研究进展
天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天麻药理研究的主要结果及最新进展,对天麻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天麻在药理上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镇痛、镇静作用;抗惊厥作用;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血压、提高动脉血流的惯性和全身动脉顺应性和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并且还有促智抗衰老作用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并且对天麻的毒副作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关键词】天麻;药理作用;免疫作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ume )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又名赤箭、赤箭芝、定风草、独摇兰、离母、合离草等,是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蜜环菌,以蜜环菌菌丝和分泌物作为增长和发展的营养来源,种植在营养成分高的泥土和湿度较高的灌木丛中。
目前在云贵高原、四川、西藏等地域广泛栽培。
一般在立冬之后到第二年清明节之前开始采挖,采挖后清洗干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1]。
天麻素是天麻的有效单体成分之一,其化学名为 4- 羟甲基苯基 -B-D- 吡喃葡萄糖甙,药理实验证明其有较强的生物活性[2]。
根据《本草纲目》的记录,辛温、无毒,主治各种风湿、四肢痉挛、瘫痪不遂、头晕、头痛等症。
传统中医学认为天麻素主要有息风定惊、抗风湿、抗癫痫、抗惊厥、镇静和镇痉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1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薛柳华等[3]取天麻素对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进行体外神经细胞培养,用谷氨酸建立离体的神经元损害模型 ,观察天麻素对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的影响。
结果提示 : 天麻素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 具有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检测到天麻素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4]。
黄秀风等人[5]通过 MMC中毒性心肌操作的细胞病例模型观测到合成天麻素对心肌细胞中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推论出药理作用与天麻素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增强抗损伤的作用有关。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刘金美摘要:天麻及其活性成分在药理上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改善记忆、益智健脑等作用,本文就最近五年的天麻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天麻;活性成分;药理;研究天麻为天麻属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为常用名贵中药。
中医药认为天麻具有熄风定惊、镇静催眠、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延缓衰老、降压、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
其有效成分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和天麻多糖等多种成分。
一、镇静催眠的作用何芳雁等[1]对昭通天麻催眠作用活性成分进行了筛选,天麻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层部分及腺苷腹腔注射给药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入睡率,具有显著的催眠作用.其在腹腔注射高剂量(20g/kg)的入睡率分别是100%和60%,其催眠的主要成分是腺苷。
齐丽娟等[2]研究了天麻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
天麻在低剂量时,可以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动物的入睡率;能缩短小鼠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
说明天麻与巴比妥钠具有协同作用,天麻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杨蕾等[3]以含与不含镇静药、安神药对天麻钩藤饮进行拆分,以灌胃的方式给药,研究天麻钩藤饮全方和拆分组与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
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全方和去夜交藤、茯神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时间。
且天麻钩藤饮去夜交藤、茯神后,具有与原方等效的镇静、催眠的作用。
陈鹏等[4]运用光电管发评价天麻醒脑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及对中枢兴奋药和抑制药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结果表明:2g/kg的天麻醒脑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1g/kg天麻醒脑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均与2g/kg的安神补心丸有相似。
二、神经保护作用聂晶等[5]探讨了天麻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的神经功能,取大脑用红四氮唑染色后测定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生化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 (MDA) 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 Na+-K+-ATP 酶的活性。
天麻药理研究进展

天麻药理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天麻药理研究的相关文献。
这些文献主要研究了天麻的抗惊厥、心脑血管、神经保护和改善学习记忆作用等方面。
上述药理作用与其多种酚性成分密切相关。
【关键词】天麻;抗惊厥;心脑血管作保护;神经保护;改善学习记忆天麻又称赤箭、定风草、独播芝等,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天麻族(Gastrodieae)、天麻亚族(Gastrodinae)、天麻属(Gastrodia)。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产于云南、四川、陕西及贵州等地。
中医学认为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具有平肝息风、镇静安眠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惊风、抽搐、风湿痹、头痛、眩晕、胸痹、癫痫等疾病。
天麻其主要成分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和香草醇(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醇)等多种酚性成分。
天麻一直以来都是中药研究的热点,涉及生物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天麻药理研究的文献,并且对其进行综述。
1 抗惊厥作用大量的文献报道均证实了天麻具有抗惊厥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抗氧化作用和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的调节作用。
