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蟾素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20例
华蟾素注射液腔内注射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华蟾素注射液腔内注射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崔丽花;山广志;刘帆【摘要】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6例经病理或脱落细胞学确诊的MPE患者随机分为华蟾素胸腔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组(Ⅰ组)33例和华蟾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组(Ⅱ组)33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Ⅰ组治疗后T细胞明显增高,毒副反应明显少于Ⅱ组.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胸腔灌注联合热疗治疗MPE与华蟾素联合顺铂灌注疗效相当,但华蟾素联合热疗副反应明显减小,同时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5(015)001【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华蟾素注射液;热疗;顺铂胸腔灌注【作者】崔丽花;山广志;刘帆【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肿瘤科宁波315000;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肿瘤科宁波315000;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肿瘤科宁波3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6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简称MPE)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具有量大、生长迅速、不易控制等特点,大量胸水压迫心脏和肺,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胸腔药物注射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临床疗效不稳定,同时也有不良药物反应[1]。
2011年3月~2012年5月我们采用热疗联合胸腔药物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3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病例均有明确病理诊断,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华蟾素+热疗)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31~76岁,平均58.7岁;其中肺癌22例,结肠癌4例,乳腺癌7例;大量胸水者21例,中量胸水者12例。
Ⅱ组(华蟾素+顺铂)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30~70岁,平均57.7岁;其中肺癌21例,结肠癌4例,乳腺癌8例;大量胸水者20例,中量胸水者13例。
华蟾素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5·中国民族民间医药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论 著Treatise华蟾素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邓李蓉 陈 涛 巩仔鹏 胡月琴 余雪琴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摘 要】:华蟾素是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的抗癌药物之一,它是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中药中华大蟾蜍全皮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应用中药华蟾素单用、联合化疗药用、联合针灸以及在复方治疗癌性疼痛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且副作用较小。
【关键词】:癌性疼痛;华蟾素;综述【中图分类号】R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005-2癌性疼痛(又称:癌症痛,癌痛)即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理性疼痛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依据WHO倡导的三阶梯疗法,即根据疼痛程度不同给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或阿片类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一方面由于各种药物疗法具有诸多毒副作用(如成瘾、耐受、免疫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另一方面,有些癌痛对这些疗法不敏感,以至于仍有约45%的癌痛得不到有效控制。
因此,对癌痛进行积极治疗被列为WHO癌症综合规划中的四项重点之一。
中医认为癌性疼痛由于邪毒内蓄、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成症结,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血行瘀滞,经络闭阻,不通则痛。
华蟾素是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的抗癌药物之一,它是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中药中华大蟾蜍全皮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由于其低毒、高效和抗癌谱广等诸多优点,故在临床肿瘤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应用中药华蟾素单用、联合化疗药用、联合针灸以及在复方治疗癌性疼痛,取得了较好疗效,且副作用较小。
笔者现作如下综述。
1 华蟾素单用华蟾素在肿瘤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原发性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有较好的疗效。
华蟾素既可单药用于治疗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华蟾素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生长改善体力状况,缓解癌症疼痛,具有一定疗效。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烧的临床效果分析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烧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救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烧的临床成效。
方法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
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救治,研究组在此前提下予以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注入,参照组予以静脉注入利巴韦林注射液救治。
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的救治有效率。
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救治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6.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救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突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前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病症,是通过病毒或者细菌在鼻腔、咽部或者喉部出现的急性炎症反应,简单叫做为“上感”。
