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种途径

合集下载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简介【精选】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简介【精选】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简介摘要: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但我国秸秆利用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的传统处理方式有:乱扔乱放、直接还田、焚烧、加工粗饲料等,但这些处理方式却存在着较多的缺点。

例如秸秆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

本文介绍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许多途径,包括还田技术、制作粗饲料的技术、能源化技术及秸秆在工业生产上的一些应用。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不仅可以保护社会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引言:秸秆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在收货果实后的剩余部位。

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资源,秸秆的比例能占作物生物产量的50%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逐年上升。

据了解,我国目前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约7亿t[1]。

传统的利用方式里,秸秆被农户作为燃料使用、直接还田作肥料、作饲料喂给牲畜,只有少量用于造纸等工业原料。

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都用上了液化气等方便的能源导致用秸秆作燃料锐减,许多农民为赶农时、图省事,越来越多的地区就开始出现田间直接焚烧秸秆的现象,并越来越严重[2,3] ,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人们生活。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各种秸秆资源来源广、数量大,但历年来中国秸秆利用数量、利用方式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却较为落后。

秸秆作为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其利用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4]。

因此,研究并综合利用秸秆这一可再生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使其由污染源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有重要意义。

秸秆利用途径;1秸秆还田利用: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

秸秆还田使秸秆中的有机质进入土壤,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孔隙度、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5[,促进农作物作物根系的发育。

洋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途径

洋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及综合利用途径

生活用能 。秸秆 的炭 、活化技术 是指利用秸秆为原 料生产活性炭技术 。
水和 微生物 菌种 、催 化 剂等 原料 ,发 酵 分向 产 生 牮 C 2 0 ,对农作物进行气体施 肥 ,同时 可以有效增加 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提高地温 ,抑制病 虫害 ,也可 减少化肥 、农药用量 .增产增收效 果显著 ,适 宜于 温室大棚瓜果 、蔬 菜等经济作物 的生 产应 用 就枯 秆还 田技术推 广而 言 ,洋县最适宜推 广稻 田秸秆腐
秸秆还 可 以提 高土壤肥 力 ,改 良土壤性 状 , 是一项生产投 入少 、利用率 高 、保 护环 境的技 术措 施 。秸秆还 出技术 主要 包括秸 秆机械粉碎还 田、保 护 性耕作 、快 速腐熟还 出 、堆沤还 出以及生物 反应 堆等方式 。机械化粉 碎还 出主 要是将收获后的农作 物 秸 秆 刈割 或 粉 碎后 ,翻埋 或 覆盖 还 出 ,具有便 捷 、快速提 高土壤倮 水保肥性能 的优 点 ,适 用于玉 米 、小 麦产 区 ;保护 性 耕 作是 以秸 秆 覆盖 留茬还

物秸秆可供利 用。 12 秸秆资 源的利用现状 .
l2 一 . 废弃 及焚烧 5 全 年废弃 及焚 烧的 农作物 秸秆约09 万吨 ,占 . 5
和 农民 自制农家肥的 惯 ,约有28 .万吨的秸秆直接 还 ,占秸秆资源量的2 .%。 55 1 . 用于饲料 .2 2 随 着畜牧 业的快速 发展 ,对秸秆 的需 求量不断 增 涨 ,全 县 每 年 饲 料 利 用 秸 秆 3 吨 ,其 中 水稻 万 1 万吨 、玉米I 万吨 、红薯 0 万u . 5 ) . 9 . 屯,饲用 量约 占 6 全县秸秆资源的2 .%。 7 3 1 . 用于生活燃料 .3 2
轮 作种植模式 ;快速腐熟还 出和堆沤还 出技术主要 是对农作物秸秆添加适量 的家畜粪尿 、微生物菌剂 等调整碳氮比和水分进行堆放发 酵腐熟直接还 田, 具有增加稻 l 土壤有机质 ,改 良土壤 理化性 质 ,促 进腐殖质 的积累与更新 、改善土壤耕性 等功 能 ;秸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总体方案水稻秸秆高茬深翻还田和玉米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综合利用是民生实事重点任务之一。

为全面做好全省水稻、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严控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生态立省战略,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学合理利用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资源,有效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土培肥,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基本原则(一)多元利用,农用为主。

因地制宜,多元利用,科学确定水稻、玉米秸秆处理技术和利用模式,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

(二)市场运作,政府扶持。

积极培育秸秆收储运和综合利用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农户、社会化- 1 -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扶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

