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浅议我国农村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议我国农村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议我国农村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浅议我国农村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一、农村生猪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生猪养殖还是以分散养殖为主,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难以形成生产合力,养殖成本高,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没有品牌意识等,都是生猪养殖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1、政府投入不足,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国家政策对农村生猪业基础性支持不足,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和加强,投入的技术推广资金较少,还没有建立相关的行业发展基金及保险,使生猪养殖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影响养殖业的良好发展。

2、信息交流不畅通,种猪有待优化。

长期以来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养殖户缺乏对信息的关注、交流,不会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信息工具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了解市场行情,出现盲目养殖,制约生猪销量及养殖业的发展。

3、生猪养殖成本高,产销对接不够,养殖没有形成组织化。

广大农村的生猪养殖业仍然是小规模分散饲养,难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控,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又因原材料价格较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合作社组织,产供销对接不均衡、一体化机制不完善,导致养殖户始终处于收益低、风险高、难以从各个环节过程中获得更多利益的弱势处境。

4、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低。

疫病防控水平差,猪肉价格起伏大,部分养殖户对疫病防控意识不高,防治技术较低,因生猪发病加大养猪成本,影响生猪生产能力,导致价格下跌及消费下降,严重影响出口、内销。

5、市场体系不健全。

畜牧养殖业缺乏预警和应急机制,信息体系不健全,不能将最新的市场、预警信息适时、准确地传播给养殖户,影响养殖户适时规避风险。

二、制约农村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原因1、缺乏对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农村养殖户对猪场结构、环境、选址等方面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

如对通风、温控设备的投资不足;未将猪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区分开;猪场净道和污道未分开等。

使养殖户初始阶段就处于布局调整、设备维修等被动状态,导致生猪存活率、生长速度、生长环境受到影响。

生猪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疫病风险高:由于规模养殖的密度较大,疫病传播的 风险相对较高。
市场需求波动大:由于生猪市场的需求波动较大,规 模养殖容易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
当前存在的问题
01
02
03
环境污染问题
规模养殖的废弃物处理难 度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较 大,需要采取有效的废弃 物处理措施。
疫病防控问题
由于规模养殖的密度较大 ,疫病传播的风险相对较 高,需要加强疫病防控工 作。
生猪规模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不 可忽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进行治理。
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关于生猪规模养殖的研究 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疫病防 控和环境治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规模养殖 的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生猪生
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和疫病防 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保障生
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疫病风险高
生猪疫病是规模养殖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一旦发生疫情,不 仅会影响养殖效益,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
养殖成本高
随着饲料价格、人工成本等的上涨,养殖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一 些规模养殖场的盈利能力受到限制。
改进方案
1 2
加强政策宣传和执行监督
加大对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普及率,同时 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政策落实到 位。
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饲料管理
04 采用科学饲养技术,提高饲料
利用率。
水资源管理
05 采用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
费。
土地资源利用
06 合理规划猪场用地,提高土地
利用率。
05
政策支持及市场环境
政策支持的问题
政策执行不到位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猪规模养殖的政策,但在 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如补 贴资金发放不及时、政策优惠难以享受等。

泸溪县生猪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泸溪县生猪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泸溪县生猪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泸溪县生猪产业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猪养殖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养殖环境不佳等。

为了促进泸溪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建议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包括加大技术投入、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规模、加强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未来泸溪县生猪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会向着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对策实施方案的重点是引导农户加强信息化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建设现代化生猪产业园区等。

泸溪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只要各方共同努力,生猪产业一定能够蓬勃发展。

【关键词】泸溪县、生猪产业、现状分析、问题、发展对策、发展趋势、实施方案、发展前景、总结。

1. 引言1.1 泸溪县生猪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概述泸溪县生猪产业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泸溪县生猪产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产规模不足、生产技术落后、市场竞争激烈等。

为了发展泸溪县生猪产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包括提升生产规模、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开拓新的市场渠道等。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可以有效地促进泸溪县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未来,泸溪县生猪产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泸溪县生猪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泸溪县生猪产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泸溪县生猪产业现状分析泸溪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是一个农业发展较为充分的地区,生猪养殖是当地农民广泛从事的一项重要产业。

目前,泸溪县的生猪养殖规模相对较大,涉及农户数量众多,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泸溪县的生猪养殖以家庭规模和合作社规模为主,养殖模式多样化,包括散养、圈养、半散养等。

养殖技术普遍较为落后,饲养管理不够科学规范,养殖成本偏高,养殖效益不稳定。

在泸溪县,生猪疫病防控措施尚不完善,疫情频发,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激烈,生猪销售面临一定的压力。

