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心理干预对肛周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肛周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手基 本未动 , 留片刻后 自然 呼气 , 觉放在腹 部 的手 自然 回 停 感
落, 并有全 身肌 肉 自然 放 松 和舒 适 宁 静 的感 受 ,0—2 mi 1 0 n / 次, 2—3次/ , d 反复训 练 , 到 能操 作 自如 , 直 在手 术 中 自觉 使
用。
2 6 运 用示范法排 除患 者思 想顾 虑 .
维普资讯
齐鲁 护 理杂 志 20 0 7年 第 1 3卷第 2 2期
简单 、 坚定 。 术 前 教 会 患 者 深 呼 吸运 动 和 有 效 咳 嗽 、 痰 , 预 防 术 后 肺 部 排 以
2 4 运用分散 注意法 减轻 紧张情 绪 患 者则通 过 血压 和 心 . 率发现其存在紧张情绪 。高血压 和心率过快 会对 手术 效果产 生直接影响 , 应遵 医嘱给 予降压药 。并 可通 过聊天 、 放轻音 播 乐、 进行心算或者 假设 一种 意境让 患 者想象 以分 散其 对应 激
大 多数 患者 对 手术 都
的及手术对解 除痛 苦 、 保全 生命 的重要性 , 并向其介绍 现代 似
肢业 的成就 , 鼓励患 者面 对现 实 , 立 生 活信心 , 强生 活 勇 树 增 气, 并动 员家属参与护理 , 过亲人 的理解 、 通 爱护 与鼓励 , 患 给 者以心理支持 , 从而以 良好 的心 态接 受手术。
者从 主观上排除一些对手术 的焦 虑。患者 的焦虑会 导致 呼吸 急促 并以胸式 呼 吸为主 , 胸式 呼 吸 又反过来 刺激 胸腔 迷走 神 经, 导致更高更强烈 的焦虑 、 紧张情 绪。通过腹 式 呼吸可 阻断 此循 环 , 使全身 紧张感减弱 , 焦虑程 度降低 。术前腹 式 呼吸放 松法 : 取坐位或 卧位 , 一手置于胸部 , 手置 于腹 部 , 一 逐渐 放慢 呼吸频率 , 做深吸气 , 要能觉察到放在 腹部 的手抬高 而胸部 的

肛肠科疾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肛肠科疾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肛肠科疾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运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肛肠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采取一般的护理,对照组在一般的护理基础上在增加心理护理。

对两组在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以及两组护理后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护理前,两组病患的心理状况没有存在明显的变化,通过实施护理后,对照组的心理状态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

结论:对于肛肠疾病的病患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病患的心理状态(包括紧张、焦虑、抑郁等),提高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肛肠;心理护理;围手术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容易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应激,特别是肛肠患者。

因为疾病的特殊性和对预后的担忧,病患心理情强烈绪波动,有的还会出现行为过激,对进行治疗和护理都造成了很严重的阻碍作用。

因此,如何在肛肠科围手术期调整患者的心理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护理人员应要对病人心理方面的疏导加强照顾,建立以病人心理健康为中心的整体医疗机构。

在肛肠疾病的病情延续、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病人的心理状态在进行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通过100例肛肠病患进行了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临床效果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肛肠疾病患者,采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24岁到68岁,平均年龄36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25岁到69岁,平均年龄36岁。

两组资料对比没有太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病患接受一般护理,其中为注意饮食管理,病房给予通风以及指导用药等方面。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患者在外科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个围手术期,往往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手术后的焦虑、恐惧和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保证手术效果也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来探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一、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甚至有些焦虑。

对于外科患者,他们可能担心手术会带来的后遗症、手术后的疼痛、手术所需的费用,以及合并症的可能性等等。

因此,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应注重以下几点:1. 去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

在进行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时,医护人员应该尽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了解对手术的安排和措施。

同时,主动询问他们的问题,并对疑虑进行答疑解惑,减轻在心理上的担忧和负担。

2. 正确引导患者的情绪。

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通过有效的交流和心理疏导来消除这种紧张情绪。

简短的慰藉、肯定性的语言,以及一些让患者放松、缓解紧张情绪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等)都可以有一定的帮助。