(三)突出重点,机艺融合。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水稻和玉米秸秆数量、综合利用的产业基础等因素,加快构建以机械化还田离田为支撑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通过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玉米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深入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消除水稻、玉米秸秆“站岗”浪费和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现象,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建立可持续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全面实现玉米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83%以上。

四、实施省域和作业要求(一)实施区域。

全省水稻种植省域全部纳入秸秆机械灭茬深翻还田作业范围,作业面积XX 万亩;玉米秸秆通过机械捡拾打捆XX万吨,用于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

灌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途径探讨

灌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途径探讨
时抢 插 水稻 正是 劳动 力 紧张 的时候 , 农 民不 愿 也没 有 能力将 秸秆 收集 处理 , 就 采取 了焚烧秸 秆 这种 简便 措
施。
系列措施 , 通过广 泛宣传 、 值班看守 , 建集 中收储
点, 补贴秸秆利用机械 , 奖补秸秆机械化还 田等方式
控制 秸秆 焚烧 、 推 进秸 秆综 合利 用 工作 。在 建设 生态 文 明 的新 形 式下 , 结合 灌 云 县农 业 特 色 , 为 促 进 生态 农 业 发展 、 调 整 农 业经 济 结 构 、 发 展现 代 农 业 和循 环 经济 , 加 强对 秸秆合 理利 用 的研 究 就显得 极为 迫切 。
文章编号 : 1 0 0 5 — 4 9 4 4 ( 2 0 1 3 ) 0 2 — 0 0 9 9 — 0 5
随着 灌 云 县农 村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农 业 连 年 丰 收, 秸秆 产生 量 越来 越 大 , 目前 全县 秸 秆年 产 量达 9 2
加工 过程 中 的副产 品 , 包 括 玉米 芯 , 各 种麦 类 的糠 , 水 稻 的谷壳 和米糠 等也算 为广 义 的秸秆 【 l J 。
划。 3 . 2 生产饲 料
不可能长时 间人不敷出 , 政府需要平衡各种利益及协
调关 系 。 针对 农 民 的秸 秆利 用 , 禁烧 、 补贴 发放 程序 执
2 . 2 秸秆 处理增 加农 民额外 的费 用
1 灌云县农作物秸秆 的种类
稻谷 、 小麦 、 玉米 、 大豆等农作物收获后 , 残 留的
根、 茎、 叶等统 称 为秸秆 。 灌 云县处 于黄淮 海地 区为地
农 民焚烧秸秆 , 并不需要多大费用 , 秸 秆处理需 额外负担费用 ,如果仅对秸秆综合利用加大宣传力

浅析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浅析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0 1 m 1 5 ) 麦 、黄 豆 或 者 0 6 m 1 ) . 。( . 亩 小 h . 7h 。( 亩 玉米 、水 稻 ,至 少需 工 资 3 元 。 由于捆 成 的 “ 0 把
子 ”是虚 的 ,运 输 量 小 ,运 输 成 本 高 。 二是 机 器 打 捆 ,就 是 用 机 器将 秸 秆 打 捆 并 且 压 缩成 块 。这
面 、 由浅入 深 ,逐 步 展 开 ,稳 妥 推 进 。 当 前和 今 后 一 段 时 间 , 要集 中精 力 抓 好 秸 秆 切 碎 还 田和 土 地 的深 耕翻 工作 , 同步 抓 好 土 壤 改 良和 秸 秆 禁烧 工 作 ,把 秸 秆 打 捆 、 压 缩 等 收 集 技 术 的 研 究 作 为 当 前 秸 秆 综 合 利 用 的 关 键 环 节 ,全 力 解 决 制 约 秸 秆 综 合 利 用 的瓶 颈 问题 ;把 深 度 开 发 利 用 秸 秆 作 为长 期 的 努 力 方 向 ,建 设 秸 秆 综 合 利 用 的系 统 工

火 煮 饭 、 发 展 沼 气 、 盖 毛 草 屋 、 喂 养 牲 畜 等 方 面 。近 年 来 ,随 着 社会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村 民生 活 水平 的逐 步 提 高 ,煤气 灶代 替 了土 灶 ,砖 瓦房 代 替 了毛 草 房 ,精 细 饲料 代 替 了草 料 ,秸 秆 日渐 变得 多余 , 为 图省 事 ,村 民 开始 就 地 焚 烧 秸 秆 。 时 至今 日,焚 烧 的现 象 屡 禁 不止 。为 此 ,政 府 出 台 相 关政 策 ,鼓 励 支 持 秸 秆 综合 利 用 及 秸 秆机 械 化还 田技 术 的快 速 发展 。
程。
3 3 加 强秸秆 综合 利用 技术研 发 .
当前 ,要 系 统 研 究 农 作 物 的 收割 ,

