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思想史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思想史6

城市规划思想史6

城市规划思想史61. 前言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各项资源和空间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到达提高城市开展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城市规划思想史是城市规划学研究的重要组成局部,对于了解城市规划的起源、开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继续介绍城市规划思想史的相关内容,深入探讨其中的新兴思想和理论。

2. 新兴城市规划思想2.1 环境规划思想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规划者开始关注环境因素对城市开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环境规划思想强调将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城市空间,提高环境质量。

这一思想的出现,标志着城市规划领域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2.2 可持续开展思想可持续开展思想是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注重短期效益,但无视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未来开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开展思想强调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平衡,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开展的城市。

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城市规划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2.3 社区参与思想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是专家主导的,而社区参与思想强调了市民对城市规划的参与和决策权。

社区参与思想认为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应该有权利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这一思想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和民主性,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3. 新兴城市规划理论3.1 新都市主义新都市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城市规划理论,旨在重塑城市社区,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新都市主义强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混合式用地规划、步行友好设计和可持续交通等手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解决城市问题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3.2 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的一种新兴理论。

城市生态学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与自然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学的出现,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3.3 景观规划景观规划是一种注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的城市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过程

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过程

《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在其处得到最好的体现,它 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就。梁思成先生颂誉它为 “古代中国都城的无比杰作”
Page 19
Page 20
1.邺城的规划与中轴线的发展
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 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代长安 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松散的状况, 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 的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到整个城市。
2、风水思想与城市规划
城市道路网线性规划风水认为, 以方格网式为宜。中国传统的古城, 也确实是以方整的棋盘式道路为主。 风水认为城市道路网规划有四忌:忌 曲折、忌斜射、忌四正、忌裸行。
邺城
Page 14
3.佛教思想与城市规划
城市可以说是不重要的,寺、庙、塔等宗教建筑才是重要的。 城市常被简单的划分为若干地区,其城市整体性和防御性都较弱。 在社会生活中,真正的单元是以寺庙为中心的邻里。如唐长安城建 设实行里坊制,城内108坊,每坊都建有一处寺庙,这里既是人们 企求平安的寄托,也是公众欢聚的场所,是公众活动中心。这些古 迹、文物,大大拓展并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它们同整个城市融 为一体,并成为这些城市的象征。
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过程
一、殷商时期的天命论思想与城市的发展


1.天命论思想
“天命论思想”产生于夏朝。殷商时代的宗教观念上承夏代, 统治者宣扬“帝立子生商”。说明商王是天帝之子,代表天帝 执行“天命”,实行对人类社会的控制。商代奴隶主们信神且 信鬼,也尊崇巫术。 所以,天命论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本社会思 想。
注重军事防御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方面,由于法家思想的影 响,以遵循周易、周礼等奴隶制思想为指 导的城市空间布局理念和定制,受到各霸主 诸侯国的挑战,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理性思维 和正统观念。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法 家思想在城市规划方面就表现为“军事防 御思想”。邯郸赵都故城就是这个时期的 代表和佳作。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内容总结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内容总结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内容总结历代城市规划思想是指人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总结。

历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城市发展的追求、需求和理念。

以下是对历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内容总结: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城市规划中。

古希腊城邦规划强调城市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城市布局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周围分布着不同功能的区域。

古罗马城市规划则注重交通布局和公共设施的规划,如修建大型街道和供给水道等,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中世纪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宗教影响较大,城市往往以教堂为中心,城市布局呈放射状展开,象征着神圣的力量。

城市的街道狭窄且弯曲,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防卫需求和城市本身的有限空间。

此外,中世纪城市规划还注重城市市场和商业区的布局,以促进城市内外的贸易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追求协调、和谐和对称。

城市街道和广场布局规整,城市中心一般设置有集会广场,规划上强调建筑物的统一外观和城市整体的美学效果。

此外,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和绿地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工业革命以后。

此时,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规划主要着眼于交通、环境和社会改善。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交通网络的设计,道路、铁路、水路等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成为重要任务。

同时,城市环境保护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环境绿化等。

社区规划也开始受到重视,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效益。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当代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中。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使得城市规划开始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等方面。

