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

以色列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
以色列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

以色列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

概述

在古老的以色列民族中,农业扮演着核心角色:犹太教的三大朝觐节日——逾越节、住棚节与五旬节均与农业息息相关,而犹太法典Mishnah(于第三世纪编制的口述传统)中的整个("Seeds”)章节亦全部涉及农业法律。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主要强调在这片土地上定居并实现自给自足),农业又再次在犹太人生活中获得显著地位。受戈登等思想家的鼓舞,年轻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向往回归自然,并希望通过Kibbutzim 及moshavim 两种定居方式扎根于这片土地。

这些新农民面临着诸多困境:水源匮乏,耕地稀缺。而这些困难恰恰激发了他们不断投身创新型农业方法与技术的热情,由此发明了农业技术。实际上,19 世纪末期的Mikveh 以色列农业学校(建于1870年)已经启动了农业研究。1921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落成了农业试验站,随后发展为农业研究机构(即Volcani 研究所),而今该站已成为以色列农业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主要机构。

在本简要指南中,我们将对以色列农业技术的一些主要成就进行概

述,这些成就不仅实现了以色列在食物供给领域的自给自足,还为其创造了高达15 亿美元的年度农作物出口总额(主要为出口至西欧的优质水果、蔬菜及花卉)[1]。尤其是,我们可以看到以色列在水技术和作物增强方面的发展成果,及其在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共享其农业技术诀窍方面作出的努力。

水技术

NaanDanJain 的水技术

尽管享有流着奶和蜜的美名,以色列的淡水资源却并不富有。实际上,加利利海是以色列唯一的天然湖泊,而境内河流规模则十分有限。以色列南半部分多为沙漠地带,且降水贫乏。

早在1898 年,当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有远见卓识者Theodor Herzl 在圣地巴勒斯坦觐见德意志君主时,水资源的稀缺问题就已成为一个讨论的话题。1937 年,以色列创建了Mekorot 国家水务公司,而这比以色列立国还早了十多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作为解决以色列水资源稀缺努力的一部分,以色列公司在灌溉技术、水管理与处理及海水淡化领域已领先全球。2010 年,以色列水技术出口总额高达15亿美元[2]

作为污水回收的全球领先国家,以色列的水循环率约为75%。(而作为世界第二大水循环处理国的西班牙,其回收率却仅为12%。)[3]这些回收水则主要用于农业。对水源的重新利用促使众多以色列公司致力于水质过滤与净化,包括Aqwise、阿米亚德过滤系统、阿科过滤系统、Emecy及Nitron。

智能化灌溉方案

于1965 年创立于Kibbutz Hatzerim 的奈特菲姆实现了滴灌技术改革,现已成为跨国公司,在100 多个国家开展经营,且年度销售额超过 5 亿美元。几个世纪前的中东地区,确已开始采用早期滴灌技术。农民们将未上釉的壶罐埋在树木旁,并定期为其灌满水,使其沿着壶罐逐渐流下来浇灌树木。

塑料及微管技术的进步促使奈特菲姆公司发明了一种现代滴灌技术,它可实现70%至80%的水利用率(开放灌溉的利用率仅为40%)。另一家以色列公司——Plastro 灌溉系统,随即成为奈特菲姆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该公司在2007 年被约翰迪尔公司(John Deere)收购。

色列农业技术公司Netafim 的FDS? (家庭滴灌系统)尤其适用于南非地区的小型农场。

以色列研究与发展机构同样为灌溉技术的后续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地下灌溉(直接将水引至植物根部,从而进一步减缓蒸发)、滴灌施肥技术(通过滴灌系统分配肥料)、防止植物根部盐积累的方法以及针对水栽培的新型滴管技术。例如,NaanDanJain 灌溉可提供智能灌溉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测量作物根部环境,而且

可估算作物需求并自动即时激活灌溉与施肥流程。其他提供高级灌溉方案的以色列公司包括:Galcon、Sadot 灌溉系统及Queengil。

如今,以色列开发的产品已占到全球滴灌技术市场的50% 。[4]

海水淡化

虽然地球表面水覆盖率约为70%,但其中97.5% 都为盐水。将这些盐分从海水中移除的想法早已出现——海水淡化的拥护者包括亚里士多德、弗朗西斯培根及托马斯杰斐逊。实际上,甚至连圣经都有淡化海水的先例。《出埃及记》一书便谈到摩西如何将玛拉中的“苦水”变作饮用水的范例。

以色列的开国之父戴维?本古里安亦认可海水淡化的潜力并鼓励研究与开发机构对该领域进行投资。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色列南部的埃拉特市(Eilat) 已开始使用淡化技术来提供饮用水。20 世纪60 年代,以色列开始出口各种淡化技术,包括Alexander Zarchin 教授的研究与发展小组所发明的真空冻结蒸汽压缩(VFVC)流程。这群科学家随后成为以色列国有淡化工程(Zarchin 流程)公司的核心,该公司如今为私有企业,即IDE 科技。

NaanDanJain 灌溉系统

IDE(以色列淡化企业)科技已展现出其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巨大成就:公司在40 个国家中建成约400 家工厂,其日输出饮水量高

达200 万立方米。IDE 于2005 年在以色列的阿什克伦市(Ashkelon)建成了世界最大的SWRO(海水反渗透)工厂,并于2010 年在Hadera 落成了一座更大的SWRO 工厂。(这两家工厂的年度水产量分别为 1.18亿立方米及 1.27 亿立方米)。此外,公司还赢得了位在以色列西南部的Soreq 建造1.5 亿立方米SWRO 工厂的竞标。IDE 的海外项目包括建成中国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

Desalitech致力利用其闭路静液压回路淡化(CCD) 专利技术将SWRO 淡化推向更高水平。公司称,其模块化扩展系统可通过节省能源及降低设备和维护费用将水生产费用减少25%。Desalitech 于2010 年成功完成了试点项目,目前正与通用电气开展一项由美—以BIRD 基金会资助的联合研究。

ROTEC (反渗透技术)为一家水处理公司,致力于开发新奇技术来改善含盐地下水的淡化过程。该公司的回流(FR) 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防止薄膜淡化系统中的水垢和生物结垢现象(藻类、微生物等有害聚积物)。基于在本古里安大学开展的研究,该项技术获NATO 授权在以色列和约旦两家淡化工厂率先试用。

至2013 年,预计淡化技术将为以色列提供70% 的国内用水。[5]

改善农业生产

以色列在农业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做出了巨大投资。每年通过农业研究机构进行的投资约 1.5 亿美元,该数目相当于通过其他政府机构分配的投资总额。[6]而这项投资不仅促成了创新生产(如圣女果),还改善了品种质量与产量(石榴、棉花、花卉及其他)并提供了更久的保质期。在此,我们将对这些成就进行简单描述。

