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分析与防治

合集下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和滑坡灾害是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和具有较大危害的一种,针对这类灾害,应采取以下应急防治措施:
1. 加强预警和监测:建立崩塌滑坡监测系统,利用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和技术,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人们迅速转移。

2. 撤离和疏散:一旦发生崩塌滑坡灾害,应及时向可能受到威胁的居民发出警告,组织和引导他们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避免人员伤亡。

3. 封控危险区域:对于已经发生崩塌滑坡的区域,要立即封控危险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员靠近,以免发生二次灾害。

4. 快速救援: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迅速展开救援行动,挖掘被埋压的人员,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5. 救援资金和物资保障:崩塌滑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常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复,应及时调拨救灾资金和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6. 疏散安置和灾后重建:对受灾的居民进行疏散安置,并及时组织相应的灾后重建工作,修复受损的房屋、基础设施和交通等。

7.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应急技能,掌握避险知识和技巧,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提高抗灾能力。

总之,及早预警、迅速撤离、快速救援和有效管理是崩塌滑坡灾害应急防治的关键措施,同时也要加强相关科技研究,提高预警能力和救援效率。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灾害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具有破坏力大、速度快的特点,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崩塌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下面是一些应急防治措施:
1. 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崩塌滑坡的预警体系,包括灾害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提供警示信息。

2. 巡查监测:加强对崩塌滑坡易发区的巡查监测力度,定期检查地质构造、地貌变化和地下水位等,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3. 救援队伍:建立专业的崩塌滑坡灾害救援队伍,培训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灾害现场救援技能。

4. 疏散转移:在崩塌滑坡可能发生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转移,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确保生命安全。

5. 工程防治:采取工程措施,例如设置护坡、挡土墙等,以减轻滑坡的威力和速度。

6. 生态修复:在崩塌滑坡灾害过后,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包括植树、草植被恢复等,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抗滑性。

7. 宣传教育:加强崩塌滑坡灾害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是一些应急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灾害预防、监测预测、风险评估等工作。

应急防治需要政府、专业机
构、社区和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效果。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滑坡是指地表或岩石坡体在重力作用下,由于内部结构破坏或外力作用等原因,使得坡体发生断裂、滑移或倾覆的现象。

滑坡的形成条件与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滑坡形成条件1.地质构造条件:滑坡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当地质构造出现断层、褶皱等破碎带时,容易引发滑坡。

2.地震活动:地震造成的地面震动会导致坡体内部破坏,进而引发滑坡。

3.地质条件:滑坡的形成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比如,含水层存在于不透水层上方时,水分无法迅速排出,导致坡体失稳。

4.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坡体的破坏也是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采矿、爆破、挖掘等活动,会导致坡体结构失衡,引发滑坡。

二、滑坡防治措施1.地质调查与评价:在建设前进行地质调查与评价,了解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信息,预测滑坡风险。

2.坡体加固:对于滑坡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护坡墙、加固地基等,提高坡体的稳定性。

3.排水措施:合理排水是防治滑坡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设置排水管道、排水井等设施,将地下水迅速排泄,减少坡体的饱和度。

4.植被恢复:适当植被可以增加坡体的抗冲击能力和抗滑性。

可以进行植被覆盖或者植树造林,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坡体稳定性。

5.监测与预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地形测量、地下水位监测等,对滑坡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6.合理规划与管理: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坡地资源,避免滑坡风险区域进行建设。

滑坡的形成条件与防治措施是相互关联的。

只有深入了解滑坡形成的条件,才能有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地质调查与评价、坡体加固、排水措施、植被恢复、监测与预警以及合理规划与管理等手段,可以有效减少滑坡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滑坡的防治

滑坡的防治

滑坡的防治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在地质活动频繁发生的地区出现。

滑坡具有危害性强,范围广,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特点。

因此,对于滑坡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有成效的防治工作不仅能够减小灾害的发生和程度,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就滑坡的防治进行分析及讨论。

一、滑坡的形成及特点:滑坡是地质变形的一种形式,是地表土层、岩层或土石混合物向下或向外滑动的运动。

滑坡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一般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雨、地震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采矿、过度开发等。

