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植物的应用

风景园林植物的应用一、引言风景园林植物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园林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整个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应该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地质、土壤、周边环境等各种因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本文将从风景园林植物的应用角度出发,探讨其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和优势。
二、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1. 绿化美化风景园林植物能够为景观带来自然、柔和的色彩,增添人类生活的乐趣。
绿化美化不仅能够提升景观的艺术性,还能够缓解城市环境的压力,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
2. 营造景观风景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形态、色彩和纹理,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通过搭配组合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画面效果,从而丰富景观的层次和深度。
3. 调节环境风景园林植物能够通过水分蒸发和散热等作用降低环境温度,增加相对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等,为人类创造一种舒适健康的自然环境。
4. 塑造空间风景园林植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塑造园林空间,如景观树木、灌木、花卉、草坪等,能够创造出宜人的空间氛围,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增加归属感和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度。
三、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1. 应用范围风景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类公园、小区、商业街、广场、工厂、学校、医院等场所的绿化美化和环境改善工作。
2. 注意事项在应用风景园林植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区域环境: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该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和生态环境等因素,选择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定性能的植物,以便能适应当地环境的变化。
(2)植物特征:应考虑植物的草、木、花、果等特性,结合景观设计的要求来选择植物。
如树木的高度和形状、花卉的颜色和花期、草坪的密度和生长速度等都需要与设计主题和环境相协调。
(3)合理配置:植物的种植和配置应考虑景点的结构和比例,依照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植物,使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4)养护管理:植物的养护管理应该时刻注意,定期给植物浇水、施肥、修剪、打药等措施,保持植物健康成长。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1. 绿化景观:观赏植物常被用来绿化建筑群体、城市街道和公共空间。
在城市街道两侧种植行道树,既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行人提供了遮阳和防风的功能。
在公共公园和广场中,观赏植物也经常用来打造各种绿化景观,如花坛、草坪和湖泊等。
2. 花境景观:花卉是园林景观中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观赏植物之一。
禀赋各种颜色和形态的花朵能够给人带来美感和愉悦。
花境景观常以要素丰富、色彩鲜艳的花卉为主体,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合,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花卉景观效果。
3. 果树景观:果树也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不仅可以欣赏到果树的美丽外表,还可以品尝到树上成熟的果实。
果树景观一般在公园、庭院和私家花园中常见,它们的种植和养护要求相对较高,但给人带来的收益也很大。
4. 观叶景观:有些植物的叶子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各种色叶和纹理叶。
观叶景观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使其叶子成为园林景观的焦点,营造出独特而美丽的效果。
5. 盆景景观:盆景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独有的一种形式。
它是使用适合室内种植的植物,通过精心修剪和放置在特制的盆器中,以模拟自然景观或寓意某种寓意的人工景观。
盆景景观一般可以在室内和室外的花坛、阳台等地方观赏。
6. 风景线景观:风景线景观是一种追求自然和浪漫氛围的园林设计方式。
在这种设计中,观赏植物被用来打造自然景观和风景线,以营造出令人沉浸的景观效果。
观赏植物在风景线景观中通常种植在山丘、草地和湖泊等自然元素周围。
园林植物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

园林植物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中所使用的植物材料,主要包括树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等。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创造宜人的环境、提供生态功能等。
以下是园林植物的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
一、应用形式:1.树木:树木是园林景观中最主要的植物组成部分,可用作绿篱、遮荫、风景树、花坛树等。
树木在园林设计中可以用来创造空间层次感,营造森林氛围,给人一种安定、宁静的感觉。
2.灌木:灌木是园林景观中的中低矮植物,可以用来修剪成各种形态,增加景观的变化性。
常见的灌木有黄连木、矢车菊、紫薇等,它们可以用来修剪成各种形状,如球形、尖锥形、柱形等,用来做绿篱、花坛边界等。
3.花草:花草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景观元素,它们可以为园林增添色彩和芬芳气息,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花草可用于建立花坛、花境、花田等,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和色彩。
4.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一种低矮的植物,通常用于覆盖地面,起到绿化和美化作用。
地被植物具有覆盖地面、增加景观层次、减少杂草生长等功能。
二、类别:1.乔木类:乔木是指高大的树木,如松树、杉树、柏树等。
乔木通常用来修剪成不同形状,如梅花形、伞顶形等,用来做街头行道树、广场树等。
它们具有生长快、造型多样等特点。
2.灌木类:灌木是指矮树或灌木状的植物,如丛状杜鹃、紫薇、红叶杨等。
灌木在园林景观中可以用来划分空间、修剪造型,增加景观的变化性。
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形态多样等特点。
3.花卉类:花卉是人们常见的园林植物,它们以花朵的美丽和芳香为特点。
花卉可以种植在花坛、花境中,给人一种色彩斑斓的感觉。
常见的花卉有玫瑰、牡丹、郁金香等。
4.地被植物类:地被植物是低矮的植物,通常用于覆盖地面,起到美化和绿化作用。
常见的地被植物有紫花苜蓿、风毛菊、接骨木等。
地被植物具有覆盖地面、减少杂草、保持湿度等功能。