创新与增强型品种

以雷霍沃特的希伯来大学农业系为基地的BonTom 番茄培育团队,自1950 年开展研究至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领先番茄培育团队之一。20 世纪90 年代初,BonTom 团队的研究人员通过引进首个可延长保质期的番茄品种在番茄市场掀起了一场革命,随后他们提升了圣女果的市场地位,引进了穗番茄,并开发出各种番茄品种,包括味道与颜色更佳的品种、坚实度更高的品种、以及具有对土壤传播型和空气传播型疾病与病毒的更强抵抗力的品种。

BonTom 可以利用对具体环境具有特定适应性的基因来开发能够

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的多个新品种。然而,BonTom 做出了一项政策决定:即不在其培育活动中使用GMO(转基因生物)方法。由BonTom 团队研发的番茄品种在美国、欧洲、南美及以色列种子公司共同生产,并销往全球多个国家。每年,出口至世界各地的BonTom 种子销售总额超过0.5 亿美元。[7]

Hishtil 的秧苗,Hishtil 是以色列一家致力于蔬菜、药草、秧苗和树苗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培育公司

作为一家以色列企业,Hazera Genetics的历史可追溯至1939 年。当时,一群年轻的农民们聚集在一起,打算解决由二战引起的地区种子短缺问题。随后,Hazera 在国内一些地区建成许多试验农田。与BonTom 合作开发的Daniela 番茄品种使公司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他创新型产品包括迷你西瓜与杂交棉种子。如今,Hazera 已成为蔬菜与大田作物杂交种子培育、生产及销售领域的世界领军者,该公司在全球约60 个国家均有运营。

三分之一的公司员工皆致力于研究工作,并将12% 的年营业额投入到研发工作中。进行中的项目包括开发有助于抵抗疾病并促使种植者节省农药的强健品种。[8]

Zeraim Gedera 公司建于1952 年,该公司主要生产番茄、樱桃、辣椒、黄瓜、西瓜、甜瓜及南瓜种的杂交品种,其出口额约占公司销售总额的80%。该公司专门从事番茄、辣椒及南瓜品种的研发与生产,这些品种具有产量大、品质高等特点,且对不同的生长环境具有较强的基因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可将农药使用量降至最低。该公司于2007 年被Syngenta AG 公司收购。[9]

Rosetta Green采用被称为微型RNA 的独特基因为农业及生物燃料行业开发改良型植物特性,该研发工作集中于玉米、小麦、大米、大豆、棉花、菜籽及海藻等主要农作物。公司声称其将“计算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植物转化及高产量特征筛选结合起来,以确认能够用于改善主要农作物的植物特性的最富前景的微型RNA。”[10]

作为Rosetta Genomics农业生物技术部门的一个分支,Rosetta Green总部设于雷霍沃特。2011 年2 月,公司在特拉维夫(Tel Aviv)证券交易所完成了首次公开募股(IPO)。通过微型RNA 基因增强的土豆能够提高其对干旱及严酷环境的抵抗力。[11]

总部亦设于雷霍沃特的Evogene在特拉维夫证交所公开交易,该公司通过植物基因组学为农业与生物燃料行业开发改良型植物。2002 年,一群尝试结合农业技术诀窍与先进的计算植物基因分析的培育人员创建了Evogene,该公司已对通过其独特的ATHLETE (农业特征成果引领科技)平台发现的1500 多个新基因申请知识产权。[12]

农作物保护

作为以色列最大的联合集团之一,Makhteshim Agan专注于生产和分配非专利作物保护产品,这些产品约占集团收入的90%。集团的扩展产品系列包括除草剂、杀虫剂及杀菌剂,这些药剂通过保护作物免受有害野草、昆虫及菌类的危害来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

Makhteshim Agan 集团在世界非专利作物保护产品领域排名第一,在全球作物保护市场中位居第七,并在全球占有超过5%的市场份额。该集团在全球100 多个国家中拥有超过3,000 多位员

工,业务涉及非专利保护作物产品的生产、营销及分销。[13]

Hishtil 专门从事农业技术解决方案。其专长在于节能、植物与环境保护、及气候、水和肥料控制系统研发。

AgroGreen公司位于阿什杜德市(Ashdod),主要从事开发、生产及营销生物农药,这些农药旨在提高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有害杀虫剂残余并创造更安全的环境。公司称,“植物病原线虫(蛔虫)为农民造成了数以亿计的钱财损失。而农民们每年亦花费数百万美元购买化学农药来降低损失……AgroGreen在保护最终产品商业价值的同时成功从根源解决了此类害虫侵扰,从而改变了这种恶性循环。

公司表示,在以色列、意大利、土耳其、希腊及美国等众多国家多

年的商业使用及广泛的农田试验表明,AgroGreen 的生物农药在成效方面与化学农药相当甚至超越了化学农药,与此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安全和环境优势。

温室、动物及其他

以色列温室

以色列亦通过其他多种途径利用科技成果推进农业生产。以下为一些简单案例:[14]

?以色列式温室系统包括专业的塑料薄膜及供暖、通风和结构系统,这种构造可使农民每季节每公顷种植超过300 万株玫瑰及平均300 吨番茄,相当于开放农田的四倍。

?乳制品与技术出口包括电脑化挤奶与饲养系统,以及用于降低奶牛、胚胎移植与牛奶处理设备热压力的冷却系统。

?以色列已大力推进其获奖的Holstein 奶牛与Assaf 羊的牛奶生产。而后者正是改良型以色列Awassi 与德国东部弗里赛奶牛杂交繁育的成果。更重要的是,Assaf 每两年可产羔三只,这比寻常Awassis 羊的产羔率高出50%。

?位于雷霍沃特的CollPlant采用基因工程在烟草植物中生产人造胶原蛋白。人体皮肤、韧带及骨头组织的大部分均为胶原蛋白。该蛋白质更是用于1000 多种医疗技术,其主要来源于猪或牛。Pfizer 与Edwards 公司正与CollPlant 联合开发烟草植物胶原蛋白,分别供外科及心血管治疗使用。

[15]

?将办事处和实验室设于雷霍沃特与迈阿密的Beeologics公司,旨在“成为全球蜜蜂健康的监护人”。其基于RNAi 的Remebee 药物帮助蜜蜂战胜了被认为与群峰崩坏症候相关的IAVP 病毒,从而增强了作物授粉的有效性。Remembee 已成功完成了对上百万北美蜜蜂的临床试验。[16]

Meimad 的牛舍技术,作为两家乳制品农场的独特联盟,Meimad 专门从事乳制品技术研究,包括电脑和挤奶与饲养系统以及冷却系统。Meimad 公司同Afimilk 公司开展合作,Afimilk 是现代乳制品农场电脑化系统的领军者。

?位于内盖夫的本古里安大学的研究人员正针对机器人开发智能感知与操作计算性能,该技术可使机器人发现农田的成熟果实与蔬菜,从而使农民获得最高价值的大丰收。作为欧盟

针对农作物项目的“聪明机器人”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原型系统,以实现温室辣椒、果园水果及优质酿酒葡萄的高产量。[17]

