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 《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我设计的自行车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我设计的自行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设计创意的发挥。
2.教学难点:自行车的细节描绘,创新设计的实现。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辆自行车,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行车的组成部分。
(2)提问:你们知道自行车的哪些部分?它们有什么作用?2.自行车知识讲解(1)介绍自行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讲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前叉、后叉、车轮、刹车、脚踏等。
(3)介绍自行车的功能:代步、锻炼、环保等。
3.设计思路引导(1)展示一些创新设计的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自行车有哪些特别之处?它们是如何实现创新的?(3)讲解设计思路:从功能、外观、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4.学生设计实践(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辆自行车,讨论设计思路和方案。
(2)绘制草图:根据讨论结果,绘制自行车的草图。
(3)完善设计:在草图基础上,完善自行车的细节,如车轮、车架、颜色等。
5.展示与评价(1)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讲解设计思路和亮点。
(2)其他组同学对展示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3)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讲解如何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上的设计,回家后用彩色笔或水粉完成一幅自行车设计图。
2.家长签字确认,下节课展示并交流。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2.在学生设计实践环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尊重每个学生的创作个性,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资源1.自行车实物或图片。
2.创新设计自行车图片。
3.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笔、水粉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学生对自行车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自行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四章《奇思妙想》中《我设计自行车》。
通过该章节学习,学生们将解自行车结构特点,掌握设计创意自行车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自行车结构,认识各种创意自行车。
2. 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创新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和美观自行车。
2. 教学重点:掌握自行车结构特点,学会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自行车模型、创意自行车图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自行车模型和创意自行车图片,引发学生对自行车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结构特点。
2. 讲解自行车结构通过展示自行车模型,详细讲解自行车各个部分,如车架、车轮、车把、脚踏等。
3. 分析创意自行车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人设计一辆创意自行车;(2)学生在画纸上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表现自己设计想法;(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自己设计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2)学生互相欣赏、评价,选出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等;(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更多创意设计。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结构:车架、车轮、车把、脚踏等2. 创意自行车设计元素:线条、形状、颜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辆具有创意自行车要求: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表现自行车结构特点,体现出个性和创意。
2. 答案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能积极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自行车。
但在指导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自行车结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下节课中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各种创意自行车图片,进行欣赏和模仿,提高设计水平。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我设计的自行车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我设计的自行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自行车。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发挥想象力进行设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自行车。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辆自行车,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行车的组成部分。
2.新课教学(1)教师展示一些自行车的设计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喜欢的设计原因。
(3)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自己心中的自行车。
3.设计实践(1)教师发放绘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自行车设计。
(2)学生在纸上画出自行车的轮廓,添加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装饰。
(3)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4.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分享设计思路。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创意和表现。
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示对自行车设计的兴趣。
四、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辆更加独特的自行车。
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品,并拍照至班级群,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欣赏自行车设计作品,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兴趣。
在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自行车。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提高了美术素养。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实践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1)小明的自行车设计:添加了翅膀,寓意着自行车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2)小红的自行车设计:加入了卡通元素,使自行车更具童趣。
(3)小刚的自行车设计:采用了环保材料,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
(4)小丽的自行车设计:结合了科技元素,如太阳能板,使自行车更具科技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自行车设计的基本方法,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 《15.我设计的自行车》 (共23张)教案

《我设计的自行车》教学设计【教学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并用绘画的方式来创作自行车。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运用各种绘画手段来表现自行车,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自行车的大体结构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
【教学难点】能够有创意地对自行车加以改进,使其变得更美观、更实用。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收集自行车的历史材料、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课件,范画。
学生:油画棒、彩色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一前一后两轮子,不费汽油费力气,骑上去,左右蹬,双手把舵“嘀铃铃”。
——打一交通工具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校近期举行自行车设计大赛,班级要进行初赛,以参赛的形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新课讲授,探究新知。
1.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
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小视频直观感受自行车的发展演变过程。
(从一根木梁加两个轮子,逐渐发展为现在的自行车。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自行车的发展演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自行车演变史。
1818年德国的德莱斯用木头制造的木马车,构造简单,且没有脚蹬,骑行费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车也在不断地改进……1870年英国制造商詹姆士·斯塔利制造的前轮大、后轮小的自行车。
木质车架改为钢架结构。
