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第三节《地图》教学设计

课题地形图的

判读

教学课

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

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教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主要内容备注

前提测评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课件展示)

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

出实际距离;

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指向标(课件展示);

②经纬网;

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课件展示地图)

适应认知规律,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导入新课(由图例所示地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

图,都是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

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

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

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

的判读”(课件板书)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讲授新课

㈠自学结合图1.27和图1.28自学下面两段文字,理

解以下几个概念:

①海拔;②相对高度;③等高线;④等深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㈡(课件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海拔和相对高度1.什么是海拔?并指认甲、乙两点的海拔高度。

2.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

3.什么是相对高度?并指认甲、乙两点的相

对高度。

4.(课件展示:珠穆朗玛峰及其海拔示意图)

登山者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

一般先到大本营适应环境,休整准备。大本

营海拔高度是6600米,珠峰海拔8844米,问

它们间的相对高度为多少?(口算:2244

米)这就是登山者要攀登的高度。(《同步成

长》16页19题)

5.你认为是什么一直吸引着人们勇攀珠峰?

(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吃苦精神,实现

人类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愿望等。)

联系生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诱发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2.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㈢等高线1.什么是等高线?

2.展示山体模型,理解:等高线是海拔高度相同

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3.(课件演示)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与剖面图的对应关系、辅助线的使用规则、等

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出示类似山体的实体(冬瓜),请两个

同学到讲台上切割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

(2)再请一个同学协助老师在黑板上绘制实体的

等高线地形图,标出海拔高度值(假设)。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

①首先根据实体绘制剖面图的等高距。

②绘制剖面线。

③学生观察分析:剖面线与等高线相交就会

引一条辅助线,并且高度值一一对应。④将

剖面图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⑤设置错误,学生纠错,重点提醒:由于山

顶还有一部分不够一个等高距,切记不能犯

类似错误,画成平头山顶。

1.用模型和实体等形象直观的教具,表达难

以理解的概念。

2.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动手练习(请每个同学备一张纸和尺,和老

师一起画草图,重点掌握剖面的绘制方法。)

设疑纠错,加深学生对易混易错知识点的记

忆。

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在黑板上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点A

和点B,估算这两点的高程。

(如果难以理解,可以作辅助线,将点对应

到剖面图,即可估算出这个点的高程)

培养学生目测与估算的能力。

㈤等深线什么是等深线?等深线的高度值一般为负值。

㈥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课件展示)

a)山顶:等高线高度值从中心向四周渐小。

(课件图片):富士山

b)山脊:像牛、马、羊等的背脊。

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

(课件图片):秦岭

不由联想到苏轼绝句《题西林

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

c)山谷:两侧是高山的中间低地或洼地。

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

举例:李白的著名诗句《望天

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

水东流至此回。”描述的就是

非常奇特的山谷。

d)鞍部:像驼峰的中间低地,马鞍状。

e)陡崖:非常险峻的地形,等高线在此处重

叠成一条线。(课件图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用生动精美的图片展示山体不同部位的

地形景观,让概念有了素材依据。

3.引用名诗、名句注重与文史的结合,与生

活的结合。

㈦巩固与练习1.山体模型展示,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

2.出示自制教具,(用彩色吸塑纸做成彩色

等高线地形图,一种颜色作成一层等高线,

把它们用线穿起来。)首先请同学认读,然

后从平面提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把平面

图想像成立体图形的形象依据。

3.(课件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请同学

判读地形。

加深印象

㈧分层设色地形图按照越高越亮或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课件过渡到分层设色地形图)

活动与练习

观察与分析观察P17图1.30 ,对照图1.30完成活动第1

题。找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并指出在本图中它们的高度范围,描述它们

的地面起伏程度(大、中、小、平缓、一望

无际)

(分组活动,大屏幕上哪个地形闪烁,哪一

组同学就请站起回答问题)

链接生活

与思考:在上述五种地形上,适合发展什么样

的农业经济?

