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太猪引种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贵州地方猪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从江香猪为例

贵州地方猪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从江香猪为例

312023年40卷第8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主题策划F E A T U R E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贵州省养猪历史悠久,地方猪种资源丰富,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列为保护品种的有7个,在数量上名列全国前茅。

2020年,贵州省成立生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大力推动生猪产业发展,独具特色的贵州地方猪种发展得到空前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猪消费市场呈多元化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肉质风味俱佳的地方猪产品,逐渐摸索出产学研联动、龙头企业带动、名片宣传推动的地方猪发展模式,有力地推进贵州省地方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从江香猪为例浅谈贵州地方猪发展机遇与挑战。

1 贵州地方猪资源发展情况1.1品种资源贵州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作为发展支撑、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耕地为主的省份,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长期以来,贵州省交通不便利,各个区域相对隔绝,在当地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与群众长期选育下,逐渐形成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猪种。

贵州省内被《国家贵州地方猪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从江香猪为例陈 敏 1,吴军权 2(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贵州 凯里 556000;2.从江县香猪产业发展中心,贵州 从江 557400)作者简介:陈敏(1985—),男,贵州台江人,硕士,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技术推广,E-mail:****************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列入保护名录的猪品种有乌金猪(柯乐猪)、白洗猪、关岭猪、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黔东花猪、香猪等7个品种。

地方猪年出栏量约占生猪出栏总量的15%左右,其中又以从江香猪、黔北黑猪和柯乐猪等品种最受市场欢迎。

1.2 保种情况目前贵州省内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地方品种资源场有7家,其中贵州从江粤黔香猪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国家香猪(从江香猪)保种场(编号C5210101)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保种场。

太湖猪的养殖

太湖猪的养殖

太湖猪的养殖太湖猪的养殖日期:2010-03-12 作者: 来源:1982年2月17日,在江苏省江阴县发生了一件罕见的事,一头母猪竟然产下了42只小猪仔,并且存活了40头,是什么猪有如此高超的本领呢?时隔二十多年了,我们还能找到这种猪吗?(神秘感)在碧波荡漾的太湖湖畔——著名的园林城市苏州就有这种猪,而且这种猪肉产品已经被注册了商标,猪肉生产的全过程都实行了严格的质量监控,实行专卖店销售,各专卖店统一经营模式,统一销售价格,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这种猪就是享有“国宝”美誉的二花脸猪——太湖猪的一种。

一、太湖猪的品种特征(不读)太湖猪是指原产于长江下游,江苏、浙江省和上海市交界的太湖流域一带的地方猪种。

鉴于这一带猪的生产性能基本相近,形成过程类同,特别是相互间有一定的血统交流,1973年被统称为“太湖猪”。

现在太湖猪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地方猪种,也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地方猪种。

类群划分(不读)那么太湖猪都有哪些种类呢?太湖猪按产地和外形分为梅山猪、二花脸猪、嘉兴黑猪、枫泾猪、米猪、沙乌头猪、横泾猪等类群。

目前以梅山猪、二花脸猪较多。

其中,二花脸猪享有“国宝”之称,禁止出口。

外貌特征(不读)太湖猪头大额宽,额部皱褶明显,面部微微凹陷,耳大下垂,腹大下垂但不拖地,臀斜,腿瘦,皮厚,特别是公猪的皮象是量身定制的一套厚厚的盔甲。

乳房发育良好,有效乳头16个以上。

太湖猪被毛稀疏。

二花脸猪、嘉兴黑猪、枫泾猪、米猪、横泾猪为全黑或青黑色;梅山猪、沙乌头猪为完全或不完全四脚白;下腹皮肤呈现白色或紫红色。

太湖猪具有几大典型的种质特性,受到了国内外畜牧界的高度重视。

繁殖率高(不读)太湖猪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繁殖率高。

太湖猪经产母猪正常情况下一窝一产能够达到14到15头左右,而其中的二花脸一产最高纪录达到42头,这是其它猪种所无法比拟的。

肉质优(不读)太湖猪肉肉质鲜美可口。

虽然许多猪种的肉质都很优秀,但是太湖猪的肉质优体现在它的肌内脂肪含量。

苏姜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

苏姜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

苏姜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陶勇;周春宝;赵旭庭;韩大勇;倪黎刚;经荣斌【摘要】@@%对第6世代苏姜猪肥育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姜猪第6世代肥育猪25~ 9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667.26 g,料肉比3.18:1,90 kg屠宰时的屠宰率达73.19%,胴体瘦肉率56.28%,眼肌面积33.93 cm2,肌内脂肪含量达3.11%.苏姜猪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猪也体现了较好的杂种优势,达到了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试验数据表明,苏姜猪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杂交母本.【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8【总页数】2页(P220-221)【关键词】苏姜猪;杂交;生产性能【作者】陶勇;周春宝;赵旭庭;韩大勇;倪黎刚;经荣斌【作者单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江苏姜曲海种猪场,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江苏姜曲海种猪场,江苏泰州225300;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江苏姜曲海种猪场,江苏泰州225300;扬州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8.8+9苏姜猪是利用江苏省地方猪种姜曲海猪以及杜洛克、枫泾猪为亲本,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分子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历经10余年培育而成的瘦肉型母系新品种[1]。