(前轮大,重心在前,不安全。
)1886年至今,自行车的造型设计越来越接近于现在的自行车,将前轮缩小,使前后轮大小相同,脚蹬后移,并增添了链条驱动、车闸等装置。
(设计意图: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发展史,学生宏观了解为了便捷我们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此努力时的奇妙创想。
)3.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设计意图:学生来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有助于更好的表现自行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六课《我设计的自行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探讨自行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学习运用绘画和制作方法设计一辆富有个性的自行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行车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学会运用绘画和制作方法设计自行车。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行车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自行车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自行车模型、教材、多媒体设备、绘画材料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废旧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辆独特的自行车,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自行车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探讨自行车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教师讲解自行车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辆富有个性的自行车。
(1)每组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分工合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4. 制作环节:运用绘画和制作方法,将设计方案呈现出来。
(1)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制作。
(2)教师指导学生,解答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1)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作品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2. 自行车设计的基本原则。
3. 设计方案和制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辆具有创意的自行车。
答案:自行车的结构完整,设计新颖,色彩搭配合理,具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学到了哪些知识,如何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六课《我设计的自行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学习自行车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设计自行车的步骤,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学会设计一辆具有创意的自行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自行车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将创意融入自行车设计中,使之具有独特性和实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自行车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彩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生准备:彩笔、颜料、剪刀、胶水、素描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辆独特的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行车的创意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认识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
(2)学习自行车设计的基本方法。
(3)掌握设计自行车的步骤。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自行车设计创意。
(2)根据创意,绘制自行车设计草图。
(3)学生用彩笔、颜料等材料,完成自行车的色彩搭配。
4. 课堂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例题讲解:结合学生作品,讲解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色彩搭配、结构合理性等。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2. 自行车设计的基本方法3. 设计步骤:(1)提出创意(2)绘制草图(3)色彩搭配(4)修改完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辆具有创意的自行车。
2. 答案要求:结构合理,创意新颖,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自行车设计应用到生活中,如参加自行车设计比赛、为家庭设计实用自行车等。
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三年级上册

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材版本:人教版(2012)适用年级:美术三年级上册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自行车的造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素。
2. 自行车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1. 自行车的设计创意。
2. 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辆自行车,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素。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自行车特点。
二、新课学习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素,如车架、车轮、座椅、把手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自行车的设计方法,如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自行车的设计方法。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辆自行车。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设计后,进行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素,以及设计方法。
2. 学生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素,学习了自行车的设计方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自行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自行车的结构、功能和设计要素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自行车的结构1. 车架: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承受着骑行者的重量和来自地面的冲击力。
车架的设计和材料对自行车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的自行车》精品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我设计自行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六课《我设计自行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行车结构,解自行车设计基本原则,学习如何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设计出独特自行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自行车结构及其设计原则,提高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设计出富有创意自行车。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生活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自行车设计原则和制作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自行车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结构和特点,讨论自行车优缺点,激发学生对自行车设计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自行车结构,让学生解自行车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2)讲解自行车设计原则,如美观、实用、环保等。
(3)展示优秀自行车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学习设计方法和技巧。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分组讨论,构思自行车创意设计。
(2)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完成自行车创意设计。
4. 课堂展示与评价:(1)每组展示自己作品,介绍设计理念。
(2)其他学生评价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自行车结构2. 自行车设计原则3. 创意设计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独特自行车。
2. 作业要求: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将设计理念融入作品中。
3. 答案:根据学生创意设计,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设计作品富有创意,但在技巧运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设计理念应用到生活中,如设计环保自行车、智能自行车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环节二、新课内容学习在讲解自行车设计原则时,我会用简明易懂语言和实例来阐述美观、实用、环保等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