滑坡具有危害性强、范围广、时空不定、破坏性大、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滑坡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要把防治工作做好需注重预防和治理相结合,既防患于未然,又及时处置,切实减轻和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滑坡防治的主要方法:(一)土地利用措施如:在斜坡上种植植被,加强土壤保持,减轻降雨对土壤的侵蚀,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在选址上要避开高位堆积、山洞剪切、小流域等地带,尽量选取完整坡形、岩壁稳定的地区作为建设用地。

(二)工程防治措施工程防治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①地基加固: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如构造加固等。

在滑坡压地区需要施工承台和地下挡墙,控制滑坡的扩张。

②防治措施:防治滑坡的措施有很多,如土护墙、排水、拦土墙等,具体措施可根据地质情况进行选择。

③引水措施:引水措施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减轻水压,减少土壤的重量和体积,从而降低滑坡的危害。

(三)监测预警措施实施监测预警措施是滑坡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需要在受灾区域部署监测设备,对滑坡褶皱、变形、应力等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危害扩大和趋势。

同时,需要做好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滑坡防治的技术和难点:技术创新是滑坡防治的重要保障。

最近十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工程实践和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防治滑坡的新技术,如新型拦土墙技术、抗裂措施等。

技术上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提高预测准确度,如何充分发挥技术在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如何在工程实践中形成规范的施工和管理制度。

简述滑坡的常见防治措施

简述滑坡的常见防治措施

简述滑坡的常见防治措施
滑坡是指地面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原因而发生的一种地表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为了避免和减少滑坡对人类及其环境造成的影响,通常采用以下防治措施:
1. 加固地质体:通过加固土体或石质体来提高地质体的稳定性,如加固土坡或石坡等。

2. 排水除湿:通过排除土体内部的积水和降低土体含水率来增强土体的抗滑稳定性。

3. 增加支撑:加强土体支撑来提高土体的抗滑能力,如加设护坡墙或钢筋网等。

4. 减轻荷载:减少土体上的荷载,从而减小其受力状态,如减少建筑物或车辆的重量。

5. 人工改善地貌:通过挖掘、填筑或植被覆盖等方式,改变地形地貌条件,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

这些措施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实施。

同时,在预防和防治滑坡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滑坡的迹象和危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轻灾害的发生。

简述滑坡的防治方法

简述滑坡的防治方法

简述滑坡的防治方法一、什么是滑坡滑坡是指在山体或者岩石上的一段地面,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某个面向下滑动的现象。

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土壤松散、水土流失、地下水位变化等原因,都可能引起滑坡。

二、滑坡的危害滑坡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对于人类而言,滑坡会摧毁房屋、道路和桥梁等建筑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对于自然环境而言,滑坡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山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三、如何防治滑坡1. 土方加固法土方加固法是指通过加固土体来防止滑坡。

具体方法包括:(1)加固土壤:通过混凝土桩、钢筋网等方式来增强土壤的稳定性;(2)加固岩石:通过钢筋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方式来增强岩石的稳定性。

2. 水工加固法水工加固法是指通过加固水体来防止滑坡。

具体方法包括:(1)引导水流:通过建造引水渠、拦河坝等方式来引导水流,减少水土流失;(2)控制水位:通过建造排水系统、调节地下水位等方式来控制水位,减少滑坡的发生。

3. 植被加固法植被加固法是指通过种植植物来防止滑坡。

具体方法包括:(1)种植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的根系能够增强土壤的稳定性;(2)种植乔木:乔木的根系能够增强土壤的抗冲刷能力。

4. 地质工程法地质工程法是指通过改变地形和地貌来防止滑坡。

具体方法包括:(1)平整山脚:将山脚平整,使得山体受到的力分散到更大的面积上;(2)挖掘陡峭山坡:将陡峭山坡挖掉一部分,使得山体受到的力减小。

四、总结以上就是关于滑坡防治方法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防治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滑坡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体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山体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山体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山体滑坡是指山坡上的土石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或内部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失稳,导致大量土石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了解山体滑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体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分渗透:地表水、降雨、融雪等水分能渗透到土壤中,使土壤饱和,降低了土壤的抗剪强度,从而引起滑坡。

