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在有限空间内种植蔬菜的方法,适用于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大棚蔬菜种植也面临着一些病虫害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方面,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大棚结构和种植材料。
大棚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为蔬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种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保证蔬菜的根系能够正常发育。
种植蔬菜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
不同的蔬菜品种具有不同的耐寒性,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等特点。
根据大棚内的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种植的蔬菜品种。
种植蔬菜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蔬菜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蔬菜的生长和发育。
提供足够的光照,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首先可以采取预防措施。
如选择健康的种苗,种植符合规范的蔬菜,避免引入病虫害源。
大棚内的管理要严格,定期清理病虫害和病菌的残留物,保持大棚内的卫生环境。
可以使用有机农业技术,如合理施肥和轮作。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轮作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活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如利用天敌或昆虫寄生物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生物防治技术可以保护大棚蔬菜的生态环境,提高大棚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性。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蔬菜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
针对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可以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保护蔬菜的生长和发展。
大棚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棚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棚温室蔬菜病虫害主要是由于大棚内部环境的湿热条件和蔬菜密集种植导致的。
下面将介绍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
一、病虫害发生原因:
1. 高温湿度:大棚内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为病虫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 密度过大:大棚内部蔬菜种植密度过大,空气流通不畅,使病虫害易于传播。
3. 同质性:大棚内部经常种植同一种或相似的蔬菜,种植同质性增加了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的风险。
4. 不合理的施肥:大棚蔬菜常使用大量化肥,不合理的施肥会导致养分过剩,使蔬菜易感病虫害。
5. 缺乏病虫害的知识:农民对于病虫害的防治知识了解不深,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得当。
二、防治措施:
1.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蔬菜品种,如抗病毒病、抗虫害等。
2. 笼罩材料:在大棚覆盖使用防虫网、防虫布、遮阳网等材料,可以有效防止病虫虫侵袭。
3. 合理施肥:蔬菜施肥要量少、次数多,适量使用有机肥,避免过度施肥。
4. 排水良好:大棚内部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保持大棚内部干燥,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5. 总结经验:定期对大棚内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加强防治措施,避免同一病虫害的再次发生。
6. 加强病虫害监测:定期巡视大棚内部,对发现的病虫害进行及时处理。
大棚温室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注意环境调控、合理施肥、选择抗病虫害品种以及加强病虫害监测等措施的综合应用。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确保大棚蔬菜的生长健康,提高产量和品质。
无公害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案

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1、种植管理技术1.1清园、晒土、消毒在冬季种植大棚蔬菜之前,要清园,将杂草、枯枝落叶、残留的虫卵等都要清理干净。
在有阳光的天气翻开土壤,将土壤中越冬的虫卵消灭,及时对土壤进行消毒,有效控制病虫害。
具体可以使用蒸汽、高温、溴甲烷熏蒸等方式进行土壤消毒。
1.2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蔬菜品种在选择蔬菜的种植品种时,要尽量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如双抗2号的番茄品种就可以抵抗叶霉病、毛粉802的番茄品种可以抵抗蚜虫;津研2号、4号以及6号的黄瓜品种就抵抗白粉病能力强;津春4号的黄瓜品种可以抵抗霜霉病、枯萎斌及白粉病。
北京线茄跟牛心茄的茄子品种可以抵抗褐纹'病.北京九茄跟紫圆茄的茄子品种则可以抵抗棉疫病。
1.3科学轮作套种在同一大棚内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对生长、病虫害的防治以及产量等都是有影响的,所以必须要轮作换茬,种植不同的蔬菜。
在套种的时候,不能出现争夺阳光和营养的情况,要避免病虫害的持续作乱,给蔬菜的健康、稳定生长提供保障。
