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超星尔雅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18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18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18毛概课后习题答案18毛概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18毛概这门课程时,课后习题是我们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不知道如何解答。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18毛概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简要解释。

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剥削和不平等现象。

这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需要通过改革开放等措施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2.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生产力是指人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

它包括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等。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和交换关系等。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促进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3.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它既保持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特点,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来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障公平竞争和社会公正。

4.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一套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

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共同理念,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5.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体系。

2023-尔雅毛概章节-习题答案.

2023-尔雅毛概章节-习题答案.

2023-尔雅毛概章节-习题答案第一章什么是毛概?题目一Q: 什么是毛概?A: 毛概指的是毛泽东思想概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总结。

题目二Q: 毛概的作用是什么?A: 毛概是党的理论武器,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它具有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组织原则的作用。

题目三Q: 毛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毛概的主要内容包括:阶级斗争理论、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以及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建设理论等。

第二章毛概的历史背景题目一Q: 毛概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A: 毛概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历史条件,包括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状况、国民党的失败和中国共产党的崛起等。

题目二Q: 毛概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A: 毛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思考和总结所得出的理论结论。

题目三Q: 毛概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是什么?A: 毛概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毛概的基本原理题目一Q: 毛概的基本原理有哪些?A: 毛概的基本原理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等。

题目二Q: 实事求是原则是什么意思?A: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在实践中,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措施。

题目三Q: 群众路线的核心是什么?A: 群众路线的核心是党的群众路线,即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路线。

第四章毛概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题目一Q: 毛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应用有哪些?A: 毛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

题目二Q: 毛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A: 毛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包括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

2020年超新尔雅学习通毛概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2020年超新尔雅学习通毛概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2020年超新尔雅学习通毛概试题及参考答案(四)2020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超新尔雅学习通章节测试参考答案大全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的讲话是(C)A.《反对本本主义》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论联合政府》D.《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2.毛泽东在哪部著作中指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A)A.《新民主主义论》B.《反对教条主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论持久战》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类历史的发展共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

(对)4.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设想。

(对)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合作社经济是什么性质的经济?(C)A.资本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封建主义性质6.新民主主义国家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不包括(D)。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垄断经济7.新民主主义社会针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二重性所采取的方针是?(A)A.既利用又限制B.既利用又改造C.不利用需改造D.不利用不限制8.新民主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存在五种经济成分。

(对)9.“中国自古领导农民运动的从来没有像共产党与群众结合得这样好。

”这句话是谁提出的?(C)A.费正清B.费孝通C.梁漱溟D.毛泽东10.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特别是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C)就逐步成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A.全国各族人民同封建主义的矛盾B.全国各族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全国各族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1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1949年—1952年,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对)12.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以外,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1版(下)扩招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21版(下)扩招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21版(下)扩招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章节答案2024年1.中国坚定不移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对此的正确理解有()。

答案: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这是由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这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这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2.实现生态上的清洁美丽,要坚持走()之路,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答案: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3.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的程度空前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答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4.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

答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需建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答案: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6.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兜底作用,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要全面建成()以及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7.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做到的有()。

答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8.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是:答案: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毛概书后问答答案

毛概书后问答答案

毛概书后问答答案第一篇:毛概书后问答答案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答:P7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P3-6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超星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超星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超星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超星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七大D. 中共八大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C.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 以城市为中心,开展工人运动3. 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是在:A. 1956年B. 1966年C. 1974年D. 1984年4. 以下哪项不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阶级斗争5. 毛泽东提出的“两手抓”是指:A. 一手抓好经济建设,一手抓好政治建设B. 一手抓好物质文明,一手抓好精神文明C. 一手抓好农业,一手抓好工业D. 一手抓好国防,一手抓好外交##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 描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作用。

2. 论述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 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思想及其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

材料一: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坚持长期斗争,不可急于求成。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请结合材料,分析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及其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

以上试题涵盖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历史地位、理论贡献以及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的设置,旨在考察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毛泽东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毛概题库及答案解析2023

毛概题库及答案解析2023

毛概题库及答案解析2023一、题库概述本题库是针对2023年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所提供的题目及答案解析。

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一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批判思维能力。

本题库共包含多个章节的题目,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等方面。

每个章节都覆盖了多个知识点,旨在全面检验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答题技巧1.认真复习课本:题库中的题目主要基于课本内容,因此复习课本是掌握答题技巧的关键。

