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微生物腐蚀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

混凝土微生物腐蚀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
混凝土微生物腐蚀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

混凝土微生物腐蚀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

简要叙述了污水组成及其微生物代谢产物,介绍了商品混凝土微生物腐蚀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现状,并论述了当前关于商品混凝土微生物腐蚀研究的主要内容、采取的腐蚀实验方案和相关的微生物学方法,最后强调了国内开展商品混凝土微生物腐蚀研究的紧迫性。

1商品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与危害

工业和城市污水中常含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由于微生物代谢造成商品混凝土的腐蚀称为商品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可导致污水处理设施中商品混凝土结构表面砂浆脱落,骨料外露,严重时可产生开裂和钢筋锈蚀,从而使其服役寿命大大缩短。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功能,而且重建或维修还将导致可观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德国建筑材料的破坏中微生物腐蚀所占份额约为10 %~20 %。 20世纪70 年代,仅德国汉堡市污水管道系统因微生物腐蚀造成的维修费用就高达5 000 万马克;美国洛杉矶市1 条总长1 900 km 的商品混凝土污水管道,其中208 km 已遭到微生物腐蚀破坏,其修复更换费用高达4 亿美元,而整个美国现已有80 万km 的污水管道因商品混凝土遭受微生物腐蚀而需要修复或完全更换;其他如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都面临着类似问题。国内近期进行的污水处理工程现场调查也表明:由于商品混凝土遭受微生物腐蚀,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现已遭到严重的腐蚀破坏,难以达到设计使用年限;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新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局部已可观察到明显的腐蚀现象。鉴于其严重危害性,商品混凝土的微生物腐蚀很早就引起西方国家的重视,至今一直在对其作用机理和控制措施进行广泛研究,

硫化氢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硫化氢腐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作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 1. H2S腐蚀机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含有H2S气体的油气田中,钢在H2S介质中的腐蚀破坏现象即被看成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各国学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虽然现已普遍承认H2S不仅对钢材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而且H2S本身还是一种很强的渗氢介质,H2S腐蚀破裂是由氢引起的;但是,关于H2S促进渗氢过程的机制,氢在钢中存在的状态、运行过程以及氢脆本质等至今看法仍不统一。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虽然不少,但以假说推论占多,而真正的试验依据却仍显不足。 因此,在开发含H2S酸性油气田过程中,为了防止H2S腐蚀,了解H2S腐蚀的基本机理是非常必要的。 (1) 硫化氢电化学腐蚀过程 硫化氢(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08,密度为1.539kg/m3。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760mmHg,30℃时,硫化氢在水中的饱和浓度大约3580mg/L。 1

在油气工业中,含H2S溶液中钢材的各种腐蚀(包括硫化氢腐蚀、应力腐蚀开裂、氢致开裂)已引起了足够重视,并展开了众多的研究。其中包括Armstrong和Henderson对电极反应分两步进行的理论描述;Keddamt等提出的H2S04中铁溶解的反应模型;Bai和Conway对一种产物到另一种产物进行的还原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阳极反应是铁作为离子铁进入溶液的,而阴极反应,特别是无氧环境中的阴极反应是源于H2S中的H+的还原反应。总的腐蚀速率随着pH的降低而增加,这归于金属表面硫化铁活性的不同而产生。Sardisco,Wright和Greco研究了30℃时H2S-C02-H20系统中碳钢的腐蚀,结果表明,在H2S分压低于0.1Pa时,金属表面会形成包括FeS2,FeS,Fe1-X S在内的具有保护性的硫化物膜。然而,当H2S分压介于0.1~4Pa时,会形成以Fe1-X S为主的包括FeS,FeS2在内的非保护性膜。此时,腐蚀速率随H2S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同时腐蚀速率也表现出随pH降低而上升的趋势。Sardisco和Pitts发现,在pH处于6.5~8.8时,表面只形成了非保护性的Fe1-X S;当pH处于4~6.3时,观察到有FeS2,FeS,Fe1-X S形成。而FeS保护膜形成之前,首先是形成Fe S1-X;因此,即使在低H2S浓度下,当pH在3~5时,在铁刚浸入溶液的初期,H2S也只起加速腐蚀的作用,而非抑制作用。只有在电极浸入溶液足够长的时间后,随着FeS1-X逐渐转变为FeS2和FeS,抑制腐蚀的效果才表现出来。根据Hausler等人的研究结果,尽管界面反应的重 2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化学机理与防腐措施

