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笔记js

范围:第一至第五章撰写日期:2013.07.11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psyche(心灵)+logos(解说、研究)

(1)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1.人们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受到内隐的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的。

2.心理活动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发展。(把握共同规律)

具体定义: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科学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1.自然科学方法: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

2.自然科学重要标准:客观性——对信息的选取是取决于信息本身而非研究者的个人偏好

准确性——尽可能准确和精确的搜集信息

可检验性——任何结果都是在多次的检验之后得出的,排除了所有的不一致性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哲学—独立科学—科学流派)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与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学派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1)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

(2)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研究设计;采用恰当的方法技术搜集资料;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结果的统计处理;最终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

基本方法: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1)观察法:

1.条件:对对象出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研究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的改变,由于道德伦理不该对之进行控制的行为。

2.优势:自然环境下测试者行为和心理活动很少受到干扰,保持了资料的客观真实。

3.劣势:被动地等待预期行为,观察的结果难于重复,并且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

者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

1.测试情形: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比较不同个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2.注意问题:心理测试内容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编制程序有严格的科学规定和参数指标;其次,注意测试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3)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反应变量)和控制能量

类型: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4)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类型:问卷法和谈话法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内外世界、调整和控制行为、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1)意识的定义: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

(2)意识的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和睡眠状态、特殊的意识状态

第二节注意

(1)注意的定义: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

(4)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

(5)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1.不随意注意: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1)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他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类型:1年、28天、24小时(日节律,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90分钟

(2)睡眠与失眠

1.睡眠阶段:清醒状态beta—第一阶段过渡期冥想状态alpha—第二阶段轻度睡眠期theta—

第三、四阶段深度睡眠期delta—第五阶段REM期

2.人的睡眠时间占据人生的三分之一。

3.睡眠表现: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物性失眠

(3)梦

1.定义: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REM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无意识存在)。

2.特征: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见公共事物;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

(1)催眠

1.定义: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2.受暗示性影响因素:个体对催眠的态度和对催眠者的信任感、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

3.催眠诱导: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内容顺序:疲倦发困和朦胧欲睡—感官逐渐迟钝—忘却一切—体验幻觉现象—醒来之后忘记催眠中的一切经验—醒来之后执行动作

4.心理特征:感觉麻痹、感觉扭曲和幻觉、解除抑制、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5.理论:催眠是角色扮演、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2)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镇静剂、兴奋剂和迷幻剂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概述

(1)感觉的定义:人们的感官对不同刺激能量的察觉,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2)感觉的类型:视听(远距离感觉)、味嗅皮肤即温触痛(近距离感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肌动觉和平衡觉)、超感知觉

(3)感觉的生理机制:收集信息—转换(感受器)—传导(传入神经、丘脑)—加工(皮层和感觉中枢)

(4)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5)感觉阙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发生变化时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是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分为绝对(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察觉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和相对(人们对两个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察觉能力)感觉阙限。

(6)刺激试验规律: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第二节视觉

(1)视觉的定义:可见光刺激感应

(2)基本视觉现象:视觉适应、色觉

1.视觉适应:视觉方面上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

2.色觉: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

色觉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3)视觉的机制:眼睛(眼球构造和感光细胞)、色觉理论(三原色说和拮抗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