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奋乃静:
l 适用于老年或伴有心、肝、肺、肾等躯 体疾病者。
l 常用剂量12-40mg/d,维持量10mg/d左右 l 主要不良反应为锥外系副反应,如急性
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
PPT文档演模板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氟奋乃静葵酸酯
l 肌内注射:12.5-25mg。以后根据病情需 要与耐受情况每2-4周重复一次。巩固治 疗时,可根据病情需要与耐受情况,每 3-4周肌内注射50mg。
2.常见典型抗精神病药
l 氯丙嗪:主要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 症及具有精神运动兴奋症状群的其他疾病。 对消除幻觉、妄想、思维、行为异常疗效 显著。
有效剂量300-600mg/d
主要不良反应:口干、直立性低血压、心
动过速、困倦、皮疹、震颤、肌强直静坐 不能及闭经。偶尔有药物肝功能异常及粒 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副反应。
舒必利(止吐灵):
l 小剂量(400-600mg/d)有抗抑郁作用,治 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需较高 剂量(600-1200mg/d)。
l 剂型包括口服片剂和针剂。 l 不良反应为锥外系副反应和内分泌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五氟利多:
l 长效口服抗精神病药。
l 首次20mg,间隔7天,酌情加量,常用 治疗量40-60mg/w,好转后20mg/w 维 持。
l 复合制剂,由氯普噻吨和美利曲辛组成; l 适用于各种焦虑,抗抑郁作用相对较轻; l 成人每天2片,早、午各一片; l 老年人晨服1片。
PPT文档演模板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
三、心境稳定剂
l 又称抗躁狂药,是指对于躁狂发作具有治 疗作用,并对躁狂或抑郁发作具有预防复 发的作用,且不会引起躁狂与抑郁相互转 相或导致频繁快速循环发作的药物。

阿立哌唑简介课件

阿立哌唑简介课件
注意事项
在使用阿立哌唑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肝功能等。此外,患者应避免突然停 药,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05
阿立哌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与其他精神药物的相互作用
01
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合用时,可 引起嗜睡、步态不稳、运动迟缓 等协同作用。
02
阿立哌唑与锂盐合用时,可引起 血清锂浓度升高,导致中毒症状 。
阿立哌唑简介课件
目录
• 阿立哌唑的简介 • 阿立哌唑的药理作用 • 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 • 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 • 阿立哌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阿立哌唑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阿立哌唑的简介
药物类型与用途
药物类型
阿立哌唑是一种抗精神病药,属 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Atypical antipsychotics)。
THANKS
感谢观看
抗抑郁
阿立哌唑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治 疗抑郁症,尤其适用于那些对其他 抗抑郁药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副作 用的患者。
药物代谢与排泄
代谢
阿立哌唑在体内主要通过代谢为羟化代谢产物而发挥作用,这些代谢产物具有 较低的活性,但有助于维持血药浓度稳定。
排泄
阿立哌唑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部分通过汗液排出。在肝功能 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给药频率。
总结词
阿立哌唑可以作为双相障碍的辅助治 疗药物,有助于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 。
详细描述
阿立哌唑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 躁狂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同时还 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抑郁症治疗
总结词
阿立哌唑可以作为抑郁症的辅助治疗药物,尤其适用于伴随焦虑、失眠等症状的患者。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2.6阿立哌唑(aripiprazole/Abilitat) 是日本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开发, 2002年在国外 上市用于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国产阿立哌唑, 已批准在我国上市。有学者依据阿利 哌唑可使多巴胺在过多和过少之间维持一种平衡而将其称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
双盲对照研究证明:只要剂量合适、疗程足,各种抗精神病药的治疗效果大致相仿。在同一类 别中的药物特点,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也基本相仿。每一类中应熟练掌握1~2种药物的特点。如:
②便秘,应用通便药。
③锥外系反应。常见的是帕金森氏综合征,表现坐立不安、面容呆板、 肌肉发僵、肢体抖动 ,服用安坦可使症状显著减轻 ;急性肌张力障碍, 表现为痉挛性斜颈、角弓反张、动眼危象、躯干或四肢的扭转性运动等, 肌肉注射东莨菪碱可迅速见效;静坐不能,表现为烦躁不安、不能静坐, 服用安坦有显著效果;少数长期用药病人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 口-舌-颊的不自主运动、肢体的不自主运动等,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必 要时逐渐减药至停药或换用其它药物。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剂 (Neuroleptic)。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 因常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故也称精神分裂症药。治疗量可在不影响意识清醒、
不影响智力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躁动、幻觉、妄想、敌 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行为等精神症状。
2.5齐拉西酮(Ziprasidone) 为辉瑞公司开发的最新非典型广谱抗精神病药, 用于治 疗精神分裂症。本品属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特别是对5-HTA2/DAD2受体 亲合力强。该药口服剂型和肌注剂型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9月在瑞典上市。与已广 泛使用的奥氮平、喹地平、利培酮等相比, 本品对阴性症状疗效更好或相当, 不引起体 重增加和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 不良反应小于现有的所有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本品现 有注射剂和胶囊两种剂型。

