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成都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这就是杜甫诗中所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成都的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
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
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
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
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草堂建筑大廨,“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
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大廨内悬挂着清朝学者顾复初的对联非常值得一看:“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
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大廨正中端坐着杜甫的青铜塑像,单薄清瘦的身躯仿佛是诗人饱经忧患、贫病交加的真实写照,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穿过大廨走过一条长满栀子花的小径,就来到草堂纪念中心——诗史堂。
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唐人孟启在《本事诗》中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杜甫草堂导游词3篇-导游词

甫草堂导游词3篇-导游词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 创作诗歌240余首。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四川杜甫草堂导游词3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杜甫草堂导游词1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公兀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
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草堂总面积有240多亩, 其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他是草堂第一重建筑。
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
步入正门,将看到的便是大廨,他是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
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
rh穿过大廨,徐行数十步,就来到了草堂的主厅一一诗史堂。
他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
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石桥勾连交通。
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四重建筑一一“柴门”迎面而开。
步入柴门即可见草堂主体建筑的最后一重 ---- 工部祠。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 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 西安市南长安县。
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 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 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
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 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
杜甫草堂唐代遗址讲解

杜甫草堂唐代遗址讲解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故居,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西郊青羊区草堂街,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唐代遗址。
草堂是杜甫晚年流亡时的居所,也是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的地方。
如今,草堂已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
整个建筑群以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典雅古朴,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
草堂的建筑布局严谨,每个院落都有自己的功能,前院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中院是杜甫的起居之所,后院是杜甫的书房和创作场所。
进入草堂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的石牌坊,上面刻有“杜甫草堂”四个大字。
石牌坊的两侧是一对石狮子,它们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穿过石牌坊,便进入了前院。
前院的中轴线上有一座亭子,名为“梅花亭”,亭内种植着几株梅花,象征着杜甫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亭子的两侧是一排石凳,供游客休息。
在前院的东侧,还有一座名为“杜甫铜像”的雕塑,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杜甫的形象。
穿过前院,便进入了中院。
中院是整个草堂的核心区域,也是杜甫的起居之所。
中院的正中央是一座名为“杜甫铜像”的雕塑,雕塑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杜甫的形象,给人一种亲切感。
雕塑的两侧是一排石凳,供游客休息。
在中院的东侧,有一座名为“杜甫纪念馆”的建筑,馆内陈列着杜甫的生平事迹和文物,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杜甫的一生和他的作品。
从中院穿过一道门,便进入了后院。
后院是杜甫的书房和创作场所。
后院的正中央是一座名为“杜甫书房”的建筑,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书房内陈设着杜甫的书籍和文房四宝,墙上挂着杜甫的诗作和手迹,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杜甫当年创作的氛围。
书房的两侧是一排石凳,供游客休息。
在后院的西侧,还有一座名为“杜甫纪念碑”的石碑,碑上刻有杜甫的名言和赞美之词。
除了建筑本身,杜甫草堂的周围环境也十分优美。
草堂的东侧是一片绿树成荫的花园,花园内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树木,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杜甫草堂大雅堂简介

杜甫草堂大雅堂简介
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位于成都市武侯区锦里西路,距市中心约5公里。公元761年(唐大历年间),杜甫在此居住近四年之久,创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不朽诗篇。后因杜甫流寓成都时生活贫困,死于草堂附近的一条河沟里。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1959年政府在草堂建立了杜甫纪念馆。
草堂始建于唐代,后毁于战乱,唐僖宗中和二年(882)重建于今址。现有建筑为清代所建,坐北朝南,布局由正门、拜庭、月台和主堂四部分组成。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祠内有厅、堂、室、轩等各类建筑100余间,其中主要建筑大雅堂占地356木结构建筑。堂内梁、枋、柱上施以浮雕或圆雕装饰的各种人物故事图案300余幅,图案形象生动自然,栩栩如生。
杜甫草堂一览亭介绍

