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受弯构件)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考虑塑性发展(γ >1.0),塑性发展会更大Et=0.5E。
b1 235 13 t fy


13
235 b1 235 15 fy t fy
时, γ =1.0
三、腹板的屈曲 屈曲应力统一表达式(k值相见p167,表5.9)
2 E tw 2 cr( cr ) k ( ) 12(1 2 ) h0
第四节 钢梁的设计
一、型钢梁的设计 1、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梁的最大弯距设计值Mmax; 2、根据抗弯强度,计算所需的净截面抵抗矩:
WT M max x f
3、查型钢表确定型钢截面 4、截面验算 强度验算:抗弯、抗剪、局部承压(一般不需验算折算应 力强度); 刚度验算:验算梁的挠跨比 整体稳定验算(型钢截面局部稳定一般不需验算)。 根据验算结果调整截面,再进行验算,直至满足。
四、梁的侧向支撑



梁的局部稳定与加劲肋设计
一、概述 同轴压构件一样,为提高梁的刚度与强度及整体稳定承载 力,应遵循“肢宽壁薄”的设计原则,从而引发板件的局 部稳定承载力问题。 翼缘板受力较为简单,仍按限制板件宽厚比的方法来保证 局部稳定性。 腹板受力复杂,而且为满足强度要求,截面高度较大,如 仍采用限制梁的腹板高厚比的方法,会使腹板取值很大, 不经济,一般采用加劲肋的方法来减小板件尺寸,从而提 高局部稳定承载力。 图中:1-横向加劲肋 2-纵向加劲肋 3-短加劲肋
五、梁的刚度 控制梁的挠跨比小于 规定的限制(为变形量的限制)
梁的整体稳定
一、梁的失稳机理 梁受弯变形后,上翼缘受压,由于梁侧向刚度不够,就会 发生梁的侧向弯曲失稳变形,梁截面从上至下弯曲量不等, 就形成截面的扭转变形,同时还有弯矩作用平面那的弯曲 变形,故梁的失稳为弯扭失稳形式,完整的说应为:侧向 弯曲扭转失稳。 从以上失稳机理来看, 提高梁的整稳承载力 的有效措施应为提高 梁上翼缘的侧移刚度, 减小梁上翼缘的侧向 计算长度
二、翼缘板的局部稳定 设计原则--等强原则 按弹性设计(不考虑塑性发展γ =1.0),因有残余应力影 响,实际截面已进入弹塑性阶段,《规范》取Et=0.7E。
0.7 E t cr 0.425 fy 2 12 1 b1
2 2


b1 235 15 t fy

弹性最大弯矩 M e Wn f y 塑性铰弯矩
M pn Wpn f y
截面形状系数 F WPn / Wn
梁的《规范》计算方法 以部分截面发展塑性(1/4截面)为极限承载力状态 M x( y) 单向弯曲 f x ( y )Wxn( yn)

My Mx 双向弯曲 f xWxn yWyn
梁的强度与刚度
一、梁的强度 梁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弯应力、剪应力,在集中荷载作 用处还有局部承压应力,故梁的强度应包括: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局部成压强度,在弯应力、剪应力及局部压 应力共同作用处还应验算折算应力。 1、抗弯强度 弹性阶段:以边缘屈服为最大承载力 弹塑性阶段:以塑性铰弯矩为最大承载力

配有纵向加劲肋的上区格(偏心受压)
2 c 2 ( ) ( ) 1 cr1 ccr1 cr1

配有纵向加劲肋的下区格(偏心受压,σ
2 c 2 ( ) ( ) 1 cr 2 ccr 2 cr 2
c2≈σ c)
四、加劲肋的配置与构造 1、配置规定(P169,表5.10)
二、影响梁整体稳定的因素

主要因素有:截面形式,荷载类型,荷载作用方式,受压 翼缘的侧向支撑。
三、整体稳定计算 表达式
cr
M cr Wx
M x cr cr f y b f Wx r f y r
Mx f bWx
My Mx f bWx yWy
式中:γ 为塑性发展系数,按P143,表5.1 b1/t≥13及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时γ =1.0

VS fV 二、抗剪强度 I xt w F f 三、腹板局部压应力 c
t wl z
四、折算应力
eq 2 c2 c 3 2 1 f
两σ 同号取1.1, 异号取1.2
二、组合梁的截面设计 1、根据受力情况确定所需的截面抵抗矩
WT
2、截面高度的确定 最小高度:hmin由梁刚度确定; 最大高度:hmax由建筑设计要求确定; 经济高度:he由最小耗钢量确定;
he 25 WT2 2WT0.4

M max x f
he 23 W T 30mm


其作用除保证腹板的局部稳定外,还应承受集中力作用, 故除满足横向加劲肋的有关尺寸及构造要求外,尚满足如 下所述几方面承载力的要求。 稳定性计算
N f A
注:平板式按b类;凸缘式按c类

端面刨平抵紧示应验算端面承压
ce
N f Ace

端面焊接时以及支承肋与腹板的焊缝应按第三章方法验算 焊缝强度

拉、压弯构件的强度与刚度
一、强度 两个工作阶段,两个特征点 弹性工作阶段:以边缘屈服为特征点(弹性承载力) 弹塑性工作阶段:以塑性铰弯距为特征点(极限承载力)

M fy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极限承载力 N f yhb N p 1 1
2 bh 2
h
bh3 fy (1 2 ) M p (1 2 ) 4