发病早期病患自觉咽部不适,之后产生流鼻涕、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该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能够自愈,预后理想[1]。
可是也有少数能够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凤湿热、病毒性心肌炎及肾小球肾炎等,临床应予以重视。
上呼吸道感染大概有70%~80%因为病毒导致的,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2]。
现阶段临床医治上感,基本以对症处理为主,因为并没有良好的抗病毒药物,存在乱用抗生素情况、作用局限,并且副作用显著[3]。
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可以止咳止痢、清热解毒,是一种中药制剂。
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
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救治,研究组在此前提下予以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注入,参照组予以静脉注入利巴韦林注射液救治。
依据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
华蟾素注射液灌注治疗6例晚期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

华蟾素注射液灌注治疗6例晚期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孙韬;张誉华;左明焕【期刊名称】《临床肿瘤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inobufacini injection infusion therapy in advanced lung cancer with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Methods Six advanced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were collected by echo-cardiography. The cinobufacini injection was perfused into pericardial cavity at a dose of 6-10ml twice a week with a two-week cycle af-ter draining all of the pericardial effusion. Meanwhile, the symptomatic treatments ( rehydration, diuresis, electrolyte balance, etc.) were given. The objective response was evaluated by effusion in serous cavities evaluation criteria established by WHO and response as-sessment in RECIST version 1.1.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evaluated by NCI CTC 3.0. Results The effusion was dark red, concen-trated and bloody with average drainage flow of 800 ml each time. The pericardial effusion was under control after 24 times of pericardial cavity injections with 4 times for each patient at average. There were 4 cases of complete remission and 2 cases of partial remission. In addition to one patient with mil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there was no blood toxicity ( leucopenia, thrombocytopenia, decreased he-moglobin level, etc.). ConclusionCinobufacini injection infusion therapy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with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could control the pericardial effusion,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g survival to a certain degree with few side effects.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observational study.%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灌注治疗肺癌晚期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
58例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58例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本院肿瘤科进行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患者110例,将其分为两组,58例治疗组患者行华蟾素联合常规方案治疗,5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案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结果: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1.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实体瘤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治疗组的实体瘤恶化率为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实体瘤恶化率38.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结论: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的功效,并且没有毒副作用,目前是抗肿瘤药物中比较安全和有效的一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华蟾素;原发性肝癌;疗效在国内原发性肝癌已经成为常见恶性肿瘤病之一,大部分的肝癌患者都合并有肝硬化疾病。
因为肝癌的发病不明显,因此患者多数是处于中晚期才被确诊,已经无法再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华蟾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由中华大蟾蜍的皮水溶性物质炼制而成的注射液,临床上长期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华蟾素具有抑制肝癌的恶化的功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0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肿瘤科进行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患者110例,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为24-70岁,平均年龄为(46±2.45)岁;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对于肝癌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依据临床分期,可知Ⅱ期有58例,Ⅲ期有32例,Ⅳ期有20例。
所有患者都不愿进行手术和TACE治疗,或者均为无手术和TACE指征并确诊患有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将其分为两组,58例治疗组患者行华蟾素联合常规方案治疗,5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案治疗。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5
