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百岁的智慧

合集下载

和我一起活过一百岁的说说

和我一起活过一百岁的说说

和我一起活过一百岁的说说1、首先,100岁的人,历尽沧桑后,心智和行为模式却早已变回了孩童时期。

2、他们是生活的弱者,社会、家人关注的盲点,而未来已经没有希望。

3、害怕生病。

四肢健全、不坐轮椅不拄拐杖的,已是同龄人和小字辈羡慕的健康楷模,即使这样,关节炎、哮喘、三高、失聪、失明、中风、心脏病......随便一两样就让他们恐慌无助。

4、无比害怕衰老。

外部的皱纹在全身蔓延分裂,内在器官各种零部件,突然比90多岁时老化很多。

每一年都像老了十年。

5、本是世事洞明充满大智慧的年纪,却很容易受骗,被社会或被亲人。

旧时的价值观,旧时的知识,早已失效了。

利用老人的弱点欺诈的案例太多。

6、希望自己很有钱,但60岁之后就发现钱也解决不了问题,有时钱也花不出去,腿脚已经不便利,学不会上网购物,世界变化太快了。

7、很想去外面看看,很想接触新事物,很想尝尝现在都有什么好吃的。

最后的人生,真想放纵来过,但有心无力。

8、吃的喝的用的穿的,仿佛都还是十几年前的样子。

也有新的需求,但就像小时候,等父母来实现愿望,如今只能等儿孙们来打赏,而自己绝不会主动开口。

9、每年领取退休金和政府的少量经济补贴。

想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更年轻的一年。

10、时常觉得自己像个鸡肋,即使儿孙孝顺,即使是逢年过节四世同堂,面对满眼后代子孙的热闹画面,自己还是那个游离孤独的身影。

11、每天会陷入回忆里。

过去的画面时常清晰时常模糊,记忆力大不如前,但过去的每一年,那么多的往事,到最后竟然也留不住。

12、孤独,孤单,孤僻。

60岁之后就只能把电视当成最好的伙伴。

也曾试着和后辈们分享当年勇当年事,但是,谁会喜欢听一个老人的碎碎念?13、老伴儿已经先走了,时常回忆起他/她,梦到他/她,后悔从前没能对他/她更好一些。

亲眼目睹了他/她的葬礼,偶尔也会想,自己归西的时候,那帮没良心的儿孙会怎么操办。

14、活得太久了。

很累。

从哪一天起,连端起一碗米饭,都要花费力气。

15、害怕季节变换。

百岁老人经典语录

百岁老人经典语录

百岁老人经典语录百岁老人经典语录可以是那些长寿的老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百岁老人经典语录:"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人生。

""珍惜时间,珍惜身边的人。

时光匆匆而过,我们要善于抓住每个当下,与亲友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困难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要害怕挑战。

面对困境,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战。

""宽容和谅解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品质。

学会宽容他人的错误和缺点,理解别人的困难和处境。

""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态度。

无论年龄多大,都应保持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学习,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求知欲。

""感恩是幸福的源泉。

感激身边的人和事,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从心底发出感恩之情。

" "笑对生活,保持积极的心态。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学会微笑,积极面对,相信明天会更好。

""知足常乐。

满足于所拥有的,不要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是关注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 "人生是一场旅程,要珍惜每个阶段。

人生的每个时刻都有它的美好,要善待自己,享受每一个岁月。

""爱是最重要的力量。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爱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撑,让我们心存爱意,关爱身边的人。

这些百岁老人经典语录传递了长寿智慧和人生哲理,提醒我们关注健康、珍惜时间、保持积极的心态、感恩和爱的重要性。

它们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体验的总结,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指导。

