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纱上浆实验

合集下载

纳米新利用:纳米材料与经纱上浆结合

纳米新利用:纳米材料与经纱上浆结合

纳米新利用:纳米材料与经纱上浆结合作者:张敏来源:《中国纤检》2016年第01期一种由纳米材料与传统上浆相结合成型的较为稳定的材料研发已取得进展,该项技术已在美国纺织厂中使用。

在传统浆料中加入少量的纳米材料已在商业生产中进行了试验。

事实证明,纤维内部抱合得越好,纺织物的品质也就越高。

此项纳米技术研究的是具有树脂防护的硅胶复合物,其作用是提升了纤维的紧密度。

背景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用涤纶和棉纤维混纺的免烫面料进入服装市场,造就了一次成功的商业案例。

然而,要生产免烫织物却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传统淀粉浆料是基于棉质纤维发展而来的,对于混纺织物中的涤纶没有粘合作用,不能与经纱粘合。

由此,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样,世界上许多工厂的专用纺织机就只能闲置一旁。

之后,浆料配方供应商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作为配方原膜的聚乙烯醇(PVA)上。

PVA 不依赖纤维的粘附而在纱线上形成一种强力的黏膜,具有耐磨性。

随之,PVA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供应商和业界很快就把PVA配方作为解决前述问题的杀手锏,并迅速被业界采用。

多年来,全世界纺织工业都在研究与开发初级成膜剂,尿素、蜡与合成聚酯粘合剂等。

表面浆膜的改性和化学效应是化工供应商和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最终全世界纺织业界都趋向于采取同一种办法。

由此产生了“查尔斯迪尤尔效应”,即1899年,查尔斯迪尤尔建议关闭美国专利局,因为所有能够发明的东西都已发明出来,专利局已无用武之地。

在全世界大多数纺织厂内,配方成本成为生产的主要构成部分。

工人酬劳与配方成本成了影响生产的决定因素,并且的确出现所有供应商都采用相同的原材料这一现象。

纱纤维内芯仍是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制剂难以企及的内层。

可是,利用纳米的最新技术却一改过去的做法。

今天,这种技术被称为经纱的化学添加剂。

微颗粒附着面积大,改变了纱线的化学性能。

研究人员对含纳米材料的经纱效果进行了认真的评估,他们认为,这种技术拓宽了纳米技术在纺织业的应用范围。

1041.浆纱-1

1041.浆纱-1

• 淀粉浆的浆液粘度较高
– 淀粉浆的浸透性:
• 浆液粘度高,浸透性差。
– 淀粉浆的粘附性:
• 淀粉大分子中含有大量羟基,且具有 较强的极性; •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对棉、麻、 粘胶等亲水性纤维有较高的粘附力, 对疏水性纤维粘附力很差。
– 淀粉浆的成膜性
• 淀粉浆膜比较脆硬,浆膜强度大,弹 性较差。
直 链 淀 粉 比 例 ( %)
0
17
21
24
20
17
22
20
100
• 天然淀粉的上浆性质
– 浆液的粘度
• 粘度的定义:浆液流动时的内摩擦力。 • 粘度的表示:
–绝对粘度:反映液体内摩擦阻力的大小。 以旋转式粘度计测量。单位:泊(P)
1P=100 cp=0.1Pa .S –相对粘度:浆液的绝对粘度与水的绝对粘 度之比。采用漏斗式粘度计测量,测一漏斗 浆液从中漏完所需的时间。单位:秒。 –常用漏斗标准水值为3.8s。

淀粉在水中粘度变化比较复杂,随温度、时间而 异。
– – – – 淀粉在冷水中不溶解,在水中略有膨胀; 水温增高时,淀粉吸收的水分逐渐增多,水温高到某种 程度时,淀粉粒子开始破坏,变成粘稠的淀粉浆液,这 种现象叫做糊化; 各种淀粉的糊化温度不同; 随温度上升和时间延长,淀粉粘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会有 所下降,最后逐渐稳定下来,这种状态叫完全糊化。
• 表示方法:
– 我国:四位数
• • • • • • 前两位数字的100倍表示聚合度(DP=1700); 后两位是醇解度的百分数。 如:1799、1788表示。 第一位:1—完全醇解;2—部分醇解;3—中间醇解; 后两位:乘100为聚合度。 如:205,117,314,
– 日本:三位数

