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羔羊消化不良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羔羊消化不良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作者:徐峰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12期摘要:羔羊消化不良是1月龄以下的羔羊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哺乳期羔羊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非常容易出现胃肠消化机能障碍,从而引起发病。
患病羔羊主要表现出食欲减退、体型消瘦以及下痢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会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等,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
现对羔羊消化不良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病羊临床症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养羊户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羔羊;消化不良;发生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135-021 发生原因1.1 妊娠母羊的营养水平不均衡妊娠期母羊缺少营养,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胎儿获取的营养,影响发育,尤其是在妊娠后期,胎儿体型过小,初生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值,体质比较虛弱;同时,母羊摄取营养不足,如缺乏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会导致泌乳量下降和乳品质变差,使新生羔羊无法通过乳汁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用于维持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出现发育不良,增重减缓,体质变差,从而非常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另外,给哺乳母羊饲喂精料比例较大的日粮,会导致乳汁过于浓稠,羔羊吮吸后也可诱发消化系统障碍,从而出现发病。
1.2 羔羊管理不当舍内温度过低导致羔羊受寒,或者羔羊采取人工哺乳时,提供温度低的代乳品,导致胃肠机能失调,蠕动减缓,胃内容物长时间滞留,出现发酵、腐败,都能导致消化不良。
羊舍卫生恶劣,饮用不干净饮水,没有定期对水槽、饲槽等进行消毒,没有及时清出排泄物,导致羊舍被严重污染,从而容易感染某些病菌而出现发病。
1.3 疾病因素患有乳房炎或者其他慢性病的母羊,可通过哺乳导致后代羔羊感染病原微生物,从而出现消化不良。
2 临床症状2.1 急性型病羔初期主要症状是精神不振,食欲降低或者停止采食,但渴欲增强,且饮水明显增多;之后出现腹泻,往往排出胆绿色或者暗黄色的粥样稀粪,且散发酸臭味,排尿减少,且尿液往往呈黄色,机体过度消瘦,少数还会伴有低热症状。
羔羊消化不良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doi:10.19369/ki.2095—9737.2020.07.086羔羊消化不良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杨阳(黑龙江省尚志市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防疫站,黑龙江尚志150600)摘要:羔羊消化不良是羔羊比较多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胃肠道机能非常容易发生紊乱,从而引起发病。
该病的发生往往呈现一定的规律,并具有一定特I,一般普通的消化不良会导致机体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交替发生便秘和腹泻,但体温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如果发生中毒性消化不良,就会导致机体发生水样腹泻,呼吸较浅,体温明显下降,严重时陷入昏迷或者发生死亡。
关键词:羔羊;消化不良;发生原因;临床症状;治疗;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26文献标识码:B1发生原因1.1母羊饲养管理不当妊娠后期母羊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如果此时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如在草质不佳的草场进行放牧,或者供给较少的饲料,都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使其出现营养代谢失调的情况,如母乳质量降低等。
当羔羊出生后,通过吮吸母乳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其免疫力降低,从而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另外,母羊摄入过多营养时,会导致乳汁浓度过大,羔羊吮吸后无法使其被完全消化,也能够引发消化不良。
12养给羔羊饲喂过多或者过少,或者饮食无规律等,都会刺激胃肠黏膜以及相关组织,影响其正常运行,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并逐渐出现积食。
另外,羔羊的生活环境也非常重要,如果圈舍潮湿阴冷,加之卫生条件恶劣,没有适当通风,往往会有大量细菌滋生,导致机体容易感染细菌,此时免疫力降低,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2临床症状根据病羊不同的发病阶段可分成两种类型,即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前者能够诱发后者,往往是由于发生单纯性消化不良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而变为严重的中毒性消化不良。
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7—0153—0221单化患病羔羊的体温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体温基本正常或者稍微降低;采食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全身羊毛粗糙、失去光泽,减少活动,喜静;同时还伴发轻度腹泻的症状,排出较难成形的粪便,随着症状的逐渐发展,会排出发绿或者发黄的泡沫状粪便,其中存在乳黄色的固体凝块;开始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羊不倒嚼的治疗方法

