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连接构造[详细]
05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来源: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英语翻译是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英文简称PC。
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称之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一种类型,其定义是主要受力构件剪力墙、梁、板部分或全部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墙板、叠合梁、叠合板)组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在施工现场拼装后,采用墙板间竖向连接缝现浇、上下墙板间主要竖向受力钢筋浆锚连接以及楼面梁板叠合现浇形成整体的一种结构形式。
结构设计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宜简单、规则、均匀及对称,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良好的延性;2 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应避免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以及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或采用隔振、减震措施;3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4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6。
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高度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确定相应的抗震等级,并采取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预制构件间连接设计应满足传力明确和构造可靠的要求。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尚应满足抗震要求。
预制构件间连接钢筋应不低于预制构件该部位不连续钢筋强度等级及直径。
结构布置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规定。
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平面横向墙体布置时,两侧端部山墙宜布置预制承重墙板;内墙可根据结构横向抗侧力需要设置预制承重墙板或预制轻质填充墙板。
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平面纵向墙体布置时,纵向内、外剪力墙的承重墙板布置可根据纵向抗侧力的需要设置;阳台及门窗部位周边部位可根据需要设置非承重的预制轻质填充墙板。
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接缝计算及节点连接设计

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接缝计算及节点连接设计摘要:随着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推广,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从某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和节点连接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水平接缝抗剪验算给出满足接缝承载力的设计方法以及满足接缝力学性能的节点连接方式。
关键词: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节点连接在过去几年里,预制水平构件在装配式建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技术已较为成熟;而采用预制竖向构件的装配式建筑则应用较少,工程经验相对欠缺。
本文以常见的剪力墙结构为例,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的计算及节点连接的设计,做一个深入分析,以期对预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提供帮助。
1 工程简介本工程为剪力墙住宅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二级。
地上为8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地下两层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总高度为23.2m,单体建筑面积4028.4平方米,预制率不低于40%。
预制构件类型:楼板、剪力墙、楼梯。
预制范围:首层~顶层。
首层结构预制剪力墙(外墙)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首层结构预制剪力墙(外墙)平面图布置图2 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计算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要求:地震设计状况下,剪力墙水平接缝应满足受剪承载力要求。
地震状况下水平接缝验算公式:地震工况受剪承载力验算: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受剪验算:其中:取本工程首层平面编号AWQC1-2528-1816预制双肢剪力墙(如图2所示)进行计算分析。