纱线测试实验

纱线测试实验

实验2 纱线测试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纱线认识与纱线支数的测试;纱线捻度的测试;单纱强度及伸长率测试试验。

要求学生认识常规纱线的外观特征,掌握纱线支数的测试方法,并进行细度指标间的换算。

了解捻度机仪器的结构,掌握各种单纱及股线的捻度的测试方法,并掌握单纱强力机的结构和原理,掌握纱线强伸度的测试方法。

二、基础知识1.纱线的线密度测定线的线密度(细度)是表示纱线的粗度程度的指标, 纱线线密度决定着织物的品种、风格、用途和物理机械的性质。

线密度低的纱线其强力一般较低,织物的厚度轻薄,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轻,适于作轻薄性衣料;线密度高的纱线,其强力则较高,织物厚实,单位面积的重量也较重,故适于作中厚型衣料。

纱线的线密度指标有两类,即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指标用纱线的直径来表示。

间接指标是利用纱线的长度和重量间的关系来间接表示纱线的线密度的因为纱线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可能呈椭圆形、跑道形、透镜形等形状。

纱线的理论直径通常是由纱线的线密度换算而得。

纱线表面有毛羽,截面形状不规则,并容易变形,较难实际测量,故纱线的线密度常用间接指标表。

纱线线密度间接指标有定长制(特克斯和旦尼尔)和定重制(公制支数、英支支数)两种。

定长制系指一定长度纱线的重量,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

定重制系指一定重量纱线的长度,它的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线密度的单位为特克斯(tex ),它是指1000m 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目前我国棉纱线、棉型化纤纱线和中长化纤纱线的线密度规定采用特克斯为单位。

采用绞纱称重法来测定纱线的特数:绞纱周长为1m ,每缕l00圈,每批纱线取样后摇30绞,烘干后称总重量,将总重量除以30,得每绞纱的平均干量。

根据下式可求得所测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如下:N tex = 10G 0×100100K W ⨯ 式中:N tex ——— 纱线的线密度(tex )G 0 ——— 绞纱平均干态质量(g )W K ——— 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在毛纺和绢纺生产中,习惯采用公制支数为单位以往曾采用以公制支数为单位。

两性丙烯酸酯浆料的上浆性能分析

两性丙烯酸酯浆料的上浆性能分析

近年来为适应环保 的需要 , V P A浆料在经纱上浆
上 的使 用 受到 了 极 大 限制 , P 无 VA 或 少 用 P VA 的纺 织 上浆 工 艺越 来 越 受 到业 界 的广 为 关 注[ 。 同 时作 1 ]
为P VA 的理 想 替 代 物 丙 烯 酸 酯类 上 浆 剂 也得 到 迅 速
将上浆纱在冷水 中浸泡 6 n , Omi 后 用少量清水冲
洗 干净 , 置在 9 放 0℃烘 箱 中干燥 烘 干 。
1 3 测试 方 法 .
浆纱节能 、 环保 的潜在可能性 。
() 1浆液粘度 将浆液放置在恒 温水 浴或者冰箱
1 实验部分
1 1 材料 与 仪器 .
中, 使其温度达到稳定 , 使用 N J 型旋转式粘度仪测 D一 1
『2H 2 } R] H H H 1 C 3
- c —c —c 1m f —i —i —f -
CO0R COOR COOA+ B一
有 优缺 点 [ 。 聚丙 烯 酸 浆 料 属 于 阴 离 子 浆 料 , 般 2 ] 一
为酸性 , 易溶于水 , 对天然纤维 的亲和性强 ; 但吸湿再
收 稿 日期 :0 00 —1 修 回 日期 :0 00—9 2 1-53 ; 2 1 —60 作者简介 : 刘晓云 (9 4) 女 , 18 一 , 硕士 , 研究方 向为纺织助剂研 究开发与技术 应 用 , - i l xa y n 6 @ 13 cr 。 E mal i io u _ 6 6 . o :u n
粘 性大 , 造 成经 纱粘 并 , 易 只能 作 为辅 助 粘着 剂 。聚丙 烯 酰胺 浆 料是 一 种 亲 水 性 浆 料 , 天 然 纤 维 有 良好 的 与
图 1 两性丙烯酸酯类浆料 Z F的分 子 结构

