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安徽省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水解⑤酯化⑥中和⑦氧化⑧加聚.A . ①②③⑤⑥B . ②③④⑤⑧C . ①②③⑤⑥⑦D . ③④⑤⑥⑦⑧2. (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A .B . C3H6C .D . CH2=CH—CH33. (2分) (2016高二下·福州期末)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 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 . 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生成油状液体;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 . 乙烯与溴水反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4. (2分)下列有机物系统命名正确的是()A . 1,3,4﹣三甲苯B . 2﹣乙基﹣1,3﹣丁二烯C . 2﹣甲基﹣1,丙醇D . 2﹣甲基﹣3﹣丁炔5. (2分)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 . 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 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和共热CH3CH2Br + NaOH CH2=CH2↑+H2O+NaBrC . 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D . 乙醇的消去反应 CH3CH2OH CH2=CH2 ↑+H2O6. (2分)木糖醇是一种新型的甜味剂,它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需要。

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木糖醇是一种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 . 1 mol 木糖醇与足量钠反应最多可产生2.5 mol H2C . 木糖醇易溶解于水,能发生酯化反应D . 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7. (2分) (2017高一上·定州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B . 因为SO2有漂白性,所以它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C . 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离子和Cl﹣离子D . 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碳酸钠产生的CO2多8. (2分) (2017高二下·宣城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 . 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B . C4H8O2和C3H6O2C . C4H10和C20H42D . C6H5﹣OH和C6H5﹣CH2﹣OH9. (2分) (2015高二下·吉林期中) 如图的分子酷似企鹅,化学家 Chris Scotton将该分子以企鹅来取名为Penguinone.下列有关Penguinon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Penguinone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只含有一个烃基侧链的物质共有4种B . Penguinone的分子式为C10H14O,且能使溴水褪色C . 1 mol Penguinone完全燃烧消耗13mol O2D . Penguinone分子中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10. (2分)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个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A .B .C .D .11. (2分) (2018高二下·钦州港期末) 硫一钠原电池具有输出功率较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

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防晒霜之所以能有效地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是因为它所含的有效成分的分子中含有π键,这些有效成分的分子中的π电子可在吸收紫外线后被激发,从而阻挡部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下列物质中没有防晒效果的是 ( )A.酒精 B.羟基丙酮 C.氨基苯甲酸 D.肉桂酸(C6H5—CH=CH—COOH)2.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SiO2B.2-丁烯的键线式: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3.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品种最多的是碳的化合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如氢原子)之间都可以形成4个共价键B. 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与多数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C. 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双键和三键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4.关于下列反应,说法正确的是:(图中共有三种原子)( )A.反应过程中E中共价键断裂,G中共价键保持不变B.E中存在非极性键C.M分子有可能是HClD.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加成反应5.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

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的Z2T 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B.氢化物的沸点排序:Y>T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D.由X、R、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6.“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 ) A.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B.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GeH4>SiH4>CH4,则Ⅴ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AsH3>PH3>NH3C.NCl3中N原子是sp3杂化,则BCl3 中B原子也是sp3杂化D.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X2YZ3B.XYZ2C.X2YZ2D.XYZ38.下列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A.熔沸点:S< NaCl < SiO2B.酸性:HNO2<HNO3;H3PO4<H2SO4C.键角:H2O中H-O-H<NH3中H-N-H<CH4中H-C-HD.键长:C—H<O—H9.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0.1 mol,完全燃烧得0.16 mol CO2和3.6 g H2O,则混合物中()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甲烷和乙烯(C2H4)C.可能有乙烷(C2H6) D.一定有乙炔(C2H2)10.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A.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B.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C.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O化学键数之比为1∶2D.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12个原子构成11.原理Cr2O72-+CH3CH2OH+H++H2O→[Cr(H2O)6]3++CH3COOH(未配平)可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1 mol CH 3CH 2OH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B.1mol/L CH 3COOH 溶液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7N A 个C.H 2F +、NH 2-、H 2S 、CH 4均与H 2O 互为等电子体D.在配合物[Cr(H 2O)6]3+中,H 、O 原子与中心离子Cr 3+形成配位键12.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液态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氟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高B .CH 4、CO 2、C 2H 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 .[Cu(NH 3)4]2+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配位键D .因为非羟基氧原子数目逐渐减少,所以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1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W 3+、b X +、c Y 2-、d 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氢化物的稳定性H 2Y >HZ B.离子半径W 3+<Z -,第一电离能X <WC.W 、X 、Y 、Z 最高正价与族序数相等D.电负性Z <Y <W <X14.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为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 .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 +周围距离相等的Na +共有12个C .干冰晶体中,每个CO 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 2分子D .金属铜属于六方最密堆积结构,金属镁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 .乳酸分子[CH 3―CH(OH)―COOH]中有 1 个手性碳且 1 mol 该分子中有 11 mol σ 键C .PCl 5分子中P 原子和Cl 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D .H —O 键键能为463 kJ/mol ,即18 g H 2O 分解成H 2和O 2时,消耗能量为2×463 kJ16.从CsCl 的晶胞截取部分重复结构如图。