3. 建立合适的沟通渠道。

建立一个便捷的沟通渠道,可以让患者随时随地向医护人员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

医护人员应该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联系你们,以便及时获得帮助和支持。

二、手术中的心理护理手术中的患者往往无法了解手术的过程,往往会在昏迷中度过此时期。

因此,手术中的心理护理主要是在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护理。

1. 建立良好的术中沟通。

建立一种有效的术中沟通机制,可以让手术团队随时随地交流信息,确保手术无误。

同时,这也能够监测患者的状况,及时处理一些突发情况。

2. 给患者提供必要的药物镇静。

在手术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药物镇静,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确保患者能在良好的状态下度过手术过程。

三、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是患者恢复期,身心健康的重建期。

由于患者的身体已经经历了一次大的创伤,此时需要有更加细致入微的心理护理。

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运用于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肛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较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将心理护理运用在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肛肠科;心理护理;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139-02手术是比较强烈的一种应激源,容易使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尤其是肛肠科患者,由于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担心预后,患者的心理和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出现过激行为,不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1]。

所以,怎样调节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提高已经成为当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本文对心理护理运用于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肛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51例。

对照组中30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为(42.3±5.6)岁;观察组中28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为(42.5±5.7)岁。

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病情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一般护理,包括饮食、病房以及用药指导等。

肛肠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护理分析

肛肠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护理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24 期2019 Vol.6 No.24139肛肠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护理分析其力木格(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肛肠科围手术期的患者心理特点及相关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方法 采取我院肛肠科行肛肠科手术的患者共72例,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

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为对照组患者仅提供相应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

将两组的护理效果及相关评分收集记录并进行对比。

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AS (焦虑自评量表)的平均评分分别为(55.06±3.58)分和(56.75±3.05)分。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术后SAS 平均评分分别为(54.96±3.24)分和(63.75±3.35)分。

两组进行对比时发现,两组术前SAS 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然而两组患者术后的SAS 评分具备着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肛肠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积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实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肛肠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心理特点【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4.139.01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在临床护理中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围手术期患者的身体情况较为特殊,病情情况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受药物影响较多,生命体征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而另外一方面,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对于患者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现如今人们对于健康的认知也有所提高,恢复健康的标注也由身体健康的恢复变成了身心健康的恢复[1]。

肛肠疾病手术的心理护理

肛肠疾病手术的心理护理

肛肠疾病手术的心理护理【摘要】肛肠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很多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标签: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心理特点;心理护理肛肠疾病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

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相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是一个创伤治疗手段,很多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进而导致一系列心理、生理变化,影响治疗效果。

针对手术患者进行必要心理干预对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痊愈非常有益[1]。

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 术前的心理护理1.1术前心理特点:(1)肛肠手术知识缺乏了解(2)对疼痛恐惧(3)对医务人员不信任(4)不同职业心理需求:如知识分子,他们希望被理解和尊重,希望护理人员有精湛的技术,希望病房环境安静舒适。

农民等低收入人群因经济收入及家庭负担等原因,需求层次降低。

入院后希望简化检查项目,尽早手术,合理用药,早日痊愈以节省住院费用。

(5)不同年龄心理需求:如老年人存在依赖心理,怕孤独,对痛苦耐受力较差,术后希望护士多巡视,希望家属多陪伴,及时止痛等。

青年人和年轻人怕影响学业和工作,希望早日手术,解除痛苦。

(6)不同性别心理需求:如女性患者易受家庭、周围环境、情绪等影响,多表现为疑虑、恐惧、忧愁,因此希望得到护士周到的护理和安慰,希望更详细的了解手术的基本情况。

部分男性患者及大多女性羞涩感。

1.2 心理护理1.2.1 术前耐心解释与安慰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做好入院介绍,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疾病等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方法、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树立信心,主动配合。

