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

合集下载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探索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探索
力 的 培 养 , 就 一 批 面 向 世 界 、 向 未 来 的 新 型 高 素 造 面 质 人 才 。 为 了 实 现 这 一 目标 , 育 部 早 在 2 O 教 0 1年 就
双 语 教 学 中外 语 与 母 语 比 重 的 过 度 不 对 称 导 致 双 语
教 学 质 量 低 劣 。 双 语 教 学 的 优 势 在 于 双 语 的 不 断 切
培 养 国际 化 人 才 的 一 种 有 效 手 段 。
合 成 理 论 的 水 平 , 时 通 过 鼓 励 学 生 去 查 找 、 读 更 同 阅
多 的 英 文 原 始 参 考 文 献 , 时 了 解 有 机 合 成 领 域 的 及 最 新 科 技 动 态 , 深 学 生 对 国 外 先 进 知 识 、 特 的 思 加 独 维 方 式 的 了 解 , 学 生 在 掌 握 专 业 知 识 的 同 时 , 养 使 培 了 自己的 国际意 识 、 际交流 能力 和 国际竞争 能 力 。 国
高 教论 坛
21 0 0年 1 0月 第 1 O期
H i he d a i n For g rE uc to um
Oc . 1 No 0 t 2O O. .1
《 机 合 成 化 学 》 程 双 语 教 学 探 索 有 课
张 卫 民
( 西 民族 大学 广 化 学 与生态 工 程学 院 , 西 广 南宁 5O O ) 3 O 6
颁 布 了 《 于 加 强 高 等 学 校 本 科 教 学 工 作 , 高 教 学 关 提
换 和 有 机 融 合 , 学 生 在 掌 握 学 科 知 识 的 同 时 , 够 使 能
尽 可 能 多 地 使 用 需 要 他 们 掌 握 的 第 二 语 言 。再 次 是 在 双 语 教 学 中 通 常 缺 乏 师 生 间 的 良 性 互 动 , 以 激 难

有机化学双语课程.ppt

有机化学双语课程.ppt
20-9 Reactions of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Nucleophilic Acyl Substitution (内容重复)
21-5 Interconversion of Acids and Derivatives by Nucleophilic Acyl Substitution
材厚重、价格太高,学生难以负担;
国内尚未影印正式出版的英文教材,版权问题。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选择与改编
中文教材:
英文教材:
章节编排归类划一。 $ 章节编排不拘形式。
饱和烃 不饱和烃 芳香烃
饱和烃 不饱和烃
醇、硫醇 醚、硫醚
芳香烃
烃类化合物 合并归类
醇和醚插入不饱和烃与芳香烃之间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选择与改编
双语教学铺垫了基础。
形势趋动,各级重视,条件具备,恰逢时机。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概况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选择与改编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方式 有机化学及实验双语教学课程立体化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概况
起始时间:1990年开始开设化工英语强化班,
中文教材:
英文教材:
章节编排归类划一。 $ 章节编排不拘形式。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质谱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质谱
核磁共振谱 共轭烯烃
四大谱学分在三章中出现章
结构的表征 合并归类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教材选择与改编
中文教材:
英文教材:
章节编排归类划一。 $ 章节编排不拘形式。源自命名 物理性质 制备 反应
命名 物理性质 制备 反应
命名 物理性质 反应 制备

