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定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
2010年蒲池玉米3414试验方案

2010年汉林周家山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及田间校正试验方案田杰为降低玉米大面积配方施肥应用的风险,探索主推作物的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通过验证玉米最佳施肥配比的可靠性,分析比较肥料投入、产量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进一步优化玉米肥料配方,大面积推广普及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依据,特拟定此实验方案。
一、试验材料1、供试土壤类型及土种:黄土2、供试玉米品种:豫玉223、供试肥料: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12%),硫酸钾(含K2O50%)。
二、试验地点汉林周家山刘万龙家地块,经度33°29′02.7″,纬度104°53′08.9″,海拔1755米。
三、试验方法及田间设置1、试验方法:“3414”试验:“3414”完全设计方案为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其中4个水平的含义为: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按照省上推荐的“3414”试验设计完全方案执行。
校正试验:设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不施肥(空白)三个处理。
常规施肥处理区由农民按照当地习惯施肥;配方施肥处理区要求按照区中心提供的肥料配比施肥;空白处理区则不施任何肥料。
玉米配方施肥区和常规施肥区各占地200㎡(长20m,宽10m),空白区占地30㎡(长10m,宽3m),田间人行道及处理间距均为0.3m。
2、“3414”试验田间设计试验采用“3414”设计,三因素四水平,即氮、磷、钾三因素和0、1、2、3四个施肥水平,14个处理,共14个试验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30平方米,各处理小区间走道30cm,试验区四周设保护带,各小区苗数必须一致。
小区排列图保护行保护行四、种植管理用皮尺和石灰画出试验小区,然后在每个小区按照不同的施肥水平施肥,再点种、起垄、覆膜。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按常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在执行各项管理措施时,除试验设计所规定的处理差异外,其它管理措施必须一致。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对 比试 验各 1个 , 河谷地“ 3 4 1 4 ” 试 验 和对 比试 验
各 3个 。
3
8
2 试 验 方 法
2 . 1 试 验 概 况
协 调好作 物 产量 、 农产 品 品质 、 土壤肥 力 和作物 环 境 的相 互关 系 的一项 科 学 施 肥 技 术[ 3 3 。 目前 , 测
肥 区和 常规施 肥 区 , 小 区面 积 6 6 . 7 m , 试 验 因素
水平 见表 6 。注 : 1 —1 4指试 验 中的处 理号 。
表 2 2 o l o年 玉 米 测 土 配方 施肥 田 间 试验 因 素 水 平 设 置
2 . 4 试 验 施 肥
2 . 6 试 验 产 量
单 产水平 逐 年提高 , 对 土壤 养分 的消耗 逐年 加 大 , 使得 土壤 缺素 现象 日益 明显 l _ 1 ] 。科 学合 理补 充 土 壤 养分 , 提 高化 肥 利用 率 , 对 确 保 耕地 高 产 , 稳 产
和可持续 利用 具有 重要 意义 r 2 ] 。测 土 配方施 肥 是
3
握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 的影响 , 分 别 针 对 陇 县 区域 的 低 山 丘 陵 区 、 浅山梁塬 区、 河 谷 地 进 行
2 1 u
8
了田 间 试验 。 试 验 结 果表 明 : 低 山丘 陵 区 的 最佳 施 肥 量 为 : 6 6 7 m 施 纯氮 1 3 . 0 k g , P 2 O 5 6 . 0 k g , K2 O 1 . 8 ,
施 肥按 试验 设计 方案 , 肥 料按 小 区称好 , 装袋
标记, 田间按 排列 图对 号人 座 , 6 0 的氮 肥及 全部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3试 验 方 法 。 验设 3 处 理 , 重 复 , 区 面 积 2 . 试 个 3次 小 0平
产 , 肥施 用 量 越 来 越 大 。 有 些 农 民 的 心 里 化 肥 施 的越 多 化 在
产 量 越 高 , 调 查农 民种 玉 米 施 磷 肥 ( 酸 二 氨) 纯 磷 3 1 据 磷 需 . 9 千 克/ , 果 施 入 5千 克 / 以上 。 氮肥 ( 素和 碳 氨 1 合 亩 结 亩 施 尿 折