牛仔布经纱染色和上浆

牛仔布经纱染色和上浆

第四章牛仔布经纱染色和上浆增添内容:第一节经纱准备二、络筒表4—1 结头形式:原织布结应改“空捻结”三、整经(三)经轴整经工艺增加高速整经工艺。

见下表国产高速整经主要工艺参数第二节牛仔布上浆工艺添加现代牛仔上浆工艺要求现代牛仔布上浆工艺要求﹙一﹚现代牛仔布的用纱由于牛仔布市场的迅猛发展,世界牛仔布的产量急剧上升。

在国内来讲,由广东省为主的生产基地逐步发展为山东、江苏省等地区。

随着市场的饱和,在市场竞争中采用新技术新原料的应用,现代的牛仔布在颜色、经纬纱线、纱的原料方面多姿多彩,已突破原有的单一成分、单一颜色的格局。

如经向粗细纱混织,经向竹节,棉涤交织,经纬向嵌金银丝。

原料方面采用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各种弹力包芯纱、包缠线。

在纺纱技术上讲,由原来的传统气流纺发展为环锭纺、空气摩擦纺、紧密纺等技术。

在组织变换上,由传统的卡其织物发展到平纹、斜纹及骑兵斜、小提花复合组织等。

﹙二﹚现代牛仔布的浆纱工艺一.牛仔的浆纱设备略写二.一般牛仔布上浆常用的浆料:1. 变性淀粉:略写(1) 酸化淀粉(2)氧化淀粉2. PV A:聚乙烯醇略写3. 聚丙烯类浆料:由一系列丙烯酸单体通过共聚反应而成。

一般可聚合单体有三十多种,可以根据上浆的纤维不同设计不同单体组合的聚丙烯酸类浆料来满足上浆要求。

其理论依据是相似相溶的原理。

由于聚合反应单体较多见性能差异大,一般浆料生产会选择多种单体共聚,如三元共聚和多元共聚。

通过与淀粉类浆料的配合使用达到替代PV A产品的目的。

其销售形式上可以是液态胶状体(胶水),固体粉状体(胶粉)。

如常州市润力助剂公司生产的AB胶水和AE 胶粉。

4.助剂一般牛仔布上使用的主要是增加纱线柔软性能的柔软剂。

如液态的油剂和固态的蜡片。

浆液的渗透剂:增加浆液的渗透性能。

在牛仔布浆纱的渗透剂选择方面,最好选择耐碱性的阴离子渗透剂。

5. 新型的牛仔布浆料助剂(1)在浆液中起到渗透作用,增加纤维间的粘结力方面的功能型助剂。

经纱预湿上浆的探讨

经纱预湿上浆的探讨

湿同时还要采用高压挤压,这样不仅可以去除经纱上过 多的水分,而且可排除纱线 的纤维间的空气.有利浆液渗透。
2.预湿机构 的形 式及 工艺
上浆 前进行 经纱 预湿 。增 加 浆液 与纤维 的亲和 力 ,以达到 改 善上浆 质 量 又可 减
少浆料消耗的思路.浆纱专业技术人员己进行 了多年的探索.但是由于相应技术问 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一直没有在实际生产 中应用, 直至 19 年预湿上浆首先在长 92
比化学纤维容易上浆 ,但是由于棉纤维中含有纤维紊共生物 ,如蜡状物质 、含氮物
质 、果胶 物质 、矿 物质 以及 色素 等 ,而且棉纱 的纤维 间空 隙存在 空气 ,等 等这些 都 不利 浆液 粘 附和渗透 。预 湿 就是 在经 纱上浆 前通 过热水 进行湿 润 ,这 样就 可 以部 分
去除 附 着在棉 纱纤 维 的棉蜡 、果胶 质和杂质 ,有 利 于浆 液对 纱线 的粘 附 。在 经纱 浸
±3  ̄ C过热 将会 增加 能耗 。
2 .2 压水辊 的 压 力及经纱 的 压 出回潮 率 .2 经纱 预湿 后虽 然经 过一 次或 二 次挤 压 .但 它 的 含水 仍较 多.进入 浆槽 后必 将影
响浆液浓 度 .因此 合理 控制 经纱 的压 出回 潮率 .是十 分重 要 的。而控 制经纱 的压 出
回潮率 与挤压辊 的压 力有直 接 联 系 .压 力小 压 出回潮率 就 高:压 力过 大 压 力机 构 容 易受损 。但经 纱 的压 出回潮 率 也 与经 纱 的 纱 支粗细 、纤 维种 类 、纯纺 或混 纺等 因 素
有 关 .根据纺织 厂 实践 获知 .纯 棉 品种 当压 力达到 6 0 N时 压 出回潮 率在 4 % ×1 K 0 左
维普资讯