取左肢(截面尺寸200mm*450mm)考虑地震组合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见表1(表1中为左墙肢偏压或偏拉竖向配筋面积):图2 预制双肢剪力墙配筋图表1 AWQC1-2528-1816左墙肢接缝抗剪计算结果由表1可知,在考虑地震组合工况8下,预制剪力墙左墙肢水平接缝处抗剪验算不满足,满足接缝抗剪验算的抗剪钢筋面积最大为 =1473.9mm2,即需附加1473.9-678=795.9mm2抗剪钢筋。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节点构造与识图

结构类型
非抗震设计 6度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8度(0.2g)8度(0.3g)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70
60
50
40
30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
150
130
120
100
80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140(130) 130(120) 110(100) 90(80) 70(60)
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120(110) 110(100) 90(80) 70(60) 40(30)
建筑、结构、设备、电气、装修 建筑、结构、设备、电气、装修 建筑、结构、设备、电气、装修 建筑、结构、设备、电气、装修 建筑、结构、设备、电气、装修
3.1.1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定
建设方
设计方
施工方
制作方
做好两个密切配合
建筑 设备
结构 装修
3.1.1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功熊和性能要求,并宜采用主体结构、装修和 设备管线的装配化集成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4. 平面规则性
➢ 避免扭转不规则、凹凸 不规则及楼板大开洞
➢ 控制楼板 避免转换 ➢ 避免洞口错位
THE FOURTH
L (a) b l
L (c)
B B max
B
b
l B max
(e)
B B max
l
b
b
L
(b)
b
l B max
L (d)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6. 现浇区域的要求及处理方式
THE FOURTH
① 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 宜设置地下室,地下室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 作为嵌固层的地下室顶板应现浇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视标
装配式建筑的连接方法

装配式建筑的连接方法陈㊀雪ꎬ曾桂香(华北水利水电大学ꎬ河南㊀郑州㊀450045)收稿日期:2019-08-20作者简介:陈雪(1996-)ꎬ女ꎬ河南商丘人ꎬ硕士ꎬ主要研究方向:装配式建筑ꎮ摘㊀要:新建建筑的装配率远远达不到国家的预期ꎬ这一问题由很多原因导致ꎬ包括装配式建筑的信任度不高ꎬ装配式建筑这一新型建造方式的受力性能达不到理想的状态ꎬ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有很多限制导致达不到目标的装配性能ꎬ比如预制构件建造工厂产品的精密度达不到装配的ꎬ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达不到装配式建筑的要求ꎮ装配式建筑的受力性能受很多条件的影响ꎬ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梁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ꎬ存在一些连接方式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的结论ꎬ这一结论可以为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提供理论支持ꎬ并且增强民众和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信心ꎮ关键词:装配式建筑ꎻ装配式建筑的连接方法ꎻ连接方法的应用中图分类号:TU7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20)02-0105-02DOI:10 3969/j issn 1672-4011 2020 02 052PrefabricatedconstructionmethodofconnectionCHENXueꎬZENGGuixiang(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ꎬZhengzhou450045ꎬChina)Abstract:Theassemblyrateofnewbuildingsfarshortofexpectationsofthecountryꎬtheproblemcausedbymanyreasonsꎬincludingtheprefabricatedbuildingcredibilityisnothighꎬthestressperformanceofprefabricatedbuildingthenewbuildtoreachtheidealstateꎬtherearemanyrestrictionsintheprocessofprefabricatedbuildingisleadtoreachtargetassemblyperformanceꎬsuchastheprecisionoftheprefabricatedbuildingfactoryproductscannotmeettheassemblyꎬthequalityofconstructionpersonnelworkcouldnotreachtherequirementsofprefabricatedconstruction.Prefabricatedconstructionmechanicalperformanceisaffectedbymanyconditionsꎬoneofthemainreasonsistheconnectingwayofbeamandcolumnnodeꎬtherearesomeconnectionsmakeprefabricatedshearwallstructuresatisfiestherequirementofbuildinguseꎬtheconclusioncanprovidetheoreticalsupportforprefabricatedconstructionvigorouslypromoteꎬandreinforcepublicconfidenceinprefabricatedconstructionandenterprise.Keywords:prefabricatedhousingꎻconnectionmodeꎻmechanicalperformanceanalysis0㊀引㊀言我国现行建筑大部分采用的是现浇方式施工ꎬ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进程ꎬ现浇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ꎮ绿色环保ꎬ高效率和节约㊁循环利用的理念是现浇方式无法达到的ꎮ 像搭模型一样盖房子 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梦想ꎬ装配式构件的出现使这个想法有望变成现实ꎮ装配式构件的建造速度相对现浇较快㊁质量更容易控制㊁节约材料㊁构件外观观感好㊁耐久性强以及现场湿作业少㊁利于环保等优点ꎮ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ꎬ德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建筑工业化生产(建造)体系ꎬ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ꎬ德国成为世界上装配式建筑能耗最低的国家ꎮ在德国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同时ꎬ我国也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内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建造房屋ꎮ20世纪70年代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因不够灵活ꎬ不能适应当前建筑业的需求ꎬ以及连接抗震和接缝防水没有解决ꎬ而被后来的现浇混凝土建筑超过ꎮ21世纪初ꎬ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重新进入我们的发展规划之内ꎬ装配式建筑的推广需要全行业各个工序的紧密配合ꎬ我国要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ꎬ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问题ꎬ但这都是我们要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必经之路ꎮ为给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提供理论支持ꎬ证明装配式建筑可以满足建筑的建造及使用要求ꎬ即可以达到 等同现浇 ꎬ并且如果在只考虑受力性能的情况下有超过现浇的可能性ꎬ即装配式本身存在部分代替现浇的能力ꎮ1㊀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或现场预制完成ꎬ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ꎬ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建筑[1]ꎮ2016年开始ꎬ全国部分城市纷纷出台了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ꎬ主要是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补贴ꎬ但是收效甚微ꎮ这不是我国第一次在推行装配式建筑时碰壁ꎬ20世纪70年代ꎬ在面对装配式与现浇时ꎬ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不如现浇结构突出ꎬ比如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灵活性较低ꎬ不适应建造的需求ꎬ以及连接抗震和接缝防水没有解决ꎬ而被后来的现浇混凝土建筑超过ꎮ但是ꎬ装配和现浇各有优势ꎮ现如今ꎬ发展装配式建筑刻不容缓ꎬ我们需要对装配和现浇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ꎬ发挥各自的优势ꎮ我们需要有信心地发展装配式建筑ꎬ因为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有过辉煌ꎬ20世纪50年代ꎬ建国以后不久ꎬ装配和现浇混凝土建筑同期降生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2]主要用于单层工业厂房㊁居住建筑㊁饭店和办公建筑ꎮ北京市发展最快ꎬ1958年就有3个预制构件厂ꎬ生产大板的是亚洲最大ꎬ先后建成12~16层装配式混凝土框架㊁框架-剪力墙和大板建筑ꎮ早期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去ꎬ当前面临的装配式建筑推广困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ꎮ20世纪20年代ꎬ北京市为了回应 现浇不是工业化ꎬ装配才是工业化 的争论ꎬ提出混凝土预制装配和现浇机械化施工并举ꎬ后来对应用较多的4种装配和现浇混凝土结构开展竞赛ꎬ结果是 装配式 败给 现浇 ꎮ1988年以后ꎬ预制构件厂纷纷下501马ꎬ市场萎缩ꎬ30年无人问津ꎮ 装配式 失利以后ꎬ 现浇 又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大面积推开ꎮ近年来ꎬ我国重新大力号召装配式建筑的应用ꎬ国家发布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政策ꎬ但是ꎬ新建建筑远远达不到理想的装配率ꎮ从我们最初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辉煌ꎬ到如今装配式建筑推广时遇到的困难ꎬ结合之前的教训ꎬ我们可以分析推广装配式建筑失败的原因有:①装配式造价高于现浇ꎻ②竖向钢筋连接质量难保证ꎬ预制构件厂产能过剩ꎻ③标准㊁规范沿用 等同现浇 