5.藤本植物类:藤本植物是一种攀缘性植物,它们可以攀附在墙壁、树干等表面,用来装饰建筑物和树木。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植物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增添美感,还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具体阐述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植物能够增添园林景观的美感。
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形态、颜色、花期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它们可以通过花朵的盛开、叶片的翠绿、枝桠的错落等方式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例如,盛开的花朵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翠绿的叶片能够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错落有致的枝桠能够给人带来层次感。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布局,园林景观可以更加美丽动人。
植物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园林景观中常常会有花坛、草坪、树林等设计,这些都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人们可以在草坪上野餐、放松身心,在花坛前观赏花卉的美丽,在树林中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
植物的存在使得园林景观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场所。
植物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这样就能够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尤其是一些大型乔木植物,它们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释放更多的氧气,对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再者,植物在园林景观中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植物能够抵抗风沙侵蚀,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水土,防止水源涸竭。
同时,植物的根系还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
植物的存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园林景观中常常会有植物标本馆、植物园等设施,人们可以在这里学习植物的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观察植物的变化等。
通过植物教育,人们能够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增添园林景观的美感,还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园林景观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选择和布局,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们创造一个美丽、健康、宜居的环境。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植物不仅可以改善气候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噪声,而且能够创造优美的景观,使人们融入大自然的绿色之中,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舒畅的感觉,使景观环境变得优美、活泼、丰富多彩。
1.植物所具有的生态效益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能力的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人的生存空间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化植被,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减阻风力、净化空气、减少污染、减低噪音、调节温度和湿度。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要熟悉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不同的绿地性质、不同的植物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材料。
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在此基础上尽量丰富绿化植物的种类,与外来树种相结合,以满足异质性的需要,同时,野生的观赏植物也要加以利用。
满足植物的群体性,植物造景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不可单纯追求艺术效果及刻板的人为要求。
在配置上以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复层配置为模式,多搞以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建造多样化、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
还应兼顾速生树与长寿树,观叶树与观花树搭配。
此外绿化配置应多布置保健植物、色叶植物、花灌木植物、香源植物和多年生花卉,多布置鸟嗜植物和蜜源植物。
实行立体绿化,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环境。
可采用墙面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篱栅绿化、棚架绿化等方式。
沿校园围墙种植乔、灌木或攀缘植物,以植物的自然生态体形代替、装饰砖、石、灰、土构筑起来的呆滞的背景;即《园冶》所说的“园墙隐约于萝间”。
不但达到生态效益,而且在观赏上显得自然活泼,高低掩映的植物还可造成含蓄莫测的景深幻觉,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
增加地被植物种类,大力发展缀花草地,见缝插绿。
园林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适应性和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品种,全面了解和掌握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同植物之间、不同品种之间关系,才能科学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组成稳定和谐的生态植物群落,实现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首先,园林植物能够增添园林景观的美感。
自然的绿色植物给人以愉悦的感觉,使人在城市喧嚣的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树木、花草等植物的色彩和形状丰富多样,可以创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如色彩斑斓的花坛、郁郁葱葱的林荫道、参差不齐的花坡等。
这些景观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提升人们的心情,减轻压力。
其次,园林植物能够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通常会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而植物作为自然的过滤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并对噪音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此外,植物还能够防止土壤侵蚀,并起到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