2.理解题目要求:在答题过程中,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确定所需答案的范围和要点。

3.积累思考题:做题过程中,对于答案不确定的问题,可以先记录下来,继续思考和积累,最后再予以回答。

4.注重综合能力: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答题时应注意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和判断。

5.注意答题形式:题库中会涉及到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多种形式,应根据题目要求准确作答。

6.时间分配合理:在考试中,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时间给每个题目,不要因一道题占用太多时间而影响到其他题目的完成。

三、题目示例与答案解析1.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解析: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本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 社会条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种社会背景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 个人条件:毛泽东自幼受到父辈的影响,加上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个人对中国革命问题的独特见解。

同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中国人民的疾苦,并对世界革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理论基础:毛泽东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中归纳出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观点。

通过上述基本条件的综合作用,毛泽东思想得以形成并在中国革命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毛概课后部分题目解答

毛概课后部分题目解答

第一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首届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于(1995年)召开2、(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还很年轻,几乎处于童年时代3、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很多人意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对4、当前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的纽约中心每(一)年召开一次大会。

5、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批判(李卡克内西)和(倍倍尔)的错误观点。

6、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侧重点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及与时俱进的品质)。

7、马克思主义被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空间上的开放性)。

8、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

9、(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纲领。

10、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

()对11、下面著作中提到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人物的是(《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

12、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传播中,恩格斯在辩证法方面发挥了他的特点。

()对13、恩格斯明确表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属于马克思的,自己并没有独立参加理论的创立。

()错14、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历史方面的彻底性和严密性上,不包括下面哪个观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立)。

15、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反对青年马克思的代表人物是(阿尔都塞)。

16、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分歧,背后还有深刻的政治原因。

()对17、考斯基与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一样否定马克思主义逻辑的彻底性和严密性,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看作是哲学思想。

(错)18、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行业?(纺织业)19、下面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经济背景的是(无产阶级的壮大)。

20、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相继失败,说明空想社会主义不能对工人运动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对)21、马克思主义创立时仅仅参考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这三项自然科学成果。

(错)2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吸收了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理论,这些理论不包括(阶级和平学说)。

23、费尔巴哈批评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提出了抽象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24、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25、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出版的著作不包括(《反杜林论》)。

2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出版)。

27、马克思生前只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后两卷主要靠恩格斯创作完成。

(错)28、恩格斯生平著作《谢林论黑格尔》、《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费尔巴哈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共产主义原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

以上都是30、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是(《资本论》)。

31、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成果集中在列宁对马克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对)32、下面对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立的政治立场33、马克思恩格斯于()创立了第一国际。

19世纪60年代中期3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是无产阶级推翻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思想武器。

(对)35、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提出了()的战略思想。

持久战3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方法不包括()。

读原著注释37、作为领导,只具备专业的学识还不够,还要有概况能力、统筹全局的能力。

(对)38、被称为经学的是()时期的哲学。

两汉39、清代哲学被称为()。

朴学40、乾嘉学派是朴学是代表学派,重证据而轻义理。

()是41、中国哲学走向成熟是在陆王心学时期。

()否42、(黄宗宪)最早把“哲学”一词引入中国。

43、()是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关于中国哲学史的书。

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44、刘邦和萧何进入咸阳之后率先保护了档案馆,许多古籍得以保留。

()否45、胡适和冯友兰分歧的是()。

诸子是否出于王官/先秦是否有六家/孔子和老子谁先谁后46、phllia指的是()。

友爱47、“哲学”在希腊语中的意义是()。

爱智慧48、爱智需要人们保持好奇心,打破观念的束缚。

()是49、哲学中世界观的对象范围与层次分别是()和()。

整个世界、最深层的本质50、哲学与具体科学通过()可以区别开来。

研究对象51、只有把万事万物抽象到存在这一层次才能称为哲学。

()是52、哲学是飘浮在空中的学科”体现了哲学的(相对生活来说的间接性)53、哲学通过()把自己与实际生活沟通起来。

方法论54、下面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具体科学依赖于哲学55、世界观指导着方法论的使用。

()是56、18世纪,哲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借助科学的名义提高自身的地位。

()否57、哲学基本问题之所以成为基本问题,下面不是决定因素的是()人的主观意志5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9、人的双重性指的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

()是60、下面对本体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宗教上表现为追求彼岸世界61、()第一次提出了“存在”的概念。