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2.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B.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C.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碳碳单键D.蛋白质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3.有关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 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甲苯的分子式:C7H8 D.环丙烷的键线式为:4.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A.酚类﹣OH B.CH3COCH3醚类C﹣O﹣CC.醛类﹣CHO D.酮类C═O5.下列化学式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3H6B.C3H6O C.C3H8D.C3H7OH6.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与4 mol H2反应B.能使溴水褪色C. 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7.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消去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水解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B.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6O3D.与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且得到的产物相同10.下列实验现象中,是由发生取代反应而造成的是( )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B.光照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后,瓶壁上有油状液滴附着C.苯滴加到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D.向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的CO2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的稀H2SO4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12.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除去时,所使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13.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 A 、溴乙烷中滴入AgNO 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 -+Ag +==AgBr↓B 、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 + 2H +==Ca 2+ + H 2O + CO 2↑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CO 2 + H 2O + 2C 6H 5O -2C 6H 5OH + CO 32-D 、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Br 2FeBr 3Br+ HBr14.以下4种有机物的分子式都是C 4H 10O :能被氧化为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A.①②B.只有②C.②③D.③④1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OCH 2COOH CH 2CH 2OH,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 A .①③④⑤⑥⑦ B .①③④⑤⑦C .①③⑤⑥⑦D . ②③④⑤⑥16.扁桃酸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 8H 6O 3B.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扁桃酸发生酯化反应C.1mol 扁桃酸可与4molH 2发生加成反应D. 1mol 扁桃酸与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 NaOH17.分子式为C 4H 10O 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18.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11H 12O 2①CH 3CH 2CHCH 3OH②CH3CH 2CH 2CH 2OH③CH 3CHCH 3CH 2OH ④CH 3CHCH 3OH CH 3B.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C.该有机物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氧化、聚合、酯化反应D.该有机物能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19.在常压和100 ℃条件下,把乙醇蒸气和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混合气体为V L,将其完全燃烧,需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的体积是()A. 2V LB. 2.5V LC. 3V LD.无法计算20. 《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因食用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