生物燃料与生物质能

以色列众公司亦积极致力于开发来自藻类和其他植物的绿色燃料。此外,作为培养快速生长藻类流程的一部分,现有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泵入藻类养殖厂而不是空气中。因其在该领域的创举,赫兹利亚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所的创始董事Isaac Berzin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8年度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还有多家公司专注于生物燃料与生物质能项目,致力于从农业与城市废物中发电。这些公司亦在该领域寻求以—阿合作机遇。

TransAlgae

在位于雷霍沃特的威兹曼科学研究所的研发中心,TransAlgae 正致力于开发既可用于产生能量,亦可用于动物喂养的基因工程藻类。该公司建于2008 年,承诺其技术“可使生活品质摆脱对外国石油进口的依赖和二氧化碳排放”。[18]

TransAlgae 已完成了第一代基因工程藻类的开发,并在天然气发电站设立了现场研究点。由于藻类可消耗相当于其重量两倍的二氧化碳,因此在燃烧由藻类生成的生物燃料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会与藻类生长循环中的二氧化碳相抵消。公司称,通过该途径,这些卑微的藻类植物可为防止全球变暖做出重大贡献。TransAlgae 致力于培养海生藻类,但藻类培育亦可在临近海洋的非耕地区域进行。

生物燃料提取过程还可产出另一种珍贵的副产品——生物质能,它可作为动物养殖的高蛋白饲料向市场推广。TransAlgae 认为此种培育价值足可以与藻类生产的大部分代价相抵,这将比预期更早实现源自藻类的生物燃料的成本效益。

Seambiotic

位于阿什克伦的Seambiotic 公司建于2003 年,最初专注于

从海产微型藻类生产并出售欧米茄-3脂肪酸产品,但随后将其运营范围扩至生物燃料产品的生产。公司称其为世界上首个从海产微型藻类(使用烟囱排气培育)中提取大量生质柴油和生物乙醇的企业。

[19]

Seambiotic 在阿什克伦以色列电气公司的煤电站开展了一项长达五年的试点研究,其将烟囱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物直接引至Seambiotic 的开放池塘。目前,通过与中国一家大型发电厂合资运营,该公司正在中国烟台建立一个大型商业藻类培育工厂。

同时,公司还与Rosetta Green 公司通过合作开发具有改良基因特征的藻类菌株,实现生物燃料生产。此外,位于美国的Seambiotic 子公司正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的格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对用于航行生物燃料的微型藻类生长程序进行优化。

Algaenesis

Seambiotic 的先进水系统

总部位于耶路撒冷的Algaenesis 称其开发的技术创新将使微型藻类培育出现“典范转移”,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这包括识别实现最快藻类生长的最佳照明强度、已获专利的“照明分配”系统(该系统可收集白天所有有效日光以实现最佳照明强度)。[20]公司初步锁定欧米茄-3 补充市场。

Galten

Galten 公司选择了麻风树而不是藻类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低矮的麻风树为南美的本土植物,但在中美、非洲及亚洲亦有广泛种植,主要用于保护农作物免受食草动物毁坏。这种非食用植物的种子中

油含量超过30%,而Galten 正在将这种植物油转换为生物柴油。据Galten 称,每英亩麻风树的植物油产量为玉米或大豆等农作物的三倍。此外,这种强壮的植物还可在农作物无法成活的旱地生长。

[21]

Galten 公司建于2006 年,曾在加纳一片250 英亩的土地上进行一项试点项目,目前在该国一片更大的种植园中种植该树木。公司称,其辖下的种植园接近25 万英亩。Galten 正在与农业专家们开展合作来提高麻风树的产量,同时还在进行研发活动以探寻该植物的茎杆及其他生物质能的用途,以此实现生物燃料的生产。

Genova

Genove 建于2004 年,作为位在以色列北部Misgav 科技中心的一部分,该公司已研发了成本效率较高的创新型技术,该技术可通过废弃生物质能实现发热发电。当前的生物质能发电设备既昂贵又占地方,但Genova 的创新专利却可以通过桌子大小的紧凑型装置来发电并生产能量。这些装置可在生产废弃生物质能的地方附近放置并使用,如橄榄油加工作坊和酒生产工厂。[22]

以色列农业科研机构介绍

以色列农业科研机构介绍 以色列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机构主要有农业研究组织(Agricultural ResearchOrganization,简称ARO)和希伯莱大学农学院(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Facuty of Agriculture,简称FOA),这两个单位开展的农业科研活动分别占全国的65%和25%。全国参加农业科学研究的有1400多名科技人员,ARO占85%。科技人员中450名有博士学位,ARO占67%,所以ARO是以色列最主要的农业科研机构。直属农业部领导的ARO,位于以色列第二大城市Tel Viv 东南约30km的Bet Degan的Volcani中心,下设大田和经济作物、动物科学、土壤和水、植物保护、农产品储存加工、农业工程和园艺等7个研究所,一个直属ARO的观赏植物系,还有7处试验场(站)。 ARO集中力量研究以色列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培育引进和推出动植物新品种,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由于国家地理、气候等不利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发展创汇农业。其主要科研成就有。淡季(冬、春季)水果、蔬菜栽培技术l水果、蔬菜、花卉的新品种选育,农产品储存加工技术,确保全年正常供应国内市场和冬春季出口的方法,减少农作物平均需水量40%的灌溉技术,城镇排放水及

微咸水用于农业的技术;奶牛提高奶量的育种及饲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的防治作物病虫害综合技术,运用分子生物新技术防止生态恶化及不卫生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ARO通过研究项目和培训,积极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一些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和开发。如过去20多年内就有60个国家每年派人来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国际灌溉培训班。 位于Rehovot的FOA,创建于1942年,当时仅有21名学生,1962年达325人,1992年学生已增到1920名,其中研究生占25%以上。该学院能授予农学、兽医药和营养科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教师和研究生中约有60%力量从事科学研究,重要的科研成就有。用咸水种番茄技术,牛、羊非常规饲养技术,控制由土壤带给植物的病虫害,利用太阳能处理土壤技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有8个月棚架生育期的洋葱育种技术,引用DNA指纹印技术改进动植物品种;通过新实验室试验改进酒质量技术。目前正开展的研究课题有300项,主要为t培育开发柑桔、番茄、花卉、棉花和葡萄良种l增加蔬菜和谷类作物产量;防治虫害和土壤污染,最有效地利用水,改进灌溉技术等.1992年科研经费为500多万美元。

感受以色列的创新力量

感受以色列的创新力量 推荐: 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齿轮技术分会学术年会邀请 函 感受以色列的创新力量——以色列·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深 度考察总结 在社会主义国度,马克思绝对是指导我们思想的“先知”;作 为理科生,爱因斯坦无疑是我们膜拜的偶像。希伯来,一个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曾产生无数哲人巨擘,泰斗大师。怀揣对犹太民族的几许好奇,带着对宗教圣城的几多神秘,我们终于踏上了这片“上帝的应许之地”,开始了“探寻以色列创新奥秘”之旅。2017年6月4日,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与阿基米德先进技术网联合组织的“开拓创新,智享未来”——2017以色列·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考察顺利起航。探秘以色列,就不得不把希伯来历史做一简要概述,否则很难理解其逆境创新的原动力。最早的犹太人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 是“渡河而来的人”。根据《圣经》和其他史料记载,犹太人 的族长亚伯拉罕率领其族人从两河流域的乌尔城向西渡过 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来到当时被称为“迦南”的巴勒斯坦。《圣经》载:公元前1600年,迦南发生了一次特大饥荒,希伯

