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芽生菌病-巴西亚马逊地区325例的回顾性研究
着色芽生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的症状,着色芽生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着色芽生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的症状,着色芽生菌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又称为着色霉菌病,是由一组暗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出现棕色分隔厚壁孢子为特征的慢性、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偶见播散。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由一组暗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出现棕色分隔厚壁孢子为特征的慢性、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
病原菌主要为裴氏着色霉、疣状瓶霉和卡氏枝孢瓶霉,后者在我国较多见。
其他病原菌还包括紧密着色霉、水喙枝孢霉、棘状外瓶霉、阿克希支孢瓶霉、黑硬霉、污秽葡萄霉、申克孢子丝菌卢里变种和皮炎万氏霉。
真菌分类多为有丝孢菌,属于子囊菌门。
多腐生于潮湿腐烂的树木、植物和泥土中。
多因外伤后孢子植入皮肤而致病。
二、发病机制病原菌多腐生于潮湿腐烂的树木、植物和泥土中。
多因外伤后孢子植入皮肤而致病。
黏膜不受累。
损害初发为丘疹,发展缓慢,表面过度角化,形成疣状,为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增殖性皮炎改变。
一般分为结节型,肿瘤型,疣状型,斑片型,肥厚瘢痕5型。
症状体征一、症状患者以农业劳动者为主,各年龄均可发病。
常有皮肤外伤史。
主要侵犯暴露部位,常见于下肢下1/3部和足部,其次为臀部、颈部、前臂等处。
手、颜面、躯干同时亦有出现。
黏膜不受累。
损害初发为丘疹,发展缓慢,表面过度角化,形成疣状,此为本病早期特点。
一般分为5型:1、结节型为早期损害,呈暗红色或淡褐色的柔软小结节,表面光滑或呈疣状,或被有鳞屑。
继续发展即成为肿瘤型。
2、肿瘤型呈乳头瘤样或小分叶状,部分或全部表面被有污灰色鳞屑、痂皮及角质颗粒,有时扩大成菜花样。
3、疣状型损害以过度角化为主,表面似寻常疣或疣状皮肤结核。
4、斑片型多见于四肢,表面干燥,有中心治愈现象或呈萎缩瘢痕,作环状、弓形或蛇行形。
5、肥厚瘢痕型挤压损害时可排出一种淡白色、干酪样或脓性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易引起继发感染。
患病时久,因深部组织纤维化,形成肥厚瘢痕,可致淋巴管受压阻塞,引起象皮肿。
近20年微生物事件

近二十年微生物学大事件闫成亮(生物制药(2)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微生物的方法也不断进步。
近二十年微生物的发展取得较大的成绩。
细菌基因组的完整序列测定。
2003年4月13日,WTO宣布由11个国家共计14个实验室参加的WHOSARS研究项目组发现SARS病原体为一种属于冠状病毒科的新型病毒。
2003年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是越南,韩国、泰国—严重爆发,并造成越南多名病人丧生。
现在远至东欧多个国家亦有案例。
关键词:基因组序列、SARS、猪流感、禽流感Nearly twenty years microbiology big eventsYanChnegLiang(The 2th class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class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Heilongjianguniversity, Harbin ,150080)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ceasing development, the microbial method also progress. Nearly twenty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s has made 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The integrity of the bacterial genome sequence determination. On April 13, 2003, the WTO by 11 countries announced a total of 14 laboratory in WHOSARS research team found that SARS pathogen for a belongs to the coronavirus family new virus. Started in December 2003, bird flu in east Asia nations - mainly Vietnam, South Korea, Thailand, Vietnam, and cause serious outbreak of many patients died. Now far to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lso have case.Key words: Genome sequence, SARS, Swine flu, Avian flu2003年3月,科学家们发现了导致SARS的元凶SARS-CoV,并且成功的完成了SARS-CoV基因组的完整测序。
伯克霍尔德氏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伯克霍尔德氏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马白鸽,魏喜红,孟祥佳,孙正祥*(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林病虫害预警与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荆州434025)摘要: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随着与植物相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研究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结果表明,该属细菌可作为一类重要的生防有益微生物。
本文综述了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分类和生理生化特征;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及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嗜铁素产生及生存空间竞争,拮抗作用中抗生素产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等;还综述了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固氮、解磷、植物激素产生等促生长特性。
