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鲳鱼养殖技术
金鲳鱼的养殖方法

金鲳鱼的养殖方法鲳鱼别称镜鱼、平鱼、昌侯龟等,有季节性回游现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等食用功效,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金鲳鱼的养殖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鲳鱼的养殖品种1、银鲳鱼:银鲳鱼是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水深5~110米水域,早晨及黄昏在水中上层活动,喜阴影处成群,小潮时鱼群更为集中,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
2、金鲳鱼: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中,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
金鲳鱼的养殖方法1、苗种选择:金鲳鱼人工育苗技术已经相当成功,因此苗种大小比较匀称,只要选择健壮活泼,鱼体完整无损,肤色正常、大规格的鱼苗就可以了,养殖苗种大小一般为5厘米左右为佳。
2、池塘选择:金鲳鱼养殖池要选择交通方便、阳光充足、水深适宜、潮间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源的地方,同时最好选咸淡水来源比较充足或地下水源方便的地方。
3、池塘条件:金鲳鱼养殖池要求池形规则,最好向阳、长方形、东西走向,大小应视养殖方式状况和设施配套情况宜大不宜小,水深1.2米以上,不渗漏,同时要求配备增氧机。
4、放养准备:金鲳鱼养殖池除了充分的翻塘暴晒外,清塘常见药物有生石灰、茶粕、漂白粉、巴豆和氨水等,施基肥培育天然饵料,消毒完10天后用几尾鱼试水,24个小时后再计划放苗。
5、鱼苗放养:金鲳鱼放苗避开高温天气或天气太冷的时候进行,密度1000~1500尾/亩,饲料投喂时最好进行驯化,投喂量以水面漂浮的膨化饲料减少的情况确定,一般1天吃完为标准。
6、日常管理:金鲳鱼的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池水的透明度适时补施肥料和增氧,注意观察天气、水质、鱼的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金鲳鱼的养殖管理

金鲳鱼的养殖管理
金鲳鱼别称卵形鲳鯵、黄腊鲳、金鲳、黄腊鲳等,人工养殖主要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模式,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金鲳鱼的养殖管理,希望能帮到你。
金鲳鱼的养殖管理
1、投饵管理:金鲳鱼使用粗蛋白含量43%的金鲳鱼专用膨化颗粒饲料投喂,混养的鲻鱼、斑节对虾不另行投饵。
按鱼规格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饲料,前期用0#料、1#料,中后期用2#料、3#料。
根据气侯、水质情况灵活调整投饵量,一般低温阴雨天少投料,晴天气温高多投料,水温20℃左右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8~10%,6~9月水温为25~35℃时,金鲳鱼摄食旺盛,生长快,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量增至鱼体重15%以上,高温闷热天气要适度控制投饵量,避免金鲳鱼暴食。
2、水质调控:养殖前期鱼塘逐渐加水,每天加水5~10厘米,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一直到池塘水深1.5米后才开始逐渐换水,每2~3天换水20~30厘米。
高温期水位保持2米以上,酌情增加换水量和换水次数。
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池水积累大量残渣、排泄物,增加池塘有机耗氧量,应加开启增氧机。
金鲳鱼的养殖注意事项
日常管理要做到早、中、晚最少巡塘三次,观察金鲳鱼摄食情况,发现金鲳鱼摄食量异常或死鱼时要查找原因,及时对症处理。
经常检查进排水口过滤网,清除杂物,发现破损及时更换,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发现池水恶化要及时加注新水,养殖前期每天开机增氧2次,中午开机1~2小时,黎明前开机3~5小时,中后期适当增加开机时间,
阴雨天、高温闷热天气要及时开机增氧,防止金鲳鱼缺氧浮头。
金鲳鱼有聚集抢水习性,加水时进水口附近区域用围网围起来,防止金鲳鱼过密聚集在进水口周围造成缺氧窒息死亡。
金鲳鱼养殖技术