1.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培养纵向思维的能力。

延伸拓展课外搜集以上五种地形景观的照片与资料。

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同步成长》17页,第20题。

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

简图,请帮助解答下列问题:

(1)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方向。

(2)如果我军大炮最远射程为30千米,敌

军指挥部(是、否)在我军大炮的射程之内。

(3)敌军指挥部的海拔大约为()米,

我军阵地的海拔是()米,敌军指挥部

与我军阵地的高度差约为()米

(4)若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A、B、

C路线中的()较好,原因是什么?

(分组讨论,三组分别讨论我军进攻路线

ABC,剩余一组综合分析。看哪组做得又快

又好,奖励小红花,给各组加分。)

1.进行课后练笔,起到对课堂知识的巩固、

升华的作用。

2.小组活动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学

习的积极性。

3.采用军事题材,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

引发爱国情结。

课外作业完成课本18页活动第3题。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周测第43周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周测 1,我国人口密度东西部差异明显,其分界线大致是() A.哈尔滨-广州 B.漠河-北海C.黑河-腾冲D.秦岭-淮河 2, 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 A. 北京 B. 广州 C. 沈阳 D. 哈尔滨 3, 我国国土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A. 纬度差异 B. 经度差异 C. 地形差异 D. 海陆位置 4,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第三回描写了鲁提辖为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屠户“镇关西”,据考证,小说中描述的地点在今天甘肃平凉。那么以下位于甘肃的是() A. 敦煌莫高窟 B. 故宫 C. 天坛 D. 玄武山 5,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 B.南北跨度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C.东西方向经度相差62度,时区相差达4个小时以上 D.最南端位于西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6,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B.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C.大部分在温带,少部分在寒带 D.大部分在中纬度,少部分在高纬度 7,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叙述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多分布在东南、东北、西北地区 B.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 56 个少数民族 C.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D.东南地区人口密度比西北地区小 8,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C.控制城市人口,向农村发展D.从东南向西北迁移,使人口均匀分布 2.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2000年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B.生活水平高C.出生率高 D.死亡率低 9,从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来看,我国主要位于() A.低纬度B.高纬度C.中低纬度 D.中高纬度 10,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与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A.最北端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最东端一台湾省 C.最南端一海南省D.最西端一西藏自治区 11,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某年春节期间,家住哈尔滨的哈小明收到来自南京的好友张林的邀请,邀请哈小明一道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假期活动。张林知道哈小明是一名地理爱好者,在信中有意考考哈小明,告诉他,参加假期活动的地方在一年中有两次立杆无影(太阳直射某地时正午无影,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八年级地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点归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洲、洋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

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 (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 (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34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课本p7、p10) 23个省:黑、吉、辽;晋、鲁;冀、豫;苏、皖、浙、赣;鄂、湘; 闽、粤、琼、台;云、贵、川;陕、甘、青。 5个自治区:宁、藏、新、桂、内蒙古 4个直辖市:京、津、沪、渝 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 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xx年,我国总人口为1 2.95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

【人教版】初中地理思维导图(上)

地球和地图地球仪 地球的运动 地图的阅读 地形图的阅读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 纬线和经线 维度和经度 经纬网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学会阅读地图 选择适用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 周长:4万km 半径:6371km 表面积:5.1亿km2 注:地轴不是真实存在的 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东至160°E 20°W西至160°E 精准定位 距离计算 赤道上:经度1°=111km 同经度:纬度1°=111km 昼夜更替 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二十四节气 春分:3月20或21 夏至:6月21或22 秋分:9月22或23 冬至:12月22或23 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方向 图例 一般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不特殊说明一般指向北方 经纬网:纬线定东西,经线定南北 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根据目的 根据大小