活到百岁不是梦

活到百岁不是梦

方法等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许多富贵病是吃出来的。
二、健康膳食六原则
1、膳食金字塔原则
2、少吃和吃少的原则
(1)麦卡效应:生物学家麦卡实验、小白鼠、哺乳动物、人类均是如痴,人 类用牙齿为自己挖掘坟墓,在口腹纵欲中将自己吃死,食物2/3养活自己,1/3 养活医生。 (2)积能规律:动物有积能规律,细胞分裂50次,能量越是充足,分裂越快 ,民间有阎王规定人一生饮食量,吃完就要死的说法结论是科学的。 (3)多食导致富裕病:日本木村教授发现,导致动脉硬化,大脑早衰的纤维 芽细胞生长因子,饱食后比饭前增加数万倍,老中医带徒、烧炉子 (4)长寿老人均饮食有节:节制饮食、素食杂粮和尚过年不食,道家辟谷, 人类应从古藤老树、乌龟、甲鱼中汲取生存智慧。多吃少吃,少吃多吃。 (5)如何节制饮食:牢记合理饮食是营养,过度饮食是 毒药,饮食供能同时亦消耗身体能量;要活到已饥方食;未 饱先止,每餐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尽量不参加吃请和宴 会,提倡饮食、牧食、断食、晚不食等。早饭自己吃,中 饭朋友分,晚饭敌人送。
第一:健康长寿目标活到一百岁
一、古今中外人类追求金康长寿
• 1、生物特点:地球生物已确认200万种,新陈代谢、生殖繁衍、 生老病死和求生本能,尤其是人类; • 2、医学:防止疾病延年益寿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 3、民众:乐生恶死,健康长寿是永恒追求,健康是1,事业、金 钱、名利、地位均是0—王均瑶 • 4、儒家:主张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史留名。皇帝 追求长生追求万岁; • 5、宗教:佛家五福临门,主张修来世,苦行修炼,道家养生延 年,得道成仙,主张出世,返璞归真
六、中国十七个长寿县市
• • • • • • • • • • • 1、广西-巴马、永福、东兴; 2、广东-三水、连州; 3、江苏-如皋、太仓; 4、山东-文登、莱州; 5、四川-彭山、都江堰; 6、湖南-麻阳; 7、湖北-钟祥; 8、上海-崇明; 9、河南-夏邑; 10、海南-澄迈 11、江西-铜鼓

百岁发言稿

百岁发言稿

百岁发言稿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地向大家发表一篇以“百岁发言稿”为题的演讲。

百岁,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数字,它代表着时间的积淀和岁月的沉淀。

百岁,是一个人生的里程碑,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沧桑与辉煌。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百岁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百岁是一个人生的里程碑。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活到百岁,是一种幸运和福报。

百岁之年,意味着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世间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

在百岁之年,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的机会,珍惜与家人、朋友的相聚,珍惜与社会的交流和贡献。

百岁之年,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百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沧桑与辉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走过百年风雨,见证百年的变迁,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传承。

在百岁之年,我们应该缅怀先烈,感恩先贤,传
承先人的遗志,弘扬民族的精神,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最后,让我们共同期许,百岁的风采永远不会褪去,百岁的智
慧永远不会枯竭,百岁的力量永远不会消逝。

让我们携手并肩,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共同见证,百
岁的岁月,百年的辉煌!
谢谢大家!。

人活百岁不是梦.doc

人活百岁不是梦.doc

人活百岁不是梦作者:楚杰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10年第06期随着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在这个群体中数量增长最快、也是最让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那些85岁以上,尤其是超过百岁的老人。

人体复原能力强美国卫生官员预计,到2050年,美国将有80多万人进入百岁高龄。

而且,从各方面看,这些百岁老人大多会思维敏捷,行动相对自如,而且仍是社区中的活跃分子。

他们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衰老模式。

如果这样,我们不仅自己能够活得更长,而且还能减轻医疗保健方面不必要的负担。

现在,大多数人到了老年就会患上一些慢性病:像癌症、心脏病、中风和痴呆症等等,结果,余生都在跟这些疾病作斗争。

而百岁老人在面对这些疾病时的复原能力似乎特别强;他们的身体里好像有一些储备能帮助他们克服疾病,并且在去世之前都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

科学家已经对这类人展开了不少研究,希望能找到他们老年健康的秘诀。

不过,这些研究一般都遵循了两个独立而平行的方向。

传统的方向是研究这些老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点——一些好习惯,像健康的饮食、坚持体育锻炼、多用脑等等。