此外,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强调人的需求和权益的保护,通过提供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多样化的文化娱乐等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组合
对形象与天体关系对应的探索
对应用数理的热烈追求 对序列、等级、秩序规定的严格性 对人的行为要加以节制,社会道德 观念在城市中的布局安排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近 代 史 ( 18 40 19 49 年 发展方式: 自主式城市规划技术 的发展 输入式城市规划技术 的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夏商周时代
元古 18 代 40 史 )( 前 20 70 年 公 西周-奠定 礼制城市规 划理念的时 代 《周易》 《周礼》 《周礼.考 工记》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 影响 《周易》产生 于占卜活动, 奴隶社会的迷 信神鬼 认识自然、 认识社会的 朴素唯物主 义思想
总结:无论是全盘学习前苏联的规划技术,还是欧美技
术,中国的城市规划,既要融入世界技术的发展潮流,又 要创造自己的技术特征。
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代
隋唐两宋时 代
元、明、清 时代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礼制-西周开始,东汉高潮, 明代完善-以北京为首的北方 城市 反礼制-政治、技术、自然条 件结合-江浙两湖等南方城市
古 代 城 市 特 征
礼制文化影响 理性组合规划 特点 对自然的理性-山水 文化特征“相土组合” 对社会的理性-礼制 等级序列为主
殖民化、半 殖民化
以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天津等受殖民地 影响较大的城市为例,评析侵入式文化对中国近 代 史 ( 19 49 20 10 年 50-80年代—计划经济苏联模式一定时期进展顺利,取得现代中国 城市规划第一次高潮 中国现代 城市规划 发展历程 80-2004—市场经济欧美模式-实现 跳跃式发展,但技术储备不足,技 术方法和思维回到近代欧美的技术 路线.环境的恶化需要我们共同应对 城市的发展途径。低碳零碳城市的 探索备受重视。(2009年哥本 哈根环境气候大会)

城市规划思想史

城市规划思想史

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国革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广大民众的充分觉醒
工业革命是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工业革命指的是18世纪以来最先在英国物质生产领域出现的生产工具、劳动方式以及相应的经济组织的大变革。
1909年, Burnham发表了他的芝加哥规划。这一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the first city-scale ‘master plan’)。
Burnham的名言是要做大的规划(big plan),而不要做小的规划(little plan),因为小的规划不能激动人心。
建筑学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城市规划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最集中的表现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 以1893年在Chicago 举行的Columbian Exposition(主建筑师为Daniel Hudson Burnham)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
理性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认识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基础 现代理性主义肇始于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革命时期,经笛卡尔的哲学论述与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的推进与普及化,而成为了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
现代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是笛卡尔(1596-1650)。
经启蒙时代的哲人们的阐述与推进,理性主义才逐步成为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合理性是理性主义思想的核心。
普遍主义和机械决定论保持了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信心 理性主义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普遍主义与决定论的兴起。 普遍主义主张世界受统一的规律与法则支配,决定论则进而认为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由一定的规律决定。

《城市规划思想史》课件

《城市规划思想史》课件
更新也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05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
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
新城市主义
主张以传统邻里社区为蓝本,建设紧凑、功能混合、适宜步行的社区,强调社区归属感和多样性。
精明增长
强调对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率和高质量环境,通过紧凑、高效和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模式来控 制城市蔓延。
关注城市环境和空间的质量,强调城市的美 学和文化价值,以及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共生。
城市设计理论
包括开放空间、公共空间、交通规划、景观 设计等方面的理论,旨在创造更加宜居和有
活力的城市环境。
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要点一
生态规划
强调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03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
现代主义
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功能 性和简洁性,主张去除多余的装饰, 以实现更加实用和经济的建筑设计。
国际主义
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强调 形式和风格的统一,以及不同建筑之 间的协调性,以实现更加整体和有序 的城市景观。
城市设计思想与理论
城市设计
可持续城市设计
01
02
03
绿色基础设施
利用绿地、水体等自然元 素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提 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环 境质量。
低碳交通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骑行 和步行,减少私人汽车使 用,降低碳排放。
节能与可再生能源
推广节能建筑和可再生能 源应用,降低能源消耗和 环境污染。
数字城市规划与智能化
数字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思想史》ppt课 件
目录
•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 •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 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

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外国大师城市规划思想史

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巴黎改建——城市美化运动——公司城)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欧文—“新协和村”;傅立叶—“法郎吉”;康帕内拉—“太阳城”。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833年英国成立委员会专门调查疾病的原因,1842年通过了《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卫生条件的报告》,184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工人金额及住房委员会,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90年颁布“工人住房法”。

3、巴黎改建1853年欧斯曼为巴黎的行政长官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改建。

•1)、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市中心的改建,以卢浮宫、宫前广场、协和广场、雄狮凯旋门一代最为突出。

