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超雄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育
浅谈黄颡鱼繁育技术,你知道多少?这里讲的可能你不知道

浅谈黄颡鱼繁育技术,你知道多少?这里讲的可能你不知道黄颡鱼作为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对于生态环境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在国内江河、湖泊、池塘等区域都能够很好的进行生存,但黄颡鱼在天然水域中繁殖率较低,再加上其他方面人为因素所限制,致使黄颡鱼资源不断减少,目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基于当前这种情况下,安徽省黄山地区结合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已经实现了黄颡鱼养殖规模化,同时在黄颡鱼繁育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所繁育出的黄颡鱼苗满足了当地的市场需求,为黄山市黄颡鱼养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对黄颡鱼繁育技术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
一、亲鱼收集和培育(1)亲鱼收集初次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情况下,亲鱼只能从江流、水库等水域进行收集。
但在选购亲本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好各项系数。
根据相关技术标准,雄鱼体重宜控制在150g以上,雌鱼体重宜为125g以上。
其中雄鱼体型相对较为细长,臀鳍前肛门后有一明显的生殖突,泄殖孔在生殖突顶端。
而雌鱼体型短粗,腹部膨大而柔软,生殖孔和泌尿孔分开。
其中雌鱼与雄鱼比为1:1.5.当完成亲鱼收集工作后,根据实际要求,还应当将选择后的亲鱼放置在3%-5%食盐水溶液中进行浸泡,在此过程当中,要保证浸泡时间为10-15min之间。
(2)亲鱼培育从黄颡鱼亲鱼培育的角度来分析,养殖户可在成鱼池中套养或在池塘中单养。
但养殖户需要严格控制好各项指标,要保证池塘水深度符合标准,其中最为适宜的深度为1.2-1.5m之间,同时对于水质也有着明确的要求,除了要保证水质的肥度以外,对于水色和透明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透明度为25-35cm之间,水色为黄绿色。
此外,对于投饵来讲,应当在水温超过14℃时进行,并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适当的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投喂次数需要保证每天1-2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鱼体重3%-5%之间。
当进入4月的时候,该阶段为了促进其性腺发育需要经常用水泵冲水或开动增氧机,进行流水刺激。
黄颡鱼一年能长多大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黄颡鱼一年能长多大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黄颡鱼一年能长多大?
一年能长到:150克到200克。
黄颡鱼为小型鱼类,生长速度慢,一般一年雄鱼长到0.6-0.7斤/尾,雌鱼长到0.2-0.3斤/尾。
黄颡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水质管理也是养殖的一个要点,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每隔半个月左右就需要换一次水,每次均按照保留原水三分之一的量进行换水,只要保持池塘中的水能有一定程度的透明性就好,同时每次换水之后需要在水中加入适量的增氧剂,或者是连接供氧机进行补氧。
但冬天一般要一个月多有才换一些水,要保持池塘中水的温度。
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米,PH值6.5至8,在5、6月份每月注水1次,每次换入新水30厘米,6~9月份每半个月换水1次,每次换水l5厘米左右,保持水深在1.2~1.5 米。
定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溶氧。
黄颡鱼养殖生长周期多长?