例如对850名百岁老人进行的一项跟踪研究就找出了几项似乎对长寿非常关键的行为和个性特点,如不吸烟、性格开朗随和以及保持体形苗条等。

锻炼提高认知能力而生物和遗传学家则试图从细胞或分子角度来寻找人类长寿的秘密。

他们想找到与延缓衰老以及避免老年慢性疾病有关的基因。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能够一次在单个样本上扫描数千个基因,并把它们与身体的特定功能联系起来。

这样,研究人员终于能够把两个研究方向结合到一起了。

而结果就像一幅非常错综复杂的图画,它将逐步揭示我们究竟该如何延长生命。

研究发现最终将会催生一些药物或化合物,它们能模拟这样的自然机制,通过维持基因状态来延缓衰老,比如促进肌体抵御自由基的能力。

科学家说,即便我们不能真的永葆年轻,但我们至少可以让自己感觉年轻一些。

不过,虽然基因是衰老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可能并不是与我们最相关的一个。

陈立夫的养生之道_读_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_有感

陈立夫的养生之道_读_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_有感

安,而受制于人,不可称为自主, 己的。③老友:人不能孤陋寡闻, 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隔
欲 求 心 之 安 乐 必 从 知 足 无 求 做 友直、友谅、友多闻,是人人应交 几天就去大学讲课,进入了无忧、
起”。
的益友。为维持长久友谊,亦有八 无辱和常乐的人生境界。
老子在《俭欲》中曰“: 罪莫大 个字, “以诚相见,以礼相待”。④
轻时,他就参加多种体育锻炼,年 注意调节饮食,规律生活,定时起 中说: “少年之人,真元气壮,或失
岁越老越不中断。人能好动,则体 居。饮食调和,脾胃健旺,则元气 于饥饱食于生冷,因根本强盛未
内体外均受其益。为加强新陈代 充沛,生机蓬勃;饮食不调,脾胃 易为患。其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
谢之功能,他每天5点半起床,做 损伤,则元气衰颓,生机减退。注 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
六、知足常乐,无求乃安。“昔 ‘白头偕老’的。所以要慎择於始 病。陈立夫还在家中制作皮蛋、咸
人云: ‘登天难,求人更难。’故常 而和顺至终, “爱其所同,敬其所 蛋、豆腐乳和粽子,为唐人街的中
以自立自强,好学博学诲人。‘无 异”。他与夫人结婚63年,从未吵 餐馆供货。闲下来的时间,陈立夫
求于人品自高’。求人常使其心不 过架,就是靠上面的八个字来律 和夫人读书、写字、绘画,还担任
穴位、反射区和经络,起到温阳通 他 奉 赠 与 会 者 八 个 字 : “ 养 身 在 令他高兴的是,他多年伏案工作,
络、泄浊化瘀、清降阴火、消毒杀 动,养心在静。”②老伴:中国人的 背部肌肉劳损,常年腰酸背痛,从
菌、莹肌泽肤的效果。
夫妇观念与现代美国不同,是要 事 体 力 劳 动 后 竟 然 治 好 了 这 个
知满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 个字奉献如下: “取之有道,用之 颐养天年,享年101岁。让我们从

