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文书写格式

合集下载

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3篇]

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3篇]

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第一篇摘要:大学生活是走进社会的前提基础,在大学里学会充分掌握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对立统一思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区别对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使我们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了在枯燥无味的政治课上:老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啃得津津有味,而至于马列主义,因为它理论内容乏味而且不实用,因此我们常常对它提不起兴趣来了.但是在校园中惬意、浪漫的我们,几年后终究是要走出象牙塔,踏进这个复杂纷烦、快节奏的社会,每天都要在那个充满了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都说大学是我们走进社会的准备阶段,因此在大学里就很有必要处理各方面的事情.但是在大学里,有时工作、学习、生活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的话,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的希望有一双洞察一切的慧眼,正确认识生活中各种矛盾,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让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其实,我们最需要的那双慧眼就在我们的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对立统一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区别与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在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这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互相排斥的属性和互相分离的趋势.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学会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提高我们的有助于我们成功成材.在大学里,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一、公共课与专业课.现行教育模式下,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学习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课和各自不同的专业课,这正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就必须开设不同的专业以培养不同的人才,这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同时,不同的人才都需要具备某些公共的素质,如数学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政治修养,这是人才培养的共性.事物的共性蕴涵在个性之中,是个性得以存在的基础.就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这些公共课的学习,一个人就不能成为人才.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同学忽视了公共课的学习,急于在本专业上有一技之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没有公共课坚实的基础,就不可能在专业知识上有长足的发展. 二、恋爱与学习.恋爱是大学生公开的秘密,也是大学生活里最敏感最通俗的话题.恋爱与学习既可以看作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也可以看作两个独立的矛盾.对于恋爱中的同学来说,恋爱和学习是日常生活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既有对立性,又有同一性.恋爱和学习都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二者此消彼长,这是对立性.但是,如果二者关系处理得当,对感情的追求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习上的共同进步又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传统观念里,恋爱一定会影响学习,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片面论,只看到矛盾的对立面,否认了矛盾的同一面,这是思想僵化的表现.对于所有的大学生来说,恋爱和学习是两个独立的矛盾,是我们人生中必须面对的两件大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在处理问题办事情时,应当先抓主要矛盾,后抓次要矛盾,避免胡子眉毛一起抓.对于大学生来说,我认为学习是主要矛盾,恋爱是次要矛盾.在二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当牺牲恋爱,集中精力搞学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毕业工作之后,恋爱就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时候把恋爱提上日程,就可以实现事业与爱情的双丰收.三、工作与考研.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说,这是必须面对的两个选择.从短期来看,这对矛盾具有不可调和的特点,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一方克服另一方,要么考研,要么工作.从长远来看,这对矛盾也有统一的一面.考研是暂时的,工作是迟早会面对的.因此,就有了先考研后工作和先工作后考研这两种兼顾二者的选择.先考研后工作,就可以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工作能力势必比刚毕业的本科生强.相反,先工作后考研,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就可以选择一个更合适的专业,学习上也会更有针对性,不会像应届生那样,整天不知所措,一脸盲目.很多同学认为哲学没有用,只能耍耍嘴皮子.其实不然,每个人每天都在运用哲学知识处理问题,只是自己没有发觉罢了.哲学不是具体的科学,不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它是各个学科的抽象和概括,同时渗透在每一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思想中.如果具体科学是世界本质规律的个性,那么哲学就是它的共性.哲学存在与具体科学当中,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这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体现,也是哲学的妙处所在.从这点我们可以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不断努力.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第二篇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它无时无刻不与我们为伍。

《马原》课程论文的格式及要求

《马原》课程论文的格式及要求

贵阳学院GUIYANGUNIVERSITY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目: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系别:教育科学学院班级:12小教班姓名:***学号:************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内容摘要:认识自我是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必须面对并认真解答的问题,了解他人也是在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事业的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如果自我认知上出现偏差,事业就会裹足不前甚至误入歧途。

关键词:认识主体客体实践多元化正文:认识自我是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必须面对并认真解答的问题,了解他人也是在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能否对自我和他人有正确的认识,客观而恰当的评价,对其良好的自我定位和与人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无的唯心主义路线。

”①认识是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不是死板的、凝固的和一下子完成的,它表现为通过各种形式和不同阶段而实现的能动的辩证过程。

在实践的基础上,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这是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

而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过程,则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运动中实现的。

一个人,能自我认识不是目的,而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

一个人,通过自我认识,有了自知之明,能扬长避短,战胜自己,从而自励自强,向着既定的人生目标前进,这才是目的。

因此,自知、自明、自胜、自强是学习主体认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个内在的环节。

自知和自胜,都是为了达到自强、强化、强大自己的生命力和意志力,以使能够扼住和支配自己的命运的咽喉,在人生的搏击中,能够独立自恃而不依仗与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我们始终坚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马原——期末论文

