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思想史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现代早期的城市研究: 芝加哥学派
一、人文生态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人文生态学“论述人类和机构共生关系 (symbiotic relationships)的空间方面”。
就整体而言,人文生态学主要关心的是检验在社 会中特定角色和功能(现在的行为模式)之间 的独立性和相互依赖性。
以人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描述人群与他们的 物质环境(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
(service industry)的划分 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其发展是城市
它们的关系是线性相关的,城市越大,密度就越 高,异质性也越强,那么,作为城市社会方式 的城市性则越普遍。
城市社会方式的一些主要特征如下:
• 广泛而复杂的劳动力分工,取代了参与所有生产过程 的手工业工人;
• 成功、成就和社会变动(social mobility)被认为是在 道德上值得称颂的,行为变得更加理性的(rational)、 功利的(utilitarian)和目标导向的(goal-oriented);
第六讲 城市研究的兴起与繁荣 (1960s-1980s)
第一节 城市 研究的历史渊 源和理论基础
一、古典时期的城市研究:帕拉图与亚里 士多德
帕拉图的《理想国》
来自百度文库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二、马克思的阶级斗争与资本积累理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被称为城市社会学最伟大和最早的杰作 之一。
建立了城市物质空间条件尤其是基础实施 与城市穷人的生活条件及社会组织等的 关系。
《共产党宣言》
三、Weber的合理性与官僚体系理论
目标:组织结构的理性化
理想型的官僚组织模式所具有的特点: 1. 组织中的人员有固定的和正式职掌并依法行使职权; 2. 组织的结构是以层层节制的体系; 3. 人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4. 人员的选用与保障 5. 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 6. 人员薪给与升迁。
• 家庭衰退(离婚增加),亲属关系的结合减弱,同时, 以前的家庭功能转化为由专门化的外部机构来承担 (学校、卫生和福利机构,商业娱乐场所);
• 首属的(primary)团体和联系(邻里)崩溃了,而大 规模的正式的次属(secondary)团体控制的机构(警 察、法庭)建了起来。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和 组织的传统基础被削弱,导致了社会的无组织;
二、人文生态学的城市社会理论
Park感兴趣的是社会行为怎样形成物质和空间结构以及它 们的变化过程。
在生态区位(ecological location)的意义上,空间对于经 济优势的追求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资源。生态区位是 一个人在相互作用着的人或机构的空间群体(spatial grouping)中的位置。这个区位对于追求经济优势的能 力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McKenzie认为,导致空间使用变化的现实条件都 可以归入到生态过程。对于生态学家而言,有 三个概念是重要的,它们是隔离 (segragation)、侵入(invasion)和接替 (succession)。
三、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及其发展
Burgess的同心 圆理论
Homer Hoyt的扇形理论
与空间相关的还有一个距离概念。距离不仅仅只是两点 之间的长度,相反,它是一种时间/成本现象 (time/cost phenomona)。
在城市空间形成上,人文生态学家认为人类存在 着两种关系,一种是共生关系,另一种是竞争 关系。互相依赖和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城市) 空间关系形成和演进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支持次属角色对刺激的减少,城市中工作地点和生 活区彼此分离,这样,通过在另一个区中工作时可以 忽视生活区中的要求这样的方式,将生活分割在城市 中的不同区域,以避免不同的角色行为和角色期望在 同一时间内互相重叠。分割功能通过划分成阶段并允 许个体忽视那些不平等的条件而简化生活。
减少刺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对理性 (rationality)和货币的强调。在大多数社会状 况下,人们期望逻辑地而不是感情地交往,同 样,货币把所有商品的价值减少成单一的共同 属性,所有商品的价值都可以货币来客观表示。 在这样的状况下,人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 生活被割裂开来,个人之间的交往绝大部分是 对象化了的次属角色关系。
• 与别人相联系是作为割裂开的角色的充当者(公共汽 车驾驶员、商店雇员等)而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人, 也就是有高度的角色专门化。与其他人的关系是功利 性 的 而 不 是 情 感 的 ( affective)。 表 面 上 的 世 故 (superficial sophistication)作为有意义交往的替代导 致了异化;
• 文化同质性(homogenerity)衰退,价值观、意见和观 点多样化。次文化(subculture)(种族的、犯罪的、 性别的)都与大社会不相符合。更多的自由和忍耐力, 而且在公共社区感上的衰落;
• 空间分离成在收入、地位、人种、民族、宗教等方面 无法比较的地区。
第三节 城市发展理论
一、经济基础理论(Economic Base Theory) H. Hoyt 1939年提出 基础产业(basic industry)、服务性产业
四、Simmel的城市研究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他认为:“大城市型的个性心理学基础由
神经刺激的强化而形成,这种刺激产生 于外部和内部刺激快速而不停顿的变 化”。过度刺激会导致多种疾病,为了 应付这种状况,就有必要采取一些方法 来减少刺激。
这些方法主要是次属角色关系。次属角色是那些非个人 的、特殊的和不包含感情的交往方式。在次属角色关 系中,一个人对某一境况作出的反应并非是个体的。
Chauncy Harris 与 Edward Ullman 多核心 理论
四、Wirth的城市生活方式研究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1938)
城市化和它的主要成分--规模(size)、密度 (density)和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决 定城市性(urbanism)的独立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