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采集与图像采集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图像采集原理

图像采集原理

图像采集原理
图像采集原理是指将物理世界中的可见光或其他电磁波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光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

首先,在图像采集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个光学系统来聚焦并捕捉光线。

光线通过透镜或其他光学元件进行折射、散射和聚焦,最终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图像。

其次,图像传感器是图像采集中的核心部件,通常由一个具有许多像素的光敏元件阵列组成。

这些像素可以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根据光强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大小的电压值。

然后,这些电信号被送入模数转换器(ADC)进行转换,将
连续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模数转换器将连续的光信号分割成离散的像素,并为每个像素分配一个数字值。

最后,数字信号被传送到计算机或其他处理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

计算机可以通过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增强和编辑,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总体而言,图像采集原理是基于光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光学系统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并使用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终通过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这种原理在数字摄影、医学成像、安防监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AOI工作原理

AOI工作原理

AOI工作原理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是一种自动光学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印刷电路板(PCB)的质量控制过程中。

它通过使用光学系统和图像处理算法,对PCB进行高速、高精度的检测,以检测和识别潜在的制造缺陷。

一、AOI工作原理概述AOI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图像采集设备和机械部件;软件部分则包括图像处理算法和缺陷识别算法。

AOI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图像采集:AOI系统使用高分辨率的相机和适当的照明系统,对PCB进行图像采集。

通常采用顶光照明和透射光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取不同角度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

2. 图像处理:采集到的图像经过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对比度等操作,以提高后续的图像处理效果。

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特征提取等操作,以获取PCB上的元件和线路信息。

3. 缺陷识别:基于图像处理得到的特征信息,AOI系统使用缺陷识别算法,对PCB上的元件和线路进行检测和分析。

常见的缺陷包括焊接不良、元件缺失、极性错误、短路、开路等。

4. 判定和分类:根据缺陷识别的结果,AOI系统会对每个PCB进行判定和分类。

通常将缺陷分为不良和良好两类,并对不良的PCB进行标记和分类,以便后续的修复或处理。

二、AOI工作原理详解1. 图像采集AOI系统使用高分辨率的相机进行图像采集,通常采用彩色相机以获取更多的图像信息。

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照明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顶光照明和透射光照明结合使用,可以提供不同角度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以便更好地检测PCB上的缺陷。

2. 图像处理采集到的图像经过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对比度等操作,以提高后续的图像处理效果。

去噪可以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干扰,增强对比度可以使图像中的元件和线路更加清晰可见。

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特征提取等操作,以获取PCB上的元件和线路信息。

基于CCD的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

基于CCD的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

基于CCD的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一、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如医疗、工业、安全监控等,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于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以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等优点,在科研、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荷耦合器件(CCD)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其内部由大量紧密排列的光敏元件(像素)组成。

当光线照射到CCD表面时,每个像素会根据光线的强弱产生相应的电荷,通过后续电路的处理,可以将这些电荷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而实现对图像的捕捉和存储。

基于CCD的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主要由光学系统、CCD传感器、模数转换电路、图像处理软件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负责将目标景物的光线引导到CCD传感器上CCD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后续处理图像处理软件则负责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各种增强、分析和识别等操作,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本文将对基于CCD的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也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推动基于CCD的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 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发展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早期的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到现代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简称CCD)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

图像采集技术是对真实世界中的光信号进行捕捉和转换的过程,而处理技术则是对这些信号进行增强、分析和理解的操作。

早期的图像采集设备,如摄像机,大多采用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其精度和稳定性有限。

随着数字技术的崛起,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逐渐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主流。