2.地震活动:地震会引发山体的震动,从而导致土壤的破碎和变形,进而引发滑坡事故。

3.土壤侵蚀:长期的水流、风力等外力作用会导致土壤的侵蚀,使土壤质量下降,从而加剧了山体滑坡的发生。

为了预防和减少山体滑坡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山体滑坡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滑坡体的动态变化,以便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严格控制山区的开发建设,避免在滑坡易发区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开挖和建设。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将人类活动区与滑坡易发区进行有效隔离。

3.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对山区土壤的保护力度,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如植树造林、修建护坡、设置排水沟等,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

4.加强地震预警: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前发现地震活动的迹象,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5.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山体滑坡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山体滑坡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监测系统,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地震预警,加强教育宣传等措施,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

滑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滑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滑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滑坡是指地面上一段土坡在地震、雨水浸润、地质构造、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失去平衡而形成的大规模土体移动现象。

滑坡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的特点,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滑坡的发生和降低滑坡带来的损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滑坡防治措施。

1.地质调查与监测:在土地开发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地层状况、地下水位等基本情况,并建立地质监测系统,定期监测位于滑坡附近的地下水位、地表位移等指标,及时发现滑坡的迹象。

2.水土保持措施:通过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滑坡的发生。

例如建立防护林带,采取植被恢复措施,保持地表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雨水对土壤浸润的影响。

3.加固措施:对已经出现滑坡的地区,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加固措施来防治滑坡。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打桩、加梁、加筋、加固墙、挖孔灌浆、喷浆、加固土体等方法,通过加强土体的抗滑性能,提高坡体的稳定性。

4.排水措施:地下水是导致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合理的排水措施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滑坡的发生。

常见的排水措施包括建设排水沟、排水管道等,将地下水引流至远离滑坡危险区域。

5.控制措施:对于一些明显会导致滑坡的因素,可以通过一些控制措施来降低滑坡的风险。

例如,限制在滑坡危险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和建筑活动,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合理布置建筑物和路网,减少地质破坏的风险。

6.预警系统:建立滑坡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系统和预警装置来及时发现滑坡的预警信号,预测滑坡的危险程度,并及时采取避灾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社会救助:在滑坡发生后,及时组织救援力量,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为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物资和生活保障,恢复灾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

8.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将滑坡防治纳入规划和管理体系中,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总之,滑坡的防治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包括地质调查、水土保持、加固措施、排水措施、控制措施、预警系统、社会救助和管理措施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降低滑坡的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滑坡
表1-6
滑坡综合分类表
按滑体物质 粘性土滑坡 黄土滑坡 堆积土滑坡 堆填土滑坡 岩石滑坡 破碎岩石滑坡
按主滑动面成因 层面滑坡 堆积面滑坡 构造面滑坡 同生面滑坡
按滑体厚度 浅层滑坡 中层滑坡 厚层滑坡 巨厚层滑坡
二、滑坡的特征

(一)平面特征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图1-5
滑坡的平面形态
宝成铁路K190第三次滑坡后全貌
宝兰二线伯阳隧道进口滑坡群
南昆铁路八渡滑坡
川藏公路102滑坡
二郎山隧道东口坍塌使路面悬空
二郎山隧道西引道滑坡张裂缝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砂泥岩高边坡滑坡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K259三箐公隧道进口滑坡
长江北岸鸡扒子砂泥岩顺层滑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峡库区奉节县城古滑坡
巴东县滩坪滑坡(中、下滩坪)

1
旋转式滑动
顺层滑动 切层滑动 切层滑动 挤出式滑动 顺层滑动 顺层滑动 顺层滑动 顺层—切层滑动 切层滑动 倾倒—切层滑动 旋转滑动 顺构造面滑动 顺构造面滑动 顺构造面滑动
2 3
近水平层状结构(a<10度) 顺倾层状滑坡( a≥10度)

续表1-5
分 类 指 标
1
序 号

类 一般滑坡

6
按滑体含水状态
塑性滑坡 塑流性滑坡 浅层滑坡(厚度H<6M) 中层滑坡(6M<H<20M)
7
按滑体的厚度
厚层滑坡(20M<H<50M) 巨厚层滑坡(H>50M) 坡体滑坡
8
按滑面出口的位臵
坡基滑坡
缓慢滑坡 间歇性滑坡 9 按滑坡滑动速度 崩塌性滑坡
川藏公路K315古滑坡前缘的新滑坡(修公路引起)
万县—梁平高速公路梁家膀滑坡后部拉裂谷宽 8~10M
宝天铁路105#隧道病害东部错落体全貌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35倾倒破坏
返回
成昆线乌斯河车站新寨子沟中上游两岸 坍塌造成泥石流
第二节