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 世界地形 海陆变迁 地球?水球? 七大洲和四大洋 陆地地形 海底地形 沧海桑田从世界地图得到的启示 板块运动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分布不均 七大洲 四大洋 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 欧洲-1000大洋洲-900太平洋-18000 大西洋-9366印度洋-7500北冰洋-1300 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欧非分界线亚美分界线南北美分界线南极洲-南美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 丹麦海峡 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太平洋东岸科迪勒拉山系 北美洲-落基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太平洋西岸 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一系列呈弧形分部的岛屿和山脉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等著名山脉组成 大陆架200米深度以内,陆地-海洋自然延伸部分大陆坡 水深急剧增加至数千米 五种地形图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德国 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主要的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测试卷有解析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行政区中,级别最小的是() A.苏州市B.姑苏区C.相城区D.木渎镇 2.我国西部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复杂,气候干旱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C.城镇多,交通便利D.耕地多,气候适宜 3.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内蒙古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四川省D.黑龙江省 4.我国濒临的海洋中,纬度最高的是() A.黄海B.南海C.东海D.渤海 5.下列组合中,所在地区与其住房、风俗习惯不相符的是() A.青藏高原—碉楼—主食米饭B.内蒙古高原—蒙古包—赛马C.西双版纳—竹楼—泼水节D.洞庭湖—陡顶砖瓦房—赛龙舟 6.关于我国边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陆疆18000多千米,有6个相邻国家B.我国陆疆22000多千米,有14个相邻国家C.我国海疆22000多千米,有6个相望国家D.我国海疆18000多千米,有14个相望国家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节日,连线错误的是() A.甲﹣﹣开斋节﹣﹣回族B.乙﹣﹣泼水节﹣﹣傣族C.丙﹣﹣火把节﹣﹣高山族D.丁﹣﹣元宵节﹣﹣汉族 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东北地区C.壮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D.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 9.下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河流图”,我国重要的“黑河—腾冲”人口界线连接( )

A . 甲省和乙省 B . 乙省和丙省 C . 丙省和丁省 D . 丁省和甲省 10.下列宣传语中,不符合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 A .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B . 晚婚、晚育 C . 加快人口增长,扩大生存空间 D .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素质 11.某旅游团从辽宁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 ) A . 蒙古 B . 印度 C . 朝鲜 D . 越南 12.读下图,四个省区中,人口最多的是( ) A . 答案A B . 答案B C . 答案C D . 答案D 13.下图是我国某少数民族的图片,图中该民族是( ) A . 回族 B . 维吾尔族 C . 蒙古族 D . 藏族 14.国家统计局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 . 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检测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6分)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 青海省 B. 黑龙江省 C. 西藏自治区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B.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依然存在 3.读“沪昆高铁沿线及周边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A省级行政区的简称、B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A. 滇、武汉 B. 鄂、长沙 C. 黔、长沙 D. 湘、贵阳 4.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酒满了阳光。这说明我国() A. 领海面积广大 B.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南北跨纬度广 D. 东西跨经度广 5.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无热带 B. 东半球和北半球 C. 海岸线漫长,陆上邻国较少 D. 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6.下列省区,藏族人口最集中的是() A. B. C. D. 7.目前我国正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大国,下图为近十年我国人口增长和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 A.大幅度减少人口数量 B.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维持男女性别比例均衡 (2)我国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关键是() A.迅速降低人口数量 B.接纳友好国家的移民 C.逐步提高人口数量 D.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8.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福字。下图所示四个福字将四省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中。其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人教版2020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从世界看中国复习课

教学过程 复习环节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一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这节课我们对这一章进行全面地复习。 课中作业 环节二 二、知识回顾 同学们根据学生用书,捋顺教材知识结构,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课中作业 环节三 三、重点复习 现在同学们请看多媒体:结合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明确我国领土四端点和14个陆上领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主要领海。 我们看多媒体:多媒体展示我国的行政区划,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与我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长江,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陆上有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 通过看多媒体,同学们复习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分

布。复习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特别注意拥有两个简称的省 区。 有什么办法能尽快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省会和简称 呢?建议活动: 竞赛游戏: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组织学生竞赛】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每轮各小组派一名代 表回答问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第一轮:教师在黑板的拼图上任意指出五个省区,请学生回答它 们的名称。 第二轮: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相应的省区图 块从黑板上取下来。 第三轮:教师任意拿出五个省区图块,请学生根据图块的形状判 断各是哪一个省区。 第四轮: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图块放在黑板 上相应的位置上。 我们看多媒体: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规律特点,人口增长 过快带来的问题,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师生复习。 我们看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节日,风俗习惯 以及分布范围和特点,师生复习。 课中作业 (修改人:)课后作业设计: 绘制本章节思维导图