秸秆的利用

秸秆的利用

2、秸秆是不可不生产的可再生资 源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的一 项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所以只要 我们生产农作物就会有秸秆的产 生。而它的产量占作物生物产量 的50%左右,产量可观。
二、秸秆利用的意义 1、秸秆的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化石 燃料的使用 2、面对日益匮乏的资源问题,秸 秆的利用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有 效地支持。 3、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增加了资 源种类,同时对环境污染有重要影响。
六、十二五中规划对秸秆的规划目标 :
到2013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到2015年力 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形成 6000 万吨的年利用能力; 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 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其中,到 2015 年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 6 亿 亩;建设秸秆饲用处理设施6000万立方米,年增加饲 料化处理能力3000万吨; 秸秆基料化利用率达到4%;秸秆原料化利用率 达到 4%;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到13% 。
重点在:1、秸秆肥料化利用; 2、秸秆饲料化利用;3、秸秆基 料化利用;4、秸秆原料化利用; 5、秸秆燃料化利用。
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任务
进一步扩大机械化秸秆还田和秸秆养畜规模,开 展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型农业示范,继续推 广企业加农户的基料化利用经营模式。 科学利用秸秆制桨造纸,积极发展秸秆生产板材、 木塑和制作工艺品等代木产品。积极发展秸秆沼气工 程、有序发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等能源化利用。 开发适合农户应用的小型化 、 简单化装备。加快 建立以企业为龙头 ,专业合作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 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多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储 运体系。
秸秆利用面临的问题:
一是秸秆用之为宝、弃之为害的理念还没有 深入人心,资源化、商品化程度低,区域间发 展不平衡。 二是国家已出台的一些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 政策,农民直接受益的不多,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 业带动,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缓慢,要实现 2015 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 80% 的目标,任 务仍相当艰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方案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方案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方案为加快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切实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为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供给科学指导和技术效劳,最大程度发挥秸秆综合利用效益,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秸秆收储体系建设〔一〕总体要求依据不同区域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进展特点、市场需求、交通状况等,依据合理半径规划建设标准的标准化收储中心,加快构建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收储点的“ 1+X”的秸秆收储体系网络。

村级秸秆收储点主要用于四周农田的秸秆集中收集堆放和临时储存。

标准化收储中心收储容量原则上不少于 1000 吨,具有秸秆收储必要的设备设施,可实现周边秸秆打捆、收储、转运等作业。

〔二〕建设标准1.科学选址:标准化收储中心选址应做到周边秸秆资源丰富,交通和水源便利;距高压线 50 米以外;收储容量在 10000 吨以上的大型收储中心,距生活区 100 米以外,收储容量在 10000 吨以下的中小型收储中心,距生活区 50 米以外,确保存储安全。

2.场地建设:依据用地地势地形合理布置,场区平坦、不积水;场地四周建有围栏或围墙;秸秆堆料场地面要进展防渗、防潮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地面进展硬化;秸秆堆料场要保证通风散热,要有第1 页共20 页防雨防潮设施;堆料棚建设建议承受钢架构造,设计和施工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保证安全性和有用性。

3.配套设备:依据实际需要,配备地磅及秸秆检测、打捆、加压、装卸、运输等设备。

4.安全设施:场区内设施防火警示标识;依据相关标准建设消防、防雷等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及器材应齐全,建有消防井或消防池,或借助周边河流保障消防用水;配备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全掩盖;电气设备安装及秸秆堆放留意防火安全。

〔三〕技术支撑单位县农业技术推广效劳中心农机站。

联系人:二、秸秆饲料化利用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处理方法,将秸秆转化为饲料,以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的综合利用方式。

秸秆饲料化可有效解决季节间、地区间食草动物饲草供给不均衡问题,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商品化经营,做到节粮增畜,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建议

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建议

做好秸秆综合利用近些年秸秆产量随着粮食等主产品单位产量的不断提高迅速增加,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逐渐被弱化和淘汰,大量剩余秸秆的处理成为农业生产中凸显的问题,一些农民采取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焚烧或随意堆弃,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还造成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