马原——期末论文

一、马克思主义的组成和来源: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规律的客观性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规律的客观性: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相反,人的意识活动受规律支配。

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四、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原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1、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2、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3、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六、英雄史观(唯心史观)在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原因:1、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滞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至于视野之外。

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规范

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规范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1、书写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一律采用A4纸打印。

论文排版规范,符合下列次序:(1)封面(2)目录(3)中文标题;(4)中文作者姓名、单位;(5)中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6)英文标题;(7)英文作者姓名、单位;(8)英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分别与中文摘要、关键词对应)(9)引言;(10)正文;(11)结语;(12)主要参考文献与附录;(13)致谢。

2、文字要求。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书写完整、无错别字。

3、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

4、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手工或采用计算机绘制。

5、论文中单位一律使用SI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正标题、小二号仿宋体、加粗——副标题、三号仿宋体、加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10级学号XXXXXXXXXXXXXXX姓名小二号仿宋体指导教师小二号仿宋体成绩20XX年XX月XX日目录格式:目录(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摘要(四号宋体、加粗)(单倍行距,下同) (X)Abstract(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 (X)引言(四号宋体、加粗) (X)1 (四号宋体、加粗、空一格) (X)1.1(四号宋体、空三格) (X)1.1.1(四号宋体、空五格)..........................................X 2 (四号宋体、加粗、空一格) (X)2.1(四号宋体、空三格) (X)2.1.1(四号宋体、空五格) (X)3 (四号宋体、加粗、空一格)…………………………………………X3.1(四号宋体、空三格) (X)3.1.1(四号宋体、空五格) (X)结语(四号宋体、加粗) (X)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X)致谢(四号宋体、加粗) (X)标题、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格式:开放性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居中、黑体、三号)(空1行)王宜兰(宋体、居中、小四号)西南大学XX学院,重庆 400715(宋体、居中、五号)(空1行)摘要:(行距1.25倍)本论文探讨了开了开放性实验室的运行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仿宋、五号)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室;运行机制;(宋体,五号)(空1行)XXXXXXX(英文题目:四号加粗居中,英文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空1行)Wang Yilan(五号)学院英文名,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400715, China(小五)(空1行)Abstract: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五号,顶格,行距1.25倍) Key words: XXX; XXX; XXX; XXX (五号)(空1行)引言(宋体小四号,加粗)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5倍)(空1行)正文例: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正文,中文一律采用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1.5倍,不加页眉)(空1行)1 (空一格,半角)XXXXXXXXXXXX(宋体小四号,加粗)(空1行)1.1 (空一格,半角)XXXXX(宋体小四号,加粗)1.1.1 (空一格,半角)XXXXX(宋体小四号,加粗)(1)(空一格,半角)XXXXX(宋体小四号,加粗)(空1行)2 (空一格,半角)XXXXXXXXXXXX(宋体小四号,加粗)(空1行)2.1 (空一格,半角)XXXXX(宋体小四号,加粗)2.1.1 (空一格,半角)XXXXX(宋体小四号,加粗)(1)(空一格,半角)XXXXX(宋体小四号,加粗)(空1行)结语(宋体小四号,加粗)(空1行)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加粗)(空1行)其他需注意的问题:一、封面毕业论文封面一定要严格按照格式填写,不得任意变换字体字号。

马克思论文格式模板

马克思论文格式模板

马克思论文格式模板篇一:马克思论文标准模板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题目:用辩证法观点分析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号:2014.....姓名:xx院系全称:物理工程学院专业名称:xx上课时间:周x上午xx节上课地点:综合楼xx交稿日期:第十五周(12月8日)用辩证法观点分析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内容摘要:如今,我们处于信息化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互联网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资金、知识、人才聚集的高地,成为发展更为迅速、竞争更为激烈、创新更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但互联网对人生活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

到底有什么赎回影1响呢,针对目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特点通过辩证分析法来分析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键字互联网辩证分析法分析有利有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用辩证法观点分析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

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

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

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毛泽东的《费尔巴哈提纲》中辨证了唯物主义或者说是社会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思潮,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分明时间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之上,阐述了辨证唯物注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资本论》中也详尽的阐述了唯物辩证发的实质。

因此,分析问题不应片面,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更有利于对问题的深2刻理解。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涉及社会结构、政治形态、交往方式、管理模式、经济运行、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