第22卷第3期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9月 Vol.22No.3 Journal of Ningxia Uni 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 tion)Sep.2001文章编号:0253-2328(2001)03-0298-04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化学机理与防腐措施 杨建森1,何党庆2 (1.宁夏大学土木工程系,宁夏银川 750021; 2.长庆输油公司,宁夏银川 750004) 摘 要:分析阐述了钢筋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化学机理,并着重讨论了碳化反应和氯离子对钢筋腐蚀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防止钢筋腐蚀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钢筋腐蚀;碳化;氯离子侵蚀 分类号:(中图)TU528.57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1991年召开的第二届混凝土耐久性国际学术会议上,Mehta教授在题为 混凝土耐久性50年进展!的主旨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混凝土破坏原因,按重要性递降顺序排列是钢筋腐蚀、寒冷气候下的冻害、侵蚀环境的物理化学作用.#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而言,钢筋腐蚀是最重要的破坏因素之一.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降低了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安全储备;%降低了结构或构件的刚度,增大了变形,甚至使混凝土保护层脱落,影响了正常使用;&降低了结构或构件的延性,甚至改变其形态,从而导致伤亡事故.因此,钢筋腐蚀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对钢筋腐蚀的研究已成为混凝土领域研究最多的问题之一. 1 钢筋腐蚀机理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中的高碱性溶液(pH值一般在12以上,约为12.6)对混凝土中的钢筋起到保护作用.钢筋在这种高碱性的环境中,表面沉积着一层致密的水化氧化铁薄膜( F2O3?2H2O)而处于惰性状态.通常钢筋表面薄膜的破坏有两种原因:?因混凝土碳化而引起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碱度降低(pH值可降至9以下),当混凝土pH值降到11.5以下时,钢筋表面的钝化薄膜就会受到破坏;%由于氯离子和氧离子的扩散侵蚀而破坏钝化薄膜.钝化薄膜的破坏,失去了对钢筋的保护作用,若有空气(指其中的氧气)和水分侵入,钢筋便开始发生腐蚀.腐蚀的机理是发生吸氧性电化学腐蚀阳极Fe(Fe2++2e-,阴极H2O+ 1 2 O2+2e-(2OH-,电化学腐蚀必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存在两个电势不等的电极;金属表面存在必要的电解质液相薄膜.一般说来,由于钢筋成分不均匀或氧气浓度的差异,第一个条件总是能够满足的,第二个条件则要求混凝土中腐蚀的相对湿度>60%[1]. 2 钢筋腐蚀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 影响钢筋腐蚀的因素很多.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影响钢筋腐蚀的主要因素有氯离子、混凝土碳化、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浓度等)、混凝土渗透性和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与直径等.混凝土的渗透性与其强度、孔隙率、裂缝宽度及密度有关. 一般说来,由于暴露程度较大,角部钢筋的腐蚀速度为中间钢筋的1.3~1.5倍[2].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与钢筋腐蚀速度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裂缝分布越密,混凝土水灰比越大,养护时间就越短,强度越低,裂缝宽度越大,混凝土渗透性越好,钢筋腐蚀越快.采用矿渣水泥的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速度为普通水泥的1.7~1.9倍.关于粉煤灰对钢筋腐蚀的影响,研究认为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小于30%时,对钢筋腐蚀无不利影响,甚至是有利的,但掺量超过 收稿日期:2001-02-23 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002) 作者简介:杨建森(1971-),男,讲师,研究土木工程材料和环境保护

常用各种外加剂原理及特性

常用外加剂之减水剂原理及特性 减水剂是当前外加剂中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根据其功能分为:普通减水剂(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高效减水剂 (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用水量的外加剂);引气减水剂(兼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缓凝减水剂(兼有缓凝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早强减水剂(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减水剂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系;多环芳香族磺酸盐系;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系;糖钙等。 1.常用减水剂 (1)木质素磺酸盐系减水剂。这类减水剂根据其所带阳离子的不同,有木质素磺酸钙(木钙)、木质素磺酸钠(木钠)、木质素磺酸镁(木镁)等。其中木钙减水剂(又称M型减水剂)使用较多。木钙减水剂是由生产纸浆或纤维浆的废液,经生物发酵提取酒精后的残渣,再用石灰乳中和、过滤、喷雾干燥而制得的棕黄色粉末。木钙减水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0.2%~O.3%,当保持水泥用量和混凝土坍落度不变时,其减水率为10%~15%,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提高 10%~20%;若保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坍落度不变,则可节省水泥用量10%左右;若保持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变,则可提高混凝土坍落度80~100mm。木钙减水剂对混凝土有缓凝作用,掺量过多或在低温下缓凝作用更为显著,而且还可能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使用时应注意。木钙减水剂是引气型减水剂,掺用后可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降低泌水性。木钙减水剂可用于一般混凝土工程,尤其适用于大模板、大体积浇注、滑模施工、泵送混凝土及夏季施工等。木钙减水剂不宜单独用于冬季施工,在日最低气温低于5℃时,应与早强剂或早强剂、防冻剂等复合使用。木钙减水剂也不宜单独用于蒸养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微生物电活性及其腐蚀影响机理研究

微生物电活性及其腐蚀影响机理研究 微生物与金属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其本质上是由微生物代谢活动引起的金属与微生物间的电子传递。微生物具有电活性与否将对腐蚀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微生物电活性及其对腐蚀的影响,对深入认识金属的微生物腐蚀,探索防腐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电活性的基础上,利用电化学方法、表面分析技术和微生物学方法,对再生水中微生物电活性对碳钢腐蚀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 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微生物电活性,结果表明,大肠埃希氏菌在培养基和PBS缓冲液中未表现出电活性,荧光假单胞菌出现还原峰,可能是由于其分泌的黄色色素引起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在厌氧状态下电活性无明显变化。 大肠埃希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都可以利用AQS作为电子穿梭体进行胞外电子传递,10ppm浓度下可逆性较好。同浓度AQS下,微生物浓度越大,电位越正,电子转移速率越快。 (2)以AQS为电子穿梭体,研究了大肠埃希氏菌电活性对碳钢的腐蚀影响机理。结果表明,AQS进一步抑制了大肠埃希氏菌对碳钢的腐蚀,平均腐蚀速率降低了17.24%。 大肠埃希氏菌代谢产生的电子在AQS作用下促进了Fe OOH向Fe3O4转化,加速腐蚀层分层,由Fe3O4和菌体组成致密的腐蚀内层阻隔了DO扩 散,Fe2+在腐蚀内层附近起到了替代阳极的作用。(3)以AQS为电子穿梭体,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电活性对碳钢的腐蚀影响机理。 结果表明,AQS进一步促进了荧光假单胞菌对碳钢的腐蚀,平均腐蚀速率升