表1-3
发生地点 爪哇 中国 甘肃 美国 加利福尼亚 日本 久礼 日本 东京西南 秘鲁 意大利 瓦伊昂 英国 Aberfan 巴西 巴西 美国 弗吉尼亚
b
e
c
f
滑坡后部和前部形态特征
a

b
c
图1-8
滑坡后部的陷落洼地
a.裂缝密集带;b.陷落洼地;c.后缘拉裂槽
a
b
c
a
b
c
图1-9
滑坡前部特征
a.帚状剪出口;b.鼓丘和鼓胀裂缝;c.滑坡摺曲
返回
图1-10
滑坡的横断面特征
第四节
滑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一、地形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
(二)地质条件
1
Chungar 香港 日本 Kamijima 意大利南部 秘鲁 秘鲁 Semeru山 秘鲁 Yacitan 尼泊尔西部 中国 东乡洒勒山 哥伦比亚 Armero
土耳其 Catak
1988年6月
66人死亡

表1-4
滑坡名称
我国近二十年来滑坡灾害实例
发生地点 发生时间 灾害情况
滑坡体积200万m3,中断交通40天,治理费2300万元
第三节


滑坡的类型和特征
一、滑坡的类型
表1-5
滑坡单一指标分类
序 号
分类指标


1
2
按滑体物质组成
按滑体受力状态
土质滑坡
岩质滑坡 牵引式(后退式)滑坡 推动式滑坡 古滑坡(全新世以前的)
3
按滑坡发生时代
按主滑面与层面的关系
老滑坡(全新世以来发生,现未活动)
新滑坡(正在活动)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小型滑坡(10万立方米) 中型滑坡(10万~50万立方米) 5 按滑坡的规模 大型滑坡(50万~100万立方米) 特大型(巨型)滑坡(>100万立方米) 4
滑坡体积5000 m3,摧毁4个村庄,227个人死亡
铁西滑坡
洒勒山滑坡
成昆线铁西车 站
甘肃省东乡县
1980年
1983年3月 7日
鸡抓子滑坡
新滩滑坡 韩城电厂滑坡 天水锻压机床 厂滑坡 头寨沟滑坡 K190滑坡 黄茨滑坡 岩口滑坡 八渡车站滑坡
四川省云阳县
湖北省秭归县 陕西省韩城市 甘肃省天水市 云南省昭通县 宝成线K190 甘肃省永靖县 贵州省印江县 南昆线八渡
半成岩地层 昔格达组滑坡 滑坡 共和组滑坡
岩 质 滑 坡
砂、页、泥岩 砂岩、页岩、泥岩互层地层 滑坡 碳酸盐岩滑坡 石灰岩、大理岩夹页岩、泥灰 岩地层
煤系地层滑坡 砂页岩夹煤层、碳酸盐岩夹煤 层
顺层面
各地区
各地区 各地区
变质岩类滑坡 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板岩 片理面、构造面、风化 等 界面 火山岩类滑坡 玄武岩、流纹岩、凝灰岩等 混合岩类滑坡 破碎岩滑坡 各种混合岩 构造破碎岩 构造面、层面、风化界 面 构造面 构造面
1982年7月 18日
1985年6月 12日 1985年3月 1990年8月 21日 1992年 1992年5月 1995年1月 30日 1996年9月 18日 1997年7月
滑坡体积1300万m3,100万M3滑入长江,造成急流险 滩,治理费8500万元
滑坡体积3000万m3,摧毁新滩镇,侵占长江航道1/3, 因提前预报无伤亡 滑坡体积500万m3,破坏厂房设施,一二期治理费 5000余万元 滑坡体积60万m3,摧坏6个车间,7人死亡,损失2000 多万元 滑坡体积400万m3,变成碎屑流冲出4KM,摧怀1个村庄 滑坡体积30万m3 ,中断运输35天,砸坏明洞,改线 花费8500万元 滑坡体积600万m3 ,摧毁71户民房,因提前预报无伤 亡 滑坡体积260万m3 ,堵断印江淹没上游一村镇,威胁 下游印江县城安全 滑坡体积500万m3 ,威胁车站安全,治理费9000万元
返回
表1-1
斜坡运动的简要分类
物质种类 基岩 粗粒为主 工程土 细粒为主 土崩落 土倾倒
运动 型式
崩塌类
倾倒类
岩石崩落 岩石倾倒
碎屑崩落 碎屑倾倒
旋转滑动
滑动 类
一单元
岩石转动滑坡
岩石块体滑坡
碎屑转动滑坡
碎屑块体滑坡 碎屑滑坡 碎屑扩展
土转动滑坡
土块体滑坡 土滑坡 土扩展
平移滑动 多单元 侧向扩展 流动类 复合移动类
1. 地层、岩性
2. 坡体结构和滑带地层
3. 地质构造 4. 水文地质条件
表1-7 我国易滑坡地层汇总表
滑坡的类型