双语有机化学研究型教学的探索

双语有机化学研究型教学的探索

系的眼光指 导教学 行为 ,以人 为本 ,调动 学生学 习 注重 运用 以下几 点 :
的积极 性 和主观 能 动性 ,促 使 学 生全 面 的 生动 活
首先 淡化 教 材 。虽然 我 们选 用 的是 原 步 引导 学 生学 会 自主学 教材 ,但 有机化 学 的学 科 发展 及 其 知 识 的更新 很
维普资讯
第 2l卷第 4期 2008年 8月
高 等 函 授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H 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Natural Sciences)
VoI.2l NO.4 A ugust 2008
语 教学不仅 要培养 学生 坚实 的有机化学 专业基 础 识 ,更 重要 的是 培养学 生解决 问题 的思维 ,提 高学
知 识 ,而且 还要 注重培 养学 生的 国际化 视野 ,使 学 生 运用 有机 化 学基 础知 识 的能 力 ]。因此选 用 国
生能够 了解有 机化 学 的最 新 发展 动 态 ,吸 收学 科 际 上影响 比较大 的有机 化教 材 Graham Solomons
· 大 学 教 学 ·
双 语 有 机 化 学 研 究 型 教 学 的探 索
涂 海洋 ,杨 光 富 ,张爱 东
(华 中师 范 大 学 化学 学 院 ,武汉 430079)
摘 要 :从 教 学 内容 的 设 计 、教 学 策略 的设 计 、教 学 方 法 的 设 计 、辅 导 答 疑 、管理 和 成 绩 评 定
计 、教学 方法 的设 计 、辅导 答 疑 、管理 和 成绩 评定 奖 ,并 指导学 生查 阅相关文 献 ,让 学生 了解 固体 表
等几个 方面将 我们 的做法 做一简 单介绍 。

地方师范院校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地方师范院校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工作 经历 .
成学 生在 奖学 金评 定 、 优 等方 面操 作 困难 . 评
2 教 材 与 教 学 内容
开课 之前 ,我们 认 真筛 选 了 国外 多部 优 秀 《 有
机 化学 》 材 , 后采 用 了 2 0 教 最 0 4年 高等 教 育 出版 社 影 印 出版 、由 Wa e 授 编著 的 《 r ncC e s y d教 O g i hmir> a t> ( 五版) 第 .教 材 由学 校 购买 、学 生 借 阅 ,这样 不 仅
有 机 化 学 的 新 技 术 、 方 法 以及 有 机 化 学 与 生 物 新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教 育 科 学 “ 一 五 ” 划 重 大 课 题 ( 0 8一J G A B一 0 ) 河 十 规 20 K H Z 0 9
作 者 简 介 : 玉 琴 ( 9 6一) 傅 16 ,女 , 南 汤 阴 人 , 士 , 授 , 究 方 向 : 机 合 成 河 博 教 研 有
21 0 1年 2月
洛 阳 师范 学 院 学 报
J u a fL o a g No ma i e st o r lo u y n r lUn v ri n y
F b..01 e 2 1 Vol30 No 2 _ .
第3 0卷 第 2期
田 一 J 地 方 师 范 院 校 有 机 化 学 双 语 教 学 的 实 践 , 考
关键词 : 方师范院校 ; 地 双语教 学 ; 有机化 学
中图分类号: 6 83 G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9 0 2 1 ) 2— 0 7—0 10 4 7 ( 0 1 0 0 5 4
在教 育 部 推 动 双 语 教 学 课 程 建 设 政 策 的 指 引 下 ,目前 双语 教 学 已成为 我 国高 等 教 育教 学 改 革 的 个 热点 ¨-3 3.在 我 国 ,不 仅 在 高 等 院校 ,而 且 在

论高校化学双语教学教材的开发途径--基于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双语示范课程的调查报告

论高校化学双语教学教材的开发途径--基于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双语示范课程的调查报告

论高校化学双语教学教材的开发途径--基于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双语示范课程的调查报告刘艳菊;范晓晖【摘要】双语课程的教材是确保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教学资源,也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本文基于对北京大学双语示范课程《分析化学》和清华大学双语示范课程《生物化学》的调研报告,探讨了我国高校化学双语教学课程的教材开发途径:引入高质量的原版教材并结合相应的自编教辅教材,配套使用,使原版教材本土化;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自编全英版高等学校化学双语课程教材,后者是建设双语教学教材的最优途径。

%Textbooks for bilingual courses are both the key teaching resources that guarante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the essential prerequisite of successful bilingual teaching . Based on the surve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th e two model bilingual courses of‐fered by Peking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s to develop textbooks for bilingual teaching of university chemistry courses in China .One way is to intro‐duce high‐quality ori ginal English textbooks and use corresponding self‐compiled teaching materials so as to make the original textbooks serve localized needs .The other way is for regular publishers to publish all‐English bilingual textbooks for university chemistry courses .The second way is the opti‐mal one of developing bilingual textbooks .【期刊名称】《西北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1204-1206)【关键词】高校化学课程;双语课程;教材开发【作者】刘艳菊;范晓晖【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1]中进一步强调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有机化学英文版教学设计