高了23%。AQS对荧光假单胞菌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同时,荧光假单胞菌自身分泌的铁载体可与铁离子螯合,减少了Fe2+数量,降低了Fe3O4的含量,使由Fe3O4和菌体组成的腐蚀内层不够致密,并减弱了Fe2+的阳极替代作用。

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腐蚀现状调查与原因探究

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腐蚀现状调查与原因探究[摘要]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筑物由于钢筋腐蚀导致结构失效的现象越 来越多,这里分析了这些工程事故的钢筋腐蚀原因和各因素影响,综述了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受蚀的机理。 【关键词】混凝土;钢筋腐蚀;结构;化学反应 钢筋混凝土是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两者共同工作从而改善混凝土抗拉强度不足的力学性质,为混凝土加固的一种最常见形式,具有材料来源容易、价格低廉、坚固耐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等结构中。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导致结构物破坏或失效,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它在影响结构物耐久性因素中,占主导地位。在混凝土工程中,因为钢筋的腐蚀造成众多的工程事故,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受腐蚀的现象正逐步受到我国各方的重视。虽然我国在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方向并没有完整、系统、深入的调查,但是对钢筋腐蚀现状调查,分析腐蚀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关措施,对我国混凝土工程质量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正常使用条件下,自然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的腐蚀并不严重,所以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混凝土结构由于环境污染和的建筑物老化的加重,环境介质中腐蚀性物质含量增加,遭受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根据统计,因为国民经济中的1.25%是钢筋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钢筋腐蚀而造成的工程事故也时常发生,因此,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破坏问题已引起国内的关注,成为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加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已远远超出人们的预计。 截止1986年,美国已花费240亿美元用于修复被腐蚀桥梁,而且以每年5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美国1984年报道,57.5万座钢筋混凝土桥出现钢筋腐蚀破坏,其中40%的桥梁需要耗费54亿美元来修理承载力不足与加固处理。建于1967年的美国明尼苏达州境内一座跨越密西西比河标号为1-35W钢梁混凝土公路拱桥,在使用仅二十多年桥体就出现重大腐蚀现象,用局部修补的方法进行了修复,不久又出现裂缝和腐蚀现象,但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终于2007年发生重大坍塌事故,造成了人员的重大伤亡。加拿大早期由于大量使用“防冰盐”,使得钢筋混凝土桥梁等破坏严重。1986年同本运输省检查的103座混凝土海港码头状况,发现仅服役20年的结构都需要修补。在英国、澳大利亚、欧洲、海湾国家中,由于氯盐为主的钢筋腐蚀破坏问题大量出现。根据1994年铁路秋检统计,我国铁路中有损坏的钢筋混凝土桥为2675座,其中由于钢筋锈蚀而发生损伤的为722座,占27%。20世纪90年代前修建的海港工程竟然使用10~20年就会发生严重的钢筋锈蚀。1979年建成通车的北京西直门立交桥,因为冬季撒盐化冰造成的“盐害”,在使用不足20年后便被迫拆除重修,重修费用高达3000万元。由此可见,恶劣环境中(如酸雨、海洋环境、除冰盐、高低温等环境条件)服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十分突出。2001年,位于我国四川的宜宾大桥突然垮塌,然后仅使用了11年;使用仅不到20年就需重建或修理比比皆是,如澎

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蚀与防护

微生物腐蚀与防护 摘要:本文概括介绍了微生物腐蚀的常见菌种,如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等,其中主要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机理。针对微生物腐蚀,目前国内外的防腐技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文章对主要的防腐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微生物腐蚀硫酸盐还原菌防腐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cteria species involved in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such assulfate-reducingbacteria and iron bacteria.The corrosion mechanisms by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was mainlyreviewed.Anti-corrosion techniques,including physical method,chemical method and biological method, we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paper. Keywords: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anti-corrosion technique 1.前言 微生物腐蚀(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简称MIC)是指微生物引起的腐蚀或受微生物影响的腐蚀。其本质是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通过影响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或阳极过程,从而影响腐蚀速率和类型。为了找到针对 MIC 的既环保又有效的防腐措施,必须首先了解腐蚀微生物的种类及作用机理,了解当今国内外防腐技术的研究现状。