金鲳鱼养殖技术广袤的海洋,时而喧嚣,时而祥和。
它孕育着无数的生命,用以养育生长在这里的,一代又一代渔民。
身体扁平的金鲳鱼,也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它们自由自在的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并且随着季节的不同,它们在几大洋的深海和浅海岸来回巡游,春天和夏天,金鲳鱼由外海游向近海,到了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
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的渔民,都发现它们的肉质鲜嫩、白细、鲜美可口。
市场价格好,沿海的渔民都想着方儿的要进行金鲳鱼的人工饲养。
有心的渔民不断地探求它的孵化繁殖技术。
因为除了味道美,它们生长也快,当年养殖,只要5个月,就可以达到上市规格。
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和香港、澳门地区,以及黄海、渤海沿岸海区的很多养鱼爱好者,都跃跃欲试地开始了金鲳鱼的规模化养殖。
养鱼之前,必需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它。
外形特征金鲳鱼学名叫着卵形鲳鯵, 很多地方称它金鲳或者黄腊鲳。
属于硬骨鱼纲, 鲈形目, 鯵科, 鲳鯵属。
金鲳鱼身体侧扁, 卵圆形, 臀鳍与第二背鳍大约相等, 都显得比鱼腹长。
头侧扁, 尾柄细, 身体上披着小圆鳞片, 粘着牢固, 不容易脱落。
前上颔骨向外伸展, 第二背鳍和臀鳍前方的软条, 构成形似镰刀的圆形, 鱼体长为体高的2 倍。
第一背鳍有硬棘7 枚,。
第二背鳍有软条1 7 枚~ 2 0 枚, 臀鳍有硬棘2 枚, 软条1 6 枚~ 1 9 枚。
生活习性:金鲳鱼喜欢在海洋的中上层栖息、游历。
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6~36摄氏度。
金鲳鱼为广盐性鱼类,育苗期间需要30‰—35‰的高盐度,成鱼生长期盐度在5‰~35‰之间的水域都可以。
金鲳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它们喜欢用头部搜寻食物。
对于鱼饲料也是来者不拒。
您瞧它们的肚子扁扁的,可食量却大得惊人,并且消化快。
人工饲养时,吃饱了只过了一会儿,如果再投喂爱吃的食物,它们依然会凶猛地争抢。
金鲳鱼生长速度很快,养殖半年,体重就可以达到500克左右。
如果在金鲳鱼生长最快的6、7、8三个月,加大投饵量,可以使它们尽快达到上市规格。
金鲳鱼网箱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症 状 主 要 是 病 鱼 常 浮 于 水 面 ,游 出血 ;随着 病情 的发展 ,患处呈 出血性 随水 无力流 动 ,或腹 部朝 上 ,浮 于水面 泳迟钝 ,呼 吸 困难 ,头部 皮肤 、鳍及鳃 溃痪 。有 的吻端或 鳍膜烂 掉 ,有 的眼球 作盘旋 游动 , 或 在水 巾狂奔 、 犴 游 ,脑 、
副溶m弧菌 、 鳗弧菌和假单孢杆菌。
症 状 :主要特征 是体 表皮肤 溃疡 感染初 期 ,体 色呈斑 块状 褪色 ,食 欲不
振 ,缓慢地 浮游于 水面 ,中度感 染时 ,
七.神经坏死病毒
症状 :病 鱼活力 差 ,摄饵 不 良,身
三 ,瓣体 虫病
色鳍 基部 、躯干部 等发红 或 出现 斑点状 体瘦 弱 ,体 色发黑 病鱼 游动异 常 ,或
0 m g的大蒜 素和 5 0 0 mg 的食 盐 , 恩诺 沙 星粉 ,拌 饲投 喂 ,1 天1 次 ,连 料配 合 2
用 5 ~ 7天 。
游 动迟缓 :有 的鳍条 溃烂 ,体 表 和鳃 部 粘液增 多 ,局部 鳞片 脱落 ,一侧或两 侧
眼球突 f I { 、发炎 、坏 死或脱 落 ,游 泳失 去平衡 ,打转 ,大 多发生在 春 、 秋两季 。 致病体 是指环 虫 。 防治方 法 :用 淡水浸浴 3 - 5分钟 :
过 I 8 ,而骈 节 埘虾 f i { j 市价 4 ( ) ~ 5 0 元/ 斤,每 斤脚 对虾 纯赚 2 5 3 5 ,
收人f J - 观 麓
持 “ 以防 为主 ,防 治结 合”的 原则
有 以下J L 种:
卵形鲳鲣网箱养殖1 I 常 的 病 害 是 合 2 0 mg浓 度 为 2 % 的溶
车 增 氧机 。只歼涡轮式增 氧机 ,清料
鱼缸怎么养殖金鲳鱼方法注意事项

鱼缸怎么养殖金鲳鱼方法注意事项摘要:养殖金鲳鱼是一项需要细心的任务,饲养环境的搭建和日常饲养管理都需要注意许多事项。
本文介绍了鱼缸怎么养殖金鲳鱼的方法和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鱼缸的选择和搭建、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水质的管理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等。