岩土组合类型
滑面特征
分布地区
1
土 质 滑 坡
堆积土滑坡 崩积、坡积、洪积、冰碛 、残 堆积层面、基岩顶面 河谷缓坡地带 积极部分冲积物 黄土滑坡 各种黄土,含钙质结核,古土 同生面、不同黄土界面、黄河中、上游地区北 壤和砂铄层 基岩顶面 方诸省 粘性土滑坡 裂隙粘土、灰色粘土、红土、 同生面、基岩顶面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下蜀土 山西地区 堆填土滑坡 各种人工堆弃、堆填土(石) 同生面、老地面、不同 交通、水利、工矿场 堆填界面 地 昔格达组粉砂岩、粘土岩 共和组粉砂岩、粘土岩 顺层面、基岩顶面 顺层面、切层面 顺层面、切层面 顺层面、切层面 四川西南部 青海省 各地区 各地区
滑坡灾害
一、滑坡的灾害性
世界重大滑坡灾害实例
日期 1919年 1920年12月16日 1934年12月31日 1945年 1958年 1962年6月10日 1963年 1966年10月21日 1966年 1967年 1969年 泥石流 冰和岩石崩塌 岩石滑坡进入水库 流动滑坡 滑坡类型 泥石流 黄土流* 泥石流 灾害情况 5100人死亡,140个村庄被毁 约20万人死亡 40人死亡,400间房子被毁 1154人死亡 1100人死亡 3500多人死亡 约2600人死亡 144人死亡 1000人死亡 1700人死亡 150人死亡
构造破碎带
表1-8 坡体结构类型与滑坡的破坏模式
序 号
1
坡体结构
基本类型 类均质体结构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亚类型 均质粘性土结构 均质黄土状土结构 强风化残积土结构 类均质堆填土结构 河湖相沉积层结构 黄土软岩层状结构 软、硬岩互层结构 厚层硬岩下伏软岩结构 黄土顺倾层状结构 堆积土顺倾层状结构 岩层缓倾层状结构 岩层陡倾层状结构 滑坡的破坏模式
剥落 坡面变形(H≤2M) 落石 坡面溜坍 坍塌 边坡变形(2M<H<10M) 边坡滑坡 小型崩塌 崩塌 坡体变形(H≥10M) 滑坡 错落
深层蠕动
岩体深层蠕动
a
b
c
d

e
图1-1
f
斜坡块体运动主要类型示意图
a.山崩(崩塌);b.滑坡;c.错落;d.倾倒;e.坍塌;f.岩体深层蠕变
青海化 隆至循 化公路 危岩体
岩石滑坡 岩石扩展
岩石流(深部蠕动) 泥石流(土蠕 泥流(土蠕动) 动) 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运动形式的组合
表1-2
斜坡变形的分类
变形深度H 运动特征 1

返回
物质类别 软岩剥落、土层剥落 岩块崩落 堆积层溜坍,风化岩屑溜坍 堆积层坍塌,破碎岩层坍塌 土层滑坡,风化破碎岩石滑坡 土崩塌,岩石崩塌 岩体崩塌 岩体滑坡,土体滑坡 破碎岩体错落
日本
秘鲁 Yungay
1969年~1972年
1970年5月31日
各种灾害
地震引起的碎屑崩塌
519人死亡,1328间房间被毁
25000人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