杜甫草堂一览亭介绍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南郊,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住所。
草堂一览亭是草堂内的一座亭子,坐落在一处高地上,可以俯瞰整个草堂及其周围的景色。
亭子建于明代,是后人为了纪念杜甫而修建的。
站在一览亭上,可以看到草堂的全貌。
草堂周围是一片青翠的竹林,夏日时分,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
草堂内有一座小桥流水,桥上种满了鲜花,蜿蜒曲折,宛如仙境。
而草堂本身是一座仿古建筑,红墙黛瓦,雕梁画栋,显得庄严肃穆。
草堂内的陈设也别具特色。
正厅上挂着杜甫的画像,画像神情肃穆,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厅内摆放着一张古色古香的书桌,上面摆着一只青铜灯,似乎还留有杜甫当年的墨迹。
书桌旁边是一张红木椅子,椅子上铺着一方熏衣草色的靠垫,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草堂的后花园更是一处胜地。
花园中有一片草坪,中间种着几棵梧桐树,树下摆放着一张藤椅,可以供人休息。
花园内还有一处小池塘,塘边立着一尊杜甫的铜像,手持一卷诗卷,目光坚定,仿佛在倾听世间万物的声音。
草堂一览亭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文化遗产。
站在亭上眺望,可以感受到杜甫当年的清贫与志向。
他虽身处逆境,却能以诗为伴,抒发胸臆,对人生、对社会充满感慨。
草堂一览亭让人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杜甫对话,感受他的苦闷与坚韧,领略他的豪情与激情。
在这里,人们可以静心品味杜甫的诗篇,感受他的豪情壮志,也可以放空心灵,聆听内心的声音。
草堂一览亭是一处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也是一处让人沉思的场所。
在这里,人们可以忘却尘世的烦恼,放飞心灵的羽翼,感受诗人的境界,体会人生的意义。
总的来说,杜甫草堂一览亭是一处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化内涵的景点。
它不仅展示了杜甫的生平事迹,也传承了他的文学精神。
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寄托,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了解杜甫,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成都杜甫草堂特色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
其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
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
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
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杜甫草堂主要景点草堂大廨进入杜甫草堂正门,跨过石桥,是一座通堂式敞厅,高朗明亮,气势不凡。
两壁悬挂有一幅意深语工的长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原为清代顾复初撰书,惜早已不存,现在所见墨迹为解放后由著名书法家邵章补写。
诗史堂自宋以来,人们尊称杜甫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故堂名诗史。
诗史堂两侧配有对称的陈列室,经回廊和大廨相连。
堂中安放着古铜色的杜甫全身塑像。
成都民间艺人蔡缉武所塑李白、杜甫像也陈列堂内。
堂内悬挂有朱德、陈毅、郭沫若等人的题词。
堂前一片梅林,两株硕大的罗汉松,枝繁叶茂,更烘托出高堂素壁的雅洁。
堂后有小桥连接柴门,过柴门即是工部祠。
工部祠因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故称杜工部,祠由此得名。
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肃穆庄重。
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其中明万历三十年(1602)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遗存最早的石刻像。
杜甫草堂介绍词

杜甫草堂介绍词
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它坐落在成都市南三环路内西外大街附近,北临浣花溪,南依华阳桥,占地面积约50亩。
始建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唐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曾在此居住近4年之久,他在草堂写下了大量诗歌,是我国最着名的田园山水诗派诗人之一,被后人誉为“诗圣”。
杜甫草堂依山而筑,是一座四合院落式的古朴建筑。
它由前堂、中堂、后堂及左右厢房组成。
大门前有一条石级而下的小路直通草堂寺。
前堂为三间平顶的平房,是杜甫生前居住和写作的地方。
中堂屋正中有一张古铜雕制的大床,床上有一位身着纱衫的年轻女子,手捧香茗正笑吟吟地望着你。
这就是诗圣杜甫在成都生活时经常使用的床。
中堂是杜甫住过的地方,四扇大窗敞开着,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左边靠墙有一张太师椅,前面是一张长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
右边靠墙有一张八仙桌和几把太师椅,也是他平时工作和写作用的地方。
—— 1 —1 —。
杜甫草堂的介绍

杜甫草堂的介绍杜甫草堂,位于中国成都市青羊区西郊,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故居。
草堂是杜甫流亡四川时所建,成为他晚年创作的重要场所,也是他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归宿。
杜甫草堂坐落在蜀江之滨,周围环境幽静宜人,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草堂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以木质为主要材料,窗户敞开,让清风和阳光自由地穿梭其中。
草堂内外布置简朴,没有过多的繁饰,更加凸显了杜甫的文人风范。
进入草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亭台楼阁,古朴典雅。
亭台之后是一片宽敞的庭院,绿树成荫,花草盛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庭院中央有一口井,清澈见底,据说是杜甫亲手挖的。
井旁边是一棵千年古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树下还有几张石凳,供游客休息品茗。
这里仿佛是一个避世的世外桃源,让人远离尘嚣,沉浸在杜甫的诗词世界中。
走进草堂的正厅,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草堂”二字。
这块石碑是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字迹工整,气势磅礴。
石碑后面是一间书房,书房内摆放着杜甫的文物和书籍。
墙上挂着一幅杜甫的真迹,字迹遒劲有力,表现出杜甫豪迈的人格魅力。
草堂的一侧是杜甫的卧室,房间内有一张木床和一张书桌,床上铺着简单的被褥,书桌上放着一副文房四宝。
据说杜甫晚年常常夜卧书桌,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投入到写作中。
卧室的墙壁上挂着一些杜甫的画像和手迹,展现了他的人生轨迹和文学成就。
草堂里还有一个小院子,名为“闲园”,杜甫在这里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
院子里有一条小石径,曲折回转,通往一座小山坡。
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子,亭内有杜甫的雕像,栩栩如生。
站在亭子中央,可以俯瞰整个草堂,欣赏到杜甫生活和创作的场景。
杜甫草堂见证了杜甫的艰辛流亡生活和他的文学成就,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古迹。
每年都有大量的文学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杜甫的风采和草堂的魅力。
草堂内外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杜甫的创作激情和他对人生的热爱。
杜甫草堂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杜甫的故居,更是一座文化遗址,见证了杜甫的人生和他对文学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