抗精神病药物发展历史(纵向和横向比较)课件(1)

抗精神病药物发展历史(纵向和横向比较)课件(1)
2、证据 病理学: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分布异常、 排列紊乱,无胶质细胞增生 影像学:部分脑区活性相对低下 血流量、耗氧量、糖消耗量等
Roberts GW. Br J Psychiatry 1991; 158:8-13.
认知功能损害:可能的机制
中枢胆碱能功能低下假说
1、原发性:神经发育等 2、继发性
抗胆碱能药物 镇静催眠药等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历史
1952年 1959年 1962年 1964年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奋乃静(Perphenazine) 氟奋乃静(Fluphenazine) 甲硫达嗪(Thioridazine)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历史
1966年 197ol) 氯氮平(Clozapine) 利培酮(Risperidone) 奥兰扎平(Olanzapine)
60% 50% 40% 30% 20% 10%
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Hegarty JD, et al. Am J Psychiatry 1994;151:1409
年复发率:典型与非典型药物
1、典型药物 依从治疗者:10-20% 不依从治疗者:20-30%
2、非典型药物 研究显示,氯氮平、利培酮、奥兰
治疗作用 减轻EPS 抗阳性症状 抗阳性症状 抗阴性症状
镇静 减轻抑郁 减轻EPS 镇静、抗焦虑
副作用
EPS、泌乳
体重增加 心血管问题 性问题 中枢、外周抗胆碱能反应 过度镇静、体重增加
阳性症状:典型与非典型药物
1、阳性症状的神经化学基础 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
2、D2亲合力与抗阳性症状效能正相关 3、一般有效率:50-70% 4、无确切的证据说明:非典型药物对阳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讲课文档

精神科常用药物及副反应的处理讲课文档
治疗禁忌: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6/mm3、骨 髓造血障碍史、氯氮平治疗所致的粒细胞缺 乏史或合用其他骨髓抑制药如卡马西平。
主要副作用:流涎、镇静、心动过速、低血压、 抽搐和粒细胞缺乏症,限制了其应用。
第十六页,共52页。
利培酮:
由氟哌啶醇发展而来,第二个非典型抗精神病 药。
剂型:口服片剂、口服液、长效注射剂。 剂量:短效制剂有效剂量范围2-6mg/d。 主要副作用:EPS、血清催乳素升高。
第三十八页,共52页。
药物副反应及处理:
②静坐不能:多发生于用药的第2-3周,表 现有烦躁不安,不能静坐或静卧、反复走动或 原地踏步走,可伴有不自主运动。
处理:心得安片 10-20mg tid 安坦片 2mg bid
第三十九页,共52页。
药物副反应及处理
③类巴金森氏综合征:以动作缓慢或者运动不 能、静止性震颤及肌张力增高为特征。
第三页,共52页。
1.分类
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丙嗪为代表,主 要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及及继发于 其他疾病的幻觉、妄想、激越及精神运 动性兴奋等精神病性症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治疗剂量没有或很 少有锥体外系反应,且对阴性症状有效。
第四页,共52页。
2.常见典型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主要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及 具有精神运动兴奋症状群的其他疾病。对消除 幻觉、妄想、思维、行为异常疗效显著。 有效剂量300-600mg/d 主要不良反应:口干、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 速、困倦、皮疹、震颤、肌强直静坐不能及闭 经。偶尔有药物肝功能异常及粒细胞减少症等 严重副反应。
陷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
第十一页,共52页。
氟哌啶醇(2):
氟哌啶醇葵酸酯为长效制剂(哈力多,安 度利可 ),50-100mg/月肌注,维持治疗。