天麻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同侧脑皮层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增强同侧脑皮层线粒体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体外实验中还表现出剂量依赖的自由基清除作用[1]。
研究表明香草醛(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醇是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的有效清除剂,抑制大鼠脑匀浆、微粒体和线粒体的铁依赖脂质过氧化;对羟基苯甲醇和香草醛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Fe(Ⅱ)-H2O2 引起的脱氧核糖、谷氨酸和2-氨基丁酸等损伤[2]。
天麻给药可以显著降低红藻氨酸引起的体外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并且显著减轻红藻氨酸引起的体外惊厥行为[3]。
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 词】 关键 天麻 ; 学成 分 ; 化 药理作 用 ; 临床 应 用 【 中图分类号】R 8 . 22 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7 1 2 1 )7 0 2 — 2 6 3 9 0 (0 2 1 — 0 7 0
细 胞进 行 了培 植 ,用 谷氨 酸 建立 离体 的神经 元 损 害模 型 , 成 功 后 观察 天麻 素拮 抗 兴奋 性氨 基 酸神 经毒 性 的药理 。 果表 结 明 . 氨 酸浓 度 为 2 0 ̄ o/ 谷 0 ml L时 , 用 1 n后 即 可引 起神 作 0mi
茎 , 名赤 箭 、 箭芝 、 风草 、 摇兰 、 又 赤 定 独 离母 、 离 草等 , 多 合 是
h g e tc n e to c ie ef c i e mo o rc mp s t n i sr d a e aa Ga to i l t u a e y p e iu d c — i h s o t n fa t f tv n me o o i o s Ga to i l t . s r d a e aa Bl me h s v r r c o s me i i v e i
『 sr c】G s o i daa B u so e o rh d c a n aiu h mia c mp s in a e e t c d f m i T e Ab ta t a t da t lme i n fO c i a e ea d v r sc e c l o o i o sc n b xr t o t h r o t a e r .
22 6 第 0 第7 0年 月 5 1 1 卷 期机制研 究进展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天麻,又名乌蔹莓、大地脑、白蔹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在中医药传统理论中,天麻具有清热祛风、活血止痛、镇痉安神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头痛、痉挛、癫痫、中风、肢体麻痹等疾病。
随着现代药物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就天麻的鉴定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一、天麻的鉴定一般来说,通过检测物种内存在的特定化学成分,可有效地对各种中药材进行鉴定。
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有赭麻酚、维麻酚、赭麻醇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以对这些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以乙腈-0.1%的磷酸溶液为移动相进行等分流动相法,该方法可以准确分离出赭麻酚和维麻酚,通过检测它们的吸光度可以对天麻进行鉴定。
也可以通过显微鉴定法对天麻进行鉴定。
由于天麻的特殊形态特征,经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寻找天麻特有的解剖结构,即可对其进行鉴定。
天麻杆茎表皮细胞壁形态粗糙不均匀,质地坚韧,排列紧凑,而中柱组织细胞排列成束状。
目前对于天麻的鉴定工作还在不断完善,上述方法均还需进一步优化,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天麻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1. 天麻的镇痉作用天麻具有出色的抗痉挛作用,多种研究都证实了天麻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痉作用。
研究显示,天麻提取物对乙酰胆碱能神经传导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γ-氨基丁酸-苯乙酸(GABA)能神经传导有提高作用。
实验研究还发现,天麻能促进内源性水合氯醛的代谢,从而减少这一神经递质的蓄积,产生了中枢抑制作用,从而发挥了镇痉作用。
天麻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癫痫和痉挛等疾病,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天麻对于镇痛作用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有研究显示,天麻对于典型的神经痛模型均表现出了镇痛活性。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天麻提取物可显著减轻动物在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下的疼痛反应。
天麻还能通过抑制异戊酸生成,改变突触前膜的电位,对钙离子内流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研究还发现了天麻的抗炎作用。
天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天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黄俊杰1,21.《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2. 赛院,2018级药学1班,2018310010摘要:中药天麻(Gastrodia elata Bl.)隶属于兰科天麻属,用药部位是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其中含有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荚兰醇、天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天麻素是活性含量最高的有效单体,是评价天麻质量的主要指标。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期望对天麻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麻,赤箭,镇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天麻(Gastrodia elata Bl.)隶属于兰科天麻属,天麻又名赤箭,是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是蜜环菌,以蜜环菌菌丝和分泌物作为营养来源,种植在营养成分高的泥土和湿度较高的灌木丛中。
天麻按品种分为4种:乌天麻、青天麻、红天麻、黄天麻。
目前在云贵高原、四川、西藏等地域广泛栽培[1]。
《本草纲目》之中有记载: “赤箭辛, 温, 无毒。
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轻身增年, 消痈肿, 下肢满, 寒疝下血。
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 利腰膝,强筋力,助阴气,补五痨七伤,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
”所以天麻具有很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2]。
20世纪50年代至今, 我国学者对天麻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镇痛、抗衰老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3]。
1 化学成分在对天麻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酚类、有机酸类及植物中常见的甾醇类等几种类型。
