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联系与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2)定量研究的结果通常是由大量的数据来表示的,研究设计是为了是使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作出有效的解释。

2、理论基础不同

(1 )定性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它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现象那样受因果关系的支配,社会现象

与自然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

(2)定量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它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源于经验主义哲学,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事物部和事物之间必定存在在的逻辑因果关

系。量的评价就是要找到、确定和验证这些数量关系。

3

4

①研究环境:定性研究主要是在自然地环境下进行;定量研究多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②研究工具和方法:定性研究主要是将研究者本身作为研究工具,运用观察、访谈等

方法,(或运用录音、录像设备)获得描述性的资料;而定量研究则是用量表、调查表等工具进行测量,得到的资料可测量和统计。

③研究计划:定性研究事前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案和研究假设,研究计划是根据研究工

作的开展情况形成的;定量研究在研究开始时就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问题,研究计划是结构

性的。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

(1)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属于社会学方法。定性研究则是主要由熟悉情况和业务的专家根据个人的直觉、经验,凭研究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研究对象

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进行研究判断,提出初步意见,然后进行综合,作为预测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定量研究是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有关

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统计数据,建立反映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 并用数学模型

计算出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2)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本前提,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这里必须指出,虽然定性研究对数学知识要求比较低,但是两种研究方法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不能把两者截

然分开。相比较而言,定量研究因为采用高深的数学知识,所以显得比较科学,而定性研究较为粗糙一点,但是这种方法应用面比较大,适合于一般投资者和经济工作者,因为它在数

据资料不充分或者研究者数学知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比较适用

比较

研究分析

定性研究分析

目的:对潜在的理由和动机求得一个定性的理解

样本:由无代表性的个案组成的小样本

数据收集:无结构的

数据分析:非统计的方法

结果:获取一个初步的理解

定量研究分析

目的:将数据定量表示,并将结果从样本推广到所研究的总体

样本:由有代表性的个案组成的大样本

数据收集:有结构的

数据分析:统计的方法

结果:建议最后的行动路线

基础研究

①着眼点不同。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②在研究

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③依据不同。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

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④手段不同。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

理、历史比较等方法。⑤学科基础不同。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

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

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

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理论基础

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西方哲学史上发展了一百多年的实证主义哲学。而定性研究的

理论基础则包括建构主义、后实证主义、解释学、现象学等各种理论流派,虽然这些理论流

派之间的观点有着不同之处,但与实证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本体论两者有着不同的前提假设。实证主义认为,现实事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价值因素的影响。主体和客体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实体,主体可以通过对一套工具的操作而获得对客体的认识。在对客体的认识上,必须建立在经验

的基础之上,社会现象可以被经验地感知,一切概念必须还原为直接的经验容,理论的真理性必须由经验来验证。而以现象学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则认为,社会现实的本质并不是客观存

在的,而是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赋予各不相同的意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体

在和客体的互动关系中对客体的重新建构,主体和客体两者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

第二,在认识论上,实证主义极力推崇经验的作用,认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一切概念必须还原为直接的经验容,理论的真理性必须由经验来验证,认为知识”有其客观的规律,具有可重复性。研究者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规,就可以将研究的结果在更大的围推广。而以现象学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则否认事实与价值是相互独立的客体,他

们认为对知识的认识不是唯一不变的,它是对具体社会文化情境的建构,是参与各方面通过

互动而达到的一种暂时的共识。知识是一个重构的创造的问题,不存在带有普遍意义的、脱

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知识。

第三,在方法论上,实证主义倾向于夸大科学方法的作用,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逻辑为科学理论合理性的依据,试图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包括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的

一切研究领域。正是科学主义在社会研究领域的大力提倡,使人们误以为社会研究就是要提

倡那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强调对社会的研究应精确化、量化。而以现象

学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则对此提出了猛烈的批评,他们认为人为万物的尺度,因此应关注人生

的价值、意义、态度与理解,关注价值世界,注重情感、创造性的智慧和对生命的感受。而这一切是无法用数学的语言用数据的形式来表现的,只能通过描述性、解释性的语言来实现。

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社会现象,只会导致对人的肢解和社会活动的僵化。

研究关系

在定量研究中,为了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研究,强调研究者必须与研究完全分开,以避免偏见。而事实上,在社会研究者对社会现象进行定量研究之前,他所提出的研究问题、

建立假设的理论基础及其对社会事实的抽取和分析,都隐含着他的价值倾向。所以,试图把

研究者与研究分开是不可能的。研究者无法把社会现象与自然孤立起来,他是参与在社会情

境之中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定性研究注重从研究者本人在的观点去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它强调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探究,在自然的情境中收集现场发生的事件的资料,最主要的研究工具是研究者本

人。他们在自然的情况下通过和参加者交谈,和被研究者作长期的接触,观看他们的日常生

活,自然地、直接地接触被研究对象的心世界,以期获得被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的第一手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