ꎬ增加拆分设计ꎬ难以做到灵活和多样化ꎻ④预制厂建厂投资和成本高ꎻ⑤房屋最大高度低于现浇等因素ꎮ我国存在劳动力的精度与建设飞速发展之间的矛盾ꎬPC构件的发展目前还不成熟ꎬ装配式混凝土不如现浇混凝土经济ꎬ构件的预制技术还不完善ꎬ社会各界对装配式结构是否可以达到现浇结构的强度㊁刚度㊁稳定性及各项要求存在顾虑等因素ꎬ导致装配式建筑达不到理想的装配率ꎮ以上问题得到解决ꎬ装配式建筑会得到飞速发展ꎮ2㊀装配式构件材料我国现在推行的装配式建筑有木㊁混凝土和钢建筑三种[2]ꎮ钢材只能在高温下铸造成型ꎬ木材只能在自然环境生长ꎬ这两种材料盖的房子ꎬ都只能是装配ꎮ唯有混凝土建筑ꎬ既可现浇ꎬ也可装配ꎬ因为混凝土能在常温下浇筑ꎮ3㊀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3 1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设计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核心 节点连接技术将决定着装配式建筑的进展程度ꎮ预制构件的节点是装配式结构的薄弱环节ꎬ节点的破坏会使整个框架结构的整体性丧失ꎮ因此ꎬ预制节点连接部位应具有足够的强度㊁刚度及延性ꎮ装配式梁柱节点在现有的结构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ꎬ梁柱节点研究将推动着装配式节点的进程ꎮ3 2㊀常用连接方式装配式结构的连接方式有干连接和湿连接[1]ꎬ现场不需要进行湿作业时称为干连接ꎬ反之为湿连接ꎮ干连接具体有牛腿连接㊁预应力连接㊁预埋螺杆(钢板)螺栓连接㊁焊接㊁钢吊架式连接等ꎻ湿连接具体有现浇连接㊁预应力技术整浇连接㊁普通后浇整体式连接㊁灌浆拼装㊁浆锚连接㊁榫式连接等ꎮ常用的装配式结构连接方式有套筒灌浆连接㊁钢筋浆锚搭接㊁后浇混凝土连接㊁螺栓连接㊁焊接连接等ꎮ1)套筒灌浆连接[3]是装配式建筑连接的主要连接方式ꎬ分为全套筒灌浆连接和半套筒灌浆连接ꎬ适用于钢筋间的连接ꎬ钢筋插入套筒ꎬ注入无伸缩㊁高强度灌浆料ꎬ从而达到连接效果ꎮ合适的高强度㊁无收缩的灌浆料ꎬ可以增加钢筋与筒壁间的摩擦力与粘结力ꎬ连接成的整体可以拥有抗震ꎬ满足建筑日常使用及耐久性和抵抗倾覆等能力ꎮ国内外学者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连接方式进行研究研究ꎬ20世纪60年代末ꎬ余占疏针对预制混凝土建筑中钢筋连接节点ꎬ发明了套筒灌浆连接技术ꎬ开始在夏威夷的阿拉莫阿纳酒店的预制柱中应用ꎮ2)钢筋浆锚搭接是使有一定外伸长度的钢筋插入预留好的孔道内ꎬ钢筋与孔道内部之间填充无收缩㊁高强度灌浆料ꎬ形成钢筋浆锚连接ꎮ约束浆锚搭接技术[4]主要包括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技术和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技术(NPC技术)ꎮ东南大学与中南控股集团[4]于2007年共同开发了波纹管浆锚连接技术ꎬ并成功将其应用在了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ꎬ郭正兴和陈云刚也进行了波纹管浆锚连接技术的试验研究ꎬ在理论和试验中验证了波纹管浆锚连接技术的可靠性ꎬ在考虑了混凝土强度㊁钢筋直径和搭接长度等因素的情况下ꎬ进行试验之后确定了采用波纹管浆锚搭接的试件搭接长度应取为0 6Laꎮ2008年姜洪斌首次提出了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技术ꎬ试验结果表明ꎬ该类连接技术的锚固长度可取为基本锚固长度Laꎮ3)后浇混凝土连接ꎬ顾名思义ꎬ是在梁柱节点或其他位置连接以后再浇筑混凝土ꎬ利用混凝土的粘结力使构件有效连接在一起ꎬ实现增强连接强度的目的ꎮ4)螺栓连接是在连接部位安装螺栓ꎬ通过螺栓的锚固和摩擦来达到满足构件承载能力的标准ꎮ5)焊接连接是通过高温作用ꎬ使部件连接形成建造时需要的结构方式ꎮ这些连接方式有各自适用的材料和条件ꎬ建筑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个连接方式单独或多个连接方式共同配合使用ꎬ构建合理的装配式构件梁柱节点连接方式ꎬ可以使建筑在受到静力荷载和地震荷载时ꎬ装配式结构可以达到现浇结构的强度㊁刚度㊁稳定性及各项受力性能ꎬ能够满足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及使用的要求ꎮ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是决定装配式建筑结构性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ꎬ其连接的部位主要是梁连接方式起决定性作用ꎮ装配式构件间的柱节点间的连接以及梁柱节点连接的性能是建筑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保证ꎮ4㊀结㊀论以上列举的装配式建筑的连接方式表明当装配式构件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时ꎬ装配式建筑可以达到 等同现浇 的要求ꎮ装配式建筑的优势ꎬ比如装配式构件可以循环利用ꎬ满足环保的需求ꎬ装配式建筑可以节约劳动力ꎬ住宅中运用装配式理念ꎬ可以提高住宅品质㊁性能ꎬ降低建设成本ꎬ还能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基础ꎮ本文从装配式构件连接的角度论述并列举了装配式建筑连接的成功案例ꎬ用实例表明装配式建筑本身性能是能够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ꎮ但是ꎬ想要装配式建筑得到发展ꎬ除了需要性能达到 等同现浇 的标准ꎬ还需要满足成本ꎬ建造过程的简易方便性ꎮ不可否认ꎬ装配式建筑难以得到理想的推广还有其他的原因ꎬ比如成本过高问题ꎬ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体系不如现浇完善ꎬ装配式构件厂预制的构件粗糙ꎬ难以满足建筑的需要等问题ꎮ虽然装配式建筑推行中存在着些许阻力ꎬ但这些都是新技术新方法出现时不可避免的问题ꎬ期待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ꎮ[ID:009083]参考文献:[1]㊀张海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ꎬ2018.[2]㊀叶耀先.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思考[J].建筑ꎬ2018ꎬ65(12):18-22.[3]㊀赵唯坚ꎬ郭婉楠ꎬ金峤ꎬ等.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连接形式的发展现状[J].工业建筑ꎬ2014ꎬ44(4):115-121ꎬ159.[4]㊀刘全威.不同连接方式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ꎬ2018.601。
