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参数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永磁同步电机初始磁极位置检测方法

永磁同步电机初始磁极位置检测方法

永磁同步电机初始磁极位置检测方法胡庆波;张荣;管冰蕾;何金保;孔中华【摘要】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相电感的饱和效应,提出了一种恒压源作用下的相电流响应来获得电机初始磁极位置的检测方法,并针对制动器打开瞬间容易出现因磁极位置不准而造成无法定位的问题,对位能性负载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环的快速定位法.该方法根据电机实际转动的角度来反向移动给定电流矢量,实现快速定位.最后通过计算不同幅值电流矢量二次定位转过的角度来获得精确的磁极位置.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获得电机初始磁极位置,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永磁电机.实验证明:该控制方法结构简单,易于数字控制实现,同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鲁棒性.【期刊名称】《电力自动化设备》【年(卷),期】2019(039)005【总页数】7页(P194-200)【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电感饱和效应;磁极初始位置;空间电压矢量;位置环【作者】胡庆波;张荣;管冰蕾;何金保;孔中华【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海天驱动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801;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41;TM3510 引言目前实现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需要获得精确的转子磁极位置。

而绝对值编码器由于存在成本偏高、体积较大等问题使其应用受限,现有控制系统中一般偏向于采用增量式或旋转变压器的速度反馈方式。

在采用增量式编码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中,一旦编码器安装在电机轴上,其编码器零位,即Z脉冲信号产生位置与电机转子磁极位置相对固定。

控制系统需要预先知道两者的角度差,以便在出现Z脉冲时对转子磁极位置进行校正。

该角度值在首次运行前通常需要采用电机初始磁极位置自学习的方法来获得。

对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初始磁极位置检测,主要可分为脉冲电压法和高频注入法2类。

其中脉冲电压法[1-3]利用电机磁路的饱和特性,通过对电机注入脉冲电压矢量,并采集其相电流响应来搜索电机的转子位置。

一种改进的基于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

一种改进的基于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
维普资讯

种改进的基于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
《 电机与控制应用)063 ( ) 20 , 3 3

种 改进 的基 于信 号 注 入 的永磁 同步 电机 转 子 位 置 检测 方 法
蹇林 旎 , 史黎 明 , 杨 劫
(. 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 究所, 北京
息 。仿真实验表明 , 此方法检测 精度高 , 且不依 赖任何 电机参数 , 具有很好 的鲁棒性 。 关键词 :永磁 同步电机 : 无速度传 感器 : 高频 注入 : 位置检 测 中圄分类号 : M 0 . T 5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188 (0 6 0 -0 00 T 3 14;M3 1 A 10 -05 2 0 ) 30 3 -5
( .ntueo lc ia E g h eeA a e f c ne B in 0 0 0 hn ; 1 Is tt f etcl n .C i s c dmyo i c , e ig1 0 8 ,C ia i E r n Se j 2 G a u t Sh o o eC i s cd m f cec s e ig10 8 ,C ia . rd a co l fh hn eA ae yo i e ,B in 0 0 0 hn ) e t e S n j
理结构的缺陷获取转速信息 , 是一种全新的无速 度传感器技术。值得注意 的是 , 现有的基于高频
直接转矩控制 , 都要求在 电机转轴上敷设位置传 感器获取实时转子位置角。这种机械传感器的引
入使系统成本增加 、 运行稳定性降低 , 而且 占用 了 较大 的空间 , 制约 了 P S M M调 速控制 系统 的进一 步发展。因而, 如何实现 P S 的无机械传感器 MM

永磁同步电机反电动势参数辨识

永磁同步电机反电动势参数辨识

永磁同步电机反电动势参数辨识
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反电动势参数辨识主要包括反电势系数和电感参数的辨识。

反电势系数的辨识是重要的,因为它与电机的性能直接相关。

单位转速下的空载反电势的电压值定义为电机的反电势系数。

可以通过使用另外一台电机拖动待辨识的永磁同步电机以某一恒定转速旋转,然后测量电机的输出电压,根据公式计算出反电势系数。

但这种方法需要增加的外围设备较多,通用性较差。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台架试验进行辨识。

