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健康系统数据采集平台设计与实现-第1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健康系统数据采集平台设计与实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更加关注。社会医疗模式已经从病发治疗向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的移动医疗模式方向转变。而采集生理参数作为该医疗模式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优质、高效的信息化医疗服务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传统生理参数采集设备不易携带、移动性差、效率低下、单参采集且成本高昂。因此,设计并开发一款网络化、高效率、可移动、低成本的多参数据采集平台成为目前十分迫切的需求。

本文在对国内外生理数据采集设备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生理数据采集设备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个人健康系统数据采集平台。首先根据数据采集平台需求分析,将数据采集平台分为生理感知端、蓝牙传输模块、智能控制终端三个部分,同时对各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构进行设计和规范。其次,重点对生理感知端和智能控制终端进行设计与实现。生理感知端由传感器模块、采集控制模块和外围辅助模块组成,完成对人体心电信号、血氧信号和体温信号的稳定可靠采集,并通过蓝牙模块将采集信号传送至智能控制终端。智能控制终端作为数据采集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涵盖用户权限模块、蓝牙设备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综合服务模块,实现对生理数据的接收、解析处理、显示、上传、存储和心电数据滤波、蓝牙设备管理、网络综合信息查询等功能。

为验证数据采集平台设计的正确性,搭建平台测试环境,结合生理感知端硬件和远程服务器,对智能控制终端软件进行功能测试和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数据采集平台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平台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基本达到平台的预期设计目标。

I

第1章绪论

本章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和对比,提出研究方案和研究的具体内容,并对论文章节进行划分。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提高,公众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对我国人口结构、疾病模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从1990年的6299万上升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比例的6.96%[1]。进入21世纪后,全球人口老龄化特征更加明显,而中国作为世界头号人口大国,人口老年化问题更是突出。2015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2],65周岁以上的人口13755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0.1%。同时根据资料和研究表明,预计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0%,社会将彻底进入老龄化阶段。

与此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官方统计报告显示,由于人们工作负荷加重、生活习惯不规律以及社会老龄化因素的影响,人类健康“杀手”已经从传染病和营养缺乏等传统疾病,逐渐向心血管、高血压等为主的慢性疾病转变。现今,每年因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到总死亡数量的60%,其中,中低收入国家的慢性病死亡占比更是高达80%,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为此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2015年6月30日,国家卫计委联合中医药管理局发布《201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慢性病得病率超过25.2%,而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3],并且慢性病高发人群已经不局限在老年人群中,也渐渐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慢性病所困扰,使得原本发展就相对滞后的医疗卫生产业更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为了应对社会老龄化,阻止慢性病的进一步蔓延和肆虐,2016年3月17日,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