生猪产业存在问题和发展养猪业的建议

生猪产业存在问题和发展养猪业的建议

生猪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养猪业的建议一、生猪产业存在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农垦地区生猪产业发展虽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肉类加工滞后。

生猪养殖相对发达,但现代化的屠宰加工企业不多,年肉类加工量还不到肉类总产量的10%。

大部分企业还是传统的初级加工产品,产品质量水平、包装水平不高,更没有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十分脆弱。

2. 养殖方式落后。

目前,我区生猪养殖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规模化养殖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仍占主体地位,这种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既不利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极大地影响了养殖效益的充分发挥。

3.生猪品种不优。

2011年我区出栏生猪238.6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106.8万头,只占44.7%,而外三元杂交比例还不到30%。

目前我区种猪年供种能力约为万头,只能满足区年需种猪的18%。

4.安全水平不高。

生猪生产过程中非法使用违禁药品等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区生猪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同时,还面临着多种疫病对生产的威胁。

5.销售方式落后。

冷鲜肉和肉制品外销是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我区生猪外销以活猪为主,既增加了运销成本,又容易引发疫病。

由于油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运输成本大幅增加,2009年运往外地每车生猪的运输费用为3000多元,而目前运往该地的成本达到6000元,导致生猪外运减少,猪价下跌。

6.产业化水平低。

龙头加工企业对基地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连接不够紧密。

企业与基地之间没有形成约束机制,没有可操作性合同。

7.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低。

受市场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区生猪生产仍然受到一定的冲击,尽管各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我们研究市场、分析市场、适应市场、调控市场的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型、风险型、低效型、振荡型的产业中彻底解脱出来。

8.资金制约瓶颈还没有彻底打开。

由于一些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用于生猪基地建设的扶持资金投入不足。

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泸水市生猪生产由于受到山区、高海拔、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意识的限制,存在高存栏、高消耗,科技含量低、低出栏、低商品率、低生产水平的问题。

本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养殖观念,推广优质品种,发展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加大高黎贡山猪的开发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泸水市;生猪生产;问题;对策泸水市(原为泸水县)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云龙2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福贡县,总面积3203.04km2,最高海拔4161.6m,最低海拔738m。

国境线长136.24km,占云南省边境线的3.36%。

全市辖6镇3乡,有71个村委会、4个社区;截至2015年末,总人口178758人,其中农业人口143188人,占总人口的80%。

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怒族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195元和4877元。

畜牧业是泸水市的一大优势产业,也是区域经济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

生猪生产是泸水市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经过不断调整,生猪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泸水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

1生猪生产现状据统计,2015年全市生猪存栏245454头,占大小牲畜存栏的49.69%;出栏生猪188515头,占大小牲畜出栏的64.85%;能繁母猪49396头,占生猪存栏的20.12%;猪肉产量11294t,占肉类总产的72.63%;猪出栏率达77.10%,较2005年提高了12.13个百分点;猪肉产量较2005年增加了4851t,增长75.29%。

但是,由于泸水市为典型的山区农业生产区,各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以上江镇、老窝镇、鲁掌镇为代表的坝区的生猪出栏率比较高,在90%以上;而以称杆和洛本卓为代表的高海拔地区生猪出栏率仅为40%左右。

2存在的问题泸水市生猪生产由于受到山区、高海拔、社会经济条件的和生产意识的限制,总体呈现高存栏、高消耗,低出栏、低商品率、生产水平低的现象。

某县生猪定点屠宰现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某县生猪定点屠宰现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某县生猪定点屠宰现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引言:生猪定点屠宰是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某县的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某县的生猪定点屠宰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监管不到位、设施设备滞后、资源浪费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促进某县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一:监管不到位某县生猪定点屠宰行业在监管方面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

首先是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市场存在一些无证无照的小作坊,从事非法屠宰活动,严重危害了食品安全。

改建意见:加强监管力度。

某县应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的监管力度,增加监督检查频次,严查无证无照的小作坊,确保整个屠宰行业的合法经营和产品质量安全。

问题二:设施设备滞后某县当前生猪定点屠宰场所的设施设备存在滞后的问题。

一方面,有些屠宰场的建筑年代久远,设备老旧,无法满足现代化屠宰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屠宰场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如隔离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

改进建议:更新设施设备。

某县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生猪定点屠宰场进行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屠宰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完善卫生设施。

某县应设立统一的规范,要求屠宰场所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隔离设施、垃圾处理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等,确保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安全。