不 同处 理 对 玉 米 的影 响 由试 验 调 查 情 况 可 以 看 出 肥 氮 施 用 越 多 , 苗 生 长越 快 , 子 也 大 , 于 贪 青 , 子 高 , 倒 禾 棒 由 个 易 伏 。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处 理 1比 处 理 2增 产 1.% 。 理 1比处 09 处 理 3增 产 2 . % , 市 价 0 78 按 0 . , 克 , 理 1比处 理 2每 亩 7元 千 处 增收 4 2元 , 理 1比处理 3每 亩 增 收 9 元 。 处 1 ’
方 米 , 理 l测 土 配 方 施 肥) 据 前 三 年 土壤 测 试 结 果 。 处 ( 根 由专 家 推 算 , 亩 施 纯 氮 I.2千 克/ , 氧 化 二 磷 为 1 . 每 1 7 亩 五 05 9千 克 / ,土壤 提供 的 纯钾 1 . 亩 3 6千 克 / ,而 以 目标 产 量 6 0 2 亩 0
千克/ 所需的纯钾含量为 1. 亩 28 4千 克 / , 以此 试 验 田钾 亩 所 不 用 从 化 肥 里 补 。 施 用方 法 , 部 磷 肥 和 折 合 纯 氮 的碳 氨 为 全 11 3千 克 / 作 基 肥 , 合 纯 氮 的尿 素 5 . 4. 0 亩 折 21 2千 克/ 作 追 亩 肥 , 3次 进 行 , 理 2 常 规 施 肥 ) 常 农 民施 肥 常 用 量 , 分 处 ( 通 每
玉米种植怎么施肥?玉米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玉米种植怎么施肥?玉米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众所周知,施肥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农作物产量与品质。
由于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自然是少不了施肥。
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是玉米种植获得高产的关键。
那么,玉米种植怎么施肥?现将玉米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一、需肥规律1.玉米吸收氮、磷、钾元素数量和比例:玉米一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料、气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2.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吸收氮、磷、钾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显著的差异。
一般来说,玉米幼苗时生长较慢,植株小,对氮的吸收量较少,约占总氮量的2%左右;拔节至开花期,进入快速生长,此时正值雌雄穗形成发育时期,吸收营养元素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营养元素的关键时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50%左右;籽粒灌浆期,吸收速度和数量逐渐缓慢减少,此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45%左右。
玉米对磷的吸收规律基本上与氮素相同,拔节孕穗至抽雄达到高峰,授粉以后减慢。
而玉米对钾的吸收,在抽穗授粉期吸收50%左右,至灌浆高峰时已吸收全部的钾。
新疆土壤一般富钾,一般不考虑钾肥的施用。
二、施肥技术合理施肥主要是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养分配比、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喷肥。
1.深施基肥:基肥是播种前施用的肥料,也称底肥,通常应该以优质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
其重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缓慢释放养分,供给玉米苗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目前兵团团场有机肥料肥源紧张,基肥基本上以腐熟的油渣、有机复合肥、秸秆还田、绿肥和化肥为主。
一般结合秋耕将所有有机肥、氮肥总量的40%-50%、磷肥总量的70%-80%全层深施。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技术研究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技术研 究
王洪忠
( 吉林省 白城 市洮北 区岭下镇农 村经济管理服 务 中心 , 吉林 白城
1 3 7 0 0 0)
【 摘 要 】 农 业种植是 农 民经济收入 的一 部分, 也是 现代农 业发展 的主要 产业 。在农 业种植期 间, 进行 测土配 方施肥 , 不但 把 肥效发 挥到 最大作用, 更 能 节 约 资 源 防 治 环 境 无 污 染 。进 行 高效 高 产 种 植 , 为 农 民 增 收 。 [ 关 键 词 】 玉 米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措 施 【 中图分 类号】 ¥ 5 1 3