黄颡鱼一般养殖期在12-13个月,具体还要看地区的气温而定,南方很暖天气一般12个月,超雄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的养殖周期会短些,一般可以在10-11个月出成鱼。
至于生长速度也要看使用的饲料蛋白而定,蛋白越高生长越快。
黄颡鱼繁殖技术

黄颡鱼繁殖技术
黄颡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繁殖技术对于保障其种群数量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黄颡鱼繁殖技术的相关内容:
1. 营造适宜的环境:为了保证黄颡鱼繁殖的成功率,必须营造适宜的水质和环境。
这包括水的温度、PH值、氧含量等方面。
同时,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疾病的传播。
2. 选种和配种:选择优质的种鱼,保证其种质和健康状态,同时要注意混合饲养和避免近亲繁殖。
在配种过程中,可以采用手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的方式。
3. 孵化和育苗:孵化过程中,要保持水质和温度的稳定,并对孵化过程中的卵和幼鱼进行管理和监测。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对鱼苗的饲料和营养的控制,以及对鱼苗的病虫害防治。
4. 养殖和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黄颡鱼的饲养和管理,包括饲料的选择和配比、养殖密度的控制、水质和环境的维护等方面。
同时,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和异常情况,避免对种群和产业的影响。
综上所述,黄颡鱼繁殖技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产业的发展和种群的保护。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持续探索和创新,以提高繁殖技术的效率和品质,推动黄颡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 1 -。
黄颡鱼的人工繁育技术

黄颖鱼的人工繁育技术黄领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稀缺,供不应求。
在黄颗鱼养殖过程中很多地区难以获得规格整齐、数量充足的鱼苗,阻碍了黄颗鱼的规模生产。
我们在1999-2023年经过试验摸索,基本上掌握了黄颗鱼的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技术。
现将其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一、黄颗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选择。
亲鱼的选择主要注意纯种的标准和不同水体的选择。
亲鱼来源目前主要是从江河、湖泊、水库中捕捞的商品鱼种,要求选择纯种、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鳍条完整、无损伤且已达到性腺成熟的鱼。
首先作后备亲鱼培育,再在后备亲鱼中经过严格筛选后直接作为繁殖用新鱼专池培养。
雌鱼体重为每尾150克以上,雄鱼体重为200克以上。
2、人工催产。
雄性体型较长大,只有一个泄殖孔。
而雌性个体较小,具有生殖孔和泌尿孔各1个。
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微红外突,用手轻压腹部有淡黄色的卵粒流出。
雌雄配比为2:1较适宜。
每千克雌鱼用药是地欧酮20毫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20毫克。
雄鱼药量减半。
如是初次进行催产的亲鱼,其药的剂量可适当低些,如是第2次以后催产的亲鱼,则剂量稍微加大一些。
注射部位多在胸鳍基部,背鳍基部软组织也行,进针不可太深,以免刺伤鱼的内脏。
3、人工孵化。
将已催产的亲鱼放入已消毒的孵化池中,待其产完卵后移出孵化池。
孵化池水深0.5-0.7米,采用流水与静水相结合的孵化方式。
在水温25-28C 时,从产完卵到鱼苗破膜大约需要18-20小时。
在孵化过程中可用增氧泵增氧,1个8平方米孵化池可用直径为1.5厘米、长度为8厘米的砂滤芯3个连续不断地充气。
二、鱼苗暂养。
在鱼苗出膜2天后,把熟鸡蛋黄打浆,大约每1万尾苗用1个蛋黄。
在暂养池的四周均匀地泼洒,并逐渐加深水位,加到0.8米深,暂养1周后即可放入较大的池塘中进行培育。
三、鱼苗培育。
黄颗鱼暂养后的放养密度,每亩放养1.5-2万尾为宜,以草养为好。
两种杂交黄颡鱼的生长与形态差异分析

两种杂交黄颡鱼的生长与形态差异分析李镕;韩林强;艾丽;古勇明;蒋恩明【摘要】为评估两种杂交黄颡鱼生长和形态差异,以黄颡鱼♀与乌苏里拟鲿♂、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后代为实验组,全雄黄颡鱼群体为对照组,进行同塘生长对比和形态学测量试验.结果显示,在3个杂交后代群体中,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后代在5月龄和8月龄的体质量均显著大于其他两个杂交后代(P<0.05),分别为(15.72±7.19)g和(78.09 ±25.37)g,并且绝对增重率也高于其他两个杂交后代,分别为0.23 g/d和0.70 g/d.对形态特征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计算差异系数,其值为0.01~0.65,表明3个杂交后代群体的形态学差异处于种群间水平;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28.52%、17.57%、11.83%、1 1.29%,累计贡献率为69.23%;同时,利用第一、第二主成分得分绘制散点图,显示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后代群体和全雄黄颡鱼群体基本重叠,而黄颡鱼♀与乌苏里拟鲿♂的杂交后代群体偏离了全雄黄颡鱼群体,这一结果在聚类分析中更直观反映出来.