其中酚类中含有天麻素(天麻苷,gastrodin)、天麻苷元(对羟基苯甲醇,gastrodigenin)、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琥珀酸、天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有机酸类化学成分中包括柠檬酸、柠檬酸单甲酯、琥珀酸等。
酚类化学成分中包括天麻素、天麻苷元等,其中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功能成分,其含量高达0.33%~0.67%[4]。
为了进行相关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现在已经可以人工合成天麻素以及其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合成天麻素与天然天麻素在熔点、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上的对比完全一致,药理作用的表现也一致[5]。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近十年来,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化学成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综述近十年来天麻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天麻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从天麻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全面展现天麻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在药理作用方面,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深入,天麻的药理作用机制逐渐明确,为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化学成分方面,天麻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天麻素、天麻苷、对羟基苯甲醛等。
这些成分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而且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天麻的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十年来天麻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以期为天麻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近十年来,对天麻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正逐渐被现代科学所揭示。
天麻具有显著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研究表明,天麻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天麻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其含有的多种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对预防和治疗炎症性疾病以及抗衰老具有积极意义。
天麻还被发现具有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的作用。
研究表明,天麻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突触的形成,从而改善神经网络的连接和通信,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疾病具有潜在价值。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天麻的鉴定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天麻是中国传统药材之一,以其独特的药用效果而闻名于世。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天
麻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同时,针对其化学成分的研
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神经酰胺及其类似物。
天麻的鉴定方法:
传统鉴别方法通过对天麻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性状进行鉴别,但其弊端在于受到环
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可能导致误判。
现代鉴别方法则利用其化学成分在生物体上的特殊作
用来鉴定天麻,主要有显微镜检查、色谱法、质谱法等手段。
天麻药理学研究:
1. 镇痛:研究表明,天麻中含有一种神经酰胺类物质,能够与受体结合,从而促进
神经递质的释放,这对于镇痛具有重要意义。
2. 镇静:天麻能够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镇静作用。
研究发现,此作用
可能与其含有的神经酰胺类物质有关。
3. 抗抽搐:天麻可通过抑制一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降低神经兴奋性,以此达到
抗抽搐的效果。
4. 抗炎:天麻中所含有的多种化合物可减轻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少炎症反应。
5. 抗氧化:天麻中的很多成分包括神经酰胺成分均含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能够减
少自由基的损伤。
结论:
天麻是一个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传统药材,其有效成分为神经酰胺及其类似物。
鉴定
方面,传统鉴别方法的弊端在于受到环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现代鉴别方法则利用其化学
成分在生物体上的特殊作用来鉴定天麻。
对于天麻的药理活性研究证明其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氧化等多种作用,将为其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药理研究进展作者:洪全陈淼李雪萍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1期【摘要】综述了天麻药理研究的相关文献。
这些文献主要研究了天麻的抗惊厥、心脑血管、神经保护和改善学习记忆作用等方面。
上述药理作用与其多种酚性成分密切相关。
【关键词】天麻;抗惊厥;心脑血管作保护;神经保护;改善学习记忆天麻又称赤箭、定风草、独播芝等,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天麻族(Gastrodieae)、天麻亚族(Gastrodinae)、天麻属(Gastrodia)。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产于云南、四川、陕西及贵州等地。
中医学认为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具有平肝息风、镇静安眠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惊风、抽搐、风湿痹、头痛、眩晕、胸痹、癫痫等疾病。
天麻其主要成分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和香草醇(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醇)等多种酚性成分。
天麻一直以来都是中药研究的热点,涉及生物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天麻的药理作用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天麻药理研究的文献,并且对其进行综述。
1 抗惊厥作用大量的文献报道均证实了天麻具有抗惊厥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抗氧化作用和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的调节作用。