一
[ 文 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 号】 1 0 0 3 -1 6 5 0( 2 O 1 3 ) O 9 一 O O 4 2 一 O 1
、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工 作 开 展 情 况
1 . 土 样采集 、 测试 、 野 外调查 完成情况 1 . 1 样品采 集 : 参考 洮北 区土壤图 、 土地利用现 状 图 、 行政 区划 图等 , 做好 采样规 划设计 , 确定采样 点位 。由于 土壤性状 在空 间和时间上 存在差异 ,为保 证土 壤样 品的代表性 、准 确 性, 洮北 区采取 了以下技 术措施控 制采样 误差 : ①科学 划分 取 样单元 ②保证足 够多的 采样点③ 采用 合理 的采样路 线④避 开 特殊部 位( 田埂 、 沟边 、 肥堆 ) 实验室常 规检测 项 目有 : 碱解氮 、 有效 磷 、 速效钾 、 各种 中微 量元素 以及 土壤有 机质 、 P H值 、 有 效硫 、 缓效钾 、 全磷 、 全氮 、 全 钾 等 。玉 米 土样 : 2 0 0 6年 2 1 8 0 个, 2 0 0 7年 2 9 8 0个 , 2 0 0 8年 5 0 0 0个 。 1 , 2田间调 查 : 做好 测土配 方施肥 采样地块 基本情 况与 农 户施肥 情况 的调 查 ,坚持 资料 收集 整理 与野外 定点 采样调 查 相结合 , 典型 农户调查 与随机抽 样相结 合 , 通过 广泛 深入的 野 外调查 和取样农 户调查 , 充分掌 握耕地立 地条 件 、 土 壤理化 性 状、 生 产条 件 、 施肥 管 理水 平 、 等 为施 肥 指导 、 推 荐 和地 力 评 价, 提 供属性信 息 。 2 . 田间试 验情况 “ 3 4 1 4 ”肥料 试验和 扩展试 验是 实施测土 施肥 项 目的核 心 。2 0 0 9年我 区落实玉米肥 料效应 田间试 验 l 5 个( 不含校 正 试验 ) 。分别落 实在 7个 乡镇 , 其中 3 4 1 4试验 l 0个 ( 其 中含 加 硫试 验 ) , 加 密试验 1 个; 有 机与化肥 配施试验 2 个; 中微 量元 素试 验 2个 , 配方校 正试验 3个 。 3 . 配 方设 计 、 与化 肥供 应 企业 搞好 合作 , 出具配 方 , 引进 适合 我区土壤 类型 的专 用配方肥 北 京澳佳肥 业 、吉林 天马 农业科 技公 司均是 吉林 省测土 配方施 肥指 定生产企业 。为使 我区 的测土施肥 工 作能够通 过 技物 结合的方 式达到 更为实 际 ,更具 连续性及 可操 作性 的 目 的 ,我站与该企 业试运 作了 由我们根 据我 区土壤 养分 的检 测 结果 出具合 理配方 , 再 由经 营企业 负责 定量生产 的方式 。 这样 农 民不仅能 真正 了解 自家土壤 的养 分状况 ,也能 购买到适 合 自家土地 的科 学配方肥 。 4 . 宣传培 训工作 我们 组织全 区科 技人 员深入 乡、 村、 开展 科技 培 训工作 , 我们 现 已举 办培 训班 l 8 期次, 培 训农 民 9 2 0 0 人次 , 培 训技术 骨干 1 0 3人次 , 发放宣 传资料 9 0 0 0余份 , 科技赶 集 8次。 5 . 数据 库建设情 况 为使施 肥卡 工作 能够 更直接 地服 务农 民 , 2 0 0 8年我 站又 出资 l 万元 为全区 十一个乡镇 农业 站分别 申请 了专用 帐号并 出专人对操 作人 员进 行了多 次培训 。现在 我区每 个乡镇 农业 站 都有一 名专业人 员能熟练 掌握计算 机专 家咨询 系统操 作和
玉米种植施肥技术与方法

玉米种植施肥技术与方法1概述玉米是中国重要的大田作物,施肥是作好玉米种植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玉米种植收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了解玉米的施肥技术和方法是保证玉米正常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提升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2施肥技术(1)施用可溶性氮肥,及时反映肥效,可以提高玉米的生长,促进养分的吸收,由于氮素含量较低,因此必须按规定的使用标准使用,避免氮肥浪费和滥用。
(2)运用复合肥料,复合肥料常见的有有机磷肥和有机氮肥,有机肥料有利于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强质量,提高玉米的产量,但同时也要控制有机肥的数量。
(3)及时的施用底肥和追肥,正确使用和组合施用底肥和追肥。
底肥要符合玉米的土壤肥力需求,应在耕作前运用,深封地上藏,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发挥肥料的最大效果;追肥时间选定在玉米开花前后或露头前,以便及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玉米产量。
3施肥方法(1)根据玉米的施肥量,提前要充分反映养分含量。