·中西医结合·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仁泉
(吉林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摘要:目的 探究对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华蟾素注射液、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11 月医院肿 瘤内科收治的 68 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化疗治疗。对照组 34 例,仅单纯采用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 34 例,采 用华蟾素注射液、化疗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缓解率(47.06%)明显高于对 照组(32.35%),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 KP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药物毒副反应总发生率(8.82%)明显低于 对照组(23.53%),P<0.05。结论 对中晚期肺癌患者采取华蟾素、化疗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晚期肺癌;华蟾素注射液;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5.128 本文引用格式 :全仁泉 .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15):184,186.
0.024
0.033
2.2 KPS 评分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 KPS 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
后,研究组的 KP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 2 KPS 评分变化对比( ±s, 分)
组别
喜炎平注射液文献不良事件个案报道

喜炎平注射液文献不良事件个案报道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不良事件发生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全面收集喜炎平注射液的不良事件个案及典型病例报道,参考其销售数据和HIS数据,分析性别、年龄、过敏史、原发病、给药方法、剂量、合并用药、溶媒、不良事件发生时间等的规律。
结果:喜炎平注射液不良事件个案报道,14岁以下的患者占60.61%,而HIS数据中,14岁以下用药的人次占88.72%;原发病为呼吸系统感染和发热的不良事件占81.81%;合并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的不良事件个案占1/3;输液开始后30min内发生的不良事件占总数的89.29%;2例死亡病例都有药物过敏史。
结论:儿童用药风险没有超过平均水平;对喜炎平合并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的安全性,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建议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开始30min内加以关注;建议对其他药物过敏者应禁用喜炎平注射液。
标签:喜炎平注射液;不良事件;不良反应;文献;个案喜炎平注射液是穿心莲总内酯经磺化而得到穿心莲内酯磺酸盐灭菌水溶液,具有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包裹,阻断DNA的复制,从而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1]。
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对于儿童急性病毒性疾病疗效肯定。
2002年以来,喜炎平注射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其销售量的增大,不良事件报道日渐增多。
为分析影响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本文收集其不良事件个案,开展文献计量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文献检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文库)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合并文献题录,按题录从万方数据资源库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医药资源信息系统下载文献。
本次检索的日期为2012年2月20日,检索的时间段为1970—2012年,检索词为“喜炎平”、“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和“穿心莲内酯总磺化物”,检索策略优先查全率,检索式为:题名包含检索词或关键词包含检索词。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24 例

金蟾生 化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2m +5 葡 萄 糖 注 射 液 ,0 l %
重复下一个疗 程。
化学药物治疗着眼于全身, 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 提高 50 l 0m 静脉滴注 每 日 1 , 次 连用 2 天为一 个疗程 , l 休息 7 天后
22 对 照组 仍 应 用全 身化 疗 , . 化疗 方案 、 法 、 量 与治 方 剂 疗 组相 同, 但不用华蟾素 注射液。
的应用 价值。方法 根 据肿 瘤和肠 系膜 上动脉 ( prr e n r ty M )肠系膜上静 脉(ueo ms . s eom s tiae A 、 u i e ee rr s sp i e n rr e ti vnS V 、 ee e M ) 门静脉 (oaviP ) r i pale V 和腹 腔动脉 (ea ae A 等血 管的关 系 , n clc rr C ) i t y 设计 胰 多普勒评 分 (a— pn
ces ope Ut sudP S 。结果 0—1 者 , ra pl laon D ) D r r 分 血管多 为接触性浸润 , 肿瘤与血管 易分 离 , 血管 活检多 为阴 性 , 以切 除 ; 可 2分者 , 肿瘤血管呈 实质 性浸 润 , 肿瘤 血管 分离 困难 , 血管 活检 阳性居 多 , 手术 切除不 符合 肿
3 治疗结果 见表 1 。 ~3
表 l 两组 治疗前后临床缓解程度 ( ) 例
11 一般资料 .
4 例 均经胸 部 C 扫描 h u和病理 学确 诊 6 T Ⅱ
的中 、 晚期肺 癌患者 , 中男 性 4 例 , 其 2 女性 4 , 例 年龄 4 ~ o 0 8 岁 , 年龄 6 岁 , 平均 3 失去手 术机 会 ( 手术 者 )7例 , 后 复 未 2 术 发转移者 l 例 , 胸探查 者 4 ; 5 剖 例 非小 细胞 肺 癌 4 例 , 中 l 其 中心型肺 癌 2 例 , 围型 l 例 , 细胞 肺 癌 5 ; 腔积 液 3 周 8 小 例 胸 者 3 例 , 包积液 7 , 淋 巴结转 移者 4 例 , 转 移 0 心 例 纵膈 0 肝脏 l例, 3 骨转移 者 2 例 , 转移 者 l 例 。病 理学 结果 鳞癌 2 0 脑 0 l 例, 腺癌 2 例 , 细胞 未 分化 癌 5例。 临床 分期 : 目前最 0 小 按 新 的分 期系统 国际抗 癌联 盟 19 年发布 的 T 原 发肿瘤 )N 97 ( , ( 淋巴结 )M( 处 转移 ) 区域 , 远 分期 标 准 , 非小 细 胞肺 癌 , ⅢB 期 l例, 8 Ⅳ期 2 例 ; 3 小细胞肺癌 5 , 中局 限期 1 , 例 其 例 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
发热20例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目的 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
性发热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20例,在一般对症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华蟾素注射液+喜炎
平注射液静点。对照组:赖氨匹林注射液静注。将癌性发热分为轻、
中、重3级,其中轻度发热37.4 ℃~38 ℃,中度38 ℃~38.8 ℃,
重度38.8 ℃。用药:轻度:华蟾素注射液10 ml+喜炎平注射液150