由此可见,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后代群体生长速度表现最优,且体形更接近黄颡鱼.【期刊名称】《水产养殖》【年(卷),期】2016(037)010【总页数】7页(P29-35)【关键词】黄颡鱼;杂交;体质量;形态性状【作者】李镕;韩林强;艾丽;古勇明;蒋恩明【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16;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广州510520;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16;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16;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16;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4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重要的特种养殖品种之一,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欢迎[1]。
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

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作者:朱陈平,蓝嘉来源:《河北渔业》 2016年第6期朱陈平,蓝嘉(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广西南宁 530021)黄颡鱼的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经常作为餐桌上的美食。
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大量的捕捞,天然的黄颡鱼产量急剧下降,尤其是国外市场的需求量较大,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养殖业的规模扩大与发展。
我国进行大规模黄颡鱼的养殖时间较短,湖北、江苏、四川等是黄颡鱼养殖的发达地区。
稻田养殖、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是黄颡鱼养殖的主要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池塘精养[1]。
黄颡鱼现阶段的鱼苗生产,已经由之前的捕捞天然鱼苗向人工鱼苗过渡,即亲鱼进行人工饲养、催产和孵化,大规模人工育苗养殖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1黄颡鱼生物学特性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通常栖息在水流较慢或者静止的水体中,它们喜好在水草较多的浅水区域内生活。
黄颡鱼口腔内有颌齿,是有胃鱼类,因此在摄食节律方面较为显著,单次的进食量偏大。
黄颡鱼是杂食性鱼类,水生昆虫、淡水虾类、浮游动物都是它们的主要摄食对象,偶尔也会摄食一些小型鱼类,但是不属于凶猛鱼类。
黄颡鱼属于温水性鱼类,在0~38 ℃范围内均可生存,25~28 ℃是黄颡鱼生长最适宜的温度,22~26 ℃是黄颡鱼繁殖最适宜的温度[2]。
黄颡鱼适合在pH值为6~9的水里生长,并且黄颡鱼的耐低氧能力不强,在溶氧<1.0 mg/L的水里会窒息死亡。
黄颡鱼生性比较胆小,在和其他鱼类进行混养的时候,通常会群体一同躲在水底或者躲藏在隐蔽物下方。
黄颡鱼不属于大型鱼类,生长速度也不快,天然种群的未满一周的鱼体重大约4 g左右,最重的可以达到50 g,两年多的鱼一般体重在50~100 g左右。
雄雌的黄颡鱼在生长时体重差异明显,两年的雄鱼体重可以达到150~300 g。
在繁殖习性方面,人工饲养的黄颡鱼达到性成熟只需要1冬龄。
黄颡鱼产卵繁殖的时间在春末夏初,产卵最合适的温度是22~26 ℃。
黄颡鱼在性成熟之后雄雌的性状显著,雌鱼的生殖孔呈圆形,没有生殖突。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黄颖鱼人工繁殖技术开展黄颗鱼人工繁殖,对于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将黄颠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亲鱼选择雌亲鱼个体在IOO〜125克,且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倒立有卵巢流动现象,生殖孔扩张,宽而圆,呈红色。
手摸鱼腹,松软而富有弹性。
雄亲鱼个体在125〜175克之间,体色较深黄,生殖突长而尖,突出0.5厘米以上,生殖突孔呈桃红色。
催产催产在流水水泥池中进行,催产池面积6〜10平方米,水深0.6—0.8米,水温24〜26℃。
每公斤雌亲鱼用促排卵2号(1RH-A2)20〜30微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600〜IoOO单位,雄鱼剂量减半。
雌亲鱼采用2次胸鳍基部注射法,第一次注射总药量的1/3,间隔14〜18小时进行第二次注射;雄亲鱼在雌亲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注射。
人工授精雌亲鱼第二次注射完药物后,水温在24〜26℃时,效应时间为24〜28小时。
在预计的效应时间过后1〜2小时开始人工挤卵,同时杀雄鱼取精巢剪碎研磨,与卵充分混合,15秒后慢慢加入少量清水,用羽毛不停搅拌,30秒后将鱼卵粘在鱼巢上进行孵化。