巴门尼德62、亚里士多德的本体指的是存在于现实事物之外的“事物本身”(错)63、中国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唯物主义是()。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64、下面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表学说的是(人是机器)65、(赫拉克利特)提出了火本原说。

6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反对神学、促进科学民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67、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

都把精神看作是世界本原68、下面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代表学说的是()。

心外无物69、哲学的基本派别只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类。

()否7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只在回答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时才有意义。

()是71、下面属于康德不可知论观点的是(人的认识只能停留于现象界,自在之物是认识达不到的)。

72、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观点属于()。

可知论73、不可知论否认了人的认识有无限可能性,对人们的认识活动毫无益处。

()否7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75、()提出了物质的定义。

列宁76、辩证唯物主义的三观不包括()。

认识观77、物理学两大发现推翻了旧唯物主义的观点,却推动了物质定义的提出,这说明科学的发展推动着人们认识的发展。

(对)78、根据恩格斯的观点,物质的运动是()。

以上都是7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生”是什么意思?()运动80、“一个物体永远到不了目的地”体现了芝诺的()。

二分辩81、芝诺看到了运动的矛盾性,对辩证法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82、化学运动的物质主体是()。

原子离子、离子团等83、下面对唯心主义运动观描述不正确的是()。

把运动理解为在和不在的统一84、我们不仅要承认物质是运动的,还要承认物质是自己运动的。

()是85、把活着的人看成是静止的,体现了哪种静止的表现形式?(事物的性质比较稳定的状态)86、具体物质形态具有()和()。

时间性、空间性87、下面说法不属于形而上学不变论的是(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88、空间的广延性和并存秩序简单来说就是指事物的()。

体积、位置89、现开花再结果实体现了时间的()。

顺序性90、长生不老、返老还童的想法违背了时间的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是91、下面对时中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体现了绝对的时空观92、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的体现有()。

人类的很多战争由空间问题引起93、地球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是10的13次方光年。

()否94、下面不能够体现时空相对性的是()。

时空具有客观性95、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时间和空间是一种先天的认识形式96、根据钟慢现象,乘坐以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上的人要比在地球上的人老得更快。

()否97、下面关于时空的有限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指的是物质总体时空的有限性98、时空的无限性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

()是99、有限和无限互相包含,相互转化。

()否100、意识的产生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其中第二个环节是()。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生物的心理101、意识既起源于社会,又起源于自然界。

()是10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体现在()。

以上都是103、人脑的重量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智力就依靠劳动产生差别。

()否104、梦也是人的意识对物质的客观反映。

()是105、下面对意识的个体差异性说法不正确的是(不同主体的意识差异性体现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上)106、人为了冬天吃粮食而在春天就开始耕种体现了意识的什么作用?()赋予人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107、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要不断丰富意识和想象108、低估意识的作用就会走向唯意志论。

()否109、下面不属于实践特征的是()。

目的性110、下面对费尔巴哈实践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把人的活动本身作为对象性的活动111、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

()是112、(黑格尔)认为实践是一种客观精神活动。

113、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人是实践的存在115、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原因。

()是116、人口决定论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观?()自然主义历史观117、生产实践对应的实践活动形式的是()。

创作物质资料的实践118、实践是社会的本质这一观点的确立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建立。

()是119、在朴素辩证法阶段,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是()。

自发结合12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区别是是否用联系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否121、中西辩证法都主张对立统一,中国主张用和来统一而西方主张用斗争来统一。

()是122、黑格尔辩证法的局限性体现在(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123、燕太子丹赠手的故事告诫我们联系具有()。

整体性124、联系的根本内容是()。

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125、下面体现了本质联系的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26、诡辩论否定了联系的普遍性。

×127、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不包括()。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规律128、下面对发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时间越新,发展程度越高129、事物的永恒运动不代表事物任何时候都是发展的。

()是130、下面说法不属于逻辑矛盾的是()。

我说的这句话是一句假话131、在说一条鱼是活鱼时又说它身上有死亡的种子体现了()辩证逻辑132、从自身推出和自身相反的命题被称为逻辑矛盾。

()否133、形而上学在矛盾概念上的错误是()。

割裂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134、“和”对应的是矛盾的统一性。

(对)135、矛盾的两个属性中最根本的是统一性。

(错)136、下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是()。

福与祸13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矛盾的什么作用?矛盾双方相互汲取有利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138、下面不能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