重点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重点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简单识别各种基本地形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讨论: 地表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我们若想读懂地图、灵活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表的高低起伏。 引入: 那么,在地图上如何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呢? 引出课题:一、地形图的判读,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谈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等高线地形图

设问: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的高度为4000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会出现两个不同的高度值,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得的呢?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观察图1.34甲、乙两地高度。 引导: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 1)海拔高度: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直线和数值。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500米 2)相对高度: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呢? 甲地相对于乙地的1000米垂直距离,指的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高度。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相对高度的概念。比较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承转:测量出各地海拔,然后把它们绘制在图上,就绘制出了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观察图1.35等高线。 引导: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 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图1),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A、图1表示山地,图2表示凹地或盆地 B、不同的地形,等高线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延伸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承转:根据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3、不同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表基本形态: (教材P25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顶:山的最高部分 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出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形象记忆: 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拳: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分相当于山顶,四指从根部起的第一节的部分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手的小指外侧相当于陡崖。 学生活动 根据已学关于地形的知识,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优秀教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 2.能够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 3.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准备】 地图册、等高线地形模型、课本上的相应插图 【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板书)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激趣]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常用地形图来表示。 一、地形图的判读 [启思]学生阅读课本图1.34,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它们的单位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活动] (要求)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小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无论计算海拔还是相对高度都必须用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是米。 (板书)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 ②相对高度 [巧练]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多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启思]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1.35“等高线示意图”,你能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吗?海洋中的等深线也是同样的绘制方法吗? [活动]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教案 人教版