一般玉米每亩要施入钾肥70-120公斤(山区可以适当增加)、氮肥50-70公斤(山区可以减少)、磷肥50-70公斤,看现场情况(氮磷兼施);(2)根据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科学使用化肥,以及搭配有机肥料,一般玉米施肥量为100-150公斤/亩,以硝酸钾为主,其次为铵态氮,还可根据配施自然肥料,如石灰石、煤灰等;(3)施肥分散施入,施肥不宜过早,切忌采取集中多次施肥,应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进行施肥,在遵守施肥的数量的前提下,宜提前3-5天备料,做到及时施用。
4总结正确的玉米种植施肥技术和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
施肥要有规律性,切不可集中多次施肥,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按一定量使用。
测土配方施肥量方法

⑵土壤有效养分系数法
土壤有效养分系数(%)=
无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亩)×100% 土壤养分测定值(ppm) ×0.15
土壤供养量=土壤测定值(ppm)×0.15×有效养分系数
例: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N:80ppm;速效磷:20ppm;速 效钾:140ppm;有效养分系数: 碱解N:45%;速效磷:75%; 速效钾:65%
上式改写为: ∆y
∆x
=
Px Py
微分得: dy =
dx
Px ①式
Py
精确边际产量等于单位肥料价格和单位产品价格之比时经济 效益最大。根据肥料单因素一般效应模式:
(22.5﹣10)﹣ 5333.3×0.6%×25% /60%×50% =(12.5 – 8)/0.3=15斤/亩 9.追肥中需尿素 (27- 12)×1/5 /46%×50% =13斤/亩
(三) 土壤名称
配方施肥明白卡
地力基础
农户 x x x
前作产量
壤质潮土
中等偏上
作物
品种
冬小麦
矮抗58
施肥数量(斤/亩)
360
单位:元
总成本 总利润
0
0
12
48
24
116
36
194
48Βιβλιοθήκη 26460330
72
348
84
348
96
336
108
292
120
240
肥料效应三阶段
y
肥料效应三阶段
产
量
EP﹥1
1﹥EP﹥0 C
不完全合理施肥阶段
BB 技术合理施肥阶段
田间技术玉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田间管理技术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玉米品种:豫玉22号- 试验地:位于XXX县XXX镇XXX村,土壤类型为壤土,肥力中等。
2. 实验方法-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平方米。
- 处理措施:- 处理1:常规管理(对照)- 播种量:每亩3000粒- 施肥:底肥施用尿素30公斤/亩,追肥施用尿素20公斤/亩- 灌溉: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溉- 除草:人工除草- 病虫害防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治- 处理2:增施有机肥- 在底肥的基础上,增加有机肥施用量50公斤/亩- 处理3:精量播种- 播种量:每亩2000粒- 处理4: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处理5:病虫害综合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3. 观测指标- 玉米产量:收获时称量每个小区的产量- 玉米品质:测定玉米籽粒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 玉米植株高度、叶片数等生长指标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 处理2(增施有机肥)和处理4(测土配方施肥)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常规管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5.2%和13.8%。
- 处理3(精量播种)和处理5(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2. 品质- 处理2和处理4的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2.1%和1.8%。
- 处理3和处理5的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3. 生长指标- 处理2和处理4的玉米植株高度、叶片数等生长指标显著优于对照。
- 处理3和处理5的玉米植株高度、叶片数等生长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四、结论与讨论1. 结论- 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 精量播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不可 替代律 .