健康大讲堂(一)——人活百岁不是梦

健康大讲堂(一)——人活百岁不是梦
美国老年病学家海弗利克提出,人的最高寿命应该是细 胞平均分裂次数和平均每次分裂周期相乘的积。
50-55次×2.4年=120-132岁 由此得出,人的平均寿命应该为120岁。
史籍记载: 1、英国人托佩普活了152岁,经过9个英国国王执 政时期; 2、日本农民寿星万部,194岁时携同173岁的妻子、 153岁的儿子、105岁的孙子一起应日本宰相之召 赴东京。 3、我国瑶族老寿星蒙老四140岁,是第四次人口普 查中发现的当时全国最高寿者角。人类为什么不能够普遍达 到理论上推算的最高寿限呢?
一.人的寿命到底有多长? • 生长期测算法 法国生物学家蒲丰提出,哺乳动物的寿命是其 生长期的5―7倍。 ( 20-25 )岁 × 5-7倍 =100-175岁
狗的生长期为2年,其寿命是10~15年 牛的生长期为4年,其寿命是20~30年 猫的生长期为1.5年,其寿命是8~10年
细胞分裂周期测算法
• 11.保持乐观。百岁老人的另一大共性是:外向、乐观和随和。当 然,不可过于乐观,要增强健康和安全意识,不要忽视身边的危 险。 • 12.结婚。结婚者比独身者更长寿。社交和经济支持很关键。 • 13.尽量不争吵。夫妻争吵越多,健康状况越差,长寿几率越小。 • 14.婚姻别凑合。如果发现婚姻问题不可调和,果断离婚让人更 快乐、长寿。 • 15.口腔卫生。可降低心脏病、认知障碍症和中风危险。 • 16.少看电视。25岁后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小时,寿命就会缩短 22分钟。每天看电视6小时的人比不看电视的人寿命短5年。 • 17.吃“地中海”式饮食。以水果、蔬菜、全谷食物、橄榄油和 鱼等为主的地中海饮食,可显著降低新陈代谢综合征危险。 • 18.戒烟。女性戒烟可增寿10 年。 • 19.吃高纤维食物。男女每天分别摄入38克和25克以上膳食纤维 (主要来自谷类),可降低早亡危险。 • 20.养育孩子。为人父母可降低癌症及心脏病危险。

长命百岁祝福语祝福妈妈

长命百岁祝福语祝福妈妈

长命百岁祝福语祝福妈妈1. 妈,您一定要长命百岁呀,您看您把我养这么大,我还没好好孝敬您呢,您可不能丢下我不管呀!就像那大树一直守护着小树,您也要一直陪着我呀!例子:我拉着妈妈的手说:“妈,您一定要长命百岁呀!”妈妈笑着说:“傻孩子。

”2. 妈妈,您得长命百岁哦,您想想,以后我结婚生子,您还要帮我带孩子呢,那多有意思呀!例子:我对妈妈撒娇道:“妈妈,您得长命百岁哦!”妈妈摸摸我的头。

3. 妈,您一定要活一百岁呀,您还没看到我事业有成呢,您不是一直盼着我有出息嘛!例子:我认真地看着妈妈说:“妈,您一定要活一百岁呀!”妈妈眼中满是欣慰。

4. 妈妈呀,您得长长久久地陪着我呀,您就像我生命里的太阳,没了您我可怎么办呀!例子:我抱着妈妈说:“妈妈呀,您得长长久久地陪着我呀!”妈妈也紧紧抱住我。

5. 妈,您可一定要长命百岁呀,以后我还要带您到处去旅游,去看外面的世界呢!例子:我兴奋地和妈妈说:“妈,您可一定要长命百岁呀!”妈妈微笑着点头。

6. 妈妈,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呀,等您一百岁了,我还想听您给我讲小时候的故事呢!例子:我坐在妈妈身边说:“妈妈,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呀!”妈妈开始回忆往事。

7. 妈,您能长命百岁的对吧,您这么善良的人,老天爷肯定会让您一直陪着我们的呀!例子:我坚定地对妈妈说:“妈,您能长命百岁的对吧!”妈妈眼中含泪。

8. 妈妈,您必须得长命百岁哟,您还没享受够我的孝顺呢,我可不许您走!例子:我假装生气地对妈妈说:“妈妈,您必须得长命百岁哟!”妈妈笑了。

9. 妈,您一定要健健康康活到一百岁呀,我还等着您给我传授生活的智慧呢!例子:我调皮地对妈妈说:“妈,您一定要健健康康活到一百岁呀!”妈妈也被我逗乐了。

10. 妈妈呀,您可一定要长命百岁呀,您可是我们家的宝,没您可不行呀!例子:我拉着妈妈的胳膊说:“妈妈呀,您可一定要长命百岁呀!”妈妈一脸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活到百岁的智慧
探究了百岁老人长寿原因、生活方式,但调查结果却令人大
跌眼镜:寿星们不常吃水果、经常吃腌菜、不常锻炼……难道我
们一直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错了吗?