天麻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同侧脑皮层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增强同侧脑皮层线粒体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体外实验中还表现出剂量依赖的自由基清除作用[1]。
研究表明香草醛(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醇是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的有效清除剂,抑制大鼠脑匀浆、微粒体和线粒体的铁依赖脂质过氧化;对羟基苯甲醇和香草醛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Fe(Ⅱ)-引起的脱氧核糖、谷氨酸和2-氨基丁酸等损伤[2]。
天麻给药可以显著降低红藻氨酸引起的体外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并且显著减轻红藻氨酸引起的体外惊厥行为[3]。
Hsieh CL等通过设计氯化铁发作模型考察了香草醇的抗惊厥作用和自由基淬灭活性,结果显示了天麻的抗惊厥作用与香草醇的抗惊厥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有关[4]。
GABA-T(γ-氨基丁酸转氨酶)是神经递质GABA的代谢酶,抑制GABA-T可导致GABA水平升高而表现出抗惊厥活性。
天麻甲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部分可以对抗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可能是通过对羟苯甲醛对GABA-T的抑制作用和抗氧化作用而发挥天麻的抗惊厥作用[5]。
在天麻其他组成成分和对羟基苯甲醛类似物对GABA-T抑制作用的研究中,显示对羟基苯甲醛和香草醛对GABA-T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羟基苯甲醇则几乎对GABA-T无明显抑制作用,而这种抑制作用的关键在于醛基和苯环对位的羟基[6]。
研究证实了对羟基苯甲醛对GABA-T具有抑制作用,同文献[6]一致,且对羟基苯甲醛对GABA-T和SSADH(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是竞争性的[7]。
2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天麻素是中药天麻中的有效成分,研究发现天麻素可通过促使BMEC(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NO的机制,提高内皮细胞的活性及生存率,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8]。
一氧化氮(NO)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具有双重作用。
在缺氧缺血早期NO具有保护作用,后期有毒性作用[9]。
实验还发现天麻素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10]。
研究[11,12]证明了天麻素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稳定细胞膜结构;阻滞组织细胞内钙超载;增强自由基清除作用;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自由基毒性等作用。
天麻素在维持细胞的存活结构的修复、功能的改善等方面在神经细胞体内、外实验中已有所体现。
经过进一步研究证明了天麻素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具有保护作用[13]。
据文献报道[14],天麻素通过明显降低CD34的表达水平而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内血管起保护作用。
此外,天麻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也有了相关的报道。
通过灌胃给药,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明显抑制I/R引起的LVDP和CF的下降,提高心肌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15]。
3 神经保护作用天麻甲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部分可以保护红藻氨酸所致的小鼠神经细胞损伤,可以减轻惊厥程度[16]。
天麻对红藻氨酸所致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抑制了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活性,并减少凋亡细胞数量[17]。
天麻甲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部分还可以保护沙鼠短暂局部缺血引起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18]。
Huang NK等[19]通过MTT法和Hoechst染色发现天麻甲醇提取物可以保护缺血清大鼠的嗜铬细胞瘤PC12(一种交感神经系统的肿瘤)凋亡,其机制与活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依赖的通路和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活性有关。
研究发现与海人酸模型组相比,各天麻素干预组神经元凋亡率、LDH活性显著下降(P[20]。
天麻提取液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主要成分天麻素能抑制兴奋性递质谷氨酸的释放有关[21],这与文献[20]相符;此外,天麻提取物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醛可以显著抑制谷氨酸引起的MR-32人神经细胞瘤细胞的凋亡和的升高[22],提示钙通道可能为天麻抗兴奋毒性的作用靶点。
4 改善学习记忆作用天麻可以改善对抗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避暗潜伏期缩短,表明天麻可以改善东莨菪碱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23]。
天麻甲醇提取物的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也有类似作用,并且由正丁醇萃取物分离的天麻素和由醋酸乙酯萃取分离的对羟基苯甲醇也有延长潜伏期的作用[24]。
天麻复方也可以延长小鼠避暗潜伏期[25]。
天麻素可使VD(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P53免疫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提示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53表达、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有关[26]。
对羟基苯甲醇能显著对抗环乙酰亚胺引起的大鼠避暗潜伏期缩短,改善作用呈钟型剂量-效应曲线,可以被5-HT(5-羟色胺)受体拮抗加强,被5-HT1A和5-HT2受体激动剂减弱[27]。
5 结语综上所述,就天麻的作用对象来说,文献报道已经深入到了细胞和分子水平,涉及GABA、5-HT等多个神经递质系统;对天麻的物质基础而言,已经不局限于天麻素和成分复杂的天麻提取物,证实了对羟基苯甲醇、香草醇、对羟基苯甲醛等酚性成分都是其药效成分。