纺织生产工艺---浆纱

纺织生产工艺---浆纱

YOUR SITE HERE
二、纺织浆料:
可以理解为:可用于经纱上浆的材料即为纺织浆料。
1、浆料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
主浆料(也称粘着剂)、辅浆料(也称助剂) 按来源分类
天然浆料、变性浆料、化学浆料
YOUR SITE HERE
二、纺织浆料: 2、对浆料的基本要求
主浆料:具有一定的粘度,对纤维有良好的粘头着性(粘附性),可 以形成良好的浆膜,性能稳定,易于退浆,不污染环境。 辅浆料:对主浆料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生产顺利进行。
YOUR SITE HERE
4、浆纱主要质量指标:
(1)经纱上浆率(或上浆率): 经纱上浆料干重与经纱干重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公式:上浆率=(浆纱干重-经纱干重)/经纱干重×100%
(2)浆纱回潮率: 浆纱上所含水份重量与浆纱干重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公式:回潮率=(浆纱湿生-浆纱干重)/浆纱干重×100%
YOUR SITE HERE
二、经纱上浆: 1、浆纱机
YOUR SITE HERE
2、浆纱工艺流程:
YOUR SITE HERE
3、浆纱机主要机构及作用: 轴 架:用于放置经轴及控制经纱退绕张力 上浆装置:完成经纱上浆,达到工艺要求的上浆率 烘燥装置:对湿浆纱进行烘干,形成完整的浆膜并达 到工艺要求的回潮率 卷绕装置:使上浆后的经纱平等排列并卷于织轴上 传动部分:控制全机运转及浆纱总伸长率
第三章 浆 纱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织造生产中经纱上浆的目的; 2、了解经纱上浆后能改善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3、了解什么是上浆材料及上浆的方法; 4、了解上浆设备。
YOUR SITE HERE
一、经纱上浆的目的: ★ 经纱上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纱的可织性,可 织性的提高表现在: 1、提高了经纱的内在强力 2、提高了经纱的耐磨性 3、使纱线表面毛羽贴伏 4、保持经纱原有的弹性

纱线上浆浆纱工艺浆料配方讲课文档

纱线上浆浆纱工艺浆料配方讲课文档
变性原理:用强氧化剂对淀粉大分子中的甙健 进行氧化断裂,并使其羟基氧化成醛基和羧基 。
上将性能:粘度低,流动性好,浸透性强,粘 度稳定性好,不易凝胶,与原淀粉相比,它对 亲水性纤维的粘附性有所提高,形成浆膜比较 坚韧,是棉纱、粘胶纱的良好浆料。
现在二十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酯化淀粉(esterified starch)
不加,雨天吸湿性大 。 E遇重金属盐类生成沉淀,使用软水。
现在三十七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2. 聚丙烯酰胺浆料
称酰胺浆:80年代开始应用 1)制成:丙烯酰胺共聚而成 2)基本特征:8-10%含固量 3)上浆特性:
良好的水溶性,遇无机离子絮凝沉降 浆液成膜性好,浆膜强度高,伸度低 用于苎麻、棉、粘胶、涤棉织物的经纱上浆
现在三十八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3.丙烯酸酯类多元共聚物
制成:丙烯酸甲酯、乙酯或丁酯、丙烯酸或丙烯酸盐等 单体多元共聚而成。
表示:1799 1795 1788 PVA205
现在二十六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3.物理性质
无味、无臭、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粉末、 片状或絮状,比重1.19-1.27。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4.PVA的上浆性能
(1)水溶性(water solubility): 水 溶 性 与 醇 解 度 有 关 , dB=85%—88% 最 好 ;
,总固体率约14%,PH值7.5-8.5,高温、高速 搅拌可溶于水。 3)组分:甲酯(85%)、丙烯酸钠盐(8%)、丙烯 睛(7%)
现在三十六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4)上浆性能
A水溶性:可与任何比例的水互溶。 B成膜性:弹性好、柔韧、强度低、耐磨差、
柔而不坚,吸湿再粘严重 C粘附性:对疏水纤维粘附好。 D温度敏感、冬季易发硬、需加柔软剂,夏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浆率的大小根据 织造条件的不同而定
上浆率过大,会使 浆纱发脆,织造时 断头增多,落浆多 ,浆膜易堵塞综眼 和筘眼,导致织造 工艺条件恶化。
上浆率过小,经纱 经不起摩擦,易于 起毛,也容易造成 织疵,增加断头。