•3)、美化巴黎面貌,对道路宽度和沿路建筑物的高度都规定了比例,屋顶坡度也有定制。

•4)、建设两种绿地:一种是塞纳河畔的滨河绿地,一种是宽阔的花园式林荫大道。

•5)、巴黎改建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适应了因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6)、市政设施上有重大成就。

4、城市美化运动定义:城市美化运动主要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针对日益加速的郊区化倾向,为恢复城市中心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城市“景观改造运动”。

前奏:1850年末开始的公园运动。

开始:是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为开始。

城市美化运动中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F.L.Olmsterd,他于1859年设计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

核心思想:恢复城市中失去的视觉秩序和和谐之美,采用古典主义加巴洛克的风格手法设计城市。

意义:城市美化运动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物质空间形象和秩序,以恢复城市中由于工业化的破坏性发展而失去的视觉美与和谐生活,来创造或改进社会的生存环境。

然而这个活动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很少从居民福利出发,很少考虑在根本上改善布局的性质,它并未给予城市整体以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城市规划思想史梳理

城市规划思想史梳理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
规划思想影响
将等级制度思想全部贯穿其中
《周礼· 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窗,白盛, 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 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 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三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 个,应门二彻三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 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 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 涂以为都经涂。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易
追求物质空间的精神内涵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以形而上者为理,形而下者为气,理在气先” 精神与物质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体思想,主轴 周代,对自然、天地、先祖的崇拜,逐渐 转换为社会伦理。 《礼记· 三本》载“上事天,下事地,宗事 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是它对 自然、社会规律和秩序的建构,既要合乎 天地,又要合乎人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 面面。
古代
古希腊 古罗马 中世纪
近现代
文艺复兴 绝对君权 资本主义初期 1900左右——二战前 二战后——1960左右
后现代
1960左右——1990左右 1990左右——今,全球化与网络化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古代——
古希腊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古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还有许多原理、原则的提出也并非完全 是理论探讨的结果,而恰恰是在解决实际问题、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提出的,或者是对实践经验 的总结和概括,然后,它们又指导了以后的城 市建设和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只有转化为实施活动,也就是说成为了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因素,城市规划才是真 正具有了实践性。
4、系统思想——城市规划中的基本思 维方式
5、生态思想 ——城市规划内容的关 系质量
生态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指的是一种普遍的关联。 它既可指生物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也可指生物 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存在着两 种生态观,一是自然生态观,一是人文生态观。 前者着重于物质要素的相互关系,它既强调处 理好城市与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也重视城市 物质空间的组合关系;后者则着重于人际关系 的研究。
现代城市规划就是在针对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种种弊病, 快速的城市化使城市出现拥挤和不卫生状况的背景下, 广大有识之士和政府希望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城市中的 各项要素(尤其是工业和居住),减少和降低工业化对城 市生活的不利影响,引导城市的合理发展。 在此过程中,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现代城市规划 才得以逐步形成和发展。因此,实践——对城市现实 问题的解决程度就成为检验城市规划的重要标准。
8、Bor, W., 1972,The Making of Cities,倪文彦译,1981,城市发展过 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 、 Branch M. C.(ed.), 1975, Urban Planning Theory, Dowden, Hutchinson & Ross 10、Faludi, A. (ed.), 1975,A Reader in Planning Theory, Pergamon 11、Friedmann, J., 1987,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2、Gottdiener, M., 1985,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3、Hall, P., 1988, Citis of Tomorrow:An Intellectur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wentieth Century, Basil Blackwell 14、Jacobs, J., 1961,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Random 15、Popper, K. R., 1957,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杜汝楫和邱仁宗译, 1984,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 16、Simon, H. A., 1981,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2nd ed.),杨砾译, 1988,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解放军出版社
1、英国革命——建立起了代议制立宪政体。 1649年《人民公约》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 法”, 被公认为是一个民主立宪国家的基础。 2、 美国革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 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3、 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 志着广大民众的充分觉醒 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自由、平等、博爱”
几百年历史累积起来的现代化潮流,经城市文明、 商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等阶段,至此才打下 了牢固的基础,变得不可逆转。 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商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先决条件——技术与人才的 集中,圈地运动。
中世纪后期城市文明的崛起源于两股力量的推动: 意大利城市文明的兴起; 北欧的殖民与海上贸易。 此时城市的最基本特征是自治。 市民社会的三要素:贸易(市场)、市民和市政 府。
2、资产阶级革命架构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制 度框架
欧洲政治革命的主要成分: • 自由主义:为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提 供了合理解释的新的思想意识。 • 社会主义:这一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的 自由主义挑战,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 且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 • 民族主义:这是影响到各阶级、使广大 人民群众活跃起来的思想意识。
理性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 足轻重的作用。城市规划能够从传统的注重直 觉和理念的思想转变为现代的对科学和现实的 关注,其关键就在于规划过程中理性思想的发 挥。 理性思想所倡导的并加以推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 方法,依然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方向。 当然,现代城市规划并不仅仅只是理性的分析 思考,它的意义更多地却是来自于社会实践。
2、理性思想 ——城市规划的方法论 基础
理性就是正确判断、辨别真假的能力。 理性主义是近代哲学的起点,是近代科学形成和 发,是现代社会的价值基础。
理性主义与理性思想的区别
理性思想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它要求 每一个研究者运用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方法对 事物进行全面的、透彻的研究,因此,同样可 以对非理性的内容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研究。 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则只承认理性的正确 性,一切从理性出发,将非理性的因素排除在 外。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史