来人为了逃避饥荒南迁埃及。在埃及住了四百多年后,他们在领袖摩西的带领下重返迦南。希伯来人出埃及时,上帝在“西奈山”亲自向摩西传达了对其族人的十大告诫,即犹太教著名的“十诫”。此后,“希伯来人”一词就很少在《圣经》中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以色列人”。“以色列”意为“与神角力者”,来源于《圣经》犹太人的祖先雅各与天使角力并取胜,天使将雅各的名字改为以色列。雅各,就是率领子孙南迁埃及并旅居430年之久的犹太人先祖,生了十二个支派。公元前935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北方的以色列国和南方的犹太王国。以色列国以撒马利亚(巴勒斯坦中部,耶路撒冷以北67公里处)为首都,犹太王国仍以耶路撒冷为都城。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国被亚述人所灭;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吞并。尼布甲尼撒大帝占领了耶路撒冷,毁掉了犹太圣殿,强迫一部分上层人士移居巴比伦,史称“巴比伦囚徒”……此后几百年间,犹太人虽返回故乡,重建了圣殿,但已不复为独立主权国家。希伯来历经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的统治,但仍坚信他们的上帝并顽强地生存着,令统治者不得安宁。从公元70年起,罗马人遣散了犹太人,耶路撒冷的圣殿第二次被焚毁,犹太人从此失去了自己的祖国,开始了长达一千八百多年的流浪和灾难。然而,这个民族始终信仰他们心中的上帝,恪守宗教习惯,以特有的生活方式显现民族的存在。在世界文明史上,犹太教对早期基督教

以色列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以色列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范文仲 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人口总量仅在800万左右。尽管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但通过制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以色列政府自上世纪80年代即成功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在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现代农业以及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均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果。 从1999年到2010年间,以色列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了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居世界首位。2013年,以色列民用科技研发支出约128亿美元,同比增长7.3%;人均研发支出1357美元,同比增长4%。从事研发的全职人员超过70412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9.1%。 以色列能取得这样瞩目的成绩,以色列政府的统筹规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颁布的创新促进法案、主导的各类创新基金项目以及推动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等诸多措施值得借鉴。 设立专职机构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以色列于1985年颁布实施了《产业创新促进法》,以法律形式界定了以色列政府支持产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 《产业创新促进法》提出了政府支持产业创新应以“科学为基础、出口为导向”的基准原则。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所有权性质如何,只要符合创新条件,均可申请政府的各类研发支持基金,通过政策性资金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鼓励中小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其次,《产业创新促进法》将创新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协调等各项权利集中授予了经济部(原工业与贸易部)下属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Office of the chief scientist, OCS)。 在这一法律框架下,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牵头负责了以色列政府一系列研发支持计划,包括研发基金计划、孵化器计划(the Incubator Program)、磁石计划(the Magnet Program)以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众多科技创新活动。在民间风投行业尚属空白的80年代,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每年通过各类研发基金支持了数以百计的科技创新项目,解决了这些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 此外,以色列政府也一直着力打造宽松友善的创业环境。《以色列公司法》使得以色列成为了世界上最容易成立新公司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经营环境报告》统计,在以色列设立一家公司平均仅需13天,费用仅占当地人均收入的3.5%。 政府主动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分担投资风险,对具有“高技术优势”的公司和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特殊贷款和投资补贴等优惠措施。符合条件的科技创业公司,可享受最低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以色列标准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6.5%)。 制定一系列创新支持配套政策 以色列政府针对不同技术领域在不同环节的创新特点和需求,制定了差异化、多层次的创新支持政策,对科技创新的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在创新项目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研发支持基金(The R&D Fund ) 研发支持基金是以色列政府在《产业创新促进法》框架下最早实施,也是适用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项创新扶持计划。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作为一个农业自然条件极其不利的国家,以色列的农业已发@为高度发达、极具特色的产业,在世界农业中独树一帜。其在农业经营组织构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k科研与技术推广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1.积极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除基布兹、莫沙夫这种地域性农业组织外,还建立了农业劳动者联合组织和农产品合作销售组织等专业组织。前者着重于协同政府加强农业劳动力安置,代表农业生产者与相关部门、组织和公司谈判、协商;后者着重于协调农产品市场供给,通过出口机构促进农产品出口,统一组织销售以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等。在以色列,这种农业地域性组织与专业组织相结合的集体与合作经营被视作农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加入WrO后,农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很高的大农场及其组成的合作社联盟,跨国公司,甚至是由农产品出口国组成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单靠农户经营已不能完成我国农业与国外大市场的对接,我们将难以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强势竞争。中国需要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条很好的出路。 2.扬长避短,积极进行农产晶结构战略型转变以色列曾将实现粮食自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方针,相当面积的耕地被用于种植谷物,得不偿失。以色列政府及时进行战略性调整,集中力量发展适合本国水土、气候的水果、蔬菜、花卉、棉花等高值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大量出口创汇,使自己的资源优势得以凸现,并转化为经济优势。 3.全面推行节水技术、变旱地农业为灌溉农业以色列很早就采用节水的喷灌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则普遍采用更加节水的滴灌技术,并将计算机、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灌溉之中,可对作物所需水’、肥、农药进行遥控供应,实现了灌溉技术的电子自控化,使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土壤得到改善。”98年,灌溉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56.7%。以色列农业的发展,灌溉技术功不可没。 4.注重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色列高度发达和集约化的农业,得益于强大的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其科研力量雄厚,经费充足,设备先进,科研项目专细,在灌溉技术、沙漠改造、良种培育、绿色农药等方面成果卓著,一些成果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农机、灌溉设备、农药等输出国外。先进的科技和有效的推广体系成为生产条件并不占优势的以色列农业得以成功的支柱。科学技术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以色列得到了极好的印证。

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科技创新经验

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科技创新经验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创新国家,而处于以色列西海岸的特拉维夫,人口大约为40万,不到以色列总人口的1/20,却是以色列的经济和科技中心,占据以色列60%以上的创新种子公司,每年有40多家创新企业被谷歌等高科技公司收购,并被誉为“欧洲创新领导者”和“仅次于硅谷的创业圣地”。 特拉维夫的成功奥秘,需要从两个层次予以解读。第一个层次为国家层次,即整个国家的环境基础。第二个层次是