常见抗精神病药物

常见抗精神病药物

• 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主要是阻断D2受体。 脑内的吧能系统有4条通路
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与抗精神病作用相关;
黑质纹状体通路与锥体外系副作用有关;下丘脑至垂体的结节漏斗通路与催乳素水平升高导致的副作用 有关
1、适应症 治疗精神分裂症 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控制躁狂发作 其他精神病
2、禁忌症
类帕金森症:较常见,在治疗开始后1-2月发 生,传统药物发生率约为56%。症状:震 颤、肌张力升高、运动困难、自主神经功 能紊乱。处理:抗胆碱能药,药物使用时 要注意剂量、加药时要缓慢。
迟发性运动障碍:常在持续用药后几年后出 现,发生少。症状:不自主、刻板奇怪动 作与姿势。处理:无特殊治疗药物,药物 使用减量、换用锥体外系副反应少的药物。
常见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绵竹市安康医院精三科 刘正莲
• • • • •
抗精神病药物 抗抑郁药物 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 抗焦虑药物 精神振奋药物及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的脑代 谢药物
一、分类
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吩噻嗪类衍生物 氯丙嗪 硫杂蒽类 丁酰苯类 泰尔登 舒比利 奋乃静
维持治疗
• 维持剂量可以减至治疗剂量的1/4-2/3,维 持治疗时间至少需要2-3年 • 反复发作、经常波动或缓解不全的精神分 裂症患者常需要终身治疗
不良反应及处理
1、锥体外系反应 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最早。处理:肌注 东崀宕碱0.3mg,减少药物剂量,加服抗胆 碱能药苯海索,或换服锥体外系反应低的 药物。 静坐不能:在治疗1-2周后最为常见。处理: 加服苯二氮卓类药和B受体阻断剂如心得安。
3、自主神经的副作用
抗胆碱能的副作用表现为:口干、视力模 糊、排尿困难、便秘等。严重反应包括尿 潴留、麻痹性肠梗阻和口轻感染。a肾上腺 素能阻断剂作用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 反射性心动过速以及射精的延迟或抑郁。 4、代谢内分泌的副作用:催乳素分 泌增加叫多见。

《精神药理学》课件

《精神药理学》课件
部分精神药物可能导致 患者焦虑、烦躁或失眠

性功能障碍
如性欲减退、性高潮障 碍等。
体重增加
长期服用某些精神药物 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症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精神药物可能与其它药物产生交 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
禁忌症
某些精神药物可能不适用于特定人群 ,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 全者等。
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
抗精神病药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 来缓解阳性症状,但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
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其他情感障碍,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 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发挥作用。
抗焦虑药
用于缓解焦虑症状,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如GABA的再摄取或激动 突触后膜的受体来发挥作用。
心理治疗
03
如社交技能训练、家庭干预等,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家庭
关系。
焦虑症的治疗
抗焦虑药物
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地西泮)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 经递质来缓解焦虑症状。
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暴露疗法等,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方式和对恐惧情境的应对方式来减轻焦虑症状。
镇静催眠药
总结词
用于改善失眠症状,促进睡眠。
详细描述
镇静催眠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起到镇静和催眠作用。常见的镇静催眠 药包括巴比妥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2023
PART 03
精神药物的副作用与注意 事项
REPORTING
常见副作用
过度镇静
可能导致嗜睡、乏力、 注意力不集中等。