作 物 需要 的 各 营 养 元素 ,在 作 物体 内部 有 一 定 功效 , 相互之 间不能 替代 。如缺 磷不能 用氮代 替 ,缺 钾不 能用 氮 、 磷 配 合代 替 。缺少 什 么营 养元 素 ,就 必须施 用含 有该 元 素 的肥料进 行补 充 。
5报 酬递减律 . 报酬 递 减律 是反 映投 入 与 产 出的 客观 规 律 。在作 物 产
料 的 施用 品种 、数量和 配 比 ,并 在 适宜 时 间 ,采 用适宜 方 对农 作物 来 讲 ,不论 大 量 、中量或 微 量元 素 都是 同 等 法的科 学施肥 方法 。 重 要 ,缺 一不 可 的 。缺 少 某一种 微 量 元素 ,尽 管 它 的需 要 制定 玉 米 测 土 配 方施 肥 技 术 方 案 遵 循 的 主 量很少 ,仍 会产 生微 量元 素缺乏 症 ,从 而 导致 减 产 。不 论 微 量 元素 还是 大 、中量 元 素 ,其重 要性 是 一样 的 ,这 就 是 要 原 则 “ 等重要 律” 同: 。 1 机与 无机相 结合 . 有
2 2 0 01 . 4
XI NNONGCUN
浅析制定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
郭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晓
( 陕西省佳 县种 子 管理 站 ,陕西佳 县
测土 配 方施肥 技 术是 以土 壤 测 试结 果和 肥 料 田间 试验 为基础 ,根 据 作物 需肥 规律 ( 即作 物百 公斤 经 济产 量 需肥 量),土 壤供 肥 性 能 ( 壤 速效 养分 或 有效 养分 当 季 供 用 土 量) ,肥 料效 应 以及 作物 目标产 量 ,结合 当地 高 产 施肥 经 验 ,在合 理施 用有 机肥 的基 础 上 ,提 出氮 、磷 、钾 及 中量 元 素 钙 、镁 、硫 ,微量 元 素硼 、锰 、铁 、锌 、铜 、钼 等肥
量水平 较低 的情况 下 ,施 肥与产 量 的关 系往往 是 直线关 系 , 但 随着施 肥 量的继续 增加 ,施肥 量与产 量之 间成 曲线关 系 。 其特 点是 ,在 同一生 产条 件下 ,随着 施肥 量 的增 加 ,产 量 随之增 加 ,但 是作 物的增 产量随着 施肥 量增 加则逐 渐递 减 , 即为 报酬 递 减律 。而 且 当作物 产 量达 到最 高 之后 ,再 增 加 施肥 量 ,不但 不 增产 ,反 而 引起 减产 。这说 明 ,在 生产 实 践 中并不 是施 肥 越多 就产 量越 高 。如 果不 改 变其 他 生产 条 件 ,一味 追求 高 产而 盲 目超 量施肥 ,必然 会 受到 报 酬递 减 律法 则的惩 罚 。因此 ,施 肥要 做到 “ 足不 浪费 ” 施 。
二 、制定 玉米 测土 配方施肥 技术方 案 的理 论依 据