本论文为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生防机制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伯克霍尔德氏菌;生物防治;机制;诱导抗病性;促生中图分类号:S182文献标志码:AAdvancements in Study on Burkholderia for PlantDisease BiocontrolMA Baige,WEI Xihong,MENG Xiangjia,SUN Zhengxi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Pest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College ofAgricultur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5,China)Abstract:Burkholderia is a group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As plant-related research on Burkholderia incrementally came out,more and more evidence indicated that this bacterial genus could serve as an important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 in biocontrol.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urkholderia ;application and mechanisms of Burkholderia in plant disease biocontrol,including siderophore production and spatial competition for survival,antibiotic production in antagonistic action,and induction of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moreover,it reviewed the growth-promoting traits of Burkholderia ,such as nitro ‐gen fixation,phosphate solubilization,and production of plant hormones.This paper contribute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Burkholderia biocontrol mechanisms.基金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110202201023LS-07);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Yz2022193)。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分析作者:彭怡许红玉黄厚强张曲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02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为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需氧兼性厌氧的食源性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其中,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海产品、禽类食品、蔬菜等容易受到该菌污染,误食用含有该菌的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低者易患脑膜炎、败血症,孕妇则易发生早产或流产,致死率高达20%-30%,给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单增李斯特氏菌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国标法、免疫学检测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能力验证通过对实验室间的检验能力进行比对,评价参加者的能力,是证明实验室检验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资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生物检验科参加了由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组织的“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能力验证”,采用国标法《GB 4789.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第一法对样品进行定性检验。
一、材料与方法1.样品。
由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提供3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样品,每份样品包括一瓶白色球状西林瓶装和一袋质量约为25g的奶粉,样品编号分别为LM-029、LM-177和LM-307。
2.菌种。
单增李斯特氏菌ATCC 19115、斯氏李斯特氏菌ATCC 35967、伊氏李斯特氏菌ATCC 19119、英诺克李斯特氏菌ATCC 33090,均由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3.主要试剂。
脑心浸出液肉汤(BHI)、李氏菌增菌肉汤(LB1,LB2)基础、PALCAM 琼脂、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SIM生化管、HBI单增李斯特氏菌生化鉴定条(GB),购自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PALCAM琼脂、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琼脂(TSA-YE)、血平板、革兰氏染色液试剂盒、3%过氧化氢、单增李斯特氏菌干制生化鉴定试剂盒,购自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植生拉乌尔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血 培 养 是 真 菌 血 症 诊 断 的 金 标 准 ,但 血 培 养 及 病 原 菌 鉴 定 需 要 3〜 7 d ,难 以 实 现 疾 病 的 早 期 诊 断 ,直 接 影 响 患 者 的 及 时 治 疗 。采 用 分 子 生 物 学 、免 疫 学 等 技 术 方 法 可 以 实 现 侵 袭 性 真 菌 感 染 的 快 速 诊 断 ,能 够 将 白 假 丝 酵 母 菌 鉴 定 结 果 阳 性 报 警 时 间 (T T P )缩 短 至 (35. 3 ± 1 8 . l ) h ,光 滑 假 丝 酵 母 菌 鉴 定 结 果 T T P 缩 短 至 (80. 2 ± 2 2 . l )h[5\ 但 其 他 菌 种 的 鉴 定 检 测 耗 时 依 然 较 长 ,而 且 分 子 生 物 学 、免 疫 学 等 检 测 技 术 的 应 用 对 仪 器 设 备 要 求 较 高 ,难 以 广 泛 应 用 。
• 1574 •
囯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 6 月 第 3 8 卷 第 11 期 Int J Lab Med,Jm ie2017,Vol.38,No.11
图 1。 2.4 P C T 检 测 结 果 2 3 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真 菌 血 症 患 者 人 院 后 前 4 天 PCT
水平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P C T 水平
[ 7 ] 张 立 娜 ,贺 政 新 ,安 黎 云 ,等 .真 菌 血 症 患 者 血 小 板 计 数 动 态 变 化 回 顾 分 析 [J].检 验 医 学 与 临 床 ,2015,12(3) :312 313316.