如瓜类蔬菜跟葱蒜类进行轮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含有的有毒元素和病虫害的发生。
1. 4强化并落实蔬菜的种植工作科学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施用少量的化肥,以此改善大棚土壤的环境,给蔬菜的根系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培育生长状况良好的蔬菜大苗,然后再移栽到大棚里面,避免出现僵苗不发的情况。
大棚膜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如长寿无滴膜,有利于大棚内温度的提升。
要定期清理大棚表面的尘土,增加棚内蔬菜的光照量,保持棚内的温度,强化蔬菜植株的抗病能力。
如果温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要及时对棚内进行通风换气,排出对蔬菜生长有害的气体,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
在对蔬菜灌溉的时候可以使用暗灌、滴灌和微灌,杜绝大水漫灌。
使用全田覆盖栽培的方式,减少土地表层水分的蒸发,进而减少灌溉的次数,有效降低大棚里面的空气湿度,可以有效减少大棚十字花科蔬菜的黑腐病和软腐病的发生率,有效减少瓜类跟茄类蔬菜的枯萎病和疫病的发生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思考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思考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棚蔬菜种植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农业种植模式。
大棚蔬菜种植不受季节限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所以备受农民和消费者的喜爱。
大棚蔬菜种植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病虫害的防治。
本文将围绕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展开思考。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1. 温度控制大棚蔬菜种植的首要条件就是温度控制。
一般来说,蔬菜的种植温度一般在15℃至25℃之间。
大棚内部要恒温保温,保持适宜的温度对蔬菜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 光照控制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光合作用植物来说更是举足轻重。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需要保证蔬菜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可以通过灯光等手段进行补充照明。
3. 灌溉控制蔬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灌溉工作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大棚种植的蔬菜要做到合理的滴灌和喷灌,保证植物根系的充分吸收水分。
4. 营养控制大棚蔬菜种植需要考虑合理的施肥方案,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
通常可以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病虫害防治方法】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因为过量施肥会造成植物生长过旺,增加植物体内蛋白质和氮的含量,从而引起病虫害的滋生。
2. 定期清理杂草大棚内的杂草不仅会占用土壤营养和水分,还容易成为病虫害的隐患。
定期清理大棚内的杂草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3. 合理间作大棚蔬菜种植中可以利用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方式,避免作物连作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4. 及时发现与防控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农民可以通过检查叶片、茎叶、果实等植物的生长部位,及时发现病虫害的症状,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种相对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式,可以选择一些天敌昆虫或者利用有益微生物,来对抗害虫或害菌。
在防治严重病虫害时,可以采用一些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严格遵守使用说明,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措施研究

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措施研究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大棚环境通风不畅、湿度高,容易滋生各种病虫害。
为了保护蔬菜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化学防治措施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化学防治措施。
首先,药剂是种植大棚蔬菜中常用的化学防治手段之一。
药剂可以通过喷洒或熏蒸等方式施用,以杀灭或抑制害虫和病菌的生长。
常见的病虫害药剂有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
在选择药剂时,需要考虑到对目标害虫和病菌的杀灭效果以及对大棚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
其次,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还可以利用化学手段来增强蔬菜的抗病虫性。
例如,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增加蔬菜的免疫力和抗病虫能力。
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同时,也可以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从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化学防治措施还包括使用化学杀虫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常用的化学杀虫剂有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聚氯芬等。