目前,在江苏省“九五”“十五”“十一五”等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苏姜猪的选育已经进入第6世代,育种工作接近尾声[2]。

本研究主要测定第6世代苏姜猪的生产性能及其杂交生产情况,旨在为苏姜猪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第6世代苏姜猪生长肥育猪56头,以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的杂交后代各30头。

苏州将建太湖猪活体基因库

苏州将建太湖猪活体基因库

保护太湖猪种质资源
太湖猪是我国本土的珍贵猪种,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优 良的生产性能。建立活体基因库可以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传 资源,防止其因各种原因而灭绝。
促进猪的遗传育种研究
通过基因库,科学家可以深入研究太湖猪的遗传机制,发 掘其优良性状的基因基础,为猪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和实践指导。
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4. 生物多样性保护
太湖猪活体基因库的建立,不仅保护了太湖猪的种质资源 ,也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对太湖猪品种保护的影响
1. 防止种质资源流失
通过建立基因库,可以系统地保存太湖猪的种质资源,避免因自然灾 害、疾病等因素导致的种质资源流失。
2. 促进品种优化
通过对太湖猪的基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基 因,用于品种优化和改良,提高太湖猪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
苏州将建太湖猪活体基因库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太湖猪活体基因库的背景与意 义
• 基因库的规划与建设 • 基因库的管理与运营 • 基因库的科研价值与成果 •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太湖猪活体基因库的背景与意 义
背景介绍
• 太湖猪是中国四大名猪种之一,具有繁殖性能高、肉质优良、 抗病力强等特点。然而,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太湖猪 品种面临着种质资源流失和遗传退化的风险。为了保护太湖猪 的优良基因,提高其繁殖性能和肉质品质,建立太湖猪活体基 因库显得尤为重要。
对其他猪品种的影响
提供遗传资源
基因库的建立可以为其他猪品种的保护和育种提供遗传资源,促 进其遗传改良。
促进品种间的交流与合作
基因库的建立将促进不同品种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养猪业的 整体发展。

苏姜猪扩繁和耐粗饲试验报告

苏姜猪扩繁和耐粗饲试验报告

苏姜猪扩繁和耐粗饲试验报告
刘汉清;倪黎纲;赵旭庭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年(卷),期】2015(031)012
【摘要】研究了苏姜猪在扩繁场的繁殖性状和耐粗饲性能,结果表明:苏姜猪在扩繁场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初产产仔数在10.5头以上,经产仔数13.5头以上.耐粗饲试验结果表明,苏姜猪含有地方猪血统,具有我国地方猪耐粗饲的特性,在饲养过程中,使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青绿饲料,可达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刘汉清;倪黎纲;赵旭庭
【作者单位】靖江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江苏靖江 214500;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脱毒甘薯的扩繁与快繁 [J], 郑跃进;王其法;徐春娥;孔祥生;李友军
2.苏姜猪扩繁场建立的问题探讨 [J], 朱爱民;时玉梅
3.基于植物微扩繁器的草莓快繁技术的研究 [J], 张转转;石琨;于镇榕;郑彩霞
4.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肉牛基础母牛扩繁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强调认真落实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 [J],
5.阜平县旺泉淡水鱼繁养场取得良种扩繁和成鱼饲养双丰收 [J], 顾国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太猪简介

苏太猪简介

苏太猪简介
施增斌;华金弟;沈家林
【期刊名称】《养殖技术顾问》
【年(卷),期】2003(000)007
【摘要】@@ 苏太猪全身被毛黑色、偏淡,耳中等大而垂向前下方,头面有清晰皱纹,嘴中等长而直,部分有玉鼻,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躯丰满,身体各部位发育正常,具有明显的瘦肉型猪特征.
【总页数】1页(P7-7)
【作者】施增斌;华金弟;沈家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215128;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215128;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215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
【相关文献】
1.苏太猪在鞍山地区的引进与推广情况简介 [J], 金文英;
2.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种——苏太猪 [J], 庄庆士;梁伟东;丛树发;陈国福;师庆伟
3.苏太猪与野猪×苏太杂交猪的生产性能测定 [J], 潘祖荫
4.巴克夏猪与莱芜猪和苏太猪及其杂种F1代猪肥育性能测定 [J], 包高良;王玉安;刘孟洲;秦学春
5.苏太猪在鞍山地区的引进与推广情况简介 [J], 金文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行保种与开发相结合