剪切应力屈曲 如不设加劲肋,a>>b,b/a→0,k≈5.34,χ =1.23
cr 2 E tw 2 100 tw 2 k ( ) 123 ( ) fVy 2 12(1 ) h0 h0
creq cr p fVy
h0 t w 85 235 f y
2、加劲肋的构造 横向加劲肋贯通,纵向加劲肋断开; 横向加劲肋的间距a应满足 0.5h0 a 2h0 ,当 c 0 且 h0 t w 100 235 f y 时,允许 a 2.5h0 纵向加劲肋距受压翼缘的距离应在 hc 2 ~ hc 2.5 范围内; 上述各式中,h0为梁腹板的计算高度,hc为梁腹板受压区 高度,对于单对称截面,前述表5.10中4、5项中有关纵向 加劲肋规定中的h0应取2hc。 加劲肋可以成对布置于腹板两侧,也可以单侧布置,支承 加劲肋及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必须两侧对称布置。 加劲肋必须具备一定刚度,截面尺寸及惯性矩应满足:

p 0.8 fVy 0.8 f y
3
弯曲应力弹性屈曲 如不设加劲肋, k≈23.9,χ =1.66(1.23,扭转不约束)
cr 2 E tw 2 100 tw 2 k ( ) 793 ( ) fVy 2 12(1 ) h0 h0
h0 t w 153 235 f y

联立以上两式,消去η,则有如下相关方程
( N 2 M ) 1 Np Mp
N p f y bh
2 3 h t 2 I 2 t w h0 0 W 2 Af WT h h 2 12
Af
WT h0t w h0 6
有了Af ,只要选定b、t中的其一,就可以确定另一值。 4、截面验算 强度验算:抗弯、抗剪、局部承压以及折算应力强度); 刚度验算:验算梁的挠跨比; 整体稳定验算; 局部稳定验算(翼缘板) 根据验算结果调整截面,再进行验算,直至满足。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劲肋结算与布置
梁(受弯构件)



概述 梁的强度与刚度 梁的整体稳定 梁的局部稳定与加劲肋设计 梁的截面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梁主要是用作承受横向荷载的实腹式构件(格构式为桁 架),主要内力为弯矩与剪力; 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为控制梁的挠曲变形; 梁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强度、整体稳定性及局部稳 定性; 梁的截面主要分型钢与钢板组合截面 梁格形式主要有:简式梁格(单一梁)、普通梁格(分主、 次梁)及复式梁格(分主梁及横、纵次梁)
选定高度:hmin≤h≤hmax;h≈he,并认为h0≈he 3、确定腹板厚度(假定剪力全部由腹板承受),则有:
max
VS V 1.2 fV I xtw h0t w V t w 1.2 h0 fV
或按经验公式: tw h0 3.5
3、确定翼缘宽度 确定了腹板厚度后,可按抗弯要求确定翼缘板面积Af,已 工字型截面为例:

4、腹板与翼缘焊缝的计算 连接焊缝主要用于承受弯曲剪力,单位长度上剪力为:
VS1 I T1 f f fw 2 0.7h f 1 T1 1t w

hf
T1 VS1 1.4 f fw 1.4 f fw I
当梁上承受固定的集中荷载且未设支承了时,上翼缘焊缝 同时承受剪力T1及集中力F的共同作用,由F产生的单位长 度上的力V1为: T T V1 ct w tw
h0 t w 177 235 f y

局部压应力弹性屈曲 按a/h0=2设置横向加劲肋, k≈18.4,η =1.0
1.81 0.255h0 a 1.683

h0 t w 84 235 f y
复合应力作用板件屈曲 仅配置横向加劲肋
2 c 2 ( ) ( ) 1 cr ccr cr
b
cr
fy
M cr f yWx
三、梁的整体稳定保证措施

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的关键是,增强梁受压翼缘的抗 侧移及扭转刚度,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就可以保证在梁强 度破坏之前不会发生梁的整体失稳,可以不必验算梁的整 体稳定,具体条件详见P153
侧向支撑作用是为梁提供侧向支点,减小侧向计算长度, 故要求侧向支撑应可靠,能有效地承受梁侧弯产生的侧向 力(实际为弯曲剪力),由于侧弯主要是受压翼缘弯曲引 起,同第四章,侧向力可以写为: A f f 235 如果为支杆应按轴心受压构件计 F 85 fy 算,同时应注意如书P154图5.11 所示的有效支撑。 夹支座:梁为侧向弯曲扭转失稳,所以支座处应采取措施 限制梁的扭转。


a h0>0.85
时 I y (2.5 0.45
a a 2 3 )( ) h0t w h0 h0
横向加劲肋应按右图示切角, 避免多向焊缝相交,产生复杂 应力场。


支承加劲肋构造与计算 在梁支座处及较大集中荷载作用处,应布置支承加劲肋, 支承加劲肋实际上就是加大的横向加劲肋,支承加劲肋分 梁腹板两侧成对布置的平板式,及凸缘式两种。
lztw lz
T1 V1 2 ( ) ( ) 2 f fw 2 0.7 h f f 2 0. 7 h f hf 1 1.4 f fw T12 (
f
V1
)2
拉弯与压弯构件



概述 拉弯与压弯构件的强度与刚度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截面设计 格构式压弯构件

横向加劲肋的截面尺寸 双侧布置时
h0 bs 40 mm 30 ts bs 15
单侧布置时:bs不应小于上式的1.2倍。 截面惯性矩的要求(同时配置横、纵肋时)
3 横向肋: I z 3h0tw 纵向肋: 3 当 a h0 0.85 时 I y 1.5h0tw
概 述





拉弯与压弯构件实际上就是轴力与弯矩共同作用的构件, 也就是为轴心受力构件与受弯构件的组合,典型的三种拉、 压弯构件如下图所示。 同其他构件一样,拉、压弯构件也需同时满足正常使用及 承载能力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满足刚度要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需满足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三 方面要求。 截面形式:同轴心受力构件, 分实腹式截面与格构式截面 实腹式:型钢截面与组合截面 格构式:缀条式与缀板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