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基础油协议标准
润滑油的标准

润滑油的标准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减少摩擦、磨损和腐蚀,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选择适合的润滑油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考虑到一系列的标准,包括粘度、抗氧化性能、抗乳化性能、抗腐蚀性能等。
本文将对润滑油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粘度是润滑油的一个重要标准。
粘度是指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通常用来描述润滑油的黏度。
黏度过高会导致润滑油在低温下流动性差,而黏度过低则会导致在高温下润滑效果不佳。
因此,选择适合的粘度等级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抗氧化性能是指润滑油在高温下不易氧化,能够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能。
如果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不佳,就会导致润滑油在高温下分解,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另外,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标准之一。
抗乳化性能是指润滑油在受到水的污染时不易乳化,能够保持润滑效果。
如果润滑油的抗乳化性能不佳,就会导致润滑油与水混合,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此外,润滑油的抗腐蚀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抗腐蚀性能是指润滑油能够在设备停止使用时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设备受到腐蚀。
如果润滑油的抗腐蚀性能不佳,就会导致设备在停止使用后易受到腐蚀,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的润滑油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在选择润滑油时,需要考虑到粘度、抗氧化性能、抗乳化性能、抗腐蚀性能等一系列标准,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对于润滑油的标准,我们应该认真对待,选择适合的润滑油,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汽车润滑油国家标准

汽车润滑油国家标准汽车润滑油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它能减少发动机零部件的摩擦,降低磨损,有效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汽车润滑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国对汽车润滑油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以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首先,汽车润滑油国家标准对润滑油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规定。
包括润滑油的粘度、闪点、凝固点、氧化安定性、蒸发损失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润滑油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效果,保证了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得到有效的润滑和保护。
其次,国家标准还对润滑油的环保性能进行了规定。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国家标准对润滑油的挥发性、挥发物含量、烟度等指标进行了严格要求,以确保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
此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润滑油的使用规范和质量检验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国家标准规定了相应的润滑油使用规范,确保了润滑油的选择和更换符合实际需要。
同时,国家标准还规定了润滑油的质量检验方法,保证了润滑油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监督和检测。
总的来说,汽车润滑油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润滑油才能够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保障行车安全。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润滑油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自身的安全。
同时,润滑油生产企业也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够共同维护好汽车润滑油市场的秩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汽车润滑油行业的健康发展。
润滑油 标准

润滑油标准
润滑油标准指的是对润滑油性能的要求和规范,旨在确保润滑油能够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提供稳定的润滑和保护作用。
润滑油标准通常包括油的粘度、流动性、耐久性、氧化稳定性、防锈性、抗磨性、清洁性等方面的要求。
常见的润滑油标准有API、SAE、ISO等,它们分别由美国石油协会、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
在选择润滑油时,应根据机器设备使用的条件和要求,选用符合相应标准的润滑油,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 1 -。
润滑油技术协议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2X 33OMW0气脱硫润滑油技术协议需方: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供方:2011-10-25目录1总则2设计基础数据.............................................................. 2.3技术资料.............................................................. 5.4.规程、协议和标准..............................................................5.5供货范围6.・・6包装和运输6・・・7技术文件7•…1总则1.1本协议适用于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2 X 33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1.2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技术协议的条文提岀异议,那么需方将认为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协议的要求。
1・3供方提供的设备应是全新的和先进的,并经过2年以上运行实践,已证明是完全成熟可靠的产品。
1・4本技术协议虽未提及,但属于保证设备润滑所需要的所有设备、文件资料均属于供方的供货范围。
1.5在签订合同之后到供方开始发货日的这段时间内,需方有权提出因协议、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供方遵守这个要求。
1・6本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到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但不低于最新中国国家标准。
如果本技术协议与现行使用的有关中国标准以及中国部颁标准有明显抵触的条文,供方及时书面通知需方进行解决。
1・7本技术协议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8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一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信函等必须使用中文,如果供方提供的文件中使用另一种文字,则需有中文译本,在这种情况下,解释以中文为准。
2设计基础数据2.1工程概况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2X 330M机组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一炉一塔脱硫装置。
润滑油 标准

润滑油标准
润滑油标准是针对各种类型的润滑油产品所制定的一套指导性
规范。
这些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润滑油生产、使用和测试的各个环节,以保证润滑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
润滑油标准包括了多个方面,如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磨损性能、防腐性能、环境适应性等,不同类型的润滑油产品需要遵循不同的标准。
一些知名的润滑油标准包括了API标准、ISO标准、JASO标准等。
润滑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润滑油行业的发展和用户的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
润滑油国内及国际标准对应