希望读者们通过本文的指导,能够更好地养殖金鲳鱼,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一、鱼缸的选择和搭建在养殖金鲳鱼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适合的鱼缸。
鲳鱼属于中型鲤形目鱼类,对鱼缸的要求相对较高。
1. 鱼缸尺寸:鲳鱼活动力比较强,需要有足够的游动空间。
一般来说,每尾鲳鱼需要1-1.5平方米的游动空间。
因此,在养殖时我们可以根据鲳鱼的数量来选择合适的鱼缸尺寸,但最好不要将过多的鲳鱼放在一个鱼缸中,以免它们发生争斗和压力过大。
2. 材质选择:鲳鱼比较敏感,所以我们在选择鱼缸材质时要注意,最好选择抗硝酸盐和防腐的玻璃材质。
同时,鱼缸底部要设计好排水系统,以便定期清洁底部杂物和鱼粪。
3. 鱼缸水质:金鲳鱼对水质要求很高,因此鱼缸的水质管理至关重要。
养殖时可采用水泵、过滤器、水加热器等设备来维持水质,定期更换水源并控制水温、pH值等参数。
二、饲料的选择和投喂金鲳鱼的饲料一般分为人工饲料和自然饲料两种。
1. 人工饲料:适量投喂人工饲料是养殖金鲳鱼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市场上可以购买到适合金鲳鱼的专业鱼食,具有全价营养,容易消化吸收的特点。
投喂时要根据鲳鱼的年龄、大小和环境条件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喂,保持水质干燥,防止野鸟或其他动物抢食。
2. 自然饲料:除了人工饲料,金鲳鱼还可以食用一些自然饲料,如水生昆虫、藻类、水生植物等。
可以在鱼缸中适量增设水生植物,以提供自然饲料的补充。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然饲料不能过量,以免影响水质和引起其他问题。
三、水质的管理良好的水质是金鲳鱼健康成长的关键。
保持水质干燥,控制水温和pH值是水质管理的重要环节。
1. 清理杂物:定期清理鱼缸底部的杂物和鱼粪,保持水质清洁。
金鲳鱼是海鱼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

金鲳鱼是海鱼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在绝大多数海产鱼类当中,金鲳鱼由于其优良的品种特性、肉质口感和营养价值等优点,备受海产养殖者和消费者们的喜爱。
那么如何掌握金鲳鱼的养殖技术呢?下面将从金鲳鱼的特性、海中网箱的选用和养殖技术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金鲳鱼的特性与品种优点金鲳鱼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热带海水鱼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及印度洋一带。
其最大的体长可达28cm,体重可达 3.5 kg。
这种鱼在生长过程中,不仅肉质鲜嫩,而且口感美味,其肉质富有蛋白质、微量元素、低脂肪等营养物质,常被拿来做海鲜品,广受欢迎。
此外,金鲳鱼具备生长快、适应力强、耐高温及耐低盐等特点,且其肉质均匀细腻、外观漂亮、无刺无腥味,符合现代消费者对海产品的喜爱。
二、海中网箱的选用金鲳鱼是深海鱼,需要在海底200米左右生存,其养殖则较为困难,需要使用到合适的网箱,才能实现人工养殖。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箱呢?网箱一般需要根据金鲳鱼的生长特点和养殖需求来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网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应符合要求的网箱大小,做好饲料和水的供应。
2.网箱要透气,防止氧气不足,需要设置透气孔。
3.网箱要耐腐蚀,防止海水腐蚀机器和网箱,使用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的网箱有助于增加其使用年限。
三、养殖技术1.开展清洁工作:在选定的海中网箱中,应当仔细检查并处理其周边的石块、水草等杂物,还需对其周围的回流水管进行疏通,达到清洁的目的。
最好选择无异味、无毒的水源或现成的海水泵,添加必要的物质以减小水中颗粒物质含量,保证金鲳鱼的生长环境。
2.控制养殖密度:初期只能放置200只左右的金鲳鱼进行养殖,养殖密度一般需小于每平方米放置6至8只。
3.合理投喂:在金鲳鱼养殖的过程中,不能过分投喂,以免影响其消化,同时还应该根据金鲳鱼生长周期和大小归纳,正确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与营养需求。
4.水质的定期监测:在金鲳鱼养殖过程中,需经常检测水质,尤其是PH值的变化,一旦水质出现异常应立即调整。
养殖金鲳鱼知识点总结