杀虫剂可以通过接触、刺激或进食等方式杀死害虫,从而减少害虫对蔬菜的危害。
然而,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正确选择药剂、合理使用药剂以及防止药剂的残留等。
另外,化学防治措施还包括使用化学杀菌剂来控制病菌的繁殖。
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三唑酮、苯醚酮和氧化锌等。
杀菌剂可以通过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
然而,与杀虫剂一样,化学杀菌剂的使用也需要注意选择和使用的方法,以及对化学残留的控制等。
总结起来,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有很多种,但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选择剂型、合理使用以及对残留的控制等。
除了化学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以增强蔬菜的抗病虫性,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从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或合理的耕作和栽培措施等。
通过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是农民们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一)蔬菜大棚是一种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效控制来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的建筑。
大棚内不受外界气候影响,能够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结合实际经验讲解蔬菜大棚的种植技术。
一、选址与构建大棚选址:要选在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排水良好且阳光充足的地带。
避免选择沉积、积水或下游方向等地,以免灌溉不便,影响蔬菜生长。
构建大棚:选好土地后,根据需要选择大棚的规格型号。
大棚的框架使用镀锌钢管,耐腐蚀,寿命长。
大棚的覆盖材料一般有塑料薄膜、玻璃和阳光板。
一般情况下,使用塑料薄膜较为常见,因为它具有重量轻、寿命长、价格低廉、透光度高等优点。
二、土壤处理为了确保蔬菜的生长,需要把土壤进行处理。
首先,要进行翻土松土作业。
其次,需要施肥。
一般来说,蔬菜大棚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法,其目的是增强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最后,为了控制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可以进行覆盖草帘或草膜等措施。
三、水肥管理水肥管理是蔬菜大棚种植中的关键环节。
在浇灌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不过度,并在成长不同阶段喂水不同。
一般情况下,蔬菜苗期要求湿润、成长初期以及成长末期宜干燥。
茄子、辣椒、番茄、黄瓜等快熟蔬菜除了有机肥,还需要追加适量的化肥,特别是缺镁钙的水果蔬菜。
四、温度、光照控制蔬菜大棚中,温度和光照都是蔬菜成长的重要因素。
蔬菜的生长要求在15℃到35℃之间,一般来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大棚中需要安装倒升气温设备、电热炉等保温设备和通风设备。
在光照方面,要保证光照强度达到7到15度,使用防雾膜可以提高太阳辐射直射率。
以上是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的基本实践,只有充分掌握了技术要点,在实际种植中才能取得丰收。
当然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深入,也会赋予大棚一种远远不止于以上技术的广阔发展空间。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二)在日益增长的蔬菜需求之下,蔬菜大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绿色、高效、现代化的重要农业形态。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一、土壤准备1. 土壤选择:大棚蔬菜栽培的土壤应该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且要求PH值在6.5-7.5之间。
2. 土壤消毒: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虫害的发生。
二、种子选择和培育1.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种子,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
2. 种子培育:对种子进行适当的浸种处理,控制好播种深度,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三、温度控制1. 温室选择:选择适合大棚蔬菜生长的温室,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合理控制温室内的温度,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
四、施肥管理1. 肥料选择:选择有机肥和化肥混合使用,以保证蔬菜的养分供应。
2. 施肥方法: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控制施肥的量和次数,避免因为施肥不当造成蔬菜品质的下降。
五、灌溉管理1. 灌溉方式: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比如滴灌、喷灌或者地面灌溉。
2. 灌溉控制:合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出现水分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
六、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性的措施,比如定期清理、消毒、杀虫等,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及时处理:一旦发现病虫害,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七、栽培管理1. 茬作制度:合理安排蔬菜的轮作,避免连作,避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2. 加强管理:对蔬菜进行适时的修剪、摘心、嫁接等处理,保持蔬菜的生长势和产量。