有机化学英文版教学设计
Week 7: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Understanding the properties and behavior of carboxyl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Naming carboxyl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Practice exercises: Naming and identifying properties of carboxyl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Week 8: Polymers
•Understanding the properties and behavior of polymers.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ompounds.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and bonding of organic compounds.
•Naming organic compounds using the IUPAC system.
•Practice exercises: Naming simple organic compounds.
4.Explore the applications of organic chemistry in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ology.
Course Outline
Week 1: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hemistry
Week 5: Alcohols and Phenols

适用于大学双语有机教学的原版教材——Organic Chemistry-Structure and Function

适用于大学双语有机教学的原版教材——Organic Chemistry-Structure and Function

宋怡
双语 教材开发和建设 的滞后 已经成为制 约我 国高校双语教学发展 的客观瓶颈之一. 当前 的主要对策是选择 原版英 文教 材 ,O r g a n i c c h e m i s t r y — s t mc t u r e a n d F u n c t i o n 是一本优 秀的原 版大学 有机化学教材. 1 内容简介 表 1 章节 内容及 t ・ 化学热点”部分 内 容 一览表 《 有机化学—— 结构与功能 》 是 一本适 节 内容 化 学热点 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其中的化学键 l 一 1 糖 :最古老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 用 于化学及 生 物医学 等专 业 的基 础 有机 化 l 学教材.该教材对有机化学基础 知识 进行 了 2 烷烃 :不 舍官 能 团的有 机 分子 较为全面的整合 , 以官 能团为 主线贯 穿体 系 4 脂环 烃 结构 , 突出强调 了构效关 系和有 机合 成的重 5 立体 化学
需要什么信息 ;P : ( p r o c e e d ) 如 何有逻辑地解题.( 3 ) 制作化学 反应路径 图 , 提供 了各 官能 团相关化学反应 ,以及 官能团 之 间相互转化 的途径 , 促进学生形成合成方 法的概念 图. ( 4 ) 色彩运用 目的性强 , 帮助学生进行 概念 辨析 .主官能团和其他 基团间 ,光谱特征 和具体 官能团结 构间 ,反应机理 中亲核基 团、亲 电基 团、 自由基 和离去基 团等都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 5 ) 配套学习软件功能强 大 , 包括学习指南 、 网络试题库 、 探究实验 、 有机分子 的三维动画 , 光谱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等学习模块. 2 . 3 面向真 实世界 第 6版更 注重将 化学概 念应用 于真实情境 , 在 每章 的导言中提出了一些与学生 日 常生活经验相联系的 问题.强调有机 化学在生 物医学和工业 的应 用.如第五章手 性药物及 自然界的手性 ; 第 九章 聚乙烯及其医疗用途等.融入了 有机化学在生命科学 、 工业生 产 、 绿色化学和环境检测与治理方面的新应用.如介绍 了有机化学在生命科学 、工业生产 、 环 境监控和治理方面的新应用 ,将概念学习和科学 实践 相联 系 ,有利 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和成 功愿望. 综 上所述 , 选 用教材 时 , 建议 以国 内优秀教材为主线 , 同时融入原版教材 的内容与特点 , 中英 文教材 并用 , 在提 高学生 专业英语水 平的同时 ,能有效避 免学科 损伤 的出现.

材料科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材料科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材料科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材料科学专业双语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通过探讨双语教学模式、材料科学专业的双语课程设置、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学生评价与反馈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通过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讨,可以发现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可以发现双语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方面也有积极影响。

在对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材料科学专业双语教学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材料科学、双语教学、专业、研究、实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评价、反馈、案例分析、问题、解决方案、发展趋势、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材料科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背景可以从全球化教育和职场需求角度进行探讨。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具备双语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材料科学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对于掌握英语等外语的材料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材料科学专业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缺乏双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开展材料科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探讨双语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评价反馈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为提升我国材料科学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材料科学专业的双语教学向着更加科学与实践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材料科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施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旨在找到最适合材料科学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探讨在双语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反馈,探索成功的案例并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为材料科学专业双语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摘要:《有机合成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有机化学的延伸。

作者结合本校应化专业有机合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际经验,从前提条件、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探索的实践表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双语教学达到较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有机合成化学双语教学互动式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各种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