通过测试不同转速下空载反电动势的实测数据,可以得到电机反电动势的幅值随电机转速的变化曲线。

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需要特殊的试验设备和条件。

对于电感参数的辨识,可以通过稳态试验进行。

在转矩-转速曲线的测定试
验中,使电机在额定转速下保持稳态运行,取三组不同的转矩下定子电流的变化波形,通过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的直、交轴电感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基于新型高频注入法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基于新型高频注入法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

基于新型高频注入法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洪琨;刘刚;毛琨;吕晓源;周新秀【摘要】针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脉振高频注入法结合载波频率成分法的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传统脉振高频注入法的基础上,加入虚拟高频旋转坐标,对传统脉振高频注入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引入载波频率成分法作为转子磁极判断依据.通过仿真和工程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脉振高频注入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PI调节,易于工程实现,并解决了部分传统脉振高频注入法的过零点问题;与传统的磁极判断方法相比,该方法实施过程简单,准确性高,算法执行时间短.【期刊名称】《电工技术学报》【年(卷),期】2018(033)013【总页数】9页(P2914-2922)【关键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位置检测;凸极效应;虚拟脉振;载波成分【作者】洪琨;刘刚;毛琨;吕晓源;周新秀【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重点技术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市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重点技术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市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重点技术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市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重点技术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市高速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惯性重点技术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 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010 引言近年来,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以其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1-4]。

基于旋转高频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研究

基于旋转高频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研究

基于旋转高频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和精密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优良的控制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机的转子初始位置检测一直是电机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难题。

准确的转子位置信息对于电机的启动、运行和控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无位置传感器的应用场景中,初始位置的准确检测成为实现高效电机控制的前提。

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基于旋转高频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技术。

旋转高频注入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通过在电机定子绕组中注入高频电流,利用转子磁场与注入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转子位置的检测。

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适用于无传感器的电机控制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和转子位置检测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旋转高频注入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

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为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一种新的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案,以促进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特性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一种高效、高性能的电动机类型,在众多工业和商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其独特的设计使得电机在没有额外的励磁电源的情况下,能够维持一个恒定的磁场。

这种电机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永磁体提供的恒定磁场与转子磁场的相互作用。

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要特性包括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低噪音和长寿命。

这些特性使得PMSM在需要精确控制和高性能的应用中,如电动汽车、精密机械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成为首选的电机类型。

在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面,旋转高频注入法是一种有效的技术。

该方法通过在电机的定子绕组中注入高频电流,产生一个额外的旋转磁场。

这个旋转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导致转子产生一个相对于其当前位置的位移。

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T M3 5 1 ;T M 3 4 1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 6 8 4 8 ( 2 0 1 3 ) 1 2 — 0 0 4 2 - 0 5
De s i g n a n d Ana l y s i s o f Me a s ur e me nt S y s t e m f o r I n du c t a nc e s o f Pe r ma ne n t Ma g ne t S y nc h r o n o us Mo t o r s
2 .C h i n a G r o u p C o p o r a t i o n R & D C e n t e r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1 1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 e s t e a d y - s t a t e v o l t a g e e q ua t i o n, a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 q a x i s i n d u c t a n c e s me a s u r e me n t me t h o d wa s p u t f o r wa r d f o r pe r ma n e n t ma g n e t s y n c h r o n o u s mo t o r s .F i r s t ,t h e l i n e v o l t a g e wa s me a s u r e d t h r o ug h t h e p o we r a n a l y z e r t o e l i mi n a t e t h e i n lu f e n c e o f PW M s i g n a l d e a d— t i me a n d f o r wa r d v o l t a g e d r o p o f I GBT,a n d 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d e p e n d e n c e o f b o t h t h e s t a t o r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t h e lu f x l i n k a g e we r e me a s u r e d t o e — l i mi na t e t h e i n lu f e n c e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Th e n,t he mi c r o c o n t r o l l e r s a mp l e d t h e v o ha g e,c u r r e n t a nd p o s i t i o n s i g n a l s y nc h r o n o u s l y a n d c a l c u l a t e d t h e d — q a x i s v o l t a g e a nd c u r r e n t .Fi n a l l y,t he d — q a x i s i n d u c t a n c e s we r e c o mp u t e d f r o m t h e s t e a d y — s t a t e v o l t a g e e q u a t i o n .T h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i l l us t r a t e t h e me t h o d e l i mi n a t e s t h e i mp a c t o f v o l t a g e d r o p o f I GBT,PW M s i g n a l d e a d- t i me a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I t c a n a c c u r a t e l y me a s u r e t h e d— q a x i s i n d u c t a n c e s u nd e r t h e di f f e r e n t c u r r e n t a n d ma g n e t i c s a t u r a t i o n.a n d c a n b e a p p l i e d t o d i f f e r e n t s t r u c t ur e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初始寻相和电角度的测定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初始寻相和电角度的测定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初始寻相和电角度的测定摘要:介绍了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结构。

