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想公司的战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联想公司的战略分析

关于联想公司的背景分析

一、联想公司简介(基本情况)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0992) 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当时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9年成立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机板、手机等商品。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首次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 2004年4月1日,联想集团的英文名称由“Legend”改为现在的“Lenovo”。同年,联想以17.5亿美元(12.5亿美元以及IBM的5亿美元欠债)的价格收购 IBM PC事业部,并获得在5年内使用IBM品牌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2011年1月,联想宣布与NEC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组建日本最大的个人电脑集团,2010年集团的销售额约为215.94 亿美元。2011年6月,联想以6.7亿美元收购德国个人PC企业Medion。

二、战略分析

(一)联想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PEST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和法律因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提倡以技术带动发展,而现在处于信息化时代,全球各国都在比拼信息产业的发展,并且以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作为国家发展速度及发展规模的标准。因此,我国提出“将信息化

做强做大”的政策,鼓励我国的企业及研究部分在信息产业方面不断地加大强度的投入。这样的环境对联想集团来说,始终是利多与弊,更有利于发展。为扩大内需,我国在08年和09年又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活动,电脑也在家电下乡活动范围内,国家将给中标的家电厂商10%的财政补贴,同时还实行节能补贴政策,三大政策补助使联想的发展之路顺畅不少。

经济因素

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慢慢褪去,尽管现在国际上经济依然有些动荡,但总体上我国还是尽力地保持着稳步发展的状态。因此,对联想来说虽然多少都有一定的冲击,但我国的保护措施相对比较大,中国企业还可以继续稳定的往下发展。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的信息化产业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对于国内信息行业的企业来说竞争力加大了,威胁也在加大。联想在欧美市场也要面临该问题。

社会和文化因素

我国信息产业属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内的市场近几年快速发展,略微呈现饱和状态,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在经济发展的未来时间内,对信息技术的需求量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信息化产业在中国存在着大量的潜在客户群,更有利于联想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做大做强。技术因素

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进几年进步较快,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条件相对于国际来说较弱,在这方面发展的方式主要就是吸纳国外的领先技术、并且不断加大研究力量,拥有自己的信息化技术,做

到将自己的与别人的相融合的状态,技术才可以很好的发展。而作为中国政府自然希望我国可以有自己的高新信息技术,所以一定会大加鼓励国内该行业的发展,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研发,这样的状况必然有利于以信息化产业为主的企业(如:联想企业)的发展。

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

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向于高端技术发展,对技术、规模、品牌和运作等要素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现在只有那些在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比较强的企业才可以在此领域站稳脚跟,所以电子计算机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加之各大电子计算机集团都在打价格战,通过以不断地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消费群体的数量,因此也削弱了行业新进入者进入该行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对联想影响不是很大。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对于零部件供应商,联想通过借鉴戴尔的模式,与零部件供应商达成协议,通过让供应商将工厂建在联想生产部附近,以需要即取的合作方式,将零部件的储存成本及风险与供应商共同承担;至于软件供应商,2006年Intel与AMD在双核技术上的竞争,使处于下游的电子计算机产业中巨头企业有了新的选择权,更是象征了从此电子计算机企业在与上游软件垄断企业的博弈中获得了主动权,也就是说联想企业的pc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变强。但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其“乐

Phone”的软件操作系统完全依赖于谷歌,议价能力较弱。

购买方的议价能力

现在电子计算机的三巨头企业(宏碁、戴尔和惠普)中有直销及经销两种分销模式。

终端消费者:现在电子计算机行业的终端消费者,逐渐由企业商用向个人消费用转型,个人消费者的特点是:对产品个性化要求高,对价格变动较敏感,对质量及细节的要求也很高。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目前对电子计算机的了解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因此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对中国的消费者显得更加重要。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个人消费者市场需求正逐渐趋于饱和状态,消费增长趋缓。再加上3G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消费者可选择范围增加,其议价能力正逐步上升。

经销商:经销商作为专门的销售商,对市场有着敏锐地并且深刻的了解和把握。经销商也与电子计算机的生产企业有着利益共存的关系,同时也分担着电子计算机生产企业的销售风险。正是由于这样的关系,经销商与普通的终端消费者相比,有着明显的价格谈判能力。

替代产品的威胁

以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看,还无法找到可以完全替代电子计算机的电子产品。但是从全球pc行业整体发展来看,联想和其他老牌pc企业面临着未来几年内整个pc市场可能被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所逐渐取代且利润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如何在这一时期实现稳定发展、

有效解决传统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并最终脱颖而出等一系列问题,将是联想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强度

早期电子计算机行业内生产相关产品且规模较大的品牌企业有几十家,其中知名的国内品牌包括联想、同方、方正、长城、宏碁、华硕、神舟、TCL、七喜等。IDC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联想,苹果公司的产品包括iphone、ipad和Mac电脑在中国的销售额为3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6倍,虽然联想已连续9个季度成为PC行业增速最快的公司,但仍远逊于苹果。

除苹果之外,戴尔、宏基等老牌企业也对联想的市场份额“虎视眈眈"最具威胁的仍是台湾地区的宏基,他已通过收购大陆电脑第二品牌方正pc、挖角大陆高管等举措对联想逐渐发起进攻,IDC最新数据显示,宏碁在亚太区2011年第二季度销售排名,从第四跃居第二,超过了惠普与戴尔,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8.3%大幅升至11.9%,紧逼联想,而且其第二季亚太区出货量年增高达62%,居四大品牌之首。而戴尔,他的直销业务依然充满竞争力,不仅如此,戴尔还在平板电脑、服务器、IT服务领域强化了投入。随着戴尔在中国第二条生产线成都计算机系统生产基地和客服中心于2011年全面运营以及厦门新营销中心的成立,未来10年,戴尔在中国的总投入将逾10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中国pc市场的老大。此外专家认为,惠普虽然要拆分、剥离pc业务,但不代表pc将从惠普手中消失,今后2-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