养殖金鲳鱼知识点总结引言金鲳(Sparus aurata)是一种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因其肉质鲜美、产量高、适应环境能力强而备受渔业人士的青睐。
目前,金鲳鱼的养殖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经济养殖项目。
养殖金鲳鱼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户的收益,还可以促进当地渔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养殖金鲳鱼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供养殖户参考。
一、金鲳鱼的生物特性金鲳鱼是一种较常见的中小型海水鱼类,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地区。
其身体粗长,侧扁,头部呈菱形,口小,嘴唇略厚,上颌稍突出。
金鲳鱼的体色为银白色,身体侧面有五条黑色横带,背鳍和尾鳍为黄色,腹部为银白色。
金鲳鱼是雌雄同体的鱼类,生长期较快,一般在1-2年内即可达到成鱼状态。
成鱼的体长一般在20-30厘米左右,体重约在500-700克之间。
金鲳鱼是一种群居鱼类,喜欢生活在盐度为30-35‰,温度为18-25℃的海水中。
二、金鲳鱼的适宜养殖环境1. 水质要求金鲳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温在18-25℃之间,PH值在7.5-8.5之间,盐度为30-35‰。
此外,金鲳鱼对水体中氧气含量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需保证养殖水体的充氧良好。
2. 养殖场地选择金鲳鱼适宜在海水池塘或距离海域不远的海水养殖场进行养殖。
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考虑到水源、土壤、气候等因素,以确保养殖场地能够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3. 养殖设施建设金鲳鱼的养殖设施主要包括养殖池塘、水泵、过滤设备、温度控制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饲料投放器、氧气增氧机等设备,确保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和环境稳定。
三、金鲳鱼的饲料及喂养管理1. 金鲳鱼的饲料金鲳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藻类等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可选择优质的鱼粉、虾粉、藻类粉等作为金鲳鱼的主要饲料,也可以适量添加其他营养成分,以保证金鲳鱼的生长和发育。
2. 喂养管理在喂养过程中,应根据金鲳鱼的生长和发育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饲料的投放量和喂养频次。
金鲳养殖条件

金鲳养殖条件
金鲳养殖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养殖业,但要成功养殖金鲳,需要特定的养殖条件。
以下是金鲳养殖的一些必要条件:
1. 水质:金鲳生长需要水质清澈、富含氧气、PH值偏碱性,水温在22-28℃之间。
2. 养殖场所:选择透光性好、通风良好的场所,避免强光直射,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
3. 饲料:金鲳是肉食性鱼类,需要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建议选择专业的金鲳饲料。
4. 养殖密度:养殖密度不宜过高,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金鲳养殖水体污染,影响金鲳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5. 疾病防治:金鲳养殖中需要注意疾病的防治,定期检查养殖环境和金鲳的健康状况,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以上是金鲳养殖的一些必要条件,养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提高金鲳养殖的效益和质量。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点
养殖 面积
放苗量
放苗时间
三灶镇 25 亩 4 万尾 6 月 10 日
平沙镇 11 亩 2.1 万尾 5 月 3 日
养殖
养殖总
产量
总产值 利 润
周期
成本
186 216Leabharlann 0 14.5 万 21.7 万天
