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羔羊消化不良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羔羊消化不良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作者:徐峰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12期摘要:羔羊消化不良是1月龄以下的羔羊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哺乳期羔羊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健全,非常容易出现胃肠消化机能障碍,从而引起发病。
患病羔羊主要表现出食欲减退、体型消瘦以及下痢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会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等,严重时甚至发生死亡。
现对羔羊消化不良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病羊临床症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养羊户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羔羊;消化不良;发生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135-021 发生原因1.1 妊娠母羊的营养水平不均衡妊娠期母羊缺少营养,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胎儿获取的营养,影响发育,尤其是在妊娠后期,胎儿体型过小,初生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值,体质比较虛弱;同时,母羊摄取营养不足,如缺乏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会导致泌乳量下降和乳品质变差,使新生羔羊无法通过乳汁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用于维持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出现发育不良,增重减缓,体质变差,从而非常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另外,给哺乳母羊饲喂精料比例较大的日粮,会导致乳汁过于浓稠,羔羊吮吸后也可诱发消化系统障碍,从而出现发病。
1.2 羔羊管理不当舍内温度过低导致羔羊受寒,或者羔羊采取人工哺乳时,提供温度低的代乳品,导致胃肠机能失调,蠕动减缓,胃内容物长时间滞留,出现发酵、腐败,都能导致消化不良。
羊舍卫生恶劣,饮用不干净饮水,没有定期对水槽、饲槽等进行消毒,没有及时清出排泄物,导致羊舍被严重污染,从而容易感染某些病菌而出现发病。
1.3 疾病因素患有乳房炎或者其他慢性病的母羊,可通过哺乳导致后代羔羊感染病原微生物,从而出现消化不良。
2 临床症状2.1 急性型病羔初期主要症状是精神不振,食欲降低或者停止采食,但渴欲增强,且饮水明显增多;之后出现腹泻,往往排出胆绿色或者暗黄色的粥样稀粪,且散发酸臭味,排尿减少,且尿液往往呈黄色,机体过度消瘦,少数还会伴有低热症状。
羔羊消化不良的病因与防治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2期摘要羔羊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饲养管理不当、羔羊营养不全面、营养过剩等原因导致。
预防羔羊消化不良,首先要选育优良品种,同时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加强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
针对营养不良的羔羊,应该以促进消化吸收和控制继发感染为主,补液为辅。
关键词羔羊;消化不良;病因;防治羔羊消化不良的病因与防治白凤君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互助绿色产业园管委会,青海互助810500收稿日期:2017-10-30白凤君,男,1986年生,助理兽医师。
1病因1)遗传原因。
由多个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可知,遗传因素可导致羔羊消化不良,包括近亲的后代和母羊生产性能障碍。
通常,近亲交配所产的羔羊体质弱、体重低,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肠蠕动缓慢。
2)饲养管理不当。
母羊在怀孕期的饲养管理对羔羊的健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妊娠后期,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自身需求和胎儿生长,如果营养不充分,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不良和母羊分娩后乳汁营养低下。
饲养管理不当还可能导致母羊患病,进而影响羔羊的消化系统。
羊舍内的温湿度不适宜,饲养密度大,空气质量差,有害气体含量多,粪便和垃圾没有及时清理,蚊蝇过多等会使细菌和寄生虫在羊舍大量繁殖,造成疫病的传播扩散。
冬季防寒保暖工作做得不好,夏季没有进行防暑保护,会造成羊只冷热应激。
3)羔羊营养不全面。
羔羊出生后没有及时获取充足的初乳,从母体获得的母源抗体过少,导致抗病能力弱,极易发生消化系统障碍疾病。
在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胃黏膜上皮病变,从而发生肠胃炎,引起消化不良或下痢,也可能引起贫血等其他疾病。
4)营养过剩。
新生羔羊吃初乳过急,采食量过多,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的消化不良,随后就会出现采食量减少的现象。
此外,羔羊添加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也会导致营养不能被完全吸收而腹泻。
2预防1)选育优良品种。
杜绝近亲间交配,选择优良性状的羊进行杂交育种,以提高羊的生产性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羔羊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羔羊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多种胃肠疾病,严重影响了羊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因此,防治羔羊胃肠疾病成为了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问题。
一、瘤胃损伤病瘤胃是羊的重要消化器官,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扮演重要角色。
瘤胃损伤病是由于瘤胃黏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主要由于饲喂高浓度浸泡料造成的黏膜损伤,严重时可引起瘤胃穿孔,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胃肠疾病。
预防措施:①科学合理饲喂,饲喂量应逐渐增加,减少贪吃现象;②浸泡饲料要在阳光下晒干,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不能超过2小时;③定期对瘤胃内壁进行清洗,防止渣滓淤积。
二、消化道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对动物肠道黏膜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羊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羊最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蛔虫病、绦虫病、艾美线虫病、原螺旋体病等。