问题三:资源浪费目前某县的生猪定点屠宰行业存在一些资源浪费的问题。

部分屠宰场在屠宰过程中,对猪内脏等副产品的处理不当,没有充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

改进建议:资源综合利用。

某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应加强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如加工猪内脏、猪血等制作其他食品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加强科研支持。

某县政府可以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研究人员探索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并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结论:某县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目前存在监管不到位、设施设备滞后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促进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某县应加强监管力度,提升设施设备水平,并加大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和支持。

生猪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生猪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5 小 结
母 猪群 整体被 毛不光亮 . 背布 满痂皮 . 毛 根 部 很 多 黑 色 锈 点. 眼有泪斑 , 个别母猪发情不正常 , 屡配不孕的也很多 。 新 生 仔 猪 阴门红肿 , 有 游泳姿势 . 震 颤 哆嗦 等 神 经 症 状 , 八 字 脚 状 态 的
2整 改 措 施
通 过 对 该 社 的技 术 指 导 . 针 对 上 述 问题 提 出 以下 几 点 整 改
意 见
方 针 。把 工 作 做 在 前 面 这 样 既 保 障 了 生 猪生 产 安 全 , 对 于 疫 病 又
防 患 于 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然
霉变玉米诱发伪狂犬病的防制
张 文 海 . 刘 树 朋
千克 , 柴黄益肝散 1 千 克 。使 用 至病 情 痊 愈 。 母 猪 群 普 免 伪 狂 犬 苗 每 猪 3头 份 。 2 0天 后 再 普 免 1次 . 每 头 猪 3头 份 。新 生 仔 猪 1日龄 伪 狂犬 活 疫 苗 喷 鼻免 疫 1 头份 . 3 5
日龄再 肌 注 免 疫 1 头份 , 7 0日龄 肌 注 免疫 1 . 5头 份 。
养殖户饲养密度过大 . 加 之粪 便 不及 时清 理 蚊 蝇 滋 生 严 重 .
且 圈舍空气质量差 。 以及 保 暖措 施 导 致 生 长 环 境 极 不 安 全 。
1 . 2消毒 设 施 不规 范
舍外环境再进入猪舍内消毒。
2 . 3制 定合 理 的 免 疫 计 划 . 按 照免 疫程 序 实施 接 种 疫 苗
今日畜牧兽医
生猪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郭 艳 红
( 河 北省容 城县 农 业局 , 河 北容城 0 7 1 7 0 0 )

浅析生猪养殖存在的问题及疫苗的使用方法

浅析生猪养殖存在的问题及疫苗的使用方法

X u m u s h o u y i近些年,我国养猪产业已经逐渐走向了现代化和规模化,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种传染性疫病的发生概率也正在逐渐增加,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目前我们最常采用的就是免疫接种的方式来预防生猪的各种疫病。

为了能够保证猪群能够健康的生长,就要对生猪养殖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也要清楚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

一、生猪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1、疫苗的质量不过关疫苗对运输和贮藏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对温度条件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就非常容易导致疫苗的质量下降,甚至会使疫苗失效。

同时,如果在稀释疫苗的过程中,选择不适宜的稀释液,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也会导致疫苗稀释不正确,进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此外,一些养殖户通过不正规的渠道购买疫苗,也是导致疫苗质量得不到保障的主要原因。

2、免疫程序不正确正确的免疫程序可以确保最终的免疫效果。

在养殖场内,一些仔猪自身就有很高的母源抗体水平,如果对这些仔猪注射疫苗后,反而会使其抗体水平下降。

所以,对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仔猪,可以推迟对其进行疫苗接种的时间。

可是对于刚刚断奶的仔猪来讲,自身母源抗体水平还不是很高,也没有对其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因此,由于存在免疫空白期,就会明显提升仔猪染病的概率。

同时,一些需要进行多次接种的疫苗,如果接种的次数不够,或是接种时间的间隔太长,同样会造成免疫失败。

3、防疫操作错误一方面,在免疫操作的过程当中,有些接种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接种剂量进行接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注射所用的针头较短,因此,使得一部分的疫苗会从孔内溢出,不能进入到生猪体内。

除此之外,还有些养殖场对于生猪的免疫情况没有进行及时的记录,所以,经常出现重复接种或是遗漏接种的情况,有些接种人员在接种前没有对接种部分进行消毒,也会导致免疫失败。