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高二下·南昌期末) 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2﹣丁炔;⑤乙醇;⑥邻二甲苯;⑦环己烯;⑧乙醛.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 . ③④⑤⑧B . ④⑤⑧C . ③④⑤⑦⑧D . ④⑦⑧2. (2分)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 . 苯的同系物B . 芳香烃C . 卤代烃D . 酯3. (2分) (2016高二下·锦州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 .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 . 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 .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4. (2分)CH3CH2C≡CH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A . 碳碳单键(-C-C-)B . 碳碳双键(C=C)C . 碳碳三键(﹣C≡C﹣)D . 碳氢键(-C-H)5. (2分) C4H8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A . 4B . 5C . 6D . 76. (2分)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 燃烧法可以鉴别羊毛和蚕丝B . 钢铁腐蚀、汽油燃烧均属于缓慢氧化C . 铵态氮肥和熟石灰不能混合使用D . 黄曲霉素可用作抗生素7. (2分) (2018高二下·兰州期末) 下列数据是一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同系物的一组是()A . 16,32,46,60B . 16,30,42,56C . 16,28,40,52D . 16,30,58,728. (2分) (2020高二上·安庆期末) 某新型药物克利贝特可由物质X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化学上将连接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可用*标记)A . 苯酚和物质X互为同系物B . 物质X中用*标记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C . 1 mol 物质X最多可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 . 用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鉴别物质X和克利贝特9.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有机物CH3﹣CH═CH﹣Cl不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A . ①②③④⑤⑥⑦B . ⑦C . ⑥D . ②10. (2分)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A .B .C .D .11. (2分) (2016高二下·攀枝花期中) 有下列物质:①乙醇;②苯酚;③乙醛;④丙烯酸(CH2=CHCOOH);⑤乙酸乙酯.其中与溴水、KMnO4酸性溶液、NaHCO3溶液都能反应的是()A . 仅①③B . 仅②⑤C . 仅④D . 仅③④12. (2分) (2018高二下·台州期中) A~D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的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A为立体结构B .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 C中的碳氢质量比为6:1D . D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13. (2分) (2016高二上·苏州期中) 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加成、消去、氧化、还原五种反应的是()A . CH3﹣CH═CH﹣CHOB .C . HOCH2﹣CH2﹣CH═CH﹣CHOD .14. (2分)(2016·淮安模拟) 下列实验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B . 用图乙装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稀释C . 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D . 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15. (2分) M(C3H6O2)、N(C4H10O)与W(C7H14O2)之间的转化关系为M+N W+H2O(已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W有4种不同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B . M分子中的3个C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 . M、N、W均可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取代反应D . 若N中的O原子为18O,则上述反应充分进行后,所得混合物中N和W均含有18O16. (2分) (2017高二下·铜陵期中) 当燃烧8.96L由CH4、CO、C2H6组成的混和气体时,除生成水外,还生成13.44LCO2气体(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原混和气体中含C2H6的物质的量是()A . 0.2molB . 0.4 molC . 0.6 molD . 0.8 mol17. (2分) (2016高二上·汕头期中) 轧钢厂排出的废水主要含有盐酸,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A . 中和法B . 过滤法C . 氧化还原法D . 化学沉淀法18. (2分) (2014高二下·资阳期末)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转化成以下多种化合物(如下图)。

中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中学1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7学年春季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6题,每题4分,共计64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焓变的单位kJ ·mol -1,是指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3. B .当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4. C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5. D .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 为“+”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A .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8. B .1 mol 酸与1 mol 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9. C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10. D .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11. lmol 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393.5KJ 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12. A .C(s)+O 2(g)=CO 2(g) △H=+393.5kJ/mol 13. B .C(s)+21O 2(g)=CO(g) △H =﹣393.5kJ/mol 14. C .C+O 2=CO 2 △H =﹣393.5kJ/mol 15. D .C(s)+O 2(g)=CO 2(g) △H =﹣393.5kJ/mol 16.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17.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的燃烧 18.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与水反应19.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H 2、CO 、CH 3OH 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285.8kJ ·mol -1、282.5kJ ·mol -1、726.7kJ ·mol -1。

已知CO 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 2(g)===CH 3OH(l)。

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化学科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计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I-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COOCH 2CH===CH 2,它不具有的官能团是(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为同系物B 、CH 2===CH 2和CH 2===CH —CH===CH 2互为同系物C 、互为同分异构体D 、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可能相似3、在C 5H 12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目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与叙述相符的是( )A 、2个—CH 3,能生成3种一氯代物B 、3个—CH 3,能生成3种一氯代物C 、3个—CH 3,能生成2种一氯代物D 、4个—CH 3,能生成2种一氯代物 4、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石灰水,经过滤可得沉淀10 g ,但称量滤液时,其质量只减少2.9 g ,则此有机物不可能是( )A 、乙烷B 、乙烯C 、乙醇D 、乙二醇5、核磁共振氢谱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即其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就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坐标的位置(化学位移,符号为δ)也就不同。