医护人员说话内容要一致以免增加患者顾虑。

1.2.2 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除为患者做好一般常规护理,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备皮、灌肠外,还要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成功手术案例,语言要亲切,要有鼓励因素,要有科学依据,使患者产生信任,充分调动患者适应手术的健康情绪,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

肛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肛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肛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关键词】心理护理;肛周手术;围手术期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20-01肛肠手术是肛肠疾病治疗的关键环节,认真做好肛肠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是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总结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体会,现分述如下:1 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高度的信任感。

病人入院后都有恐惧和焦虑心理,且猜疑心重,对于手术成败往往听信老百姓的道听途说,而对医生所讲的半信半疑。

此类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担心术后的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有无复发,根据这种心理,要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讲解肛门病中的有关知识,向患者讲解病区的环境和手术室的环境,以及手术的过程,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讲解麻醉的方法,手术用的时间,手术中可能遇到的不良感受和配合要点。

手术是一个不良应激因素,患者心理冲突较大,会产生紧张、羞怯、焦虑和忧郁等心理变化。

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反应做好相应心理疏导:1.1 热情、真诚接待患者,采取耐心细致的劝蔚、启发,尽力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以亲近、体贴的工作方式,使患者产生依赖、安全感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采取恰当的手段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主动与患者交谈,详细介绍医院情况,解除陌生感,减少环境因素造成紧张。

1.2 检查治疗时无关人员禁入,保护患者隐私女患者检查时安排第三人在场,条件许可时安排同性医护人员检查,减轻羞怯心理。

1.3 患者恐惧手术疼痛,担心手术致残,而且肛周不洁、瘙痒等不适造成抑郁心理,应针对原因进行讲解,讲术前禁食水的意义、备皮、清洁灌肠意义及注意事项。

其次讲解中医肛肠手术治疗特点及安全性。

讲解麻醉方法,消除怕疼心理,如术中注射亚甲蓝长效麻醉剂可一周之内大大减轻患者疼痛,解除患者顾虑,取得信任,为手术创造条件。

2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医院、医生、护士、病房、手术室等医疗环境,无疑对病人产生一种刺激。

痔瘘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痔瘘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痔瘘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标签:痔瘘;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痔疮、肛门脓肿、瘘管等疾病是肛门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尤其多发于中青年,治疗多以手术为主。

我院自2004 年3月开展手术至今,对不同年龄、性别、族别、职业、文化程度的116例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30例,肛门脓肿30 例、瘘管26 例、痔疮60例,年龄19~56岁的患者重点实施了心理护理。

在解除患者术前恐惧、紧张、术中配合、术后帮助患者恢复治疗,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浅述如下。

1 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肛门疾病因其病灶部位的特殊性,多数患者不愿就诊,一般入院后患者大都有明显的症状,如赘生物、疼痛、便中带血、流脓水等。

询问病史和检查时,患者都比较害羞和自责,尤其是一些年轻女性,不愿让异性医护人员作检查和手术,同时由于患者对肛门疾病的知识缺乏,对手术信心不足,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尽管有接受手术的思想准备,但患者仍表现出种种担忧,四处打听为自己做手术的医师水平如何,术中疼痛能否耐受,出血情况,麻醉方式及效果,术后的恢复及有无复发的可能性等,患者在术前尤其希望能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体贴及耐心解答其疑问,希望手术医师对手术重视,认真,曾有的患者在术前询问医护人员肛门手术后会不会大便失禁?患者术前的种种心理负担和压力,对手术是极为不利的。

在术前的心理护理上,护士应善于观察患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入院后接诊时要态度和蔼可亲,详细认真的作好入院准备,如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协助患者接受各项检查。

问诊时,根据患者的病因及症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正确看待疾病,树立信心,克服害羞、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

术前常规做抗生素及利多卡因皮试,告知患者、家属及医师皮试结果,并记录在病历上。

术前1天根据手术需要给患者备皮,告知术前注意事项及术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处于最佳手术状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心理护理;肛周手术;围手术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20-01
肛肠手术是肛肠疾病治疗的关键环节,认真做好肛肠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是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总结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体会,现分述如下:
1 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高度的信任感。