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物SSRIs

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物SSRIs

03
CATALOGUE
常用药物种类
氟西汀
总结词
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 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抑郁症和 强迫症。
详细描述
氟西汀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 增加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从而 改善抑郁症状。氟西汀起效较慢,通 常需要数周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帕罗西汀
总结词
帕罗西汀是一种强效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惧症。
详细描述
帕罗西汀对5-羟色胺受体的亲和力高于其他受体,因此具有较强的抗抑郁和抗 焦虑作用。帕罗西汀的起效时间较快,通常在治疗2-4周内可见明显疗效。
舍曲林
总结词
舍曲林是一种口服有效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治疗抑郁症、广泛 性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惧症。
详细描述
舍曲林能够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 从而改善抑郁症状。舍曲林起效较快,通常在治疗2-4周内可见明显疗效。
第一个上市的SSRI是氟西汀,于1988 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
早期的研究发现,5-HT在抑郁症中起 着重要作用,而SSRI通过选择性抑制 5-HT再摄取,增加其在突触间隙的浓 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SSRI的作用机制
SSRI通过抑制5-HT再摄取泵, 增加5-HT在突触间隙的浓度, 从而增强5-HT能神经传递。
THANKS
感谢观看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在必要情况下,医生可能 会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开 处方SSRI类药物,但需权 衡利弊。
适用症状
抑郁症
SSRI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 抑郁症,包括轻度、中度 至重度抑郁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从化学结构上进行分类
临床上已使用的抗精神病药主要有9大类、40余种,其中常用的有吩噻嗪类、硫杂蒽 类、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和二苯氧氮平类。
2/22/2021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3
药理机制
抗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相当广泛,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从大脑皮层直至神经肌肉 接头,主要作用于脑干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及下视丘。此外对循环、消化内分 泌和皮肤等系统也有影响。在神经递质方面有抗多巴胺、抗去甲肾上腺素、抗血清 素、抗胆碱及抗组织胺等作用。
药物的镇静作用和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阻断有关。此外, 其治疗作用还可能与药物对N—甲基转移酶的抑制,对需要K+、Na+离子激活的 ATP酶的抑制及其对生物膜或膜泵的作用等有关。
2/22/2021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4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为D2受体阻断剂。它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4个多巴胺通路, 其中对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的D2受体阻断效应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但对结节漏斗 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阻断作用则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
2/22/2021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1
几种常见的药物分类方法
一、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非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诞生于1952 年, 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 等。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皮质DA通路D2受体, 发挥抗精神病作用。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较 多, 目前已是精神分裂症的二线用药。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受体阻断作用,对中脑边缘系统的作用比对纹 状体系统作用更具有选择性,引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比率较小或不明显。
第三代抗精神病药为5-羟色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如阿立哌唑。它对中脑边缘区D2 受体具有拮抗作用,对中脑皮质区呈部分激动作用,对中脑被盖区D2神经元具有激动拮抗作用,并抑制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传递,极少引起EPS(锥体外系综合征)和 TD(迟发性运动障碍)。
2.4喹硫平(Quetiapine) 2000年国产喹硫平完成了Ⅰ 、Ⅱ期临床试验后被批准上市。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指出,在戒毒期间服用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抗精神病药物 思瑞康(喹硫平), 能够缓解戒毒带来的不适症状。2007年喹硫平缓释片seroquelXR获得 FDA批准, 已经上市。它是用于双相精神障碍, 治疗抑郁和躁狂期的急性期治疗药物。
2/22/2021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2
二、精神抑制药和精神兴奋药
精神抑制药物主要有:抗精神分裂药(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奥氮平等), 抗焦虑药,巴比妥类,安眠药(苯二氮䓬类及其衍生物),镇静剂等。
精神兴奋药主要有: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非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提神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用药(如阿托莫西 汀),促智药(如吡拉西坦、奥拉西坦),黄嘌呤衍生物(咖啡因),抗痴呆药(抗胆 碱酯酶类),成瘾症用药等。
②治疗剂量一般在几十毫克以内的药物为低剂量(高效价)类。如氟哌醇、氟奋乃静等。 以氟哌啶醇为代表,此类药物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镇静作用较弱、对心血管和肝脏毒 性小。
2/22/2021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7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2.1氯氮平(Clozapine) 第一个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开创了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 的新局面。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20世纪60年代后开发的,包括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精神病药,通 过对NE、5HT2二个系统的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情感症 状和认知障碍的目标, 同时减少锥体外系反应(EPS)和催乳素水平升高等不良反应, 具有一 定的临床应用。代表药物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
2/22/2021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5
抗精神病药的主要治疗作用与其抗多巴胺作用有关,临床实践表 明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的大小与其对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呈线性相 关。
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多种多巴胺受体存在,抗精神病药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阻断了 D2受体,影响了多巴胺的中脑—大脑皮质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结果。而 对结节—漏斗系统通路的影响可导致内分泌和代谢的改变;对黑质纹状体通路的 影响导致锥体外系的副反应。
*尽管阻滞多巴胺受体假说似被公认,但仍缺乏充分的直接证据。
2/22/2021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6
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常见药品
代表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按其临床作用特点又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类。
①治疗剂量一般在100mg/d以上的药物为高剂量(低效价)类。如如氯丙嗪、泰尔登等。 以氯丙嗪为代表,用药剂量较大,镇静作用强,因而副作用明显,尤其是对心血管和肝 脏毒性较大。
2.2利培酮(Risperidone) 是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该药为 氟哌啶醇与利坦色林化学结构组合而成。目前已有口服片剂、口服液、长效注射 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2/22/2021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8
2.3奥氮平(olanzapine, Zyprexa) 为多受体作用药物, 因其疗效好, 且不引起明显的 锥体外系症状而受到欢迎。1996年在欧美上市, 1999年在国内完成临床研究并上市。 最近礼莱公司研制的奥氮平新剂型-奥氮平可溶性糯米纸剂型, 克服了患者不愿或不能 吞咽药物的困难, 接触唾液后即能溶解, 方便了部分患者。
何为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剂(Neuroleptic)。 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因常主要用于精神分裂 症,故也称精神分裂症药。治疗量可在不影响意识清醒、不影响智力的情况下,有效 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躁动、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行为等 精神症状。
2/22/2021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9
2.5齐拉西酮(Ziprasidone) 为辉瑞公司开发的最新非典型广谱抗精神病药, 用于治 疗精神分裂症。本品属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特别是对5-HTA2/DAD2受体 亲合力强。该药口服剂型和肌注剂型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9月在瑞典上市。与已广 泛使用的奥氮平、喹地平、利培酮等相比, 本品对阴性症状疗效更好或相当, 不引起体 重增加和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 不良反应小于现有的所有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本品现 有注射剂和胶囊两种剂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