秸秆资源数量多,开发价值大,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农作物秸秆目前主要有五种利用途径(简称五料)。

饲料,喂家禽;肥料,施于田;燃料,直接用于燃烧或经气化、沼化集中供燃;基料,用于培养食用菌;原料,用于制作工业纸浆,新型建材板等。

一是过腹还田。

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处理,饲喂畜禽,通过发展畜牧增值增收,同时,秸秆过腹还田。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实行农牧结合,形成节粮型畜牧业结构,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畜牧业发展道路。

二是秸秆还田。

秸秆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加以利用是目前最普遍的利用方式。

还田利用方法有三种:秸秆堆沤还田、机械化秸秆还田和利用生化快速腐熟技术制造优质有机肥施于田。

三是能源建设。

目前主要有两种秸秆转化为燃气的方法:一是秸秆气化。

即通过作物秸秆缺氧燃烧,产出以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二是秸秆厌氧发酵产出沼气。

即通过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出含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

这些气体在稍高于常压的状态下,通过PVC管道送往农户。

四是生产食用菌。

由于秸杆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很适合做多种食用菌的培养料,通过生物转化生产食用菌,不仅可以很好地减少秸杆焚烧现象,而且蘑菇产后废料经过堆制发酵是很好的有机肥,可用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还可以用于其他农作物、花卉果树、畜牧业的生产。

五是工业原料。

秸秆经辗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在金属模中加压成型处理,制成各种各样的低密度纤维板材。

秸秆还可代替木材和棉花生产高质量的人造纤维浆粕,可作为化纤制品和玻璃纸生产等的主要原料,使用后可自然生物降解,无毒无害,还能用作饲料和肥料,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种途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五种途径
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5种途径:一是作为农用肥料;二是作为饲料;三是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四是作为工业原料;五是作为基料。

1、秸秆还田。

(1)作用。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秸秆还田后,平均每亩增产幅度在10%以上
(2)弊端。

秸秆还田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将秸秆梨耕到土壤中。

即使秸秆被成功地梨耕到土壤中,在犁沟中的秸秆股形成过程中也可能引发问题,即不能以足够速度进行分解,而在下一次耕作时露出地表。

此外,犁沟中的秸秆股也将会阻碍作物的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

(3)秸秆还田方法包括:①秸秆覆盖或粉碎直接还田;②利用高温发酵原理进行秸秆堆沤还田;③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④利用催腐剂快速腐熟秸秆还田,在秸秆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菌剂及适量的氮肥和水,再经高温堆沤,可使秸秆腐熟时间提早15~20天。

实践证明,机械化粉碎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手段。

2、秸秆饲料。

(1)秸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非淀粉类大分子物质。

作为粗饲料营养价值低,必须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经过物理法和化学法处理的秸秆,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都大大改善,但仍不能为单胃动物所利用。

秸秆只有经过微生物发酵,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特殊酶的降解作用,将其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单糖或低聚糖,才能提高营养价值,提高利用率、采食率、采食速度,增强口感性,增加采食量。

如生物有机肥,秸秆可以作为培养土使用,同一些饲料细菌培养后,作为花草、蔬菜的肥料。

(2)秸秆饲料的主要加工技术主要包括:①直接粉碎饲喂技术;②青储饲料机械化技术;③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④秸秆高效生化蛋白全价饲料技术;⑤秸秆氨化技术;⑥秸秆热喷技术。

3、秸秆能源。

(1)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14%。

我国每年农作物秸杆资源量约占生物质能资源量的近一半。

安徽省好多县就建有火力发电厂,主要是武汉的凯迪电力公司投资建设。

(2)农作物秸秆能源转化的主要方式是秸秆气化。

除秸秆气化以外,秸秆还可以用来加工压块燃料、制取煤气。

4、建材、轻工和纺织原料。

秸秆是高效、长远的轻工、纺织和建材原料,既可以部分代替砖、木等材料,还可有效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

秸秆墙板的保温性、装饰性和耐久性均属上乘,许多发达国家已把“秸秆板”当作木板和瓷砖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此外,经过技术方法处理加工秸秆还可以制造人造丝和人造棉,生产糠醛、饴糖、酒和木醣醇,加工纤维板等等。

5、秸秆基质。

秸秆用作食用菌基料是一项与食品有关的技术。

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利用秸秆作为生产基质,大大增加了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利用秸秆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存在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用玉米秸和小麦秸培育食用菌的产出率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