mg,中度:华蟾素注射液15 ml+喜炎平注射液200 mg;重度:华蟾
素注射液20 ml+喜炎平注射液250 mg,每日一次静点,7日为1个
疗程。对照组:轻度:赖氨匹林注射液0.9 g,每日二次静注;中度:
赖氨匹林注射液1.35 g,每日二次静注;重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8 g,
每日二次静注。分别于用药后第1~7天清晨7时测体温,第1天体
温降至正常为显效,第2天降至正常为有效,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为
微效,第4~7天体温不降为无效。用药7天后进行评价。结果 治
疗组:显效5例(25%),有效10例(50%),微效2例(10%),无效3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例(15%),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2例(10%),有效5例(25%),
微效3例(15%),无效10例(50%),总有效率50%。结论 华蟾素注
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
广应用。
【关键词】 癌性发热;治疗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
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可加重患者体能消耗及全
身衰竭,从而加重病情,加速患者死亡[1]。此种发热对抗生素无效,
西医多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消炎痛及赖氨匹林等,但中晚期恶性肿
瘤患者大多体质较差,使用解热镇痛药,不但容易汗出较多,造成虚
脱,而且易致消化道出血,且疗效一般。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08
年12月运用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取得可喜
疗效,且无西药治疗后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条件的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
组,两组均经病理证实为癌症,且排除其他发热因素。其中治疗组
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83岁,平均56.5
岁。肺癌10例,肝癌5例,胃癌3例,其他2例。对照组20例,
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80岁,平均57.5岁。肺
癌11例,肝癌4例,胃癌3例,其他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发热程度分为轻、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中、重三级,其中轻度发热37.4 ℃~38 ℃,中度38 ℃~38.8 ℃,
重度38.8 ℃。轻度:华蟾素注射液10 ml+喜炎平注射液150 mg(华
蟾素注射液,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l×10支×1
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4020273;喜炎平注射液:江西省青峰药
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l/5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249);
中度:华蟾素注射液15 ml+喜炎平注射液200 mg;重度:华蟾素注射
液20 ml+喜炎平注射液250 mg,每日一次静脉滴注,7日为1个疗
程。对照组:轻度:赖氨匹林注射液0.9 g每日二次静注(赖氨匹林注
射液,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涂山药厂生产,规格:0.9 g×1瓶,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2437);中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35 g,每
日二次静注;重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8 g,每日二次静注。
1.3 评价标准 分别于用药后第1~7天清晨7时测体
温,第1天体温降至正常为显效,第2天降至正常为有效,第3天
体温降至正常为微效,第4~7天体温不降为无效。
1.4 治疗效果 治疗组:显效5例(25%),有效10例(50%),微
效2例(10%),无效3例(15%),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显效2
例(10%),有效5例(25%),微效3例(15%),无效10例(50%),总
有效率为5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
表1 两组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比较 (例)
时间 治疗组 对照组注:治疗组无效3例,对照组无效10例
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 讨论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
染性发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
直接与肿瘤有关的癌性发热约占恶性肿瘤发热的40%。临床化验多
正常。其特点是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发热时轻时重,每天至少有一次
37.8 ℃,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伴有感染时可出现连续高热,感
染消退后仍会持续发热,对抗生素、抗过敏药物无明显作用。其发病
机制:主要是衰亡的癌细胞作为异物进入血中所致[2]。因为晚期癌症
癌细胞大量繁殖,由于血液供应不能满足需要,会有大量的癌细胞坏
死液化,坏死液化的癌细胞能释放出致热物质,同时由于肿瘤内白细
胞的浸润,癌症干扰对致热类固醇合成而引起发热。西医多用消炎痛
之类的解热镇痛剂,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体质较差,使用解热
镇痛剂,不但容易汗出较多,造成虚脱,而且易致消化道出血,加重
病情。因此,鉴于癌性发热的机制主要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系,应用具
有抗肿瘤退热的药物才是治本之选择,然而,就治疗癌性发热的方法
来说,一方面放化疗因损伤机体免疫力,降低白细胞,使机体抗感染
的能力更弱,更易合并感染,加重发热的可能而不适合应用,另一方
面癌性发热对抗生素治疗作用又不明显。由此可知,要想解决这一问
题,必须选择具有抗癌解毒退热且又能提高免疫功能双重功效的药
物,而某些中药恰恰具备这一功效。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经
加工制成的水溶性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瘀祛湿等作用,
多年临床应用表明,其对原发性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多种肿瘤有较
好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肿瘤,增加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喜炎平注射液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主要成分为中药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抗癌功效,临床应用表明其退
热解毒功效较好。华蟾素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应用,既增加抗癌疗效,
又增加清热、退热疗效,并由于为针剂,应用更方便,起效更快捷。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尤其对肺癌、肝癌等癌性发热效果好,这一治疗
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当然,由于观察例数有限,其疗效及机制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衍智,李萍萍.浅谈中医药对癌性发热的治疗.中国中
医药信息杂志,2006,13(5):87-88.
2 刘怀民,杨峰.癌性发热治验.中医研究,2007,20(3):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