图像测量 第三章 图像测量系统

图像测量 第三章 图像测量系统

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单元
光传感器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光敏二极管 次生电子倍增极 硅传感器
当入射光照射到阴极上时,阴 当电子或光子以足够大的速度轰击 极会发射出电子,由于阳极的 金属表面时,会使金属表面的电子 逸出金属表面。这种逸出金属表面 电位比阴极高,阳极便会收集 的电子叫做次生电子。 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并在光 光电倍增管的光电转换过程:当入 电管回路中形成电流,该电流 射光的光子打在光电阴极上时,光 在负载电阻上产生输出电压。 电阴极发射出电子,该电子流又会 在入射的频谱成分和光电管电 打在比光电阴极电位高的第一倍增 极上,产生新的次生电子……上述 无光照射时,反向饱和漏电流 压不变的条件下,输出电压与 小;有光照射时,反向饱和漏 过程不断进行,直到最后一级的倍 入射光通量成正比。
B
D
图像传感器
全电视信号
(a) 奇数场信号
偶数场 前均衡脉冲 6 22 6 23 6 24 6 25 1 奇数场 场同步脉冲 2 3 后均衡脉冲 4 5 23 24
场消隐脉冲 (a)
(b) 偶数场信号
奇数场 前均衡脉冲 3 10 3 11 3 12 3 13 偶数场 场同步脉冲 3 14 3 15 3 16 后均衡脉冲 3 17 3 18 3 36
图像传感器的扫描机制
扫描机制:机械扫描
图像传感器的扫描机制
扫描机制:电子束扫描
图像传感器
电视摄像机
电视摄像机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图像输入 设备。它能将景物的光学图像转换成全电视信 号。根据所使用的光谱波段的不同可有不同种 类的摄像机。
在可见光范围内,主要有:
黑白摄像机 彩色摄像机
图像传感器
固态摄像机:CCD像感器

医疗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医疗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医疗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图像识别系统在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种技术利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分类和分析医疗图像,从而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

本文将介绍医疗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概述医疗图像识别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医疗设备中获取图像和相关数据,如CT、MRI、X光片等。

2. 图像预处理模块:负责对原始图像进行去噪、平滑、归一化等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和识别精度。

3. 特征提取模块:通过计算图像的纹理、形状、颜色等特征,识别图像中的不同组织结构、器官等信息。

4. 分类模型训练模块: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特征进行分类模型的训练,以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疾病或异常情况的识别。

5. 图像识别模块:对输入的医疗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输出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

二、系统设计在设计医疗图像识别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集的选取和采集:数据集的选取和采集是训练和测试分类模型的基础。

应该尽可能广泛地涵盖不同类型的疾病和异常情况,并且要保证数据质量和医疗伦理的合法性。

2. 图像预处理算法的选择和优化:不同的预处理算法对图像的影响和效果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进行选择和优化。

3. 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和优化:特征提取是分类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用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和优化策略,从而提高分类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4. 分类模型的选择和实现:分类模型的选择和实现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和目的进行定制化,可以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如SVM、KNN等,也可以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如CNN、GAN等。

5. 可视化和解释性分析的设计:医疗图像识别系统的诊断结果需要进行可视化和解释性分析,以便医生和患者理解和接受。

这需要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

三、系统实现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以下工作:1. 数据集的处理和管理:根据选定的数据集,进行数据清洗、格式转换和标注等工作,建立数据管理系统,以方便分类模型的训练和测试。

指纹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指纹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指纹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俊;吴怀宇;李腾飞;艾峥;赵新
【期刊名称】《传感器与微系统》
【年(卷),期】2005(024)001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CMOS指纹图像传感芯片--FPS200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其工作原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PS200和微控制器的RS232串行接口指纹图像采集系统,具体说明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运行流程.该系统具有自动指纹检测、功耗低、成本较低等优点.对系统采用不同的参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采集的指纹图像变形较小、清晰度较高.
【总页数】3页(P38-39,42)
【作者】李俊;吴怀宇;李腾飞;艾峥;赵新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指纹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J], 程琼
2.基于传感器MBF200的指纹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J], 韩玉芹;祖先锋
3.基于达芬奇技术的指纹图像采集系统设计实现 [J], 杨迪;朱明;吕柯岩
4.全频段多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邓仕海;姚铮
5.基于ARM的嵌入式指纹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J], 马蓓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生课堂行为视频图像采集和识别系统

学生课堂行为视频图像采集和识别系统

学生课堂行为视频图像采集和识别系统作者: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高中部王竑熹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8年第6期目前,国内外还未对学生课堂行为形态进行广泛研究,学生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遗漏重要知识点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教师只能通过考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实时反馈。

因此,课堂教学评估及学生课堂行为图像识别技术已成为智能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技术领域。

一、硬件架构基于流媒体的网络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即利用流式传输技术在网络中连续、实时地传输视频图像,授权用户只要与网络相连就可以获取视频信号,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及智能分析。

流媒体网络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包括摄像机、图像采集卡、流媒体视频服务器和流媒体客户端。