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种植适合城市环境的植物,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再次,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常常处于高压状态下,需要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来放松身心。
公园、花园等城市绿地是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园林植物是这些场所的重要构成部分。
人们可以在花园中散步、野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享受宁静的时刻。
同时,一些游乐设施如攀岩墙、游乐场等也可以与植物相结合,为人们提供娱乐和锻炼的机会。
此外,园林植物还能够提供生态服务,如生态保护、防洪排涝、水质净化等。
城市化进程中,往往需要建设住宅、商场、道路等基础设施,这会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而园林植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提供生态功能。
它们能够稳定土壤,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洪水的发生;同时,植物的根系还能够过滤水质,净化水源。
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多重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增添自然之美,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提供生态服务等。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应该更加重视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创造更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3)1.1 园林景观设计 (4)1.2 中国古典园林 (4)1.3 植物在环境景观中的造景作用 (5)2 植物造景的概况 (5)2.1 植物造景的概念 (5)2.2 植物造景的意义 (6)3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6)3.1 色彩相宜的原则 (6)3.2 季相相宜的原则 (7)3.3 因景制宜的原则 (7)3.4 位置相宜的原则 (7)4 植物造景的设计形式 (7)4.1 列植 (8)4.2 群植 (8)5 结语 (8)2浅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10)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生态要求 (10)1 植物景观与自然景观失调的原因 (10)1.1 种植规划设计的意识淡薄 (11)1.2 缺乏有实力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11)1.3 种植设计模式化,景观缺乏特色 (11)2 做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2.1 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 (11)2.2 确定景观种植方式的原则 (13)3 做好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13)3.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13)3.2 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14)3.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14)3.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14)4 结束语 (15)3园林艺术的植物景观设计 (16)1植物景观设计概述 (16)2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6)2.1主体性原则 (16)2.2艺术性原则 (17)2.3生态性原则 (17)2.4文化性原则 (18)3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策略 (18)3.1根据园林分区功能,调整设计思路 (18)3.2根据植物特征,打破园林设计固有问题 (19)3.3引入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思路 (19)4结语 (20)4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所有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也可以帮助园林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寓意象征
寓意象征是指园林植物常常被赋予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其形态、色彩、香气等特征来表达特定 的文化内涵。例如,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梅花象征着傲骨铮铮,竹子象征着高雅清逸。
这些寓意象征在园林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增加了园林的艺术美感,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美好品质 的追求和向往。
文学艺术表现
园林植物在文学艺术中具有重要的表现价值,许多文学作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来表 达情感和主题。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 用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引言 • 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特性 •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 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 • 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园林植物
指用于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的 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花 卉、草本植物等。
园林景观
详细描述
国外的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也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和 创意表现。例如,法国的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修剪 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植物造型,展现出一种规整、对称 的美感;而在英国的园林中,植物的配置则注重自然 生长,强调一种自然、野趣的风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指通过植物、地形、建筑、水体 等元素的组合,创造出的具有美 学和生态价值的空间。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包括生态、美学、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
研究意义
为园林设计师和规划师提供理论和实 践依据,促进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 的应用和发展,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和生态环境质量。
植物的遮挡和引导作用可以改变人们的视觉感受,营造出 不同的空间氛围和景观效果。