现有一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它可能是( )A 、CH 3CH 2CH 3B 、CH 3CH 2CH 2OHC 、(CH 3)2CHCH 3D 、CH 3CH 2CHO 6、下图是立方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一个峰B 、它的二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 、它不易燃烧D 、它与苯乙烯(C 6H 5—CH===CH 2)不是同分异构体 7、标准状况下将35 mL 气态烷烃完全燃烧,恢复到原来状况下,得到140 mL 二氧化碳气体,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A 、C 5H 12B 、C 4H 10 C 、C 3H 6D 、C 3H 8 8、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 、将乙烯和乙炔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两者都褪色B 、甲烷和氯气在室温下的光照环境中可以稳定存在C 、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了溴苯D 、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制得纯净的乙烷,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9、某两种气态烃的1 L 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1.4 L CO 2和2.0 L 水蒸气(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得),该混合物可能是( )A 、乙烷,乙烯B 、甲烷,乙烯C 、甲烷,丙烯D 、乙烷,丙烯 10、在CH 3CH 3―→CH 3CH 2Cl ―→CH 2===CH 2―→CH 3CH 2OH 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是( )A 、取代→消去→加成B 、裂解→取代→消去C 、取代→加成→氧化D 、取代→消去→水解11、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有结构简式为如图所示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12、下列各组物质,一定是同系物的是()A、分子式为C4H6和C5H8的烃B、C、符合C n H2n通式的烃D、分子式为C4H10和C20H42的烃13、下列有机物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水溶液共热,冷却,再加AgNO3溶液检验卤素原子存在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溴乙烷与NaO H醇溶液共热后的产物是否是乙烯C、用溴水鉴别乙烯与乙炔D、用NaOH水溶液来鉴别一氯乙烷和三氯乙烷14、现有下列各组物质:①甲烷和乙烯②乙烯和乙醇③苯和乙炔④甲苯和邻二甲苯⑤丙烯和2-丁烯,只要总质量一定,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值的是()A、②⑤B、②③④⑤C、③⑤D、都不是15、有如下合成路线,甲经两步转化为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和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B、反应(1)的无机试剂是液溴,铁作催化剂C、反应(2)产物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溴水检验是否含甲D、反应(2)属于取代反应16、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17、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B、配置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至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C、实验室做钠与乙醇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D、制乙烯时,用量程为100 ℃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300 ℃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温度18、有下列物质:①乙醇②苯酚③乙醛④乙酸乙酯⑤丙烯酸(CH2=CH—COOH)。

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 )A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B .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质C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D .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 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乙苯和1,2-二甲苯B .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 .2-甲基丁烷和戊烷D .乙醇和丙醇 3、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 )A . 酚类 —OHB .羧酸 —CHOC . 醛类 —CHOD .CH 3—O —CH 3 醚类4. (CH 3CH 2)2CHCH 3的正确命名是( )A 2-乙基丁烷B 2-甲基戊烷C 3-甲基戊烷D 3-乙基丁烷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2,2-二甲基-1-丁烯B .2,3-二甲基-2-乙基丁烷C .3,3,5,5-四甲基己烷D .2-甲基-1,3-丁二烯6.某烯烃与H 2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A .2,2-二甲基-3-丁烯B .2,2-二甲基-2-丁烯C .2,2-二甲基-1-丁烯D .3,3-二甲基-1-丁烯 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的是A. 环己烯B. 丙炔C. 乙烷D. 苯8.在 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A.12个B.14个C.18个D.20个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B .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CH—C C —CH 3C.卤代烃可用作制冷剂、灭火剂D.卤代烃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10.当运动员肌肉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为12.27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氯乙烷与水互不相溶B.氯乙烷中含有两种官能团C.氯乙烷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D.氯乙烷的结构只有一种11.下列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①②B. ②③④C. ②D. ①②③④12.下列物质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A.2-氯丙烯B. 丙烯C. 2-丁烯D. 1-丁烯13.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两种信号的是A.CH3CH2CH3B.CH3COCH2CH3C.CH3CH2OHD.CH3OCH314.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产物,此烷烃是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C.(CH3)2CHCH(CH3)2D.(CH3)3CCH2CH315. 制取一氯乙烷,采用的最佳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B.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C.乙烯和HCl加成反应D.乙烷和HCl作用16.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甲苯B.乙醇C.丙烯D.乙烯17.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