腐蚀机理

混凝土盐渍土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摘要]通过对盐渍土地区混凝土腐蚀的机理分析, 指出了西部盐渍区富含的硫酸盐是造成混凝土物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 并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影响因素的现状研究。 [关键词]盐渍土耐久性硫酸盐侵蚀 盐渍土就是指含盐分较高的土壤, 一般超过3% 的盐含量就可归结到盐渍 土的范围。我国西部地区盐渍土分布广泛, 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以及内蒙古等地均有大面积的盐渍区。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因此大量基础设施就要建于盐渍土之上。以往的资料和调查表明, 一些道路、桥梁、建筑物、地下管道乃至电线杆等, 仅使用几年就遭受严重的腐蚀破坏, 不得不进行工程修复,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 研究抗腐蚀混凝土在盐渍地区的耐久性问题,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盐渍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 盐渍土含盐量及含盐种类有很大差别, 其腐蚀性也有差异。氯盐主要腐蚀混凝土中的钢筋从而引起结构破坏; 硫酸盐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水泥水化产物, 使混凝土分化、脱落和丧失强度。1. 1 硫酸盐的化学腐蚀机理实际上硫酸盐侵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硫酸盐侵蚀引起的危害性包括混凝土的整体开裂和膨胀以及水泥浆体的软化和分解。不同的Ca、N a、K、M g 和Fe 的阳离子会产生不同的侵蚀机理和破坏原因, 如硫酸钠和硫酸镁的侵蚀机理就截然不同。1) 硫酸钠侵蚀首先是N a2SO 4 和水泥水化产物Ca (OH) 2 的反应, 生成的石膏(CaSO4·2H2O ) , 再与单硫型硫铝酸钙和含铝的胶体反应生成次生的钙矾石, 由于钙矾石具有膨胀性, 所以钙矾石膨胀破坏的特点是混凝土试件表面出现少数较粗大的裂缝。当侵蚀溶液中SO 2-4 浓度大于1000mg?L 时, 水泥石的毛细孔若为饱和石灰溶液所填充, 不仅有钙矾石生成, 而且在水泥石内部还会有二水石膏结晶析出。从氢氧化钙转变为石膏, 体积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使混凝土因内应力过大而导致膨胀破坏。石膏膨胀破坏的特点是试件没有粗大裂纹但遍体溃散。B iczok 认为: 侵蚀溶液浓度改变, 反应机理也发生变化。以N a2SO 4 侵蚀为例, 低SO 2-4 浓度(< 1000mg?L SO 2-4 ) , 反应产物主要是钙矾石; 而在高浓度下(> 8000mg?L SO 2-4 ) , 主要产物是石膏; 在中等程度浓度下(1000mg? L~8000mg?L SO 2-4 ) , 钙矾石和石膏同时生成。在M gSO4 侵蚀情况下, 在低SO 2-4 浓度(< 4000mg?L SO 2-4 ) , 反应产物主要是钙矾石; 在中等程度浓度下(4000mg? L~7500mg?L SO 2-4 ) , 钙矾石和石膏同时生成; 而在高浓度下(> 7500mg?L SO 2-4 ) , 镁离子腐蚀占主导地位。2) 硫酸镁与水化水泥产物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a (OH) 2+ M gSO4+ 2H2O→CaSO4·2H2O + M g (OH) 2 (3)硫酸镁侵蚀首先发生上式的反应, 然而上式生成的M g(OH) 2 与N aOH 不同, 它的溶解度很低(0. 01g?L , 而Ca (OH ) 2是1. 37g?L ) , 饱和溶液的PH 值是10. 5 (Ca (OH) 2 是12. 4,N aOH是13. 5) , 在此PH 值下钙矾石和C- S- H 均不稳定, 低的PH 值环境将产生以下结果: (1) 次生钙矾石不能生

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及预防措施(一)