孵化孵化在水泥池中进行,采用微流水孵化法。
孵化池面积5〜10平方米,水深0.6〜0.8米,水温控制在24〜26℃。
每平方米放受精卵3000〜5000粒。
苗种培育受精卵在水温24〜26℃条件下,一般经72小时孵化出仔鱼。
仔鱼出膜3天后开始摄食,开口饲料可用在池塘中专门培育的浮游动物,用筛绢网过滤除去杂质和大型有害动物;也可用鸡蛋黄经过滤后投喂。
在孵化池中培育大约10天左右,鱼苗能够正常水平游动和主动摄取外界食物时方可下塘培育。
全雄黄颡鱼池塘养成技术

全雄黄颡鱼池塘养成技术
刘开凤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15(000)023
【摘要】全雄黄颡鱼是利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基因工程育种技术,通过性转诱导、雌核发育生产的"YY型"超雄黄颡鱼。
其雄性率高(95%以上)、生长速度快(比普通黄颡鱼快30%~50%)、适应性强、质量安全(制种过程不用激素)、
种源可控、适合于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产,具有饵料系数低、单位产量高、养殖
周期短、出塘规格整齐个体大、市场价格高等优点。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刘开凤
【作者单位】福建省古田县平湖镇水产技术推广站 35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325
【相关文献】
1.黄颡鱼全雄一号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J], 曹佩仙;杨见
2.全雄黄颡鱼池塘养成技术 [J], 刘开凤
3.黄颡鱼“全雄1号”池塘健康高效益养殖技术 [J], 唐德文;况开河;段春生;黄天乐;范红深;彭彦
4.黄颡鱼“全雄1号”鱼苗池塘培育技术研究 [J], 田华;陈延奎;陈丽慧;况开河;唐
德文;范红深;彭彦;刘汉勤
5.池塘主养“全雄1号”黄颡鱼技术试验报告 [J], 黄厚鹰;刘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Y超雄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育刘汉勤1,一,管波1,徐江2,侯昌春2田华1,陈宏溪2’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2.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本研究利用激素性逆转技术、雌核发育技术和测交验证技术,筛选到YY超雄黄颡鱼和雌性YY超雄黄颡鱼,实现了YY超雄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生产。利用XY生理雌性黄颡鱼进行人工雌核发育,同时取部分雌核发育后代用l7D.雌二醇进行性逆转;然后进行测交验证筛选出YY超雄黄颡鱼及YY生理雌鱼;再将YY生理雌鱼与YY超雄鱼交配批量获得YY超雄黄颡鱼,同时实施雌激素性逆转批量获得YY生理雌鱼;将批量的YY超雄黄颡鱼和YY生理雌鱼交配,实现YY超雄黄颡鱼规模化繁育,将规模化生产的YY超雄鱼与普通XX雌鱼交配实现全雄鱼规模化生产。2008.2010年累计生产YY超雄黄颡鱼达到12.3万尾,累计生产全雄黄颡鱼达到8100万尾,苗种雄性率为100%。因此,本研究证实YY超雄黄颡鱼及其生理雌鱼均能存活而且是可育的,且利用YY超雄黄颡鱼技术进行单性育种是稳定可靠的,Y超雄育种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1.1.前言黄颡鱼(Pelteobagru¥』ulvidrocoRichardson),属鲶形目,鳞科,黄颡鱼属.因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肌间细刺而颇受消费者欢迎,2008年中国黄颡鱼养殖产量达到134448吨,2009年中国黄颡鱼养殖产量达到163556吨,年增幅达21.6s%黄颡鱼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Ij.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同胞雌鱼的生长速度在当年快30%-50%,二龄黄颡鱼雄性比雌性的生长快1-2倍.因此,如能采用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全雄性黄颡鱼养殖,可大幅度提高渔产品的质量、产量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经济意义.为此,刘汉勤等(2007)利用鱼类激素性逆转技术获得)(Y生理雌鱼,然后通过)(Y生理雌鱼雌核发育产生了YY超雄鱼,YY超雄鱼与普通)()(雌性黄颡鱼交配获得了雄性率为100%全雄黄颡鱼‘21.大量的研究人员对YY基因型超雄鱼及其生理雌鱼的生存力和繁殖力存在一定的争议,关于’rY超雄鱼及其生理雌鱼是否存活和可育的问题一直以来研究人员比较关注.Yamamoto(1955)通过激素性逆转和选育技术首次在青鳝(Oryziaslatives){=iE实w超雄鱼存在【射.随后通过激素性逆转、雌核发育、雄核发育和选育技术获得YY超雄鱼,如虹辅(Poeciliareticulata)14】,金鱼《car口ss觚ourotu¥如c)【5l,斑点叉尾鲴(『c幻fu,uspunctatus)旧,罗非鱼
(Oreochromisnilo“cus)阮8,91乘](Oreochromis.mossambicus)t101,虹鳟鱼(5a『mogairdneri)[11i鱼里鱼__(Cyprinuscarpio
L.)‘121,玫瑰鲫鱼(Pu删协conchonius)‘131,证实W超雄鱼能够存活且可
育.也有’,Y超雄鱼不能存活的报道,如暹罗色_(Bettasplendens)‘141,玫瑰鲷(Cichlasoma
nigrofasciatum)Ⅱ习.