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天麻主要含由多种以对羟基苯甲醇为结构单元的酚性成分,提示天麻的药理作用与对羟基苯甲醇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可能有着某种本质联系,揭示这种内在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天麻药理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1] Liu J,Mori A.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Gastrodia elata Bl.and Uncaria rhynchophlla(Miq)Jacks.Neuropharmacology,1992,31(12):87-98.[2] Liu J,Mori A.Antioxidant and prooxidant activities of phydroxybenzyl alcohol and vanillin:effects on free radicals,brain perxid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benzoate,deoxyribose,amino acids and DNA.Neuropharmacology,1993,32(7):659-669.[3] Hsieh CL,Chiang SY,Cheng KS,et al.Anticonvulsive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Gastrodia elata Bl.in kainic acid-trented rats.Am J Chin Med,2001,29(2):331-341.[4] Hsieh CL,Chang CH,Chiang SY,et al.Anticonvulsive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vanillyl alcohol in ferric chloride-induced epileptic seizures in Sprague-Dawley rats.LifeSci,2000,67(10):1185-1195.[5] Ha JH,LeeDU,Lee JT,et al.4-Hydroxybezaldehyde from Gastrodia elata Bl.is active in the antioxdation and GABA ergic neuromodulation of the rat brain.J Ethnopharmacol,2000,73(1~2):329-333.[6] Ha JH,Shin SM,Lee SK,et al.In vitro effects of hydroxy-benzaldehydes from Gastrodia elata and their analogues on GABA ergic neurotransmission,and a structure-activity correlation.Planta Med,2001,67(9):877-880.[7] Tao YH,Yuan Z,Tang XO,et al.Inhibition of GABA shunt enzymes activity by 4-Hydroxybenzaldehyde derivatives.Bioorg Med Chem Lett,2006,16(3):592-595.[8] 胡京红,司银楚,洪庆涛,等.天麻素对体外模拟脑缺血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2):124-126.[9] Zadecola C,Zhang F,Casey R,et al.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expression in vascular cells after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Stroke,1996,27(8):1373-1380.[10] 任世兰,于龙顺,赵国举.天麻对血管阻力和耐抗缺血缺氧能力的影响.中草药,1992,23(6):302-304.[11] 薜柳华,唐一鹏,孙承琳,等.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3):18-21.[12] 唐一鹏,赵树明,孙丽萍,等.抗呆合剂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脑内氨基酸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4):16-18.[13] 胡建军,洪庆涛,唐一鹏,等.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星形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5):11-15.[14] 穆朝娟,张涛.天麻素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内血管的保护作用.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4):226-229.[15] 洪全,周敏,张凯.乌天麻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黑龙江医学,2009,33(8):589-591.[16] Kim HJ,Moom KD,Oh SY,et al.Ether fraction of methanol mediates the suppression of nNOS and microglia activation to protect kainic acid-induced neuronal damage in the mouse hippocampus.Neuro Sci Lett,2001,314(1-2):65-74.[17] Hssieh CL,Chen CL,Jang NY,et al.Gastrodia elate Bl mediates the suppression of oNOS and microglia activation to protect against neuronal damage in kainic acid-treated rats.Am J ChinMed,2005,33(4):599-611.[18] Kim HJ,Lee SR,Moon KD.Ether fraction of methanol extracts of Gastrodia elata,medicinal herb protects against neuronal cell damage after transient global ischemia in gerbils.PhytotherRos,2003,17(8):909-912.[19] Huang NR,Lin YL,Cheng JJ,et al.Gastrodia elata prevents rat pheachromocytoma cells from serum-deprived apoptosis:the role of the MAPK family.Life Sci,2004,75(13):1649-1657.[20] 赵燕玲,张博爱,贾延劼,等.天麻素对海人酸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5):33-36.[21] 薛柳华,唐一鹏,洪庆涛,等.天麻素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1):39-40.[22] Lee YS,Ha JH,Yong CS,et al.Inhibitory effects of constituents of Gastrodia eleta Bl.on glutamate-induced apoptosis in MR-32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Arch Pham Res,1999,22(4):404-409.[23] Hsieh MJ,Peng WH,Wu CR,et al.The ameliorating effects of the cogritive-enhancing Chinese herbs on scopolamine-induced amresia in rats.Phytother Res,2000,14(5):375-377.[24] Wu CR,Hsieh MJ,Huang SC,et al.Effects of Gastrodia elata and its active constituents on scopolamine-induced amnesia in rats.Planta Med,1996,62(4):317-321.[25] Ho SC,Ho YF,Lai TH,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against hypertension enhance the effect of memory acquisition.Am J Chin Med,2005,33(5):787-795.[26] 高冬丽,潘姬,李永江,等.天麻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P53表达的影响.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4):382-496.[27] Hsieh MT,Wu CR,Hsieh CC.Ameliorating effect of phydroxybenzyl alcohol on cycloheximide-induced impairment of passive avoidance response in rats:Interactions with compounds acting at 5-HT1A and 5-HT2 receptors.Phaimacol Biochen Be,1998,60(2):33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