特拉维夫城市创新系统的运作模式和具体策略。 以色列科技创新的国家环境与文化基因 以色列的国家宏环境与文化基因对整个国家的科技创 新的积极影响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军事威胁与地缘政治 以色列与周边国家之间自建国以来就矛盾不断,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使得国家安全和国土完整的概念深入每个以色列人的内心,以政治、军事手段保护本国成为必需。以色列投入了大量资本,进行军工技术的研发,主要表现为材料、通信、电子、医疗等领域。这些研究成果一部分应用到最前沿的军事国防领域,另一部分则通过民用化改造,这一方面改善了国民生活,另一方面也为军事投入带来了部分收益补偿。以色列的创新活力之一在于注重了军用与民用之间的界限与交集,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每个以色列年轻人必须经历一段军旅历练,他们在军事历练中,通常都会进行高端前沿科学教育、科技培训、武器操控等内容。由于周边军事环境复杂多变,这些年轻人在军旅历练中会分成不同小组,与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共同学习,并在实际行动中给予最大限度自由,鼓励组织调配创新。这种创新品质和对前沿军工技术的了解,为年轻的以色列人未来创业的创新、冒险以及知识需求埋下了伏笔。 另外,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以及以色列与美国的关联关系(大量犹太人生活在美国并从事相关跨国工商业业务),使得以色列长期受到美国的科技与资本支持(图1),大大促

我国的农业发展前景观以色列农业发展后感

我国的农业发展前景 —观以色列农业发展后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的科技成果已居世界领先水平,有的也已接近世界水平。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总体水平大致落后15—20年,某些领域还有继续拉大差距的迹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农民相比差距更大。所以在于一些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正如前不久看了一个关于以色列农业的视频,不禁让我们感叹以色列农业的发展绝对可以算是一个奇迹。以色列是是所罕见的土地贫瘠、水源奇缺的国家,年降水约200毫米,在沙漠地区更少,仅有25到50毫米;人均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的3%。全国90%的土地是沙漠,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南部的内盖夫(Negev)沙漠与海拔为–420米(世界最低点)的死海接壤,夏季气温更高达40摄氏度,而他们却在那样的环境创造了一个农业大国。 要说到以色列的成功可以说有很多方面,据报道:以色列农业的成功主要归功于科技的利用跟政府的正确领导,以色列的高科技十分发达,他的高科技公司仅次于美国,高科技使农业工业化,以色列的增产95%靠科技。 同样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虽然农作物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其中也面临的许多问题亟须解决。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为了加快经济建设,不顾生态的破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有资料显示,从1998-2000年,我国平均每年有36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退化成沙漠化,大批良田变成沙漠,特别是北方。不尽如此,我国还面临着很严重的水体污染,这同样也迫切需要解决。 在这里我个人认为以色列在农业上的方法在我国其实也有可行之处,譬如在北方和西部地区,特别是那些缺水的地区,可以采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滴灌比漫灌节水1/3-1/2,使单位面积的土地增产1-5倍,也可以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这对于那些地方是一个十分不错的解决办法。当然,这只是一种解决的方法,至于它能否适用我们国家适用,这就需要我们的专家,需要他们去好好分析了。 还有就是在以色列这个国度,无土栽培的技术也运用的十分广泛,这是由于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小,土地资源少。虽说我国土地面积大,但这是总的来说,对于人均的土地面积来说,可以说我国也算一个国土匮乏的国家。再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域分布,有的地方土地资源也是十分少。而这时如果运用无土栽培的话,可以弥补土地资源的不足。还有如果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因土壤带来的病虫害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产量。 这里值得一提得是以色列建立的健全的农产品流通系统,他们通过建立遍布各城镇的许多农贸市场、超级市场和批发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业公司(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民引入市场,使之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并且各农业公司、企业都十分注重和致力于农产品营销工作。自上而下的农民协会形成强有力的农业发展支撑点,以色列农业部下面有若干专业市场服务机构(称董事会),往下延伸又有众多的分支机构(农民协会),这些组织由政府人员、批发零售商、消费者和农民参与组成,农民占50%。决策采取投票表决形式.全国90%的农民都加入了协会。董事会和农协既负责按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计划,又协调农业生产与政府、国内外供销、出口商、储运、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关系衔接。农民通过家中的电脑与上述体系联网,不出家门就可直接获得当天国内外市场行情和购销情况,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由这些组织委托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解决。 我看来,这种方法十分适合我们国家借鉴,特别是在这几年发生的“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事后,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政府部门没有科学地抓住调控时机,也在加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把政策性保险延伸到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保持市场稳定的工作不足。

以色列基本农业政策和措施

以色列基本农业政策和措施 1.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收入的外向型出口农业以色列建国后曾追求实现粮食等农副产品的自给,忽视了自然资源条件恶劣的现实,结果是农产品长期大量进口,财政负担沉重。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及时改变了发展战略,对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较大规模地缩减粮棉的种植面积。谷物播种面积由70年代末的12万公顷下降为90年代中的10万公顷,2000年进一步下降,降为5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由80年代中期的6万公顷降为90年代末的2万公顷。同时加大了适宜本国气候条件、经济收入高的出口产品,如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和畜产品。这种调整弥补了自然资源的先天不足,发展了优势产品,由出口带动了农业的发展。 2.积极发展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去,农业是基布兹、莫沙夫的惟一经济来源。经过多年的调整,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基布兹既涉及食品加工、轧花、纺织品、木制品、橡胶制品、建材、纸张等传统行业,也涉及光学设备、高级灌溉系统、农业机械、电子装置等现代行业,还进入到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工程等新兴行业;商业、服务业也得到发展,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社员”已占总就业人数的80%。 3.将节水、改造沙漠、培育适合本国自然条件的农畜品种等作为农业科研重点以色列农业和自然条件很差,缺水、干旱、沙漠化,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但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和建立发达的灌溉系统,使其耕地的大部分实现了水利化。在农业技术体系中,灌溉技术始终居于核心地位。灌溉技术的推广,不仅大量节约了农业用水,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也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农业收益。此外,在沙漠改造、培育特色农畜品种、利用太阳能、农畜产品高产和高速繁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重点投入了人力、财力,对成就如今高度发达的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4.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教和推广体系全国共有30多处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单位,大体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2类。第一类是以基础性、宏观性的研究为主的机构,如戈尔登农业自然及基尼烈河谷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维氏光合作用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以色列生物研究所、海洋湖泊研究所、灌溉排水研究中心、土壤和水分研究中心等;第二类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机构,如大田作物与园艺作物研究所、纤维研究所、土壤侵蚀研究所、肥料和土壤研究中心、农业工程研究所、农产品工艺与贮藏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科亨’’生物防治研究所、“基姆龙”兽医研究所、鱼产品研究所、鱼病研究所、林产品研究所等。这些农业研究单位主要由农业部管理,其经费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和其他渠道,如农业生产者组织、技术成果转让、国际合作基金等。另外,还有地区性研究开发机构,如约旦河谷研究与开发管理局、布劳斯坦沙漠绿化研究所等。不少大学也设有一些专业性研究单位,如特拉维夫大学设有高产作物研究所,希伯来大学有机化学部附设自然物质研究所、生物防治研究中心、环境研究和管理中心,内格夫本·古里安大学有沙漠研究所等。 农业教育方面,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设有农学院,下有12个系,附属4个研究实验中心。此外,有罗氏农业工程学院。在培训推广方面,设有鲁平培训中心和戈尔加麦尔山国际培训中心等,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推广人员和推广实用技术。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局专司农技推广,负责收集、核查和分析农业科研成果,并及时传授给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咨