科学家希望利用激素性逆转技术将Yy超雄鱼雌性化,获得YY生理雌鱼,然后将YY生理雌鱼与’rY超雄鱼交配可实现YY超雄鱼规模化繁育,这样批量生产得到的YY超雄鱼与普通x×雌鱼交配可实现全雄鱼规模化生产,因此,利用YY超雄鱼雌性化是实现YY超雄鱼规模化繁育关键的一步,也是制约全雄鱼模化生产的关键点扭161.关于利用雌性激素性逆转w超雄鱼产生w生理雌鱼也有少量的报道,可能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为YY生理雌鱼不能存活或者不育.如YY虹鲥生理雌剑17l和YY的斑点叉尾鲴【18l等.Davis等(1995)报道了基因型为YY的斑点叉尾鲴雌鱼和雄鱼交配仅仅能产生1%的能够存活的卵,其中主要的原因为Yy生理雌鱼存在严重的生殖问题【1剐,随后虽然有w超雄斑点叉尾鲴的报道,但是没有关于Yy斑点叉尾鲴雌鱼的报道【堍20】.VeraCruzeta1.,(1996)报道外源雌性激素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性逆转w基因型罗非鱼,转性率低于64%f16】,而普通XY雄鱼转性率高于90%,认为利用雌激素进行人工性别逆转过程中YY幼鱼雌性化比正常雄鱼要困难,可能与正常雄鱼比较w幼鱼在性分化过程中分泌高水平的睾丸酮相关慨堋.
虽然我们已经获得w超雄黄颡鱼,但是如何实现YY超雄黄颡鱼雌性化以及Yy生理雌鱼是否能存活和可育有待进一步研究,是制约YY超雄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模化生产的关键点。本文重点研究如何筛选稳定可靠的YY超雄黄颡鱼繁育家系和w超雄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育.
1.2.材料与方法1.2.1.YY超雄黄颡鱼和全雄黄颗鱼规模化繁育技术路线介绍2w超雄黄颡鱼繁育系的建立技术路线如下(图1):第一步,利用YY超雄黄颡鱼与普通雌鱼交配获得)(Y全雄黄颡鱼;第二步。将全雄黄颡鱼用17B.雌二醇进行性逆转获得)(Y生理雌性黄颡鱼;第三步,利用)(Y生理雌性黄颡鱼进行人工雌核发育,同时取部分雌核发育后代用17B.雌二醇进行性逆转,另一部分单独饲养:第四步,进行候选、,Y超雄黄颡鱼及Yy生理雌鱼的测交验证(见图2),每个家系分别同时实施3种交配方法,从测交后代雌雄鱼性比推断该侯选雄鱼的基因型,筛选3种交配方法后代均为100%雄鱼的家系;第五步,YY超雄黄颡鱼与YY生理雌鱼交配.实现超雄黄颡鱼批量繁殖;同时用1713.雌二醇进行性逆转批量繁殖的w超雄黄颡鱼,获得批量的YY生理雌鱼;第六步,w超雄黄颡鱼与普通)(Y雌鱼交配,实现超雄黄颡鱼规模化繁殖.圆×圆
』Stepl圆
JE:眙x删enalstep2
阿田I.................._J
回亍回
网I...............JStep
3
Step4Step5
Step6
3I正常雄鱼Il(杏xⅥI
:=.:二:二::二:::=::f广…一。一…一—。fI方法2l方法3
图2YY超雄黄颡鱼及’rY生理雌鱼的测交验证示意图1.2.2.YY超雄黄颡鱼及YY生理雌鱼的测交验证、筛选及繁育系建立
2005年6月,参照图1方法获得全雄黄颡鱼,鱼苗在开口后第S天,采用浓度为200Ilg/L的z713-雌二醇(E2)浸泡的卤虫(Br.neShrimp,也称丰年虫)投喂,持续30天,每天投喂三次,8:00、13:00和18:00各一次,饱食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准),将全雄鱼用进行性逆转获得)(Y生理雌鱼.