2016_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6_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17.4.2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N—14S—32 Cl—35.5 Na—23 Mg—24 Fe—56 Al—27Cu—64 Ca—40第Ⅰ卷(共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1. 美国化学家诺塞拉研制出一种可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催化剂,这将使氢气生产成为可能,并使太阳能使用步入新的时代,被称为“水发电技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水发电技术”是指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同时放出能量来发电B. “水发电技术”可实现发电过程中的零污染物排放C. 若水分解产生的H2、O2分别通入燃料电池的两极,通H2的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 “水发电技术”的能量转换形式为:化学能→电能→热能【答案】B【解析】A、水分解的过程是吸热过程,选项A错误;B、“水发电技术”可实现发电过程中的零污染物排放,选项B正确;C、“水发电技术”的能量转换形式为太阳能→化学能→电能,选项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中,通H2的为电源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 自发反应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熵一定减小或不变C. 自发反应在适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答案】C【解析】反应的自发性与焓变和熵变都有关系,只要△G=△H-T·△S<0反应就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因此选项A、B不正确。

反应的自发性只能适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确定是否一定会发生,反应发生的速率,所以选项C正确,D不正确,答案选C。

3. 已知:①Zn(s)+O2(g)=ZnO(s)ΔH=-348.3kJ·mol-1②2Ag(s)+O2(g)=Ag2O(s)ΔH=-31.0kJ·mol-1则Zn与Ag2O反应生成ZnO和A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 Zn(s)+Ag2O(s)===ZnO(s)+2Ag(s)ΔH=+317.3kJ·mol-1B. Zn+Ag2O===ZnO+2Ag ΔH=+317.3kJ·mol-1C. Zn(s)+Ag2O(s)===ZnO(s)+2Ag(s)ΔH=-317.3kJD. 2Zn(s)+2Ag2O(s)===2ZnO(s)+4Ag(s)ΔH=-634.6 kJ·mol-1【答案】D【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用①-②得:Zn(s)+Ag2O(s) = ZnO(s)+2Ag(s) ΔH=-348.3 kJ/mol-(-31.0 kJ/mol)=-317.3 kJ/mol,C选项单位错误,若增大2倍,则为:2Zn(s)+2Ag2O(s)===2ZnO(s)+4Ag(s)ΔH=-634.6 kJ·mol-1,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北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As-75 Ag-l08―、单选题(每题2分,共44分)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直接与水反应生成H2SiO3B.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不反应C.氯气与烧碱溶液与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D. Na2O2能与CO2反应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②分子晶体若是密堆积方式,其配位数都是12③含有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④共价键的强弱决定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⑤MgO远比NaCl的晶格能大⑥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⑦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低⑧Na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6A. ①③④⑦B. ②④⑥⑧C. ③⑤⑦⑧D. ③④⑥⑦3.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A.在H3BO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全部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 H3BO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C. lmol H3BO3的晶体中有3mol极性共价键D. lmol H3BO3的晶体中有3mol氢键4、下列关于等电子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N2与CO不属于等电子体,故它们的熔沸点、溶解度相差较大B. PO43-与SO42-不属于等电子体,故结构不相似C.NO2-与O3属于等电子体,故NO2-为O2的同素异形体D.苯与硼氮苯(路易斯结构式如图)属于等电子体,故硼氮苯中含有大π说5、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6、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C.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D. 50ml12mol/L盐酸与足量 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7、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简单立方堆积,②为六方最密堆积,③为体心立方堆积,④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个、②2个、③2个、④4个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③8、④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8、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①沸点:HF>HCl>HBr>HI ②离子还原性:S2->Cl-.>Br->I-③酸性:HClO 4>HBrO 4>HIO 4 ④金属性:K>Na>Mg>Al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1>H 2S ⑥半径:O 2->F ->Na +>Mg 2+A. ①②③B. ③④⑤⑥C. ②③④D. ①③④⑤⑥9、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