关于以色列农业的案例分析

关于以色列农业的案例分析 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自然资源匮乏,山区和沙漠占国土面积的23%。以色列自然条件恶劣,土地沙漠化、气候严重干旱,全国淡水资源仅有2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严重缺水水平。年平均降雨量在400~5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冬季的12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分布不均,从北往南雨量递减,将近一半的国土面积年降雨量少于150毫米。耕地面积40 多万公顷,人均不足1亩地。然而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以色列却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全国人口700余万人,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农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约为2%,农产品自给率达95%.主要农作物包含小麦、玉米、棉花、柑桔、葡萄、蔬菜和花卉,其果蔬、花卉大量出口,占领了欧洲40%的市场份额,有“欧洲冬季厨房”之称。棉花单产量世界第一,水果和蔬菜单产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以色列的自然条件可以说与新疆是极其相似,其中也一定有许多值得新疆农业生产借鉴的地方。以色列农业的主要特点主要有: 1.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目前,以色列已建立一整套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紧密配合的农业研究和推广体系。他们的科研项目直接来自于生产一线,并由生产部门提供部分科研经费及试验基地,由农业部下属的农业研究组织来承担。一旦取得成功,通过农技推广服务站举办培训班,建立示范点,进行实地推广。所创利益由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双方分成。以色列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和推广人员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开办或联办私人示范农场、科技型开发企业、推广型的培训示范基地,很直观地传播新技术、新品种。因此,以色列每一项农业新成果、新技术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应用和普及。 在农产品销售服务上,有专业的内、外销组织,它们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全国农产品内销组织“努瓦”有职工7000多人,全国70%以上农产品通过该组织 购销。它是非盈利性组织,通过收取7%~12%的手续费维持运行,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以色列农产品出口组织是一个非盈利的半官方公司,现有员工300多人,在国外设有8个办事处,主要任务是组织货源和批销产品以及收集市场信息。政府不负担费用,靠收取5%的手续费维持运行,年底农户参与利润分成。此外, 农户还成立了一些跨地区的专业组织,例如花卉组织、蔬菜组织和畜牧组织等。这些组织组成了利益共享的联合体,配套地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 2.高效节水的灌溉系统 以色列全国处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境内鲜见大小河流,淡水资源极为匮乏。因此,以色列人把水称之为“蓝色的金子”。农作物、果园、蔬菜的灌水,由最为节水的滴灌来解决,即:利用一系列口径不同的塑料管道,将水和溶于水中的肥料、农药通过压力管道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水、肥、农药均按需由电脑控制定时、定量供给。目前,以色列90%以上的农田、100%的果园、绿化区(含城市街道行道树、公园和房前屋后的绿化等)和蔬菜种植均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水滴灌王国。滴灌比漫灌节水13~12,可有效防止土壤 盐碱化和土壤板结。滴灌技术的普遍应用,使以色列建国至今,农业用水总量 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以色列注重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保护资源、环境,实行用水许可证、配额制及鼓励节水的有偿用水

以色列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借鉴

以色列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借鉴 2013-03-01 以色列是全球创新型国家的典范,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航空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更是居于世界前列。本报告重点分析了以色列政府在国家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国以标准型的研发支持政策、“磁石”计划和孵化器等为重点的创新政策体系,以及在平衡基础研究和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若干经验措施。在此基础上,立足国情,提出我国在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分散创新风险、融资、创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选取关键技术领域强化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互利共赢的技术产业化机制,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技术合作,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以色列是全球创新型国家的典范,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航空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更是居于世界前列。本报告重点分析了以色列政府在国家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国以标准型的研发支持政策、“磁石”计划和孵化器等为重点的创新政策体系,以及在平衡基础研究和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若干经验措施。在此基础上,立足国情,提出我国在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分散创新风险、融资、创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选取关键技术领域强化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互利共赢的技术产业化机制,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技术合作,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以色列是典型的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国土面积仅为2.2万平方公里,超过60%的国土属于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并且该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有时甚至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爆发武力冲突,但是以色列的经济发展却从未停滞,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自1995年之后,以色列的经济增长均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11年,其GDP增长率达到4.6%,位居OECD国家中的第二位。同年,人均GDP达到3.1万美元,位居世界第27位。人均收入已由建国初期不足美国的25%增长到65%。以色列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航空等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更是居于世界前列。2011年,以色列高技术产业出口超过200亿美元,占其工业出口总值的43%,占其GDP的比重约为10%。以色列能够成功实现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成为全球创新型国家的典范,与其特有的犹太文化、地缘政治环境、战争压力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但政府在创新投入、

以色列农业概况

以色列农业概况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以色列农业概况 以色列属于亚洲大陆,地处地中海东南角,西临地中海,北连黎巴嫩,东与约旦河西岸接壤,东北与叙利亚为邻,东南和南面以亚喀巴湾与埃及西奈半岛为界。扼欧亚非三洲会合处,为东西阿拉伯世界的桥梁。 以色列北部是加利利山,高度为1200米左右,在加利利山以东为约旦河谷。在加利利山以西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从黎巴嫩边境一直延伸到南部。加利利山向南俯瞰着埃斯德拉隆谷或埃梅克谷,埃斯德拉隆以南是高原。高原以南是内格夫。 沿海地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温度在32~38℃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大巴列湖附近以及内格夫从不下雪,洼地也很少下雪,耶路撒冷和上加利利虽然下雪,但雪量悬殊甚大,前者只有几英寸,后者可达几英尺。河谷地区,有时酷热,气温可达40℃以上,而且十分潮湿。以色列降雨少,一般在400~550毫米。降雨主要在冬季的12月至来年3月,6、7、8三个月根本无雨。降雨量各地区差别也很大。加利利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以色列越往南雨量越少。从全国看,60%属干旱地区,20%为半温润区(北部),50%国土降雨少于150毫米。 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滨海平原、加利利山区以及上约旦河谷。 一、农业发展历史 以色列农业奇迹得益于正确的发展战略。建国50年来,以色列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农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其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50年代开始,农业开始大起步、大发展。建国初,以色列处于战争环境,大量移民从国外涌入,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农业成了当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柱。以色列在全国垦荒、兴建定居点,目标是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自足。当时,以色列军事开支负担沉重,但仍优先满足农业投资。1952年以色列引种棉花,用10年时间解决了穿衣问题,棉花单产世界第一,棉花出口创汇仅次于柑桔。1953年以色列开始建北水南调输水工程,开发沙漠。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开始,滴灌推动农业革命,建立高效市场机制。60年代初,以色列土地开垦饱和,农业单产徘徊,沙漠改造缓慢。以色列开始探索科技发展农业的出路,60年代中期发明滴灌后,国家立即大力扶持,农业革命