第一节疆域 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 知识与技能 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明确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疆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难点 运用不同的地图,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收听歌曲《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我们不禁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我们的祖国。 二、讲授新课 教师:同学们,拿出地图册,请在世界政区图中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位置,观察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练习]学生阅读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结合已有的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完成探究活动。 学生活动:找一找,动手画一画。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己手中的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红色笔描出;找出赤道,用蓝色笔描出;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轮廓,学生讨论完成问题: (1)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试说出我国在哪个半球。 学生: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试说出我国在哪个半球。 学生: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3)指出高、中、低纬度划分界线,并说出我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初中地理 八年级上册 从世界看中国 教案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一)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北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辽阔的疆域 (1)领土四至点: 最北端位于漠河北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注意:南北跨纬度广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东西经度跨度大,导致东西时间差异大 (2)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主要的岛屿:台湾岛(第一大岛)、海南岛 (4)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有哪些?(熟读即可) (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濒临太平洋,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进行往来。 (5)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 14 个、隔海 6 个。 (1)陆上邻国有 14 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老挝。(可按顺口溜记) (2)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注意:我国既与朝鲜、越南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二)行政区划 1.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 2.34 个省级行政区域:23 个省、5 个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 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 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需要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轮廓和省级行政中心。) 第二节人口 1.人口数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增长特点: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3.人口政策: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示: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在2016 年实行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4.人口分布: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东多西少。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与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学用具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中国地形图》,学生找出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米, 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米,请你解释原因? 1.海拔和相对高度 生:学生读图讨论说出8844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而4000米是它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 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模型,请同学们观察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生: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个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2.了解什么是等高线,学会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3.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海拔的高低.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的绘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断各地的高低呢? 生:学生讨论说出只要读出地面各点的海拔,就可以比较个地点的高低. 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35等高线示意图,先观察左右两个山坡哪个陡?哪个缓?并与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相对照,自己得出结论:坡度的陡缓与等高分布疏密的关系,教师展示结论. 4. 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5.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 生: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闭合圆处是山顶,但是数值要看清 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了解海拔和不同的地形. 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42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素描图,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高度,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其着色有什么规律? 生:讨论回答: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按照越高越亮或者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7.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梳理与复习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梳理与复习 知识要点一:疆城 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B.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C.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寒带,没有地区位于热带 D.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太平洋的东岸,海陆兼备 2.我国国土辽阔。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 (3)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3.下列各组国家中,位于我国北边的有( ) A.越南、老挝 B.阿富汗、巴基斯坦 C.蒙古、俄罗斯 D.尼泊尔、印度 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 A.不丹、老挝、越南 B.朝鲜、越南 C.蒙古、朝鲜、越南 D.印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 5.下列各组国家中,全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是( ) A.日本、朝鲜、老挝 B.印度、文莱、菲律宾 C.马来西亚、朝鲜、缅甸 D.文莱、菲律宾、日本 6.我国享有独立主权的内海有() A.渤海和琼州海峡 B.北海和琼州海峡 C.渤海和黄海 D.渤海和多佛尔海峡 7.我国疆域辽阔,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基本实行、 和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8.目前,我国共计有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个省、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 9.我国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和,都濒临海;我国4个直辖市中,濒临东海的是,濒临渤海的是,位于西部内陆的是 ,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10.我国5个自治区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我国4个直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 11.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甘肃省、贵州省、省、 省和省。 12.我国的领土最东端、最北端均位于省,最南端位于省,最西端位于自治区。 13.我国的领土最北端() A.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C.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D.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练习题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第1课时 一、填空题 1.地面共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 2.某地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 3.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________。 4.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________。 二、选择题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是下列的() A、盆地 B、鞍部 C、山顶 D、陡崖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A、鞍部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4.甲地的海拔1500米,乙地的海拔500米,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1500米 B、500米 C、100米 D、1000米 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9003.13米 B、8693.13米 C、8848.13米 D、9158.13米 第2课时 一、填空题 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_____ 的原理绘制的,它是在不同的______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2.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地形的________和________。 3. 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称为_______,地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五种类型。 二、连线题 ①山顶 A. ②山脊 B. ③山谷 C. ④鞍部 D. 三、综合题 1.读右图,甲地海拔高度为_____,乙地海拔为______,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 2.写出下面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形的名称: A.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例题解析 基础知识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辨误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参照点不同 (2)等高线 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②特点:除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有无数条。 析规律:等高距的含义及特点 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 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例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A.8689米 B.9003米 C.8999米 D.9009米 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高度。 答案:C 【例1-2】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示起伏的地形。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分布特点,如下表: 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峰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表示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叠、相交处,常用符号表示 (4)等深线 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②等深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深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判断海底的坡度大小。坡陡的地方,等深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深线稀疏。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处等高线封闭,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B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C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D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为鞍部;E处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叠相交,为陡崖。第(2)题,H点所在的等高线是400米,G点处在200米等高线上,二者相对高度是200米。第(3)题,沿B处虚线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易攀登。第(4)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数据变化规律,A、M两点海拔高,是山峰,且M峰多了一条等高线,海拔比A峰高。 答案:(1)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200(3)B 此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4)M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教学要求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内容点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完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内容。 2.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和区域经济差异密切相关。 如何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学生在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在基本训练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学会阅读和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2)学会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或稀疏状况。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平衡性。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根据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与人口资源的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第三节《地图》教学设计 课题地形图的 判读 教学课 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 与 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 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 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 法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教 具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

板 书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主要内容备注 前提测评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课件展示) 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 出实际距离; 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指向标(课件展示); ②经纬网; 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课件展示地图) 适应认知规律,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导入新课(由图例所示地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 图,都是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 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 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 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 的判读”(课件板书)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讲授新课 ㈠自学结合图1.27和图1.28自学下面两段文字,理 解以下几个概念: ①海拔;②相对高度;③等高线;④等深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㈡(课件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山体部位,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山坡的陡缓。 3.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并判读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山体模型,分层转换为等高线地形图,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2.通过用彩笔涂色,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原理。 3.通过绘制、分析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学会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重点与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