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及预防措施(一) 摘要:腐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可靠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深入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本文从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介质,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预防措施,并结合电力工程中混凝土防腐措施的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为了保证防腐蚀工程的质量,在设计中应根据腐蚀介质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条件,结合工程部位的重要性等因素,正确选择防腐蚀材料和构造;在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科学的制度,精心施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执行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混凝土结构腐蚀腐蚀性介质腐蚀机理预防措施施工要点工程实例 建筑(ARCHITECTURE),巨大的工艺品。它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空间,建筑也以其优美造型给我们带来愉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对环境资源的重视,人们对建筑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中的腐蚀现象。由于多种因素,在建筑工程中,腐蚀无所不在。腐蚀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腐蚀给我们生存的建筑空间带来不确定的安全隐患。 所谓腐蚀,是材料与其环境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引起材料本身性质的变化。 腐蚀反应的场所,首先是材料和腐蚀性介质之间相界面处。在一个腐蚀系统中,对材料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化学成分、结构和表面状态。腐蚀过程中如伴有机械应力的作用,将加速腐蚀而出现一系列特殊的腐蚀现象。但单纯的机械负荷(如拉应力、摩擦、磨损、疲劳等)造成的材料损伤,则不属于腐蚀范畴。 由于电力工程的特点,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腐蚀行为。如何通过设计选材适当、保证施工质量,减轻腐蚀给电力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成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探索的课题。对电力土建专业来说,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尤其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防止或减少混凝土结构中腐蚀出现,应该成为我们探索的目标。 一、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介质 为了确定建筑物不同部位的防护措施,将腐蚀性介质按其形态并结合不同的作用部位分为5种:气态介质、腐蚀性水、酸碱盐溶液、固态介质和污染土。各种介质对不同材料的腐蚀程度,可按介质类别、环境相对湿度和作用条件等因素分为强腐蚀性、中等腐蚀性、弱腐蚀性和无腐蚀性共四个等级。 1.气态介质包括腐蚀性气体和以液体为分散相的气溶胶(酸雾、碱雾等),其作用的部位主要是室内外上部建筑结构的构配件。 2.腐蚀性水系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介质污染的工业水(生产水和废水)或地下水,介质在腐蚀性水中的含量较低。腐蚀性水作用的部位主要是地基、基础、污水池、地面和墙面等。 3.酸碱盐溶液:含有不同浓度介质的酸碱盐液体(包括完全潮解或溶解的腐蚀性固体),其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及原理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及原理 时间:2009-07-20 00:04来源:砼建外加剂网作者:砼建公司点击:151次 高效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和易性及强度不变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的外加剂。与普通减水剂相比,减水及增强作用都较强。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的的塌落度损失,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流动性,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是至今为止仍旧没有一个完美的理论来解释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但有几个理论为大家普遍认同。 1)静电斥力理论 水泥水化后,由于离子间的范德华力作用以及水泥水化矿物、水泥主要矿物在水化过程中带不同电荷而产生凝聚,导致了混凝土产生絮凝结构。高效减水剂大多属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掺入到混凝土中后,减水剂中的负离子-SO—、-COO—就会在水泥粒子的正电荷Ca2+矿的作用下而吸附于水泥粒子上,形成扩散双电层(Zel。a电位)的离子分布,在表面形成 扩散双电层的离子分布,使水泥粒子在静电斥力作用下分散,把水泥水化过程中形成的空间网架结构中的束缚水释放出来,使混凝土流动化。Zeta电位的绝对值越大,减水效果就越好。随着水泥的进一步水化,电性被中和,静电斥力随之降低,范德华力的作用变成主导,对于萘系、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水泥浆又开始凝聚,塌落度经时损失比较大,所以掺入这两类减水剂的混凝土所形成的分散是不稳定的。而对于氨基磺酸、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由于其与水泥的吸附模型不同,粒子间吸附层的作用力不用于前两类,其发挥分散作用的主导因素不是Zeta电位,而是一种稳定的分散。 2)立体位阻效应 掺有高效减水剂的水泥浆中,高效减水剂的有机分子长链实际上在水泥微粒表面是呈现各种吸附状态的。不同的吸附态是因为高效减水剂分子链结构的不同所致,它直接影响到掺有该类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的经时变化。有研究表明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的吸附状态是棒状链,因而是平直的吸附,静电排斥作用较弱。其结果是Zeta电位降低很快,静电衡容易随着水泥水化进程的发展受到破坏,使范德华引力占主导,坍落度经时变化大。而氨基磺酸类高效减水剂分子在水泥微粒表面呈环状、引线状和齿轮状吸附,它使水泥颗粒之问的静电斥力呈现立体的交错纵横式,立体的静电斥力的Zeta电位经时变化小,宏观表现为分散性更好,坍落度经时变化小。而多羧酸系接枝共聚物高效减水剂大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状态多呈齿形。这种减水剂不但具有对水泥微粒极好的分散性而且能保持坍落度经时变化很小。原因有三:其一是由于接枝共聚物有大量羧基存在.具有一定的螫合能力,加之链的立体静电斥力构成对粒子问凝聚作用的阻碍;其二是因为在强碱性介质例如水泥浆体中,接枝共聚链逐渐断裂开,释放出羧酸分子,使上述第一个效应不断得以重视;其三是接枝共聚物Zeta电位绝对值比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的低,因此要达到相同的分散状态时,所需要的电荷总量也不如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那样多。对于有侧链的聚羧酸减水剂和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通过这种立体排斥力,能保持分散系统的稳定性。 3)润滑作用 高效减水剂的极性亲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多以氢键形式与水分子缔合,再加上水分子之问的氢键缔合,构成了水泥微粒表面的一层稳定的水膜,阻止水泥颗粒问的直接接触,增加了水泥颗粒间的滑动能力,起到润滑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浆体的流动性。水泥浆巾的微小气泡,同样对减水剂分的定向吸附极性基团所包裹,使气泡与气泡及气泡 与水泥颗粒问也因同电性相斥而类似在水泥微粒间加入许多微珠,亦起到润滑作用,提高流动性。 2 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点蚀腐蚀机理

点蚀的理论模型 M M e +→+ 22244O H O e OH -++→ 点蚀研究方法: 1) 电化学方法 2) 氯化铁试验法: 试验溶液为10%FeCl ·6H2O 溶液,其中稍许加入1/20NHCl 溶液以进行酸化,根据试样的孔蚀数量、大小、深度或是重量的改变来评定。 2 应力腐蚀测试方法 1) 四点弯曲法: δ=12Ety/(3L 2-4A 2) L :外侧支点间的距离; A :内外支点间的距离。 2) C 形环法 Δ=d 0-d 外径=δπD 2/4EtZ ; 3) WOL 试样 3/2(3.46 2.38)I Pa H K BH a =+ Δ应力加载前后的外径变化,δ应力值,t 厚度,D 平均直径,Z 修正项,E 弹性系数。 环境脆化机理主要包括活性通道腐蚀机理(APC )和氢脆开裂(HE )。不足处是没有与裂纹内溶液化学性质的研究结合起来。 不锈钢的开裂主要理论有: 1) 吸附理论 B 原子吸附于裂纹尖端,造成A-A0之间的结合力下降和破坏。这个理论能很好的解释SC C 对环境物质的依赖关系以及很好的解释缓蚀剂的作用。 2) 电化学理论 应力腐蚀开裂是一种因金属表面阳极溶解而产生的现象,应力有加速阳极溶解的作用。 3) 膜破裂理论 应力作用导致膜破裂形成新鲜表面,促进阳极溶解。 4) 隧道腐蚀理论 腐蚀从(111)面上生成的蚀孔底部和缝隙部分开始发展,与此同时,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破裂,左右隧道相互连接,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破裂,左右隧道相互连接,最后造成断裂。 5) 腐蚀产物楔入理论 裂纹内产生的腐蚀产物的楔入作用造成裂纹的扩展。 6) 氢脆理论 奥氏体主要是阳极溶解,但是马氏体容易形成氢脆。在裂纹尖端有与阳极反应相应的阴极反应,所生成的氢进入钢中。