以色列的沙漠农业技术

以色列的沙漠农业技术 一 以色列的沙漠农业技术 圜2鬻誓 开发工作除了农业研究院和一些大学从事防治荒漠化的研究外.政府还于l973年在内盏夫沙漠地区建立了沙漠研究所,专门从事沙漠生态环境,沙漠地质,气象,旱地区水资源,沙漠植物生物技术,控制环境的沙漠农业,抄漠动物的适应性和畜牧业,沙漠毕的渔|业养殖等方面 政府还在内盖夫地区建立了若的研究.此外, 干个沙漠农业研究与开发中心.这些研究机构,大学和研究开发中心紧密结合 内盖夫沙漠的实际情况研究和开发适宜当地沙漠特点的农业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以色列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些世界领先水平的沙漠农业技术,为以色列防冶荒漠化,发展沙漠可持续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主要的先进技术包括: . 先进的灌溉技术 利用从北部输送到南部的淡水灌溉沙漠中作物井未完全解决发展可持续农业 中的问题, 内盖夫干旱地区仍面临着水源不足,蒸发和渗漏量大以及盐损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开发科学的灌溉方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开 发,麒色刊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喷灌,滴灌,傲喷灌和徽滴灌等_节水灌 溉技术,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海榘漫灌方法滴灌将水,肥直接送烈植物最需要水的根部,能够通过持续缓慢的供水来维持作掘根区最适婚土壤水分含量,也可以通过选择滴头的出El速率与滴头阀距来控毹水分在土壤渤面申船分布.这种封ci}的输 水和配水灌溉系统有效地减少了田问灌概过程中 ?

地区的沙漠土壤的灌溉,使水肥的利用率高达 80%,比传统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和节省肥料如%以上,井极大地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以色列内盖夫沙漠中的温室栽培,果树种植以及部分大田作物的种植都使用喷灌和漓灌设备进行灌溉. 微成水灌溉技术 在淡水资源奇映的情况下.以色列自7O年代就开始研究馓成水灌溉技术,在内盖夫沙漠建立了专门从事徽咸水研究的中心,组建了由农业研究院,大学和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人员参加的科研队伍.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在利用地下徽咸水灌溉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他们将地下300米薅l的徽咸水抽到地面, 对不同作纫,作物的不同生长期以及微成水与淡水的不同配比进行灌溉试验.研究表明.对于一些作物来讲,适量的徽成水寝溉既可以增加其抗逆(干旱,低温等J能力,还可提奇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增强了一些果实硬度,鲠龟.并提高甜度.以色列用微咸水灌溉生产的沙漠甜西 红柿在欧洲市场上以非常昂贵的价格畅销.内盏夫地区地下水位深达几百米, 因而傲咸水灌溉不会发生次生盐渍化的问题.必要时,进行 , 次漩水压盐即可.目前该中心已开始用擞成水灌溉太面积种植甜瓜,西虹柿,土豆花卉,橄榄,葡萄和其它水果等.此外,地下擞成本(38 度)还可以用来在冬季加热温室.般成水灌溉技术为以色列未来的沙漠改造和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内盖夫地区地下微咸水含量充足,据全葺I科技照济一整l9蛆睾第9? , t一0r.卜一 估计,目前两个大蓄水层如果每年抽水1.5亿立方米,可供抽100多年. 径流农业技术 内盖夫的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足 100毫米,而年蒸发潜_力却高达?0-3000毫米,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没有灌溉是不行的,但利用集流系统

以色列农业概况(1).doc

以色列农业概况 以色列属于亚洲大陆,地处地中海东南角,西临地中海,北连黎巴嫩,东与约旦河西岸接壤,东北与叙利亚为邻,东南和南面以亚喀巴湾与埃及西奈半岛为界。扼欧亚非三洲会合处,为东西阿拉伯世界的桥梁。 以色列北部是加利利山,高度为1200米左右,在加利利山以东为约旦河谷。在加利利山以西为狭长的沿海平原,从黎巴嫩边境一直延伸到南部。加利利山向南俯瞰着埃斯德拉隆谷或埃梅克谷,埃斯德拉隆以南是高原。高原以南是内格夫。 沿海地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温度在32~38℃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大巴列湖附近以及内格夫从不下雪,洼地也很少下雪,耶路撒冷和上加利利虽然下雪,但雪量悬殊甚大,前者只有几英寸,后者可达几英尺。河谷地区,有时酷热,气温可达40℃以上,而且十分潮湿。以色列降雨少,一般在400~550毫米。降雨主要在冬季的12月至来年3月,6、7、8三个月根本无雨。降雨量各地区差别也很大。加利利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以色列越往南雨量越少。从全国看,60%属干旱地区,20%为半温润区(北部),50%国土降雨少于150毫米。 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滨海平原、加利利山区以及上约旦河谷。

一、农业发展历史 以色列农业奇迹得益于正确的发展战略。建国50年来,以色列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农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其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50年代开始,农业开始大起步、大发展。建国初,以色列处于战争环境,大量移民从国外涌入,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农业成了当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柱。以色列在全国垦荒、兴建定居点,目标是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自足。当时,以色列军事开支负担沉重,但仍优先满足农业投资。1952年以色列引种棉花,用10年时间解决了穿衣问题,棉花单产世界第一,棉花出口创汇仅次于柑桔。1953 年以色列开始建北水南调输水工程,开发沙漠。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开始,滴灌推动农业革命,建立高效市场机制。60年代初,以色列土地开垦饱和,农业单产徘徊,沙漠改造缓慢。以色列开始探索科技发展农业的出路,60年代中期发明滴灌后,国家立即大力扶持,农业革命找到突破口,农产品产量直线上升,沙漠改造突飞猛进,可耕地持续增加,农业面貌根本改观。 第三阶段从80年代开始,农业实现产业化。根据国际市场和本国自然条件,以色列70年代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发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和技术,用高科技、现代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建成了一整套符合国情的节水灌溉、农业科技和工厂化现代管理体系。

以色列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

以色列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 概述 在古老的以色列民族中,农业扮演着核心角色:犹太教的三大朝觐节日——逾越节、住棚节与五旬节均与农业息息相关,而犹太法典Mishnah(于第三世纪编制的口述传统)中的整个("Seeds”)章节亦全部涉及农业法律。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主要强调在这片土地上定居并实现自给自足),农业又再次在犹太人生活中获得显著地位。受戈登等思想家的鼓舞,年轻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向往回归自然,并希望通过Kibbutzim 及moshavim 两种定居方式扎根于这片土地。 这些新农民面临着诸多困境:水源匮乏,耕地稀缺。而这些困难恰恰激发了他们不断投身创新型农业方法与技术的热情,由此发明了农业技术。实际上,19 世纪末期的Mikveh 以色列农业学校(建于1870年)已经启动了农业研究。1921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落成了农业试验站,随后发展为农业研究机构(即Volcani 研究所),而今该站已成为以色列农业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主要机构。 在本简要指南中,我们将对以色列农业技术的一些主要成就进行概