房建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房建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目录1. 内容概要 (3)1.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定义 (3)1.2 房建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用的优势 (4)1.3 本文档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5)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现状 (6)2.1 历年来研究进展 (7)2.2 关键技术突破 (9)2.3 主要工程案例和应用分析 (10)3. 房建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11)3.1 结构设计要点 (12)3.2 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制作 (13)3.3 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堆放 (14)4. 施工准备 (16)4.1 施工现场的准备 (17)4.2 材料准备 (17)4.3 机械设备准备 (18)5.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的力量组织和协调 (20)5.1 施工单位的组织架构 (21)5.2 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机制 (23)5.3 施工工期与质量的控制策略 (25)6. 预制构件的吊装和现场拼装技术 (26)6.1 预制墙板的吊装技术 (28)6.2 预应力缝束和其他预应力功率布置 (29)6.3 现场拼装质量控制措施 (31)7.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施工配合 (32)7.1 地面与楼面施工配合 (33)7.2 柱和楼板施工配合 (35)7.3 主体与装修工程的协调配合 (36)8. 安全保障与应急管理 (37)8.1 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38)8.2 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40)8.3 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41)9. 工程质量控制 (42)9.1 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管理措施 (43)9.2 各个阶段的质量监控点 (44)9.3 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45)10. 实例分析 (46)10.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典型工程的参数与特点 (47)10.2 施工过程中的得失总结与经验分享 (49)10.3 项目质量、进度与成本评估 (50)1. 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针对房建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

• 4.3 吊环及预埋件
• 全灌浆套筒连接和半灌浆套筒连接
• 4.4 其他材料
浆锚搭接连接方法
连接方法
• 适宜采用为★;可采用为☆;不可采用为○;可操作时可选△。
注
★
注
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条文学习
•
4 存在问题和发展展望
• 连接技术和材料的发展
对各种钢筋连接技术,比如套筒灌浆 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的构件整体的抗震 性能、破坏形体的研究还需深入。
新材料的发展。
• 设计标准化的推动 • 预制构件的产品体系标准化
构建构件系统,标准化构件为主和非标 的定制构件为辅的体系。需要设计、生 产、施工的努力和政府推动。
板局部不连续的楼层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均匀和承载力突变的楼层宜
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 比较表1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最大 适用高度与现浇对比
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条文学习
• 第四章 材料
• 4.1 混凝土、钢筋、钢材 预制墙板混凝土不宜低于C30, 钢筋:推荐焊接钢筋网 。
• 第八章 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 结构设计
• 8.1 一般规定 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适用范围, 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 多层装配剪力墙结构墙厚、配筋要求, 竖向接缝。
• 8.2 预制剪力墙构造 多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重力、风