一、为什么需要研究城市规划思想史
1、思想史概论 • R.G.Collingwood把思想史看作是唯一的历史。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提出,思想史就是 “清理思想的‘内在秩序’”。
• 《思想史杂志》(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创办者之一的Arthur O. Lovejoy 认为,提出思想史这一概念,就是为了突破 旧的学科藩篱,在人类智力史的领域中做到 “科际整合”。
3、工业革命是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直 接动力
工业革命指的是18世纪以来最先在英国物质生产 领域出现的生产工具、劳动方式以及相应的经 济组织的大变革。 直接涉及社会结构、法律制度和价值观念。—— 在此基础上,人类进入了现代。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手推磨产生的 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工业资 本家为首的社会”。
四、本课程的安排
共分两部分: 1、对城市发展背景的认识——是认识城市 规划发展的基础; 2、对城市规划发展的认识。
五、主要参考书
1、 Mumford, L., 1961, The City in History, 倪文彦和宋俊岭译,1989,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Howard, E., 1898,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 邹德慈 和金经元译,1987,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 所 3、 郭彦弘,1992,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Alexander,C.,1966,A City is Not a Tree ,严小婴译,1985,城市 并非树形,《建筑师》第24期 5、 Hall, P., 1975,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邹德慈和金经元译, 1985,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McLoughlin, J. B., 1968,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 Systems Approach, 王凤武译,1988,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Saarineen, E., 1943, 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顾启源译, 1986,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系统思想作为一种对事物整体及整体中各部分进 行全面考察的思想。 现代系统理论经过四、五十年代的发展而逐步完 善,成为现代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研究中重 要的方法论工具。
城市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动态的大 系统,因此,对城市中任何要素的认识和操作, 都必须将之置于城市整体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全面掌握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及与整体、其它要 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坚持系统思想 是城市规划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现代系统理论的建立、发展和应用,使城市规划 的系统思想从感性的、不自觉的认识观实现了 向理性的、自觉的认识观的飞跃。
2、为什么要研究城市规划思想史
T.Parsons:“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门学科成熟 与否的最重要标志是它的系统理论水平”。 历史的目的在于把握发展演变的脉络,是理解现 在的钥匙。 任何学科中的理论都是对该领域中普遍规律的反 映,并且采取理论的形式来把握研究对象和方 法的普遍规律性。
二、城市规划思想史概论
直接关注的内容:
• 对城市发展的认识:直接面对的问题,希望解决的问
时代特征、社会经济水平、 题;——时代特征、社会经济水平、城市问题等
• 对城市发展进行干预的可应用手段:对城市社会各方 面可应用手段的界定,城市规划可应用的手段;——
社会制度、法律法规及行政能力, 社会制度、法律法规及行政能力,学科发展水平
还有许多城市规划和建设,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些 实际迫切需要的问题而提出并予以实行的。这 类城市的建设并非是为了实现某一规划理论或 是由某种理论所引发的,但其结果却又丰富了 城市规划理论的宝库。如美国Levittown之类的 公司城(Corporation City) 。 城市规划实践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 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学科的存在和 发展。
第二讲 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与 早期探索
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社会历 史背景
1、现代城市的形成与 发展奠基于中世纪 后期的城市文明
中世纪——黑暗年代(dark times)的原因 在于基督教对世俗社会的全面统治。
中世纪的城市特免观念、所有权意识、有 限君主和契约关系、财产与责任观念为 城市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