4、滥用药物,导致生猪患有免疫抑制病有些养殖场为了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经常会使用一些抗生素或是激素来治疗生猪的疾病,如果长期对生猪使用病毒灵或板蓝根等来预防疾病,同样会使免疫的效果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浅析当前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针对当前生猪及其产品价格虽然不断上涨,养猪效益明显增高,但农户
养猪积极性不高的现状,笔者先后深入到部分规模饲养户和散养户进行了广
泛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稳定生猪生产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当前生猪生产及价格现状
笔者调查100农户中,生猪饲养户35户,饲养生猪46头,户均0.46
头;某养猪专业合作社规模饲养户由去年成立时的7户发展到24户,母猪
186头增加到320头,母猪饲养30头以上的3户,增加了2户,饲养20
—30头的8户,增加了3户,饲养20头以下的户数和饲养量均也有所增
加。规模养殖户每出栏一头猪利润464元(不计工资成本),其中自繁自养
户每头利润高达507元(不计工资成本)。
2、当前生猪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空栏户较多。调查发现50户中有养猪户17户,空栏率66%,
比去年下降了20%。主要原因:一是20%的空栏户想养但无钱购买;二是
10%的家庭条件较好,多年来无养猪的习惯;三是40%的已外出打工;四
是30%的担心生猪收购价格很快回落而赔本。
2.2市场行情波动过大。目前生猪价格主要依赖市场调节,散养户不能
掌握市场价格,猪养的多,价格降下来了,养猪户只有大量减少饲养头数,
有的甚至淘汰母猪。一旦价格涨了,可存栏又少了,没有猪卖,形成恶性循
环,养猪户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发展的能力。
2.3动物疫病防不胜防。随着生猪及其产品流通的日趋活跃和环境污染
的不断加剧,疫病的传入、发生与流行越来越复杂,即使防疫也不能避免疫
2

病的发生,让养殖户防不胜防。特别是猪蓝耳病、高热病等疫病呈多发和混
合性感染趋势,疫情越来越复杂,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2.4母猪存量有所下降。由于受疫病影响,部分地区母猪饲养量急剧下
降,意味着农户自繁自养能力减弱。而外购仔猪,既增加成本,又增加疫病
传入机率。据调查,外购的仔猪比自繁自养的每头利润少200元左右。
2.5科技含量不高。多年来,养猪业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
很低,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
系,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标准化养殖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和应用。
2.6筹措资金困难。养猪业属微利产业,靠自身滚动发展非常缓慢,要
扩大生产规模,一靠财政支持,二靠银行贷款,大多数养殖户面临的最大困
难是资金短缺。由于各级政府把主要工作重点放在抓工业上,对农业特别是
对养殖业的重视程度不高,扶持力度不大,投入不多,同时银行资金贷款手
续多、要求高、金额少,造成许多养殖户缺乏周转资金。
3、发展生猪生产的对策
针对当前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须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3.1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作力度,
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
把发展生猪养殖主要指标作为对领导的考核内容之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
层抓落实的局面。
3

3.2 增加母猪饲养量,满足需求。要在保证国家财政对饲养一头能繁母
猪补贴100元的优惠政策下,制定对饲养母猪的养殖户给予一定补助等配套
政策,促进母猪饲养量的增加,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散养户补栏的需求。
3.3 不断增加投入,建立繁育体系。一是要推进良种猪场的建设,配置
生猪良种繁育基础设施,提高良种猪供应能力。二是要加大对种猪扶持力度,
健全种公猪配套体系,市财政可安排良种补贴专项经费,用于种公猪的引种、
育种和良种推广,提高全市生猪良种的选育和供应水平。
3.4 扶持规模发展,提高饲养水平。一是加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通过
对小区内生猪出栏数给予一定补贴等政策扶持,引导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
中。二是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采取贴息贷款方式,鼓励和帮助规模养殖户
发展。三是加快推广标准化养猪技术,提高生猪标准化饲养水平,促进生猪
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3.5 加强疫病防控,确保产品质量。要加快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健
全生猪疫病防控机制,做好生猪疫病的监测和免疫工作,打好生猪疫病防控
的攻坚战。同时强化饲养环节、流通环节和加工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
病死猪及猪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的力度,严防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确保生猪产
品质量安全。
3.6 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要建立新型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
治检测新机制,技术人员要深入场户进行技术指导,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
推广养殖业新知识、新技术和生猪疫病防控新规范,同时做好市场信息服务,
实现村组有技术骨干、户有科学养殖明白人。
3.7成立专业协会,促进健康发展。要大力提倡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形式,
提高养殖户之间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社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入
4

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内部机制。同时还可由合作社根据实际情况制
定《章程》,动员和鼓励养殖户加入养猪合作社,做到养殖户之间的互相监
督、自我管理,整体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应对市场行情波动的能力,确保养
猪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