根据矢量控制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式位置传感器的初始寻相和电角度测量方法,并经试验加以验证。

关键词:初始寻相;电角度测定;矢量控制;永磁电机;同步电机;直线电机;实验O 引言永磁同步交流直线电机由于其行程长、推力大、响应快等优点,在机械装备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永磁交流直线电机系统存在多个电磁变量和机械变量,在这些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作用。

为了提高控制效果,获得良好的动态调速特性,矢量控制技术成为永磁直线电机系统中重要的控制手段。

对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初始寻相和电角度的测量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之一”如果系统上电时无法精确测定电机的初始相位或者在运行时不能精确测定电机的电角度,系统将无法正确完成直线矢量控制的一系列算法,导致直线电机运动混乱,甚至无法起动。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式位置传感器的初始寻相和电角度测量方法。

1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及其矢量控制系统根据永磁体的安装位置,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分为表面磁极型和内部磁极型。

用于伺服目的的一般采用表面磁极的结构;其凸极效应很弱,气隙均匀且有效气隙大。

图1为其结构简图。

在定子表面交错排列着不同极性的铷铁硼磁体。

对于永磁同步旋转电机,矢量控制的中的d轴方向沿着转子上永磁体的磁极方向,q轴超前d轴90。

电角度。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可以看成是将永磁同步旋转电机沿轴向剖开而形成的。

据此可以确定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d轴和q轴的位置,如图1所示,电角度θ就是d轴和q轴间的夹角。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的完薹结构则如图2所示。

矢量控制一般采用id=O的控制策略,即控制初级电枢电流矢量在d—g坐标系中的d轴分量为零。

此外由于电机的d轴和q轴电压分量仍然存在耦合,需要采用前馈补偿的方法进行接耦。

由图2可以看出,电角度θ主要用在2s/二R和2R/2s 变换中。

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的一种方法

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的一种方法

的 向(表 转 转 吉 角 时 情 ;) 方 ;)示 子 过 丌 度 的 况( b c 表 转 转 ÷ 角 时 情 ,时 极 线 示 子 过 丌 度 的 况此 s 与
圈相平齐 。
而代 之 以无 传 感 器 控 制 。 对 于 P M 的 无 传 感 MS
器 控 制 , 们 已 经 探讨 并 得 出 了很 多 种 方 法 , 用 人 常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4期







Vo . 3 NO 4 12 .
20 年1 月 02 2
J U N LO O R A F J
墨 兰 兰 旦 !! ! ! 里!

De 2 c. 002
文 章 编 号 :1 0 — 9 9【 0 2 0 — 0 50 0 62 3 2 0 ) 40 3 —3
实 现 永 磁 同 步 电 动 机 转 子 初 始 位 置 检 测 的 一 种 方 法
侯 云 海 , 黄 艳 秋 , 任 为政 , 崔 丽 娜
( 春 工 业 大 学 电 气 与 电 子 工 程 学 院 ,吉 林 长 春 长 10 1) 3 0 2