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园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小城镇建设也风起云涌,环境科学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用植物创造的环境才是最美好的环境,所以城市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越为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abstract: garde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to rest and a place of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but also for people to visit, watch art 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urban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ly intensive, small towns also surg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s clearly told us that the only plant to create environment is the best environment, the more urban garden plants landscape features more attentions.key words: garden; plants; landscape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全面铺开,园林景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园林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越来越受到重视。
园林景观设计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1、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
植物景观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
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现代园林造景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特别是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成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园林绿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也不断改善,但就目前城市绿化状况而言,植物种类、品种单一、观赏价值低、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结合不够,有些树种的选择在形态、色彩等方面不能达到现代化园林城市建设的要求,不仅形成不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造成景观类型单调,生态功能单一,绿化特色
不突出,而且又易产生管理困难、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
2.1注重观赏效益,忽视生态效益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都是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大面积草坪和小灌木林拼成图案的绿化方式,并在一段时期内草坪加上色块图案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时尚。
虽然草坪加色块图案能给人宽阔和心旷神怡的感觉,也能使园林洁净明朗,但从实际效果看,此种绿化模式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而且养护费用相当高。
2.2树种单调,植物群落不稳定
从城市绿化的树种配置来看,所使用的树种种类比较单调,并由于受树木供应的限制,树木品种不多,规格不大,而在同一块绿地上所使用的树木品种则更少,且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搭配不十分完善,这就造成了植物群落的不稳定性。
2.3乡土树种的应用滞后,地方特色不够突出
虽然园林设计者已意识到在城市绿地设计中实现树种配置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在设计中也开始应用许多新的树种(包括乡土树种和引种树种)。
但是,由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与推广应用滞后,在园林设计中要求的树木品种、规格、数量在实际施工时往往又采购不到,最终导致只能更改设计。
我国物种资源十分丰富,但实际已应用到园林绿化工程的甚少,只有少数树种。
3、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艺术要求
3.1植物的色彩艺术
植物色调在四季中呈现出的变化,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内容,并且因为体现着天地四时的无穷律动而使园林中蕴含了生命的韵致,植物的色彩来源主要来自于:
①树皮的色彩:乔木的树干与我们视平线接近,在林中散步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林立的树干,所以树皮之美很重要,常被引入园林中的树种有白色树皮的白桦、银白杨,红色或紫色树皮的红瑞木,杂色斑驳树皮的榔榆、悬铃木属各种等等;
②叶片的色彩:叶片按色彩可分两类:一类是生长季大部分时间为绿色,只有发新叶后和落叶前一段时间变成其它色彩,例如:七叶树、银杏、枫香等,另一类是生长季节内叶色始终保持绿色以外的其它色彩,或在绿色叶上生有各色点状、条状、块状的花纹,称为“夏季彩叶植物”,例如:紫叶小檗、金叶皂荚等,以上这些落叶乔灌木在夏季为园林景观增色不少;
③花的色彩:花色是园林景观中主要的色彩来源,种类繁多,其分类可以按开花季节、花色或高矮分,草本花卉的花色比较艳丽,色相丰富,但是比较矮小,栽培费工、寿命短,如:百日草,石竹等,相对而言,木本植物虽然均能开花,但是只有一部分有观赏价值,如:白玉兰、稠李、木槿等;
④果的色彩:西晋左思的《蜀都赋》中即有“结朱实之离离”的诗句,可见千年以前果实变红丰茂的景色已为人之歌颂,秋季许多树木可以结成各色的硕果,不仅增添了园林景观中的色彩美,而且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冬季如能有硕果挂在枝头,既免冬寂之苦又
能招来小鸟,常见的观果植物有:苹果属、荚迷属等。
在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组合应与其它观赏性相协调,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作用。
如一植物以大小或形态作为设计中的主景时,同时也应具备夺目的色彩。
在处理设计所需要的色彩时,应以中间绿色为主,其它色调为辅,同时应多考虑夏季和冬季色彩,因为这两个季节在一年中占据的时间较长。
植物色彩在园林中发挥众多的功能,它还能影响设计的多样性、统一性以及空间的情调和感受。
3.2植物的体形艺术
作为观赏植物,除提供色彩美之外,还要显出各种体形美,色彩敷于形体外面,色彩与形状互相依托,密不可分,行之不存,色将焉附,色之不存,形何以见,因此,植物的体形在艺术表现上虽不如色彩那样与魅力,不过天工开物胜过人巧,自然景物的形体之美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有尖塔形(松柏类)、圆柱形(意大利杨、箭杆杨等)、球形、半球形、卵圆形(馒头柳、黄杨属等)、开张形(大部分的观花小乔木桃、梅、李、杏等)、垂枝形(龙爪槐、垂枝梅等)、匍匐形(沙地柏、常春藤等藤本植物)。
以上所说的体形都是不加人工修剪的,能在空间内自由自在长成自然的体形,在造型艺术上是属于无法人为塑造的材料,大量用在园林当中,从而获得自然美。
4、总结
花草树木品类和色彩的丰富及其与山、水、建筑的和谐配置,
是园林构景艺术的重要内容,同时,植物景观的配置也是组织结构园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重视植物的配置。
参考文献:
[1]《翳然林水:棲心中国园林之镜》王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2]《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刘福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3]《花园设计》余树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8.8
[4]《风景园林设计资料集——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