益微增产菌是陈延熙教授学术思想典型代表,也是陈先生为植物病理学作出划时代贡献核心范例。河北益微上传

陈延熙教授是1932年参加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科学家——纪念陈延熙教授百年诞辰梅汝鸿等河北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传陈延熙教授出生1914年12月23日,2014年是陈延熙教授百年诞辰。
在1990年12月9日他老逝世之后。
他的同事、朋友、战友,以及王琦教授为首的团队本着“尊师敬老、怀念前辈、传承发展、创新争优”的宗旨,不但关心微生态学科及其事业的发展,非常希望能为陈延熙教授出本论文集。
2008年大家达成一个共识,陈先生对发表论文非常严格,不但他生前留下墨宝甚少,就是他的团队成员,发表文章也少。
大量学术成就反应不出来,更反应不出来学术思想传承、发展、创新的过程。
决定系统整理益微增产菌系统资料,在纪念陈延熙教授百年华诞时,陈延熙教授的理论和实践有个粗线条的认识。
因此,目前“微生态学及其事业资料汇编”已出到第八集,已收到陈先生百年华诞纪念文章20多篇(更多的在近期脱稿),其中12篇已作为7次催稿,分别呈送给各位领导和诸位同仁。
待大部分纪念文章集中起来后,将就陈先生的学术理论和实践分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总结提高、提炼升华。
在2014年7月1日前完成此工程。
为各位领导、诸位同仁提供一个对陈延熙教授的理论和实践有个细线条的认识。
本集(微生态学及其事业资料汇编第八集)将是陈延熙教授1932年参加革命及对植物病理学划时代贡献的精华版本。
供各级领导、诸位同仁筹备纪念陈延熙教授百年华诞时的参考资料。
一、陈延熙教授是1932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前辈陈延熙教授是在1932年,参加“左翼社会工作者联盟”,是他正式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
(附件一:1988年7月26日中共农业部党组第77号文件“关于更改陈延熙通知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批复”)。
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坚定、积极、出色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发挥了党员起不到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时,按党的指示在农业科技战线上传承、发展、创新地实现他为共产主义战斗一生的誓言。
(一)1932年就参加革命1932年,陈教授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做学生工作,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左翼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简称“社联”)。
着色芽生菌病的研究进展

着色芽生菌病的研究进展胡碧清(广西桂东人民医院病理科,广西梧州543001)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09)0620851203 摘要:着色芽生菌病是由一组暗色真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性的慢性真菌病,呈全球性分布。
组织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纤维增生机化。
确诊依靠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找到棕色厚壁孢子,分子生物学技术(DNA技术)为该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本文对其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临床病理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着色芽生菌;诊断;进展Study Progress of Chrom obl a stom ycosis HU B i2qing.(D epart m ent of Pathology,Guangxi Guidong Peo2 ple′s Hospital,W uzhou543001,China)Abstract:Chr omoblast omycosis is a chr onic fungus disease on skin or subcutaneous tissue caused by a gr oup of dematiaceous fungi with gl obal distributi on.Pseudoep itheli omat ous hyper p lasia,suppurative granul o2 ma inflammati on and fibr op lasia organizati on were regarded t o the three main hist opathol ogical changes ass o2 ciated with these diseases.The final diagnosis of this disease depends on fungus culture and hist opathol ogical observati on on the br own thick wall s pore,and molecular bi ol ogy technol ogy(the DNA technol ogy)p r ovide s ome ne w methods f or research on this disease.This article revie wed the p resent situati ons of chr omoblast o2 mycosis in ep ide m i ol ogy,m icr obi ol ogy,clinical pathol ogy perf or mance,laborat ory diagnosis and distincti on di2 agnosis in order t 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Key words:Chr omoblast omycosis;D iagnosis;Pr ogress 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外源性暗色真菌引起的慢性真菌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和流行。
任现职以来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成绩及表现

推荐评审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情况一览表(医疗)单位:(章)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拟评审职务:副主任医师申报方式:正常2006 年03 月01日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被评审人:赵川莉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
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色芽生菌病:巴西亚马逊地区325例的回顾性研究*导读: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
……
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
该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
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
病原菌由一组密切相关的黑霉所致,各菌在培养中的显微镜下表现各异,但其组织相只有一种:硬壳小体。
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裴氏外瓶霉、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而水喙枝孢霉罕见。
该研究分析了亚马逊地区在过去55年(1942~1997)中发生的325例着色芽生菌病病例。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皮损部位、职业等分类,更新了Silva于1968年在Pará州进行的有关该病的系列研究,并探讨与当地的生态-流行病学的联系。
结果显示病例主要分布在亚马逊主河河口的41个城市中。
其中农民占86·1%,男性患者为主(93·2%);年龄主要在41~70岁;损害主要见于下肢,足部和腿部占80·74%,而躯干部仅占2·46%。
大多数着色芽生菌病的诊断依据其特征性组织相:硬壳小体。
仅有78例真菌培养阳性。
其中77例为裴氏外瓶霉、另1例为疣状瓶霉。
讨论:本病以男性与农业职业为主,与既往报道一致;女性患病率低,可能与雌激素可干扰这种双相真菌从霉菌相转为酵母相,
从而降低其致病性有关;而损害部位在下肢多则系劳动中易受损又未做适当防护所致。
其致病菌主要为裴氏外瓶霉,这点与在热
带地区进行的其它流行病学分析一致。
病例主要分布在Pará州的西部,是人口聚集区,因此可推断Pará州是亚马逊地区着色芽生菌病的重点,可能也是巴西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