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一直以来教师的形象被定格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除了“天”、“地”、“君”、“亲”中国人最看重的就是“师”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在意教师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也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有内心的脆弱彷徨。可是教师毕竟肩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教师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现代文学大家张承志在他的长篇小说《北方的河》中曾指出: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最可怕的民族。德国哲学家鲁多夫·奥伊肯也曾说过,“现今的人,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其生活的意义,都没有确定的信念”。如何让每一个人拥有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其实是我们一直在孜孜以求理想。

几十年过去了,甚至几百年过去了,这样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师精神世界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他们可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孩子,甚至是一家人、一代人,可见教师精神家园的营造何其重要。

身在物质第一的当今社会,许多教师也不能免俗,每天总是忙忙碌碌,不停地在工作,但一天下来、一学期下来却不知在忙些什么,自身的价值又如何体现。特别是一些普通学校的教师更是感觉到几年下来,日复一日地做着同样的琐碎的工作,应付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根本找不到任何成就感,直至出现了职业倦怠;更有甚者一看到学生就烦,没有丝毫的亲切感,总想应付了事。感觉是只能在一片混乱与忙碌之中仍觉得精神无所寄托。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名校的教师,

因不堪升学的压力以及与同事之间的竞争,相继出现教师发生心理危机甚至跳楼自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可见教师精神家园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虽说每个学校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建设,但这些文化建设大多是属于行政性的,虽然与教师有着联系,但这些和教师自身的关联并不紧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教师营造和谐的精神家园的工作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重要课题。教师的生活、工作、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与家庭,除了要处理家庭中繁杂的生活琐事,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对教师精神家园的营造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纵观学校的各种活动组织,能真正让教师心灵释放的莫过于学校的工会了。

学校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工会文化也包括上述方面。学校工会文化是工会历史的积淀,起着提高集体凝聚力的作用;工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在尊重会员、理解会员、爱护会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以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学校工会要以服务教师的发展为主要工作方向,努力为营造一个和谐、团结、文明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健康之家

工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规范、暗示、熏陶、启迪和管理的形式影响教师、学生的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在学生层面上来讲,“校园文化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心志得到了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展、品味得到提升。”作为学校的工会文化也同样对教师有着同样的作用。

工会的文化建设实质上是对校园文化的一次深度的探索,它研究的层面已经由全体师生转向了以教师为主体,主要是教师精神家园的营建的,为教师的心灵家园营造健康之家。

二、把握工会宗旨营造幸福之家

有人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学校是一个服务机构,我们应该从服务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的学校。说明了社会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把学校定为了服务的层面,那么学校工会更是为师生服重要服务的机构。在改革力度加大、社会活动对教师冲击日益加大的今天,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稳定以及强化教职工队伍的稳定,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地发展,为祖国输送健康合格的人才,是学校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根本任务,为教师营造幸福之家。

三、开展各种活动营造和谐之家

(一)、做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1.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促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和实践,而学习的关键是读书,读书是

提高自我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寻找精神家园的指路明灯。“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教师读书不必达到书痴,但多读却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快速提高自己文化知识的积淀。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储备会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我们常说,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则需要一桶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似乎早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教师更需要像一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需要教师本身不断充实自己,富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的读书活动开采取各种形式,如读书沙龙、读书随想、发表博客等多种形式。读书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教育,教师应拓宽视野,才能担负起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重任。

2.开展“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许多学校启动了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

为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学校专门制定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培养措施都做出了详尽的说明及明确的要求,同时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青蓝工程”的启动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营造了良好氛围,也为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3.加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科研素养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并不能只停留在实践阶段,更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进行课题研究,可以使教师深层思考自己的教

育教学行为,同时快速提高教师专业化建设。只有我们的一线教师真正参与和体验,才能自我切实地感知课题研究对专业成长的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教师专业情意的提高,笼统地讲就是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感情。

(二)、提升教师精神涵养的建设

教师精神涵养的提升首先要加大师德建设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工精神素质。工会应该配合学校,以提高教职工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培养广大教职工积极进取的心态,培养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具体表现为

1、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工会组织的一项权利和义务。工会组织应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增强了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强化了学校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既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学校稳步向前发展。

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坚决把民主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2、关注心理健康,营造温暖的教工之家。

教职工是学校发展的根基,一个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往往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教职员工的喜怒哀乐牵动着学校每一根神经。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教师营造温暖的教工之家、关心教职工生活,是学校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工会要尽量想办法为教职工营造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