斤
元
元
7.2 万元
202 11500
12.3 万
8.2 万元
天
斤
元
4.1 万元
金鲳鱼其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均不错,是较为看好的咸淡水养殖品种。目前,我市在水产养 殖业方面较为偏向南美白对虾养殖,但近几年由于虾苗质量下降,病害严重,并且养殖面积日趋 增多,对商品流通造成压力,大部分养殖户有增产不增收现象,而引导养殖户合理调节养殖品种 是带动农民致富的一种良好的途径。
养殖金鲳鱼要注意以下几点: 1、混养品种的各个品种放养殖密度不宜过密,密度过大,鱼虾溶氧量也大,水中溶氧量过 低,就会抑制鱼虾成长,严重时引起鱼虾窒息死亡,同时,放养过密,养殖品种本身的排泄物过 多,它们在水中积累,影响水质。对虾每亩放苗不宜超过 2.5 万尾,金鲳鱼每亩放养不宜超过 4000 尾。 2、暴雨过后金鲳鱼易发病,分析原因,一者就雨水冲淡的池塘水,造成池水盐度过低,在 试验后期,池塘水的盐度几乎接近于完全淡水。二者就是暴雨过后氨氮、亚硝酸等有毒物质含量 超标,试验期间,养殖后期的连续阴雨天气,抑制了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水中溶氧 不足,不能有效地降解氨氮,所以在雨天期间,不仅要整天开增氧机,而且还要适当地全池泼洒 化学增氧剂。 3、养殖金鲳鱼水深不宜过浅,一般要求在 1.8 米水深以上,试验期间斗门白蕉镇也有多家 农户养殖金鲳鱼,但大部分在养殖中后期的雨天后暴发病,调查结果大部分池塘过浅,不能有效 的稳定水质,易发生环境突变,同时,水深过浅使金鲳鱼不能生长在适宜渗透压环境中,长期的 环境不适造成抗病能力下降,环境突变造成暴发病。 4、使用生物制剂,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水质,减少病害,同时不会造成养殖品种的药物残留, 达到健康绿色标准。我国加入 WTO 后,欧美等国家都提高了对水产品进口的检测,所以应全力 推广健康养殖,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物,生产绿色食品,达到出口要求,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2
金鲳鱼食性较杂,必须用网箱将其驯食,使其有摄食人工饲料的习惯,约用 15 天左右,然 后再在网箱周围上一层网约 50 ㎡,把网箱降下让其自然走出网箱,每次投喂都要敲击食台,让 其有摄食自然反应的习惯,在围网驯食 20 天后把围网折除,网箱培育期每天 4 餐,围网培育期每 天 3 餐,拆网后每天 2 餐,金鲳鱼有食进又吐出,再摄食新食物的习惯,吐出的食物会沉入底部 或浮在池角,故投饵量不宜过多,避免污染水质,一般投喂时见到只有少部分摄食时就可停止投 喂,阴雨天不投喂。
在整个养殖期间主要通过使用生物净水剂、光合细菌等防治病害。生物制剂既能抑制有害细 菌繁殖,减少病害发生,又能分解塘中富余的有机物质,降解氨氮,同时也可作为塘中浮游生物、 虾类的饵料。养殖前期每 20 天使用一次光合细菌,养殖后期每 10 天使用一次,用量视产品说明。 用大黄、穿心连、板兰根各 0.5 市斤,搅拌或药汁拌入 100 市斤饲料中投喂,每月 1—2 次,可 增强鱼虾免疫力,预防鱼虾病发生。同时每 10 天在饲料中加入加入 0.2—0.4%的 Vc、多维等营 养物质 1—2 次,增强鱼虾抗病能力。
养殖金鲳鱼水深不宜过浅,一般要求在 2 米水深以上,斗门白蕉镇也有多家农户养殖金鲳鱼, 但大部分在养殖中后期的雨天后暴发病,调查结果大部分池塘过浅,不能有效的稳定水质,易发 生环境突变,同时,水深过浅使金鲳鱼不能生长在适宜渗透压环境中,长期的环境不适造成抗病 能力下降,环境突变造成暴发病。
金鲳鱼已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育苗,我市一些地方已开展池塘养殖,而且效益不错。笔者在 2003 年度分别在金湾区三灶镇及平沙镇两地养殖户进行该品种精养殖试验,其收到的经济效益 是可喜的。具体数据见下表:
金鲳鱼养殖技术
金鲳鱼有两种品种,一种学名为长鳍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俗称金鲳,属鲈形目,鲹科, 鲳鲹属,另一种学名为卵圆鲳鲹(短鳍鲳鲹),也是鲈形目,鲹科,鲳鲹属,生长在热带和亚热 带沿海。金鲳鱼肉质结实细嫩、无肉中刺,含脂肪多,味道浓厚,是优质的食用鱼类。金鲳鱼是 广盐性鱼类,在咸淡水甚至纯淡水中也能生存。金鲳鱼是杂食性鱼类,可投喂全价饲料。金鲳鱼 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最宜生长水温在 26—30℃,其低温忍受的界限在 14℃左右,适宜生长盐 度为 5‰—8‰,pH 的适应范围为 7.6—8.8。短鳍金鲳鱼池塘养殖生长速度快,半年可达 400 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