实行保种与开发相结合

实行保种与开发相结合,建好太湖猪种质资源基因库王子林 华金弟 黄雪根 沈家林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对动物遗传资源保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培育优势畜产品产业的源头和基础,因此,对于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应该象对待国家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

对于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严格地讲,就是要保存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根据动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为了在整体上保持一个动物品种的遗传结构,一般采取通过建立保种群,进行活体保存,即原位保存。

苏州市对于优良地方猪种—太湖猪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在70年代,建立了县级种猪场;在80年代,由于太湖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等缺点,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开始利用太湖猪着手培育新品种,并于1999年培育成功了苏太猪;21世纪初,苏太猪育种中心通过调查研究、专家论证等,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以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三个类群为主的太湖猪活体基因库,同时在猪的基因库建设和开发利用方面开展了很多基础性工作。

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由于拥有苏太猪原种场和太湖猪原种场,其中苏太猪原种场为全国唯一的原种场,因此,2004年,中心被江苏省农林厅授牌为全省首批唯一的“猪种质资源基因库”单位。

在入选江苏省猪种质资源基因库以后,又进一步加快了步伐,目前我们对猪种质资源采用活体保存,虽然成本较高,但在现有条件下比较稳妥可靠,而且可以在保存的同时,进行不断选育和开发利用,使猪种资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并降低保存成本。

1通过建立国营种猪场和“活体基因库”, 保护世界最高产猪种我国的太湖猪不仅产仔数多,而且具有耐粗饲、性情温驯、肉质鲜美、杂种优势显著等优点,是提高世界猪种繁殖力和改善猪肉品质的宝贵高产遗传资源,又是养猪业中用作经济杂交和合成配套品系的优良母本,享有国宝之称,因而受到了国内外畜牧界的高度重视图1显示了太湖猪的高产仔性能。

美国、英国、泰国、日本、朝鲜、法国、匈牙利、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9个国家都已引进太湖猪,并开展了高繁殖性能及杂交利用等多项研究。

苏太猪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苏太猪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苏太猪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孙鹏翔;吴圣龙;包文斌;李碧春;陈国宏【期刊名称】《中国畜牧杂志》【年(卷),期】2007(43)5【摘要】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FUT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太猪FUT1基因开放阅读框307位点经Hin6 I酶切后,产生GG型和AG型,不存在抗性纯合子AA型.分析这两种基因型与苏太猪生产性能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G型个体平均生产性能均高于GG型个体,且AG型个体的1胎断奶窝重、2胎断奶窝重、3胎总产仔数和6胎断奶窝重显著(p<0.05)高于GG型个体,对一些生产性状而言,AG型是有益基因型.【总页数】3页(P4-6)【作者】孙鹏翔;吴圣龙;包文斌;李碧春;陈国宏【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相关文献】1.苏太猪与野猪×苏太杂交猪的生产性能测定 [J], 潘祖荫2.苏太猪抗F18+大肠杆菌病基础群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联分析[J], 叶兰;潘章源;黄雪根;华金第;吴圣龙;包文斌3.苏太猪ES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J], 黄雪根;叶兰;刘楷;华金第;包文斌;吴圣龙4.苏太猪SLA-DQ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J], 吴圣龙;鞠慧萍;包文斌;李碧春;陈国宏;杨建生;黄雪根;华金弟5.大白猪FUT1和PRLR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性状的关联分析 [J], 谢苏;孙晓梅;孙义姗;黄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第 6 01 期
养 猪 S N R D C IN WIEP O U TO
4 3
苏 太