流媒体视频服务器将获取的数字视频信号压缩为一个个压缩包,当用户通过客户端发出请求时,系统内的视频服务器向客户端传输实时数据。

客户端可在接收流媒体数据流的同时将部分内容放入缓存即开始播放视频,而不需要等待全部数据流传输完毕。

图1为流媒体网络视频图像采集系统硬件结构图。

二、学生课堂行为视频图像采集和识别软件根据系统功能将系统软件分为视频采集和通信模块、图像背景处理模块、图像分析模块、行为异常分析模块、学生专注力分析模块和教学效果评估模块等,结构如图2所示。

1.视频采集和通信模块通过设置板卡参数将光学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到服务器上。

2.图像背景处理模块采集学生上课前的原始背景图像作为比对软件的基础图像,用于识别人身轮廓的变化。

3.图像分析模块使用识别算法识别当前帧的人身图像。

4.行为异常分析模块比对当前图像帧与背景图像,记录超过阈值的人身轮廓移动对应的学生编号。

5.学生专注力分析模块统计不同学生整堂课的人身轮廓移动情况,计算全体学生在每堂课的不同知识点教学时间段的专注程度并打分,为教学评估提供依据。

6.教学效果评估模块统计整堂课的学生异常行为,分析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评估当堂课的教学效果。