(展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的景观图片) 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二、新课讲解 (一)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1.35 地面高度的计算 (导学):知道地面高度的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讲解):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读图1.36 等高线示意 (导学):明确等高线定义、特征和等高距,了解等深线。 (讲解):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等高距: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动画页: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原理》 3.判断坡度的陡缓 (导学):根据山地实体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山体坡度的陡缓。 (讲解):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图和对应的实体图,分析等高线分布特征。 (讲解):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5.读图1.37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地球和地图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欧洲西部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日本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亚洲自然环境

初中地理思维导图:中东 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的关系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一般的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的形式出现,主要是把关键字及图像还有颜色等建立一个完整的记忆链接。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的技能,也利用了思维的规律、阅读、记忆、激发人类大脑中无限的潜能。它由中心向外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每一个关节点都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延伸更多的连结。思维导图的图像多呈现树枝类型的放射性形式,有一种枝条四处延伸的感觉。而在学习中,每一处的延伸都代表着一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连结,可以视为你个人的记忆库,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二、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的关系 众所周知,地理作为文科中相对比较复杂的学科,它不仅仅需要教师们传授的书本知识,这些仅代表了地理的一部分内容。语言的感染及严谨的思维,都不能全方面地把地理需要吸收的知识表现出来。思维导图作为一个立体的学习方式,目前已经与高中地理紧密地相连了。 1.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普遍觉得书本上文字知识不难,只需要花时间记忆就好了。可是,地理学习中有大量的图文。尤其像世界地图,不同地形的不同版块,它需要一个有技巧的总结性的重点概括图。而在这个时候,老师开始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在课前把重点内容提炼出来,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理解起来也会变得相对的容易。如果在预习时不懂的内容,学生也可以着重听一下。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绘制思维导图,把重点放在中心,其它内容慢慢延伸,在课堂和课后很据吸收程度修改思维导图。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代表自己的掌握程度,颜色可以代表理解、疑问与完全不懂。然后,在课上就认真听讲,对于自己不太理解的知识点积极问老师,直至思维导图的知识点完全掌握。 2.利用思维导图增添趣味性 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都形成了较为死板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传说中的死记硬背。这个方法对于文科大量的知识点来说,确实十分有效果,可是这其中不包括文科中的理科———地理。地理这门课程,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除了一般的文字知识点,大量的图表需要其分析。不仅要结合已知的知识点,还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的模拟图形,清楚了解它的构造,才能理解它的意义。所以,很多文科生在学习地理时都苦不堪言。不过自从思维导图进入高中地理的教学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它没有固定的图形,没有固定的模板。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来绘制思维导图,所以它就有了很大的新鲜感。对于在固定的应试教育模式,它的出现,使学生有了新的学习方法。而且事实证明,思维导图的运用,效果还是极受学生欢迎的。有案例显示,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学习后,知识点吸收能力大大提高,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周测第38周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周测 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A.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C.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 D.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 2, 位于我国长江入海口处的直辖市是________。 3,近期,大型地理益智类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在央视播出,如果你是参赛选手,请找出下列对我国的位置和疆域描述正确的一项() A.我国位于亚洲南部,太平洋西岸 B.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C.我国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D.陆上国界线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4,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多,西部少 B.平原多,高原少 C.内地多,沿海少 D.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吉林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中心摄制的系列纪录片《雁南飞·过年》于 2019 年2月14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来自东北的“雁南飞养老团”共20人,四辆车,他们以体验、尝试、探索“抱团养老”为目的,一路野外宿营,一路生火做饭,从东北自驾到海南“猫冬”(东北方言,躲在家里过冬,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门。)过大年。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到本世纪40年代后

期,中国将形成老年人口高峰,届时每3~4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2020年、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2200万和5300万人。那时候,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是一个大问题。 材料三:“抱团养老”自驾线路图和2007-2020 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图 (1)为什么这群“雁南飞养老团”的20人要从这么远的东北到海南去过年?造成东北地区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2)读“2007-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图”,在____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超过2亿;从2007年至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 (3)根据材料总结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______针对这个问题,你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