预防措施:①卫生环境要求高,不定期大量投放除虫剂;②保持清洁环境,粪便集中清理,减少宿主异位感染;③控制宿主数量,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场地饲养。
三、急性胃肠炎羔羊的急性胃肠炎是由于胃肠道内病原体的感染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发热等。
预防措施:①维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变异菌数量;②饲料应清洁卫生,严禁长时间堆放;③控制饲养数量,保持羊群密度稀少。
四、胃肠蠕动障碍羔羊常常在摄入不适量食物时出现胃肠蠕动障碍,表现为胃区胀痛、腹泻等症状。
蠕动障碍时,食物在肠道内缓慢移动,破坏了肠道内胃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引发了一系列不适应的菌群。
预防措施:①保证饲料的质量和种类,不要仅仅追求饲料的价格和数量;②控制饲料的饲喂量,不要贪进食品;③确保羊圈通风良好,减少羊群密度。
结论羊的胃肠疾病对于养殖产业发展极具挑战性。
预防和治疗,是控制羔羊胃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对于疾病的治疗,应当参照不同病情进行采取措施。
较大范围内的羊的疾病,也应当注意羊群通风、饲料质量、饲料量等多个方面的疾病因素。
羊不倒嚼的治疗方法

羊不倒嚼的治疗方法羊不倒嚼,是一种常见的羊类疾病,又称为瘤胃消化不良。
该疾病主要表现为羊只进食后短时间内躺倒不起,无法正常嚼食和消化食物。
这种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羊不倒嚼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羊不倒嚼的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包括药物治疗、饲料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
下面将一一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首先是药物治疗。
对于羊不倒嚼的患者,常常需要给予一些药物来帮助消化。
其中,较常用的是抗生素和抗炎药物。
抗生素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炎症症状,从而促进羊只的正常咀嚼和消化。
抗炎药物则可以缓解羊只疼痛和不适感,提高其食欲和消化能力。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些营养补充剂,以补充羊只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帮助其迅速康复。
其次是饲料调整。
饲料是影响羊只消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疗羊不倒嚼时,需要对饲料进行合理调整。
首先,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新鲜的饲料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羊只消化吸收。
其次,要根据羊只的消化能力和需要,选用合适的饲料类型和品种。
如对于羊只消化能力较弱的情况,可以选用容易消化的饲料,如粉粒饲料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病情和需要,添加一些辅助性的保健饲料,如酵母、益生菌等,以提高羊只的消化能力。
最后是环境改善。
羊不倒嚼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改善环境条件对于治疗该疾病非常重要。
首先,要确保羊舍的清洁和干燥。
干净的羊舍能够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降低羊只感染的风险。
其次,要注意羊舍的通风和温度控制。
适宜的温度和通风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羊只疾病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环境调节措施,如增加羊只的运动量、改善饮水条件等,以促进羊只的食欲和消化。
综上所述,针对羊不倒嚼这一常见羊类疾病,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饲料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病例的羊只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羔羊常见的消化不良诊断与治疗

羔羊常见的消化不良诊断与治疗一、引言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羔羊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消化不良是指食物在胃肠道中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导致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胀气和消化功能障碍等情况。
本文将介绍羔羊常见的消化不良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帮助饲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二、诊断1. 临床症状羔羊出现消化不良时,常常表现为厌食、口水增多、腹泻、呕吐、腹胀、拉稀、消化不良等症状。
羊只会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营养吸收不良等情况。
2. 兽医检查如果怀疑羊只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应及时请兽医进行综合检查。
兽医会根据病例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为消化不良,并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3. 实验室检查兽医可能会要求进行血液、粪便和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感染、内寄生虫或其他疾病的情况。
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能够帮助兽医进行更加精准的诊断。
三、治疗1. 药物治疗根据兽医的诊断结果,可以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羊只出现胃肠道感染的情况,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消化道功能不良,可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或其他调理胃肠功能的药物;如果是内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消化不良,可以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兽医的建议和处方进行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导致毒副作用。
2. 膳食调理对于羔羊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合理的膳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适当调整饲料的种类和配比,增加易消化的饲料,减少过于油腻的食物,避免过度喂食或饥饿。
在饲养过程中,也要保证饮水的清洁与充足,促进羊只的正常饮食。
3. 环境管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好环境的管理。
要确保羔羊的栖息环境干净、整洁,并保持空气的新鲜和通风。