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分析均可采用线弹性方 法。地震作用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抗 震墙肢按照负荷面积分配地震力。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 结构体系: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预制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核心筒)结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混凝土结构体系,其特点是将剪力墙的边缘构件设计为现浇混凝土,而墙身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
这种结构体系兼具预制和现浇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良好的整体稳定性。
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楼板采用叠合板,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边缘构件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方式。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包括:
1. 一体化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各专业应协调统一,结合构件生产和安装施工;
2. 标准化设计:预制构件的连接构造应标准化,以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整体质量;
3. 预制墙板设计:包括预制墙板的模板图设计、标准连接设计(水平连接和竖向连接);
4. 边缘构件设计:边缘构件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方式,以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主要用于高层住宅建筑,其整体受力性能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当。
这种结构体系在我国装配式住宅建筑中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
15G10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

P 17
15G107-1
制图规则
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施工图制图规则
第2.5条 给出了预制墙板后浇段表示方法规定
图2-4 ~图2-6 给出了各种类型后浇段的最小尺寸,具体尺寸尚应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按配套标准图集15G310-2采用
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宣贯
15G10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
主编单位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青岛新世纪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上海中星志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有利华建材(惠州)有限公司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相关构件的编号规则
在叠合楼板预制底板结构平面布置图中, 楼板和预制底板拼缝应注写工程编号, 预制底板应注写构件编号
P 13
15G107-1
制图规则
1 总则
第1.0.8条 第1.0.9条 结构设计说明中应统一明确的内容
钢筋构造设计的方法和要求,是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不同的内 容之一
钢筋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 强调方法+注重系统+兼顾习惯—争取好用!
P 3
15G107-1
编制概述
2 编制原则
保证安全,规范工程设计 提高效率,简化标准化设计的施工图表示方法
— 剪力墙结构的平面表示方法
便于使用—设计方法+标准化设计成果+应用示例 强调协调与配套—全过程控制,全专业设计—结构与构 件,构件与连接,构件、连接与构造…… 探索标准预制构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总结成熟经验,预留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后浇带构造
水平后浇带构造示意 1-后浇混凝土叠合层;2-预制板;3-水平后浇带;
4-预制76 墙板;5-纵向钢筋
夹芯板水平后浇带示意
内叶墙下侧距离 结构板顶标高 20mm , 上 侧 距 离 结构板顶标高 140mm。
水平后浇带
水平后浇带示意
水平后浇带
预制外墙板节点详图
91
构造边缘构件部分后浇构造示意 (阴影区域为构造边缘构件范围)1-后浇段;2-预制剪力墙
边缘构件后浇区域
图集注:后浇段纵向钢筋连接推荐使用机械连接,设计人员也 可采用搭接连接等形式。
夹芯板的预制外墙
本图集适用于非组合式承重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外墙板(本图 集简称“预制外墙板”),外叶墙板作为荷载通过拉结件与承 重内叶墙板相连。
边缘构件后 浇区域
预制夹心外墙竖向后浇段连接节点构造
后浇 区
后浇区
T型后浇段
预制夹心外墙竖向后浇段连接节点构造
边缘构件后浇区 域(预制外叶墙
保温模板)
(三)夹心外墙板接缝防水构造
预制外墙板的板缝处,应保持墙体保温性能的连续性。对于夹 心外墙板,当内叶墙体为承重墙板,相邻夹心外墙板间浇筑有 后浇混凝土时,在夹心层中保温材料的接缝处,应选用A级不 燃保温材料,如岩棉等填充。
中德建筑技术学院
201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构造与识图》课件
剪力墙构造
07
符号含义
符号含义
图例说明
剪力墙连接节点索引
剪力墙连接节点索引
剪力墙连接节点索引
剪力墙连接节点索引
剪力墙连接节点索引