羊不倒嚼的治疗方法羊不倒嚼,是一种常见的羊类疾病,又称为瘤胃消化不良。
该疾病主要表现为羊只进食后短时间内躺倒不起,无法正常嚼食和消化食物。
这种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羊不倒嚼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羊不倒嚼的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包括药物治疗、饲料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
下面将一一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首先是药物治疗。
对于羊不倒嚼的患者,常常需要给予一些药物来帮助消化。
其中,较常用的是抗生素和抗炎药物。
抗生素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炎症症状,从而促进羊只的正常咀嚼和消化。
抗炎药物则可以缓解羊只疼痛和不适感,提高其食欲和消化能力。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些营养补充剂,以补充羊只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帮助其迅速康复。
其次是饲料调整。
饲料是影响羊只消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疗羊不倒嚼时,需要对饲料进行合理调整。
首先,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新鲜的饲料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羊只消化吸收。
其次,要根据羊只的消化能力和需要,选用合适的饲料类型和品种。
如对于羊只消化能力较弱的情况,可以选用容易消化的饲料,如粉粒饲料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病情和需要,添加一些辅助性的保健饲料,如酵母、益生菌等,以提高羊只的消化能力。
最后是环境改善。
羊不倒嚼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改善环境条件对于治疗该疾病非常重要。
首先,要确保羊舍的清洁和干燥。
干净的羊舍能够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降低羊只感染的风险。
其次,要注意羊舍的通风和温度控制。
适宜的温度和通风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羊只疾病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环境调节措施,如增加羊只的运动量、改善饮水条件等,以促进羊只的食欲和消化。
综上所述,针对羊不倒嚼这一常见羊类疾病,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饲料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病例的羊只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羊消化系统疾病防治

羊消化系统疾病一、羔羊口炎羔羊口炎是口腔黏膜表层或深层组织的炎症。
本病的演变过程有单纯性局部口炎和继发性口炎。
是一种接触性疾病,春季多发,病羔羊口角、口唇等处黏膜皮肤水疱、溃疡或结成疣状厚痂。
1.病因原发性口炎多由于外伤引起。
如采食尖锐植物的枝权、秸秆,误食氨水,舔食强酸、强碱等。
继发性口炎多发于羊口疮、口蹄疫、羊痘、霉菌性口炎、过敏反应和羔羊营养不良。
或者由于母羊乳房不清洁,羔羊吃奶时感染了坏死杆菌等引起的。
2.诊断要点【临床症状】(1)原发性口炎病羊常采食减少或停止,初期精神沉郁,口腔黏膜潮红、肿胀、疼痛、流涎,甚至糜烂、出血和溃疡,吃奶时出现不适,吃一下停一会儿,且吃奶缓慢;口臭,全身变化不大(图1-1)。
(2)继发性口炎还多有体温升高等全身反应。
3.防治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因口腔受伤而发生原发性口炎。
轻度口炎,可以用0.1%雷佛奴尔液或0.1%高锰酸钾液冲洗;也可用20%盐水冲洗;发生糜烂和渗出时,用2%明矾液冲洗;有溃疡时用1:9碘甘油或用蜂蜜涂擦。
全身反应明显的,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肌内注射,连用3~5d;也可服用磺胺类药物。
中药疗法,可口衔冰硼散、青黛散,每日1次。
为了杜绝口炎的发生,宜用2%碱水洗刷消毒饲槽,饲喂青嫩或柔软的青干草。
病情严重的羔羊,还可以先把病灶用盐水洗净,然后把大蒜汁涂抹于患处,每天2次。
不能吃奶的羔羊,可进行人工哺乳。
图1-1羔羊口炎病羔羊口唇部位黏膜潮红、肿胀、疼痛、流誕,甚至麇烂、出血和溃疡二、食道阻塞食管阻塞是指食管被草料异物所堵塞的疾病。
以突然咽下障碍为特征。
1.病因(1)原发性食道阻塞常由于饲喂不及时,在家畜饥饿状态下,而又给予未切碎的块根类饲料,未经切碎、泡软的饼粕类饲料,因动物大口吞食,仰头急咽而发病。
也可因采食时,突然受惊吓急咽或在全身麻醉后进食过早而发生。
也有因吞食甘薯、萝ト、马铃薯等而发病。
(2)继发性的食道阻塞常继发于食道狭窄、食管炎等。
2.诊断要点【病因分析】在采食中突然停止采食,发生吞咽困难。
幼畜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

2020年第12期 吉林畜牧兽医·经验交流·JingYan JiaoLiu幼畜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陈晓宽吉林省榆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榆树 130400幼畜的消化机能出现紊乱统称为幼畜消化不良,是哺乳动物幼畜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病的主要特征是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
本病一般不传染,但可以使幼畜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严重的可以导致幼畜死亡。
1 病因幼畜消化不良的患病日龄早则出生开始吃初乳就发生,晚则20日龄前后发生,由此可见,幼畜消化不良与幼畜胎儿期孕母畜的饲养条件有关,也和出生后幼畜的饲养环境有关。