钢筋混凝土桥梁腐蚀机理与防护

钢筋混凝土桥梁腐蚀机理与防护 发表时间:2019-12-31T09:13:13.03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6期作者:周忠振 [导读] 现阶段,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建设成了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建设成了很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码头等,但是在几十年的运营过程中很多钢筋混凝土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久性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混凝土的腐蚀。长期的腐蚀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的承受力下降、耐久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所以对钢筋混凝土桥梁防腐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梁;腐蚀机理;防护 1导言 近些年,由于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原本非常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而桥梁腐蚀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桥梁的整体美观,同时还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防护,以此提高桥梁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桥梁腐蚀机理研究现状 现阶段对于桥梁腐蚀机理的研究主要认为:由于混凝土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作用,混凝土被腐蚀,对钢筋造成了破坏,钢筋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遭受破坏,对于混凝土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变形,进而导致混凝土的裂缝。这些裂缝会导致钢筋腐蚀进一步加重。 3钢筋混凝土桥梁腐蚀机理 3.1钢筋混凝土桥梁碳化作用腐蚀 碳化作用腐蚀顾名思义就是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钢筋混凝土桥梁表面和内部毛细孔道中的氢氧化钙和水化硅酸钙发生反应,当碳化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坏掉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从而导致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腐蚀,这将对桥梁的使用安全和寿命造成严重的影响。 3.2钢筋混凝土桥梁硫酸盐腐蚀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同样会对钢筋混凝土桥梁造成腐蚀,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与水接触会产生一些酸类的物质,这些酸类物质会破坏掉混凝土表面的钝化膜,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腐蚀到桥梁中的钢筋,从而对桥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4钢筋混凝土桥梁防腐蚀处理的问题 4.1处理意识不高 现代化的交通建设体系中,钢筋混凝土桥梁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自身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显著,想要在日后工作的开展上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必须坚持在处理意识上良好的提升,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方面的工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首先,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防腐蚀处理工作,未能够在方案设定上有效健全,日常调查研究存在很大的疏漏现象,各项工作的实践并没有按照协调原则来开展。这种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防腐蚀处理体系,未能够达到健全效果,而且各项工作的部署与落实,都存在较多的挑战;其次,防腐蚀处理工作的进行,缺乏持续性的干预,有些小问题表现为严重忽视现象,影响到了未来工作的全面进步。 4.2处理制度不健全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建设、运营、发展等,都具有非常远大的目标,但是防腐蚀工作是具有敏感性较高的内容,倘若在处置和安排的过程中,没有遵循严格的制度来完成,势必会导致前后工作难以得到良好的衔接,各自内容和技术指标,也会表现出较大的矛盾、冲突现象。首先,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防腐蚀处理制度,并没有结合桥梁自身的特点、规模、位置、环境来完成,大部分情况下,防腐蚀处理工作的实施,都是按照传统的标准来操作,在经验的依赖方面较高,此种情况下,容易导致防腐蚀的问题不断增加,而且在后续工作的实践上,难以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其次,处理制度长久表现出不健全的现象后,全局防腐蚀的部署,以及最终目标的实现,都遭遇到了较大的阻碍。 5钢筋混凝土桥梁腐蚀防护措施 5.1合理的增加混凝土的厚度 钢筋混凝土桥梁之所以经常被腐蚀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混凝土保护层经常在碳化作用和硫酸盐下发生钝化,致使混凝土遭到腐蚀。因此,若想有效的防护钢筋混凝土桥梁腐蚀,可以合理的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加大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混凝土保护层,以此有效的避免混凝土保护层经常被腐蚀。在混凝土中掺加一些火山灰、粉煤灰等,使得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速率降低,而混凝土的电阻率会随之增加,就可以使腐蚀的时间和腐蚀的速度降低。其中超细材料微硅粉在混凝土中能够有效降低孔隙尺寸和阻断毛细孔,因此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掺性,降低氯离子的渗透对于钢筋的损害。在拌和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防钢筋生锈的物质,对于钢筋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阻碍有害物质对于钢筋的进一步腐蚀,在工程中这种高性能的混凝土应用比较广泛。 5.2涂刷防腐涂层 钢筋混凝土桥梁经常发生碳化和硫酸盐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桥梁的混凝土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发生反应。因此,在防护混凝土桥梁腐蚀时,就需要防止这些反应的发生,可以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表面涂刷防腐涂层,经常使用的涂料有纯丙乳液、叔碳酸盐乳液、有机硅和苯丙乳液等。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表面涂刷防腐涂层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与空气直接接触,避免发生碳化和硫酸盐反应,从而实现对钢筋混凝土桥梁腐蚀的防护。 5.3多种防护措施的设计和使用 为了实现钢筋混凝土桥梁腐蚀防护,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桥梁时,设计师和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结合桥梁建设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多种腐蚀防护方案。例如: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在建设钢筋混凝土桥梁时,在选择防腐涂层的涂料时需要谨慎,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好的涂料,因为对于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来说,其环境污染相对也比较严重,若想达到桥梁防护的目的,就需要选择好一点的涂料。而一些建筑行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在建设钢筋混凝土桥梁时,因为这些地区经常出现超载的现象,所以在设计桥梁时应该合理的增加混凝土的厚度,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防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超载而出现裂缝,从而达到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和提高桥梁质量的目的。 5.4采取阴极防护措施 这种防护措施主要是应用在沿海地区或者北方,因为这里的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对混凝土桥梁的钢筋造成损害。阴极防护可以阻碍海水中或者空气中的离子对钢筋所造成的腐蚀,在国外有很多国家已经尝试了使用阴极防护来对桥梁进行保护,这种防护措施虽有一定的局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高效减水剂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的的塌落度损失,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流动性,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是至今为止仍旧没有一个完美的理论来解释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但有几个理论为大家普遍认同。 静电斥力理论 水泥水化后,由于离子间的范德华力作用以及水泥水化矿物、水泥主要矿物在水化过程中带不同电荷而产生凝聚,导致了混凝土产生絮凝结构。高效减水剂大多属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掺入到混凝土中后,减水剂中的负离子-SO—、-COO—就会在水泥粒子的正电荷Ca2+矿的作用下而吸附于水泥粒子上,形成扩散双电层(Zel。a电位)的离子分布,在表面形成 扩散双电层的离子分布,使水泥粒子在静电斥力作用下分散,把水泥水化过程中形成的空间网架结构中的束缚水释放出来,使混凝土流动化。Zeta电位的绝对值越大,减水效果就越好。随着水泥的进一步水化,电性被中和,静电斥力随之降低,范德华力的作用变成主导,对于萘系、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水泥浆又开始凝聚,塌落度经时损失比较大,所以掺入这两类减水剂的混凝土所形成的分散是不稳定的。而对于氨基磺酸、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由于其与水泥的吸附模型不同,粒子间吸附层的作用力不同于前两类,其发挥分散作用的主导因素不是Zeta电位,而是一种稳定的分散。 立体位阻效应