八、收获和贮藏1. 适时收获: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周期,选择适时的收获时机,保证蔬菜的口感和品质。
2. 合理贮藏:采取合理的贮藏方法,延长蔬菜的保鲜期,保证蔬菜的品质。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的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和细致的操作。
只有掌握了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要点,才能够保证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也要注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不断推动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蔬菜产品。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大棚蔬菜种植是在棚内利用特殊设施和技术种植蔬菜,能够延长蔬菜的生长季节,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复杂,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知识。
本文将介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1、选址和搭建大棚选址要选择光照好、空气流通、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
对于棚型,可以选择单拱或者多拱棚,根据种植面积和预算选择大小。
2、育苗在育苗前,要进行土壤消毒。
育苗时要控制温度和湿度,让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80%左右。
可以使用化肥和生长调节剂加速生长。
3、移栽移栽的时候要注意种苗的健康和壮实程度,以及移栽的深度和距离。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保持温湿度适宜。
4、管理大棚内要保持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稳定,浇水、施肥等管理操作要按时进行。
同时,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保持大棚内的卫生。
二、病虫害防治方法(1)根腐病:发病时植株逐渐枯萎,叶片发黄、脱落。
防治方法: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保持大棚干燥,适当增加排水,使用磷酸二氢钾等化肥。
(2)叶霉病:发病时叶片出现灰白色霉斑,叶片逐渐枯萎。
防治方法:控制温度和湿度,注意通风,喷施苯丙酮、硫磺漆等药剂。
(3)病毒病:发病时植株生长缓慢,花和叶片出现拟小斑点等病征。
防治方法:注意病虫害防治、消毒、畜禽、工具、内衣等物品要彻底清洗。
发现感染病毒的植株要及时清除。
(1)蚜虫:发病时植株叶片变黄、卷曲,叶背面有蚜虫。
防治方法:定期喷施辛硫磷等药剂。
以上病虫害是大棚蔬菜的一些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不能简单概括,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总之,大棚蔬菜的种植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同时要注意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获得高品质的蔬菜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摘要】民以食为天,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生存本能。
蔬菜是人类餐桌上最为常见的食物,尽管科学技术和经济在不断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蔬菜的产量,但其质量却有所下降,且又因病虫害一直处于繁衍不息的状态,尚未找到彻底防治的方法,使得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成了令各大棚蔬菜种植户最为头疼的问题。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前言
随着时代和科学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完全顺应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病虫害一直是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的天敌,从古至今,因病虫害引发的饥荒不在少数。
本文就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予以探究,并提出几点防治病虫害的拙见,仅供参考。
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一)有机蔬菜种植技术
1.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
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1],蔬菜品种的选择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点。
所以,当蔬菜种植户在实际引进各类菜苗时应格外注重菜苗的质量。
为进一步确保菜苗质量的优质性,菜农必须考虑以下几点:①选用非转基因的菜苗;②选用根叶完好且自身生命力顽强及抗虫害能力顽强的菜苗;③所选用的菜苗必须未经过违禁药品处理;④应尽可能选用经相关专业机构认证过的菜种。
2.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
实际上,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在种植地选择这一点上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
大鹏蔬菜种植地首先必须是一块相对较完整的土地(不能夹杂常规性土地);其次,种植户应在大棚蔬菜种植地设立明显性标志物,以便与普通种植基地进行区分。
此外,大鹏有机蔬菜种植地亦能够夹杂部分可转化为有机地的土地,且其必须要在转化为有机土地后的一定年限内经相关检测工作人员认证后才可对其进行常规种植。
3.有效的蔬菜培植管理