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论文封面及正文格式

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论文封面及正文格式
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
1、马克思主义能够活再当代世界;中国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
2、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
三、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
……
温馨提示:该论文封面和正文格式可以直接套用,但是在文章写好后务必请注意删掉封面中和正文中有关论文格式的提示信息。
X X 大 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中论文
题目:
(题目占两行的,下划线要上下两行对齐,
没占两行的可以删除第二行的下划线)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20XX级X专业X班
学号:XXXXXXXXXXXX
论文题目(论文正文标题统一为四号、宋体、加粗、居中)
正文字号字体和行距统一为四号、宋体、1.5倍行距,每段段首要缩进2字符。如果正文中有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可加粗、单独成一行、前面缩进2字符,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字体和字号与正文的字体和字号相同。具体范例如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格式-ok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格式-ok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格式-ok《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集学院系别专业年级年月日目录按学号顺序: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张三 (1)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李四 (5)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王五 (9)4、5、相关要求:调查报告时事热点分析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针对教材某一原理的感想、研究等等)一定要结合个人经历、体验,防止泛泛而谈,要能理论联系实际。

绝对不能抄袭!一、正文内容1、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一个适合的题目开展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尽量小,最好是就某个镇(甚至村)或某个企业的某个主题(如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等)展开调查分析;2、应对调查报告的主题进行实地调查,对调查结果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能没有调查泛泛而谈,也不能只有调查而没有自己的分析;3、不能从网上或通过其它途径大量抄袭,要引用少部分的资料,最好换成自己的语言,一些明显的网络标记要清除(如字体字号不统一、标点符号不统一、行间距不统一、有背景色等)。

一旦发现整段抄袭,坚决退回重写或直接判定不及格;4、调查报告的主体应包括前言(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等)、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结果分析、建议、结尾等五个部分,最后可以有附录(问卷调查表及问卷结果统计或访谈提纲及访谈过程记录);5、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时间格式如:2011―02―08)。

马原期末作文万能模版

马原期末作文万能模版

马原期末作文万能模版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下面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概论》四个方面的简要叙述来浅谈个人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个人见解(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显得尤为重要。

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从这一原则出发,方能做成功想做、要做的事情。

回眸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历代帝王建立基业,还是近代革命先烈为美好社会的不懈奋斗,抑或是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无不考虑现实状况和社会环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也正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才造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当然了,人非圣贤,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个人意志的薄弱也会影响人们处理问题应坚持的原则。

如学业的不顺利、就业屡次受挫、恋爱的不成功、人际关系的破裂等等。

因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和主观意识的影响,懂得变通,学会适应,从而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同时对立统一规律还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竞争,竞争的双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和立脚点,不能正确处理彼此竞争间的关系就会影响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社会就业。

矛盾分析法,是处理我们现实生活矛盾的好方法。

它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竞争对手强势、残酷的一面,同时也应当了解到自己与众不同及彼此竞争相互促进的一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题目黑体小2号,居中)
(全文行间距固定为23磅,字符间距为标准)空一行
作者:李一明(宋体5号)□学号:00918000□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班级:新闻学2009级3班
空一行
摘□要:(黑体小4号)我国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美国“9·11”
事件后明显增多。

综观已有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试图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概
念给出定义,虽然定义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主体、目的、手段、对象
四个方面的内容,只不过,不同的定义对这四个方面的取舍、强调、理解和表述存在差异。

这表明目前我国学界并没有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达成共识。

(宋体小4号)
关键词:(黑体小4号)关键词1;(宋体小4号)关键词2;关键词3……
空一行
□□一、我国学界有关恐怖主义犯罪定义的研究概况
(说明:一级标题的名称黑体4号,如有二级、三级标题,名称宋体小4号;第一级标题采用
“一、二、三、·······”的形式,第二级标题采用“(一)(二)(三)·······”的形式,第三级标题采
用“1.2.3.······”的形式。


□□虽然恐怖主义犯罪现象早已存在,但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泛滥则是在20 世纪中期以
后。

我国1979 年《刑法》没有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专门规定。

资料表明,自20 世纪80
年代起我国才开始有学者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探讨。

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日益猖獗,
我国对此问题逐渐重视起来,1997年《刑法》增设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但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 年代前期) 的研究成果仍为数不多。

2001 年美国“9·11”
事件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防范,联合国安理会于2001 年9 月
28 日通过了针对恐怖主义犯罪的1373号决议,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立法机关于2001 年
12 月29 日通过《刑法修正案(三) 》,对《刑法》中涉及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定作了较大
的修改与补充,首次在《刑法》中出现“恐怖活动犯罪”这一概念,相应地,我国学界有
关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明显增多。

(正文:宋体小4号,正文行间距固定为23磅,字符间距为标准)
.......
正文与参考文献之间空一行
参考文献(黑体4号,居中)
[1]刘国钧,陈绍业,王风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Schacht E.Industrial polysaccharides[M].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1987.
[3]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4.
[4]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
研究院,1997.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7]Spriggs G E.A history of fine grained hardmetal[J].Int J of Refractory Metal and Hard
Material,1995,13:241-255.
[8]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要求:文件名的格式
姓名□学号□论文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