引 种 试 验
研 究
3 10 ; 18 0
பைடு நூலகம்
魏长林 徐朵燕 吴巧芳。 , , , 麻丽坤。 , 孙菊英
(. 1 浙江绍兴县柯岩街道事业综合服务 中心 , 浙江 绍兴 3 2 3 ;. 10 0 2 诸暨市畜牧兽医局, 浙江 诸暨 3绍兴市畜牧兽医局 , . 浙江 绍兴 3 20 ) 10 0
中图分类号 :8 88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0 2 15 (0 0 — 0 3 0 10 — 972 1 )6 0 4 — 2 1
苏 太猪 是用 太湖 猪 与杜洛 克 杂交 育成 的瘦 肉 型新 品种 , 具有产仔 多、 肉产 量高、 瘦 生长速度快 、 耐 粗饲 、 肉质鲜美等特 点, 目前 生产商 品瘦 肉型猪 的 是 理想母本之一 。为进 一步了解 苏太猪在浙江地 区的 适应 性与生 产水平 ,笔者对 2 0 0 9年从 江苏 引进 的 5 头 苏太猪进行生产性能对 比测定 , 0 现报 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显 著 ( c .5 P 00 o
2 肥 育性能测定结果 . 2
选择苏太猪 、 大苏猪 、 大嵊猪和杜 大长商品猪各
进行 。
注 :预 混 料每 千克饲 粮 提供微 量元 素 : 重< 0 g - 8 g 铜 1 体 4 k : 0m ,  ̄
1 饲养 管理 . 2 试验期 间生长肥育猪饲粮 是参照美 国 N C R (9 8 生长肥育猪营养 需要配 制而成 的粉状配合饲 19) 料 , 用干湿饲 喂器饲 喂, 采 自由采食 , 其饲 粮组 成及 营养水平见表 1 生长肥 育猪饲 养在双列开放猪舍 , 。 每栏 1 0头猪 。妊 娠母猪 饲养 在双列 半 开放式猪舍 内, 妊娠期每栏 2 , 头 生干料限喂 , 每天按 3 头 , -k 5 自 动饮水器饮 水 , 产前 1 转入 产房单栏饲养 。哺乳 0d 前期 ( 产后 1 5d内)自由采 食 , 哺乳 后 期 ( 后 1 产 5 3 ) 0d 根据 仔猪数和膘情 适当调整 , 猪 7日龄开始 仔 诱食补料 , 试验仔猪统一 3 0日龄 断奶 。
(48 ) 3 5头 。 1 .头 低 . 7
表 2 苏太猪 与嵊县 花猪、 大长猪母猪繁殖性能比较
整个试 验期对杜 大长和 苏太猪分别跟 踪记 录 , 进 行生长性能 、 胴体及 肉品质测 定, 中 肉质性能指 其 标委托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 所测 定 。
1 统计分析 . 4
试 验 数据 采用 S S . A9 0软件 的 A O A进 行 方 NV 差分析 , 并采用 D n a 方法进行 多重比较 。 u cns
2多 维为 市 售复 合 多维 。3 化 能 为 计 算值 , . 硝 其余 为 实测值 。
2 试验 结果 21 繁 殖性能测定结果 . 随机 抽取苏太猪和该公司 自行培育 的大长母猪
进行 繁殖 性能跟 踪测定,并与嵊 县花猪 繁殖性 能进 行 比较, 结果见表 2 引进 的苏太猪母猪 繁殖性 能保 。 持了地方品种较高的繁殖性状, 经产 窝产仔 数 1. 0 15 头, 比大 长母 猪 (. 98 ) 1 3头 , 2头 高 . 2 比嵊 县 花 猪
11 试 验 动 物 .
苏 太猪 试 验 于 2 0 0 9年 9月至 2 1 年 6月在 01 绍兴 市唐皇种猪 有 限公司进行 , 试验猪 是从 苏州市
苏太企 业有 限公司 引进 的苏 太猪 5 0头 ;对 照组 为 杜 大长 商品猪 ,是绍 兴市 唐皇 种猪 有 限公 司 2 0 08 年从浙 江萧 山欣欣 种猪场 引进杜洛 克 、 白和 大约 长 克猪 杂交而成 ; 嵊县花猪试 验在 嵊花种 猪有 限公 司
13 测 定 指 标 _
2 0 , 8 mg锰 2 m ; 0 mg锌 0 , 3 g体重 4- 0 g 8 mg铜 2 0 , 6 0 8 k : 0 , 0 mg锌 8 mg锰 2 mg体重> 0k : 7 g铜 10m , 6 g锰 2 , 3 ; 8 g 铁 0m , 0 g锌 0m , Omg 。
收稿 日期 :0 1 0 — 8收稿 ,0 1 1 — 2修 回 2 1-92 2 1- 0 1 作者 简介 : 长林 (9 0 ) 男, 江绍兴人 , 医师 , 魏 16 一 , 浙 兽 主要从 事基 层 畜禽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通 讯作者 : 菊英(9 5 ) 女 , 江绍兴人 , 业推 广研 究员。 孙 16 一 , 浙 农 主 要从 事畜禽养殖研 究工作 . m i u j @13 o E a :n 6 6 .r — l y s cn 注 :. 1因为时间限制 , 试验进行到母猪 第 3胎 ; . 肩标 大 2同行 写字母 不同表 示差 异极显 著( < . ) 小写 字母 不 同表 示差异 P0 1,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