剪力墙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剪力墙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受拉钢 Nhomakorabea基本锚固长度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
• 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 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04
1.墙板水平接缝宜采用高低缝或企口缝构造; 2.墙板竖缝可采用平口或槽口构造;
预制夹心外墙接缝防水构造
图1预制承重夹心外墙板接缝构造示意 1-外叶墙板;2-1夹05 心保温层;3-内叶承重墙板;
力墙
2.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构造边缘构件区域时,构 造边缘构件宜全部采用后浇混凝土;当仅在一面墙上 设置后浇段时,后浇段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m。
90
构造边缘构件全部后浇构造示意 (阴影区域为构造边缘构件范围)1-后浇段;2-预制剪力墙
3.非边缘构件位置,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应设置后浇段,后浇段的 宽度不应小于墙厚且不宜小于200mm;后浇段内应设置不少于4根竖 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墙体竖向分布筋直径且不应小于8mm;两 侧墙体的水平分布筋在后浇段内的锚固、连接。
(二)预制剪力墙板之间的连接节点
楼层内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应采用整体式接缝连接,且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约束边缘构件区域时,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 区域宜全部采用后浇混凝土,并应在后浇段内设置封闭箍筋。
后浇段
89
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 域全部后浇构造示意 lc-约束边缘构件沿
墙肢的长度 1-后浇段;2-预制剪
4-建筑密封胶;5-发泡芯棒;6-岩棉; 7-叠合板后浇层;8-预制楼板;9-边缘构件后浇混凝土
74
后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示意 1-后浇混凝土叠合层;2-预制板;3-后浇圈梁;4-预制剪力墙
水平后浇带
各层楼面位置,预制剪力墙顶部无后浇圈梁时,应设置连续的 水平后浇带;水平后浇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后浇带宽度应取剪力墙的厚度,高度不应小于楼板厚度; 水平后浇带应与现浇或者叠合楼、屋盖浇筑成整体。 2.水平后浇带内应配置不少于2根连续纵向钢筋,其直径不宜小
预制剪力墙安装
预制柱、墙安装前,应在预制构件及其支承构件间设置钢 质垫片,可通过垫片调整预制构件的底部标高,可通过在构 件底部四角加塞垫片调整构件安装的垂直度; 考虑到预制构件与其支承构件不平整,直接接触会出现集 中受力的现象。设置垫片有利于均匀受力,也可在一定范围 内调整构件的底部标高。
27
预制剪力墙安装
边缘构件后 浇区域
预制夹心外墙竖向后浇段连接节点构造
后浇区 后浇区
一字形型后浇段
• 夹芯保温外墙板后浇混凝土连接节点区域的钢筋连接
施工时,不得采用焊接连接。
98
预制夹心外墙竖向后浇段连接节点构造
预制夹心外墙竖向后浇段连接节点构造
预制外墙保 温模板
L型后浇段
后浇 区
后浇区
预制夹心外墙竖向后浇段连接节点构造
预制剪力墙
20
预制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
图8.3.5预制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示意 1-不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2-连接的竖向分布钢筋;3-连接接头
21
预制剪力墙配筋图
带窗口的预制剪力墙配筋图
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节点
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宜设置在楼面标高处,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接缝高度宜为20mm; 2.接缝宜采用灌浆料填实; 3.接缝处后浇混凝土上表面应设置粗糙面。
24
预制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 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仅部分连接
预制剪力墙纵向钢筋连接
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一般采用套筒灌浆或浆锚搭接连接,在灌浆时 宜采用灌浆料将墙底水平接缝同时灌满。灌浆料强度较高且流动性 好,有利于保证接缝承载力。灌浆时,预制剪力墙构件下表面与楼 面之间的缝隙周围可采用封边砂浆进行封堵和分仓,以保证水平接 缝中灌浆料填充饱满。
构件下垫片
预制剪力墙安装
接缝高度不宜小于 20mm , 宜 采 用 灌 浆 料 填实。
预制剪力墙连接灌浆示意图
连通腔灌浆方式
预制剪力墙连接灌浆示意图
座浆料封闭灌浆 区域。
后浇圈梁构造
屋面及立面收进楼层,应在预制剪力墙顶部设置封闭的后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截面宽度不应小于剪力墙的厚度,截面高度不宜小于楼板厚度及250mm 的较大值;圈梁应与现浇或者叠合楼、屋盖浇筑成整体。
1.内叶墙板上部相对外叶墙预留140mm现浇带。 2.洞口上下竖向钢筋不需进行灌浆连接。洞口上部竖筋
伸出预制墙板,锚入现浇混凝土带。 3.洞口边缘构件竖筋应进行灌浆连接。
95
2640+20+140=2800
竖向连接钢 筋
洞口上下竖向钢筋不需进行灌 浆连接。洞口上部竖筋伸出预 制墙板,锚入现浇混凝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