图像处理技术第2章图象采集

图像处理技术第2章图象采集

02 图像采集设备
扫描仪
平板扫描仪
适用于扫描反射稿,如照片、 图纸等。
馈纸式扫描仪
适用于扫描大量文件,如文档 、票据等。
胶片扫描仪
专门用于扫描胶片,如电影胶 片、幻灯片等。
鼓式扫描仪
专业级扫描仪,适用于高精度 、大幅面扫描。
数码相机
消费级数码相机
适用于普通消费者,具有便携、易用等特点。
长焦数码相机
以满足不同输出需求。
04 图像采集技术
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
01
OCR技术原理
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将纸质文档转换为图像,再利用OCR技术对图像
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将其转换为可编辑和检索的文本格式。
02
OCR技术应用
广泛应用于文档数字化、数据录入、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如将扫描的
纸质文档转换为可编辑的电子文档,方便存储、传输和编辑。
• 三维图像采集技术:近年来,三维图像采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结构光 、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取物体的三维形状和纹理信息,为三维重建、 虚拟现实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
• 智能图像采集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智能图像采集技术 逐渐兴起。该技术能够自适应地调整采集参数、优化图像质量,并实现自动聚 焦、曝光控制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图像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特殊摄像头
如红外摄像头、夜视摄像头等,适用 于特殊环境下的图像采集。
其他图像采集设备
01
医疗影像设备
如X光机、CT机、MRI等,用于医学 诊断和治疗。
工业检测设备
如工业相机、机器视觉系统等,用 于工业自动化和质量控制。
03
02
科研图像采集设备
如显微镜、望远镜等,用于科学研 究和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分辨率:采集卡能支持的最大点阵反映了其分辨率的性能。一般采集卡能支持 768*576点阵,而性能优异的采集卡其支持的最大点阵可达64K*64K。单最大点数和 单帧最大行数也可反映采集卡的分辨率性能。 5、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反映了采集卡处理图像的速度和能力。在进行高度图像采集 时,需要注意采集卡的采样频率是否满足要求。 6、传输速率:主流图像采集卡与主板间都采用PCI接口,其理论传输速du132MB/S 。 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快速发展,图像采集卡在监控、远程教学、大屏拼接、医疗等众 多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CCD相机直接输出模拟信号不同,由于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图像传感器具有
微处理器,可以在传感器内部完成图像的采集并将所采集的图像进行简单处理 。 此外,传感器可还将处理过的数据通过以太网和外界实行交换,由于传送的为 数 字信号并且使用以太网进行传输使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得到加强、信号的最 大 2. 虹膜 MJRLIN 技术实现智能虹膜图像采集终端设计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 白色巩膜之间的可见的环状组织,在一定频率的近红外光下, 可呈现出丰富的 纹理信息,如斑点条纹、细纹、冠状、隐窝等生理细节特征。人眼虹膜的可 见 生物组织结构依赖于婴儿胚胎期中胚层的初始条件, 在人群中的分布可能是随 机的或是混 沌的,但一出生就终生稳定,而且每个人的虹膜纹理绝对地不同。 统计表明,虹膜纹理有几 百个自由度,即使是同样的基因型,其虹膜的表现型 表达是不相关的。正因为人眼虹膜独特 的纹理图像适合用于自动身份识别,所 以其具有高效、准确、不可复制等特点。基本原理主 要是通过对比虹膜纹理图 像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来确定人体的身份, 其核心是经计算机
图像采集各种技术及应用
1.嵌入式系统技术,尤其是最新的SOC技术在图像采集处理 中的应用,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图像采集单元
能够实现传统计算机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如图像数据的采集、传输
和简单的图像处理,但是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集成度高,更适合大规模的 工业应用。 将嵌入式系统应用到图像的采集处理中可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电路 和TCP/IP网络通信协议等集成到前端的CCD图像采集单元中,这样做不仅大 大提高了图像采集系统的性能,而且扩展了系统的功能。与传统的图像采集处理 系统相比,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传感器更加可靠、便宜、扩展性更好。与传统的
采 样 率∶A(MB)---采集卡的采样率,通过其产品手册可知 计算公式∶ Q=W×H×f×d/8 判断标准∶如果A>Q×1.2,则该采集卡能够胜任采集工作。
视频源 使用各种图象采集卡,首先需要您提供采集或压缩用的视频源。视频源可以 是∶ VCD影碟机、已有的录像带、摄录机、LD视盘、CCD摄像头、监视器的视频输 出等等。 ● 一台摄录机和使用摄录机录制的录像带. ● 一台盒式录像机或磁带录像机和已录制的录像带. ● LD光盘播放机LD光盘或VideoCD播放机和VCD ● 摄录机或CCD摄像机 ● 在医疗影像中,视频源常常是CT、X光机、B超、内窥镜、甚至MRI核磁共 振等等。 ● 各种工业、军事上的高速非标准视频信号,如每秒200帧、500帧、甚至上千 帧… (如用DALSA、PULNIX等高档数字像机作为视频源)
二、图像采集卡的技术参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图像传输格式:格式是视频编辑最重要的一种参数,图像采集卡需要支持系统中 摄像机所采用的输出信号格式。大多数摄像机采用RS422或EIA644(LVDS)作为输出 信号格式。在数字相机中,IEEE1394,USB2.0和Camera Link几种图像传输形式则 得到了广泛应用。 2、图像格式(像素格式):(1)黑白图像:通常情况下,图像灰度等级可分为256级,即 以8位表示。在对图像灰度有更精确要求时,可用10位,12位等来表示;(2)彩色图像 :彩色图像可由RGB(YUV)3种色彩组合而成,根据其亮度级别的不同有8-8-8,1010-10等格式。 3、传输通道数:当摄像机以较高速率拍摄高分辨率图像时,会产生很高的输出速率 ,这一般需要多路信号同时输出,图像采集卡应能支持多路输入。一般情况下,有1 路,2路,4路,8路输入等。随出现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不需求,路数更多的 采集卡也出现在市面上。
图像采集 (image acquisition)
1.什么是图像采集及分类
2.图像采集基本知识 3. 图像采集原理及技术参数
4. 图像采集卡的技术参数
5.图像采集各种技术及应用
人类获取的外界信息约有60%来自于视觉图象,如何获取和处理视觉信息是 非常重要的。多媒体通信、高清晰度电视以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 等众多领域都对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显然视频图像采 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像采集(image acquisition)是指摄像机摄取图像增强器的光学图像转换为视 频信号,传送至图像采集卡进行数字化,形成数字图像数据,供计算机进行处理和 保存的过程.图像采集有两个指标即灰度等级和采集分辨率 :将通过视觉传感器 采集的光信号转或全电视换成电信号,在空间采样和幅值量化后,这些信号就 形成了一幅数字图像。 通常,图象采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静态图象采集,也就是拍摄照片,以 得到某个时刻的图象为目的;另外一类是动态图象采集,也就是拍摄视频,以获 得某个时段的连续图象为目的 。 静态图象采集可以通过普通的相机拍摄,而后通过扫描把图象数据转化成数 字信息存储,而这些年数码相机的快速发展,使得数码相机在快速的普及,数码 相机直接把拍摄的图片以数字方式存储在相机的存储卡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 后,可以把存储卡里的照片直接拷贝、传输到电脑上,做备份和后期处理。 使用数码相机得到图象数据,然后传输到电脑上处理,这个过程图象拍摄和 图象处理分析是分离的,使得如果系统需要对图象的分析结果做实时快速响应, 变得不可能。
图像采集示意图
coms图像采集系统原理.
coms .
图 像 采 集 系 统 原 理
图像采集基本知识 视频采集 •即将视频转换成PC机可使用的数字格式。 微视专业图象采集卡是将视频信号经过AD转换后,经过PCI总线实时传到内存 和显存。 •在采集过程中,由于采集卡传送数据采用PCI Master Burst方式,图象传送速 度高达33MB/S,可实现摄像机图像到计算机内存的可靠实时传送,并且几乎不 占用CPU时间,留给CPU更多的时间去做图像的运算与处理。 •图象速率及采集的计算公式 •帧图像大小(Image Size):W×H(长×宽)---您必须首先了解:需要采集 多大的图象尺寸? • 颜色深度∶d(比特数)---希望采集到的图象颜色(8Bit灰度图象还是 16/24/32Bit真彩色) 帧 速∶f---标准PAL制当然就是25帧,非标准就没准了!500-1000帧都有可能 数 据 量∶Q(MB)---图象信号的数据量
• • • • • •
在高清视频采集录制方面,VGA图像采集卡是数字信息化行业快速发展, 很多领域对VGA信号采集的要求提高而出现的一种高端产品。现在不论是 在工业行业上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还是在教学上,都应用十分广泛,它综合 许多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更涉及到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而视频 图像采集卡是机器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相机所输出的 视频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并提供与PC的高速接口。