★不常锻炼体也健康 活动筋骨仍提倡
百岁老人,大多数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经常锻炼。不常
运动反而更长寿?运动养生的前提是形神兼养,而不是一味运动。
对于老年人而言,过多锻炼反而不利健康,运动跟活动也不能划
等号,他们不常锻炼不代表不常活动,心情舒畅活动筋骨,哪怕
是干干家务也好。中医健身运动,很少有速度较快的运动,大都
注重形神兼养,所以并不矛盾。
第 2 页


★常吃腌菜豆制品 水果几乎很少碰
这些百岁老人的主食是杂粮、米和面粉。至于水果,天天吃
的百岁老人还不到1/4,有时吃的占近一半,还有近1/4则很少
吃。关于蔬菜,每天吃两三种的百岁老人占85%,但多数老人常
吃肉、鱼、蛋和腌菜,90%以上经常吃豆制品。

寿星们吃水果少和饮食习惯有关,水果中的很多营养其实已
经在他们日常饮食中基本涵盖了,不代表水果与长寿没关系。至
于腌菜,只要不每天大量食用,对健康影响也不大。豆制品含有
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赖氨酸是可补充谷类中缺乏的赖氨酸。
豆制品还含有丰富钙、磷、钾、镁、铁、锌等无机盐微量元素,
较多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对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延缓皮肤衰
老、调节神经、易疲倦等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老人常吃豆制
品有利健康。但常吃不代表大量吃,正常配菜即可。
第 3 页


★常喝白开水 大多爱喝粥
七成多百岁老人喜欢喝水,大多有晨起喝水的习惯,近九成
老人常喝的是白开水。他们的饮食每天大多一干二稀,对喝粥很
偏爱,还对熬到一定功夫的粥油感兴趣。

纯净的白开水最解渴,进入人体后可立即新陈代谢,有调节
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的功能。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最
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
能力。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随息居饮食》
说:“粥为世间第一滋补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
清肺、润下。熬好的粥上面浮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
中医叫“米油”,俗称粥油,是米汤的精华。清代医家王孟英在
第 4 页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米油可代参汤”。

★多吃水三鲜 不吃隔夜菜

不吃隔夜菜是良好的生活方式,蔬菜过夜营养价值就下降,
容易导致亚硝酸盐增加,不利健康。鱼肉脂肪更接近于植物脂肪,
不但不危害心血管,而且因为含有两种特殊成分(DHA和EPA),
反而可促进心血管健康。海产品含有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是抵
御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杀手锏。鱼肉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最适
合人体需要,容易被消化吸收。

第 5 页

★主食亲五谷 凉菜全偏素
百岁老人主食都以玉米、土豆、山芋、芋头、大豆、花生等
粗杂粮为主,细粮是自己加工的面粉和大米。寿星们喜欢吃凉拌
菜,萝卜缨、大蒜、黄瓜、芦笋、韭菜黄等蔬菜,常常凉拌。

粮食等食品加工程度越来越高,虽然吃起来更可口,但原存
在于谷物麦皮或表层的营养大量丢失。所以粗粮和自己加工的面
粉及大米更健康。但如患有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胃溃疡,进食
大量粗粮易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出血。凉拌蔬菜有助于排毒
通便,避免维生素C因加热过久而流失,吃凉拌菜可用开水焯一
下,有助杀菌。

第 6 页

★有些食物能外用 姜水泡脚保健康
寿星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葱姜蒜和萝卜,喝姜茶、含姜片、
用姜水洗脚还是长寿之乡如皋的一条养生经验。

姜水泡脚有保健作用,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功效,如风寒感冒、
头痛咳嗽的患者可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
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
红为止。用姜水洗脚温补效果更好,但血压较高、心血管病患者
尝试前最好咨询中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