掺有高效减水剂的水泥浆中,高效减水剂的有机分子长链实际上在水泥微粒表面是呈现各种吸附状态的。不同的吸附态是因为高效减水剂分子链结构的不同所致,它直接影响到掺有该类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的经时变化。有研究表明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的吸附状态是棒状链,因而是平直的吸附,静电排斥作用较弱。其结果是Zeta 电位降低很快,静电衡容易随着水泥水化进程的发展受到破坏,使范德华引力占主导,坍落度经时变化大。而氨基磺酸类高效减水剂分子在水泥微粒表面呈环状、引线状和齿轮状吸附,它使水泥颗粒之问的静电斥力呈现立体的交错纵横式,立体的静电斥力的Zeta电位经时变化小,宏观表现为分散性更好,坍落度经时变化小。而多羧酸系接枝共聚物高效减水剂大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状态多呈齿形。这种减水剂不但具有对水泥微粒极好的分散性而且能保持坍落度经时变化很小。原因有三:其一是由于接枝共聚物有大量羧基存在.具有一定的螫合能力,加之链的立体静电斥力构成对粒子问凝聚作用的阻碍;其二是因为在强碱性介质例如水泥浆体中,接枝共聚链逐渐断裂开,释放出羧酸分子,使上述第一个效应不断得以重视;其三是接枝共聚物Zeta电位绝对值比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的低,因此要达到相同的分散状态时,所需要的电荷总量也不如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那样多。对于有侧链的聚羧酸减水剂和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通过这种立体排斥力,能保持分散系统的稳定性。 润滑作用

钢筋锈蚀的机理

钢筋锈蚀的机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钢筋锈蚀的机理

1前言 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影响极大。混凝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碳化、氯离子侵蚀等),钢筋因原先在碱性介质中生成的钝化膜被破坏而渐渐失去保护作用,导致钢筋锈蚀,生成的铁锈体积比被腐蚀掉的金属体积大3~4倍,使混凝土保护层沿钢筋纵向开裂,而裂缝一旦产生,钢筋锈蚀速度大大加快,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与可靠性劣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有的共至发展到钢筋锈断,危及结构的安全。 文献资料表明,钢筋锈蚀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过早破坏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大灾害。美国标准局1975年的调查表明,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占全美各种腐蚀的40%:日本新干线使用不到10年,就出现大面积因钢筋腐蚀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剥蚀。在我国,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有儿十年历史,对于遭受恶劣环境条件的腐蚀作用影响,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要求早强或防冻在混凝土中掺加过量的氯盐的结构,耐久性破坏现象非常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发现混凝土结构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会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尤其是接连不断的工程事故,使学术界在血的教训面前深刻认识到研究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现实意义。 笔者将对钢筋锈蚀机理、影响因素、腐蚀过程、锈后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粘结性能等进行分析,提出钢筋锈蚀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结构的安全性,减少耐久性破坏造成的损失,将是一项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课题。 2对钢筋锈蚀的分析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的研究 一一电化学反应过程