有收 无收 在于 水 ,收 多收 少 在于 肥 。要 做 到科 学合 理 施肥 ,就是 要做 到 “ 么补什 么 ,施 足不浪 费 ” 缺 ,也 就是 要 配 方施 肥 。配方 施肥 是 以养 分归 还学 说 、最 小 养分 律 、同 等重 要 律 、不 可 替代 律 、肥 料 报 酬递 减 律 等理 论 为 依 据 , 遵 循土 壤 、作物 、肥 料 三者 之 间的依 存 关 系 ,以肥 料 与综 合 农业 技术 相 配合 为指 导原 则 ,产 前确 定施 肥 的 品种 、数 量 、比 例 以及 相应 的科学 施 肥 技术 ,是 实现 高产 、优 质 、 高 效 、土壤 培肥 、提高化 肥 利用 率 、保护 生 态 环境 的重 要 措施 。 1养分 归还学 说 . 农 民每年 要 从土地 上 收 获农 作物 ,必然 要 从土 壤 中带 走 大量 养 分 ,作物 产量 越高 ,带走 的养 分 数量 越 多 。而土 壤 中的养分 储 量是 有 限的 ,长 时间 的消 耗土 壤 养分 而 不归 还 ,势 必会 造 成土 壤养 分 的枯竭 。为了 恢复 、保持 和提 高 土 壤肥 力 ,做 到藏 粮于 地 ,就必 须 通过 向土 壤 施肥 来 补充 被 作物带走 的养分 。这就是 “ 养分归还学说” 。养分归还有二 个 目的:—个是为了恢复或提高地力 , 二是为了提高单产 。 2最小 养分律 . 最小 养分 律 是作 物营 养 学 中的 一条 基本 定 律 。它 的基 本 含义 是 ,在 作物 多种 必需 养 分 中 ,对 其 生长 和产 量 起决
一
、
实施 测 土配 方施 肥必 须 要 以有 机肥 料 为基 础 。土 壤有 机质 是 土壤 肥沃 程度 的重 要 指标 ,增施 有 机肥 料 可 以增 加 土壤 有机 质 含量 提 高土壤 保水 保肥 能 力 ,增进 土 壤微 生物 的活 动 ,促 进化 肥利 用率 的提 高 。 因此 必 须坚 持 多种 形式 的有 机肥料 投入 ,才能够 培肥地 力 ,实现农业 可持续 发展 。 2 量 、中量 、微 量元素 配合 . 大 各种营 养元 素 的配 合是 测 土配 方施 肥 的 重要 内容 ,随 着 产量 的不 断提 高 ,在土 壤 高 强度 利 用 下 ,必 须 强 调氮 、 磷 、钾肥 的 相互 配合 ,并 补充 必要 的 中、微量 元 素 ,才 能 获得 高产 、稳产 。 3用地与 养地相 结合 ,投 入 与产 出相 平衡 . 要使 作 物一 土 壤一肥 料 形 成 物 质 和 能 量 的 良性 : , 循环 必 须坚 持用 养结 合 ,投 入产 出相 平衡 。破 坏 或消 耗 了土 壤 肥 力 ,意味 着 降低 了农 业再 生产 能 力 。测 土 配方 施肥 必 须 遵循 养 分归 还学 说 原理 ,不 断补 充和 提 高土 壤肥 力 ,才 能 达 到稳产 高产 。
7 90 ) 1 2 0
定 作用 的是 土 壤 中那 种 有效 养分 含 量最 小 的养 分 ,如 果无 视 作物 需要 的 这种 养分 含 量最 小 的限制 因子 ,其他 养 分再 高 ,也难 以提 高 作物 产 量 。而 只 有 增加 最 小 养 分 的含 量 , 产 量才 能 随之 提高 。农 业生 产实 践 充分 证 明 ,最 小养 分律 对 于合理 施肥 ,促进 农业发 展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3同等 重要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