1.1孕母畜的不全价饲养,可引起出生后的幼畜消化不良1.1.1 怀孕母畜的饲料营养物质不足,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某些矿物质缺乏时,可使母畜营养代谢紊乱,进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这种情况下产出的幼畜发育不良、体质差,抵抗力低,极易发生胃肠道疾病。
1.1.2 由于母畜饲料营养不全,导致乳汁和初乳质量下降。
营养不良的母畜初乳中白蛋白、球蛋白、脂肪的含量都低于正常值,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少,开始分泌初乳较晚,初乳没的也快。
所以当新出生的幼畜不能马上吃到初乳或初乳质量不佳,很容易引起幼畜消化不良。
1.1.3 当哺乳母畜饲养不当,发生乳房炎或其它的慢性疾病时,母畜乳汁质量和数量都下降,母乳中还会含有病理产物或微生物,幼畜吃后,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1.2幼畜饲养管理和护理不当,也会引起幼畜消化不良1.2.1 刚出生的幼畜对寒冷和潮湿的适应能力很差,因为幼畜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当外界温度、湿度变化剧烈,而畜舍保温不良或者过于潮湿时,都可以引起幼畜消化不良。
1.2.2 幼畜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对幼畜消化不良影响非常大。
畜舍不清洁、垫草长时间不换、粪便不及时清理,哺乳母畜乳头不清洁,都可以增加本病的发病概率,特别是中毒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此外,畜舍通风不良、过冷过热、阴暗潮湿等都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防治羔羊消化不良病

2020.4中西医结合防治羔羊消化不良病刘春梅(云南省昆明市马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52115)摘要:羔羊极易在哺乳期患有消化不良疾病,主要原因在于自身机体胃肠道机能紊乱,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腹泻、消化不良、体重下降,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脱水现象。
若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势必会影响羔羊的生理健康,文章主要就中西结合预防羔羊消化不良进行系统分析,希望能为相关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羔羊;消化不良;措施作者简介:刘春梅(1979.12-),女,云南省昆明市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及动物检验检疫工作。
[2]蒋金书.广谱抗生素新药~伊维菌素,兽医科学进展(预防医学分册)[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453-4581.[3]Shoop W L,Mrozik H,Fisher M H.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avermectin⁃sar milbermycins in animal health[J].Veterinary Parasitology,1995,59:139-156.[4]刘明春,吴延飞,王学强,等.伊维菌素研究进展及其在我国兽医临床中的应用[J].辽宁畜牧兽医,2001(4):35-37.[5]董仲生,李顺存,邓妮娟,等.家畜伊维菌素中毒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8):150-153.[6]刘瑜琨,张爱香.伊维菌素在兽医临床的应用[J].养殖技术顾问,2010(12):174-175.[7]李毅斌,李俊风.绵羊注射伊维菌素的中毒与治疗[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20(2):17-18.[8]徐霞.伊维菌素脂质体的毒理学、药动学及对猪疥螨病疗效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处于深化改革状态,进一步有效地促进畜牧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目前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肉类产品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证畜牧养殖产品质量和安全,需要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加强疾病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羔羊胃肠疾病是指影响羔羊胃肠道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胃炎、肠炎、消化不良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羔羊的食欲、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和治疗羔羊胃肠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羔羊胃肠疾病以及其防治方法。
一、羔羊胃炎
羔羊胃炎是指羔羊胃黏膜发炎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厌食、腹泻等。
胃炎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如不规律喂食、饲料质量差、饮水不足等。
预防和治疗羔羊胃炎的方法包括:
1. 合理饲养管理:定时定量喂食,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不过量喂食。
2.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保证羔羊随时都有干净的饮水,以避免脱水。
3. 调整饲料组配:合理搭配饲料,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促进胃肠道蠕动,预防胃炎的发生。
4. 药物治疗:根据兽医的建议,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和治疗羔羊胃肠疾病需要注意饲养管理、饮食卫生和营养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在日常饲养中,要注意羔羊的饮食健康,提供干净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和控制羔羊胃肠疾病的发生。