微生物腐蚀机理及对埋地管道腐蚀防护的影响_夏双辉

全面腐蚀控制2005年第19卷第3期1 引言 微生物腐蚀(MIC)是由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及其活动所引起的腐蚀。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管道外部的腐蚀沉积有27%与MIC有关。下面是有关微生物的一般描述: (1 ) 个体微生物很小(从0.2微米长到几百微米,宽2~3微米),该特性使它们很容易进入缝隙及其它地方。细菌和真菌可以生长成为宏观规模。 (2 ) 菌是可移动的,他可以移居到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或者离开不利于其生存的环境,也就是说移向食物表面而离开有毒的材料。 (3 ) 菌具有对某种化学物质特定的接收功能,该功能使他们能够找到大量的食物源。 营养物质、尤其是有机营养物通常在大多数水环境中很短缺,但是表面包括金属,吸收这些物质后,会使这些营养物相对增加。 (4 ) 微生物能够承受较大范围的温度变化(至少-10~99℃)、pH值变化(0~10.5)及氧浓度的变化(0~100%标准大气压)。 (5 ) 它们以群体方式生长,这有助于个体间食物交叉供给,并使它们更可能在不利的环境中生存。 (6 ) 它们繁殖得很快(据报告繁殖期约18分钟)。 (7 ) 个体细胞能够由水、风、动物、飞行物或其他手段广泛而迅速地扩散,因而在该群体中的某些细胞到达有利于其生存环境的可能性很大。 (8 ) 许多微生物能够很快适应大量的不同营养源。例如:荧光假单胞菌能够利用100多种不同的化合物作为单一的碳源和能量,这些化合物包括糖脂类、乙醇、甲醇、有机酸及其它化合物。 (9 ) 许多微生物形成胞外多糖物质(胶囊或黏物质层)。产生的黏泥具有黏性,能捕捉有机物及垃圾(食物),阻止某些有毒物质(如:杀菌剂)或其他物质(缓蚀剂)的渗透,以及把细胞保持在营养液(大量流体)和这些物质扩散的界面之间。 (10 ) 许多细菌和真菌产生孢子,这些孢子对温度(有些甚至可以在沸点温度生存一小时以上)、酸、乙醇、杀虫剂、干燥、冷冻及许多其他不利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这些孢子可以存活上百年并在遇到合适环境时迅速成长。在自然环境中,存活与生长之间存在着不同。微生物能够抵抗长期的饥饿和干燥,如果环境在潮湿与干燥之间交替变化,微生物可以在干旱期存活,在潮湿期生长。 (11 ) 微生物依靠对化学物质的降解能力或通过利用黏泥、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防渗透能力的特性而具 微生物腐蚀机理及对埋地管道腐蚀防护的影响 夏双辉1 戚明友1 李建秀2 (1、 合肥钢铁公司动力厂,合肥230011; 2、西施兰联合企业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100) 摘 要:本文简要叙述了产生微生物腐蚀的几类菌落及相应腐蚀的机理,并叙述了微生物腐蚀与埋地管道所处的环境、表面涂层及辅加的阴极保护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对于从事埋地管道的防腐蚀研究和实施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腐蚀 埋地管道 沉积 阴极保护 C o r r o s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o f M I C a n d I n f l u e n c e s o n C o r r o s i o n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P i p e l i n e Xia Shuanghui1 Qi Mingyou1 Li Jianxiu2 (1. Power Plant of Hefei Steel and Iron Corporation, Hefei 230011;2. Sislan Complex Enterprises Co., Ltd, Nanyang473100,Henan )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corrosion mechanism, then described the environment, coatingsand cathodic protection of pipeline and MIC. The influences to each other were also introduced. Keywords: MIC; underground pipeline; deposits; cathodic protection 全 面 腐 蚀 控 制 T O T A L C O R R O S I O N C O N T R O L 第19卷第3期2005年6月 Vol.19 No.3 June. 2005

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及预防措施(2021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及预防 措施(2021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及预防措施(2021 新版) 摘要:腐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可靠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深入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本文从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介质,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机理,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预防措施,并结合电力工程中混凝土防腐措施的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为了保证防腐蚀工程的质量,在设计中应根据腐蚀介质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条件,结合工程部位的重要性等因素,正确选择防腐蚀材料和构造;在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科学的制度,精心施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执行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混凝土结构腐蚀腐蚀性介质腐蚀机理预防措施施工要点工程实例 建筑(ARCHITECTURE),巨大的工艺品。它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

不可缺少的空间,建筑也以其优美造型给我们带来愉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对环境资源的重视,人们对建筑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中的腐蚀现象。由于多种因素,在建筑工程中,腐蚀无所不在。腐蚀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腐蚀给我们生存的建筑空间带来不确定的安全隐患。 所谓腐蚀,是材料与其环境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引起材料本身性质的变化。 腐蚀反应的场所,首先是材料和腐蚀性介质之间相界面处。在一个腐蚀系统中,对材料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化学成分、结构和表面状态。腐蚀过程中如伴有机械应力的作用,将加速腐蚀而出现一系列特殊的腐蚀现象。但单纯的机械负荷(如拉应力、摩擦、磨损、疲劳等)造成的材料损伤,则不属于腐蚀范畴。 由于电力工程的特点,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腐蚀行为。如何通过设计选材适当、保证施工质量,减轻腐蚀给电力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成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探索的课题。对电力土建专业来说,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尤其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