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

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5年,马克思完成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写作,这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全部设计与写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

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

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其前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它阐

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特点是自由雇佣劳动制,

工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而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决定的。马克思发现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一天创造的价值同它每天的消耗全然不同。雇佣工人每天除了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以外,还必须额外工作若干小时,马克思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称之为剩余价值。还对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分解等等作出科学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家剥

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把社会产品按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

本和剩余价值 3个部分,从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深刻矛盾。论证了资

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和周期性经济危

机的不可避免性。马克思阐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积累必然造成社会两极

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更为尖锐。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同

资本主义私有制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从而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让位于社会主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与马克思的生态环境观思想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一百多年前,提出了一个独具慧眼的命题:“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

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以此为逻辑起点,对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说。其基础部分就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思想。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经过一个过程的,从实践上看,自从有了人类经济活动,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已存在。只是在过去漫长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共生,两者的矛盾并不明显。

在19世纪下半叶,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显露出来。生活在这个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亲自感受到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存在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并给人们

尤其劳动者带来的生态灾难。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和认真研究了当时发

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形成了许多精辟的环境思想。

我们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等著作,恩格斯的《英国

工人阶级状况》到《自然辨证法》等著作中,能找到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告诫人们要正

确认识自然及其规律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指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一定要考虑

自然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警示人们必须充分估计人类生产活动可能导致的长期、更长期

的自然生态后果,要求人们要正确处理生产劳动活动的“社会结果与自然结果”、“近期结果

与长远结果”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本世纪自从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

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

这些生态思想都成为他们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学说的科学依据。

马克思多次谈到发展观问题,强调环境、人的活动和人本身发展的一致性,尤其是《资本论》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萌芽。科技论文。在《资本论》第三卷手稿中,针对“以资源高消费,生活高消费”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马克思在理论上首倡资源新型发

展模式,“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的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并且马克思也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提出了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的转换规律:“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

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

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马克思确立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新概念,就在于阐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把自然界看做与人类有内在联系的生态系统。这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包括其各种生态因子

即植物、动物、空气、阳光等维持生命物种的环境,而且也包括人的生命。自然是人赖以

生存的环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内在统一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活动

必须遵循自然经济规律,尊重生态环境规律。否则就会如马克思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

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

初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反自然化”,就必然会被自然的“反人化”把一个结果

抹消掉,这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不和谐、不协调的异化关系。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鲜明的

提出了新唯物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一百多年来,它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深刻的

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亲身参加和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指

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

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

体实际相结合。俄国的领导者——列宁在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的时代向前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在结合本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践开始,实事

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缚,哪怕是曾经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时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采取何种形式都不重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考问题的

方法,不是一种对社会的预测或规范,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不应当先入为主的认为马克思

主义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则无往

而不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