病人入院后都有恐惧和焦虑心理,且猜疑心重,对于手术成败往往听信老百姓的道听途说,而对医生所讲的半信半疑。

此类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担心术后的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有无复发,根据这种心理,要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讲解肛门病中的有关知识,向患者讲解病区的环境和手术室的环境,以及手术的过程,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讲解麻醉的方法,手术用的时间,手术中可能遇到的不良感受和配合要点。

手术是一个不良应激因素,患者心理冲突较大,会产生紧张、羞怯、焦虑和忧郁等心理变化。

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反应做好相应心理疏导:1.1 热情、真诚接待患者,采取耐心细致的劝蔚、启发,尽力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以亲近、体贴的工作方式,使患者产生依赖、安全感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采取恰当的手段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主动与患者交谈,详细介绍医院情况,解除陌生感,减少环境因素造成紧张。

1.2 检查治疗时无关人员禁入,保护患者隐私女患者检查时安排第三人在场,条件许可时安排同性医护人员检查,减轻羞怯心理。

1.3 患者恐惧手术疼痛,担心手术致残,而且肛周不洁、瘙痒等不适造成抑郁心理,应针对原因进行讲解,讲术前禁食水的意义、备皮、清洁灌肠意义及注意事项。

其次讲解中医肛肠手术治疗特点及安全性。

讲解麻醉方法,消除怕疼心理,如术中注射亚甲蓝长效麻醉剂可一周之内大大减轻患者疼痛,解除患者顾虑,取得信任,为手术创造条件。

2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医院、医生、护士、病房、手术室等医疗环境,无疑对病人产生一种刺激。

其中特别重要的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态度,如果病员对医生缺乏足够的信任,或者医生对病人产生了心理误解时,都会产生不须有的焦虑,自然影响手术全局。

因此注意手术过程中保护性医疗制度也是非常重要。

病人进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应很好地安慰病人。

以一种轻松的谈话方式介绍术者,手术方式或一些手术难度及高的成功病例,来暗示手术的成功性,安全性,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从而达到配合手术的目的。

手术完毕时,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因肛肠科手术多行骶麻,刚手术后患者双腿不是特别灵活,送回病房,减轻手术后的心理负担。

3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患者在治疗期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术后的转归,各种负面的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恢复的速度。

肛肠
科疾病的住院时间一般在三周左右,住院患者迫于时代快节奏的压力,迫切地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而这种急切、压抑的情绪就会影响创面的生长速度,不仅给治疗带来更多的痛苦,更延长了其住院的时间。

护士应向患者及时解释抑郁的情绪给治疗带来的障碍,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病情,以一种开朗乐观的心情接受治疗,有助于康复的进程,缩短住院的时间。

“疼痛”也是术后患者最大的难题,疼痛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和烦躁的心理,这样反而更加重了疼痛的程度。

护士应向患者解释肛肠疾病手术大多为开放性的切口,肛门局部有丰富的神经组织分布,各种因素刺激,括约肌痉挛等,以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和疑惑心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及对待疼痛。

告知患者术后的疼痛与其自身的情绪、毅志和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增强其战胜疼痛的信心。

观察第一次的排尿时间,防止尿潴留的发生,腹部热敷,如果尿潴留发生,要及时无菌导尿,术后第一天嘱其不可排便,第二天后嘱其及时排便防止大便嵌顿,以免影响愈合。

饮食护理:病人术后多担心排便时肛门疼痛,往往采取禁伤口食或流食的方法来减少排便,结果会造成病人全身营养缺乏,影响刀口愈合。

我们力劝病人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除辛辣、刺激性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外,鼓励病人多进高蛋白、高营养、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吸收食物,以促进创口愈合。

为防止病人便秘,可单口服蜂蜜水或番泻叶冲饮,多吃青菜、水果,效果均满意。

通过心理学我们了解到,术前的心理活动与患者耐受手术的程度
有直接的关系,术中的心理状态也将直接影响手术的进程,而术后的心理状态在康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见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高水平的护士更不应该忽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提高心理护理的水平,为护理工作增添一抹亮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