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硫的转化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本节课是在高一学生完成典型非金属元素的学习后设立的一节提升内容,以非金属元素主干知识为基础,探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和内在联系。

2、设计背景

传统的复习课以物质为发散点。从单质硫引申到硫的化合物,进而形成知识体系,穿插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具体知识点的强调,最后以典型例题拓展,但需要学生的思维量较大,教学难度也容易出现难度过大的情况。

3、能力要求

新课标中提及,高一学生学习必修时难度不宜过大,旨在促进学生在化学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源于能力上的提升,从三维目标出发,通过情景和问题的设计,教师开始对含硫物质不予总结,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找到不同硫元素之间的转化联系。在分析、探究、归纳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分类思想着手,在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找到突破口。进而总结规律投入应用,最终回归到生活、生产中。将课堂的知识升华到课外,运用结论,配以合适的学生活动设计,感受知识的成功收获。4、实验技能

学生来自各个初中学校,高一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但经过两个多月的前期学习,尤其是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及电解质中离子反应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思想有一定提高。

效果分析

学生通过实验,从突破化合价的变化作为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一条主线,学会从价态角度认识物质群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的多维度感官性,从多角度理解、掌握硫的不同价态间转化,这样处理很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课堂学生知识接受情况、配合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学生已能将知识掌握起来。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今后的教学中实验这一块还得加强,让实验成为常规,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激发。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化学必修1(鲁科版)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3节第2课时,这是高一学生在完成典型非金属元素的学习后设立的一节提升内容,体现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和内在联系。

从内容上看,不仅是对金属元素知识部分的对比,更是在知识面和思维品质上的提升。研究化合价变化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一条主线,学会从价态角度认识物质群的化学性质。通过问题质疑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知识的能力。通过动手实验,了解科学、技术、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评测练习

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含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2.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

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

述不正确的是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

3.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棒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69﹪浓HNO3、98.3﹪H2SO4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依次为()

A.白红白 B.红黑白 C. 白黑白 D. 红红红

4.向50 mL 18 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A.等于0.9 mol B 大于0.45 mol小于0.9 mol

C .等于0.45 mol D.小于0.45 mol

5.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6.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7.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2NaCl + H2SO4(浓) == Na2SO4 + 2HCl

B.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C.CuO + H2SO4 == CuSO4 + H2O

D.2FeO + 4H2SO4(浓) == Fe2(SO4)3 + SO2 + 4H2O

8.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

...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9. 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 A.SO2 B.Cl-C.NO-3 D.Fe3+

10. 在通常情况下,A是固体单质。根据下图的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分子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

(2)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实验证明铜在低温下不能和O2发生反应,铜和稀H2SO4共热也不

能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不断地通入空气来制取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铜与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制备CuSO4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两种方法前者好还是后者好?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