在治疗羔羊胃肠疾病时,应咨询兽医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以达到尽快治疗的效果。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探究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探究【摘要】羔羊是重要的畜禽资源,但在饲养过程中常常患上胃肠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本文从胃肠疾病的概述开始,介绍了羊胃肠疾病的种类,包括瘤胃炎、胃肠蠕动障碍等。
随后详细阐述了预防措施,如保持环境卫生、合理饲料管理等。
治疗方法方面,重点强调了对不同疾病的针对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结合饲养管理方面的知识,建议养殖者加强对羊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羊只,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本文的探究,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方法,为羊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导。
【关键词】胃肠疾病、羔羊、防治、引言、胃肠疾病概述、常见疾病种类、预防措施、治疗方法、饲养管理、结论1. 引言1.1 引言概述羔羊是我国常见的畜禽之一,它们在农村地区被广泛饲养。
羔羊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胃肠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了解和掌握羔羊胃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确保羔羊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胃肠疾病是影响羔羊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疾病种类繁多、发病率较高的情况。
及时了解胃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胃肠疾病的概述、常见疾病种类、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胃肠疾病概述羔羊胃肠疾病是指羊只在胃肠道出现疾病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症状。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给饲养管理者带来了诸多困扰。
羔羊胃肠疾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不佳、环境脏乱等因素有关。
及时了解羊只的胃肠道健康状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羔羊胃肠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饲料不洁、饵料不当、环境压力过大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羊只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引发疾病的发生。
对于羊只胃肠疾病的防治,首先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其次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种类,保证羔羊的饲养环境清洁卫生,避免粗饲料和发霉饲料的混合喂养,合理搭配饲料避免一味追求高产高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羔羊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羔羊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羔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胃肠机能紊乱造成的,临床表现为消化
代谢障碍,机体消瘦,不同程度地腹泻,该病多发生于1~3日龄的初生羔羊,哺乳前期的
羔羊均可发生。下面谈谈羔羊消化不良原因及防治方法,仅供参考。
原因分析
1、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粗放,特别在妊娠后期,饲料中营养物质不足,缺乏蛋白质,矿物
质和维生素等,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乳的质量。
2、哺乳母羊和羔羊饲养管理不当。羔羊受害。羔羊人工哺乳不能定时、定量、定温。
3、中毒性消化不良,多由单纯性消化不良转归而来。
消化不良的症状
1、单纯性消化不良,体温正常或稍低。轻微腹泻,粪便变稀。随着时间的延长,粪便变成
灰黄色或灰绿色。其中混有气泡和黄白色的凝乳块,气味酸臭。肠间音响亮,腹胀,腹痛。
心音亢进,心跳和呼吸加快。腹泻不止,严重时脱水,皮肤弹性降低,被毛无光。眼球塌陷,
站立不稳,全身颤动。
2、中毒性消化不良,病羔精神极度沉郁,眼光无神,食欲废绝,衰弱躺地不起,头颈后仰。
体温升高,全身震颤或痉挛。严重时呈小样腹泻,粪中混有黏液和血液,气味腐臭,肛门松
驰,排粪失禁。眼球塌陷,皮肤无弹性。心音变弱,节律不齐,脉微细弱,呼吸浅表。病后
期体温下降。四肢及耳冰凉,直至昏迷而死亡。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药物维护心脏血管机能,抑菌消炎,防止酸
中毒;抑制胃肠的发酵和腐败,补充水分和电能质。管理上为饲喂青干草和胡萝卜。
2、治疗方法。将病羊置于温暖干燥处禁食8~10小时,饮服畜禽口服电解质溶液。对羔羊
应用油类或盐类缓泻剂以排除胃肠内容物,如灌服石蜡油30~50ml。
为了促进消化,可一次灌服人工胃液(胃蛋白酶10g,稀盐酸5ml,加水1000ml混匀)10~
30ml,或用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各0.5g,加水1次灌服,每日1次,连用数日。
为了防止肠道感染,特别是对中毒性消化不良的羔羊,可选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以每千
克体重计算,链霉素20万IV,氯霉素25万~50万IV,新霉素25万IV,卡那霉素50mg,
痢特灵50mg,任选其中一种灌服。或用磺胺首次量0.5g,维持量0.2g灌服,每日2次,连
用3天。脱水严重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5%碳酸氢钠50ml,10%樟脑磺酸钠3ml,
混合静脉注射。中药可用泻速宁2号冲剂5g灌服,每日早晚各1次。参苓白术散10g,一
次灌服。
牛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