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交际与应用能力的人才,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教育部在200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决定》中指出,要积极推动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本科教育要多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1]。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进一步强调教学质量工程要重视双语教学,并且正式启动了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审定了全国首批百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这为规范全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有机合成化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化工、制药
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06-09级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前提条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是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环节。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应用化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入学以前已经系统地学过了语法知识,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进入大学后经过“大学英语”课程的继续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与此同时,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量的化学专业词汇。

承担双语教学的老师均为从事有机合成化学教学和科研且有海外背影的老师。

以上两方面是确保有机合成化学课程能够运用双语进行教学的前提。

二、选择教材
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之一,而英文原版教材的选取,则是双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虽然我国也有一部分专业工作者致力于相关领域英文版教材的编写工作,但在很多学校双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都是优先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

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国际交流的语言规范,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世界科技最新成果,不断地掌握国际最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但是英文版教材对农林院校的学生来说还具有相当的难度,且价格也较昂贵。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选取了hanson编写的
“organic synthetic methods”的英文版,由唐川江进行了概要性的翻译。

比如将摘要与重点词语翻译成汉语,对其中的部分专业词汇做了中文解释,对较难理解的内容做了中文提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预习和理解。

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了地道的英文表达,可谓一举两得。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

一方面,双语教学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一种形式,其首要目标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而不能忽视专业课程本身知识教学,一味地强调英语知识的理解,这样难免会本末倒置,从而失去双语教学最初的意义。

另一方面,双语教学并不是全英文教学,鉴于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理解水平,在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中英文可以互相补充,以达到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

因此,在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意正确处理教学内容,调节教学进度。

双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大量的专业词汇,对于一些常见的专业词汇,如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中取代基的名称methyl,ethyl等;di-,tri-,tetra-等表示复数的词头;constitutional isomer,configurational isomer,conformational isomer等易混淆的专业概念,一定要反复强调,要求学生牢记,便于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

另外,在讲授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一定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有机化学的基础上进行烷烃名称教学中,烷烃的英文后缀是
-ane,由此引出烯烃的英文后缀是-ene,炔烃的英文后缀是-yne,醇的后缀是-ol等,当学生学习完烷烃的命名后,只要变化后缀,其他化合物的母体名称就同时学会了。

这样的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和理念的传递。

与此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一些简单背景知识,如烷烃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应用、iupac 的简单介绍等,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讨论、教师加以补充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教学在很多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在双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得到了直观形象的展示,扩大了知识的信息量,便于知识的反复重现,也节省了时间,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问题。

例如,在讲授硫卡宾对环已酮的羰基加成时,由二甲硫醚和二甲亚砜生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卡宾加成时取向不同,如果我们仅用语言来描述,就很难将空间上的细微区别讲清楚。

如果在黑板上现画,又存在很难在短时间里将结构式画出来,就影响了教学效果。

我们使用了ppt,并引入计算化学的结果,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原因是取向不同所致。

另外,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们还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

考试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够反馈教学效果,改善教学工作,而且能够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考核时,重点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减轻学生负担,我们采用英文出题,中文或者英文答题的方式进行考核,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同时也便于我们评定教学效果。

五、教学效果
为了检验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我们坚持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

从四届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反馈结果来看,90%的学生认为得到了英语和化学的提高,8%的学生认为提高不大,2%的学生认为有副作用。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在这个学习过程得到了两方面的提高,一方面,学习了有机合成化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了专业英语,这些为学生以后出国发展深造奠定了基础。

这个结果更坚定了我们开展有机合成化学双语教学的信心。

我们在教学课时较少的前提下,对有机合成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

四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表明,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由于我们双语教学的经验有限,尽管做了相当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逐步增加教学课时,拓展教学内容,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实施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发展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化学类专业双语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
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梅.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质量[j].化工高等教育,2008,25(6):49-51.
[2]涂海洋,杨光富,张爱东.双语有机化学研究型教学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4):22-24.
[3]郭珍.西部地区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探索[j].大学化学,2007,22(5):18-24.
[4]张剑波,陈旋.理论有机化学的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59-162.
[5]蒋华麟,陈萍华.对有机化学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江西化工,2007,(4):163-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