大棚有机蔬菜种植管理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种植基地菜苗成活率的高低及最终收成的高低。
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苗种的健康生长,以获得更好的收成,各种植户就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大棚有机蔬菜的培植管理技术。
首先应建立健全系统性的蔬菜培植
管理机制,并全面性地引进和实施先进的高新科学培植技术;其次是务必要保证种植所需设备完善,并充分利用各类有利的自然条件为大棚有机蔬菜的生长提供优质环境。
4.科学性使用各类肥料
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大棚有机蔬菜所用的肥料相对较为纯天然化,各类含有大量化学成分的肥料是无法真正满足大棚有机蔬菜生长要求的,并且还很有可能残留于蔬菜中,使人体食用该类蔬菜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是以,动物粪便、尿液及植物腐败物等是大棚有机蔬菜施肥的最佳选择,亦是在种植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天然肥料。
(二)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
1.引种阶段
选择品质优良且生命力顽强的菜种是提高蔬菜存活率和增加后期产量的最基本途径。
是以,菜农在选择种苗前,要事先对蔬菜种植地的土壤及周边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对各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为菜农引种时提供更为有效和准确的依据,使其能够选择最适宜的种苗,从而进一步提高菜种的存活率以及后期收成的产量。
2.种植前阶段
当菜农引进优质品种着手进行种植前,首先要对种植基地进行合理规划,保证种植的有效性;其次应根据基地的实际需求购置相应的材料建立大棚;而后,对棚内每一处进行全面性消毒清理,进一步提高种植环境的优质性,同时还应对土地进行翻转(深度1米左右[2]),确保种植地的透气性;最后,充分利用阳光对种植地进行天然杀菌(为期一个月),同时将天然肥料腐熟化,并进行高温闷棚。
3.管理阶段
综合来看,较之普通性的植物,中草药植物中所含的化合物十分丰富并更具营养性,且极易被大棚所种植的蔬菜吸收,同时还能够将养分日积月累,源源不断地满足蔬菜生长需求,并还可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从而达到优化蔬菜质量的种植目标。
可见,将中草药和天然有机肥相互融合腐熟后再运用至大棚蔬菜种植中,不仅能够激发土壤的天然养分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疏松土壤,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大鹏蔬菜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一)物理防治
较之化学防治法(使用药物),物理防治法是一种既能有效减少蔬菜虫害又能不污染蔬菜生长环境的极佳方法,且其防治方法多种多样。
譬如,就菜蛾、蚜虫及菜青虫[3]等小型常见性害虫,种植户可根据其感光性等特点利用杀虫灯、电网以及色板对这些害虫进行诱杀。
此外,电子病虫害防治仪器等先进仪器是目前消灭大棚蔬菜种植地害虫的最快速方法。
(二)药物防治
由于长期性的种植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和免疫力,便使得大棚蔬菜种植中的害虫种类越来越多且对作物的伤害越来越大。
所以,在实际种植中,为防止病虫害持续性恶化,菜农应按相关规定和实际需求及时对大棚蔬菜喷洒农药。
虽然农药杀虫的效果显著,但也亦导致残留,降低作物果实的质量,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是以种植户应及时向专业人员请教,在规范化农药喷洒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更为完善的防治方案。
(三)农业防治
从种植面积的角度来看,较之大田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地面积相对要小得多,也正因如此,使得各类害虫较为集中,导致其病虫害情况日趋严重化。
因此,为强化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菜农应在严格遵照大棚蔬菜相关种植与生产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品质优良的种苗,同时还应在着手种植前进行大水灌溉,落实好大棚种植地的消毒清理工作,并利用阳光这一天然条件对土地进行暴晒杀菌。
(四)生态防治
在气候等天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下,菜叶结露[4]、棚顶漏水、通风性差等多种问题和现象在大棚种植中时有发生,这便为各类害虫提供了有力的生长繁衍环境。
经大棚种植领域的权威人士研究及农户自身经验表明,酸性环境是大部分害虫赖以生存和快速繁衍的天地,所以,为尽可能地将害虫对大棚蔬菜的损害最小化,种植户可利用生态防治的方法,在所种植作物的叶面适当性喷洒碱性物质,或加大对种植棚内的消毒清理力度,适当地提升棚内温度,并在升温一段时间后对棚内进行通风,从而促进对作物黑星病等防治的有效性。
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在保证大棚蔬菜种苗存活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鹏蔬菜种植的产量,种植户就必须对其相关影响因素尤其是病虫害进行全面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与此同时,不断提升大棚蔬菜种植有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也很有必要,这可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大棚蔬菜的培植管理工作,从而使作物能够健康生长,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唐仕秀,曹国惠.大棚蔬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农技服务,2016,9(33):69.
[2]胡雪,常亮,刘晓平.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2016,(13):104.
[3]刘玉生.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时代农机,2016,43(06):142-143.
[4]张明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6,(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