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岛的今昔,留给正史著述和口口相传的人们更多的是孤悬海外,偏安一隅,贬放流徙之地,文明闭塞之岛。千多年的岁月,名臣良士北望京城,有口莫辩;芸芸百姓,耕读持家,却在远离京畿和中原大陆的小小岛上,开垦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民风淳朴、性情自由的一方土地。靠着海的缘故,百姓胸怀宽大、包容八方,东南亚的习俗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影响渗透。海南省海口市的五条骑楼老街,就是这样一个透着历史气息、温暖海风、灿烂阳光与纯朴民风的世界。

海南本地人称海口的五条骑楼老街为“南洋街”,街道上一栋栋饱尝岁月沧桑的骑楼静静雕刻着百多年来的历史印迹。这里既凝结着海峡北边内陆文化的厚重血脉,又受着南洋文化的熏陶,连接了文化的世代更迭,又横跨了文化的地域板块。在动荡的20世纪,海口骑楼老街见证了时代特有的交汇和挤压,特有的爆发和沉寂,以及非同寻常的欣悦与悲凉。骑楼老街与内陆和南洋有着诸多血缘、经历、文化、习俗的联系,有着众多普通人思想和情感的纵深,以及我们的探寻和想象。

海口骑楼老街位于市区中山路、新华南路、解放东路、博爱路及得胜沙路一带,街道两侧是近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骑楼。骑楼作为南洋一带的特色建筑形式,适合南方热带气候,一楼过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区别于欧洲西洋建筑,自成一格。海口骑楼建筑依托着南洋的思潮、风气、人力以及物质资源,也是别有特色。上世纪初,一批批早年去南洋谋生的海南华侨,在外面闯荡经商,做生意挣钱后又陆续回到海南,建立自己的家园,借鉴了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并流传至今。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沉淀的历史。海口的骑楼老街作为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是一个世纪里来往南洋的人们记忆的共同载体,是海口文化变迁的生动记录,也是历经多年,海口留给今天最丰赡的城市情怀。

海口骑楼街区的由来

海口骑楼老街的由来,跟海口的港口开放通商史大有联系。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开海贸易。琼州(海口)从此海运四通八达;至咸丰八年清政府与英法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海口)即被辟为通商口岸,称琼州口。从此,琼籍人士热衷于下南洋谋生,外国人则可以在琼州自由往来。1924年,为了建省办特区,当年粤军第一军独立旅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的邓本殷拆去具有629年历史的护城古城,城墙方石被用来铺设一条12米宽的大路,这就是长堤路的雏形。原来五六米宽的石板路全部扩建为通行汽车的街道,原来的四五条马路扩建到了30多条。为了搞好市政建设,邓本殷热情邀请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海口文史资料》载“仅二年,争相修建有骑楼的新式楼房计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焕然一新。”这批琼籍归国华侨,因为衣锦荣归或落叶归根,回到海口后纷纷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骑楼式的建筑,不仅有单边外廊,甚至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致四边回廊,用于商用和居住。这种建筑特色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凉爽舒适的骑楼,利于人们遮阳挡雨。由于毗邻港口,这些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

路通财通,随着商业铺面的建设,老城区的商贸业也急速发展起来,当时全市商店迅速发展到600多家,贸易总额达到一年数百万元。到了夜间,店铺灯火辉煌,广告牌被映照

得五颜六色,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宛如上海十里洋场。

自海口第一栋骑楼在原四牌楼街(今博爱北街)落成,以这座骑楼为发端,海口逐渐形成永乐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华北路)、得胜沙路和沿海甸河的长堤路等,构成了一大片繁华的骑楼街区。

博爱路,老海口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而得名。这条位于海口市东北部的老街,古名城内街,1924年改名博爱路。1966年,曾易名东方红路,1981年再次恢复博爱路的名字。博爱路是海口老城区南北走向最长的街道,宽9米,长1300米,距今约600年的历史,街道两边以骑楼建筑为主。

博爱路的变迁是海口和数百年时光变迁的缩影,同样的街道,或新或旧的石板路,行走了不同时代的人。在博爱路上,有著名的四牌楼。据记载,这四牌楼曾经是海口的坐标中心。四牌楼牌坊,有4个进出通道,也是海口城的“凯旋门”,人们在此迎接升迁的文官武将,中榜的举人进士。这个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四牌楼,如今已经屹立近300年的时间。博爱路也是老海口著名的一条商住街。博爱街骑楼下面的店铺可都是在黄金地段上。北门街过去有海口较早的“海南书局”“会文书店”,清末民初的广行“五邑会馆”和其旁边的“七正店”都非常有名,这也是粤商在海口留下的风光遗迹。北门街还有著名的新加坡侨商经营的精华公司。博爱老街因其沧桑,时光给它留下了斑驳和锈色,而这正是海口的文脉和历史,是新建的城际公路无法拷贝的一种特色。

中山路也是海口的著名老街,这条长207米、宽12米的老街同样在这个城市中蜿蜒了300多年,这条建筑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的原名“还海坊”的老街,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名为中山路。据传说,当时该路中段建筑一凉亭,孙中山先生来海南时曾在此亭休息,为着纪念的缘故而易名。

中山路很短,如今是海口骑楼老街保持历史原貌最完好的一条老街。“一铺养三代”,可以看得出这条街铺面的寸土寸金,街道居民充分利用临街的每个空间开店纳财,在狭小的空间里,亦住亦商。

得胜沙路,穿越150年历史的步行街,独特的骑楼风格,使得胜沙名声在外。得胜沙路位于海口老市区西北部,东起新华北路,西抵龙华路北端,是一条520米长的街道。得胜沙古称“外沙”,因“海口外缠一片平沙”而得名。后来,清道光二十九年,令人闻风丧胆的海寇张十五侵犯海口,把总黄开光率兵战胜贼寇于此,这个“外沙”从此易名“得胜沙”。清咸丰八年,海口成为通商口岸,得胜沙成为港口街道,是海口洋行最多、商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喧闹、繁华。后来陆续建立的中法医院(1901年)、邮政局(1905年)、上世纪20年代修建的海南医院,以及1931年建成的著名的“五层楼”海口大厦,得胜沙街道也逐渐成为上个世纪30年代最繁华的主要街道之一。

新华北路上,传统的裁缝店、各类平民服装鞋店、茶楼、小食店,家家生意兴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解放电影院,仍以毛笔楷体写就的宣传板招揽影客。

西门街就是现在的新民西路,东接博爱南路,西连新华南路。明弘治初,建起西门街、东门街。其中西门街最为显赫:明、清以来,明代的千户府,清代的同知署、参将署都设在西门街。因此,西门街堪称古代海口的首脑机关驻地街道。这里现在是海口市区有名的土特产品批发市场。中国名城海口琼山府城朱桔里因“一里出三贤”而传为美谈,古代海口西门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