2006年6月,选用长吻觥(LeiocassisIongirostrisGOnther)遗传灭活精子激活)(Y生理黄颡雌鱼鱼卵.采用冷休克处理方法阻断减数分裂第二极体的排出,恢复成雌核二倍体,黄颡鱼人工雌核发育具体方法见刘汉勤等(2007)【21.同时取部分雌核发育后代用1713.雌二醇进行性逆转,另一部分正常饲养.
2007年6月1日.7月1日期间.取性成熟的人工雌核发育后代及其雌激素性逆转的后代实施的测交验证,交配方法见图2,测交获得的后代按不同家系单独饲养,约3个月后即可取出一部分幼鱼,解剖后观察性腺,鉴定精巢或卵巢,记录不同家系测交后代雌雄鱼性别的比例,从测交后代雌雄鱼性比推断该侯选雄鱼的基因型,筛选3种交配方法后代均为100%雄鱼的家系.
1.2.3.YY超雄黄颡鱼的小批量雌性化2008年6月1日-7月1日期间,利用经测交验证后筛选到YY超雄黄颡鱼及其生理雌鱼交配获得w超雄黄颡鱼鱼苗,鱼苗在开口后第5天,采用浓度为200pg/L的1713一雌二醇(E2)浸泡的卤虫(BrineShrimp,也称丰年虫)投喂,每天投喂三次,8:00、13:00、18:004各一次,饱食投喂(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准),持续30天,将YY超雄黄颡鱼幼鱼进行性逆转获得w生理雌鱼.
1.2.4.YY超雄黄颡鱼和全雄黄颡鱼规模化繁育一般规模化繁殖黄颡鱼均采用全人工方法,即人工催产、人工受精、人工孵化.人工挑选经强化培育发育较好的雌鱼与雄鱼,催产剂采用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IU+LHRH—A20ug+鲤鱼垂体1mg/kg雌性亲鱼,雄鱼减半注射.将注射过催产剂的黄颡鱼亲
本放入池中,到达效应时间后,用剪刀剖开雄鱼腹部,取出精巢,剪碎加入Hanks液或鱼用生理盐水稀释保存,在剪碎精巢的同时将顺产的雌鱼卵挤入瓷盆中,然后精卵混合均匀,加入经曝气的自来水激活授精,最后将卵均匀洒在鱼巢上,放在池子中进行孵化.1尾催产发育好的雄鱼精巢液平均可配5~7尾雌鱼的卵.人工授精完成后,鱼苗孵化和管理为常规方法.产后雌性亲鱼放回专池培育.来年可再繁殖.
黄颡鱼雄性率检测是评估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全雄黄颡鱼苗种质量的重要方面,黄颡鱼雄性率检测有2种方法:1)利用特异的性别连锁分子标记进行PCR检测.适合日龄大子3天的鱼苗刚j2)性腺解剖性别鉴定,适用于日龄大于30天幼鱼【2】.
1.2.5.数据处理与分析侯选的”YY”黄颡鱼雌鱼与正常雄鱼)(Y后代测交的性比。理论上后代雌雄性比为0:N(N表示测交后代总数),经过卡方检验,0.95<P值<1.00,即出现理论上后代雌雄性I:t(o:N)概率在95%.100%之间,侯选亲本可确认为”YY”黄颡鱼雌鱼.同样,侯选的”YY”超雄黄颡鱼与正常)o(雌鱼后代测交的性比,理论上后代雌雄性比为0-N(N表示测交后代总数),经过卡方检验,0.95<P值<1.00,即出现理论上后代雌雄性比(0-N)概率在95%-100%之间,侯选亲本可确认为“w”黄颡鱼雄鱼。
1.3.结果1.3.1.YY超雄黄颓鱼及其生理雌鱼的测交验证、筛选及繁育系建立)(y生理雌鱼雌核发育后代实施1713一雌二醇性逆转后获得雌鱼包括w生理雌鱼和)。(雌鱼,对其中33尾侯选雌鱼成功实施了与正常)(Y雄鱼进行测交,依据后代性比通过卡方检验,共鉴定出’rY生理雌鱼5尾(表11.对30尾)(Y生理雌鱼雌核发育后代雄鱼成功实施了与
S