中国石化合作协议书

中国石化合作协议书协议编号:【填写编号】签订日期:【填写日期】签订地点:【填写地点】甲方(供应商):【全称】地址:【详细地址】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邮箱等】乙方(需求方):【全称】地址:【详细地址】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邮箱等】鉴于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石油和化工产品的供应与购买进行合作,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合作协议:一、产品名称及规格甲方同意按照乙方的需求提供以下产品,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规定:1. 【产品名称】2. 【规格型号】3. 【质量要求】二、价格条款双方约定产品的价格为【单价】元人民币/吨(或其他单位),价格根据市场波动适时调整,调整机制如下:1. 【价格调整公式或方法】2. 【价格调整的通知及生效时间】三、供货数量及时间甲方应保证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提供足够数量的产品,具体数量及供货时间如下:1. 【供货总量】2. 【分批供货计划】3. 【每批次的最小规模】四、交货方式及地点产品的交货方式为【FO/CIF等贸易术语】,交货地点为【具体港口或地点】。
五、质量检验与验收1. 甲方应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质检报告、合格证等】。
2. 乙方有权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在【规定时间内】通知甲方。
六、支付方式乙方应按照以下方式向甲方支付货款:1. 【预付款比例及时间】2. 【尾款支付时间及条件】3. 【支付方式,如电汇、信用证等】七、违约责任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八、争议解决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至【仲裁机构名称】进行仲裁。
九、其他事项1. 本协议自双方代表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3.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乙方代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甲方公章)(乙方公章)年月日年月日。
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二章摹础油生产状况2.2产品结构质量按照基础油类别划分,全球传统的I类油仍占据了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份额,全世界产能约3110万吨,占基础油总量的65.7%。
I类基础油主要集中在亚太和前苏联地区,非洲地区全是I类油,中东和东欧地区I类油产能约占98%。
全球II类油产能940万吨,占基础油总量的19.8%,产能主要集中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
全球III类基础油产能约240万吨,占基础油总量的5%,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
我国两大集团Ⅱ类油产能90万吨,占基础油总量21.3%,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为60万吨和30万吨。
中国周边5国和地区的I类基础油为681万吨,占总量的63.2%,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等。
II类基础油214万吨,占总量的19.896,主要集中在韩国、新加坡、日本。
Ⅲ类基础油145万吨,占总量13.4%,主要集中在韩国。
环烷基基础油35万吨,占总量3.2%,主要集中在日本。
5国基础油类别产能统计见图2-1。
基础油产能图2-l各国(地区)基础油产能总计and-棚lin92-1fineamountof/beh-e胡produceabout¥OIMCⅡe-rbyeoutrys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油产能结构具体见表2—2,图2—2及附表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J:学位论文表2-3基础油产能结构Table2-3恤estructureofbaseoHproduce图2-2基础油产钯统计圈喇theh”词"岫statisfies23基础油生产工艺中国石油以及中国周边5国和地区的基础油生产工艺主要是传统的溶剂精制路线和加氢裂化、加氢精制路线。
以下是一些公司的典型加工路线。
2.3.1中国石油各石(炼)化公司基础油生产工艺中国石油下属十家石(炼)化公司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具体加工工艺见附表1。
(1)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石化公司润滑油生产采用大庆原油,应用“老三套正序流程”工艺,即糠醛精制一溶剂脱蜡一白土补充精制。
分轻重两条线,基础油主要有HVIIS0、HVIWIS0、HVl200、HVl400、HVIW400、HVl650等6个品种,主要供大庆润滑油一厂调合不第二二章基础油生产状况·sohemDe越曲ahhgUnit(H叶加氢预处理,FIYC加氢催化裂化,HDF补充加氢精制)图2-3¥-0il基础油生产工艺■毡2-3S-Oil’sbase01"1proees∞(2)SK公司加工路线SK公司的UC0润滑油生产工艺是用加氢裂化尾油生产VH、,I基础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协议标准----------------------------------------------------------------------------------------------------------------------------------------------------------------------------------润滑油基础油2005年6月27日发布2005年7月10日实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一、“润滑油基础油(溶剂精制)”协议标准根据附表1的分类,本标准包括MVI、HVI Ia、HVI Ib、HVI Ic四个品种。
