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体系和流派文献综述. 0123162 程晓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体系和流派文献综述

程晓强

(学号0123162 国民经济管理121)

[摘要]: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派、制度学派、和管理学派等三个主要流派。三个流派从撒半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现代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主要流派发展

区域经济学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随着长期发展,区域经济学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不同的学术流派。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三个基石之上的: (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的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区域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理论和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区域经济

增长理论、输出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和区域经济模型等等,从而丰富了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内容。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问题;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以克鲁格曼、acha Fu 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

之上;第一是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第二是不完全竞争模型。由迪克西特或斯蒂格利茨创立的不完全竞争模型,被克鲁格曼引入到区域完全流,经济的分析当中。例如,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

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第三是运输成本。假设以保罗・萨

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形式存在,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有一部分丢失了,而不是设计一个单独的运输业的存在。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 [克鲁格曼指出,中心——外围均衡的条件,依赖于制成品在支出中的份额以倒数衡量的运输成本和成反比的均衡规模经济。应当说,这个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二)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区域政策主要是解决区域问题和协调区域利益。约翰・弗里德曼认为,“区域政策处理的是区位方面的问题,即经济发展‘在什么地方’它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的要求。只有通过操纵国家政策变量,才能对区域经济的未来作出最有用的贡献”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 ( 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自身的R &D等。(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最直接的内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或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2 ]: ( 1)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2)更有效地在区内各种用途间分配资源。(3)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4)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以使总收入与总增长最大化。( 5)区域间增长率的均等化。(6)区域间收入的均等化。(7)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缩小区域差异。(8)减少区内拥挤而造成的外部成本,形成最佳空间结构。上述目标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相容的,所以必须依据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发达程度做出选择。

区域政策研究将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一种观点认为,区域问题反映了资本对空间的控制,形成了高技术水平的职能保留在发达区域,低技术水平的职能集中到不发达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必须运用区域政策来改变。主张从制度的创新上,从政策的创新上来解决区域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区域政策演化的方向应当是:协调性,消除各国各自制定的政策所造成的冲突与矛盾;选择性,稀缺资源应尽可能集中用于能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区域,不主张把发展的优先权给予一个国家最不发达的区域;灵活性,政策应有灵活性,以适应区域发展的具体特点和行动需求。

(三)区域管理学派: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上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著名的范例。区域管理由三部分内容组成。是宏观经济问题,其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是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有效协调,使区域经济能够健康有效地发展。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其一是管理学的方法,其二是法律的方法,其三是行政的方法。方法当中包括指导性的手段,也包括强制性的手段。口管理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区域的适度人口主要应考虑区域内的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基础和人口就业的形势。通过对人口的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使区域的发展能够上到一个新的台阶。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个区域发展的题目。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资源,区域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人口教育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精神。所以,人力资源开发正成为区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区域环境管理应当是造就一种发展的模式,在对环境进行严格控制的前提下,造就一种经济发展的良好空间。这种被称为“环境经济模式”的观点[3 ]认为,环境经济模式是以区域或城市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为前提条件,发展相应的经济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模式将区域或城市视为最大的产品,以城市自身形象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