1.实验目的

刻值 20
折光率 1.3638
1.3463 14
由回归方程计算浆液的含固率
设y=浆液折射率,x=浆液含固率 聚乙烯醇(完全醇解度)y=1.3329+0.167x 聚乙烯醇(部分醇解度)y=1.3330+0.156x 丙烯系共聚物 y=1.3329+0.143x CMC y=1.3330+0.152x 动物胶 y=1.3330+0.179x 淀粉 y=1.3328+0.128x 例如:刻值为13.5,查表得折射率:刻值13为1.3525, 刻值14为1.3541。 1.3541-1.3525=0.0016 0.0016×0.5=0.0008 所以刻值13.5时折射率=1.3525+0.0008=1.3533
刻值 折光率 刻值 折光率 刻值 0 1 2 3 4 1.3330 5 1.3344 6 1.3359 7 1.3373 8 1.3388 9 1.3403 10 1.3418 11 1.3433 12 1.3448 13 折光率 1.3478 1.3494 1.3509 1.3525 1.3541 刻值 15 16 17 18 19 折光率 1.3557 1.3573 1.3589 1.3605 1.3622


3.实验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据纱线制定合理的浆液配方,确定上浆工艺参 数; 调浆; 浆液性质测定; 上浆; 变换工艺参数后再上浆; 对浆纱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分析实验结果。

4.实验仪器设备介绍
GA391型单纱浆纱机:该设 备将单根纱线自动上浆、烘干, 卷绕成满足下道工序生产的筒 子纱。 主要技术参数: 锭数:6锭; 车速:20~460米/分; 纱支范围:5~500; 烘房、浆筒加热方式:电加热; 变频调速,电子计长或定径速度 显示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1)打开进光盖板,用柔软的绒布仔细地将折光棱镜擦干净。 (2)在棱镜上滴上蒸馏水(或纯净水),盖上进光盖板,观察视场 中蓝白分界线是否对准刻度0,若有偏离,则用螺丝起子旋动微调螺 钉,使明暗分界线对准0刻线,然后擦干蒸馏水; (3)将需要检测的浆液滴数滴在折光棱镜上,然后合上进光盖板, 并用手指稍压紧,将量糖计进光部分稍上倾,对向光源或明亮处; (4)旋动目镜调焦手轮,使视场内分界线最清晰,读出分界线所处 的刻度值。 刻度值可以查下表换算得折光率数值。

主要结构系统
本设备主要有以下几个系统组成:上浆系统、供浆系统、烘干系统、 成筒系统、温控系统、电子测长计速装置。 (1)上浆系统 纱线从筒子上退绕下 来,通过门式张力器、 导纱瓷片进入浆槽, 经过一对刮浆片的刮 浆(刮浆板的压力可 通过弹簧调节)和一 对压浆辊压浆(压力 可通过移动重锤的前 后位置进行调节), 再通过导纱瓷片和羊 毛毡刮浆进入烘房。



恩氏粘度计
本实验采用恩格拉粘度计测定浆液的相对粘度,即 测定一定容积浆液流过粘度计小孔的时间来表示浆 液相对粘度指标。一般以200毫升浆液,在40℃温 度下,自恩氏粘度计流过的时间(秒)来度量称为 恩格拉秒。 恩格拉粘度计由内锅、加热器、流出管、木塞、搅 拌器、温度计、承受瓶等组成。 使用方法:在水浴槽中倒入清水,打开控制器开关, 调节设定温度,加热。将内锅盖打开,把木塞塞住 流出孔,倒入浆液至液面刚好淹没锅中三个小针。 盖上内锅盖,插入量程适当的温度计测浆液温度。 当浆液温度和水浴温度都是40℃时,拔起木塞,同 时开启秒表,当浆液流入承受瓶容积到200毫升刻 度时立即停秒表,这时秒表的读数即为浆料的粘度。
②在监示状态下,同时按下“位数”和“加1”按钮便是清零功能,可 以使当前长度恢复为0。 ③设备的运行与停止。按一下“启停”按钮,设备运行,再按一下 “启停”按钮,设备停转。