• 关键是每一帧所需的处理时间。如果每帧视频图像的处理时间超过相邻两帧
• 之间的相隔时间,则要出现数据的丢失,也即丢帧现象。采集卡都是把获取
• 的视频序列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再存入硬盘,也就是说视频序列的获取和
• 压缩是在一起完成的,免除了再次进行压缩处理的不便。不同档次的采集卡
• 具有不同质量的采集压缩性能。 • 由视频采集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传至板卡自带的临时存储 • 器中,再由卡上自带视频压缩芯片执行压缩算法,将庞大的视频信号压缩变 • 小,最后这些压缩后的直接或通过PCI桥芯片进入PCI,存储到硬盘。后者采 • 用通用视频A/D转换器实现图像的采集,其特点是数据采集占用CPU的时 • 间,对处理器的速度要求高,成本低、易于实现,能够满足某些图像采集系 • 统的需要。
如今,在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机器人的视觉系统等领域均需要图象采集部分, 而市面上大部分适用于PC系统的图象采集卡,多半基于PCI插槽或者USB接口方 式。当图象的处理平台不再是PC,而变成了DSP,32B“MCU或者专用图象处理 芯片,这些系统的多半不再带有PCIUSB接口,故基于这些接口的图象采集卡不 再适用于这些非PC平台系统。 事实上,这些由DSP或者32位MCU或者专用图象处理芯片构成的系统便是嵌入 式系统。带有一定的硬件,和一些软件代码,来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这就是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内涵。 所以当我们需要为这些嵌入式系统提供图象采集功能的时候,我们的接口不 再是基于PCI或者USB的了。而是基于总线方式,丽事实上在不一样的嵌入式系 统中,开放给外设的总线也是可能不一样的。故此在为嵌入式系统提供图象采 集卡的时候,需要考虑提供给图象处理平台的接口方式的多样性,或者可以定制 该接口的时序。 图像采集卡是将视频信号经过A/D转换后,将视频转换成电脑可使用的数字格式 ,经过PCI总线实时传到内存和显存。在采集过程中,由于采集卡传送数据采用 PCI Master Burst方式,图像传送速度高达40MB/S,可实现摄像机图像到计算机 内存的可靠实时传送,并且几乎不占用CPU时间,留给CPU更多的时间去做图像 的运算与处理。
动态图象采集实现方式较多,可以使用现有的摄像机,把拍摄的图象存储在 磁带上,后期通过磁带采集设备把存储在磁带上的模拟图象数据转换成数字图象 数据,做后期处理分析。现在也有可以把拍摄图象,以数字方式直接存贮在摄像 机上的硬盘,或者实时刻录到摄像机上的DVD盘上,然后直接把数字图象导出 到电脑上处理。这两种方式的图象处理分析是非实时的。要想实现实时处理,需 要得到实时图象数据,有两种常见方式:
图像采集原理及技术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