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

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

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C.两种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10、下列各物质都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 HF 、NH 3、CO 、H 2SB. NO 、SO 2、CCl 4、H 2O 2C. SO 3、H 2O 、N 2、SiF 4D. CO 、BF 3、CS 2、PC1311、某恒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 和2molB 进行如下反应::3 A(g)+3B(g)4C(?)+2D(?),“?”代表状态不确定。

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 ,且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5∶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2324B c A c D c C c ∙∙ B.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C ,B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1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白醋除铁锈:Fe 2O 3·xH 2O+ 6H += (3+x)H 2O+2Fe 3+,B.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 2溶液:2Cl -+2H 2O C12↑+ H 2↑+ 2OH-C. NH 4Al(SO 4)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 Al 3++4OH =AlO 2-+2H 2OD.向含NH3的污水中加入NaClO将其转化为N2:3ClO-+2NH3=3Cl-+N2↑+ 3H2O13、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A.晶体熔点的高低: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14、向l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lmol/LB.通入CO2的体积为448mL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OH)∶(Na2CO3) =1∶3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HCO3)∶(Na2CO3) =2∶115、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42.0LN2(标准状况) B.有0.250mol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制备镁的原理:MgCl2Mg+Cl2↑B.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淡红色C.钠可以从四氯化钛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钛D.向氯化铵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17、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同属ⅣA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大的原因是A.二氧化硅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B. C—O键键能比Si—O键键能小C.干冰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D.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硅不能18、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19、某化学小组构想将汽车尾气(NO、N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NO3,其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B为多孔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中电流方向由B到A,电子流向与之相反B.电极A表面反应之一:NO-3e-+2H2O=NO3-+4H+C.电极B附近c(NO3-)增大D.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4mol电子,生成22.4 L O220、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21、常温下,向20mL0.2mol/LH2A溶液中滴加0.2mol/LNaOH溶液,含A元素的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 H++A2-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C.当V(NaOH)=30 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c(HA-)+2c(H2A)=c(A2-)+2c(OH-) D.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H+)> c(OH-) 2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子比次外层多4个,Y、Z金属元素,Z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小,W与X同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Z>W>X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C.工业上常用电解对应氯化物的方法制备单质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溶于绿化氨溶液二、填空题(共56分)23、(12分)一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某含少量Fe的废铜屑进行铜含量的测定,并探究利用其制备硫酸铜溶液。

(1)向A中加入10g废铜屑样品,关闭弹簧夹,打开B活塞向A注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

①此时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是。

(1分)②反应进行到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若C中收集到448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则该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分)(2)接下来使Cu完全溶解的操作是:①拆除C、D装置后,打开弹簧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使A中固体加快溶解速率,以下方法运用合理的是。

(2分)a.对A装置加热;b.向A内加入少量Fe2O3;c.向A内加入少量CuO;d.增大空气通入量;e.向A内加入少量FeSO4;f.向A内加入少量H2O(4)将A中溶液倒入烧杯内,加入Cu2(OH)2CO3将其调节至pH=4时,溶液中铁元素被完全沉淀,过滤后即得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铜溶液。

①此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2分)②检验溶液中铁元素是否被完全沉淀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1分)a.取样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b.取样于试管→滴加酸性KMnO4溶液c.取样于试管→纸上层析后→喷KSCN溶液;(5)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测量气体法计算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其具体操作步骤可续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4、(8分)(1)工业上可在碱性溶液中通过电解的方法实现由N2制取NH3:2N2+6H2O4NH3+3O2,通入N2的一极是________(1分)(填“阴极”或“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