述,这些成就不仅实现了以色列在食物供给领域的自给自足,还为其创造了高达15 亿美元的年度农作物出口总额(主要为出口至西欧的优质水果、蔬菜及花卉)[1]。尤其是,我们可以看到以色列在水技术和作物增强方面的发展成果,及其在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共享其农业技术诀窍方面作出的努力。 水技术 NaanDanJain 的水技术 尽管享有流着奶和蜜的美名,以色列的淡水资源却并不富有。实际上,加利利海是以色列唯一的天然湖泊,而境内河流规模则十分有限。以色列南半部分多为沙漠地带,且降水贫乏。

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及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农林科研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及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张传超左合余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55046) 1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在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激增和战争不断的条件下,以色列人民创造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沙漠奇迹。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国家战略指导下的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为支撑、以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合作组织为组织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1.1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以色列农业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农业产品自给阶段和外向型出口农业阶段。1953年,在国家农业发展七年规划中提出“大力兴农,实现自给自足”的口号,在政策、财政、信贷等方面都给予农业极大的支持。同时,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政府对农产品实行最低收购价,对农产品实施财政补贴。这些政策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以色列农业的发展,但受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各种主要农产品还需要大量进口。20世纪70年代以后,结合本国的自然资源条件,以色列调整了农业发展战略。以色列农业部长哈伊姆说过“我们必须发展 旨在出口的、精耕细作型的新型部门,这是我们农业政策的基石。”[1] 以后以色列瞄准国际市场,制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对粮食等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经济价值低的大田作物大面积减少种植,而大面积增加对土地等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小但经济效益高的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让稀缺的土地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制定有效的农业出口营销战略,对出口产品进行统一策划和包装,创出口名牌,尽可能实现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再次大力扶持农业相关产品技术的发展,出口于农业相关的产品、设备和技术等配套产品。 1.2高科技农业 根据美国拉坦和日本速水佑次郎的“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由于新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因各个国家资源条件不同而异,因此,不同的资源赋予情况会诱导农民做出不同的技术选择,科研投资方向也会因而受到影响,在人少地多的地区,科研投资会被导向创造劳动力替代的新技术,而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则会被导向土地替代的要 素。[2]由于以色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农业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高科技农业之路。在以色列,土地和水资源是最贵的生产资料,而高科技则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因此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个必备条件是新的有利的技术供给[3]。以色列建立了一套从地方到国家的完备的科研体系,国家建有农业研究中心,同时,在地方建有规模不同的农业科研机构,根据地方的需求进行研究,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 1.3高度集约化的农业合作组织 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说过:“有效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4] 以 色列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 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农业合作组织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达到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以色列的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有基布次和莫沙夫。 高度集约化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基布次和莫沙夫合作组织形式,对土地、资金和劳动等生产资料进行有效配置,通过农户联合产生规模效益,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2以色列农业发展模式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计民生。以色列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可以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2.1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必须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转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高效农业上来。我们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这样才能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科技发展高效农业,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要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研究并推广能够促进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占有情况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对农民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是使农民掌握最新农业技术的最快途径,掌握农业技术是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根据“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每个地区都应按照本地区的资源赋予情况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科技,如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可以借鉴以色列农业的节水技术,而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则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每个地区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农业技术发展上不应一概而论。 2.3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降低分散农户的交易成本、提高土地、劳动、资金等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可以获得规模效益、通过分工提高生产率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虽然我国近年来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和以色列等农业合作组织已非常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功能单一,仅仅是局限于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在组织内部管理松散原始化,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市场议价能力薄弱。国家应该建立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系统,在法律、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农业合作组织更多扶持。 2.4农民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先进的农业技术、丰富而且高质量的农产品、现代化的管理等“物”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即农民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民应该具备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市场观念等),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伦理道德修养、具有现代化的行为方式。 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就在于农民现代化的程度。提高农民的现代化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和思想素质教育,使农民能够具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等。 3结论 农为国之本,农业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而基于本国国情,积极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耶尔·艾哈罗尼.以色列经济-梦想与现实[M].伦敦,1991.[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200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2005.[4]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著厉以宁、蔡磊译.西方世界的兴起,1989. 摘要:以色列从一个粮食不能自给的农业落后国,变成现在“欧洲的厨房”,靠的是国家制定的正确的农业发展战略,靠的是高科技 的支撑,靠的是集约化的农业组织模式。以色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可以给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以色列农业;市场;高科技;合作组织;农民现代化275··

以色列高科技创新报告(TIP以色列计划组织整理)

1 “以色列计划(The Israel Project )”耶路撒冷办事处 电话:972-2-623-6427 传真:972-2-623-6439 https://www.360docs.net/doc/c06466511.html, 新浪微博: https://www.360docs.net/doc/c06466511.html,/theisraelproject 以色列高科技创新

2 目录 TIP 介绍 3 引言 4 通信 4 生物技术 6 纳米技术 8 美以工业研究与发展基金会 (BIRD) 10 联系人与链接 11

3 关于以色列计划(TIP ) “以色列计划”(以下简称“TIP ”)是以“传递事实,促进和平”为宗旨的非盈利、非官方教育组织,专为各类媒体提供以色列和中东新闻资料等服务。 位在华盛顿与耶路撒冷,我们的团队由可靠的中东多语言专家以及前记者组成,可为记者和领导人提供相关资料简报、记者招待会及相关资源。以色列计划定期举办由首席以色列发言人及分析师主持的新闻发布会,这为记者和外交部门成员提供了获取信息和当面解答问题的机会。资料的语言包括英语、汉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波斯语、俄语、西语、以及日语。以色列计划向记者们提供他们所需的事实、背景、影像,以便向全世界数亿人展示以色列更加积极的公众形象。这对保护以色列、促进和平、削弱反犹太主义、维护以色列的尊严具有重大作用。 耶路撒冷办事处 TIP 的耶路撒冷办事处是一个非政府性质的信息来源机构,其与驻扎在以色列的各国新闻工作者共同协作。我们在记者们发布报道之前,向其提供所需的事实及信息。耶路撒冷办事处的团队主要由数位中东专家及前记者组成。该团队由Marcus Sheff 带领,拥有精通英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法语、德语、波斯语和俄语的专家。 联系人 Marcus Sheff 执行主任 电话: 972 2-623-6427 手机: 972 54-807-9177 E-mail: marcuss@https://www.360docs.net/doc/c06466511.html, David Harris 研究与内容主任 电话: 972 2-623-6427 手机: 972 54-807-9498 E-mail: davidh@https://www.360docs.net/doc/c06466511.html, Eli Ovits 通讯主任 电话: 972 2 623-6427 手机: 972 54-807-9093 E-mail: elio@https://www.360docs.net/doc/c06466511.html, Alex Pevzner 裴则男 全球事务部门中国事务主任 电话: 972 2-623-9130 手机: 972 54-807-5242 E-mail: alexp@https://www.360docs.net/doc/c06466511.html, Emma Afterman 高艾梅 中国事务助理 电话: 972 2-6239-123 手机: 972 52-500-0324 E-mail: emmaa@https://www.360docs.net/doc/c06466511.html, Zhang Le 张乐 中国事务协调官(北京) 手机:86 1861-109-6619 E-mail: zhangl@https://www.360docs.net/doc/c0646651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