避免羊只受到寒冷、潮湿、过度闷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其造成不适。
还要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过度的噪音和干扰。
四、预防消化不良的预防同样重要。
为了减少羔羊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可以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做好以下工作:1. 合理的饲料管理饲喂合理的饲料是预防消化不良的重要手段。
幼畜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

2020年第12期 吉林畜牧兽医·经验交流·JingYan JiaoLiu幼畜消化不良的原因及防治陈晓宽吉林省榆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榆树 130400幼畜的消化机能出现紊乱统称为幼畜消化不良,是哺乳动物幼畜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病的主要特征是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
本病一般不传染,但可以使幼畜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严重的可以导致幼畜死亡。
1 病因幼畜消化不良的患病日龄早则出生开始吃初乳就发生,晚则20日龄前后发生,由此可见,幼畜消化不良与幼畜胎儿期孕母畜的饲养条件有关,也和出生后幼畜的饲养环境有关。
1.1孕母畜的不全价饲养,可引起出生后的幼畜消化不良1.1.1 怀孕母畜的饲料营养物质不足,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某些矿物质缺乏时,可使母畜营养代谢紊乱,进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这种情况下产出的幼畜发育不良、体质差,抵抗力低,极易发生胃肠道疾病。
1.1.2 由于母畜饲料营养不全,导致乳汁和初乳质量下降。
营养不良的母畜初乳中白蛋白、球蛋白、脂肪的含量都低于正常值,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少,开始分泌初乳较晚,初乳没的也快。
所以当新出生的幼畜不能马上吃到初乳或初乳质量不佳,很容易引起幼畜消化不良。
1.1.3 当哺乳母畜饲养不当,发生乳房炎或其它的慢性疾病时,母畜乳汁质量和数量都下降,母乳中还会含有病理产物或微生物,幼畜吃后,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1.2幼畜饲养管理和护理不当,也会引起幼畜消化不良1.2.1 刚出生的幼畜对寒冷和潮湿的适应能力很差,因为幼畜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当外界温度、湿度变化剧烈,而畜舍保温不良或者过于潮湿时,都可以引起幼畜消化不良。
1.2.2 幼畜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对幼畜消化不良影响非常大。
畜舍不清洁、垫草长时间不换、粪便不及时清理,哺乳母畜乳头不清洁,都可以增加本病的发病概率,特别是中毒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此外,畜舍通风不良、过冷过热、阴暗潮湿等都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羔羊胃肠疾病是指影响羔羊胃肠道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胃炎、肠炎、消化不良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羔羊的食欲、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和治疗羔羊胃肠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羔羊胃肠疾病以及其防治方法。
一、羔羊胃炎
羔羊胃炎是指羔羊胃黏膜发炎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厌食、腹泻等。
胃炎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如不规律喂食、饲料质量差、饮水不足等。
预防和治疗羔羊胃炎的方法包括:
1. 合理饲养管理:定时定量喂食,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不过量喂食。
2.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保证羔羊随时都有干净的饮水,以避免脱水。
3. 调整饲料组配:合理搭配饲料,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促进胃肠道蠕动,预防胃炎的发生。
4. 药物治疗:根据兽医的建议,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和治疗羔羊胃肠疾病需要注意饲养管理、饮食卫生和营养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在日常饲养中,要注意羔羊的饮食健康,提供干净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和控制羔羊胃肠疾病的发生。
在治疗羔羊胃肠疾病时,应咨询兽医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以达到尽快治疗的效果。
羔羊中毒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与防治

羔羊中毒性消化不良的预防措施 主要是通过母羊来改善,保障母羊的营 养物质供给,若母羊奶量过多则需要再 产前一周控制母羊饲料中豆科饲料以 及青贮燕麦草等的供给,控制多汁饲料 的使用量。
羔羊养殖阶段由于消化系统发育 不够完善,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消化 道疾病,对于中毒性消化不良的防治可 以有效的改善羔羊的健康状况和生产 性能,为后续羊只养殖的生长育肥以及 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建波, 胡丽萍, 马宁宁, 等. 致羔羊腹
泻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迁徙行为分析 [J]. 中国兽医学报, 2017,37(07):1274-1282.
[2] 谢秀兰, 马小明, 黎帅, 等. 宁夏部分地 区腹泻羔羊源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 验 [J]. 动物医学进展, 2017,38(02):116-119.
3 羔羊中毒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措施
对羔羊中毒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需 要从羔羊的消化不良着手,对出现消 化不良、肠道炎症以及脱水情况的羔 羊我们可以使用 10% 浓度的葡萄糖溶 液 40mL、11% 乳 酸 钠 溶 液 10mL、 维 生素 C 0.5mL、氢化可的松 2mL 混合
后给羔羊进行静脉注射,每天 2 ~ 3d 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还可以使用人 工盐 3 ~ 5g、鱼石脂 0.3 ~ 0.5g、酒精 3 ~ 5mL,将鱼石脂在酒精中融化后再 添加温开水 10mL 后融入人工盐,随后 将这些溶液通过胃管灌服到羔羊的胃 中,或者溶解在 20mL 的石蜡油的进行 胃管灌服也可以。使用青霉素 8 万 IU、 链霉素 10 万 IU 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 射 2 ~ 3 次可以缓解羔羊机体的中毒 现象。通过人工诱导反刍法调节羔羊 的胃肠道蠕动,促进羔羊胃肠道中有毒 有害气体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