操作步骤
在浆筒隔层中加满水或甘油,将调好的浆液倒入浆筒; 打开总开关,打开“主机运行”开关; 打开“加热”开关; 打开“烘房”和“浆槽”温控开关,设定烘房温度及 浆槽温度; 启动浆泵; 当烘房温度和浆槽温度达到设定值,即可按机头控制 面板上的“启停”按钮启动每一锭进行上浆。 根据工艺要求,旋转变频调速旋钮调整车速; 实验结束后,关闭“烘房”和“浆槽”温控开关,关 闭“加热”开关; 排放浆液,并在浆筒内添加自来水,由浆泵来清洗管 道,关闭浆泵,关“主机运行”开关,关闭总开关; 排放浆筒隔层中的水,拆下每一锭上的浆槽、羊毛毡 等进行清洗。

了解经纱上浆的全过程; 了解上浆工艺参数; 了解上浆工艺参数的调节,掌握浆纱主要质量 指标的检测方法。

2.实验设备及仪器用品
GA391型单纱浆纱机; 量糖仪; 恩氏粘度仪,秒表; 单纱强力计; 浆液; PH试纸,温度计; 电子天平; 纱线。
经纱上浆实验
Contents
1 2 3 4 5 6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及仪器用品 实验内容
实验仪器设备介绍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记录

上浆的必要性
经纱在织造过程中要承受多次拉伸、弯曲和摩擦作用,纤维容易分裂 起毛,严重时造成断头,短纤维纱,无粘、低粘人造丝,合成纤维和 混纺纱在织造前需要上浆。上浆工艺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织造工序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挡车工的劳动强度,所以浆纱是织 造准备工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调浆 2.浆液性质的测定: (1)用恩氏粘度仪测定浆液的粘度; (2)用量糖计或称重法测定浆液含固率; (3)用PH试纸测定浆液PH值。 3.经纱上浆: (1)选择适当的上浆工艺参数(浆槽温度、压浆辊压力、车速、烘燥温 度)进行上浆; (2)改变上浆工艺参数后再进行上浆。 4.浆纱质量检测: (1)用单纱强力仪检测原纱和浆纱的强力和伸长; (2)测定纱线的上浆率。

量糖计
量糖计由进光盖板、折光棱镜、微调螺钉、目镜调焦手轮等部分组成。 它是根据被测溶液的浓度不同而折光率不同的原理设计而成的。由于 溶液的浓度不同,其传播光的速度不同,反映出折光率也不同,折光 率与溶液浓度成线性关系。用量糖计可较简便地快速测定溶液的含固 率,经常用来测量蔗糖含固率的大小,所以也叫糖度计。由于大多数 浆料的水溶液其折射与同浓度的糖液相差不远,故在测量精度不高的 情况下,可借用量糖计来测定浆液含固率。
单锭机头控制面板的操作: ①按“功能”按钮改变显示或设置的参数。
在停转状态下,只要“当前长度”和“速度”灯有一个亮着,此时按 下本键的时间大于0.5秒但小于2秒,显示状态便在“当前长度”和 “速度”之间变化;当按下本键超过2秒,此时进入“长度”参数设 置状态,按“位数”、“加1”按钮,改变相应的参数值。每按下本键 超过2秒,则显示状态在“长度”、“倍率”、“周长”、“当前长 度”之间变化。本机倍率设定为1,周长设定为0.250。

成筒系统 纱线从烘房转笼中输送出来,通过槽筒的转动带动摇架上的筒子卷绕成
形。
温控系统 浆桶和烘房的温度采用智能温度测控仪来控制。

电子计长、计速装置 采用单锭计长、计速装置。


供浆系统 浆桶中的浆液通过浆泵输 送到每个独立浆槽之中。 通过液位调节孔来调节液 位高度,浆液溢过液位调 节孔回流到浆筒中。

烘干系统 采用烘房烘燥,同步带在 随旋转壳体旋转的同时, 在水平方向上还有一定的 位移,单纱在同步带旋转 一转,就能在水平方向移 动1㎜的距离,从而达到 贮存纱线的目的。
Q 2 Q1 Q % Q1
Q——上浆率 Q1——上浆前经纱干重 Q2——上浆后经纱干重

实验记录
浆液性质
浆液名称 恩氏粘度 PH 值 含固率
上浆工艺参数
浆槽温度(℃) 车速(m/min) 烘房温度(℃) 压浆辊压力
浆纱质量检测
原 强力 纱 伸长 强力 浆 纱 伸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