表1、MVI基础油技术要求项目MVI 试验方法75 100 150 250 350 400 500 600 650 750 900 90BS 120BS 150BS外观透明目测 a运动粘度40C 12~<16 19~<24 28~<34 42-<50 65-<74 74~<9090-<110110-<120120-<135135-<160160-<180报告GB/T 265,mm2/s 100C 报告17-<22 22-<28 28-<34色度,号不大于0.5 1.0 1.5 2.0 3.0 3.5 4.0 4.5 5.0 5.5 6.0 7.0 GB/T 6540饱和烃,%(质量分数)报告SH/T0753硫,% (质量分数)报告GB/T 387、GB/T 17040SH/T 0689、GB/T11140 粘度指数不小于60 GB/T 1995闪点(开口),C 不低于150 165 170 190 200 215 220 225 235 245 255 265 GB/T 3536倾点, C 不高于-9 -5 GB/T 3535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5 报告GB/T 7304、GB/T 4945 残炭,%(质量分数)不大于-0.10 0.15 0.3 0.40 0.50 0.6 0.70 GB/T 268、GB/T 17144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SH/T 0604 碱性氮,%(质量分数)报告SH/T 0162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b150C, min 不小于180 130 110SH/T 0193a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加热至50~60C,搅拌15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表2、HVI Ia基础油技术要求项目HVI Ia 试验方法60 75 100 150 250 350 400 500 650 750 90BS 120BS 150BS外观透明目测 a运动粘度40C 7.00-<9.00 12.0-<16.019.0~<24.028.0~<34.042.0~<50.062.0~<74.074.0~<90.090.0~<110.0120~<135135-<160报告GB/T 265mm2/s 100C 报告17-<22 22~<28 28~<34色度,号不大于0.5 1.0 1.5 2.0 3.0 3.5 4.0 5.0 5.5 6.0 GB/T 6540饱和烃,%(质量分数)报告SH/T0753 硫,%(质量分数) 报告GB/T 387、GB/T 17040SH/T 0689、GB/T11140 粘度指数不小于报告80 GB/T 1995闪点(开口),C不低于140(闭口)175 185 200 210 220 225 235 255 275 290 GB/T 3536(GB/T261)倾点, C 不高于-9 -5 GB/T 3535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2 0.05 报告GB/T 7304、GB/T 4945残炭,%(质量分数) 不大于-0.10 0.15 0.3 0.5 0.6 0.70 GB/T 268、GB/T 17144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SH/T 0604 碱性氮,% 报告SH/T 0162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b150C,min 不小于180 130 110SH/T 0193a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加热至50~60C,搅拌15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表3、HVI Ib基础油技术要求项目HVI I b试验方法60 75 100 150 250 350 400 500 650 750 90BS 120BS 150BS外观透明目测 a运动粘度40C 7.00-<9.00 12.0-<16.019.0~<24.028.0~<34.042.0~<50.062.0~<74.074.0~<90.090.0~<110120~<135135-<160报告GB/T 265mm2/s 100C 报告17-<22 22~<28 28~<34色度,号不大于0.5 1.0 1.5 2.0 3.0 3.5 4.0 5.0 5.5 6.0 GB/T 6540饱和烃,%(质量分数)报告SH/T0753 硫,%(质量分数)报告GB/T 387、GB/T 17040SH/T 0689、GB/T11140 粘度指数不小于报告90 GB/T 1995闪点(开口),C 不低于140(闭口)175 185 200 210 220 225 235 255 275 290 GB/T 3536(GB/T261)倾点, C 不高于-12 -9 -5 GB/T 3535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2 0.03 0.05 GB/T 7304、GB/T 4945残炭,% 不大于-0.10 0.15 0.3 0.5 0.6 0.70 GB/T 268、GB/T 17144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SH/T 0604 苯胺点, C 报告GB/T 262氮,%(质量分数)报告GB/T 9170SH/T 0704碱性氮,%(质量分数)报告SH/T0162抗乳化度 [54(40-40-0)]b,min 不大于10 15- GB/T7305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 c150C,min 不小于200 180 150SH/T 0193a 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做为汽轮机油、抗磨液压油专用基础油时增加本项指标。
c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加热至50~60C,搅拌15 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表4、HVI Ic基础油技术要求项目HVI Ic 试验方法75 100 150 250 350 400 500 650 750 90BS 120BS 150BS外观透明目测 a运动粘度40C 12.0-<16.0 19.0~<24.028.0~<34.042.0~<50.062.0~<74.074.0~<90.090.0~<110 120~<135 135-<160报告GB/T 265mm2/s 100C 报告17-<22 22~<28 28~<34色度,号不大于0.5 1.0 1.5 2.0 3.0 3.5 4.0 5.0 5.5 6.0 GB/T 6540饱和烃,%(质量分数)报告SH/T0753硫,% (质量分数)报告GB/T 387、GB/T 17040SH/T 0689、GB/T11140 粘度指数不小于95 GB/T 1995闪点(开口),C 不低于175 185 200 210 220 225 235 255 275 290 GB/T 3536倾点, C 不高于-21 -18 -15 -12 -5 GB/T 3535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3 0.05 GB/T 7304、GB/T 4945残炭,%(质量分数)不大于-0.10 0.15 0.3 0.5 0.6 0.70 GB/T 268、GB/T 17144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SH/T 0604 苯胺点, C 报告GB/T 262氮,%(质量分数)报告GB/T 9170SH/T 0704碱性氮,%(质量分数)报告SH/T0162蒸发损失(Noack法,),%250C,1h 不大于-25 17 13SH/T 0059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b150C,min 不小于200 180 150SH/T 0193a 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