要 : 绍 了 一 种 当 永 磁 同 步 电 动 机 ( MS 处 于 静 止 或 低 速 状 态 时 , 量 其 转 子 绝 对 位 置 的 一 种 方 法 。 介 P M) 测
关 键 词 : M S ;卡 尔 曼 滤 波 法 ;饱 和 效 应 P M 中 图分 类 号 :TM3 1 2 0 . 文献 标识 码 : A
o引 言
传 统 的用 传 感 器 控 制 实 现 的 交 流 电机 调 速 由 于其 技 术 及 成 本 问 题 而 越 来 越 不 被 人 们 所 重 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d ca c a a tr h c r n t e d, o r i ae s s m o MS i d r e r m h t e t a o mu a . y n u tn e p r me e s w ih a e i h q c o d n t y t f P M s e v d f e i o t e ma h mai lf r leB c me s rn tt lcrc t r e p a e id ca c n e itn e o MS t r u h e e t c lb ig i d c a c n e i — a u g sai ee t h e — h s n u tn e a d r s a c fP M h o g l cr a r e, u t n e a d r ss i c i s i d n t n e p r me e s o q a i a e c mp td w t o tc n i e ig c re tr tr p s in T i meh d h s a v n a e fn a c a a t r fd, x s r o u e i u o s r u r n oo o i o .h s h d n t t o a d a t g s o o e ta me t r gc r utfrp we o t lc e rt e r , a y me s r me t h g n v ra i n O o . o f x p r mee s x r au i ic i o o rc n r , l a h o y e s a u e n , ih u ie s l y a d S nAs t u a a tr n o t l o MS , y me s rn p n cr u t otg n oo e u n y atra h e i gc ran s e d o MS , u o f c n a fP M b a u g o e ic i v l e a d r tr ̄ q e c f c i vn e t i p e fP M f x c e e t n i a e l i c
2 h nh i i j U i r t, h g a 2 0 4 , hn ; . ag a U i ri , h g a 2 0 7 ,C ia . aga a i nv sy S a h i 02 0 C ia 3 h hi nv sy S a hi 0 0 2 hn ) S D n ei n Sn e t n
( . 东 理 工大 学 , 海 1 华 上
摘要 : 于永磁 同步电机( em nn ant y crnu t , 基 P r ae t g e Sn hoo s o 简称 P M) M Mo r MS 的数学模 型, 由数学推 导得 出 P M在 MS
d q坐标 系下 电感参 数 的 理论 公 式 ,通 过 电桥测 量 电机 的静 态 三 相 电感和 三相 电阻 参 数 即可 计 算 得 到 dq轴 电感 和 , ,
第4 4卷 第 1 期
2 0 年 1月 01
电 力 电 子 技 术
Po rElc r n c we e to i s
Vo.4,No 1 14 .
Jn ay,01 au
刘 军 ,吴春 华 。 黄 建 明 俞金 寿 , ,
20 3 ; . 海 电机 学 院 , 0 2 7 2上 上海 20 4 ; . 海 大学 ,上海 0 2 0 3上 20 7 ) 0 0 2
关键 词 : 磁 电机 ; 数 ; 量 ; 链 系 数 永 参 测 磁 中 图分 类号 :M3 1 T 0.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1O 2 1 ) 10 4 - 3 10 — O X(0 0 0 - 0 6 0
Th r m e e e s e e fPe m a e a ne y hr no o o e Pa a t r M a ur m nto r n ntM g tS nc o usM t r
L U J n一 I u ,W U C u — a ,HUANG in Mig ,YU Jn s o h nHu Ja — n i—h u
(.at hn n esyo c neadT cn l y S ag a 2 0 3 , hn ; 1 s C iaU i ri i c n eh o g , hnh i 02 7 C ia E v t fS e o
Ab ta t B sd o h a e ai lm d lo ema e tman tsn h o o s m t ( MS , ert a f m l f s c : ae n t m t m t a o e fp r n n r e h c g e y c rn u o r P M) t oei l o ua o o h c r e
相电阻参数 。该方法无需考虑电机永磁转子的当前位置 , 无需额外测量 电路及进行驱动控制 , 具有理论清晰 、 测量简 单、 通用性强等特点。针对 P M 磁链参数 , 电机加速到一定转速后通过测量 开路 电压及转子频率 , MS 将 即可计算获得 磁链系数。实验验证 了该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b ac lt d F n l ,h x e i n a r s lsp o e t ev l i n c u a y o hs meh d e c lu ae .i a l t e e p rme t l e u t r v h a i t a d a c r c f i y dy t t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